追求充满人性的德育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18040470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求充满人性的德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追求充满人性的德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追求充满人性的德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追求充满人性的德育(通讯员 薛莲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0年5月17日上午,江苏省第十届“五四杯中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颁奖大会暨“五四杯”20周年庆典在我校隆重开幕。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有幸聆听著名教育哲学博士、特级教师李镇西关于“追求充满人性的德育的精彩讲座。李镇西老师以“昨天我的德育”作为开场白,列举亲身事例“和一位班主任老师谈心”、“一个学生来还钱、“余震中的惊弓之鸟”、“如何度过初三最后的时光,来分析班主任老师的责任心、班主任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以及及时、适时地引导学生等问题,探讨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认识德育、如何落实德育.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李镇西老师对教育有了新认识。他说: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德育。这个德育是帮助人发展,由生物人向社会人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学会做人。这个帮助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唤醒学生原有的童心、善良、纯真.所以,德育(教育)就是为人的精神成长服务.通过对德育的新思考,李镇西老师得出“德育是爱心与奉献的结合这一结论。爱心,就是向上提升,到民主的高度;向下落实,体现在每一天的爱。这其中,教师要有爱的智慧.表扬、批评、奖励、惩罚都是教育的方法,也是教育的权力。奉献,同时也就是收获。李老师提倡爱心与奉献必须同老师的生活相联系,提倡快乐、轻松的教育.李镇西老师还指出:德育包括老师、学生、家长。对教师,德育要解放班主任,让班主任体验幸福感。而教师幸福源于: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信任、衣食无忧和追求极致。对学生,德育要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培养公民从培养尊重开始,培养健康、善良、正直的社会主义公民.“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细节。这其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德育的素材和资源.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整个会场始终是座无虚席、掌声迭起。李老师的讲座就是一个又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就是真切淳朴的宝贵教育经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李镇西,男,195年8月生。182年四川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在乐山一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班主任,199年到成都市玉林中学执教语文课并兼班主任,1997年到成都市石室中学任教。00年到苏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003年6月博士论文民主教育论获得通过,并完成博士学业。2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2003年获得四川省获成都市中小学教育专家的荣誉称号。后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四川省新教育实验学校(原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教书(做班主任),并任该校副校长。已发表数百篇文章,相继出版了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等12部专著作。199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基卡娅赞誉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教育哲学博士、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论坛的斑竹。他告诉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是爱老师的,关键是你能否感受到爱。”正如世界上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光。他告诉我们:“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爱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不是溺爱,要关爱.再拿一个令班主任和老师都头痛的后进生问题来说,他告诉我们:“不要把后进生当成头痛的问题,而要把他们当课题。”与其去争那几个有限的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不如去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其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就是在做研究型的教学,就是在做实际的课题.】追求充满人性的德育 我的德育思考、德育实践与德育管理成都武侯实验中学 李镇西第一部分 我的德育思考旧德育的特点(1)旧德育是“单向教育”:“我说你听”“我管你从“我教你服”,“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2)旧德育是“非人教育:所谓“非人”,就是不把学生当成人,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无视学生的尊严、思想、情感等精神存在,而把学生当做没有生命的物.学生是机器装道德的机器,装知识的机器。所谓“非人教育”,就是非人道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不但老师不把学生当人,而且久而久之,学生的尊严感、耻辱心也被剥夺得干干净净.(打骂学生)()旧德育是“臣民教育”:“臣民教育也叫“听话教育”,就是把学生作为工具,目的是培养一种只会听话的听从者、顺从者、服从者,不能独立、毫无主见的驯服工具。(4) 旧德育是“封闭教育”:与生活无关,纯粹是教室里的主题班会式的教育,或校园里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安全”为由,不许学生外出.()旧德育是“他律教育:“他律”的特点,是一言一行都受外在因素(如老师、家长、班干部、学校纪律等等)的约束,是一种被迫的“循规蹈矩”。当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这种纪律性“强制”是必须的,但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是在老师、家长面前才是“乖娃娃,而背着教育者则又是一副面孔,那么这将是我们教育的失败!(6)旧德育是“单独教育”:我们往往把德育当成一门功课,认为德育是可以专门的进行。于是,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师都越来越专门化,任课老师不管德育,因为有班主任;学校其他部门也不管德育,因为有政教处.而且这种单独教育已经形成套路或经验:比如什么节日搞什么活动,比如树立什么榜样,等等。(7)旧德育是“灌输教育”:在德育中,灌输与引导都是需要的,对此大概不会有什么争议。问题在于,以什么为主? (8)旧德育是“客体教育”: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更不用说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随时对学生有一种防范心理,处处着眼于你不许做什么,只强调学生的义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权利。新德育的特点(1)新德育是“互动教育:向学生学习,和孩子一道成长,师生关系是精神对话关系。陶行知:“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一)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共甘苦;(四)跟民众学习;(五)跟小孩学习-这听来是很奇怪的,其实先生必须跟小孩子学,他才能了解小孩的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并不是说完全跟小孩子学,而是说只有跟小孩子学,才能完成做民主教师的资格。否则即是专制教师。”(2)新德育是“人性教育”:爱学生,把学生当人,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陶行知认为民主的教师还要善于走进儿童的心灵,这是民主教育的前提: “我们应该了解儿童的能力需要。儿童有许多痛苦是由于父兄师长之不了解.不了解则有力无处用,有苦无处说。我们要知道儿童的能力需要,必须走进小孩队伍里去体验而后才能为小孩除苦造福。我们必须重生为小孩,不失其赤子之心,才能为儿童谋福利。” 人性教育,还意味着教育过程充满人性,充满人情味帕夫雷什中学的毕业致词(片段)-我亲爱的孩子们!今天,你们要和母校告别了,而我们教师今天也更上一层楼。我们每个教师一生中能登上的这种楼层并不那么多,也许能上三十至五十层。对我来讲,今晚就意味着登到第三十二层楼了。你们虽然将离校走向生活,但永远都会留在我们心中.你们要知道,我们终生都会因为听到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句好评而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要知道,也会因为听到关于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不愉快的消息而使我们伤心。幸福就是崇高的生活目的,理想,是人要求力达到的最高点。要记住,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度过一生,要在世上留下自己的贡献:留下稳立于花岗岩基石上的、高墙耸立的楼房,留下郁郁葱葱的茂密林木和硕果累累的苹果园。你们也将生儿育女,将在他们身上重现你们自己。要把人类创造的纯洁道德、美和智慧都传给你们的子女。小伙子们,要把姑娘当作未来的母亲尊重,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要永远记住,爱就是给你所爱的人以幸福.姑娘们,要高度珍惜女性的自豪。当你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上学时,我们教师中许多人还将在学校工作。要知道我们将在你们的孩子身上看到你们优良品格的反映。但愿这种反映将是纯洁无暇的。(3)新德育是“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对他人的尊重:“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平等意识的培养:身体力行,从细节做起(4)新德育是“生活教育”:这里所说的“生活教育”,指的是把德育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全过程,把德育的时空扩展到人生、社会与自然,把德育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让孩子去体验。(5)新德育是“唤醒(期待)教育”:“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斯普朗格 )“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6)新德育是“渗透教育”: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充满德育因素。新德育认为,每一个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教育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此外,“渗透德育”还应该善于营造自然而然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被感染和感动,进而受到教育. (7)新德育是“活动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符合其心理特点和兴趣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感染中走向心灵的高尚。我所说“班级活动”,是指在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下,或者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它是班主任组织、建设学生集体,并通过学生集体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个体的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也是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班会活动的主题应来自学生心灵的需要.特别提倡户外活动。(陶行知所呼吁的“六大解放”)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策划、自己参与,且富有儿童的情趣)()新德育是“自主德育”: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包括“自育”“自理”和“自治”.引导学生通过写成长日记,反思自己,体验成长的历程.能够让学生自己做的,教师绝不包办(比如搞卫生)。成立一些学生自我管理的机构,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情怀?(1)童心:和学生保持共同爱好做有童心的教育者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时刻不忘自己也曾经是孩子!)(2)爱心:向上提升,向下落实.所谓“向上提升”,就是提升到民主的高度,或者说教育之爱必须注入民主精神.爱不等于民主,但民主一定要包含着爱,因为民主就意味着对人性的尊重.所以,今天我们谈教育的爱心,一定要强调,这种爱应该是民主的爱,而不是专制的爱。所谓“向下落实,就是爱心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技巧,也可以说叫教育智慧。如果爱心不体现于日常教育中面对一个个具体难题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这样的爱心是空洞的。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当然是对的,因为真正的教育总是从爱出发,或者说爱是教育的起点和条件;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因为表达这种爱需要智慧。我还想说,爱是一种情感,而情感是不能规定和强迫的。作为教师,可以也允许你不爱学生,但你必须尊重学生.这是底线.爱是内在情感,尊重则是外在的行为.爱,必然包括严格要求,甚至包括必要的惩罚。教育,无非就是人格熏染和行为养成,而行为的养成必须靠训练,训练就是强迫,所谓强迫就是学生没有做到就必须惩罚。应该说,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都是教育的方式,更是教师的权利!善于感受来自学生的爱 “我们把金老师抱起来了!郭老师的感动师生之间的依恋之情车厢演唱会:1999年春天,我去南京.临行那天下午,学生们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去月亮湾玩,在回校的公共汽车上,学生们一一给我唱歌,为我送行。那车厢里感人的情景,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要和他们“永别”了呢!最后,车至校门,同学们和我说“再见”,我说:“谢谢大家,我将在同学们的歌声中踏上远去的征程!后来,彭莹同学在随笔中写下了这次特殊的“车厢演唱会”,她写道:“同学们都很激动,一个接一个地唱,甚至张琦耘等胆小害羞的同学也给李老师唱了歌.这是为什么?这是真情的流露!李老师就要离开大家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但大家都觉得分离总是不好的,于是大家用最美好的歌声向李老师表达最真切的爱,用这特殊的演唱会为李老师送行。”思念李老师-四月五日:“早晨第一节是语文自习。班长胡夏融借此机会给们念李老师的来信。这封信整整写了七叶纸啊!都是李老师在路途上的趣事!听着那一件件有趣的事,我们感到无比的高兴。欢乐的笑声让正个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活跃到了极点.李老师真好,远在千里,也不忘逗我们开心。听着这封信,我感到特别的亲切。虽然李老师才走了一周多,但总觉得有好长一段时间了。真希望李老师现在就站在我们面前。想着李老师老远的还给我们写信,时刻不忘给我们带来欢乐,如果我们还不好好学习,真是太对不起李老师了。对,我得管好自己,要对得起李老师的信任。我要让李老师为有我这样一个学生而自豪!最后,我想对李老师说的说:李老师,真的好想你!”(尹萍)四月十日:“今天我们都在猜测您回来的时间。您走了两个星期,语文课没有了您,仿佛少了以往的活跃。平时见不着您,同学们都在心里思念着您。明天,后天!您就会回来了!想起星期一就能见到您的身影,又能听到您讲课,我心里就很激动。总之,我们盼望着您回来,这是59位同学的心愿。(周月)四月十一日:“再过几十个小时,就可以见到李老师了。心中真是欢喜极了!我猜想着李老师这半个月来的变化:长胖了,还是变瘦了?是显得年轻了,还是衰老了?但我最希望李老师是没有任何变化,因为这样会让同学们感到亲切一些。回来后,李老师一定会高兴死的,因为大家的表现好得不得了,比李老师走之前还要棒.班上还有许多事要对李老师说,大家都快等不及了!(张杨)思念(组诗)想你的季节刚才看到你离去的背影却已经憧憬着你回来时的欢乐相信你走的时候心中还牵挂着我们等待春末等待春末不是为了夏天,不是为了穿上漂亮的裙子,只因为到了那个即将进入夏天的季节我们又能看见你啊敬爱的李老师!思念看着你离去,阳光,为你为我等待着你的归期你走的那条碎石路上啊是我用思念铺成的双眼(3)责任心:为共和国培养公民!我把什么样的人奉献给未来更加民主的现代化中国? 陶行知说“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爱因斯坦:“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敬。”阿克顿:民主的实质,就是“像尊重自己的权利一样尊重他人的权利。 “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当然,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令我感动的故事 学校一年一度的广播操比赛,我带的班级总能得第一名.今年是一年级,经过艰苦的训练后,有两名学生始终不能与全班协调。我知道,其中一人是先天性尾骨脱节,另一人性格极其内向,动作协调性很差.前者忙得满头是汗也无济于事,后者一紧张动作便颠三倒四。根据规则,每班可有5的学生因特殊原因不参加比赛,换句话说,他俩可以不参加比赛我非常钦佩张彦老师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爱心;更可贵的是,他用自己的这颗爱心唤醒了全班学生的爱心,那两位学生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来自老师的尊重,更有来自全班同学的尊重,来自集体的尊重.通过这件事,全班学生都受了一次生动的平等意识的教育。但是,如果我们继续往深处思考,这件事中这两位学生所受到的尊重,不应该仅仅是来自教师主观的“爱心”,而首先应该是他们所享受的权利使然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享受集体生活和集体荣誉,而且这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专家:课堂教学很棒,并有专业造诣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他当然必须要有出色而且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艺术,但还不能仅止于此,他还应有教学以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技之长:教数学的,不妨在课余研究一点数学“猜想”;教物理的,最好同时又是一个科技制作的能工巧匠;教政治的,能不时发表一些经济学小论文;教语文的,可能又是一位楚词研究者教学艺术和专业特长,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一种热爱科学、不断进取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也使教师本人对学生保持着一种源于科学、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 (5)思想家: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班主任同时又应该是一位“思想家”.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成天忙于应付补课、编资料而使自己思想视野愈来愈狭窄、思维触觉越来越麻木的“教书匠”,显然无法胜任“素质教育的重任。作为“思想家”的教育者,在既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同时能不断关心着、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甚至当代思想理论界的热门讨论、国际上的风云变幻都能使他想到自己的教育。(6)心理学家:用心灵赢得心灵优秀的班主任还应是一位“心理学家”。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针对学生个性的教育,这必然要求教师具备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技巧与艺术。因此,教育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善于走进中学生的心灵之中,敏锐地感受学生的心理变化,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教师的谈话)惟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以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第二部分 我的德育实践俞敏洪说:“要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些令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每个教育者不妨问问自己:我的生命中有这样的日子吗?开学第一天给孩子提供第一份温馨的服务给孩子们的一封信送新生三句话敏锐地捕捉教育时机不露痕迹的教育美丽而阳光的王露霖(一个小时后被毁容的阳光女孩)那一刻,我真是非常感动.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和我一起在营造一种非常美好的氛围,不但温暖着王露霖,也温暖着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在这里,王露霖成了一个不自觉的教育者,以她的行动告诉其他同学什么叫做自尊自强自信!其他同学也成了不自觉的教育者,鼓励者鼓舞着王露霖继续她虽然不幸但依然美好的人生!只有我是一个自觉的教育者,默默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幕.不,我也是受教育者,被我的学生教育者,感染着失窃之后出现失窃,属于突发事件,这种突发事件的出现是偶然的,但老师要善于把这偶然的事件变成必然的教育。我一开始就没有把精力用在清查上,虽然后来还是清查出来了,但那实在是太偶然对于这种事,清查不出来是正常的,查出来倒是一种意外,是偶然的。但教育则是必然的。做一个教师,一定要非常敏锐,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自然而然的教育。 善待纯洁而朦胧情感面对“早恋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心灵,走在学生情感发展的前面,把爱情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一部分,以高远的志向激励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案例:“我们和他们不一样!”在我班网站上,我班一位同学写了一个帖子我的感情经历,这位同学谈到自己的苦恼,就是陷入了一种朦胧的情感,经过思想斗争,这位同学决定放弃,而把精力用于这个年龄段自己最应该追求的东西.文章写得非常真实感人.我读了之后,在后面写了一个跟帖.我的跟帖全文如下读了这篇文字,我非常感动。你的心湖曾掀起过一片青春的美丽涟漪,这是生命最美的风景,美在纯洁,美在朦胧.但这不是唯一的风景。你终于走过了这片风景,向着前面更美的风景进发。就凭这一点,我把你视为我最骄傲的学生!我向你致以真诚的谢意和敬意!我想到了我的高中时代,进入青春期的心同样为异性同学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而颤动.记得我转学的时候,一个我心仪的女同学鼓起勇气向我含蓄而明朗地表示了那个“意思”,我在紧张恐慌的同时,感到一种微妙的幸福.虽然后来因为胆小我并没有接受这份情感,但现在想起来我仍然感到温馨。生命到了这个季节必然会萌动着一种纯洁的憧憬或企盼.爱和被爱都不是错,因为这是青春的阳光抚摸心灵所感到的温柔。同学们还记得我说的这句话吗?“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既然选择了读大学,就把自己同其他同龄人区别开来了,就意味着我们自动放弃了一种其他同龄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所谓“不一样,不在于我们班的同学不会产生某种感情,而在于面对这种感情,我们能够以高远的志向和坚强的意志,表现出我们的与众不同,因为我们追求更长远的幸福,追求更有质量的生命,追求更持久芬芳的感情花朵!因为我们的确和他们不一样! 放弃,是为了更美好的追求。祝贺你把握好了自己青春的航向!这次你战胜了自己,也许未来两年你又会不经意地堕入“朦胧的情感,不要紧,随时提醒自己,随时战胜自己,你就成了一个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的真正的人!握手!我会为你一生祝福的!我的教训连续三次打学生挖苦王洪川讽刺耿梅罚站任安妮怒斥张洁可以暂时不爱,但必须尊重!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第三部分 我的德育管理解放班主任 体验幸福感教育的四重境界第一,应付 第二,饭碗 第三,事业 第四,?教师的幸福源于何处?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信任:人际和谐:衣食无忧:追求极致:享受职业以什么心态对待自己的职业,将决定你的幸福感。当你对职业不满的时候,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如果我们把职业、事业和生活乃至人生都融为一体,不会觉得有什么累不累的。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对自己,对学校).赢得尊严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我们当然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还有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自身的光荣感。这就是我说的“赢得尊严”.一个班主任,他班上得了流动红旗,这是一种成功,也是一种尊严;他的班级获得了优秀班级,他也觉得有尊严;他的表发文章了或者出版专著了,更是觉得有尊严。这种尊严就是幸福的来源之一. 打骂学生有尊严吗?学生爱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语) 人际和谐真正的和谐是心灵的和谐老师之间因为种种评比竞赛,容易暗中较劲,甚至互相诋毁,所以我提出,老师一定要胸襟豁达开阔,不要斤斤计较,同行之间要互相欣赏互相敬佩,只有生活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我们才会幸福. 如何化解来自同行或领导的“敌意?(不轻信传言,“以德报怨”,三种情况)衣食无忧-不以谈钱为耻辱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把整个心灵写给孩子! 不能因为提倡师爱,而要求每一个老师都做“圣人”。谈钱不可耻,先谈钱后谈工作,甚至只谈钱不谈工作,才可耻! 追求极致用一生的时间来验证:我在教育方面能够优秀到怎样的高度?老师与老师的差异更多得体现在学校以外的时候。最最核心的是,守着一颗赤子之心!我为什么要做班主任?我为什么要求我校所有副校长都做班主任?叫声同学们好,就那么难吗?教师在升旗仪式上的变化一个包子引发的思考-让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这里的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家长要让每一个人都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过程,享受尊重,赢得尊严。有奖征集“金点子”我们的教师节活动“要热爱劳动人民”“以人为本”,不是口号,是行动。要随时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把尊重学生体现于细节之中。做一个有尊严的老师 教一批善良的学生王远国 读李镇西“追求充满人性的德育有感 读了李镇西的“追求充满人性的德育”报告后,感慨颇多,在李镇西老师身上感受到的是一种敬业,感受到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感受到的是一种奉献,感受到的是教师的不易与艰辛,感受到了他的教育魅力。李镇西在报告中认为:“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私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教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做为教师,我觉得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教师要用爱心来教育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教师只有了解、信任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地爱学生,才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对待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成绩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他们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在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时,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要热情肯定,要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爱是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温暖和关怀。爱是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隋、”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教会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教会学生怎么面对压力。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爱是出发点,严是主策略”。教师要把握好严与爱的辨证法。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从一定意义上说,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严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在不损害学生的尊严的同时对其进行积极、耐心、正面的教育,用善意的言行去感化学生,使其在受尊重的环境中去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并给予其真挚的爱,用自己的真情去温暖学生的心,去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使他们情通而理达,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好学生。李镇西老师不厌其烦地与后进生万同交流谈心、做家访的故事读了令人感动,一个曾经被人嗤之以鼻、劣迹斑斑、屡教不改的顽童在李老师的爱心教育下成长为一位“最可爱的人;还有那“一枚枚鸡蛋的情意,一封封信函的浸淫,那一次次活动的熏陶”,孩子们沉浸在李老师浓浓的教育爱心里,身为李老师的学生是多么幸福啊!“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教育在李老师的眼中,就是鲜活的一泓清泉,沁人心脾.我反思着自己,虽然在师德体会中也时常说要用爱心唤醒每一颗童心,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热爱学生,我做到了吗?我扪心自问,很多时候似乎总要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可自己还以为这样才是做老师呢。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李镇西老师高尚的师德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想:作为一个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当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用充满爱的教育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们,编写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做一位富有童心与爱心的老师,拥有更多的人生幸福!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