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指标名词解释讲解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8040041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2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指标名词解释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厂指标名词解释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厂指标名词解释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厂指标名词目录发电设备能力1仁发电设备容量:12、期末发电设备容量13、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 14、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15、股权比例1供热生产能力2仁供热生产能力22、供热机组容量23、锅炉生产能力24、期末锅炉设备容量25、锅炉平均容量26、期末锅炉可能出力37、期末锅炉实际可能出力3产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仁发电量32、基本(合约)电价33、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34、发电设备平均容量45、最高负荷46、发电最低负荷47、平均负荷48、负荷率59、发电用厂用电量510、发电厂用电率511、综合厂用电量512、综合厂用电率513、上网电量614、扣罚电量615、奖励电量616、购网电量617、售电量618、标准煤量619、发电用标准煤量720、低位发热量721、发电标准煤耗722、供电标准煤耗723、发电用原煤量724、发电燃油耗(发电燃油耗率)825、发电燃气耗(发电燃气耗率)826、发电原煤耗827、非生产用煤量828、煤损率829、供热量830、供热厂用电率931、发电(供热)水耗率1032、供热耗用标准煤量1033、供热负荷1134、供热标准煤耗1135、供热原煤耗1136、供热燃油耗1137、供热燃气耗1138、热电比1239、电力生产总成本1240、发电单位成本(元/兆瓦时)1241、售电单位成本1242、供热单位成本(元/吉焦)1243、发电单位燃料成本(元/兆瓦时)1244、利润总额1245、职工平均人数1246、现价总产值1347、不变价总产值1348、电力工业增加值13四、电、热费指标141、应收电费142、实收电费153、电费回收率154、往年陈欠电费155、本月回收陈欠电费156、本月陈欠电费回收率157、本年累计回收陈欠电费 158、陈欠电费余额159、本年新欠电费1510、本月回收新欠电费1511、欠电费总额1512、应收热费1513、实收热费1514、热费回收率1615、往年陈欠热费1616、本月回收陈欠热费 1617、本月陈欠热费回收率1618、本年累计回收陈欠热费1619、陈欠热费余额1620、本年新欠热费1621、本月回收新欠热费 1622、欠热费总额16五、可靠性指标171、运行小时172、备用小时173、计划停运小时174、非计划停运小时175、统计时期小时176、可用小时177、强迫停运小时178、发电设备可调小时179、可用系数() 1810、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 1811、强迫停运率() 1812、调峰系数1813、可调系数1814、冷态、热态启动18六、水库调度情况191、正常高水位:192、死水位:193、有效库容:194、防洪水位:195、防洪限制水位:196、总库容:197、水头:198、发电用水量:199、发电耗水率:1910、水量利用率:2011、保证出力:20七、发供电设备考核统计指标 201、发(供)电设备完好率 202、发(供)电设备事故率203、发(供)电设备占用人数20八、电能效率指标211、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212、汽轮机的汽耗率 223、汽轮发电机组(绝对)电效率224、管道效率235、锅炉效率236、发电热效率247、供热热效率258、热电厂全厂热效率25九、火电厂技术经济小指标251、主蒸汽压力252、主蒸汽温度253、排汽温度254、高加投入率255、锅炉平均蒸发量256、发电机漏氢率267、自动投入率268、排烟温度269、烟气含氧量2610、冷风温度2611、飞灰可燃物 2712、灰渣可燃物2713、漏煤损失2714、真空度2715、凝汽器端差2716、凝结水过冷度2717、循环水入口温度2818、给水温度2819、排污率2820、汽水损失率2821、补给水率2822、给水泵用电单耗2923、循环水泵耗电率2924、磨煤机用电单耗2925、排粉机用电单耗 2926、送风机用电单耗2927、引风机用电率耗2928、除灰用电单耗2929、输煤用电单耗2930、制水用电单耗3031、灰份3032、挥发份3033、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30一、发电设备能力1、发电设备容量:发电设备容量是从设备的构造和经济运行条件考虑的最大长期生产能力,设 备容量是由该设备的设计所决定的,并且标明在设备的铭牌上,亦称铭牌容量。 计量单位为“千瓦(kW)”。2、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是指报告期(月、季、年)的最后一天,发电厂实际拥 有的在役发电机组容量的总和。报告期末发=期初发电+本期新增发_本期减少发电设备容量设备容量电设备容量电设备容量本期末的发电设备容量即为下一期初的发电设备容量。本指标为时点指标。3、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锅炉和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生 产能力。包括备用和正在检修的设备容量。“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与“期 末发电设备容量”的区别,在于综合可能出力要考虑:设备经技术改造后并经技术鉴定综合提高的出力(含机组通流改造后增 加的出力);机组、锅炉、主要辅机设备和升压站之间配合影响的出力;设备本身缺陷的影响出力;扣除封存的发电设备出力。如果没有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则二者应当相同。4、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锅炉和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同时考虑火电厂受 燃料供应、水电站受水量水位等影响,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期末发 电设备容量量扣除故障、检修及封存的设备后的容量。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 与综合可能出力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故障和检修中的设备。如果没有修理 和故障以及外界因素(燃料供应、水量水位等)影响时,二者应当相等。5、股权比例集团公司实际所占股权比例,全资企业、内部核算企业股权份额百分比为 100,控股、参股企业为集团公司所拥有的股权份额百分比。二、供热生产能力1、供热生产能力热电厂供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供出的额定蒸汽或热水的数量,计量单位为 “吨/时”热电厂供热设备有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或电站锅炉等。经 过中间二次转换的,按二次转换设备容量计算。2、 供热机组容量报告期(月、1至当月)末的最后一天,热电厂中专门用于供热的抽汽式机 组和背压式机组及其它供热机组的设备总容量。计量单位为“千瓦”3、锅炉生产能力锅炉每小时的蒸发量,计量单位为“吨/时”。4、 期末锅炉设备容量报告期末一日,发电厂全部锅炉(发电及供热用生产锅炉)的铭牌容量的总 和。报告期末容量,即为下一期初容量。5、锅炉平均容量锅炉设备在报告期内,按日历时间平均计算的容量。其计算方法为:每台锅炉的设备容量乘以报告期内该锅炉构成本厂锅炉设备容量小时数之 积的总和,除以报告期日历小时数所得的商。即:锅炉铭X报告期内该锅炉构成本厂、报告期锅炉=铭容量X锅炉设备容量的小时数平均容量=报告期日历小时数由于锅炉设备一般变化不大,所以采用下列简化公式计算:报告期内新 新增容量自投产至报告) 报告期锅炉 报告期期初锅炉I增锅炉容量 期末之间的日历小时数丿= +平均容量设备总容量报告期日历小时数r报告期内拆除自动工拆除至报告)XI锅炉容量期末之间的日历小时数丿 报告期日历小时数计算新增锅炉容量时,基建竣工新增设备投入生产的时间,应该与基建竣工 新增计算新增生产能力的时间一致。6、期末锅炉可能出力从报告期末锅炉设备总容量中,扣除因锅炉本身及其附属设备存在缺陷所限 制的出力,即得出期末锅炉可能出力。它包括正在检修中的设备能力。7、期末锅炉实际可能出力报告期末的锅炉设备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即期末锅炉可能出力减去正 在检修的设备能力。三、产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仁 发电量发电量是指电厂(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计算公式如下:某发电机组=该机组发电机端电_该电能表上%该电能表倍率 日发电量能表当日24点读数 日24点读数丿 该电能表倍率全厂发电机=工发电机组报告期末_该电能表上期%该申能表倍率 组日发电量= 24点电能表读数末24点读数J 该 能表倍率某发电机组=该机组发电机端电能表 _ 该电能表上月末%该申能表倍率 月发电量当月末最后一日24点读数最后一日24点读数丿冃匕口八全末发电量组=某发电机组月发电量全厂发电机组= Y全厂发电机组月发电量 月累计发电量2、基本(合约)电价指国家批复电价或合同约定的电价。3、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报告期发电量与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的比率,是反映发电设备时间利用水平 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小时)=发电发电量矗瓦时)瓦)4、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的容量。如在报告期内发电机组 无增减变化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等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如发电机组有新增或减少(拆迁、退役、报废)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应按下述方法计算:报告期发电设备平均容量二V发电机 报告期内该机组构成X .,组容量 本厂发电设备的小时数报告期日历小时数计算时可采用下列比较简便的方法:报告期发电 =期初发电+ 本期新增发 _ 本期减少发 设备平均容量 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期初发电+设备容量V报告设备容量X新增设备容量自投产到报告期末的日历小时数报告期日历小时_ 报告期内减少发电设备容量X该机组自报批准拆除或报废到报告期末的日历小时数 报告期日历小时数5、最高负荷最高负荷是指报告期(月、1至当月)内,每小时(或15分钟或30分钟) 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大的一个。综合最高负荷,应按同一时间的负荷总和数 值中,取最大的一个。如发电厂取每台发电机组在同一时间的发电负荷总和中, 数值最大的一个,为该厂的发电最高负荷。供热最高负荷亦如此计算。6、发电最低负荷发电最低负荷是指报告期(日、月、季、年)内,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 小的一个。7、平均负荷平均负荷是指报告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即负荷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表 明发、供、用电设备在报告期内达到的平均生产能力和用电设备平均开动的能 力。计算为:报告期发 _报告期发电量(千瓦时)电平均负荷仆瓦尸报告期运行小时数Cj、时)8、负荷率负荷率是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说明负荷的差异程度。数值大,表明生产均衡,设备能力利用高。计算式为:9、负荷率()=报告期平均负荷报告期最高负荷发电用厂用电量X100%发电用厂用电量为发电厂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发电用厂用电量包括 动力、照明、通风、取暖及经常维修等用电量,它励磁用电量,设备属电厂资 产并由电厂负责其运行和检修的厂外输油管道系统、循环管道系统和除灰管道 系统等的用电量。既要包括本厂自发的用作生产耗用电量外,还包括购电量中 用作发电厂厂用电的电量。不能计入电厂发电(供热)厂用电量有: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电力的消耗量。新设备在未移交生产前的带负荷试运行期间耗用的电量。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电力。发电机作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电力。(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电力。(6)升、降压变压器(不包括厂用电变压器)、变波机、调相机等消耗的电力。(7)修配车间、车库、副业、综合利用、集团企业、外供及非生产用(食堂、 宿舍、幼儿园、学校、医院、服务公司和办公室等)的电力。(发电厂用电量不含供热所耗用的厂用电量。10、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发电厂用电率()=发电用厂用电量X100%发电量11、综合厂用电量综合厂用电量即电厂全部耗用电量。综合厂用电量=发电量+购网电量-上网电量12、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量发电量X100%13、上网电量电厂上网电量是指该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或销售)给电网的电量。即厂、网间协议确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计 抄见的电量之和。它是厂、网间电费结算的依据。电厂上网电量=(电厂并网处关口计量点电能表抄见电量)14、扣罚电量指发电厂未正确执行电网调度命令、非计划停运、未按调度曲线运行被电 网调度机构扣罚的上网电量。15、奖励电量指因发电厂在电网调峰、调频和无功电压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电网 调度机构奖励的上网电量。16、购网电量是指发电厂为发电、供热生产需要向电网或其它发电企业购入的电量。17、售电量是指电厂在报告期内实际取得销售收入的电量。售电量=基数(合约)电量+竞价电量+超发电量+其它电量+ 奖励电量一惩罚电量(一补偿电量)基数(合约)电量:是指上网电量中执行国家批复电价的电量,也有的网称 计划电量或基数电量。竞价电量:是指在竞价试点的东北、华东等地的几个网才有这一指标,其余 大多数电网没有这一指标,即为0。其它电量:是指上网电量中除前面几部分电量外的电量之和。如有的电厂有 外送电量、置换电量等。18、标准煤量又称标准燃料或标准能源,是指将不能直接相加的各种不同发热量的燃料按 一定系数折合成标准燃料的一种方法。所谓标准燃料,是指每一千克含热量 29271千焦的理想燃料。为了反映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能源的使用价值,便于计 算企业的能源消耗并进行企业间的对比,需要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能 源数量。计算公式为:丄、t+( E某种燃料数量G吨)x该种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千焦/千克)标准煤量紺二29271(千焦/千克)式中:该种燃料的低位位发热量千焦/千克)是该种燃料的低位发热量与标准 能源的热值之比,称“折标准燃料系数”19、发电用标准煤量正常发电(供热)生产耗用的标准煤量。根据正平衡法计算的原煤、燃油 等燃料的消耗量,乘以该种燃料实测低位发热量,除以标准燃料发热量 29271 千焦后算得。计算方法详见“标准煤量”热电厂耗用的标准煤量,必须按发电 用和供热用分开计算。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发电、供热_供热耗用用标准煤量标准煤量20、低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是指燃料经完全燃烧,但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 应热,它不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放出的凝结热。21、发电标准煤耗发电标准煤耗率是指火电发电厂每发一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计算公式为:发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发电标准煤量(克)22、供电标准煤耗火力发电组每供出一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它是综合计算了发 电煤耗及厂电用率水平的消耗指标。因此,供电标准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 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计算公式为:供电标准煤耗 发电标准煤量(克)(克/千瓦时) 发电量(千瓦时)-发电厂用电量(千瓦时)或:_ 发电标准煤耗 -1 -发电厂用电率23、发电用原煤量日耗用原煤量:通过计量装置,测算出当天发电耗用的原煤数量,减去应扣除的其他用煤量。有中间储仓的电厂,尚应包括原煤仓,粉仓存煤期末期初 的差额。日发电耗计量装置测得的入日末日初用原煤量 炉入仓)原煤量煤差额月发电耗用原煤量:通过月终盘存和收、耗之间的平衡关系计算全月耗用 的原煤量。月发电耗用 月初 本月月末规定 非发电用原煤量 库存购入库存损失或拨出热电厂耗用的原煤及其他燃料,按发电耗用和供热耗用分开计算(标准煤 量的计算式也相同):发电耗用发电、供热供热耗用原煤量耗用原煤量原煤量低位发热量是指燃料经完全燃烧,但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 反应热,它不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放出的凝结热。24、发电燃油耗(发电燃油耗率)发电燃油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所消耗的燃油量。计算公式为:发电燃油耗发电消耗燃油量克克/千瓦时 油发电量千瓦时25、发电燃气耗(发电燃气耗率)发电燃气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消耗的燃气量,包括天然气、 燃气、尾气等。计算公式为:发电燃气耗发电燃气量立方米立方米/千瓦时 气发电量千瓦时26、发电原煤耗发电原煤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耗用的原煤量。计算公式为:发电原煤耗发电消耗原煤量克克/千瓦时 煤发电量千瓦时27、非生产用煤量指火力发电厂非生产性用煤量。28、煤损率包括煤炭到厂过程中的运损率和到厂后的存损率。29、供热量火力发电厂在发电的同时,还要对外供出蒸汽或热水的热量,称为供热量。计量单位为“吉焦(百万千焦)”供热量包括由背压式机组、抽汽式机组及锅炉供出厂外的蒸汽或热水的含 热量之和,减去返回冷凝水和补给软化水的含热量后计算求得。后者用返回冷 凝水量和补给软化水量分别与其温度的乘积求得。计算式为:无返回冷凝水时:供热量=对用户供汽供水的热量一补给的软化水含热量有返回冷凝水时:供热量=电厂供出的热量一返回的冷凝水的热量一(对用户供汽供水的流 量一供汽供水的回水流量)X电厂补充水的天然温度(电厂如有通过热交换器供热时,则对用户供汽供水的总供热量为:供热量=直接供热部分供出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供出的热量热交换器的效率返回冷凝水的热量和补给软化水的热量用返回冷凝水量和补给软化水量分 别与其温度的乘积求得。计算供热量时应注意:供热量根据热电厂供热管道出口的流量表计算。对外供出的蒸汽流量应 按流量孔板的设计参数修正。(2)供热量应包括热电厂供给本厂生活区的热量。新装锅炉或锅炉进行改造、大修后,试运转期间对外供出的热量,应计 入供热量中。供热流量表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或出现故障时,应进行调整或根据其它 相应表计推算其供热量。(5)在计算热效率指标时,应包括电厂自用热量部分。30、供热厂用电率供热厂用电率地指电厂在对外供热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厂用电量与供热量 的比率。计算公式为:供热厂用电率=供热用厂用电量(千瓦时)C瓦时/吉焦)供热量(吉焦)热电厂的厂用电率要分别计算发电厂用电率和供热厂用电率。为此,必须将 热电厂的全部厂用电量划分为发电耗用和供热耗用两部分。首先,计算出各自 的直接用电量,然后将发电、供热共用的电量,按照发电和供热消耗的热量比 进行分摊,计算出供热与发电所用的厂用电量。计算公式为:供热耗热量发电、供热总耗热量供热厂用电量=纯供热用厂用电量+发电、供热共用电量X= 出供热用 + r全部厂纯发电用纯供热用X厂用电量、用电量厂用电量厂用电量丿供热耗热量发电、供热总耗热量全部厂用电量发电厂用电量发电耗热量发电、供热总耗热量发电耗热量发电、供热总耗热量热电厂发电 水耗率G屯/千瓦时)全厂耗水总量热网X补水量电分摊比全厂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纯发电用厂用电量+发电、供热共用厂用电量X =纯发电用厂用电量+ (全部厂用电量一纯发电用厂用电量一纯供热用厂用电量)X式中:发电、供热总耗热量=各汽轮机进汽的含热量一锅炉给水总含热量+自锅炉至减压减温器及直接 对用户的供热量=Z(燃料量X低位发热量)ii纯发电用厂用电量:指循环水泵、凝结水泵和它励磁用电量等。(3)纯供热用厂用电量:指热网水泵、供热蒸发站等的用电量。31、发电(供热)水耗率发电、供热水耗率是指发一千瓦时电量或供出一吉焦热量所耗用的水量。计 算公式分别为:凝汽电厂发电水耗率耗水量 “门力吨/千瓦时)=全厂发电量X %全厂耗水热网热分热网x+热电厂供热 _ 总量 补水量摊比补水量 水耗率G屯/吉焦)全厂供热量32、供热耗用标准煤量正常供热生产耗用的标准煤量。根据正平衡法计算的原煤,燃油等燃料的消耗量,乘以该种燃料实测低位发热量,除以标准燃料发热量29271千焦后算 得。计算方法详见“标准煤量”热电厂耗用的标准煤量,必须按发电用和供热用分开计算。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发电、供热 用标准煤量供热耗用 标准煤量式中,“供热耗用标准煤量”的计算,根据不同的供热方式,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1) 由供热式汽轮机组供热:可将发电、供热耗用的标准煤总量,按照 发电、供热消耗的热量比重划分计算。公式为:供热耗用 _发电、供热耗用X供热量Q焦标准煤量G屯)二标准煤总量G屯)X发电供热总耗热量G焦)供热耗用原煤及其他燃料的数量,也可按上述方法划分。(2)由锅炉直接供热的计算公式为:供热耗用标准=E锅炉供热量*千焦/千克)煤量C克)_ 锅炉热效率X 29271(千焦/千克)33、供热负荷热电厂对外供热实际承担的供热负载。34、供热标准煤耗热电厂每供出一百万千焦热量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计算公式为:供热标准煤耗=6克/吉焦)供热标准煤量 千克)供热量*吉焦)供热标准煤 发电供热标准煤x供热量(吉焦)耗量G克)二总耗用量*千克)X发电供热总耗热量*吉焦)锅炉直供的供热量q焦)供热标准煤量*千克尸29271(千焦/千克)x锅炉效率35、供热原煤耗供热原煤耗是指热电厂每供出一吉焦热量所消耗的原煤量。计算公式为:供热原煤耗*千克/吉焦L供热供耗原吉焦千克)供热量吉焦丿36、供热燃油耗供热燃油耗是指热电厂每供出一吉焦热量所消耗的燃油量。方法同“供热 原煤耗”为:37、供热燃油耗(千克/吉焦L 供热供热量口 丿供热燃气耗供热燃气耗是指热电厂每供出一吉焦热量所消耗的燃气量,包括天然气、煤气、尾气等。计算公式为:供热燃气耗=供热消耗燃气量(立方米) G方米/吉焦)供热量G焦)38、热电比热电比=、供热量发电量x 3639、电力生产总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物质消耗、劳动报酬及各项费用。包括燃 料费、购入电力费、用水费、材料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其他 费用。可取自财务成本报表。40、发电单位成本(元/兆瓦时)指发电总成本与发电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发电单位成本=发电总成本(元)发电量(万千瓦时)41、售电单位成本是指售电总成本与售电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售电单位成本=售电总成本(元)售电量(万千瓦时)42、供热单位成本(元/吉焦)指供热总成本与供热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供热总成本是指热电厂为生产热能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燃料费、 水费、材料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和其它费用。43、发电单位燃料成本(元/兆瓦时)指发电燃料成本与上网电量的比率。发电单位燃料成本二发电燃料成本/上网电量44、利润总额指企业当期实现的全部利润总额。45、职工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每天平均拥有的职工人数。职工平均人数=期初职工人数+期末职工人数46、现价总产值现价总产值=现价电力总产值+现价热力总产值现价电力总产值就是发电厂销售电量的收入(如果存在购转供情况则需减去购电费)。现价电力总产值二上网电量X上网电量单价现价热力总产值就是发电厂销售热量的收入现价热力总产值=供热量X供热单价47、不变价总产值不变价总产值二不变价电力总产值+不变价热力总产值不变价电力总产值=上网电量X上网电量不变价不变价热力总产值=供热量X供热不变单价48、电力工业增加值指电力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 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差额。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工业中间投入: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外购实物产品和对外支 付的服务费用,即中间物质消耗和中间劳务消耗。工业中间投入=直接材料费+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 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利息支出直接材料费=燃料费+材料费+水费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修理费+其他(可从成本表的“其他费用”中分解 取得)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产品销售费用一由销售费用中开支的工资、福利 费等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一由管理费用中开支的工资、福利费等 本期应交增值税:国家就产品新增价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本期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一进项税额转出数一代交的增值税 (进项税额)=产品销售收入X增值税率一为生产应纳税产品外购部分 应纳税额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 值,即为补偿生产中所耗用的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劳动者报酬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从生产单位得到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有三种基本形 式: 货币工资及收入,包括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薪金、奖金及各种津 贴和补贴。 实物工资,包括企业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格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质产 品和服务。 企业为劳动者个人支付的社会保险,包括生产单位向企业支付的劳动、 待业、人身、医疗及家庭财产保险等。生产税净额企业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企业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差额。生 产税有三种: 价内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价外代征税,增值税; 由成本“其他费用”支付的税金,有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 地使用税和资源税等。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 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 资和福利以及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等。(生产补贴指包括政策亏损补贴, 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四、电、热费指标1、应收电费即售电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向电网企业销售电能应取得的收入。计算公式为:应收电费=售电量X平均上网电价2、实收电费是指报告期内应收电费中实际回收的金额。0 实收电费 100%3、电费回收率是指报告期内实际回收电费金额占应收电费金额的百分数。计算公式为:电费回收率=实收电费X100%应收电费4、往年陈欠电费是指到按合同或约定结算去年最后一月电费后,到去年底为止应该收取而未 收取的欠电费金额。5、本月回收陈欠电费是指本月回收的往年陈欠电费金额。6、本月陈欠电费回收率本月陈欠电费回收率=本月回收陈欠电费X100%往年陈欠电费7、本年累计回收陈欠电费是指本年累计回收往年陈欠电费金额。8、陈欠电费余额是指往年陈欠电费中减去去年累计回收陈欠电费后的金额。计算公式为: 陈欠电费余额=往年陈欠电费一本年累计回收陈欠电费9、本年新欠电费是指到报告期末止本年累计应该收取而未收取的电费金额。计算公式为: 本年新欠电费=本年累计应收电费金额一本年累计实际回收电费金额10、本月回收新欠电费指本月回收的本年新欠电费。11、欠电费总额是指报告期末止,累计应该收取而为收取的电费金额。计算公式为:欠电费总额=本年新欠电费+陈欠电费余额12、应收热费即售热收入,是指报告期内销售热能应取得的收入。13、实收热费是指报告期内应收热费中实际回收的金额。0 实收热费 100%14、热费回收率是指报告期内实际回收热费金额占应收热费金额的百分数。计算公式为:热费回收率=实收热费X10O%应收热费15、往年陈欠热费是指到按合同或约定结算去年最后一月热费后,到去年底为止应该收取而未收取的欠热费金额。16、本月回收陈欠热费是指本月回收的往年陈欠热费金额。17、本月陈欠热费回收率本月陈欠热费回收率=本月回收陈欠热费X100%往年陈欠热费18、本年累计回收陈欠热费是指本年累计回收往年陈欠热费金额。19、陈欠热费余额是指往年陈欠热费中减去去年累计回收陈欠热费后的金额。计算公式为: 陈欠热费余额=往年陈欠热费一本年累计回收陈欠热费20、本年新欠热费是指到报告期末止本年累计应该收取而未收取的热费金额。计算公式为: 本年新欠热费=本年累计应收热费金额一本年累计实际回收热费金额21、本月回收新欠热费指本月回收的本年新欠热费。22、欠热费总额是指报告期末止,累计应该收取而为收取的热费金额。计算公式为:欠热费总额=本年新欠热费+陈欠热费余额说明:考虑到多数电厂的电(热)费结算滞后近一个月的实际情况,对电力营销月 报中电(热)费回收指标的报送也滞后一个月,报送上月应收电(热)费、 实收电(热)费等指标数,如6月5日前报送的5月营销月报中,发电量、 上网电量、上网电价等指标均为5月情况,但电(热)回收指标,报送的是4月份应收电(热)费、实收电(热)费等的情况。五、可靠性指标1、运行小时设备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2、备用小时设备处于停运备用状态的小时数。3、计划停运小时设备处于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4、非计划停运小时设备处于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设备处于不可用而又不是计划停运的状态。对于机组,根据停运的紧迫程度分为以下5类:第1类非计划停运(U01)机组需立即停运或被迫不能按规定立即投入运 行的状态(如启动失败)。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机组虽不需立即停运,但需在6h以内停运的状 态。第3类非计划停运(U03)机组可延迟至6h以后,但需在72h以内停运的 状态。第4类非计划停运(U04)机组可延迟至72h以后,但需在下次计划停运 前停运的状态。第5类非计划停运(U05)计划停运的机组因故超过计划停运期限的延长 停运状态。上述第1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称为强迫停运(F0)。5、统计时期小时设备处于使用状态的日历小时数。6、可用小时设备处于可用状态的小时数。可用小时=运行小时+备用小时7、强迫停运小时机组处于第1、2、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之和。8、发电设备可调小时是发电厂按照调度命令,其发电设备可以参加运转的时间,通常按发电厂计算综合的电厂可调小时。计算公式为:电厂可调小时(小时)工 单机可调小时(小时)X单机可调容量(千瓦)全厂发电设备容量(千瓦)式中:单机可调小时=单机运行小时+单机备用小时单机可调容量=机组铭牌容量-限制出力容量不论机组出力多少,只要按调度规定运转发电或调相运行就算该机组的运 行小时。如果机组、锅炉和升压站等主辅设备,因电厂本身的设备故障、缺陷、 事故以及辅机检修等原因限制了出力,即使在备用状态也扣除该机可调容量。9、可用系数()可用系数=可用小时统计期间小时X100%10、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指发电设备在报告期内实现完全发电能力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 )可用小时-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报告期日历小时X100%或:=可用系数-机组降低出力系数11、强迫停运率()强迫停运率=强迫停运小时强迫停运小时+运行小时X100%12、调峰系数调峰系数=利用小时运行小时可用小时等效可用小时13、可调系数可调系数=利用小时等效可用小时一备用小时14、冷态、热态启动汽轮机的启动应根据制造厂规定,分为冷态、温态及热态启动。如制造厂无 规定时,高温高压机组宜以高压内缸第一级金属温度为依据进行编制:1. 冷态:温度在2O0C以下2. 温态:温度在200C以上,370C以下;3. 热态:温度在370C以上;六、水库调度情况1、正常高水位:正常高水位也称正常水位、设计蓄水位或最高水利水位。它是指能满足兴利 要求允蓄并能保持的最高水位。正常高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水层深度称为水库 消落深度或工作深度。2、死水位:死水位指满足兴利要求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水库调节允许消落的最低水 位。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叫做死库容。死库容是为满足其它综合利用和考虑 水库的淤积而留下的。3、有效库容:有效库容是指正常高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即称有效库容(也称兴利 库容或调节库容)。4、防洪水位:防洪水位是指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在调节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洪水时, 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5、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限制水位是指汛期防洪要求限制水库兴利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 设计条件下的水库防洪起调水位即汛前水位。6、总库容:总库容是指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库容积,即水库的总库容。7、水头:水库上游位与下游尾水位之差称水头。水头愈大,发电耗水率愈小。8、发电用水量:发电用水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水轮机的发电水流总量。9、发电耗水率:发电耗水率是指水力发电站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源所耗用的水量。计算式为:发电耗水率(立方米/千瓦时L发电用水量发电量10、水量利用率:水量利用率是指水库年利用水量与年来水量的比率,它是用来反映水库来水的利用程度。计算式为:水量利用率(%)=1 -水|来水| 100%11、保证出力:水电站的保证出力是指符合设计保证率要求的平均出力。年调节水电站的 保证出力的指符合设计保证率要求的那一个供水期平均出力。与保证出力相应 的供水期发电量即是保证电量。七、发供电设备考核统计指标仁发(供)电设备完好率X100%X100%共、(供)电设备台数完好率 发(供电设备台=一、二类设备台数 数完好率()评级设备总台数(2)发(供)电设备容量完好率发如电设备容_ 一、二类设备容量 量完好率() 评级设备总台数2、发(供)电设备事故率(1)发电设备事故率:发电设备事故率(次治发电设备事故次数发电设备总台数X100%(2)变电设备事故率:变电设备事故率(次 /台变电设备事故次数变电设备总台数X100%(3)输电线路事故率:输电线路事故率=输电线路事故次数 (次/百公里)=输电线路总长度3、发(供)电设备占用人数(1)发电厂每千瓦职工人数:发电厂每千瓦职工=期末职工人数 人数(人/千瓦)=期末发电设备容量(2)供电企业每百公里职工人数:供电企业每百公里职工=期末职工人数 人数(人/百公里)=期末线路回路长度八、电能效率指标1、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是指汽轮发电机组每发一千瓦时电量耗用的热量,单 位为“千焦/千瓦时”它反映汽轮发电机组热力循环的完善轮程度。汽轮发电 机组的热耗率不仅受汽轮机的内效率、发电机效率、汽轮发电机组的机械效率 的影响,而且受循环效率、蒸汽初、终参数的影响。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的计算公式如下:1)无再热凝汽轮机组的热耗率热焦率)=汽耗率主汽焓-给水焓)汽耗率(千克/千瓦时)=汽轮机耗用发电汽量式中,主蒸汽焓指汽轮机入口主蒸汽焓。给水焓指末级高压加热器出口联承阀后给水焓。2)次中间再热汽轮机的热耗率热耗率(再热)6焦/千瓦时)汽耗率X主蒸汽焓-给水率X给水焓以高压缸排汽量+X计算的汽耗率r再热高压缸)再热器中喷水用的r再热 减温) 排汽焓丿 减温水耗率 I蒸汽焓水焓丿中,减温水耗率单位为“千克/千瓦时”3)背压式汽轮机的热耗率热耗率6焦/千瓦时)=汽耗率王蒸XI汽焓背压、蒸汽焓丿4)单抽式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e气耗量-抽汽量)xr汽机进口、蒸汽焓给水焓+抽汽量X丿蒸汽焓抽汽焓丿发电量5)双抽式汽轮机的热耗率热耗率(双抽)汽耗率x主蒸汽焓-给水率X给水焓高压_高压抽汽供回_高压抽汽加热返回_ 抽汽量一热系统的用汽量一混合水用的汽量 10 x发电量(高压高压热用户用抽汽的返回水)x一I抽汽焓与补充水混合后的混合水焓丿低压_低压抽汽供回低压抽汽加热返回 抽汽量一热系统的用汽量一混合水用的抽汽量10 x发电量(低压低压热用户用抽汽的返回水)x一I抽汽焓与补充水混合后的混合水焓丿式中,汽量以“吨”,电量以“万千瓦时”给水率以“千克/千瓦时”为单 位。2、汽轮机的汽耗率汽轮机汽耗率是指在发电机端每产生一千瓦时的电量,汽轮机所需要的蒸汽量。计算公式为:汽耗率C克/千瓦时)=汽轮机的总进汽量 发电机发出的电量3、汽轮发电机组(绝对)电效率汽轮发电机组效率是指电的热当量与汽轮机所耗热量的百分比。汽轮发电机 组的电效率由汽轮机循环热效率、汽轮机内效率、发电机效率、机械效率构成。 计算公式有:1、汽轮发电机组(绝对电效率()3600汽轮发电机热耗x 100%2汽轮发电机组 汽轮机循环 汽轮机 汽轮机 发电机2、=xxx(绝对电效率(丿热效率 内效率机械效率效率其中,汽轮机循环效率()=汽机耗热量冷源损失热量x 100(1)汽轮机循环效率的计算公式为:实际焓降)汽机耗热量 汽轮机内效率的计算公式为:汽轮机内效率(%)等效焓降理想焓降严。内部损失包括喷咀损失、鼓风损失、余速损失、漏汽损失、湿度损失等。(3)发电机率:发电机运行中产生基本铁损耗、基本铜损耗、激磁损耗、附 加损耗、机械损耗等。发电机效率的计算公式为:发电机机械效率()=输出有机输出功率:机械损失功率x 100%汽轮机输出功率机械损失主要是抽承、推力瓦的磨擦损失、主油泵传动损失、调速机械传动损 失等。4、管道效率机炉汽水循环系统热力主管道运行中产生节流和散热损失,这部分散热损失相对稳定。管道效率的计算公式为:汽轮机入口凝结炉侧凝结管道效率( )=主蒸汽焓水焓给水焓水焓X锅炉出口主蒸 机侧凝结x 100%汽焓凝结水焓给水焓水焓5、锅炉效率锅炉效率的统计分为正平衡效率和反平衡效率两种方法。1)锅炉正平衡效率从锅炉的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直接求得锅炉效率,叫作正平衡法,利用这种 方法求得的锅炉效率叫作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为:锅炉效率()=输出热量X100%输入热量其中,输入热量y(千焦)=yr入炉燃料的应用基本)XI燃料量低位发热量丿输出热量过热X蒸汽流量给水焓+再热器蒸汽流量r再热器XI出口蒸汽焓 再热器、 进口蒸汽焓/.再热器+X减温水流量r再热器(出口蒸汽焓-给水焓丿-给水焓丿亠抽出饱和+X蒸汽量+排污水流量-给水焓丿通过试验得锅炉在运行中产生排烟热损失、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未 完全燃烧热损失、锅炉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等各种热损失。采取从入炉 热量中扣除各项热损失求得锅炉效率的方法叫作反平衡法,利用这种方法求得 的锅炉热效率叫作锅炉反平衡效率。计算公式为:4排烟热损失 可燃气体未完全 灰渣未完全燃烧1 X100%锅炉效率_百分率燃烧热损失百分率热损失百分率(%) 锅炉散热灰渣物理热损失百分率损失百分率式中,排烟热损失: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烟气从锅炉尾部排放时带走的热量 形成的热损失。影响排烟热损失主要因素排烟温度与产生的排烟量。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主要是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可燃气体(一氧 化碳、氢、甲烷等)未完全燃烧而随烟气排出形成的热损失。灰渣未完全燃烧损失:燃煤锅炉的灰渣热损失是由飞灰、炉渣中未燃烬的残 存碳形成,此项损失亦称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影响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的 因素有燃料的性质、煤粉的细度、炉膛结构、燃烧方式、锅炉负荷及运行操作 水平等。漏煤热损失发电在链条炉中。锅炉散热损失:锅炉的散热损失是炉墙、构架、管道和其它附件向周围散布 的热量损失,与保温质量、外界大气温度有关,随锅炉蒸发量的增大,损失百 分率减小。灰渣物理热损失:这项损失与锅炉排出的炉渣温度有关。可直接测量,或者 釆用8O0C,对液态排渣炉采用灰份熔化t3加10OC。6、发电热效率发电热效率是指发电厂生产电能的热当量与发电耗用热量的比率。是计入了 锅炉效率、管道效率、汽轮发电机组热效率后的发电效率。可用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发电量 3600发电 _ C瓦时)(千焦/千瓦时)100%热效率()=发电用标准(29271 、X %煤量(千克)X(千焦/千克)123发电煤耗率x 100%方法2:发电=锅炉X管道X汽轮发电机组热效率(厂效率( )X效率( )X色对电效率()7、供热热效率供热热效率是指热电厂供热与生产这些热量所耗用热量的比率。供热热效率( )=供热耗田供热量量千焦)29271一 X100%供热耗用标准煤量29271C克)X(千焦/千克)8、热电厂全厂热效率热电厂全厂热效率即热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热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 入热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发电量 3600 供热量热电厂全厂= 千瓦时千焦/千瓦时)* 千焦)热效率()发电、供热用标29271准煤量C克)X(千焦/千克)九、火电厂技术经济小指标仁主蒸汽压力主蒸汽压力是蒸汽状态参数之一,指电厂锅炉出口和汽轮机入口主蒸汽压 力。以“MPa”表示,即“兆帕”。2、主蒸汽温度主蒸汽温度也是蒸汽状态参数之一,指电厂锅炉出口和汽轮机入口主蒸汽温 度。用摄氏温度“C”表示。电厂锅炉和汽轮机规程规定了运行温度的上下限。主蒸汽温度和压力即是保证运行安全的监视指标又是保证运行经济性的考 核指标,从低温低压、中温中压、高温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压力到超临界压 力大机组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电厂的循环效率,使发电煤耗率大幅度降低。3、排汽温度汽轮机运行时末级叶片后的排汽温度。4、高加投入率高加投入时间/机组运行时间5、锅炉平均蒸发量锅炉运行时间内的总蒸发量与运行时间的比值。6、发电机漏氢率额定工况下,发电机每天漏氢量与发电机额定工况下氢容量的比值。7、自动投入率热工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率是指自动调节系统投入总数与全厂所安装的自动 调节系统总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全厂热工自动化水平和装置、系统运行 情况。计算公式为:热工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率%二自动调节系统投入总数/全厂安装的自动调节系统总数*100%自动投入率()二自动调节系统投入总数x 100% 全厂安装的自动调节系统总数计算热工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率时应注意:1. 热工自动调节系统运行时间大于该调节系统对应的主系统运行时间的 80%以上时才能统计为投入正常。2. 全厂热工自动调节系统总数按原设计的系统数统计,经主管局审定批准 拆除工停用的调节器及系统可从原设计数目中扣除。3. 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因下列原因停用者,不影响其投入率的统计。机组的热备用状态时; 机炉运行试验,必须停用自动调节器时;机炉运行暂时不正常,必须停用自动调节器时;8、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指锅炉低温空气予热器的出口烟气温度。排烟热损失是锅炉所有损 失中最大的一项,影响排烟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与排烟容积。排烟温度 越高,排烟容积越大,排烟热损失越大。9、烟气含氧量烟气含氧量反映烟气中过剩空气的多少,是氧量与烟气量的体积百分比。炉 烟氧含量的大小影响燃烧效果,氧量不足,烟气中会产生一氧化碳、氢、甲烷 等气体,增加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10、冷风温度冷风温度指锅炉低温段空气予热器入口的风温,随季节和厂房内温度高低而变化。冷风温度高,排烟热损失降低,冷风温度低,排烟热损失增加。11、飞灰可燃物飞灰可燃物指飞灰中含碳量占总灰量的百分率。飞灰可燃物反映炉内燃烧的 好坏,反映碳元素燃烧的程度,是影响锅炉效率的第二大因素。12、灰渣可燃物灰渣可燃物指灰渣中含碳量占总灰量的百分率。对于煤粉炉来说这种损失非 常小,可忽略不计,但链条炉、液态排渣炉的灰渣可燃物需要计入。13、漏煤损失漏煤损失指未能完全燃烧漏入灰斗的煤造成的损失。链条炉有此项损失,煤 粉炉没有这项损失。飞灰、灰渣和漏煤中的含碳量的多少反映机械未完全燃烧 的热损失的大小。它与煤质、煤粉细度、燃烧调整有关。14、真空度真空度是指真空占大气压力的百分率。真空度的计算公式为:真空(%)=真空表读数(kPa )当地大气压力(kPa )I。%提高真空度目的在于降低排汽压力。排汽压力愈低,绝热焓降愈大,汽机热 效率就高。但有个限度,即达到极限真空为止。超过极限真空,反而不经济。15、凝汽器端差凝汽器中的蒸汽与循环水之间的热交换,是通过铜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