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远程经济学第八章

上传人:嘀****l 文档编号:18031886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大远程经济学第八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大远程经济学第八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大远程经济学第八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一、名词解释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也被称为通货膨胀率。要想计算某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就用该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除以该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由于存在强大的、对市场价格具有操纵力量的利益集团,从而使生产成本人为提高,导致物价上涨。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充分就业: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发挥作用情况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二、选择题1、通货膨胀是(A)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2、假定消费者只购买三种商品,且数量都不变。已知:第一年价格指数第二年价格指数消费者第一年支出权数商品A1001501001/6商品B100903001/2商品C1001202001/3那么,在第一年和第二年间,一般的价格水平的上涨率为(D)A.20%; B.16.6%; C.11%; D.10%。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以上均不是。4、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A)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需求不足的失业。5、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C)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增加。6、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时,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A)A.总需求曲线右移一段时间;B.总需求曲线永久右移;C.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永久性右移;D.总需求曲线右移,在连续几个时期后,新的均衡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7、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会(D)A.时总需求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B.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和产量水平上;C.使总需求水平和总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和产量水平上;D.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供给曲线左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而产量不变。8、通货膨胀的水溶分配效应是指(A)A.收入结构性变化; B.收入普遍上升;C.收入普遍下降; D.债权收入上升。9、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A)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10、应付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C)A.人力政策; B.收入政策;C.财政政策; D.三种政策都可以。11、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A.就业; B.失业;C.非劳动力; D.就业不足。1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13、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B)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14、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B)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休养者; B.半日工;C.季节工;D.对薪水不满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15、当经济中只存在(B)时,该经济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A.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D.需求不足型失业。16、若一国16周岁以上的人口是2.5亿,工作人数是2亿,失业人数是2千万,则失业率为(B)A.0%; B.9%; C.10%; D.8%。17、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D)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B.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C.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D.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18、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D.失业和通货膨胀。19、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C.增加失业保险金; D.增加货币供应量。20、菲利普斯曲线说明(C)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21、“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A)A.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B.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C.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D.一条不规则曲线。三、简答题1、高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区别是什么?答:把一定时期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交易量相乘后相加,可得到某一时期的价格总额。选一个时期为基期,购买同等量商品的本期价格总额除以基期价格就得到本期的一个价格指数,这个价格指数反映了本期经济的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因此,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衡量一定数量的商品购买所需支付的数量多少的指标。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增长率,它衡量的是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因而,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反映价格水平变动幅度大小的指标。2、通货膨胀是否意味着不同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 答:否。通货膨胀衡量的是平均价格水平的走向,如果说某国或某地区在某一时期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了10%,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同样上升了10%,而知识平均价格水平上升了10%。这一“平均”指的是各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加权平均”,而非简单的“算术平均”。3、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你的房租。”这属于需求拉上还是成不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等着争购的多着呢!”这又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 答:理论上,把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供给方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归属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而把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归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这样,问题中的前一问题就应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后一问题则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以美国经济在60和70年代所出现的通货膨胀为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在1963-1969年,美国的财政政策高度扩张,同时伴之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结果,由于经济政策所刺激的总需求带动了物价水平的上涨。在1973年和1979年,价格水平上涨的原因却是来自于供给方面的冲击,石油价格的上涨,因而前者属需求拉上的,后者属成本推动的。4、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试问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可否也看做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答:不可。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为工资是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工资上涨虽然会使消费增加,并引起总需求增加,但总需求增加并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引起通货膨胀。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定义,需求拉动型是由于需求增长过度,超过了产量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通胀。在工资上升从而消费需求上升并进而推动总需求水平上升时,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过剩生产能力存在,并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而可能主要是刺激生产,增加就业。5、摩擦性失业是不是一种自愿性失业?为什么? 答:不是。自愿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不愿意接受线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条件而自愿选择的失业。当工资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人再决定是否就业。摩擦性失业并不具有自愿性。它是因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它被看做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厂商找到所需要的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相应引起劳动力在各行业间的调整,通常由于流动成本、职业技能、个人特长或居住地区等原因的存在,会造成劳动者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摩擦性失业任何时期都存在,并随着经济结构变化的加快而逐渐增大。6、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了才是充分就业?答:不能。因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因为即使有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经济中,永远会存在职业流动和行业的结构性兴衰,所以,总有少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因而充分就业不可能做到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职位空缺总额恰好等于寻业人员的总额,也就是需求不足型失业等于零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还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再要提高就业率,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话,那么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7、什么事菲利普斯曲线?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西方经济学家用来描述失业率与货币的变动率之间关系的曲线。1958年,当时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工作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整理1861-1957年近一个世纪的统计资料,发现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曲线形式表现出来。在一个坐标图形上,如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则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大体上可呈现为一条负向斜率的曲线,英国经济学家李普塞的解释是:货币工资变动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程度的函数,劳动市场上失业率越低,即劳动市场上有超额需求,雇主间竞争会驱使货币工资率上升,反之,失业率越高,劳动市场上越是供过于求,货币工资上升就越少。菲利普斯曲线本来只描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产品成本主要构成部分,从而对产品价格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他们把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那种关系延伸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失业率高,通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就高,并认为两者之间这种替代关系可为政府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即通胀率或失业率太高时,可以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或提高通胀率的扩张政策锴降低通胀率或降低失业率,以免经济过分波动。8、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答:对于什么是自然失业率,西方经济学家有着一些不同的说法。通常认为,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的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会有的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这时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就算实现了充分就业,因此,自然失业率又称为充分就业失业率。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以及引起自然失业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1)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一般说来,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从而这些人在劳动力中的所占比重上升时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例如,失业的救济制度可能会使一些人宁愿失业与不愿去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会使自然失业率上升,同时也会加强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素。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必然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会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个人不断被淘汰。(4)劳动市场组织状况,如劳动供求信息状况,职业介绍与指导状况等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变化。(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包括厂商、行业和地区的兴衰,劳动这需要时间来适应形势变化,这些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变化。9、政府大力削减用于培训工人的资金,对自然失业率会有何影响?答:政府削减培训失业工人的资金,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因为这会消弱个人再就业的能力。当结构性失业发生时,失业者难以迅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重新就业。四、计算题1、若1991-1994年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00、1.10、1.155、1.155,求:(1)计算1992年、1993年、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2)假定一组工人签了从1993年开始为期两年的合同,其工资增长率为WW=0.1。在现有的CPI水平下,其实际工资如何变化?(3)假定工资依据下面公式计算WW=0.05+0.5CPICPI其实际工资又如何变化?(4)如果WW=CPICPI,其实际工资又如何变化?答:(1)若以CPI来衡量,则t=CPIt-CPIt-1CPIt-1100%那么,1992=1.10-1.001.00100%=10%1993=1.155-1.101.10100%=5%1994=1.155-1.1551.155100%=0(2)如果WW=0.1,即名义工资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那么1992年,名义工资的增长完全为通货膨胀(1992=10%)所抵消,实际工资不变;1993年,由于WW-1993=5%,实际工资可上升5%;1994年,WW-1994=0,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同比例增长。(3)按照所给条件计算1992年、1993年、1994年各年的名义工资增长率(WW)1992=0.05+0.51.10-1.001.00=0.05+0.510%=0.1=10%(WW)1993=0.05+0.5462-462462=0.05=5%(WW)1994=0.05+0=5%(4)如果CPICPI=WW,即名义工资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那么实际工资就维持原水平。2、劳动力供给方程为1000+2WP,劳动力需求方程为2000-8WP求解均衡状态下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假定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其方程变为1900-8WP,问均衡工资下降多少?就业减少多少?解释为什么工资下降的百分数要比就业下降的百分数大?答:当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市场达到均衡,决定均衡工资和就业水平,即1000+ 2WP=2000-8WP可得实际工资WP=100代入劳动量需求方程可得均衡就业量2000-8WP=2000-8100=1200当劳动力需求下降时,实际工资及就业水平随之下降,在新的劳动力需求方程下1000+2WP=1900-8WP实际供给WP等于90,均衡就业量为1900-8WP=1900-890=1180这样,实际工资下降了10%,均衡就业量下降了1.67%201200100%。工资下降的百分数大于就业下降的百分数,是因为此模型中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较大,从而导致劳动供给对实际工资变动不敏感,也就是实际工资下降或上升很多时,就业减少或增加的不多。因此,当实际工资变动时,就业变动幅度就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