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美式整脊医学第一章、整脊医学之沿革 整脊医学的学说是美国帕雨曼(D,.Pale 1845-1913)医生所创立,自从他把一位耳鸣十七年的黑人清洁夫用整脊手法恢复其听力后,整脊医学就如同其本人的名字一样,迅速的震惊医坛并传遍全美国。 在整脊医学发展初期的过程中,贡献最多的几位拓荒者,仅将其芳名恭录如下,以供后人对老前辈们的仰望尊敬。 他们就是:苟奇、卡加雨、谢仁顿、帕夫罗夫帕雨曼,、郝得曼梦可莱高)等,由衷的敬佩和感谢他们对整脊医学中脊椎神经的阐述和疾病的由来都做了许多理论与临床上的贡献。使整脊医学之基础理论得以建立、发扬及有所遵循。尤以帕雨曼在08-9年期间所发表的MERICSYSTEM尤为杰出。他又指出高颈椎区域是疾病关键所在! 第二章:脊椎的结构与功能 一、脊椎的结构与功能: (一)脊椎的功能: 、支撑体重。、传导重力以维持身体平衡。 3、保护脊髓和神经根使大脑传送信息,或接受信息,并使神经系统得以保護。 4、与肋骨形成胸腔及与髂骨形成骨盆腔使内藏得以存放。(二)椎间板的构造与功能: 1、椎间板的作用:是无论脊椎,后仰,侧弯或旋转的动作,椎间板里的髓核永远是这些运动的杠杆支点。 2、椎间板的构造:这是由软骨板、纤维环,及髓核所组成的。因年龄的增长,在2至3岁之间、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这三个要件都会使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变性,其情况如下: A软骨板变薄:因而失去由椎体到椎间板营养液的渗透作用,甚至使纤维环及髓核加速变性,软骨板变薄,使密度加厚,阻止营养渗入。 髓核的水份逐渐减少:又因来自椎体的营养液,随软骨变薄会随之减少,所以髓核的弹性也会锐减,最后变成纤维软骨的实体。 纤维环因经年累月的运动而使纤维间摩擦加巨,便导致纤维变粗。又因软骨板的变薄,会使营养纤维环的液量减少。如逐渐恶化下去,就会使纤维环在失弹性与失营养的情况下变得更脆弱了。突出之椎间板久而久之就会钙化、骨化,对神经根、交感神经、后韧带、椎动 ,甚至对脊髓也会造成压迫或刺激而产生病变。 、椎间板的功能:椎间板的功能像避震器一样,使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致因过度的运动而造成任何震荡.除此而外亦使椎体离不致撞碰。尤为重要的是使椎柱能在瞬时间 其前弯、后仰、侧弯及旋转的动作变化,和维持椎间孔正常情况不致变形!(三)椎间孔的构造与功能: 椎间孔是由椎弓根上缘和其上一椎弓根的下缘相交而成.神经根、动脉管、静脉管和淋巴管是椎孔内四大要件,均经过此孔。 当椎间孔错位时,对神经系统即造成刺激(rrtation)、或压迫.对动脉、静脉、淋巴管也同样会产生影响。 (四)小面关节的构造与功能: 小面关节的错位引起反射痛,远比椎间板压迫神经的情况为多。所以如果一旦有反射痛即以为是神经根被压迫的诊断观念,实在是太落伍,也是太不负责任的说法的。小面关节错位引起的疼痛高达7%以上,为医师者,能不注意吧? 二、使神经产生病变或反射疼痛的原因:(一) 非压迫性的因素1、肌肉:紧张、痉挛、僵硬、肿胀、损伤、劳损、触痛、粘连。 、其他:姿态不良、情绪不稳、椎间板营养不足及肌肉含盐量过多等。注意:以上的因素,虽非因压迫而导致反射痛,但在临床上所占比率,比压迫性的反射痛更常见。(二)压迫性的因素: 1、关节的受阻:也可称之谓“关节的错乱,例如:由倾斜、旋转、松动等情况所产生的。 、椎间孔的病变: 1)椎间板突出或脱出。 2)椎体后缘骨刺。 3)椎间关节松动. 4)黄韧带变成肥厚。 )小面关节增生. 6)后从韧带下的血肿,逐渐形成纤维化、骨化、乃致形成骨赘(骨刺)。 )椎间孔变窄到1/3时即产生刺激性病变。椎间孔变窄到1/3时则产生压迫性病变,往往构成植物性神经功能错乱。(三)对“非压迫性”和“压迫性”因素的认识: 无论是“非压迫性或“压迫性”的因素,都能使脊椎神经的功能变为异常,进而使内藏、肌肉、皮肤、骨骼产生病变和疼痛。而在临床上的记录表示,因“非压迫性的因素所诱发的病例远较“压迫性的因素(椎间孔内的病变)所诱发的病例为多,而医师们若仍然以椎间板和骨刺为治病着手的观念,实在太落伍。所以动辄就开刀的医师们也应该有所觉悟了,所以今日之医师们应先着眼于病人的“肌肉异常”和“关节异常“为消除疼痛的不二法门。如仍把疼痛先归咎于骨刺或椎间板,此种考虑似显陈旧。而肌肉病变与关节病变又互为因果的说法,确给很多医师们在诊疗判断上有很大的帮助,不过作者认为在理论上,肌肉和关节互为因果的说法是对的;然而在临床判诊上关节的病变是因而肌肉的疼痛是果;若作倒因为果的诊断与治疗则其效果可能不会优于陈旧的理论,这点必须声明。作者再选一段话提供大家参才:“理论上脊椎关节的错乱,会使肌肉内立记得产生痛源,是很多判诊方式中最值得令人注意的一种. 这就是为什么要消除肌肉疼痛,必先整脊的道理了。 三、椎间孔内受压产生的病变: 当椎体错位使椎间孔变小时,则会对椎间孔的1、神经根,2、淋巴管、3、动脉,4、静脉产生压力,近而产生压迫或刺激。1、神经系统受到压力、夺迫、刺激时;若压迫到知觉(输入)神经时,则产生麻木,若压迫到运动(输出)神经时,肌肉则呈现疲倦、硬化、疼痛,若压迫到交感神经则内藏发生病变。2、淋巴管受到压力、压迫、刺激时;会使患者丧失抗力,导致发炎或坏死的情况。3、动脉受到压力、压迫、刺激时;会使输入到脊髓的营养受阻,脊髓营养减和神经的活动也随之减弱,内藏也随之无力、无生计了。4、静脉受到压力、压迫、刺激时;会使血中的废物难以清除,大循环中的新陈代谢的功能受到阻碍,导致生病或肿胀、疼痛了。所以作者认为整脊的目的,不仅是释放在椎间孔内被压迫或刺激的神经根,也是释放在椎间孔内被压迫或刺激的血管。换言之,藉着整脊的手法不仅是治疗椎间孔内神经根异常所发生的病与痛,也是治疗椎间孔内血管殿堂所发生的病与痛!也可治疗椎间孔淋巴管异常所引发的疾病。 四、治疗脊椎疼痛的认识:、背痛的主要原因是脊椎关节面受伤所致,占0%左右,所以许多学者主张直接治疗小面关节是最佳的手法。 2、背痛次要的原因是骨关节炎和退化,占比例约8左右。 3、65岁以上的多数人,尽量避免矫正手法。4、一侧椎间孔变小,另一侧椎间孔也会变小。5、颈椎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小面关节异常所引起的。、病人坐着产生对椎间板内部的压力大过于站着时对椎间板内的压力。五、神经系统被压迫所产生之痠痛,麻痹症状的判别:受压迫之部位不同,其所产生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一)脊椎神经受压迫: 1、无疼痛。 2、选端或两侧有针刺感觉. (二)神经根硬膜套受压迫:在硬膜内神经根伸出的地方有硬膜套,套在神经根之根部。1、相关部位的皮神经关节出现疼痛,即反射痛。、针刺感:透过硬膜套,压力到达神经根时,重压产生无痛的感觉,轻压则产生针刺的感觉. 3、麻木:麻木出现时,多取代原有之针刺的感觉。 4、无力:神经根内部受到压迫,则产生无力,与硬膜套被压毫无牵连 (三)正常的神经根受压迫:在其他的书中也称为神经主干。 、无痛。 2、选端处感觉异常。 3、压力增加时,麻木也增加。 4、机动力转弱。 5、无反应。(四)小神经受压迫: 1、无痛。 2、麻木:在此小神经所管辖的区域内,有麻木感,或无针刺感,两者间有透明的界限。 (五)其他:1、压迫到神经中的运动纤维时会导致相关的肌肉软弱无力。 2、压迫到神经中的感觉纤维时会导致相关的肌肉感觉异常。如果此压力加重就会导致感觉缺失。3、反射痛必在同侧,不会反射到中央或对侧.4、两侧疼痛,病源必在中央。痛侧自一侧转移到另一侧,其病源也必在中央。 六、脊椎体与脊椎神经的分布 (一)脊椎神经的分布:每对神经自左右两侧的椎间孔伸出. 脊椎神经根共1对: 头椎有7块,却有8对神经根. (二)脑神经的分布与头肌结构: 颅骨结构:颅骨是由八块主要骨头结构而成(、枕骨,2、两块顶骨,3、额骨,4、两块颞骨、5、蝶骨及6、筋骨一共八块).各骨之间的关节是活动的,一旦不活动,就会影响到颅内的压力而导致生病,所以颅骨的矫正手法非常重要。 (三)兄弟椎的编排及临床上的功效: 1、兄弟椎的编排:、兄弟椎在临床上的功效:兄弟椎在临床上的功效是彼得李顿所提倡的,主要目的是在告诉大家,脊椎两端存着互动的关系,譬如治疗颈椎第一椎时,如能在腰椎第五椎同时矫正,其效果更好.因为这种矫正法会产生一种催化作用,广被整脊医师所采用,称之谓勒维提兄弟系统。据作者这些年来的临床经验,发现此疗法确实很好,多用于内科病变,所以特此介绍。第三章:整脊基本手法的介绍 一、英文代号的由来和意义(一)英文代号的由来和意义 整脊书籍中的英文代号来自两个派别,其中一派为国立整脊学院派所创造和使用。简称为NC系统.另一派为整脊始祖帕尔曼和歌斯德派所创造和使用,简称为P系统。 本书在颈椎、胸椎和腰椎的部分所采用的英文代号为国立整脊学院派NC系统。NC派的英文代号的意义:(多用在颈椎、胸椎和腰椎)1、两个英文安母的含义:第一个英文字母 第二个英文字母那一侧错了位向那一侧错位R 右侧 左侧 前侧P 后侧S 向上错位I 向下错位A 向前错位P 向后错位2、三个英文字母第一个英文字母 第二个英文字母 第三个英文字母那一侧错了位向后或向前错位向上或向下错位R 右侧 左侧P向后方错位A向前方错位向上方错位向下方错位 (二)P-G派英文代号的意义1、脊椎的各部位的代号 O枕肌颈椎T胸椎 L腰椎 骶椎P骨盆 、骨盆的各部位的代号: PS.I。S上后髂骨骨棘 ASIS。上前髂骨棘 S。IJ髂关节 .S.J腰骶关节 3、表示方向和位置的代号AS前上方 I后下方 I向内 EX向外 L向侧,侧方 M向中,中间AP由前向后 PA由后向前 I向上向下 IS由下向上LM由侧向中 M由中向侧 4、椎体本身上的代号 A关节突TP横突 M乳头突 SP棘突二、整脊基本手法介绍: (一)矫正手经常使用的部位和用法:1、拇指的用法:A 放在移位的地方(病区),直接施压力,使移位的关节归位。放在非移位的地方(非病区),形成杠杆的一端,间接施力,产生旋转,使移位的关系归位。多用于颈椎矫正。 、食指的用法:B 放在移位的地方(病区),直接施压力,当头椎旋转到极限时,迫使移位的关节归位。拇指和食指的旋转矫正法,是颈椎矫正手法中的基本手法。 、豆状骨的用法:C 放在移位的地方(病区),直接施压力,使移位的关节归位。多用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的矫正。 4、手掌根的用法:D 放在移位的地方(病区),直接施压力,迫使移位的关节归位。多用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的矫正。 5、小指的用法: 俗称为手刀法,多用在错位的颈椎、胸椎,和腰椎。直接施压迫,使错位的椎体归位。(二)直接矫正手法与间接矫正手法:1、直接矫正手法: 直接矫正就是直接施力在需要矫正的椎体关节上(如胸椎、 椎、尾椎)。 2、间接矫正手法: 间接矫正就是利用杠杆原理和旋转的力量,施力于需要矫正的椎体关节上(如颈椎和腰椎),所以要先将此关节锁定。 (三)脊椎锁定的技巧: 脊椎是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组成,锁定的技术只用于转动频繁的颈椎和腰椎;胸椎因有肋骨附属在其两侧,平时旋转较少。同理,骶椎因有髂骨附属在其两侧,平蝗旋转也较少。尾椎附属在骶椎的下端,即然骶椎旋转少,尾椎也就随之旋转少了。这些旋转少的椎体(胸、底、尾)在矫正时,不用锁定的技巧,只用直接矫正法即可.那些旋转多的椎体(颈与腰),在矫正时要先用锁定的技巧,然后再用间接矫正手法来矫正。间接矫正法用在颈椎、腰椎利用杠杆原理传送矫正力量,所以要锁定。直接矫正法用在胸椎、骶椎、尾椎是直接传送矫正力量,所以不需要锁定。 注:开胸椎原则上不使用锁住技巧,但如有必要可在要矫正的胸椎椎体下面垫个枕头亦可锁住开椎。1、颈椎锁定技巧:1)拇指锁定法;多用于高颈 .病人仰卧,医师立于患者痛侧,面向病人的头部。 下手托住病人的头腮,上手之拇指抵住病人受压迫神经处的前一椎的棘突旁侧。.向痛侧先做适当的侧弯。e。再向不痛的一侧旋转到(极限)。 f.在极限上稍加力量试一试这个极限:看看是硬端或是软端,如果是软端,就要完成锁定的动作 。 2)食指锁定法:多用于中低颈。 病人仰卧,医师立于病人的头部一稍偏向痛侧。b.一手托住病人的左腮和下巴,另一手(矫正手)的食指置于受压迫神经处的前一椎的棘突旁侧。c向痛侧先做适度的侧弯. d。向不痛的一侧旋转到极限. e.在极限上稍加力量试一试,这个极限是硬端或是软端?若是软端,就要完成锁定的动作 。 2、腰椎锁定的技巧: 腰椎神经根的分布是在同一编号椎体的下面,例如L4的神经根是在L椎体和L5椎体之间,要释放被压迫的L4神经根应该锁住同一编号的L4椎体而旋转5的椎体.腰椎锁定的步骤: 腰椎锁定:由a。从下向上,和b从上向上两个先后的动作完成。假定以L和L5两节椎体之间的活动情况受限(Resicte)为例).1)医师在治疗床的侧旁,病人面向医师侧趴。)医师用靠近病人脚部的手抬起病人的膝部,做向头、向足的上下前后的弯腿动作,借以调整腿的弯曲程度;另一双手(靠头的手)的食指置于L4和L5之间做探摸,借以探知L4和L5关节受限的情形。 3)医师抬腿的手,抬其膝部向病人头部方向弯曲,以移动病人股关节和膝关节,直到医师感到有紧张的肌肉到达试探的手指为止.这个动作称为腰椎锁住从下向上,以完成锁住腰椎的第一阶段。然后轻轻的在不变病人大腿的位置情况下将腿置放在床边,并以医师的腿予以稳固。 4)换手的动作;医师将近病人腿部的手改放在L关节上。另近头部之手抓住病人在下手臂的腕部并向上拉。此时病人的上躯体则产生旋转,至转到医师放在L4关节上的食指感到有紧张肌肉到达时,此即完成腰椎锁住从上向下的动作,即完成锁住腰椎的第二阶段,此时亦是完成锁住腰椎L4的全部动作。第四章:颅骨调整手法 一、头颅骨的构造和运动: 1、吸气时颅骨的活动情况:人在吸气的时候,头颅骨是分离的,这是矫正颅骨的最好时候,当矫正枕骨的最好时候。2、吐气时颅骨的活动情况:人在吐气的时候,头颅骨是合拢的,这是不适宜作颅骨矫正的时候,当然也不是枕骨矫正的时候.二、颅骨调整的手法:矫正脊椎和调整颅骨的比较脊 椎颅 骨1、 在极限上,突然发力,所以有“声音。、 施力方向:旋转矫正时用弧形方向,垂直矫正时用平面方向。3、 需要在患椎附近找到触痛点。4、 患者不需要配合吸气,憋气。5、 患者不需要脚背上屈.6、 要矫正患椎和其兄弟椎。1、在极限上,逐渐加力,所以罕有“”的声音。2、 施力的方向:因为颅肌是弧形的,所以只能用弧形方向.、 需要在眼眶上缘找到触痛点,以触痛点之多寡决定伤势.、 患者需要配合吸气、憋气。5、 患者需要脚背上屈。、 要按次序调整蝶骨、枕骨、额骨、顶骨.蝶骨四周的肌肉一定要先舒缓,其他颅肌才能松开。*颅骨用“调整”的意思是活动而非矫正那么强烈。(一)调整头颅骨的第一个步骤: 调整头颅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从绷紧的肌肉中把蝶骨的软组织(压揉太阳穴)即可容易地释放其他颅骨的被卡住。 揉压适可而止,且勿过度) (二)调整头颅骨的第二个步骤: 调整头颅骨的第二个步骤,就是使颅壳的神经与血管的的顺畅。 病人仰卧,医师双手的拇指放在患者前额左右隆起之处(此处是控制颅壳的神经和血管的),其余四指则放在患者左右两侧的太阳穴。 医师的拇指在按揉的同时,其余四指也在按揉太阳穴,释放蝶骨. 按揉要适当不可过份. (三)活动前额骨(和脸骨) 经过了前述调整颅骨的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以后,在眼眶之上缘或印堂之两侧仍然有痛点存在,那就得活动前额骨和脸骨了. 病人仰卧,医师右手握紧前额骨之两侧,左手所握紧患者两侧的颧骨,在患者正常呼吸情况下,左右双手做相对的施力,则前额骨和脸骨的关节活动了,那么眼眶的痛点和印堂两侧的痛点也就消失了。 (四)活动前额骨和顶骨之一 在前额骨和头顶骨的缝(交界处)用食指触摸有无痛点。倘若在此区域里有触痛点,则需要矫正。 (五)活动前额骨和顶骨之二 病人仰卧,似手进入睡眠状态,全身放松。医师抓紧患者的前额骨,配合着病人的正常呼吸,在吸气时,抓紧前额骨向上拉,在吐气时,抓紧前额骨向下压,5次即可.再检查前额骨和顶骨之缝(交界处)有无触痛点,如果有则再多做12次。(六)活动前额骨和顶骨之一在前额骨和头顶骨的缝(交界处)用食指触摸有无痛点。倘若在此区域里有触痛点,则需要矫正。(七)活动前额骨和顶骨之二病人仰卧,似手进入睡眠状态,全身放松。医师抓紧患者的前额骨,配合着病人的正常呼吸,在吸气时,抓紧前额骨向上拉,在吐气时,抓紧前额骨向下压,35次即可。再检查前额骨和顶骨之缝(交界处)有无触痛点,如果有,则再多做2次。 (八)活动前额骨和顶骨之三 病人仰卧,医师的拇指分别放在患者前额骨上两个隆起的地方,这两个隆起的小丘,是控制颅骨内的神经和血液的。在病人吸气时,嘱病人把脚背向头部弯曲吐气时,把脚背伸直。吸气时,医师之双拇指按着前额骨上的两处隆起的小丘向患者眼睛的方向推去35次。此法可产生脑脊髓液在 条令焉得虎子有帮助功能 (九)活动顶头: 在两块顶骨交界处是一第前后向的矢状缝。 病人仰卧,医师的拇指放在矢状缝的两侧,当病人做深呼吸时,医师的拇指向患者耳朵的方向,同时发力,做相反方向的发力,并且持续发力到病人吐气时。当病人开始吐气时医师的两个拇指即停止发力,如此这般重复做5次.如果仍有痛点,可再多做1次.(十)活动颞颔调节 病人仰卧,嘱病人缓慢的张口和闭口,医师之手即可触诊颞含关节有无痛点或“卡卡”的声音或肌肉僵硬。 在活动颞颔关节以前应先舒缓这个关节四周的肌肉,尤其是舌咽肌最为重要。 医师双手的鱼际,压在颞颔关节上,当病人缓慢地将口张开(到最大极限),然后病人再把下巴向左和向右地交换运动着78次。 如果颞颔关节附近的触动点消失,即停止,或未消失,就再多做12次。 (十一)蝶骨舒松手法:是调整颅骨的第一个动作 症状:1、太阳穴附近疼痛,2、头痛,3、头晕。 1、病人仰卧,保持轻松,医师左右两手之食指和中指放在患者两侧的太阳穴部位(眼后凹处),做顺时针和反时针的按揉,约3分钟即可。 2、倘凹处的肌肉仍有拉紧或僵硬的时候,上述的方法继续做直到肌肉松软为止。 注解:头颅骨共有22块,其中只有5块(枕骨一块加蝶骨一块加颞骨两块加筛骨一块共五块)是脊椎骨向上延伸的变形椎骨.脊椎骨向下延伸的变形椎骨也是5块,那就是 椎。既然脊椎神经经31对经由椎体两侧椎间孔穿过走出,那么脑的12对神经也是经由枕骨、蝶骨、颞骨、筛骨的孔洞中穿过走出。(十二)额骨、枕骨、关节调整手法之一:症况:此手法多用于、副交感神经之调整。、颅压的调整.3、脑胀荡. 1、病人仰卧,医师之双手分别放在患者的前额和枕头上. 、医师右手的中指和在右侧蝶骨大翼之前端,而医师之左手则置于患者的枕骨下面紧紧贴牢。3、嘱患者吸气(颅骨的展期,嘱患者将脚背向头部后收),医师右手向头侧(依箭头主向)压拉右侧蝶骨大翼,同时左手则自右侧向左(依箭头方向)托拉枕骨. 、在患者颅骨松缓期(嘱患者将脚背伸直),医师之手轻放在原位不动。、重复23的动作约7次即可. (十三)额骨、枕骨关节调整手法之二 症状:此手法多用于1、副交感神经之调整。2、颅压之调整.、脑震荡。 1、病人仰卧,医师之双手分别放在患者的前额和枕头上. 2、医师右手之中指和线指放在患者左右蝶骨大翼的后侧,医师之左手则放在患者枕骨之下方紧紧贴牢。 3、在患者吸气时(颅骨扩展期)嘱患者将脚背向头部后收。医师右手之拇指和中指(依箭头方向)使蝶骨作屈曲运动,迫使蝶骨大翼向前方和足部方向运动,同时医师之右手将枕骨向后方和头部方向作伸展运动. 4、在患者头骨松缓期(嘱患者将脚背伸直),医师之手轻放在原位不动。5、重复23的动作约7次即可。 (十四)额骨缝分离调整手法: 症况:1、减代眼压。2、轻微脑震荡.、降低颅压。4、头部晕沉。 1、 病人仰卧,医师站在患者之头外。2、 医师双手之拇指交叉放在患者前额的额缝两侧. 3、 嘱病人吸氧憋气,脚背向头部方向后收。 4、 医师之双拇指向外侧1方向施力,再向颊骨2方向施力。 5、 病人在吐气时,医师拇指的位置不变,不再施力。 6、 重复、5的动作约8次即可。 (十五)额头关节调整手法:症况:此手法多用于偏头痛、咬嚼疼痛、歪视、嘴脸斜歪。 1、病人侧卧,患侧在上,将头放在坚实的软垫上。 2、医师之左手的小指放在患者蝶骨大翼上,医师之右手的豆状骨放在左手小指(靠近掌根)的上面(有号处)。3、双手同时逐渐加压到极限,在颅头扩展期,在极限上双手做反时针方向的旋转,使其产生反弹即可.4、在颅骨松缓期时,双手轻放在原处不动.5、重复34的动作约7次即可。 (十六)冠状缝的调整: 症况:鼻痒、鼻塞、鼻歪、眼涩、眼雾、脸骨调整。 1、病人仰卧,医师之右手固定患者之头部。 2、医师之左手中指(食指重叠在中指之后以增加中指之力量),顶在冠状缝之处,做向前向上的施力顶住040秒。 3、做5次,除调节颅压外,尚可释于生命力即打通任督两脉之交会点。(十七)颞骨、顶骨和额骨的调整 症况:1、脑部轻微震荡。2、头晕较重。3、降低颅压。 1、病人仰卧,保持轻松,闭嘴,用鼻呼吸。2、医师双手交叉放在患者的额缝处,手掌根放在冠状缝之前,而双手之小鱼际隆起的部位则放在额骨的侧前角上. 3、嘱病人吸气、憋气,脚背向头的方向后收. 、医师双手的小鱼际1相对地施加均匀的,持续的压力到极限后。2向前提起额骨。3向后提起额骨。4再向前提起额骨.5、嘱病人吐气,脚背伸直,上述之1、2、4调整动作即告结束。 6、哪些这般进行7次。 (十八)顶骨、乳突骨之调整手法:症况:此手法是调整颞骨内外伤造成内旋,使耳后产生有紧迫感时,因此,此手法用于舒解耳压、偏头痛。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患者之头外。 、 当颅骨在松缓期时,医师右手有X号之处放在颞骨,使颞骨向下向内旋转并使乳突向鼻子的方向推动。 3、 在此同时的左手,放在患者右侧顶骨的后下角,向前向眼的方向推动,其他手指则施力向外侧旋转。 4、 嘱病人1吸气(使颅骨扩张),并且2把脚背向头部后收.此时医师之右左手同时按2,3之方向逐渐施压,到极点。 5、 嘱病人吐气(使颅骨收缩),并且把脚背伸直. 6、 如此重复做78次即可. (十九)顶骨缝调整手法: 病况:1、轻微脑震荡.2、降低眼压及颅压。 、病人仰卧,医师站在患者之头外。 2、医师之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别放在两侧眼眶之后上侧,医师之左手施住患者的枕骨下缘.3、嘱患者吸气(扩展颅骨)、憋气。双足脚背向头部后收。 、医师右手之掌根压在额头上,以掌根为支点。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向眼的方向推动,在此同时医师左手紧抓住枕骨向头的顶部拉。 5、嘱病人吐气,脚背伸直,医师之手在原位不动。、重复3、4、5的动作约78次。(二十)眼眶扩宽手法 症况:眼眶比较缩小,此手法是恢复眼眶之正常大小。 、病人仰卧,医师立于需要矫正的眼的对侧。 2、右手的拇指在额骨的眼边。 3、左手的拇指在颔骨眶旁,食指放在颧骨外侧. 4、嘱病人吸气、憋气,脚背向头的方向后收,在此同时,医师之双手拇指及食指按箭头之方向推动. 、病人吐气时,各指按兵不动,病人的脚背伸直。 6、如此重复做78次即可。第五章:颞颔关节的矫正一、颞颔关节移位:颞颔关节移位会引起疼痛、眩晕、头痛,和听觉障碍等。其矫正方法如下: (一)向前向下错位: 、病人坐姿。医师站在病人背后,并将双手交叉连在一起,置于病人下巴的前端,而双手的鱼际则放在下颌关节处。 2、医师的双手轻柔的向中间和向后同时施压,此时要求病人在不过份疼痛的情况下,缓缓的张开嘴,再缓缓的闭上嘴。 3、重复做8次即可. 注:矫正法连贯动作说明:医师的手指相连置于患者下巴前端做向后拉的动作。双手的鱼际在下颔处同时做向内挤的动作。至于病人的头部要后仰,在医师作上述动作的同时,病人要做张嘴和闭嘴的动作。 (二)向上向侧错位: 医师的矫正手的鱼际放在下颔骨处,稳定手放在颞颔关节的地方:1、使病人的头稍微歪向稳定手。 2、矫正手向内向下推下颔骨。施力要轻柔,不可用猛力. 3、重复做8次即可。(三)向下向侧借位: 医师的矫正手的鱼际放在下颔骨处,稳定手放在颞颔关节的地方。 1、使病人的头稍微歪向稳定手. 、矫正手的食指、中指、环指,及小指抓住病人的下颔角向上拉。此时手掌的根部轻轻地向内推(以向上拉的力量为大). 3、重复做78次,休息一会儿检查,如未归位再做.第六章:颈椎 一、颈椎的特性 (一)头椎的X先底片测绘诊判法: 1、沿着椎体2的后面向下画一延长线。2、沿着椎体的后面向上画一延长线。 3、这两条延长线必交于一点,构成两对顶角,正常的颈椎曲线其对顶角的角度为0度。 如果大于40度,表示颈椎曲线太弯。 如果小于40度,表示颈椎曲线太直. (二)颈椎结构的特性:1、一般人有个颈椎,6个椎间板,5个大小关节。在枕、环椎间(C1)和环、枢椎间(1C)无椎间板的存在。 2、椎弓较短,所以椎间孔较小。当椎体移位或当黄韧带或后纵韧带因骨化而变肥厚时,或椎间板突出时,都会压迫或刺激脊髓或神经根。 、颈椎的椎动脉左右各一条;左侧较大,右侧较小.从第6颈椎的横突孔进入即向上贯穿各颈椎的横突孔至环椎。然后转向前方,穿过环枕后膜外缘向上行经枕骨大孔进入颅骨内。所以矫正头椎时应特别小心,以免发生意外,就是因为颈椎的椎动脉在两侧的横突孔内易受损害,故不可不慎! 、一个颈椎的椎间板,只能使一条头神经产生病变。(三)颈椎病灶的特性: 1、颈椎软组织所引起的病症,大多数系因椎间板移位造成,所以只要矫正椎间板即可解除。 2、最常用的单侧肩胛骨疼痛是中部(尤其是5)的椎间盘压到后纵韧带再压到硬膜所致。 3、颈椎的疼痛多系小面关节异位引起,其比率约073左右。 4、椎间板向后侧突出会压到硬膜囊,只压到膜套时则在相关的皮神经节区反射疼痛.若压力增强其压迫是以阻碍神经根的传导时,则相关部位的肌肉变得无力、麻木,或无反应。 、颈椎的神经根为水平式的排列,所以椎间板移位压迫到神经根,其所引发的病症几乎都是单根病症。在C5以上很少看到椎间板压迫神经根的病症,多数在C5,C6,7和C8间.、颈椎神经的反射.高颈反射是向上的。 低颈反射是向下的。 二、颈椎的病理检查 (一)检查各颈椎结构上的活动情形1、病人坐姿。医师站其后(或左)侧。 2、医师以一手掌扶贴在病人的前额,操作头的运动. 3、医师再以另一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颈椎的两侧。4、当病人的头作前弯或后仰时,医师的拇指可触知椎体活动的情形。 注:每一个椎体都要触诊,也可用拇指压按触诊棘突间活动的情形。 (二)检查颈椎该侧肌肉的情形 1、病人坐姿。医师立于其前。2、病人的前额靠在医师的胸前。3、医师用双手的食指与中指即可触知两侧肌肉紧张的情形。 (三)检查高颈椎之关节 、病人仰卧,医师立于其头部。2、医师双手托住病人的左右颊。 3、前后充份的弯曲病人的颈椎(脖子). 4、先向右旋转,再向左旋转,以比较右转和左转的距离差距,距离较短的一侧即为患侧. 三、颈椎在矫正前的安全检查(一)颈椎矫正的禁忌事项: 1、未做X光检查以前,不作矫正. 、有血栓症(或血管硬化症)者,均不作矫正. 、肌肉痉挛时不做矫正。 4、未做舒缓前不做矫正。5、老年人有头晕和偏头痛不宜做矫正。 6、有风湿性关节炎,而且其椎间孔很小的病人,也不宜做矫正. 7、风节应全部拉开,或旋转到极限才可以做矫正。8、颈部矫正之动作 ,不可过多,也不可超过极限25度。 (二)颈椎安全检查的手法: 1、第一步: 病人仰卧,将头部有颈部悬于床外,做完全的后仰动作,约57秒,询问病人有无剧痛和晕昏?或想呕吐的情形。若有即停止矫正手法。 2、第二步: 继将后仰的头转到一侧的极限,持续230秒,然后询问病患有无眼球颤动的感觉,头晕或呕吐等不舒服的感觉.若有即停止矫正。3、第三步: 病人坐姿,尽量向后仰头部,持续2030秒后即转向一侧至极限。再持续20秒,询问病人有无头晕、呕吐、眼球跳动等之不适感觉。若有即停止矫正。 4、第四步:做完第三步的动作后,若病人反应正常,即依病人头部后仰的姿势,做旋转的动作到极限。倘若病人反应正常,即通过安全检查,就可以做颈部矫正. 四、颈椎的舒缓:(一)舒缓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在检查出病源后,就要对病区的肌肉、韧带做舒缓。如果病区在关节附近,那么这个关节和它的软组织也要舒缓。 广义的舒服包括了关节和“软组织”,的舒缓,也就是中医常用的名词舒筋活骨,若用英文表达广义的舒缓,应该用“mobiztion“一词较为确切。其手法的过程包括按揉,舒展,扣打,深部搓揉,持续按压,以及指捏等。其目的在使肌肉里 微血管畅通,神经得到刺激,进而使僵硬或痉挛肌肉恢复正常的功能。 所以舒缓的行为,不仅能使矫正手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本身也具有医疗的效果。因此、舒缓的手法绝对不能省略而不做,这是我多年来临床上的心得之一. 在做肌肉的舒缓手法以前,应先用热毛巾热敷15至0分钟,也可以用超音波来做肌肉的舒缓。在做关节舒缓手法以前,应先用微波照射0分钟左右。 电灸简称TENS可以用来舒缓肌肉和治疗肌肉疼痛。 温热刺激疗法,可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软组织的自愈率及抵抗能力和神经的效能。(二)颈椎舒缓的重点提示: 1、矫正动作以前一定要先做舒缓动作. 、旋转或侧弯应向不痛的一侧转过去或弯过去。3、颈部的矫正治疗不可过多。、在有敏感疼痛的关节上,不可在尚有痉挛的肌肉处矫正此关节。 5、告诉病人若经矫正有酸痛的感觉时,应即来治疗,绝不可拖延. 6、舒缓前尽量使用热敷10分钟。(三)颈椎舒缓的手法:(以下手法每项以30秒至0秒为宜) 、病人伏卧,拇指重叠,由头向足推压棘突正中. 2、病人伏卧,拇指重叠,由头向足推压棘突旁侧。 3、病人仰卧.医师以一手的食指置于枕骨下缘,托住患者的头;另一手握住患者下巴。先轻微牵引,再向不痛的一侧旋转到极限。先向不痛侧做完,再向痛侧做。 4、病人仰卧,医师以一手置于病人的枕骨下方;另一手固定在病人的肩上。枕骨下的手托着病人的头向外侧拉到极限,是对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舒缓。 5、病人仰卧,医师的双臂交叉,双手置于病人的左右肩上。医师以手臂向前、左或向右推动,是对斜角肌、斜方肌和提肌的舒缓。 6、病人仰卧,头置于床外,医师双手抱住患者的枕骨向医师的腹部做一些轻微的牵引,在牵引的同时向顺时针旋转,再向反时针旋转.7、病人仰卧,向不痛的一侧做侧弯. 8、病人坐在床边,低下头来,将头顶在医师之胸前医生双手的手指相交,以两个手掌根挤压颈椎之两侧来舒缓. 五、颈椎的矫正手法:(一)C0C1的矫正手法: 1、仰卧中直矫正法:1)病人仰卧,医师立于病人的头顶上侧. 2)医师的双手置于患者腮耳之处,将患者的脸转向非痛侧的极限,试一试,有没有硬端。(即是有没有卡住)。3)在没有硬端(卡住)的情形下,医生的下手托着患者的头向医生腹部做牵引的同时,医师的上手以轻快之力突破极限,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注意:。C和C2的矫正,不必采用“锁住的矫正法,所以病人的颈椎要保持中直的姿势,不可前弯,不可后仰也不可侧弯,是一个纯粹的旋转矫正手法.倘若病人向右旋转疼痛,即可向左矫正。c。双手可以稍微用一些牵引(向医师方向拉). (二)C,2,C3的矫正手法:1、拇指矫正法:假设右侧颈椎不适,向右旋转有疼痛感,则应向左侧非痛侧)旋转矫正。1)病人仰卧,将头转向左侧(非痛侧)。 )医师站在病人头的后方。左手托着病人的脸腮;右手(矫正手)的拇指顶住被矫正椎体的横突上,食指在颧骨下缘,小指在下巴之下缘。左右两手肘尽量弯曲,使两臂几乎在一直线上. 3)将病人的头向外旋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是否卡住之意)? )若没有硬端,即用轻快之力突破极限,即可听到“卡”的一声,完成矫正。 注意:a.拇指在极限上向病人眼睛的方向发力.力要轻(约5磅之力)、要快。不到极限决不发力,切记! b。突破极限25即可,超过即造成伤害。 .右手拇指在发力时,左手微微将病人的头抬起少许,有些侧弯的意味。 (三)C3C的矫正手法: 1、中低颈矫正注意事项: )C3以下到7的颈椎矫正,需要锁住(Locking)。 )锁住的技巧与原理: a.利用侧弯和反方向的旋转即可将要矫正的颈椎锁住。 。用颈椎的小面关节的平面作为施力的方向.换言之,矫正手的前臂与病人的小面关节在同一个平行线上。c锁定之处是在受限的神经根的下(前)一个椎体的棘突上。2、仰卧矫正手法:以右侧颈椎异常为例: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的侧方(患侧). 2)医师左手抓住病人的下颚,用手臂托住病人的头. 3)医师右手食指处部位抵住殿堂的颈椎棘突,并轻轻的左推,于是形成向右侧弯。4)双手将患者的头向左转到极限,试试看有没有硬端,若没有卡住,在左手牵引情况下,右手则顺着右手臂的方向(小面关节的平面)瞬间轻快的用力,闻声即完成矫正.旋转度以不超过25为限,以免造成伤害. 3、坐姿矫正手法:,以释放4神经,右侧为不痛侧(为例)。 1)病人坐姿,医师立于不痛的一侧. 2)医师下手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抓稳病人的第四颈椎。3)上手小拇指紧紧地爪稳病人的第三椎棘突,并向右旋转到极限。 4)在极限上试试看有没有硬端卡住?若没有卡住,即向右上发力,闻声音即完成矫正。不可超过25,以免造成伤害。(四)3C8的矫正手法: 1、仰卧食指矫正手法:此手法可用于CC8的神经根异常的矫正。 1)病人仰卧,医师站在病人头顶的上方,并将左手的食指B的部位抵住要释放的神经根的上一个颈椎的棘突旁(例如要释放C4,就把食指B处抵住3的棘突旁),左手放在病人的耳后和枕骨后.)将病人的头慢慢地抬起,颈后的肌肉也就慢慢的拉紧。当拉紧的感觉到达食指时,就停止向上抬头。 )此时左手食指轻轻用力向右推,形成向左的侧弯。 4)在食指紧紧顶住棘突时,双手抱住病人的头向右旋转到极限,锁住。 )向小面关节的平面方面(朝大拇指的方向)瞬时轻快施力,闻声即完成矫正。 2、仰卧小指矫正法(手刀式):假设要释放C5的神经根,痛侧在右侧。 1)病人仰卧,医师蹲于痛侧. )医师的左手托住病人的左腮,并使患者的头向左旋转。 )医师的右手(矫正手)的小指及其掌根部,顶在C4的椎体的棘突上,和左手同时轻轻的用力把病人的头向左侧(不痛侧)转到极限. 4)试试看是否有卡住的感觉?如果没有,就可以准备发力了。 5)医师左手微微地向手方向弯曲病人的头,在牵引的情形下,医者之右手瞬时轻快发力(旋转度在2内),即可听到“卡“的一声,这时候就完成矫正。 五、颈椎C2胸椎T2的均抗手法:均抗法是专家们消除肌肉病痛的好方法. 1)病人坐姿,医师站在病人侧旁. 2)医师左手拇指和食指跨在要被矫正颈椎的下一个颈椎的横突上,(例如要释放4,就把拇指和食指跨在C4的横突上),为固定手。 3)医师的右手抱住病人的头部在胸前,又将右手的小指抓紧在要被矫正的C3颈椎横突上,并将病人的头向医师转到极限,此为矫正手. 4)在此极限上,病人向外施力旋转,同时医师施以向内旋转的阻力,将头保持在原位置,此即称为均抗(Isometc)。 5)在均抗后,双方放松,稍停后医师再把病人的头继向医师转到一个新的极限,在此新的极限上再重复上项的手法做均抗,连做67次即可. 六、颈椎神经的与皮神经节的关系及症状: (一)第1颈椎神经(C1)的异常:主管椎动脉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功能。 1、病症头痛、偏头痛、失眠、高血压、健忘、怠倦、焦燥、耳鸣、眼花、呕吐、作梦、发汗、发烧、发冷、心悸、喉哑、呼吸. 2、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在0-3间。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下反躯干以两肩胛之间. 3)反神经筋反射痛:在头的顶部。 、运动受限前弯后仰受限.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C有压痛点。 )在枕骨肌肉有缩短僵硬及触痛。5、舒缓手法- 、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二)第2颈椎神经(2)的异常:主管下巴及咽喉和声带的神经.1、病症眼疾、盲视、斜视、耳疾、糊语、鼻窦炎、鼻过敏、重听、舌下腺、癫痫、声音沙哑、耳痛、头晕、头痛、耳鸣. 、痛徵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 2)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耳后,有时向下反射到两侧肩胛骨之间。 3)皮神经筋反射区:在脑之中部(包括前额,眼,鼻,嘴)及后颈。 3、运动受限左右旋转受限,且有痛端。 4、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1C2有压痛点. 2)提肩肌和枕骨肌,或斜方肌有缩短、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7、矫正手法 (三)第3颈椎神经(C3)的异常:主管肩部和横隔膜的神经.1、病症-牙痛、鄂痛、颜面麻痹、湿疹、无法张大口、粉刺、恶心、呕吐。 若3和C4两两神经根异常,则有以下病症,如:心藏、主动脉、胸膜、胃、肝、胆管、肩膀无力、呼吸困难、肩膀酸痛.、痛徵- 1)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1C4。 2)局部反射痛:向上反射到枕骨,向上反射到T、6、7及T8。 3、运动受限前弯、后仰受限. 、检查方法)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2C3有压痛点. 2)提肩肌、枕骨肌和斜方肌有无力和缩短的感觉。、舒缓手法、颈部安全检查手法7、矫正手法 (四)第颈椎神经(C)的异常:主管咽喉、声带、横隔膜、颈部肌肉。 、病症咳嗽、声音嘶哑、甲状腺、鼻塞、弱视。 若C3-C的神经同时受压迫,下列各器官会出现病症:如心藏、主动脉、胸膜、胃、肝。 2、痛徵1)局部痛:颈椎下半部呈急性或慢性痛,痛区在C3-C。 )局部反射痛:向下反射到第及第胸椎.)皮神经筋反射区:在肩的前后。 3、运动受限向左侧弯曲或向右侧弯曲受限。 、检查方法- 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均可,按压C3C4有压痛点. 2)提肩肌、斜方肌和颈 转肌有缩短、拉紧的感觉。 5、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矫正手法(五)第颈椎神经(C)的异常:主管食道、气管及肘手肌肉。1、病症扁桃腺发炎、喉痛、哑音、哮喘、口臭、甲状腺、食道、气管.2、痛徵)局部痛:在-C或C为急性或慢性的痛区。2)局部反射痛:向下反射到胸椎6或T7的两侧.3)皮神经筋反射区:从肩顶着桡骨侧到腕。3运动受限1)左右侧弯(Sie bendig)受限.2)肩膀上举困难。3)肘部弯曲困难.4、检查方法-1)病人采坐姿或仰卧、在C4C5处有压痛点。/2)自C以下的颈椎两侧到肩膀有拉紧、触痛的感觉,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有绷紧、缩短的感觉。5、舒缓手法-6、颈椎安全检查手法-7、矫正手法-(六)第6颈椎神经(C6)的异常:主管甲状腺、副甲状腺、手腕肌肉.、病症脖子僵硬、五十肩、肩膀痛、上手臂痛、手麻痹、扁桃腺、气管炎、百日咳、肩胛骨内痛疼、甲状腺、副甲状腺.、痛徵1)局部痛:前锯、肱二头肌肉,胸大肌等有疼痛。)局部反射痛:有时向上反射到C1,有时向下反射到T.3、运动受限1)左右侧弯受限。若C5和C6移位,则产生严重的左右侧弯受限。2)肘部弯曲困难.3)腕部背向弯曲困难。、检查方法-1)病人采坐姿,在C和6之间有按压痛点。2)肱二头肌和胸大肌均有触痛。5、舒缓手法6、颈椎安全检查手法7、矫正手法-(七)第7颈椎神经(C7)的异常:主管甲状腺、手掌和大拇指。1、病症-伤风、甲状腺、喉哽塞、吞咽不下、贫血、肩膀硬化、上背部发硬。2、痛徵1)皮神经筋反射痛:从臂的后方顺沿到中指。2)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和7之间,按压有触痛感。3)局部反射痛:有时向肩部反射,有时向下反射到7-T之间。3、运动受限-1)前弯受限。2)腕关节弯曲困难.3)手指伸曲困难。、检查方法-1)病人采坐姿,C6和的两侧有压痛点。2)前斜角肌、肱二头肌,和伸张肌有无力、缩短的感觉。、舒缓手法-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7、矫正手法(八)第颈椎神经()的异常:主管食道、气管、心脏和指尖。 、病症斜颈、口吃、心脏、食道、气管、指尖麻木。 2、痛徵- )局部痛:急性或慢性、痛区在C7和C8的两侧,有压痛点。 2)局部反射痛:肘部痛、五十肩、臂部痠麻。 3)皮神经筋反射痛:在前臂内侧、小指、无名指麻痛。 3、运动受限-)手指弯曲困难。 2)后仰有些压迫感。4、检查方法- 病人采坐姿,医师一手按病人的头,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C7和C8的两侧,有硬块或拉紧的感觉。 、舒缓手法- 6、颈部安全检查手法 7、矫正手法 第七章胸椎 一、胸椎的特性和病源: (一)胸椎的先底片测绘诊判法1、沿着椎体3的后面向下画一延长线。 、沿着椎体10的后面向上画上延长线。3、这两条延长线必交于一点构成两个对顶角,正常的胸椎曲线其对顶角的角度为4度. 如果大于4度表示胸椎曲线太弯了。 如果小于43度表示胸椎曲腺太直了。 (二)特性和病源: 1、颈椎的运动神经支配上肢,腰椎的运动神经支配下肢,但是胸椎(T1-T)的运动神经却支配上肢和下肢。 2、胸椎的12块椎体,也有12条肋骨附在椎体的旁边,使脸椎只能做少许的旋转。所以在矫正时,不必锁定,只作完全伸展即可. 3、移位的情形以T6-T12最为常见。 二、诱发胸椎病变及疼痛的主要因素:(一)胸肋关节和小面关节的功能障碍是反射疼痛的主要源地. (二)脊椎两侧的肌肉和韧带的伤害引起局部疼痛。 (三)椎间板突出压迫神经根套,引起内藏病变。(四)头晕、头痛和颈部的后侧痛,是由2到引起的。 (五)触痛点和硬块大多会在T3T和T4T5之间发现. (六)T是上胸反射痛的主要痛源,要特别注意。 (七)T92为下胸的痛源。 (八)T2L1为腰臀的痛源。(九)椎体破裂引起的病症,可以拖三个月之久.而肋骨破裂引起的病症,只有三个星期之久。在此期间无进一步的伤害时可自行痊愈.(十)上胸疼痛常与颈部的病源的关系。 三、胸椎的检查 (一)检查各胸椎的横突情况:1、病人伏卧,不可歪头,使整体脊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医师立于床边,用双拇指在脊椎的两侧逐一按压横突,并注意这两个同时下按的拇指那一个较高(应该两个指一样平,才是正常)。(二)检查各胸椎的关节是否受限:1、病人坐姿,将靠近医生之手臂弯曲,并将手放在头后。、医师的一手经病人的腋窝之下方,放在病人的颈后;另一手的拇指放在棘突间. 3、在医师向外旋转病人上身的同时,医师的拇指可触知关节的活动是否受限。 注:此法可用在低胸或高腰的检查。 (三)检查各胸椎间的肌肉情形:1、病人坐于床后,双足踏在地上,双手相交叉置于颈后,双肘相并于胸前。 、医师一手抓紧病人的双肘,使病人前弯或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触诊棘突间的肌肉活动,即可触知各椎体是否受限。 (四)检查各胸椎棘突的反应:病人伏卧,横推棘突。此法最为有效,可谓上列三项触诊法的结合。 四、胸椎关节的舒缓: (一)胸椎关节的舒缓手法: 1、病人伏卧,在胸或腹下放一枕头,以便使棘突露出。 2、医师站在病人的侧方,双手拇指重叠按在棘突上,向外侧推动棘突。 3、推67次即可。 注:如果脊椎向右侧弯,医师也可以采取此姿式,用其左手的手掌抵住向右侧弯,适常在25以下,都是用此手法矫正脊椎侧弯。 (二)胸椎关节的推拉舒缓手法: 、病人伏卧,胸下最好垫一枕头。 2、医师立于病人的一侧,双手的拇指左右交互的顶牢上下相邻(如T5和6)的棘突.、一拇指向左推,另一拇指向右推。病人的皮肤上不可涂油. 注:此舒缓亦可用于腰椎关节。(三)胸椎两侧肌肉横向的舒缓手法:、病人侧卧,面向医师,头下放枕头,以保持颈椎与胸椎在一条水平线上. 2、医师的前臂放在病人的身上,拇指固定在病人的肋骨上,以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施力,并从棘突的下方向上抓渤棘突,手指用力向肌肉的深层压,然后再向上抓,并沿脊椎推行,(皮肤上应该先涂一层凡士林软膏,以免伤害到皮肤). (四)胸椎两侧肌肉缝向的舒缓手法: 1、病人起伏,医师站在病人头顶的前方,医师的左手握住病人右手的肘上方,向上向内拉,使病人的上半身产生向上向内的旋转。 2、医师右手的拇指深压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