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7969201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一、太湖简介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湖,面积 2400 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达36000 余平方公里,位 于长江三角洲下游,横跨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虽然太湖只占全国面积的%, 但承载人口 3000 多万,创造了全国%的 GDP 和%的财政收入,长三角区域工业的 60%以上,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同时,太湖也是我国着名 的粮仓。太湖对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作用重大,且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航运便利。太湖流域水资源支撑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水资源保护 措施却相对滞后, 水环境明显恶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太湖水质的污染 明显加重,表现为每 10 年左右下降一个级别。目前全流域 70%的河湖受到污染, 80%河流的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水标准,全湖水质达富营养化、局部重富 营养化水平,导致流域的水质性水资源危机, 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因而保护太湖是个急需行动,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 泛关注和研究。二、太湖水质状况20世纪80年代初,太湖水质良好,以II类、中营养一中富营养水体为主,符合 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据1981年调查,太湖水域属II类水的面积占69%,111 类水占30%,W类水占1%;中营养状态面积占83%。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 发展,周边有很多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而起,大量的排放污水和污物到太湖里, 现在太湖污染物成分复杂,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农村河网水质劣于城市地区。中 科院湖泊研究所化验分析表明,目前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不仅有西方发达国家水 污染第一阶段出现的以WBQ、重金属为主的特征,更有西方国家主要由E、R引 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第二阶段特点,还兼有西方国家水体以微量有毒有害有机物为 特征的第三阶段的特点。太湖流域河流湖泊总体水质为W、V类水,劣V类水质 占检测总数的1/3多。近20年来,太湖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水质级别下降了两 个等级,由原来的II类水为主到现在的以W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2 个等级,由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以中营养和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以富营养为 主。地表水体呈现出由市区向郊区蔓延的趋势;大中城市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而农村地区污染依然十分严重,且有加剧的趋势。湖泊水质优于河道水质,区域 差异比较明显。入湖河道(除望虞河)水质均差于太湖。总体上看,出湖河道的 水质要优于入湖河道的水质。太湖水污染是近几年追求GDP的产物,严重影响当 地经济乃至威胁全国经济的发展,解决太湖问题刻不容缓。三、污染原因1. 工业污染 目前,太湖流域结构性污染十分严重,化工、纺织印染、黑色冶金是重点污染行 业。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的分散性、经营方式的多变性及其初级粗加工, 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工业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用水,许多工厂为了用水与排放 方便便建设在太湖周边,这些工厂包括化工、纺织印染、黑色冶金等。工厂分布 分散,经营方式多变,加工形式粗放,其排出的污水多未经过处理,排入太湖后 造成的污染极度严重,湖水变黑变红。90 年代以来,尽管部分乡镇工业实行集 中布局,但污染控制的成效仍有待于进一步论证。2. 农业污染 随着工厂的增加和城市的扩张,太湖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用地 大量转为工业用地,城市用地规模也急剧扩展,农村的人地矛盾大大加剧。随着 耕地的流失,为了保证粮食的产量,农民不得已使用大量的农药与化肥来增产, 污染了土壤与水源,化肥的过量使用,必然造成耕地质量的下降和大量化肥的流 失。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入湖后更是大大加重了太湖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 水体发绿发臭。20 世纪 90年代后期,虽然化肥使用量有所减少,但农业发展对 水域环境变化新的影响因素又出现,大规模的养殖业,大量的集中畜禽饲养场傍 河湖而建,在网箱养殖过程中,投入到太湖中的饵料中只有 30被鱼类利用, 其余的沉入湖底,污染水质。在这 30被利用的饵料中,有 91的氮磷流失到 水体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养殖废弃物无任何处理的直接排放,已成为流域 一大新的污染源。3. 污水排放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显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逐 步城市化。太湖流域城市化已超过51%,年生产生活污水已达5xl08t。生活中的 生活垃圾、粪便、第三产业用水和航行船只排放的污水也成为了污染太湖的一部 分。污水处理速度赶不上产生速度,繁忙的航运也产生了大量污水。农村水网地 区,不少河道严重淤塞,多年累积的水生植物体不断积累。大量使用的洗涤剂中 磷含量很高,这也是太湖藻类爆发的一大促成因素。4. 废污水治理能力不足 太湖流域各主要城市除上海外,环保投入比例低,与国际标准还有较大差距。目 前,太湖流域污水处理能力相对废水排放量来说严重不足。现阶段工业废水的治 理仍然以厂内处理为主,而且大多数城市生活污水尚未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由于 需要的投资大、运行费高,往往难以落实,城市污水处理进展缓慢。5. 治理不当 在治理太湖的工作上,有关部门未从太湖污染的源头入手,仅是“就湖治湖”, 不控制太湖周边水质极差的河流和污染源,仅盲目的在太湖范围内寻求解决。研 究重点不正确,仅就水土界面营养盐的交换、水生植被恢复、清理河湖淤泥、藻 类生长的机理等,即重视了湖泊内源污染、富营养化研究,而忽视了对河道的治 理方式、技术,河道入湖口前置库的恢复与建设的生态效果研究和周边污染源的 治理。四、对策建议1. 仅 “就湖治湖”不能解决太湖污染问题,要从流入太湖的河流入手治理。建 立有实际功用的水闸和污水处理厂,有效率的处理注入太湖的污水。建河水入湖 前的前置库,将河湖交界及河道末端作为前置库,对水质进行调控,进行生物物 理和化学治理。2. 对工厂和农业生产进行严密监控,建立污水处理厂对废水进行脱氮除磷,最大 力度的避免营养物质流入太湖造成藻类过剩生长。引导工业向着低污染低消耗发 展,从源头上控制废水的产生。要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农田污染,大力推广 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3. 太湖周边地区污水处理厂数量不够,国家应采取政策支持,使更多企业乐于投 身污水处理事业并认真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国家要根据污水排放的状况,帮助 企业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位置,最高效率的处理流入太湖的污水。4. 治湖先治河,国家应从河流开始治理,河流要从源头开始控制。在上游建立保 护区,保持源头的水源清洁,能在很大限度上避免河流在全流域内被污染以及二 次污染。五、总结几十年以前的太湖并未受到严重污染,而近些年来太湖污染却日益严重且难以控 制,对比现状与历史,不难发现其中最大的变化因素就是人类的技术发展。人为 因素对太湖的污染与富营养化起到了致命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水体污染已经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让我们共同努力,早日恢复美好太湖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