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气压传动第五章液压控制阀

上传人:干*** 文档编号:17960391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气压传动第五章液压控制阀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液气压传动第五章液压控制阀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液气压传动第五章液压控制阀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一、选择题1、流量控制阀是用来调节和控制液压系统中液体的()。A、压力大小 B、流量大小 C、温度高低 D液流方向2、顺序阀的职能符号是()。)。B、先导阀的机能D、另有所指3、电液换向阀的机能是指(A、主阀的机能C、先导阀和主阀的机能4、机能为( )型的滑阀,在中位时不能实现液压泵的卸荷运转。A、O、Y B、Y、M C、M、OD、H、Y5、机能为()型的滑阀,不能用来控制多执行元件并联系统A、O、HB、Y、MC、M、O D、H、Y6、 改变先导式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应调节()。A、先导阀弹簧B、主阀弹簧C、先导阀和主阀弹簧D、直接由阀进口压力调节7、同一节流阀,在阀口前后压力差AP 定时,节流口开度越小,节 流阀的刚度( )。A、越小、B、越大C、不变8、同一节流阀,在阀口开度一定时,其前后压力差AP越小,节流阀 的刚度( )。A、越小B、越大C、不变9、比较图示同路,( )回路双向锁紧效果最好。10、图示系统中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 PA=3Mpa,PB=1.5MpaPc=2.5Mpa,当外载趋于无限大时,泵的输出压力P为( )。A、P=3Mpa B、P=2.5Mpa C、P=4Mpa D、P=1.5Mpa11、图示回路,顺序阀的调整压力PX=3Mpa,溢流阀的调整压力 XPy=5Mpa,当液压缸运动,液压 缸负载压力PL=4Mpa时,A点 的压力应为()。A、5MpaB、4MpaC、3Mpa12、图示回路中,定量泵输出流量 Q 为一定值,若改变泵出口处节流阀的开口大小,活塞运动速度会( )。A、变大B、变小C、不变13、图示回路中,定量泵输出流量Q为一定值,若改变泵出口处,节 流阀的开口大小,泵出口处压力会()。A、变大B、变小C、不变14、内控式顺流阀的调定压力为PX,阀进口压力为P,,阀出口处负载X1压力PL,若P, 2PX,当PLPX时,贝)。L1 XL XA、阀口处全开状态,P,=P2=PL,(P2为阀出口压力)B、阀口处某开口状态,P,=PX1XC、阀口关闭,P=PL15、 在图示回路,阀 1 和阀 2 的作用是()。A、阀1起稳压溢流阀作用,阀2安全保护作用B、阀1起安全保护作用,阀2起稳压溢流作用C、均起稳压溢流作用D、均起安全保护作用16、用一个三位四通电磁阀来控制双作用单活塞室杆液压缸的往复运 动,如果要求液压缸停位准确,停位后液压泵卸荷,那么换向阀中位机能应 选择( )。A、0型B、H型C、Y型 D、M型17、减压阀不工作时,阀口开口处()状态。A、最大开口B、较小开口C、关闭18、 顺序阀不工作时,阀口开口处()状态。A、最大开口B、较小开口C、关闭19、 采用溢流节流阀进行节流调速时,溢流节流线应装在系统的()。A、进路上B、回液路上C、旁路上20、图示系统,顺序阀的调整压力为PX,顺序阀的出口压力PL为负载XL 压力,当顺序阀的出口压力大于其调定压力时,顺序阀的进口压力应( )。21、有一压力控制阀,但名牌已不清楚,为确定该阀,向阀的进油口注入油液,发现油液从阀的出油口流出,则确定该阀为()。A、溢流阀B、顺序阀C、减压阀22、三位四通Y型机能的换向阀,阀芯中位时(i_C_n lC_)。A、P、A、B、|0j四口全封闭l I /I I .11 / k I 0四口全串C、A、口封闭,P、10 口串虹D、A、B、C 口 串通,,P口23、封闭(c)24、液压阀上的瞬态液动力大小主要与()有关。A、阀芯移动速度 B、阀口开度大小 C、阀芯移动方向25、由节流孔压力流量特性可知,细长型(圆管型)节流孔的流量稳 定性较薄壁型节流孔流量稳定性差,主要是由于细长型节流孔的压力流量 特性受( )。A、圆孔长度的影响 B、油液密度的影响 C、油液粘度的影 响26、图示系统,为了保证换向阀在中位时,液控单向阀迅速关闭,换 向阀最好应选用( )的阀。A、H型机能B、0型机能C、Y型机能D、M型机能27、图示换向阀的控制方式是()。A、液压控制B、电磁控制C、机械控制D、复合控制28、在先导式溢流阀的摇控口接一个溢流阀进行远程调压,该溢流阀的 ( )。A、调定压力应小于先导式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流量应等于先导 式溢流伐的流量B、调定压力应大于先导式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流量应小于先导 式溢流阀的流量C、调定压力应小于先导式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流量应小于先导 式溢流伐的流量29、 减压阀正常工作时,减压阀的出口压力应()。A、大于进口压力 B、等于进口压力C、小于进口压力二、液压阀填空题1、 液压控制阀按基本功能不同可分为方向控制阀和。2、溢流阀作稳压溢流时,系统正常阀是,此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3、溢流阀作限压保护时,系统正常,阀口 ,此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4、调速阀是由和串联组合而成的流量控制阀。5、溢流节流阀是由和并联组合而成的流量控制阀。6、在液压系统中常用单向阀、顺序阀、和这四种阀作背压阀使用。7、减压阀是将其调节到低于它的的压力控制阀。8、顺序阀的基本功能是控制多个执行元件的,当阀不工作时,阀是。9、 流量控制阀是用来控制的阀,为了保证流量控制阀调节参数的稳定性,流量控制阀的节流般都采用型节流口。10、三位四通H型机能电磁换向阀的职能符号是,阀处中位时,执行元件呈状态。11、方向控制阀是控制执行元件的、和停止的阀。12、方向控制阀可分为和两大类。13、换向阀的控制方式有人力控制、机械控制、电磁控制、机械控制、和六大类。14、弹簧对中的电液换向阀先导阀的中位机能是型,液压强制对中的电液换向阀先导阀的中位机能是。15、 节流阀流量公式Q=KA APm,对于细长型节流口,指数m=,对薄壁型节流(薄壁孔),指数m=。16、液压阀的压力流量特性是指液流流经阀的流量Q与阀前后的及阀口之间的关系。17、 由多个及系统公用的、等组合而成的集成阀称多路换向阀。18、 节流阀的刚度是指节流口开度不变时,因阀前后变化而引起的变化的程度。19、 溢流阀的动态压力超调量是指和之差值。20、 节流阀正常工作时的称为它的最小稳定流量,最小稳定流量越小,阀的特征越好。21、 顺序阀按压力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和两种。22、用一个三位四通电磁阀来控制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往返运动,若要求液压缸停止时,能锁紧且液压泵保持高压,应选用型机能换向阀;若要求不液压缸停止时,活塞杆可浮动,且液压泵缸荷,应选用 型机能换向阀。23、图示回路,溢流阀的调定压力P=5Mpa,其它损失不计,当DT断电,且负载为无限大时,压力表A读数为;当DT得电,且负载压力为2Mpa时,压力表A读数为。24、图示两个系统,各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分别为PA=3Mpa、 PB=2Mpa、PC=1Mpa,如系统的外负载趋于无限大,对于图a系统,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对于图b系统,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其它损失不计)图a图b25、将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3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 液压泵的出口压力为。若将两个凋整压力为5Mpa和3Mpa的内控外泄式顺序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液压泵的出口压力为 26、图示回路,顺序阀和溢流阀串联,它们的调整压力分别为 Px=3Mpa、Py=5Mpa,当系统的外载趋于无限大时,泵出口处压力为。若将两阀位置互换,泵出口处压力为。Pxpy27、如图 a、 b 所示,节流阀同样串联在液压泵和执行元件之间,调节节流 阀的通流面积,图a系统执行元件的运行速度;图b系统,执行元件运动速度。28、米用三个开启压力分别为0.2Mpa、0.3Mpa、0.4Mpa的单向阀,当它们 串联,且O点刚有油液通过时(图a), P点压力为;当它们并联,且O点刚有油液通过时(图b), P点压力为。A29、在图示系统中,已知两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分别为Pyi=5Mpa, Py2=3Mpa, 当DT断电时,液压泵可能达到的最大工作压力为;当DT通电时,液压泵可能达到的最大工作压力为。30、产生滑阀液压卡紧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由滑阀副几何形状误差和 所引起的径向不平衡力,减小该力的方法是。31、 顺序阀如果用阀的进口压力作为控制压力,则称该阀为式。32、节流阀流量公式Q = C a (Ap)m,节流口形状近似细长孔时,指数m接近于,近似薄壁孔时,m接近于。33、 当溢流阀通过流量时,进口处的压力称为全流压力;全流压力与压力之差称为静态调压偏差。34、 产生滑阀液压卡紧现象的主要原则是由所引起的径向不平衡力,减小该力的办法是。35、 电液比例方向阀既可以用来,又可起到作用。三、名词解释1、液压控制阀2、换向阀的位数3、换向阀的通路4、换向阀的机能5、溢流阀的调定压力6、溢流阀的开启压力7、溢流阀的调压偏差 8、液控单向阀9、液压阀上的液动力10、液压阀上的稳态液动力四、简答题1、圆柱背阀产生液压卡紧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方法。2、单向阀能否作背压阀作用?当单向阀作背压阀使用时,需采用什么 措施?为什么?3、液控单向阀及双液控单向阀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为什么控制液控单 向阀的换向阀宜采用 Y 型机能?4、先导式溢流阀和直动式溢流阀在组成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其中先导 式溢流阀主阀芯上的阻力小孔起何作用?5、试画出直动式溢流阀与先导式溢流阀的流量压力特征曲线。为什么 先导式溢流阀的调压偏差较直动式溢流阀要小?6、顺序阀的基本功能(作用)是什么?顺序阀作卸荷阀、平衡阀、背压阀使用时,各应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方式和泄漏方式?7、流量控制阀的节流口为什么一般都采用薄壁型节流口(小孔)而不 采用细长型节流口(小孔)?试根据节流口的流量特性方程加以说明。8、调速阀在节流口通过面积A 一定时,为何能使输出流量基本恒定? 试根据减压阀芯受力平衡方程和流量方程加以说明。9、溢流节流阀在节流口通流面积A 一定时,为何能使输出流量基本恒定?试根据阀芯受力平衡方程和流量方程加以说明。10、减压阀为什么能够降低系统压力?减压阀在使用时,其进、出油口 可否反接,为什么?11、为什么溢流节流阀适用于速度稳定性要求较高,而功率较大的节流 调速系统中?而调速阀适用于速度稳定性要求高、而功率又不太大的节流系 统中?12、什么是插装阀?有何功能?试画出插装单向阀的整体构成图(职能 符号图)。13、弹簧对中型的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其先导阀的中位机能及主阀的 中位机能是否任意选定?为什么?14、画出下列各种名称的方向阀的图形符号:1)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二位三通行程换向阀;3)三位四通P型机能的电磁换向阀;4)三位四通O型机能的转阀;5)二位五通手动换向阀;6)三位四通Y型机能的电液换向阀;7)三位五通带定位的行程换向阀;8)双向液压锁。15、图为两种回路,试分析那种回路能正常工作?哪种回路不能正常工16、按下述要求画出油路系统:1)实现油缸的左、右换向;2)实际单出杆油缸的换向和差动联接;3)实现油缸左右换向,并要求油缸在运动中能随时停止;4)实现油缸左右换向,并要求油缸在停止运动时油泵能够自动缸荷。17、将O型、M型、P型、H型等机能的电磁换向阀分别控制单杆活塞缸,试说明构成的油路系统在中位时,各具怎样的工作特性?18、对于弹簧对中型的电液换向阀,其电磁先导阀为什么通常采取 Y 型中位机能?19、直动式溢流阀的弹簧如果不和回油腔接通,将会出现什么现象?20、若把先导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当成泄漏口接回油箱,这时液压系统会产生什么现象?21、若先导式溢流阀的阻尼孔被堵塞,将会出现什么情况?若用一直径 较大的通孔来代替阻尼孔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22、节流阀最小稳定流量有何实际意义?影响节流阀最小稳定流量的主 要因素是哪些?23、如图示,液压缸A和B并联,若液压缸A先动作,且速度可调。当 A 缸活塞运动到终点后, B 缸活塞才动作。试问图示回路能否实现要求的顺序动作,为什么?24、图示为采用液控单向阀双向锁紧的回路,简述液压缸是如何实现双向锁紧的回路,简述液压缸是如何实现双向锁紧的。为什么换向阀的中位机能采用H型?换向阀的中位机能还可以采用什么型式?25、如图 a、b 所示,节流阀同样串联在液压泵和执行元件之间,调节27、流量阀的节流口为什么通常要采用薄壁孔而不采用细长小孔?28、为什么调速阀比节流阀的调速性能好?29、试述节流阀刚度的定义。它对流量阀的性能有什么影响?30、说明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换向阀的特点。31、液压系统中溢流阀的进、出口接错后会发生什么故障?32、说明作用在电磁换向阀内的圆柱式滑阀上的作用力有多少种,以及 产生的原因。五、分析题1、分析下图所示液压系统,说明下列问题:1)阀 1、阀 2 和阀3 组成的回路叫什么名称?2)本系统中的阀 1 和阀2 可用液压元件的哪一种阀来代替?3)系统正常工作时,为使柱塞能够平衡右移,系统的工作压力P。阀 2的调整压力p2和阀3的调整压力p3,在这三者中,哪个压力值最大?哪 个最小或者相等,请说明之。2)每个压力级的压力值是多少?是怎样实现的?请分别写说明。nnAB-n c2、下图是一个压力分级调压回路,回路中有关阀的压力值已调整好,试问1)该回路能够实现多少个压力级?5x 105pa 10X 10 5pa 20 x 10 5 paaaa3、当阀芯与阀套配合时,在阀芯的外圆柱面上,常开有若干环形槽(宽度 及深度Wlmm),试从阀芯与阀套的间隙中油压分布情况,说明该环形槽的 作用。4、分析并说明直动式和先导式溢流阀中阻尼孔的作用有何不同?当溢流阀 的阻尼孔堵塞时,先导式和直动式溢流阀各会出现什么现象?5、 在下图所示回路中,溢流节流阀装在液压缸的回油路上,试分析其能否 实现调速?六、计算题1、图示系统,溢流阀1的调定压力P=5Mpa,溢流阀2的调定压力P2=3Mpa,问下列情况下,泵出口压力各为多少?(1)图示位置时(2)1DT 通电时(3)2DT 通电时(4)1DT、 2DT 均通电时(5)3DT 通电时2、如图示,开启压力分别为2X105Pa、3X105Pa、4X105Pa三个单向阀实 现串联(如a图)或并联(如b图),当O点刚有油液流过时,P点压力各3、 图示系统中,两个溢流阀串联使用,已知每个溢流阀单独使用时的调整压力分别为P ,=20X105Pa, P 2=40X 105Pa,若溢流阀卸荷时的压力损失忽y1 y2略不计,试判断二位二通阀不同工况下,A点到B点的压力各为多少?4、图示旁路节流调速回路,已知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100cm2,有杆腔面 积A2=50cm2,溢流阀调整压力py=3OX105Pa,泵输出流量Qp=10 l/min,通 过节流阀流量 Q = C - a -2 - Ap ,其中 C=0.67, a=0.01cm2, p=900kg/m3, 不计管路损失,试求:1)负载 F=2500N 时,液压缸活塞活动速度、泵的工作压力及回路效率 各为多少?2)负载F=9000N时,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泵的工作压力及回路效率5、图示液压系统,液压泵流量Q=25 |l讯,负载F=40 000N,溢流阀 调整压力p =54X 105Pa,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分别为4=80cm2, A_=40cm2, 液压缸工进速度v=18cm/min,不计路损失和液压缸摩擦损失,试求:1) 工进时液压系统效率; J丿2)负载F=0时,活塞运动速度和回路腔压力。6、由定量泵和变量液压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已知泵的排量为 50cm3/r, 泵的转速为1000r/min,液压马达排量的变化范围为12.550cm3/r,安全阀 的调定压力p =100X105Pa。设泵和马达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都是100%。 y试求:1 )马达的最高、最低转速2)在最高和最低转速下,马达能输出的最大扭矩3)马达在最高和最低转速下能输出的最大功率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参考答案、液压阀的选择题1、 B2、 B 3、 A4、 A5、 C 6、 A 7、 B 8、 A 9、B10、 A11、 B12、 C13、 A14、 A15、 B16、 D17 、A18、 C19 、 A20、 A21、 C22、 D23、 B24、 A25C26、 C27、 D28、 C29、 C30、 C31、 B二、填空题1 、压力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2、开启 溢流阀的调定值3、关闭 系统外负载4、 定差减压阀节流阀5、溢流阀 节流阀6、溢流阀 节流阀7、 出口压力进口压力8、顺序动作关闭9、液体流量薄壁10、浮动11、运动方向 启动12、单向阀换向阀13、液压控制 复合控制14、Y P15、m=1 m 1216、 流量Q压力差AP 开度X17、 换向阀溢流阀18、压力差AP 流量19、峰值压力 Pmax 调定压力max20、 最小通过流量值抗阻塞21、 内控式外控式22、 O 型M 型23、5Mpa024、1Mpa6Mpa25、8Mpa5Mpa26、5Mpa8Mpa27、可调节 不可调节28、0.9Mpa 0.2Mpa29、5Mpa 3Mpa30、 阀芯安装中的偏心或倾斜在阀芯台肩密封处沿圆周开切均压槽31、内控32、1,0.533、额定 , 开启34、滑阀副几何形状误差和中心线不重合,在阀芯上开均压槽35、改变液流的方向,节流调速三、液压控制阀的名词解释1、在液压系统中,用来控制和调节液体压力,流量和流向的元件液压 控制阀。2、换向阀阀芯的工作位置数,称换向阀的位数。3、换向阀阀芯所控制的阀口数量。4、换向阀的阀芯处中位或原始位置时,各阀口之间的连接关系。5、当流经阀口的流量为额定流量、阀口开度 X=Xn 时,阀的进口压力 为调定压力。6、当阀口刚刚开启溢流,尚未有流量通过时(X=l),阀的进口压力为 开启压力。7、调定压力与开启压力的差值称调压偏差。8、能使油液正反向流动的单向阀,但反向必须液控导通。9、液流流经液压阀的阀腔和阀口时,由于液流流速变化,引起流动液 体动量变化而对阀芯产生的附加作用力称液动力。10、在控制阀口开度一定的稳态流动情况下,由于阀口流速变化,而对 阀芯产生的液动力称稳态液动力。四、液压阀简答题1、圆柱滑阀由于加工误差,阀芯和阀孔会形成表面形状偏差,再加上 阀芯安装时的偏差或倾斜,使阀芯径向缝隙不等,径向缝隙中压力分布不对 称,从而使阀芯产生不平衡径向力,此不平衡径向力有时可能将阀芯压向一 边与阀孔接触,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阻止阀芯轴向移动,这种由阀芯不平 衡径向液压力作用,而阻止阀芯移动的现象,称为液压卡紧现象。消除方法:在阀芯上切制均压槽,以减小径向水平衡力。2、单向阀可作背压阀使用,但作背压阀使用时,必须采用刚度较大的 弹簧,因为一般单向阀要求开启动力很小(0.04Mpa),其弹簧主要用来克 服阀芯关闭时的摩擦力、惯性力、阀芯重力等,弹簧刚度很小,而作背压阀 使用的单向阀,根据系统背压要求,一般开启压力要高些(0.4Mpa),这样 就必须更换弹簧,采用刚度较大的弹簧。3、液控单向阀及双液控单向阀的主要用途是闭锁执行元件的一腔或两 腔,使执行元件能长时间锁定在某一位置上不动。 为了保证换向阀在中位时,液控单向阀进口和油箱相通、单向阀能迅速 关闭,保证执行元件的闭锁精度,换向阀宜采用 Y 型机能。4、直动式溢流阀的内阀芯、阀体、调压弹簧组成,调压弹簧作用于阀 芯上,阀的进口压力直接与弹簧力平衡使阀芯动作。先导式溢流阀由先导阀和主阀组成,先导阀相当于一个微型直动式溢流 阀,调节先导阀的弹簧可对主阀的进口压力进行控制。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阻力小孔是用来使主阀芯上下两端面形成压力差, 使主阀芯在压力差及主阀芯弹簧力作用下开启或关闭。5、调压偏差为:P-Pno直动式溢流阀阀口溢流量为阀的额定流量,因此阀口、阀芯尺寸相 对较大,而阀进口压力直接与弹簧力平衡,所以弹簧刚度就较大,这样,当 阀口开度变化,较小的弹簧压缩量变化将引起系统较大的压力变化,因此, 调压偏差较大。而先导式溢流阀先导阀的溢流量很小,仅为阀额定流量的(13), 所以先导阀尺寸很小,其弹簧刚度也很小,再加上主阀弹簧主要用于克服摩 擦阻力和惯性力,其刚度也很小,这样,当先导阀溢流量变化,阀口开度变 化时,对系统压力影响不大,所以先导式溢流阀的调压偏差较直动式小得多。6、顺序阀的基本功能是控制多个执行元件的顺序动作,当顺序阀作卸荷阀使用时,应采用外控内泄方式,当顺序阀作平衡阀使用时,应采用外控 或内控外泄方式,当顺序阀作背压阀使用时,应采用内控内泄方式。7、节流口的流量特性方式程:薄壁型小孔:Q = Cq - A APP细长型小孔:Q =- A - A P32 uL当小孔通流面积一定时,薄壁型小孔的通过流 Q 主要与阀口前后压差P有,且与叮AP成正比。细长型小孔的通过流量Q不仅与AP有关,与AP成正比,而且与粘度 M有关。因此,细长型小孔,在A 一定时,由于AP或p的变化,均会引起Q 的变化,且AP的变化引起Q的变化较薄壁型小孔的大,所以流量控制阀的 节流口一般均采用薄壁型节流口。8、调速阀由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组合而成。减压阀阀芯稳态下的受力平衡方程为::P - P h = k L +(B - x)2 3 0 s 0节流阀阀口压力差:AP = P - P = +(B-x)23A 0调速阀的流量方程:Q = K A - AP = C A Ap1 q P由于Ks不大,xx 则AP常数。所以,当调速阀节流口通流面积A一定时,通过的流量Q基本恒定。9、溢流节流阀由溢流阀和节流阀并联组合而成稳态下溢流阀阀芯受力平衡方程为:(P P) A = K ( x + x)20 s 0节流阀阀口压力差为:A P = P - P =十K ( x + x )2 A 0 s 0溢流节流阀的流量方程:Q = C A r APl v P由于Ks不太大,xx 则AP常数。所以,当节流阀通流面积A 一定时,通过的流量Q基本恒定。10、减压阀是利用液流流经阀口隙道产生压降的原理,使出口压力低于 进口压力减压阀的阀芯与阀体之间形成阀口,当高压油从减压阀进油口流 入,经减压阀口流出,产生局部压力损失,因此,使减压阀的出油口压力低 于进油口压力,并且阀口开口量越小,阀口压力损失越大,阀出口压力越低, 这就是减压阀能降低系统压力的原因。使用时,减压阀进出油口不能反接,如果反接,当进口压力低于调定压 力时,减压阀口全开,不起减压作用,如进口压力高于调定压力时,阀芯上 移直至把阀口关闭,断流。所以,使用时,定要注意减压阀进、出油口不能 反接。11、由于溢流节流阀通过的流量为泵的全部流量,阀芯尺寸较大,弹簧 刚度较大,因此,节流阀口压差波动范围较大,流量稳定性较调速阀差,但 溢流节流阀的进口压力随负载而变化,功率损失小,所以溢流节流阀适用于 速度稳定性要求较高,功率较大的节流调速系统中。由于调速阀通过的流量为泵的部分流量,阀芯尺寸较小,弹簧刚度较小, 节流阀口压差波动范围较小,流量稳定较好,但调速阀的进口压力由系统溢 流阀调整,功率损失大,所以,调速阀适用于速度稳定要求高、而功率又不 太大的节流调速系统中。12、插装阀是一种新型的液压控制阀,它由插装件、先导元件、插装阀13、a.不能正常工作,因电液换向阀采用M型机能,中位时,泵卸荷 运转,控制油路也与油箱相通,控制油路无压力,先导阀电磁铁通电时,主 阀芯不能动作换向,所以系统不能正常工作。b.回路能正常工作。这是由于回油路上设置了单向阀,电液换向阀在中 位时,泵输出的油液要经单向阀回油箱,使回路及控制油路具有一定的压力 (单向阀开启压力值),因此,当先导阀通电时,控制油路的压力油可使主 阀芯动作换向,从而使系统正常工作。14、先导阀中位机能不能任意选定。弹簧对中型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其先导阀的中位机能应选为 Y 型,这样第一,先导阀中位时(不工作时) 进油口封住,不会引起控制压力的降低,第二,先导阀两个工作油口与主阀 阀芯两端控制腔相通,并和油箱相通,使控制腔卸荷,主阀阀芯在两端弹簧 力作用下回到中位。如果选用其它机能(如 O、M 型),先导阀中位时,主 阀两端控制油路切断,两腔封闭,不能保证主阀芯回到中位。对于主阀机能,如果控制油路为外控制形式,主阀可根据要求任意选择 中位机能,如果采用内部控制形式,当主阀采用H、M、K等具有卸荷功能 的中位机能时,应考虑阀启动时有足够的控制压力来控制主阀的换向。15、(略)。16、(略)。17、(略)。18、(略)。19、(略)。20、(略)。21、 (略)。22、(略)。23、(略)。24、(略)。25、(略)。26、答 可以作背压阀的元件有溢流阀、单向阀、顺序阀以及节流阀。27、答(1)薄壁小孔的流量特性好(节流指数m=0.5,而细长小孔m=l); (2)薄壁小孔的流量公式中不含粘度参数因而流量受温度的影响小;(3)薄壁小孔不容易堵塞,可以获得最小开度,故比细长小孔可以得到更小的稳 定流量。28、答 所谓调速性能系指速度流量特性和功率特性。用节流阀的调速回 路,流量随负载而变化,特性软,溢流和节流损失大;用调速阀时,流量不 随负载变化,有效功率随负载增加而线性上升而节流损失则随之线性下降。29、答 节流阀的刚度定义为速度负载特性曲线斜率的倒数。节流阀的刚 度影响其流量的稳定性,刚度愈大,流量受负载的影响愈小。30、答 电磁换向阀用交流电磁铁操作力较大,起动性能越好,换向时间短。 但换向冲击和噪声较大,当阀芯被卡阻时线圈容易因电流增大而烧坏,换向 可靠性差,允许的换向频率低。而直流电磁铁换向频率高、冲击小、寿命长, 工作可靠。但操作力小,换向慢。31、答 液压系统中溢流阀的进出口按错后因溢流阀始终不能开启。因而将 产生超压现象,损坏液压元件。32、答 作用在电磁换向阀圆柱阀芯上的力有:(1)电磁力。由于电磁通电 产生。(2)摩擦力。由液粘性产生。(3)侧向力(液压卡紧力)。由于液流 通过滑阀通道时,因动量变化而产生。(4)稳态液动力。由于液流通过滑阀 通道时,因动量变化而变化。(5)瞬态液动力。是滑阀移动过程中,阀腔内 液流因加速或减速而产生。(6)弹簧的弹性力。由于弹簧被压缩而产生。五、分析题1、1)旁路节流回路。2)可用调速阀代替。3) p3最大,p2最小。阀3是安 全阀,调整压力较高。2、本回路有三个二位二通电磁阀串联,每一个阀都有一个溢流阀并联,各 溢流阀是按几何级数来调定压力的,即每一个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为前一级溢 流阀的二倍。图示为系统缸荷位置。若电磁阀A切换,系统压力为20X 105Pa, 其余类推。共可得从0至35X105Pa级差为5X105Pa的8级压力组合,见 附表(“0”代表断电,“1”代表通电)。换向阀动作系统压力(105Pa)ABC000000150101001115100201012511030111353、答 当阀芯与阀套配合时,由于滑阀副几何形状误差和同心度变化而引起 阀芯上产生径向不平衡液压力,结果产生滑阀的液压卡紧现象。为了减小阀 芯上的径向不平衡力,常在阀芯的外圆柱面上,开有若干环形槽(宽度及深 度小于等于1mm),其作用分析如下:1 )未开环形槽前:如果阀芯与阀孔无几何形状误差,油心线乎行但不 重合,这时阀芯周围的间隙内压力分布是线性的(图49中ai和a2线所示), 阀芯上会出现径向不平衡力。但实际上,由于加误或安装误差,使阀芯和阀 孔的配合间隙内的压力分布不是线性的,如图49中bi和b2线所示,由于阀 芯偏斜,使阀芯左端上部缝隙小,压力下降快,下部缝隙图 49 中 b1 和 b2 线所示,由于阀芯偏斜,使阀芯左端上部缝隙小,压力下降快,下部缝隙大, 压力下降慢。因此,使阀芯周围间隙压力分布曲线表现为bb2曲线形状。 阀芯上径向不平衡力为耳、b2间所围成的面积。2)开环形槽后:开了环形槽把从pi和p2的压力分为几段,由于同一套 环形槽内的压力处处相等,阀芯上部和下部的压力分布曲线变为 C1, C2, 从图中可见,这时径向不平衡力(阻影线表示的面积)的数值大大减小,从 而可以看出,开环形槽对于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明显作用。4、答 直动式溢流阀中的阻尼孔的作用是对阀芯运动形成阻尼,从而避免阀 芯产生振动,使阀工作平稳。先导式溢流阀中的阻尼孔的作用是使油液流过时产生压降,使阀芯顶端 油液的压力小于其底端油液的压力,通过这个压差作用使阀芯开启;使主阀 弹簧刚度降低,溢流阀在溢流量变化时,溢流阀控制压力变化较小。若直动式溢流阀阻尼孔堵塞,该阀就失去调压作用。主阀芯始终关闭不 会溢流,将产生超压事故。若先导式溢流阀阻尼孔堵塞,先导阀就失去对主 阀的压力调节作用。当进油压力很低时,就能将主阀打开溢流,由于主阀弹 簧力很小,因此系统建立不起压力。5、当溢流节流阀装在回油路时,节流阀出口压力为零,差压式溢流阀有弹 簧的一腔油液压力也为零。当液压缸回腔回油进入溢流阀的无弹簧腔时,只 要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就能使溢流口开度最大。这样,油液基本上不经节流 阀而由溢流口直接回油箱,溢流节流阀两端压差很小,在液压缸回油腔建不 起背压,故无法对液压缸实现调速。六、计算题1、1)2)3)4)P=P +P = 5 + 3= 8 Mpa12P= P =23 Mpa(/. 1 DT通电,阀P= P =15 MpaP=0于负载,泵出口压力1近似零压开启)5)一般泵出口压力取决当泵负载趋于无限大时P = P + P = 8 Mpa122、 9X105Pa, 2X105Pa。3、(略)。4、70cm/min, 25X 105Pa, 0.7, 82.1 cm/min, 9X 105Pa, 0.82。5、0.053, 66cm/min, 108 X 105Pa6、4000r/min, 1000r/min; 19.9N m, 79.6N m; 8.33k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