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易错点归纳(上课).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7694034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易错点归纳(上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诗歌易错点归纳(上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诗歌易错点归纳(上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复习归纳 2017古诗鉴赏 易错点 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鉴赏其 形象 ; 2、鉴赏其 语言 ; 3、鉴赏其 表达技巧 。 评价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评价 思想内容 ; 2、评价作者的 观点态度 。 易错起源 1: 对词曲中所运用的 语言讲行分析、品评、 鉴赏 易错起源 2: 鉴赏诗歌的 语言运用技巧 、 特色 及 情及景 之间的关系 易错起源 3: 对词曲中所 写 景物、人物形象、作者观点、 思想感情 等进行分析鉴赏 易错起源 4: 对比阅读 赏析诗歌语言 ( 2016年新课标 3卷)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 健 尚嫌弓力软,眼 明 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 注 】 曹翰( 923 992),宋初名将, 六韬:古代兵书。 时髦:指当代俊杰。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 弱 尚嫌弓力软,眼 昏 犹识阵云高,你认为 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题材相似,但 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8.诗的颈联又作 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 , 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 答案示例 观点一:作 弱昏 好 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 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更强烈 地 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 神。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 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 答案示例 观点二:作 健明 好 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 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 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 己老之将至。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题材 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 二者的不同之处。 ( 6分) 答案示例 曹诗 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 重在表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 辛词通过 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 ,表达 英雄白首,功业 未成的悲慨。 【 2016年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 满目望云山句中 望 字一作 空 ,你认为这两个 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分) ( 字词 ) 2、 请结合诗句说明 颔联 采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 。( 3分) 技巧 3、 你如何理解诗中的 闲 字?( 3分) ( 情感 ) 1、 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 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分) 【答案】 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 写的景物。 空:营造空旷的意境;流露出超然心态。 2、 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分) 【答案】 动静结合 。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 态描写。 寓情于景 。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 心境。 3、 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3分) 【答案】 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 美、 闲适之情。 月夜江行 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9诗人炼字匠心独运,准确传神。试分析寂寥寒江深一 句中深字的独特内涵。( 4分) 答案示例: 深字十分精当。既写出了 寒江寂寥 得 深的实景,也传达出了旅人 寂寥得深 的实情。既 有写景之妙,又有传情之神。( 情景交融 )( 4分) 1、 掌握答题步骤 :(炼字题) 解释 该字在句中的 含义 ;或指出 该词 特殊的 语法现象 或 修辞手法 ; 展开联想把该字 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点出该字 烘托 了怎样的 意境 ,或 表达 了怎样的 感情 , 或有什么样的 艺术效果 。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 结句 的表达效果。( 5分) 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 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 清冷的环境 , 一 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 第二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像 (或虚写)友人整天与山为伍、 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 (或 者从作者角度作答亦可) 表达作者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 2014年江苏卷)古诗词鉴赏 (11分 )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 结句 的表达效果。( 5分) 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 揭示其诗歌独特 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 展示其生活情趣 。 (或: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 雨湿衣衫的情景, 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 ) 1、 掌握 鉴赏诗句 类题目 解答方法 : A、 掌握一般 答题步骤 : 简析句意,明确手法。 联系全诗,分析作用、 效果(意境、情感) 。 分析表达的主旨、情感。 B、 关注诗句在诗歌的位置,分析结构上的作用: 首句 多为 渲染氛围 , 奠定 全诗的情感 基调 ; 中间 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 尾句 以 感 情议论句 作结多为 点明主旨情感 ,若 以景作 结 ,则是为了收到 含蓄蕴藉 、 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效果。 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这 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1、交代时令、地点、环境;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 调; 2、先言他物,领起下文(比兴)。( 开头 ) 3、烘托心境(气节、性格、或品质); 4、含蓄蕴藉,意味无穷(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 景结情,含蓄隽永)( 结尾 ) 3掌握 鉴 赏 语言风格 类题目解答方法: A、 了解 提问方式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 艺术。 B、 掌握 答题步骤 与要领: 明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列例证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或结合 全诗分析; 析作用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 唐诗 ,完成文后各题。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2)请对本诗尾联进行赏析。( 6分)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阅读下面这 唐诗 ,完成文后各题。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2)请对本诗尾联进行赏析。( 6分) 【答案】 诗人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言有尽而意无 穷。 通过描述这里自古以来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 的夹着野草这一惨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同时通过眼前白骨遍野的惨象在结构上与昔日长城战 中咸言意气高的士气 形成鲜明对比 , 深刻地 揭示了 战争的残酷性。 赏析表达技巧 秋日别薛升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 诗人原在沛王府任修撰,因事遭唐高宗斥逐,不 令入府 。此诗写于诗人废职后,入蜀客居于剑南之际。 8同为送别诗,本诗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相比,请 就两诗的首联,简要分析二者有何不同?( 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 诗简要分析。 ( 6分) 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曲折艰难的道路,而你将 要独自前行、沿途问路,心情会是如何的惶惶不安。 你怀着悲凉的心情赶赴千里迢迢之外,人生不过百年, 如何承受得起这样的颠沛流离和凄凉失意。 我和你的思虑,是同样的漂泊无依,命运也是一样的凄 苦辛酸。 不管是离开的人还是留下来的人,都同样是梦中人。 8同为送别诗,本诗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相比,请 就两诗的首联,简要分析二者有何不同?( 5分) 答案示例: 本诗感伤别离 : 首联 以事写情,语意双关,借送友人 上路的具体行动,指出人生道路的艰难,前途悲凉,给 全诗定下了 深沉、惆怅 的基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积极昂扬 : 首联 从送别之地入 手, 气势雄伟,襟怀宽广,视野开阔, 虽有流露惜别之 意、关切之情,给人以精神上的 慰藉和鼓励 。 (点出情感不同给 1分,两诗首联分析各 2分。) 9诗的 尾联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 诗简要分析。( 6分) 答案示例: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思念友人;寄托身世 之悲 )。 俱是梦中人的俱字体现的 彼此思念 以及他们 生涯共苦辛的 共同遭遇 ,既有 表明自己怀友之诚, 相思之切, 也包含 共同都前途难测 的意思,彼此都像在 梦里由不得自己。(总述 2分,分析 4分。) 1掌握答题 思路和模式 : 第一步准确 指出 用了何种 手法 。【明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 阐释 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 如何运用 的。 【阐运用】 第三步 指出 此种手法有何 效果 , 传达 出诗人怎样的 感情 。 【析效果】 1【 2016年浙江卷】阅读两首诗,完成题目。( 7分)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 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宣和:宋徽宗年号。 ( 1)赏析第一首中的 画线句 。( 3分) ( 2)这两首诗在 叙事上 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4 分)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 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宣和:宋徽宗年号。 ( 1)赏析第一首中的 画线句 。( 3分) 【答案】 运用 对仗(对偶)、拟人 的手法, 借陵园、 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 抒 亡国之痛 , 情景交融。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 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以 对比 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 权贵 歌舞宴饮,不问军 情与 百姓 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 主人公 一家亡国前后境遇 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以 北来人的口吻叙事 ,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 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九种):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 比、反复、反问、设问、借代 2、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 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 3、描写手法: 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写景角度: A、空间: 高低(俯仰)、远近、内外 B、色彩: 明暗、色彩鲜明( 绘色 ) C、感觉: 视觉 、 听觉 、嗅觉、触觉( 绘形、绘声 ) 4、构思谋篇: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抑扬、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5、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渲染(烘托)、象征、 比兴、用典、联想(想象)。 手法类题型注意以下方面: 1、 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表达技巧。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 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 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 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 。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1)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 2) 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2、 回答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 析,不要仅罗列术语。 3、 注意表现手法的广义与狭义之分。 一般用艺术手法艺术技巧手法等概念通常就 是广义的表现手法; 4、 了解表达技巧类题目提问方式: 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词)运用了 (术语),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词)是 怎样 抒发诗人的情感的 ?有什么作用? 诗(词)人是 怎样 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 诗(词)中某句 抒发情感 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从 表达技巧 的角度赏析诗歌 句。 请从 情景关系 角度分析 诗歌 句 。 2【 2016年山东卷】阅读元曲,回答问题。( 8分) 水仙子 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 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 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 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 (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4分)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 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 琅然。 (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 【答案】 比拟、排比。 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 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 把抽象的诗具象化 ; 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 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 句,描写了作者的 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水仙子 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 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4分) 答案: 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 孤独之感、羁旅之思 ; 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 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 啸傲 孤独于风雪的豪迈气概 ; 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 快意和乐观 旷达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萎,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 哪种 修辞方法 ?请具体 说明。 (2)古 人 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景 二端。 请从 景 和 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 萋 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古入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 端。 请从 景 和 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融情于景(衬托) ; 该 诗写作者春行时所见所闻 :春草茂盛,涧水东流 , 秀美树木,山花飘零,春光烂漫一路鸟啼的景象, 景中 含情,景情交融 ,显示了山的静寂 ; 更透露出一种 伤春、凄凉 之情。 要明白情与景的关系 先分辨哪些是情,哪些是景,二者 有 怎样的联系。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 融情入景 ) 、情景交 融,情景相生、以景衬情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2寓情于景 (或物 ),情景交融 3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 正衬 ) ,以乐景衬衷情 或哀景写乐情 ( 反衬 ) 。 姜斋诗话 )说: 以乐景写 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形象类型 近日,教育 部发文称, 2017 年春季教材将全 面落实十四年 抗战概念 大中小所有学段 教材中的八年 抗战一律改为 十四年抗战。 而十四年抗战的 起点,就是曾震 惊中外的 九 一八事 变。 1【 2016年高考新课标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 ( cng) ,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 ( ch) 下,迥立闾 l阖 h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 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闾 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 (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 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 (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 分析。( 6分) 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 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 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 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 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 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 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 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 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 【答案】 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 神奇雄俊 ,如 飞龙 跃出 ,其他人画的 凡马 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 失色 。 第二问:曹霸 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 ,然 后落笔挥洒 , 顷刻间一气呵成 。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画工如山貌不同 :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 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 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 迥立闾阖生长风 :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 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2【 2016年高考新课标 卷】阅读唐诗,完成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 派 :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 很多支流。 六帝 :代指六朝。 三吴 :古吴地后分为 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 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 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 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2【 2016年高考新课标 卷】阅读唐诗,完成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 用意?( 6分) (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5分) 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 盘踞。 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 足称赏。 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 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 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 1)诗的 前四句 描写了什么样的 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 用意 ?( 6分) 答案示例: 这四句描写了 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 的 景象。( 3分) 作者以此 为下 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 积蓄气势 ; 有利于 突出 诗的 主旨 。( 3分)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 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5分) 答案示例: 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 世无巨寇 , 表达 了 对 大唐 一统天 下、开创盛世 伟绩的 歌颂 ; 作者 自比 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 不免 流露 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 失落 。 【 2017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一 首唐诗,完成 下列试 题。( 11分)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 1)尾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 用?( 5分) 尾联描绘了 凄冷萧瑟 的景象: 深秋早晨气候寒冷,霜 叶落满庭 院 。( 2分) 照应首句,以景结情,烘托, 突出 了老翁心境的 安闲 自适,淡泊清静 。( 3分) 1、景物形象题型 概括 景象(意境)特点 ; 根据 意象 描绘 景象 ; 剖析 思想感情。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和情调。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 述时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2017届贵州思南中学高三】阅读这首诗,完成各题。 奉寄韦太守陟(唐)王维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注】韦陟曾任吴郡、襄阳等地太守。王维在边关写 此诗。高馆:驿馆。岁方晏:一年将尽。 ( 1)本诗前六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5分 前六句描写了 荒芜萧瑟、空旷无边、秋日肃杀 的景象。 为整首诗 奠定 了 悲凉的感情 基调 。 2、 掌握鉴赏 物象 类 试题解答方法 以事物形象的 自然属性 (事物特征)作为鉴赏的依据。 以事物形象的 社会属性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 的 寓意 等)作为鉴赏的角度。 掌握一般的鉴赏流程: 物的 外形 特征 物的 内在神韵、品格 诗人的 理想 情操。 【 2017届福建漳州一中】阅读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 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头白眼花行作吏, 儿婚女嫁望还山。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寄语诸公肯湔 jin祓 f,割鸡令得近乡关。 注:黄绶 shu :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 湔祓:即荐拔。割鸡:语出沦语 阳货,用作治 理一县的代称。孔子到了子由作县宰的武城,闻弦歌 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1)诗中 故人 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加 以分析。( 6分)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 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 山。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寄语诸公肯湔 jin祓 f,割 鸡令得近乡关。 ( 1)诗中 故人 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怀才不遇 : 从首联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故人才华横溢却沉 沦于下等官吏,写出了人才的遭受埋没。 贫贱自守,不慕荣利 : 诗的颔联,写友人的为官,实是迫于 生计,非其本愿,可以见出他贫贱自守,不慕荣利的品格。 放旷不羁 : 诗的颈联,豪兴犹在,盛年不再,在豪放旷达中 含无限感慨。 抑郁不平 : 以心犹不死一句而论,貌似放达,内里却有 种种牢骚抑郁。 (答对一点给 2分,答出三点即可) 3掌握鉴赏 人物形象 类试题解答方法 抓住 正 面描写刻画人物 的角度:如 肖像 、语言、动作、 心理等。 抓住 侧面描写塑造人物 的角度:如环境的烘托渲染、 他人他物的对比衬托等。 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积累常见的形象及特征 :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 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 园的隐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 愤世,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友人送 别、思念故乡。 思想情感及主旨 1【 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 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序)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 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 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 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杜甫曲江三章 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 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 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序)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 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 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 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 效果?( 5分) (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 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 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 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 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 么表达效果?( 5分) 第一问: 霸陵受辱亭尉 ; 射虎中石 ; 功高难封侯。 第二问: 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 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 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 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 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 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析( 6分) 化用杜诗 ,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 赏朋友的高风; 借李广自比 ,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 结句 融情于景 ,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 2016年高考新课标 卷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曹翰( 923 992),宋初名将。 六韬:古代兵书。 时髦:指当代俊杰。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 ( 1)诗的颈联又作 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 , 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 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 1)诗的颈联又作 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 高 ,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观点一 : 作弱昏好。 臂弱眼昏 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 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 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 的刚毅精神。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 1)诗的颈联又作 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 , 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观点二 : 作健明好。 臂健眼明 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 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 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 自己老之将至。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 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 豪情 ; 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 未成的 悲慨 。 了解试题设问方式,掌握答题步骤: 设问方式: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思路解析:通常是结合某一诗句或意境提问,因此必须 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才能把握诗歌的主旨 和思想倾向。 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 1)抓显情语。 指诗中最 生动传神 的、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 和 情感态度 的 词语 ,一般是 动词 或 形容词 。 最能 概括 诗歌 思想内容或感情 的 句子 ,一般是 抒情性或议论性 的 句子 。 新年 (唐)无可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 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15、诗的结尾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安享 林下生活的 快乐。 表现了达者的 淡泊闲适、超然安逸、欢 愉惊喜 。 【 2017贵州铜仁一中高三第三次】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赢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 bi塘春鸭闹,一川桑柘 zh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注:岂不怀归出自 诗经 小雅 出车春官: 指礼部,礼部掌管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 6分)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赢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 bi塘春鸭闹,一川桑柘 zh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希望终老田园 :怎不怀归的心情和此生只应与田园相 伴到老的感慨。 心念国事 :官府文书到了,半夜三更奔赴邓州幕府; 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 :官有程, 与只合田间老的矛盾 。 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 2)分析景语。 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 意 象 意境 诗情 的思路去揣摩。 分析 诗歌的意象 。诗歌用形象说话,一般不是直白地 表达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而是借助于意象(形象) 抒情言志。把握常见意象的内涵,有利于理解诗歌的思 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 品味 诗歌的意境 。诗歌是否有诗味、有意蕴,是衡量 诗歌美丑高下的重要标准,而意蕴来自意境。 【 2017届贵州思南中学高三】阅读这首诗,完成各题。 奉寄韦太守陟(唐)王维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注】韦陟曾任吴郡、襄阳等地太守。王维在边关写 此诗。高馆:驿馆。岁方晏:一年将尽。 ( 1)本诗前六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5分 前六句描写了 荒芜萧瑟、空旷无边、秋日肃杀 的景象。 为整首诗 奠定 了 悲凉的感情 基调 。 1.【 2017届广东湛江市高三上期中调研】阅读下面这首 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南园饮罢 , 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注】尧夫,范仲淹次子。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 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 1068-1077),王安石变法 后,司马光出于政治不得意时期。青春,即春季。 ( 2)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 6分)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 2)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析( 6分) 孤独寂寞 。园林偏僻荒芜,以后,寒气袭人,夜半酒 醒,辗转难眠,倍感孤寂。 对高洁品性的坚守 。以比玉壶冰海明洁的明月自喻, 表明对自我操守的坚守。 内心的压抑与委屈 。尽管品性高洁却仍不被理解,政 治上不得志, 感到压抑委屈 。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分析到位也可酌情给分。) 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 3)结合注解,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 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 些 影响大 、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重要 的作家 诗人 更要留心。 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 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 1.【 2017届广东湛江市高三上期中调研】阅读下面这首 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注】尧夫,范仲淹次子。彝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 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 1068-1077),王安石变法 后,司马光出于政治不得意时期。青春,即春季。 ( 2)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 6分)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 2)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析( 6分) 孤独寂寞 。园林偏僻荒芜,以后,寒气袭人,夜半酒 醒,辗转难眠,倍感孤寂。 对高洁品性的坚守 。以比玉壶冰海明洁的明月自喻, 表明对自我操守的坚守。 内心的压抑与委屈 。尽管品性高洁却仍不被理解,政 治上不得志, 感到压抑委屈 。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分析到位也可酌情给分。) 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 4)了解古代 诗歌类别 和 常见的内容 ,把握诗歌的思 想情感。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 欢快、愉悦、激动、哀伤、 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 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 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等。 借景抒情诗 : 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 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 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 山水田园诗 : 是诗人以 山水田园 为审美对象,把细腻 的笔触投向 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 牧歌式的生活, 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 活的向往; 咏物言志 诗 ( 托物言志 ): 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 思想感情,而是采用 象征、兴寄 等手法,把自己的 某种 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中,达到言志的目的; 咏史怀古诗 : 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 感慨兴衰或寄 托哀思或托古讽今 ); 边塞征战诗 : 反映边疆 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 的 战斗精神 ; 描写 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 的深沉情感 ; 讽刺 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 赠友送别诗 : 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 难 离或勉励 之情; 闺怨诗 : 写闺房女子对 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 ; 对远在 边地征戍的夫君的 思念 ; 羁旅行役诗 : 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 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 家乡的 思念 ; 伤春伤别诗 : 是借对 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 酬的感慨 ; 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 思念之情 思想情感及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