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686295 上传时间:2020-11-2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玉案元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青玉案元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青玉案元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辛弃疾名句知多少?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 知其人 论其事 诵其词 辛弃疾( 1140 1207), 字 幼安 ,号稼轩,历城人。 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 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 和政治家。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 苏轼 齐 名,号称 “ 苏辛 ” ,与 李 清照 并称 “ 济南二安 ” 。 3、 被贬家居 , 反复起用时期 。 被罢职 , 闲居在信州上饶 ( 今江西省上饶市 ) 前后 近 20年 。 到了晚年 , 朝廷情势危急 , 被起 用 , 但仍然得不到信任 , 最后含恨辞世 。 1、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 2000多人起义 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 2、辗转任职时期 。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 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 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 职。 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思想内容 及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辛弃疾继承苏轼和南宋以 来爱国词人的豪放词风,气势壮阔的 艺术境界,也接受婉约词人的影响, 形成了自己瑰丽多姿的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 辛弃疾的词今存六百二十 余首,主要表现了抗金救国、收复中 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批判南宋 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政策,抒发 自己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 辛弃疾对词的贡献 词境的开拓 形象方面:虎啸风生、气势豪放的英雄形象 心灵境界:民族忧患意识的增加 内容方面: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的表现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富貴人家出游 灯火璀璨 欢闹场面 上阕:元宵佳节空前盛况 拟题 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这两句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 参考: 这两句都用了 暗喻 的修辞手法。前句 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 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 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 喜庆景象。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 处。 富家女子的 观灯情态 苦觅的意 中人 下阕:万人丛中觅伊人 阑珊 表示 1. 形容灯光 “ 暗淡、零落 ” 。 2. “ 衰减、消沉 ” ,如 “ 意兴阑珊 ” 。 3. 表示 “ 残、将尽 ” ,如 “ 春意阑珊 ” 。 4. 指 “ 凌乱、歪斜 ” ,如 “ 字阑珊,模糊断续 ” 5. 指 “ 困窘、艰难 ” ,如 “ 近况阑珊 ” 。 拟题 2.“ 宝马雕车香满路 ”“ 笑语盈盈暗香去 ”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 这两句用了 借代 的手法。 “ 香 ”“ 暗 香 ” 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 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 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 “ 灯火阑珊处 ” 的 “ 那人 ” 形成鲜明的 对 比 ,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拟题 3.“ 那人 ” 是个怎 样的人?作者塑造这样 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 参考: 词中的 “ 那人 ” 是现实中的女性的话,那么她是一 位高贵的女性,也是作者寻找的 伊人 。写出一位孤高、 淡泊、自甘寂寞,独在 “ 灯火阑珊处 ” 的女性形象。 “ 那人 ” 也可能是 辛弃疾自己 ,作者回想起自己仕 途不得志,报国无门的无奈处境。 “ 那人 ” 也可以是指 作者心中的理想 ,作者的理想 并不是世俗之人追求功名利禄,作者的 理想是收复 中原、振兴国家。 上阕 之景 热闹繁华 下阕 之景 稀疏冷落 下阕佳人 孤独寂寞 盛妆艳服的丽人 孤高脱俗的美人 反 衬 反 衬 表 现 手 法 本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万人 彻夜狂欢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沈 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 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 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 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拓展思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 “ 古今之成大事业、 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 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 此第二 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 思考讨论: 这三种境界与做学问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