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节日习俗介绍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7519660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迁节日习俗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宿迁节日习俗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宿迁节日习俗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迁民风民俗传统节日习俗除夕辞旧除夕是指农历年中的最后一天(十二月大尽是三十,小尽二十九),这一天宿迁人称“三十晚”。 在这一天,各家在外地的亲人都要赶回家团聚,共吃团圆饭。晚饭前,家家贴春联,即贴对子、贴门头, 挂红灯笼,在家用器具上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晚餐开始,燃放鞭炮,这一顿饭称年夜饭,特别丰盛。 饭后全家老少齐集一堂“辞岁”,点香烛,化纸箔,供神灵祭祖先,居家老小叩头膜拜,随后由晚辈给长 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接着,包饺子,包汤圆。饺子馅有荤有素,汤圆馅亦有糖、有芝麻或菜 类。全家人围着炉火。现在是观看电视,边喝茶、嗑瓜子、吃花生、糖果,边聊天、叙家常,一起守岁, 其气氛最为温馨祥和。有的人家还为小辈点长命香。直至清晨,鞭炮声彻夜此起彼伏响声不断。做生意的 人街上店铺营业日以继夜,特别是理发业和浴池则通宵达旦,俗话说“有钱无钱,剃头洗澡过年”。在旧 社会,穷人过年即是过关,因为少租少债,催租讨债的登门,大年夜四处躲债不敢归家。春节迎新正月初一春节,是农历新一年的开始。拂晓各家便争相燃放鞭炮,有的人家还早早地到村口井台上去抢“富贵水”(或曰元宝水)。家家吃三十晚包的饺子和汤圆。早饭前,照例是先盛上两碗饺子敬神祭祖。早饭 后,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妇女和孩子则穿新衣、新鞋,戴新帽。是日,亲友一般不互相拜年,次日女眷 回娘家给父母拜年。这一天文艺活动特别活跃,丰富多彩,有花车、花船、高跷、龙舞、蚌精等,全家人 结队外出观看,直到尽兴而归。有的人家在这一天还忌讳不能扫地,不准泼水,说是以免把金银财宝扫地 出门、泼跑了。不准使用剪刀,以保福气、财气从初一到年底连续不断。正月十五城隍庙会 过去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宿迁城都要举行“城隍庙会”。这天一早,城区和附近农村的群众, 都自发地集中到项羽故里北首的城隍庙,侍候城隍老爷“出巡”。城隍老爷“出巡”仪式极为隆重,出巡 时,锣鼓鞭炮喧天,笙管箫齐鸣,同时伴以花样繁多的文娱表演,有高跷、旱船、狮子、黑驴、蚌精、抬 阁、架阁等。扮演的节目有西游记、西厢记、水漫金山、空城计、时迁盗鸡、铁 弓缘、八仙庆寿等。特别是孩童扮相俏丽,服饰鲜艳,天真烂漫,深受欢迎。附近农村民众为看庙 会多先期进城投亲友处宿歇,亦有露宿在东大街商店门前石阶之上,候次日观赏。出巡队伍由南向北,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吸引满城观众前来观看。城隍神“出巡”至商业中心 东大街时,各商店多备有香烟、糖果、茶食等专为犒赏,欢迎文娱节目在自己的店前演出。街道两旁人 群如潮,围得水泄不通,可谓“万人空巷”。城隍神像“出巡”至东大街财神庙以北的“敕封显佑伯行宫” 后稍事歇息,接着演员在行宫的戏台上表演节目,出巡活动达到高潮。演出结束后,众人再把城隍神像抬 回城南城隍庙内。是日晚,极乐庵前校军场一带还举行各式手扎纸灯展销。建国后,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取代了城隍“出巡”庙会。但晚上的灯市、灯会和花样繁多的文娱演出 仍沿续至今。正月十六走北边宿迁城里的老百姓有个风俗习惯,每逢正月十六晚上,都要挑着灯笼、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出城 往北山走上一段,人们称之为“走北山”,也叫“走北边”。“正月十六走北边,腰不疼腿不酸。”这句 话一直在城里传承着。为什么正月十六走北边呢?说起来还有个故事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下相县,县城在今项王故里附近。有天夜里,县太爷正在睡觉,忽然梦见衙 门前的石狮子跑来向他禀报,说黄河要在正月十六那天淹没宿迁城,要县太爷赶快想办法拯救黎民百姓。 天亮后,县太爷把梦中之事告诉县太太。二人将信将疑,来到衙门前一看,只见石狮子果然满眼含泪,似 有苦苦哀求之意。县太爷心想:是石狮子显灵了。过去虽说黄河经常泛滥,可是在正月里发大水还从未有 过哩!接着,他又作详细调查,认为这一年的气候确实与往常不同,黄河洪水可能提前到来,这事不可不 防。于是就张榜公告,正月十六黄河要来家了,希望大家赶快做好预防准备。可是,群众都不相信。县太爷就叫县太太把石狮子托梦之事传给亲戚朋友,通过亲戚朋友再互相传达,并且利用正月十五 城隍庙会的机会,叫三班衙役向群众宣传:黄河要来家了,正月十六晚上,全城的男女老少都要离家向北 山上转移。虽然这样宣传动员了,还是只有少数人相信,大多数人怀疑不动。到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县太爷首先带领家眷亲属,挑着灯笼火把,由衙役开道向北山上走去。来到 了现在的马陵山附近,摆下香案,对天参拜,祈祷上苍保佑黎民百姓平安。当时,也有不少群众蜂涌而来, 但其中大多数人是来看热闹的。认为这皓皓明月,朗朗乾坤,哪来的洪水呢?甚至有的人还感到好笑。说 实在话,连县太爷也在犯嘀咕,石狮子托梦能当真吗?他也摸不准儿。所以,他摆设香案磕头祷告,实际 上是在磨时间的。谁知,到了半夜子时,正当人们要回去的时候,就听西北方传来哗-哗的响声,排山倒海一般,不 多时,黄河水真的像万头猛兽扑了过来,一霎时漫了黄河大堤,吞没了整个宿迁城。由于事先有了思想准备,县太爷暗下又作了一些安排,虽然洪水来得迅猛,城被淹没了,可是大部 分市民群众得救了。从那以后,人们便弃城北迁,转移到马陵山坡,重新建成了一座新城。尽管时光流逝,人地更异, 宿迁城里的老百姓每逢正月十六晚上,还是要挑着灯笼往北山上走一走,北山地势高,意为步步登高,讨 个吉利。这个传统习俗已被代代延传下来。二月二做折子(又曰打仓囤) 过去,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农民习惯在院内或场上,用草木灰撒许多大圆圈,内放一撮谷物,叫“做 折子”。据说,这样能使当年风调雨顺,粮食满仓。晚上,有的人到野外点火把向空中扔,名为“撂刷把”, 边撂边唱吉祥歌:“刷把子,溜溜灯,一穗小秫打半升”。然后回家再用木棒敲打房梁,边敲边说:“二月二,敲梁头,大折满,小折流。”祈盼五谷丰登。孩子们提着灯笼照菜地、墙根、院落等处,意在 消灾除虫。这一天,百姓还习俗吃豆芽,以豆芽喻蝎子,借此消灾。农村还以这一天为“土地老爷生日” 聚集在土地庙前祭祀。端午节插艾蒿农历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亦称端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相传两千多年前 楚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汩罗江自沉身亡,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定为节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人 民群众都要自发地举行吃粽子、划龙船、插艾草等活动,以示纪念,这已成为几千年来的惯例。古代,每逢端午节,诗人雅士都要举行吟诗、饮酒集会。吟诗,是为了纪念屈原,饮雄黄酒,则是 为了消毒,也是为助雅兴。清顾铁卿清嘉录中说:“研雄黄末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集会时,他 们一般要带上酒钵,边吟诗,边喝酒,边击钵。据民间传说,五月五日是个恶性的节日,屈原死后,在古人眼里,五月乃是“恶月”,百病丛生, 恶疫流行。因此,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不问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要想方设法避灾避邪,有的人家还 结亲伴友,外出云游,有的肩背食物、手拎酒钵,露天独食寡饮,谓之熙游避灾。就宿迁民间习俗而言,逢端午节这一天,晨起,家家门前要插艾草、菖蒲,主屋门前要挂纸饰的“五 毒”:蛇、蝎、老虎、蜈蚣和癞蛤蟆。屋内床边悬挂钟馗画像,以驱邪避祟保平安。小儿要穿老虎鞋,手 腕、脚脖上系五彩绒线,肚脐和肛门涂以雄黄。家人要到野外采集药草,或艾叶、菖蒲等“百草头”,用 以浸泡热水洗澡,据说,端午节用药草或“百草头”洗澡,一年内可以不生毒疮,可防止虫咬和疾病,保 护皮肤健康。端午节家家吃粽子,这是必不可缺的。粽子是用青芦苇叶包的。宿迁人吃粽子也很讲究,粽 子是以糯米为主,但馅里多伴以花生仁、红枣、火腿、肉丁、豆沙等多种材料,煮熟后吃起来清香味美, 非常可口,有的人家还要吃水煮大蒜头,因大蒜也是消毒之物。解放之前,逢端午节这一天,宿迁京杭运河里都要举行划龙船表演或竞赛。宿迁城里人家爱把雄黄、 粽子、红糖、黄瓜、萝卜、咸蛋等置于阳光下“晒正午时”。午后,男女老幼便成群结队到东关口京杭运 河岸上观赏划龙船。龙船队伍庞大,有数十只,上面饰以彩饰,非常壮观。有的船后斜一长杆,有杂技演 员在上边做各种惊险优美动作,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宿迁划龙船这一习俗,一直沿续到建国初期方止。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如今有关端午节的活动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它原来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改革 开放以来,这种活动已拓展为商贸洽谈、招商引资或各种文化、体育、民俗风情活动的展示,借端午节这 一传统节日开展各种民俗活动,搭起经济发展平台。六月六晒龙袍、接热肉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览大运河后,来到文峰塔,在塔南两颗白果树下歇脚。其时,白 果树初结嫩果,一簇簇坠满了枝头,挂在绿叶丛中,抬头望去,实在好看。乾隆皇帝越看越有趣,一时竟 忘了离去。突然一阵瓢泼大雨袭来,乾隆的衣服都湿透了。一会儿工夫,天又晴了,可他这身湿衣服怎么 办呢?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没有办法,他只好脱下外衣,找个地方晾晾晒晒。因为过去把皇帝衣服 叫“龙袍”,所以后来的人们就在乾隆晒“龙袍”的地方砌了一座庵堂,叫龙衣庵。恰巧乾隆遭雨的这天, 正是六月初六,所以人们就把六月六日晒伏叫做“晒龙袍”。每逢六月初六这一天,只要天晴,宿迁人家 都会不约而同地将家中衣服和被子拿出晾晒,利用高温消毒杀菌,以利健康。“热肉”指已嫁女儿。宿迁农村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不论穷家富家都要把已出嫁的姑娘接回家,好 好欢聚一场。据说这风俗是从齐鲁大地传入宿迁的。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宰相狐偃,羞辱女儿亲家赵衰致死。赵衰儿子恨岳父不讲情义,密谋在六 月六那天,乘狐偃做寿机会,大闹寿宴,杀狐偃,报父仇。狐偃的女儿获息,心神不安,于六月初五午后, 趁丈夫不在家,跑回娘家把丈夫的密谋报父母。狐偃大惊,吩咐家将,严守相府。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机密败露,吓得魂不附体,在家等候狐偃来收拾他。没想到,六月初六早上,狐偃派人把女儿女婿接到家,让他俩上座。这时狐偃对人说:“近年我做事有错,贤婿设计害我,为民除害,为父报仇,我决不怪罪。还望贤婿不计前仇,两家合好。”众人听了又惊又喜。为了记住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将女儿女婿接来家团聚一场。事情传出去,老百姓个个模仿,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图个免灾去难的吉利。此习沿袭至今。七月七鹊桥相会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巧节,亦称乞巧节,少女节、女节。这里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故事。相传 天上织女到天河里洗澡,被牛郎看见了,牛郎喜欢上了织女,织女也爱上了牛郎,偷偷下凡与牛郎结为夫 妻。玉皇大帝发觉后大怒,立即命天兵天将拘禁了织女,还要处死牛郎。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对儿女,后 经王母娘娘讲情,才免于重刑。但只允许他们夫妻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因此,这一天世间所有的鹊鸟 都要飞往天宫为银河搭桥,好让牛郎织女会面,故又有鹊桥相会之说。七月七日这一天,如果天气下雨了, 老年人就会说:“看看,牛郎织女又哭了!”如果这一天晚上天气晴朗,老年人便会带着小孩子们数那天 上的星星,指出哪颗是牛郎星,哪颗是织女星,那天空密密的星群便是浩瀚的银河,美丽的爱情神话一代 代在民间延续着。过去,有的姑娘家还要在这天夜晚向织女乞讨技艺,此习俗已不存在。七月十五祭祖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和清明节一样同为鬼节。此天,家家户户烧化纸钱祭祖。民间信仰认为,阴间是由地官大帝管辖的,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为地官大帝的生日,要打开阴间或地狱大门,这样祖先、鬼魂都会从地狱来到人间,从而形成祭祖节。祭祖节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家中或在祠堂内祭祀,称为家祭;二是墓祭,即赴墓地祭祀已故的先人。中秋团圆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这一天,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故又称团圆节,月饼是家家必备的食品。月圆、饼圆、居家团团圆圆。晚饭后,月亮东升,家家在院中敬月、赏月,摆上月饼、石榴、柿子、菱角等供品,向明月叩头膜拜,感谢上苍赐给五谷丰登,燃放鞭炮,欢庆丰收。第二天还要把已嫁的闺女接回家来团聚。中秋节是传统大节,仅次于春节。九九重阳登高、敬老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九为阳数,故称重阳。家家吃重阳糕。过去,宿迁城里蒸糕摊贩卖糕时, 还以彩色三角小旗插在糕上,称为重阳旗,现已不复见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于这一天集友聚宴,持螯 饮酒,赏菊赋诗,游乐登高,极尽雅兴。唐代诗人王维曾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独在异乡为 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岑参也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 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人借重阳节之际,吟诗以表达对家乡、亲人诚挚热 烈的思念,千百年来,其诗中所表现的切切之情无不牵动游子旅客的怀乡念亲之心。1988 年,江苏省人民 政府把重阳节定为“敬老日”,为中华民族这一传统节日注入了更深刻的内涵。十月朝祭农历十月初一称“十月朝”,宿城人又称鬼节。这一天,家家给亡人烧香焚纸,亦有烧送寒衣、上坟祭奠的。此习俗至今仍在一定范围内延续。大冬如年宿城人将农历冬至称为“大冬”,并视“新冬大如年”。不少人家于是日祭祀祖先,晚餐丰盛如过年。冬至后白昼渐长,次日起有“日长一线”之说。腊月祭灶关于祭灶,旧有“官三民四”之说,即:官宦人家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平民百姓腊月二十四祭灶,以显示官高于民。宿迁地区大多数人家均以二十四日为祭灶节日。祭灶又称“小年”。是日开始“忙年”,家家扫尘、清洗家具。陆续购置年货,并烙煎饼、蒸馒头、制作饺馅、做五香菜(用干青菜、红胡萝卜丝、千张丝、花生米和大豆5 种素菜配以调料蒸制而成),所备煎饼、馒头往往足够1个月食用。饺馅供春节期间包饺子用,五香菜作为春节期间辅助性菜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城区居民多直接购买煎饼、馒头,亦无需备足 1 个月食用。是日,家家更换灶君神像(俗称“灶码子”,民间刻板套色印制灶君老爷和灶君奶奶并排正面神像, 两旁配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联语)。晚饭前举行送灶仪式,用 香烛及祭灶饼(大而圆的厚饼)、祭灶糖(用地方高梁优质品种之一的“粘秫秫”配以大麦芽沤、熬制成 块状糖)供于灶君神像前,全家叩头膜拜。取下旧灶君神像火化,再贴上新灶君神像。晚间“暖糖”,用 炒熟了的面粉掺和“粘秫秫”熬制的糖液,配以芝麻、花生米等,制成芝麻糖、花生糖等。还要炒花生、 瓜子等,供春节期间招待亲友。夜晚,城区街巷出现“喊小伙计”者,边敲木梆边喊:“小伙计,照应门 户,水缸添满了,锅门打扫利落。”循环往复,一直喊至除夕前夜。这是贫穷的更夫提醒人们年关注意防 火防盗,以此挨门逐户讨要一些财物以渡年关,此习俗延至建国初。此后贴灶君神像习俗亦废除。但是日 吃祭灶饼和“忙年”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民间为什么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四祭灶,灶君到底是何许人也?据说它出自于民间一段真实的故事。古时候,一张姓人家有两个儿子,哥哥叫张禅,是泥水匠,弟弟叫张双,是画师。哥哥拿手活是盘 锅台,方圆百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是腊月二十四。张灶王一去 世,他的几房儿媳都吵着要分家。作为长辈的画师爷爷,面对被搅乱的家庭也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这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点子。在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那天深夜,他大呼小叫着把全家人喊醒,并把他 们引到厨房。只见灶壁上若隐若现的烛光里,不时显现张灶王夫妻的容貌。画师说:“我梦见大哥大嫂已 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时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孝不敬,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闹分家,很是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上下界来惩罚你们。”侄儿侄媳们听了这 番话,惶恐不已,立刻跪地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岂不知,灶 壁上的灶王像,是画师预先绘制的。画师的绝招很起作用,从此张家团结和睦。张家的这件事被一传十、 十传百,别人来问时,画师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居张贴供奉。这样,家家户户的灶房 都贴上了灶王像。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人们都要给灶王爷上供,祈求阖家平安幸福。久而久之,祭灶就成 了一种民间习俗。郑奇恩 杨永杰整理三六九好日子宿城民间把农历每月的三、六、九视为“吉日”,无论是举行婚礼、葬礼、探亲访友、新房开工, 选定二、四、七的很少。据说,明朝时,宿迁乡间有对老夫妇,膝下无子,仅有一个女儿,取名李花。李花成年后,如花似 玉,非常美丽。由于李花小时受父母溺爱,养成一身娇气。尽管长得漂亮,却无人敢为她提亲。不知是谁, 将她的美貌在县官面前提起了。于是,县官便用重金娶她为妻。李花进了官府,顿觉身价百倍,得意忘形,连生身的父母也不放在眼里。过门三日,爹娘来接,被 她拒之门外。从此,和娘家断了来往。起初,李花在官府吃香喝甜,心情舒畅。天长日久,食多嫌饱、肉 多嫌肥,常常觉得不顺心;加上吃了玩,玩了吃,手不提篮,肩不挑担,筋骨得不到活络,血脉也不能畅 达,以致茶饭不思,昼夜难眠,日渐消瘦了。县官见夫人有病,心急如焚,慌忙派人四处求医。哪知,李花吃药怕苦,扎针怕疼,宿迁城乡有名 的医生都对她束手无策。不得已,县官只好派人出外请“本草专家”李大夫来诊治。李大夫听差役陈述,心中有数,略加思索,便抽出处方笺,一挥而就。差役接过一看,写的是 “速做新履,送于双亲,病减半;亲手给老人穿上,病则愈;每年三六九探望父母,此病永不再患。” 差役看毕,不解其意。李大夫见状,便说:“夫人心血麻痹,失情伤感已有数年。静心做鞋,消除烦躁,再回家看望母亲, 帮双亲做点事,活动血脉,尽儿女之情,病即转危为安。”言罢,笑了笑,又唱了一首三六九闺女回门 歌,并嘱咐差役转告李花。歌词道 三月三,回娘家植树屋后边; 六月六,小幼树遇旱水灌透; 九月九,莫忘了施肥如浇油。再说县官得到妙方,喜出望外。一面说服夫人做新鞋,一面着手备树苗。三月三日,即陪夫人探亲。 李花带上新鞋,见到爹娘,心酸落泪,痛哭一场。哭声发自肺腑,泪水出自心田,出了一身大汗,病情果 真好转。那县官脱下官服,摘下乌纱帽,形如百姓打扮,和李花一道帮老人在宅前屋后植树种花;李花在六 月、九月前来浇水、追肥。树木花草茂盛,女儿女婿与老人的感情骤增。后来,李花的病再也不患了。李花那年做鞋送鞋的正是闰三月,大家称这鞋为“闰月鞋”。直到现在,宿迁民间还有出门的闺女 给父母做“闰月鞋”的风俗和“三六九”省亲帮老人植树种花草的好习惯。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把“三六 九”视为“除恶去疾、吉祥如意”的好日子了。陈宏绪 杨永杰额头涂红吉祥点宿迁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逢年过节或走亲戚,做妈妈或奶奶的,总会用红胭脂在小孩白皙额头上 的眉间涂个红圆点。据说,小孩眉宇上的红圆点名曰“吉祥点”,是印度民间习俗随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的,至今已有一 千多年。“吉祥点”原本是印度人民表明妇女婚姻状况的标记。在印度,当新娘进入洞房时,新郎要将祭 祀用的牲畜血给新娘额头上涂个“吉祥点”,以便驱赶邪恶。如果说不涂这个“吉祥点”,说不定什么时 候会有妖怪把新娘的魂魄摄走。而妖怪又最忌讳畜血,一闻到血腥味,妖怪就会恶心得不敢沾新娘边了。 时间一长,涂“吉祥点”就渐渐成为了印度妇女装扮修饰自己的一项内容,并且也不一定非用畜血不可, 有时就用红胭脂代替。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印度的这种民间习俗便传入我国。加上当时中国有一种说法, 七岁以下儿童有魂魄不全,能用肉眼看到妖魔的怪样。为使孩子顺利成长,便学着印度人的做法,给幼儿 涂“吉祥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国的一种民间习俗。另外,宿迁人在接受外来习俗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带幼儿出外时,不仅涂“吉祥点”,还要折一 根柳条或桃树枝放在孩子妈妈的手中一起带走,目的也是避邪。这些做法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它充分反 映了老百姓对儿童的爱护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旧社会群众生活条件低劣。在今天幸福文明的新社会,这种习俗便自然消失或偶尔有见。杨永杰宴客礼仪在宿城区,过去宴请客人,农村中喜庆事常用 8 碟 8 碗,丧事则用 8 大碗或 10 大碗(俗称一条龙)。 城市居民喜庆事,时兴先上果碟子(即干果、水果、点心等),餐后由客人带回。后果碟渐变为香烟、肥 皂、糖果、手帕乃至面盆及其他实用物所替代。菜肴一般为4 冷碟、4热碟、4大盘、1 汤,俗称“8碟5 簋”。后冷碟渐增为6 个、8个、10 个,甚至12个。丧事宴客不用果碟,多为10 大碗,后逐渐类同于喜 事宴席。在宴席期间习惯于认定某一碟菜全体集中吃,吃完一碟再吃另一碟。先集中吃冷菜,次吃热菜, 后吃大盘,最后喝汤。饭食以米干饭和面卷为主。饮酒首先集体喝两杯,后发展为喝三杯,又称“三二一”, 即:第一杯分三次喝完,第二杯为两次喝完,第三杯一次喝完,然后再相互敬洒,敬者和被敬者同是喝两 杯。民间正规的婚丧喜庆宴席,以一圆桌坐11 位客人为标准。官方设宴以一圆桌坐10 位客人为标准。在礼节上,一般请客人坐上席,主动劝酒劝菜不敬菜。吃饭时,有主人陪席的习惯,主人中至少有 一人要等客人食毕方可停食。主人不善饮酒亦须坐陪,待全桌饮酒结束方可同时用饭。早吃过的人须双手 平举筷子,向正在吃的人一一致意,且不能退席,待同桌都食毕方可离席。如有特殊原因需提前退席,要 向同桌表示歉意,申明退席原因,道声失陪,在席者则道声请便。如见别人久坐陪席不过意,亦往往主动 请客人宽坐、自便,在这种情况下,亦可提前离席。此俗沿袭至今未变。杨永杰整理宿城婚俗婚姻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家庭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围绕男婚女嫁这件大事,我 国自古代以来,便形成了一整套繁杂、有趣,且具有许多神秘色彩的婚俗习惯。婚俗是民族自己创造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又各有自己民族的婚俗习惯,即所谓十里不通风,百里不同俗。就宿城 地区的婚俗而言,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和习惯。在宿城区的婚俗中,主要程序为:传喜订婚旧俗婚姻,须先经过“提亲”和“传喜”。那时,青年男女不能直接相看,须由亲友或媒婆为未婚 男女两家撮合提亲。双方家长认可,则请占卜者推算男女生辰八字五行命相。其主要以五行相生相克及12 属相相合相冲等迷信谬论来推断能否合婚。经过双方家长议定可以合婚后,即“传喜”订婚。“传喜日” 男方备好喜帖、糕点、首饰、衣料派专人送往女家,女家亦派人送回帖及鞋帽、书笔(读书人用)等,外 加一束艾和一对锡如意,取“爱妻”之意,以作回报。是日两家分别宴请双方媒人(男女方媒人人数逢双 对等)。女家多向男家索讨彩礼钱,有的竟高达数百元(银元),近于买卖婚姻。 旧时,一般较早订亲,有的订襁褓亲,有的指腹为亲,还有的是舅表亲、换亲等等。要年庚男女到了婚嫁年龄后,为确定具体成婚时间,男方要主动到女方家“要年庚”。所谓要年庚,即由 女方家父母找占卜者,根据青年男女的生辰八字五行命相,推算结婚吉日。结婚日子确定后,由女方家开 出喜贴交由男方,男方接到喜贴后开始筹备成婚事宜。娶亲催妆婚期前一天谓之“催妆”,男方家要贴喜对子,大门两旁贴“喜气”、“盈门”,大门对面墙 壁上贴“双喜”,皆为合体斗方大字。门厅上张灯结彩。布置喜房。提前三天请宾客。同时在这一天过嫁 妆。女家将置办的奁具雇挑夫或车辆送往男家,也有陪嫁的妆奁在喜日当天随轿而行。富有人家嫁妆惊人,妆奁奢华丰厚,床桌器具箱笼被褥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素有“良田 千亩,十里红妆”之说。发嫁妆往往成为富家大户摆阔夸富的大游行。十里红妆,一方面表达了父母对女 儿的拳拳爱意,以免女儿在夫家被轻视或受欺侮,另一方面,也是家庭富有、地位显赫的一种炫耀。滚床结婚之日凌晨,新娘家邀请有男有女的妇女两人,为新郎铺喜床。喜床上的被褥下面放置红鸡 蛋、红枣、红花生、米糕、京果等水果食品。床铺好后,让童男童女各一名滚床,以图吉利。滚床仪式结 束后,为新娘扣五子衣。新娘五子衣钉扣之前要用红纸捻占食油,点着火后逐一照红,意为红灯高照去秽 气。接新娘喜日当天上午,男家备好花轿、凤冠、五子衣等,派鼓乐队前往女家迎娶新娘。空轿出门时 由一男童坐上一程,名为“压轿”。花轿上要配上小铜镜和筛子,以示“避邪”。随轿要抬十盒,以壮门 面。盒子里装米、面、粉丝、糕点、糖果、鲤鱼、公鸡、双刀肉、猪肚肺等。女方家收下这些东西后,再 将陪嫁的灯、盆、化妆品之类放入空盒子内,由男方抬回。轿夫是四人,另有一人打伞抱鸡。男方家要带 上一只大公鸡,此鸡颈、脚套红,到女方门上,女方家再配上一只母鸡,亦要颈、脚套红,名为“长命鸡”,由男方一起带回,有的“换鸡腿”时女方家还要讨“喜钱”。花轿由执事者领队,一路上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到女方门上要执“到门贴”登门秉报,女方家应 允,方可门前放鞭炮落轿。迎亲队伍到后,女方家一般是烟茶招待,路途远的还供一顿酒饭。稍后,放鞭 炮“催妆”,女方开始梳洗“上头”,戴首饰。更衣前,室内燃香烛、案桌摆放“上头鱼”,意为吉庆有 余,堂屋门旁抱鸡执伞护卫,亲友到场,准备告别。新娘嫁前要“开脸”,剪脸上汗毛,头上发辫要打成 “粑粑髻”,髻上别各种针簪,戴上箍箍帽,缀上金银宝花。头上要蒙红绸子,直到婆家由新郎揭掉,一 路上不能偷看,如偷望会看到哪里穷到哪里,后改为戴墨镜。新娘登轿要穿哥哥鞋,由兄长抱上轿,意思 是“临走不粘娘家一根草,一生到老穷不了”。新娘起轿由其娘家两兄弟左右扶轿杆送出庄头,名为“稳 轿”。迎娶途中,花轿遇过桥要放鞭炮。花轿到了家门前,新娘不能即刻下轿,要等上一个时辰,叫“憋 性子”。新娘下轿要有两名女童搀扶,谓之搀轿。新娘下轿进家,脚不能沾泥,应走在由两个人前后铺传 装粮食的口袋上,意为“传宗接代”;新娘进门要跨火盆,意为烧烧秽气,日子红红火火;接着跨马鞍, 意为子子孙孙当高官食奉禄。然后新娘进堂屋与新郎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夫妻对拜。然后进洞房, 坐帐。由于时过境迁,原有风俗不断演变,现在的新娘进门后,进洞房坐帐不一会儿,就脱下婚纱换上晚 礼服,在家门前或酒店入口处,与新郎一起迎接客人。送房是送新娘新郎入洞房的简称,送房的风俗起于何时,已无人考究。据说,因过去的青年男女受 封建意识束缚,对生理知识和性知识所知寥寥。于是,送房不仅仅是闹喜的一种形式,也是给新郎新娘传 播性知识的一种途径。所以,送房中所说的吉利话里不乏一些火辣羞臊之词。随着时代的发展,送房的吉 利话在不断更新,现已成为风格独具的民间娱乐方式。送房的过程是这样的:大喜之日晚上,待亲朋们酒足饭饱后,新郎的家人便在堂屋里摆上一张桌子, 桌上放满盛放各类糕点糖果的碟子(碟子的数量一定要逢双),参加送房的一般不超过10 人,并且都应是 新郎的平辈或叔兄弟、表兄弟,或姨兄弟、同学、同事、朋友等。这些客人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随机应变,根据不同情况,恰到好处地说出押韵并且“荤”“素”齐全的吉利话。送房开始,新郎新娘入首席,其他人依次坐下,由新娘给每人倒上一杯茶,从这时起,每人说话都 要“出口成歌”了你让大家吃那一碟茶食要出口成歌,你要求新郎新娘递烟倒茶要出口成歌,你想让 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也要出口成歌送房的时间可根据情况而定,一般都在两小时左右,当参加送房 的人唱着顺口溜让新人入洞房时,送房即告结束。戳窗户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喜日早上,将新房的窗户用大红纸粘贴蒙好,待将新娘送入洞房后即 躲进帐中,这时由新郎的表兄弟或同学同事二人戳窗户,一人手拿一把红筷子一支支向蒙红纸的窗户猛戳 进去,边戳边说喜话,旁有一人道好。在戳窗户之前还要向新郎争喜烟喜糖。戳窗户意为戳红,祝愿新娘 早得贵子。以上程序结束后,新娘、新郎夫妻俩吃长寿面、喝交杯酒。至此,结婚仪式全部结束。双回门婚期第二天,女家要派两位至亲到男方家作礼节性的拜访,俗说“跟朝瞧”,也称“瞧客”,男方 家置酒席隆重款待。第三天为新婚夫妇“双回门”,是日上午,新郎新娘由新娘的兄弟或父母至亲接回, 女方家设宴款待新姑爷。当天太阳落山前,夫妻必须赶回家,据说,如天黑回则会致婆婆眼疾。近年来, 城区及部分农村,将瞧客和双回门提前到新婚第二天进行,减少了婚期时间,简化了新婚程序。郑奇恩结婚喜日说喜话过去,宿城地区的青年结婚,从新娘到家下轿时起,到送新娘进洞房戳窗户为止,每个程序都有一 套喜话。一、传口袋时喜话 新人到婆家,坐在轿子里脚上穿的是红花鞋(名为“踩堂鞋”),只有到堂屋才能沾地。故下轿后, 在院中用口袋(麻袋或布袋)铺地,一个接一个地传到堂屋,取其传宗接代之意。新人下轿时,由两位搀轿 姑娘搀扶着新娘,在口袋上轻移莲步。此时,有亲友两人,一个说喜话,一个道“好”(以下喜话,均是 每说一句,道一声“好”):五色彩旗迎风摆,百辆彩车到门台。爆竹声声惊喜客,喜话连连笑颜开。搀轿姑娘成双对,轿内请 出贵人来。走一走,夸一夸,好似芙蓉牡丹花。传一条,一团和气,天生一对好夫妻,一生如意,代代如 意。传二条,二人偕老,二人结合情意好,今天爱好,天天爱好。接着,三条、四条传下去。在院中 还摆设马鞍、火盆,新人须从上面跨过。喜话也要随着新人动作说下去:请新人,跨马鞍,福如东海寿如山,子孙万代永平安;请新人,跨火盆,生下贵子跳龙门,出国留 洋好前程。如不用口袋传,也可用储粮食的摺子(取“接代”之意)。把一窝摺子从轿门口一直铺到堂屋门口。 新人在摺子上走,边走边卷,也安排人说喜话道“好”,称“卷摺子。”二、观新房时喜话 新人进入新房后,安排二人拿着红纸拧成的捻子,蘸素油点火照亮,说喜话“观房”道“好”: 诸位亲友不要忙,请我先来观新房。伴房姑娘你莫怪,言语高低请原谅。红纸捻,细而长,照照新人好嫁 妆。红漆柜,描金箱,衣橱上边雕凤凰。三、看新娘时喜话观房后,亲友争着拥挤进房,看新娘说喜话: 手拿纸捻喜连连,观看新人站床前。不高不矮窈窕女,不胖不瘦玉天仙。上照照珠花盖顶,下照照丹凤朝 阳。四、新郎请客人送房时喜话 待众宾客看新娘闹新房之后,便举行送房仪式。由新郎去请送房者数人,从客厅来到堂屋。被请者 须要根据主家院中景物,有感而发说一路喜话:在客厅,喜笑扬,忽见新郎请送房。梅花逢春香气远,人逢喜事话便长。从前厅,到后堂,天井内 院细端详。影壁墙上画麒麟,护壁门松绕回廊。五、请新娘时喜话送房者被请到华堂之后,新娘在新房中,等送房者说喜话相请。一般要请到十次左右,新娘才出房 入席:一请新人迎春花,鲜花爱月月爱花,花好月圆情蜜蜜,男欢女爱合欢花。二请新人杏花红,对对蝴 蝶入花丛,蝴蝶恋花双展翅,花恋蝴蝶不放松。六、要果碟时喜话 送房者将新郎、新娘请到华堂入席后,送房者即说喜话、要果碟子。果碟一般为八个: 八仙桌子在华堂,桌上无果怎送房?果子果成对,枣子枣成双。花生生贵子,白果果中王。桂片糕, 芙蓉糖,步步登高福寿长。豆腐(富)鱼碟盘盘要,缺少一样不送房。八样果碟全家福,再请织女会牛郎。七、敬酒破果碟时喜话 送房者把果碟要齐后,即争要喜糖、喜烟、喜果。而后向新郎、新娘边敬酒,边破果碟: 一杯酒一世安祥,月老配就好鸳鸯。洋河美酒甜又香,夫妻交杯福寿长。二杯酒二人相会,同席同 床又同被。男成名,女主贵,代代儿孙有地位。小红枣,圆而长,外边红来里边黄。我请新人吃一对,来年生个状元郎。小小白果两头尖,外面白 来里面鲜。我请新人吃一对,白头偕老过百年。八、移花烛时喜话 送房者破过果碟、敬过交杯酒,即点燃一对龙凤红烛,将新郎、新娘送入洞房 一对红烛在华堂,欢送新人入洞房。上照鸳鸯双戏水,下照金龙配凤凰。九、撒帐时喜话 花烛移入洞房后,即由两位亲友捧着果盘,抓起花生、糕糖等,向帐子上下里外撒。此时新郎、新 娘由全福奶奶或伴娘掩护,躲入帐中,以防被果子掼着。撒过帐,闲人退出即关闭房门,不准再闹: 一撒荣华富贵,桂子兰孙。二撒金玉满堂,堂皇富丽。三撒三元及第,地久天长。四撒四四如意,意满心 足。十、戳窗户时喜话 戳窗户,是婚礼最后一道程序。由一人拿一把新红漆筷子,站在新房外之窗户下,用红筷子,将红 纸糊的窗户戳破,一支支向新房里猛掷,边掷红筷子边说喜话,另一人跟着道“好”。喜话曰: 天上三星照,喜房好热闹。手拿红漆筷,窗外把喜报。一戳窗户开,夫妻永和谐。八仙来送子,麒麟来投 胎。二戳红罗帐,里边百花开。夫妻龙戏水,花开分外香。三戳象牙床,神女会襄王。恩爱情无限,福禄 寿满堂。 又曰:一戳金,二戳银,三戳鲤鱼跃龙门,四戳四四如意,五戳五子登科,六戳六六大顺,七戳七子八婿, 八戳八仙过海,九戳九九十成,十戳十全十美。这一套旧的传统婚俗,现在新式结婚已不多使用。庄德新王克学整理宿城丧俗病人弥留之际,家人即为其换穿寿衣。死亡后用寿凳或门板将其停放在堂屋(正屋)里,头朝门口, 脸蒙草纸。上无长辈者,停放于堂屋上首或正中;上有长辈者(包括妻有夫),则停放于下首。举家哀恸, 晚辈跪地送终。死者头前放置小桌,供以香烛、“倒头饭”(米干饭)一碗、素油灯一盏长夜不熄。桌前 放烧纸盆,俗称“老(宿迁方言读ldo)盆”。室内收起艳丽的装饰物。年老者去逝,家门上糊净白纸无字 联,大门右首墙上贴白纸条,上书“某(指姓氏)宅治丧”。若死者尚有长辈则门上贴蓝纸无字联。同时 派出家人去亲友家“报丧”。戴孝以子女对母亲、妻对夫为最重。穿白粗布孝服,蒙白鞋。讣文中死者满60岁的称“享年XX岁”,不 满60岁的称“得年XX岁”。亲友闻讯至“烧倒头纸”,留下随身带至的草纸数刀、几叠锡箔或现金,并 向死者磕头4 个,俗有“人三鬼四”之说。孝子跪在死者一旁,待来吊者叩完头后,面向来吊者磕1 个头 还礼。死者死后一般3 天入殓。死者在家停放期间,孝子日夜守灵,夜间须置草铺在死者身旁或棺旁和衣 而眠,俗称为死者“焐骨”。迷信者认为亡魂被羁押在当地土地庙内,孝子须率家人每天到土地庙转一周, 为亡魂送饭烧纸,俗称“转土地庙”、“送汤”。入殓后择吉日送殡。搭灵棚,设祭桌,上方悬“当大事”字样横匾,旁挂挽联、挽幛。一般在出棺 前一日“开吊”,亦称“启程”、“正吊”,并雇佣僧道做佛事,超度亡魂。后虽免去佛事,但于是日晚 上列队出游,鼓乐、长火把引路,孝子们哭送,纸扎冥器随后,谓之送至西皇大路之举仍时有出现。是日 晚(后多改为事后)设宴招待吊丧的亲友,一般用8大碗或10大碗,不用盘子盛菜,主食为米饭。而城区 居民的丧宴基本与喜宴同,多为8碟冷菜, 4碟热菜, 5簋(即4大盘、 1汤,亦称5大件) 。 70岁以上死 者称“喜丧”,席上碗、筷、汤匙均可随手带走,谓之“讨寿”。出殡之日早晨,孝子头戴白布帽,身穿白布长衫,腰系麻绳,执“哭丧棒”,捧烧纸盆领棺。旧时 仪仗队前列一对高悬的白纸(或白布)糊的灯笼,上书姓氏或堂号。今已改为纸扎花圈开道。随后是各样 纸扎冥器及喇叭鼓乐队(旧时僧道亦参队)。再后即为孝子孝孙领棺,亲友随灵送葬,称为“后送”。今 因实行火化出殡棺木已改为灵床,灵床四周围以紫红色布,其形式较前简化。到达茔地,由风水先生用罗盘定穴位,将棺木安位。建国后,风水先生没有市场,但棺木安放的方 位,仍较讲究,如“头枕马陵山,脚登运粮河(即京杭运河)”之类。改土葬为火化后,多数人家仍于火化 当日将骨灰土葬。也有的人家将骨灰盒捧回家数日后再择日入土安葬。骨灰盒土葬有的装入缸内,有的装 入棺材内。少数人家或将骨灰盒暂存于殡仪馆内。安葬后,孝子用孝服兜一把安葬的泥土带回,不准回头 看,至家门口要跨火盆,跨翻拦门的长凳,将兜回的泥土置于堂屋门后或床下,以图吉利。安葬后,随即 对送丧亲友设宴招待,谓之“回灵席”。亦有将设宴回谢亲友与“回灵席”合并为一的,或数日后设宴谢 客的。安葬后第3 天(后亦有改为当天)孝子率家人到坟前烧纸祭灵,并添土上坟,称为“圆坟”。死者 去世后第七天称为“头七”,以后每过七天为一七,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断七”,亦称“了七”。每逢七 必家祭,一般在凌晨进行。旧时还有请僧道做道场(俗称“放炎口”)以超度亡魂。迷信人家认为第五七 死者才到“望乡台”,可以看到家人哭祭。第六七须出嫁女儿回娘家主持家祭,做饭菜上供,名为“换饭”, 俗说“六七不吃自家饭”。死者去世第100天叫做“百日”,死后一年叫做“周年”或“头周”。以后每 年是日都要家祭。3年之内,不得贴春联,不得办喜事。必须办的喜事(儿子娶亲或女儿出嫁),须在长 者死后百日之内进行。此习俗至今仍沿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