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新型疫苗研发项目评估报告参考模板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436431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0 大小:14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迪庆新型疫苗研发项目评估报告参考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迪庆新型疫苗研发项目评估报告参考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迪庆新型疫苗研发项目评估报告参考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迪庆新型疫苗研发项目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6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6二、 项目背景6三、 结论分析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第二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10一、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10二、 整合营销传播计划过程11三、 发展基础12四、 营销环境的特征12五、 全链条打造特色优势制造业产业14六、 深入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18七、 品牌资产的构成与特征22八、 二三五年远景目标31九、 市场细分的原则32十、 强化制造业规划实施保障34十一、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43十二、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45第三章 公司成立方案49一、 公司经营宗旨49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9三、 公司组建方式50四、 公司管理体制50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51六、 核心人员介绍55七、 财务会计制度56第四章 公司治理方案60一、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60二、 高级管理人员69三、 内部控制的种类73四、 专门委员会78五、 信息披露机制83六、 内部控制的相关比较89七、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92第五章 SWOT分析95一、 优势分析(S)95二、 劣势分析(W)97三、 机会分析(O)97四、 威胁分析(T)98第六章 人力资源方案106一、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106二、 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107三、 企业人员配置的基本方法111四、 选择人员招募方式的主要步骤113五、 工作岗位分析113六、 录用环节的评估117七、 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119第七章 经营战略分析121一、 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和目标121二、 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124三、 营销组合战略的概念126四、 差异化战略的实现途径126五、 战略经营领域的概念128六、 企业战略目标的含义与作用130七、 战略经营领域结构131八、 融合战略的构成要件132第八章 财务管理方案137一、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137二、 营运资金的特点139三、 财务可行性要素的特征141四、 流动资金的概念142五、 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143六、 现金的日常管理145七、 对外投资的目的与意义150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152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5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5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5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6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5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9三、 偿债能力分析16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61第十章 投资方案分析163一、 建设投资估算163建设投资估算表164二、 建设期利息16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65三、 流动资金166流动资金估算表166四、 项目总投资16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67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6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68第十一章 总结说明170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迪庆新型疫苗研发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投资管理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二、 项目背景加快核酸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疫苗的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加快mRNA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生产,加大mRNA技术在传染病、遗传病、罕见病、肿瘤等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研发应用。大力发展抗体、蛋白及核酸药物。大力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系统、心脑血管和感染等疾病领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中和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生物类似药、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三、 结论分析(一)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二)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205.1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23.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8.33%;建设期利息10.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1%;流动资金370.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76%。(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205.14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759.21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445.93万元。(四)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5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626.57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640.2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41.26%。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21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334.28万元(产值)。(五)社会效益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1205.141.1建设投资万元823.531.1.1工程费用万元583.881.1.2其他费用万元221.591.1.3预备费万元18.061.2建设期利息万元10.931.3流动资金万元370.682资金筹措万元1205.142.1自筹资金万元759.212.2银行贷款万元445.933营业收入万元45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3626.575利润总额万元853.716净利润万元640.287所得税万元213.438增值税万元164.269税金及附加万元19.7210纳税总额万元397.4111盈亏平衡点万元1334.28产值12回收期年4.2113内部收益率41.26%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1692.44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一、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实现整体优化,开发区优化提升和产业集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创新能力、企业实力、绿色发展取得较大进步,区域间优势互补、合作互促、联动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先进制造业高地。产业规模实现新跨越,到2025年,力争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0亿元。打造形成有色金属1个4千亿级,绿色食品加工、绿色化工、绿色钢铁3个3千亿级,烟草、电子信息制造、绿色建材3个2千亿级,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4个1千亿级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取得新跃升,全省制造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到2025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12%,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30%。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72%,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0万元/人,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0%。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企业技术创新、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不断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力争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25%,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6件,智能制造就绪率达到10%。企业培育获得新成效,制造业优质企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一批综合效益好、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强的领军企业。到2025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7500家,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00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企业达到1500家,超过10亿元企业达到260家,超过百亿元企业达到30家,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全省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力争全省取得省级及以上部门认定的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分别达到200家、50个,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任务。二、 整合营销传播计划过程在制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的过程中,营销企业需要结合各种促销组合要素,平衡每一个要素的优势和劣势以产生最有效的传播计划。可以说,整合营销传播管理实际上就是对目标受众进行有效传播的过程,包括策划、执行、评估和控制各种促销组合要素。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制定者必须决定促销组合中各要素的角色和功能,为每种要素制定正确的策略,确定它们如何进行整合,为实施进行策划,考虑如何评估所取得的成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营销传播只是整体营销计划和方案的一部分,必须能够融合于其中。三、 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要求,突出开放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发展方向,聚力打造八大重点产业和三张牌,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全省制造业规模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 营销环境的特征(一)客观性环境作为企业外在的不以营销者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一般说来,企业无法摆脱和控制营销环境,特别是宏观环境,难以按企业自身的要求和意愿随意改变它,如企业不能改变人口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但企业可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制定并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二)差异性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宏观环境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不同的企业之间,微观环境也千差万别。正因为营销环境的差异,企业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及其变化,必须采用各有特点和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环境的差异性也表现为同一环境的变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不同。例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很多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性较量”,而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不同行业与企业的影响并不相同。(三)多变性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构成营销环境的诸因素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短缺几乎成为社会经济的常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曾遭遇“过剩”经济,不论这种“过剩”的性质如何,仅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言,市场营销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营销环境的变化,既会给企业提供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威胁,虽然企业难以准确无误地预见未来环境的变化,但可以通过设立预警系统,追踪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四)相关性营销环境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带动其他因素的连锁变化,形成新的营销环境,新的环境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与威胁。例如,竞争者是企业重要的微观环境因素之一,而宏观环境中的政治法律因素或经济政策的变动,均能影响一个行业竞争者加入的多少,从而形成不同的竞争格局。又如,市场需求不仅受消费者收入水平、爱好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政治法律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五、 全链条打造特色优势制造业产业(一)加快制造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为方向,以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绿色集约安全水平为重点,深入推动烟草、食品、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建材、特色消费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转化应用,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个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推动产业由资源优势向研发、设计、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转变。推进危险化学品全程追溯和城市人口密集区生产企业转型或搬迁改造,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搬迁入园,发展绿色建材和部品部件,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新型消费品。深入开展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加大食品企业农产品深加工典型模式培育和推广力度,支持传统优势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发展。加强产能动态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强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法规标准实施,健全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二)推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立足云南省现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部分领域的先发优势,加强重点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构建完善产业生态体系,着力打造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链。强化市场机制作用,丰富和扩大智能+、服务+、绿色+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带动技术突破和应用迭代发展,大力培育智能化产品、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共享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强化统筹规划,引导开发区和企业理性投资,推动建设主体集中和区域布局优化,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三)实施制造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围绕全省制造业重点领域,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着力解决供应链、信息链、采购链、服务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个链条环节中的困难问题,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链,重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引导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和协同化发展,以产业链延伸、产业协同、产业配套发展为主线谋划园区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全面系统梳理全省制造业发展情况,摸清重点产业链的薄弱缺环节,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培育一批标志性产业链,深化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产业协同联动,加快实现产业链现代化。聚焦主导产业的缺链环节,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着力引进带动作用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加快补断点、通堵点,多措并举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与沿链升级。以应用为牵引,加快基础关键技术和重要产业工程化攻关,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加强产业链配套本地化,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四)全面优化提升制造业供应链体系聚焦新能源汽车、食品加工、钢铁、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开展供应链协同性、安全性、稳定性、竞争力等评估。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供应链服务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建设线上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各环节高效衔接和全流程协同。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搭建供应链协作平台,向产业链上下游开展集中采购、供应链管理库存、精益供应链等模式和服务,引导有实力的中小企业进入供应链,构建上下游供应关系稳定、质量标准统一、多方共赢的供应体系。加大供应链金融发展政策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融资能力。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适配攻关、业务数据互联互通,鼓励开展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合作模式,实现供应链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协同发展。(五)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和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为抓手,引领各州、市及开发区特色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建立完善集群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创新生态系统和治理机制,推进集群高水平宽领域跨界融合,加快形成根植于地方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面向全省制造业重点领域,遴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纳入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打造不少于10个产业竞争实力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包容程度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省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打造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军民协同创新平台等溢出优势资源,搭建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技术平台,联合攻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瓶颈,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推动特色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推动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楚雄州等州、市合作创建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文山州等州、市合作创建生物医药产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引导先进制造业集群跨州、市融合发展,树立云南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标杆,带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 深入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一)深化制造业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深入推动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建材、纺织、造纸、药品等重点行业开展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加快淘汰老旧锅炉、电机、变压器等低效设备,推进工业锅炉、窑炉节能环保综合改造。加快实施新一轮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行动、工业污水资源化利用行动,开展节水工艺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动钢铁、石化、建材等流程型高耗能行业实施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开展企业工艺集成与能量系统优化,实现高效用能设备与生产系统的优化匹配。推动原料药生产基地集中布局,实现污染物集中处理和集中监管。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园区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余能利用和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对有条件的园区实施集中供热、能源梯级利用、园区能源系统优化改造。着力推动各行业加快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着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二)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继续深化绿色工厂、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打造绿色供应链,持续完善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回收物流体系,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积极运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造示范、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等专项,推动实施绿色制造重点工程,培育壮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立完善高效、清洁、低碳的绿色制造体系。强化现有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企业的动态监管,持续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在成为绿色工厂后,协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回收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在硅、铝、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特色领域积极培育创建绿色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实施绿色战略、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牵头制定绿色标准,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制造标杆,引领行业绿色发展。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全面提升工业产品的绿色设计能力,加强绿色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围绕化工产品、机械装备、电子电器、汽车及配件、特色食品等典型产品,突破轻量化设计、节能降噪、可拆解与回收等核心技术,推广易拆解、易分类的产品设计方案。聚焦生态环境影响大、消费需求旺盛、国际贸易量大的工业产品领域,遴选一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扩大绿色产品种类覆盖范围,促进绿色设计产品供给的扩大和升级,带动绿色消费。强化绿色制造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搭建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积极培育专业化本地化服务机构,积极引导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创新绿色制造评价及服务模式,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咨询、诊断、检测、评价、认定、审计、培训等服务,提供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围绕工业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低碳及绿色制造等领域,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培育行动,提升绿色制造服务能力。加快发展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等服务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和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三)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制造全面落实能源、水、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产业结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深入推进传统行业和重点产业领域绿色化改造,持续开展工业企业能效领跑者创建。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深入开展节能降耗行动,强化节能审查源头管控,严格节能监察,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与应用,对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能效标准。研究制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推动高能耗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企业节能减排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标准。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能效水效对标达标活动,引导企业清洁生产,持续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倡导绿色消费,推动企业加快应用绿色低碳、节水节材、减污降耗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实施技术改造,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持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燃煤替代,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和需求侧储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降解塑料、绿色建材等节能环保产品。(四)提高制造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打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强产业协同利用,壮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以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重点,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引导产废企业主动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以绿色硅、绿色铝为引领,打造硅、铝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贵金属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有价组分梯级回收。引导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探索尾矿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利用。围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等主要再生资源,加快先进适用回收利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及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开发园区循环式改造,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污染物收集、处置、环境监测监控和能源清洁化利用能力。七、 品牌资产的构成与特征品牌能给企业带来财富。同样的产品贴上不同的品牌标签,就可以卖出不同的价格,其市场占有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人所共知的,如OEM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种由品牌带来的超值利益是品牌的价值体现,是由品牌这种特殊的资产生成的。称品牌是特殊资产,不仅是因为它无形,而且还因为它的真实价值并未在企业财务状况表中反映出来。(一)品牌资产的一般认知1、阿克的品牌资产释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营销战略学教授戴维阿克认为(1991),“品牌资产是与品牌、品牌名称和标志相联系的,能够增加或减少企业所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价值和顾客价值的一系列品牌资产与负债”,并且品牌资产“可以分为五类: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度、除品质认知度之外的品牌联想和品牌资产的其他专有权一专利权、商标、渠道关系等”。2、凯勒的品牌资产解读美国达特茅斯大学营销学教授凯文莱恩,凯勒认为(1998),“品牌资产代表了一种产品的附加值,这种附加值来源于以往对此品牌的营销投资”;“以顾客为本的品牌资产就是由于顾客对品牌的认识而引起的对该品牌营销的不同反应”,包括“不同的效应、品牌的认同和顾客对营销的反应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后又明确为(2008),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是“顾客品牌知识所导致的对营销活动的差异化反应”。“当顾客对品牌有较高的认知和熟悉度,并在记忆中形成了强有力的、偏好的、独特的品牌联想时,就会产生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创建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时,在顾客记忆中建立品牌认知和建立积极的品牌形象(即强有力的、偏好的和独特的品牌联想),这两者是举足轻重且密不可分的”。亦即,品牌资产包括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两方面。其中,“品牌认知是由品牌再认(是指消费者通过品牌暗示确认之前见过该品牌的能力)和品牌回忆(是指在给出品类、购买或使用情境作为暗示的条件下,消费者在记忆中找出该品牌的能力)构成的”,而“积极的品牌形象是通过营销活动将强有力的、偏好的、独特的联想与记忆中的品牌联系起来而建立的”。3、我国学者的品牌资产认知符国群教授提出了“商标资产”的概念。1998年在其商标资产研究中指出,“商标资产作为顾客与商标之间长期关系的反映,它是由商标知名度、商标的品质形象(或者消费者对商标的品质感知)、商标联想、商标忠诚、附着于商标之上的其他权利型资产五个方面构成”。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品牌资产作为一种通过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附加利益来体现的、超过商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以外的价值,它是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品牌联想、品牌的品质形象和附着在品牌上的其他资产等项内容的集成反映。总之,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过商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以外的价值。它通过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附加利益来体现其价值,并与某一特定的品牌紧密联系着。若某种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超过商品或服务本身以外的附加利益越多,则该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就越大,从而品牌资产价值也就越高。如果该品牌的名称或标志发生变更,则附着在该品牌上的财产也将部分或全部丧失。品牌给企业带来的附加利益,最终源于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可以说,品牌资产是企业与顾客关系的反映,而且是长期动态关系的反映。(二)品牌资产的构成1、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就是指品牌为消费者所知晓的程度,故也称品牌知晓度。对某一个特定的品牌来说,品牌知名度或知晓度反映了消费者总体中有多少或多大比例的消费者知晓它。可见,品牌知名度反映的是品牌的影响范围或品牌的影响广度。(1)品牌知名度有益于提高品牌影响力,也有益于抑制竞争品牌知名度。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产生好感,源于品牌宣传,也源于消费者的自我暗示。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消费者常常感觉或暗示自己“有这么大的宣传力度,其实力不凡,品牌及产品定然不错”“这个品牌广为传诵,又有那么多人在使用其产品,应该或值得信赖”,因熟悉而放心。可见,品牌知名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品牌知名度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而且还会抑制竞争品牌知名度的提高。这是因为,一方面,人脑对信息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有较大选择性的能够形成长时记忆的信息更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人脑在吸纳信息的过程中,对同种信息而言,还有先入为主的特性。(2)品牌知名度通过品牌再识率和品牌回忆率来衡量。品牌知名度是通过富有成效的宣传来提升的,而品牌知名度或知晓度就可以用品牌再识率和品牌回忆率来衡量。前者反映的是消费者总体中知悉该品牌的数量及其比例;而后者则反映消费者总体有多少或多大比例的消费者在只提示产品领域的情况下就能够回忆起该品牌。2、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度作为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偏爱程度的衡量指标,它反映了对该品牌的信任和依赖程度。一般来说,忠诚度越高的品牌,顾客对其重复购买行为发生的次数越多。品牌忠诚的价值具体表现在这样几方面:其一是降低营销费用。如果消费者对某品牌持有偏好,形成了品牌忠诚,有较高的信任度和依赖性,进而经常购买该品牌产品,就会使品牌拥有者节省广告等促销费用。其二是易于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规模。品牌忠诚度高,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得到了顾客的认可;顾客的连续重复性购买也是一种富有诱导性的示范;口碑甚佳又使老顾客成了义务宣传员。而这些都是消费者群体扩大的重要而又十分有效的条件。3、品牌联想对品牌而言,不同的品牌会使消费者在脑海中产生不同的联想,进而形成不同的品牌印象。不难想象,提及“麦当劳”,消费者可能就会想起:汉堡、薯条、麦当劳叔叔、洁净的店铺这种品牌联想所形成的对品牌的印象最终将成为消费者选择品牌的重要依据。因此,品牌联想成为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品牌,通常会使人们联想到产品特征、消费者构成、消费者利益、竞争对手等,其联想内容因品牌不同而各异。消费者通过对不同品牌产生不同的联想,使品牌间的差异得以显露。广告宣传等传播品牌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使消费者“产生联想产生差别化认知产生好感产生购买欲望”。同时,由于绝大部分联想会想到消费者利益或与此关联,而这又是消费者购买与放弃购买的依据或缘由。所以,品牌联想能提供消费者选购的理由。此外,品牌联想的资产价值还表现在它能揭示品牌扩展的依据、能够创造有利于品牌为消费者所接受的正面态度与感觉。4、品牌的品质形象品牌的品质形象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总体质量感受或在品质上的整体印象。不言而喻,品牌品质形象相当程度地影响品牌的市场声誉,进而影响品牌或产品的获利能力。(1)品牌的品质形象不同于产品的实际质量。品牌的品质形象以品牌标定下的产品的实际质量为基础,但两者又并非完全等同。一方面,品牌的品质形象依赖于该品牌标定下的产品的功能、特点、耐用性、产品外观和销售服务能力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各有关因素;另一方面,品牌品质形象作为消费者对品牌在质量上的整体感知,它并非必然与产品的实际质量不可分割。(2)品牌的品质形象是企业实实在在努力的结果。品牌品质形象形成的过程中,企业是主角。正是通过企业积极主动的营销努力,使得企业的品牌相关信息触及到了消费者的心灵,并存留在消费者的头脑里、记忆中。也可以说,品牌的品质形象的形成反映了企业在品质方面所做的承诺以及企业为兑现这种承诺所做的各种努力。5、附着在品牌上的其他资产作为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被称之为附着在品牌之上的其他资产是指那些与品牌密切相关的、对品牌的增值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不易准确归类的特殊资产,一般包括专利、专有技术、分销渠道等。例如,可口可乐公司津津乐道的令其感到自豪的“7X”配方即是一种专有技术,是一种品牌资产。正是“7X”配方及对其神秘化的宣传,使“可口可乐”品牌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价值。最后还需说明,上述品牌资产的五个方面,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品牌时,并非是均衡的。如,有的品牌知名度很高,但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的联想却不一定十分理想;有的品,牌虽能激起一种独特的或美好的联想,但其品质形象可能并不尽如人意,等等。对品牌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心中有数是品牌有效运营的重要依据。(三)品牌资产的一般特征品牌资产作为企业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5个基本特征。(1)品牌资产具有无形性。品牌资产与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不同,它不能使人凭借眼(看)手(摸)等人们的感官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及大小。所以,品牌资产是一种特殊,的资产,是一种无形资产。有形资产通常是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取得其所有权,而品牌资产则一般需经由品牌所有者申请注册转化成商标,由注册机关依照法定程序确立其法律意,义的所有权;当然,品牌资产也可以直接通过交换获得所有权。(2)品牌资产难以准确计量。一方面,品牌资产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的品牌资产难以准确计量。我们知道,品牌反映的是一种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深度与广度通常需通过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和品牌品质形象等多方面予以透视,而且品牌资产的这些组成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彼此交错而难以截然分开的。另一方面,反映品牌资产价值的品牌获利性(品牌未来获利能力)受许多不易计量因素的影响,如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品牌投资强度、品牌策略、产品市场容量、产品所处行业及其结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等。这也增添了准确计量品牌资产的难度。(3)品牌资产在利用中增值。就一般有形资产而言,其投资与利用往往是泾渭分明,存在着明显的界限,投资即会增加资产存量,利用就会减少资产存量,而品牌资产则不同。品牌资产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投资与利用常常是交织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的。品牌资产的利用并不必然是品牌资产减少的过程,而且,如果品牌管理利用得当,品牌资产,非但不会因利用而减少,反而会在合理利用中增值。(4)品牌资产具有波动性。从品牌资产构成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品牌知名度的提高,还是品牌忠诚度的增强,抑或品牌品质形象的改善,都不可能一跳而就,而是营销企业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尽管品牌资产是企业以往投入的沉淀与结晶,但这并不表明品牌资产只增不减。事实上,企业品牌决策的失误、竞争者品牌运营的成功,都有可能使企业品牌资产发生波动,甚至是大幅度下降,或者快速增长。(5)品牌资产是营销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品牌资产是企业不断进行营销投入或营销活动的结果,每一种营销投入或营销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会对品牌资产存量的增减变化产生影响。正因如此,分散的单一的营销手段难以保证品牌资产获得增值,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并使之有机协调与配合。像奔驰、可口可乐、SONY等品牌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品牌运营者拥有丰富的营销经验和娴熟的营销技巧是密不可分的。如此说来,品牌资产的大小是各种营销技术营销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营销的总体水平。品牌资产是营销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八、 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全省制造业发展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现代制造业体系,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省各地培育形成大量市场前景好、成长活力足、创新能力强、制造水平高的中小企业和一大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持续涌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工业质量标杆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百亿级标志性企业。企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普遍完成,绿色集约安全体系全面形成,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全面提升。重点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围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绿色建材、特色消费品等重点产业,打造形成一批产业竞争力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包容程度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省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支柱。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水平大幅提升,围绕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形成一大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成多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一大批省级、国家级研发平台,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位列西部前5位。九、 市场细分的原则从企业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无论消费者市场还是生产者市场,并非所有的细分市场都有意义。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可实现性可实现性即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否易于进入,根据企业目前的人、财、物和技术等资源条件能否通过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例如,通过适当的营销渠道,产品可以进入所选中的目标市场;通过适当的媒体可以将产品信息传达到目标市场,并使有兴趣的消费者通过适当的方式购买到产品。(二)可营利性可营利性即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应当具有能够盈利的规模,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使企业赢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值得营销者为之设计一套营销规划方案的尽可能大的同质群体。例如:如果专门为2米以上身高的人生产汽车,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就是不合算的。应当注意的是:需求量是相对于本企业的产品而言,并不是泛指一般的人口和购买力。(三)可衡量性可衡量性表明该细分市场特征的有关数据资料必须能够加以衡量和推算。比如在电冰箱市场上,在重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更注重价格,有多少人更重视耗电量,有多少人更注重外观,或兼顾几种特性,当然,将这些资料予以量化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运用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四)可区分性可区分性指细分市场在观念上能被区别并对不同的营销组合因素和方案有不同的反应,比如女性化妆品市场可依据年龄层次和肌肤类型等变量加以区分;汽车市场可以根据收入水平和年龄层次等变量进行区分。十、 强化制造业规划实施保障(一)建立制造业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发布重大战略规划、重点产业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和重大项目布局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困难。聚焦重点行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关键资源要素配置等重点领域,加强省级统筹布局,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各州、市和开发区协调配合,形成省、州市上下联动,省直部门左右协同,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二)落实制造业链提升工作职责完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各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产品及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重要事项,加快推动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铝、绿色硅、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烟草、石油化工等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加大支持企业提高产业链细分领域集中度和跨链融合度,促进产业生态安全和更好发展。(三)加大制造业招商力度精准做好产业谋划和项目策划,引进一批制造业领域的大企业和好项目。紧扣各州、市和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比较优势,细化优先承接产业转移目录,明确招商目标,创新招商模式,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工作。强化招大引强,加大先进制造业招商力度,加快形成大中小型企业梯次发展布局。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不断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聚区。依托本地资本、资源条件、产业优势,充分发挥现有项目和企业的示范效应,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四)强化制造业规划落实考核评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规划发展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考核,确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如期实现。推动地区、行业、园区提升亩均效益,推进制造业低效企业改造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开发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完善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开展规划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强化对实施情况的过程跟踪分析,对重点领域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评估。(五)强化制造业财税政策支持持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和根植性。精准政策支持靶向,研究制定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统筹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等制造业发展相关资金,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链、重点产业以及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重点领域扶持力度。落实国家、省支持制造业发展各项政策,组织企业积极承担制造业领域国家、省重点项目计划和重大专项。优化财政扶持资金支持方式,完善竞争性遴选机制,提高政策资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专项支持资金,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各类扶持政策。(六)完善制造业金融扶持政策加快制定完善金融业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健全完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全省制造业和金融信息对接服务平台,鼓励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和科技型制造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提高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评估、保险等中介机构服务,减少融资收费;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循环贷款、分期还款、无还本续贷等方式,降低制造业融资成本。(七)建立制造业多元融资平台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通过股权市场和债权市场以及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建立健全服务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定向增发、资产收购等形式扩大融资规模。鼓励银行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对制造业技改项目加大信贷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产业链融资,为制造业中小企业转贷提供短期资金服务。(八)加强工业用地供给以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重点,进一步解决建设用地指标和土地利用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加强工业用地保障和供给,长远谋划保障工业用地空间。依据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定位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突出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划定开发区四至范围、工业用地保护线和产业保护区块,按照一次规划、滚动实施方式,分批分步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全省制造业重大项目用地指标由省级统筹保障。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合理制定土地年度供应计划,按照计划指标跟着项目走的方式,向符合规划、产业政策和用地定额标准的项目给配用地指标,精准投放工业用地增量。推进工业用地开发模式创新,建立开发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强化规划开发、出让运营、存量更新等各个环节的统筹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重大项目土地资源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和试点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模式,允许园区根据产业布局需要合理留白,为重大项目落地预留空间。探索适应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工业用地供应模式,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将开发区新增建设用地的计划指标与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的处置相挂钩。积极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持续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鼓励对现有工业用地追加投资、转型改造,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对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现有工业用地,鼓励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九)完善制造业基础设施配套组织实施开发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推动开发区加快道路、给水、用电、排水、热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建设,完善园区应急救援、污水及固体废物集中回收处理、安全环保等公用设施,补齐园区消防、安全、环保、绿化等功能性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支持开发区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完善新一代网络传输、无线通信、信息安全维护等信息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实现园区内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步伐。鼓励开发区加强专业市场体系建设,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服务,全面提升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开发区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加快提升园区污染物收集、处置、环境监测监控和能源清洁化利用能力。十四五期间,力争全省各类开发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到500亿元以上。(十)强化制造业要素资源保障加强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产业布局研究,加强与云南省十四五兴水润滇工程规划和地方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有效衔接,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对取水许可总量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严格限制耗水产业布局。优化能耗双控工作措施,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管控,分类推进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推动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探索搭建全省统一运营的综合性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将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各类适宜市场化交易的要素纳入交易平台进行市场化交易流转,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部分州、市要素指标不足的问题。(十一)强化制造业管理队伍建设加快专家智库建设,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进一步加大对懂工业、熟悉开发区工作的干部培养、选拔和交流力度,组织实施百名精英企业家培育计划、千名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等。(十二)完善制造业人才留用机制创新留才机制,盘活人才资源,完善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探索飞地人才、候鸟人才等柔性人才引进方式。加大重点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建立联合培养、培训等制度,提速科技创新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企业家及企业管理人才社会荣誉。建立优秀企业家及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社会服务绿色优先通道,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氛围。(十三)引进制造业高层次人才加大制造业招才引智,编制发布云南省制造业人才需求目录,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库,集聚更多高精尖缺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引进短缺性高层次创新人才,提高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适配度。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举,做到以产引才、以才促产,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团队。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与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兼职。(十四)培育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整合职教资源,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校企园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鼓励企业与本地院校合作,强化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加深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全省产业需求结合程度,以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双导师制和双元制等形式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打造职业工程师队伍。培育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探索技术高管、产业教授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打造高技能产业人才队伍,完善订单式培养和联合培训体系,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十五)深化制造业放管服改革探索试点一门办理、一章审批、园内办结模式,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在有条件的园区加挂审批窗口,试行园内审批办结。推行区域评估试点,由开发区管委会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气候可行性论证、雷击风险评估等事项进行统一评估,园区内投资项目共享或使用区域评估报告。(十六)加强制造业惠企政策落实加强涉企部门的统筹协调,建立完善惠企政策统一梳理、衔接、汇总、发布、办理机制。加快构建完善惠企政策统一归集、发布、申报、受理、兑现公共服务平台,尽快实现政策发布、宣传贯彻、咨询、申报、分送、兑现等,形成惠企政策申报及时接收、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的业务闭环,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充分地享受惠企政策红利,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强化政策落实评估督导,充分发挥工商联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的评估督导作用,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分级开展政策落实评估工作,公开发布评估结果,督促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十七)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吸引更多资源要素集聚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坚持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国际化。(十八)营造制造业良好氛围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家聚焦企业管理、研发、创新、市场等,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意识,加强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提高质量声誉和文化内涵。推动本地高等院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和专业。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积极倡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大力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公正公平、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十一、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传统研究法1、产品研究法产品研究法即对产品(商品),如农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等的营销问题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其优点是具体实用,缺点是有许多共同的方面造成重复。这一方法的研究结果形成了各大类产品的市场营销学,如农产品市场营销学。2、机构研究法机构研究法即对分销系统的各个环节(机构),如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进行研究的方法。侧重分析研究流通过程的这些环节或层次的市场营销问题。其研究结果形成了批发学、零售学等。3、职能研究法职能研究法即研究市场营销的各类职能以及在执行这些职能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将营销功能划分为交换职能、供给职能和便利职能三大类,并将之细分为购、销、运、存、金融、信息等内容,分别和综合进行研究。这一方法在西方学术界颇为流行。(二)历史研究法这是从发展变化过程来分析阐述市场营销问题的研究方法。如分析市场营销的含义及其变化,工商企业100多年来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过程,零售机构的生命周期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