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387769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3-1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3-1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化探工程测量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物化探工程测量根本标、技术设计、控制测量、规那么与非规那么测网点布设、观测资料整理、质量检查与验收及技术总结报告之编写。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地勘行业内开展大、中、小比例尺地面物化探工程测量工作。2 名词术语2.1 物化探工程测量 应用大地、航测与工程测量等方法,解决物探化探测量领域内的三维定位问题,统称为物化探工程测量,又称物化探测地。2.2 规那么测网 按照物化探工作比例尺所规定的测点点距、线距构成的矩形或方形测网称之为规那么测网。2.3 非规那么测网 按照物化探工作比例尺所规定的测点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构成具有一定自由度的面积型测网称之为非规那么测网。2.4 航空象片定位测量 应用航空摄影象片上地物或地表特征点的影像,于实地识别其位置,航测内业解求三维坐标的方法,称之为航空象片定位测量。2.5 物化探GPS定位测量 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缩写,即全球定位系统。用其三维定位技术来确定物化探控制加密点或测点平面位置与高程的方法,称之为物化探GPS定位测量。2.6 精测剖面 为了研究物化探异常进行定量推断解释或确定勘探工程位置时所布设的剖面,称之为精测剖面。2.7 典型剖面 为了了解异常特征,以定性解释为主或作概略定量推断解释时所布设的剖面,称之为典型剖面。3 根本要求3.1 坐标与高程系统 坐标系统暂时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平面控制采用高斯正形投影,当物化探工作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 : 10 000时采用3带,小于1 : 10 000时采用6带计算平面坐标。 在国家控制点稀少地区大比例尺物化探工作中的小面积测区,当无条件进行连测时,允许采用其它平面和高程系统或假定坐标系统。假定坐标系统可以在已出版的地形图上量取概略坐标和高程值,作为工区起算点,并埋设固定标志,以便必要时与国家控制连测。 物化探GPS定位测量应将WGS-84坐标与椭球面大地高程转换成所需坐标与高程系统。3.2 控制测量 物化探工程测量应已工区已有的等级控制点,5s、10s级小三角点一、二级导线点、水准点为根底,根据工区面积和工作比例尺,可以上述任一等级作为首级控制,采用经纬仪交会、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GPS定位测量等方法,进行物化探控制加密测量。3.3 物化探测网点三维定位精度 物化探测点的点位、相邻点距及其高程精度要求见表1。表中各项精度均以中误差衡量,并以二倍中误差为限差。表1中未涉及的重力详查工作,可根据其总精度要求拟定相应的三维定位精度指标。当测网点三维定位精度指标高于或低于表1规定的指标时,应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表 1物 化 探 方 法点位中误差(图上mm)相邻点距相对中误差%高程中误差(m)平 原丘陵区山 区磁法、激电面积性、自电、化放射性1.2512.5激电测探1.255相对高程中误差为图上1.0m电剖面= (定量)1.02= (定性)1.04充 电 法1.02电测探点距250m1.00.5目的层埋深的1%点距250m1.00.5目的层埋深小于50m地震勘探1 : 25 0000.81.41 : 50 0000.81.71 : 100 0000.82.0重力勘探详查1 : 2 0001.010.01 : 5 0001.01 : 10 0001.01 : 25 0001.0普查1 : 50 0000.5或1.00.71.0区域调查1 : 100 0001.01.01.51 : 200 0000.53.04.01 : 500 0000.53.0或7.04.0或9.01 : 1 000 0000.257.09.0区域化探1 : 200 0000.75精测剖面0.612.5相对高程中误差为图上0.6mm典型剖面1.012.5 物化探测网点必须与物化探控制加密点进行连测,有条件而未按本标准要求连测,不能作为正式成果予以验收。需连测的物化探特殊点如磁法总基点、重力基点等,按各种物化探标准或技术规定的要求执行。 用天作业的各类仪器设备,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检验,其各项性能及精度指标必须满足要求。检验工程及要求见附录A及其它有关标准。检验记录应认真填写,并作为原始资料与测量成果一起上交。3.4 物化探测网点的布设,可采用以下方法:a 全仪器法布设测网;b 航测法布设测网;c 地形图布设测网;d 航空象片定位测量;e 地形图定点;f 物化探GPS定位测量。3.5 当用其他方法布设测网点时,须在设计中规定方法及技术要求,并应满足本标准表1中的各项精度指标。3.6 测量工作开始前应进行测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编写技术设计书;工作进行中应加强内外业的质量检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资料整理和成果报告编写,并对测量成果资料进行验收和评价。4 技术设计略5 控制加密测量 为控制物化探测网点取得其坐标与高程,须在首级控制点的根底上进行控制加密测量。根据物化探工作的需要,可在首级控制点上开展两级,即为物控一级及物控二级控制加密测量。 控制加密测量点可根据测区的面积、物化探工作比例尺、开展远景、地形条件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快速经济有效的布设方案。假设采用经纬仪量距或视差导线测量及等外水准测量等方法,可参照?地质矿产勘查测量标准?3.14.3条内有关规定。5.1 经续仪交会法测量略5.2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 电磁波测距导线点可在首级点间布设成附合导线、结点或导线网。导线尽可能布成直伸状;导线相邻边长尽量接近。视线最好选在地面覆盖物相同的地段,且应离开地面或障碍物1.0m以上。 电磁波测距平面导线 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按表7规定执行。表 7等 级物控一级物控二级附合导线长度(km)84平均边长(km)0.80.4每边测距相对中误差1 : 30 0001 : 15 000测角中误差1520方位角闭合差4560全长相对闭合差1 : 8 0001 : 5 000注:n为转折角个数 结点至点之间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附合路线长度的0.7倍。结点与结点之间的路线长度允许为附合路线长度的0.5倍。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一般与其平面测距导线同时施测,也可以单独施测,以代替水准测量。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精度及规格应按表8规定执行。 表 8等级作业方法平均边长(km)最大倾角()路线全长闭合差(m)垂直角测回数测回间指标差之差( )J2J6J2J6物控一级单觇0.8150.2131524复觇1.6物控二级单觇0.40.3121530复觇0.8 作业前应根据电磁波测距仪的实际情况及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对仪器及其主要附件进行检查。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的作业要求a. 电磁波测距中误差应不大于10mm/1km;b. 测距工作要求在大气稳定和成象清晰的条件下进行;c. 在测距过程中,如遇到大气湍流影响严重时,应停止观测;d. 斜距测回数应不少于两测回,一测回至少两次读数,读数较差小于1cm时,取其平均值;e. 斜距单程测回较差一般不大于15mm;f. 一般用三联脚架法施测;g. 垂直角观测必须直返觇;h. 测站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仪器高和觇标高量至毫米。5.3 物化探GPS定位测量 一般规定 物化探GPS定位测量是指在首级点的根底上,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载波相位定位原理 ,以单频或双频GPS接收机进行控制加密测量。采用时间统一为协调世界时UTC,坐标系统为WGS-84坐标系及椭球面高程系,换算为1954北京坐标系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根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9的规定。 GPS点布设,主要根据用途、测区地形与交通条件、预期精度要求、成果可靠程度及效率等综合考虑,一般可采用附合导线或支导线方式布点。 选布GPS点时,应充分了解与分析测区已有资料、地形、交通、供电、通讯、气象及首级点分布等情况,将点位选布在视野开阔的地方,周围障碍高度角不得大于12,距大功率电视台或微波站不小于300m,距高压线不小于100m,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点位选定要注意交通方便,且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及便于保存。点位选定后,用木桩标定。表9项 目一 级二 级边长区间(km)1020510固定误差(mm)1010比例误差(ppm)3050几何图形强度PDOP1010卫星高度角1515有效观测卫星总数44历元间隔(s)15601560时段长度(min)40602040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1515 作业前对GPS仪器按要求进行全面检验,合格前方可作业。 采用最新星历预报,周期为一个月,确定每天观测有效时段,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及观测方案。 测站作业略5.4 象片控制测量略6 测网点布设6.1 一般规定 根据物化探工作任务及精度指标,确定测网密度、布设形式,使用仪器类型及方法技术。 物化探测网一般布设为规那么网及非规那么网两种形式。1 : 10 0001 : 25 000比例尺测网应以规那么网形式布设。1 : 50 000比例尺测网应以规那么网形式布设为主,亦可按非规那么网形式布设。小于1 : 50 000比例尺工作均按非规那么网形式布设。 物化探测网的方位、点线距、点位活动半径、工作面积等应与物化探设计相一致。点线编号应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递增。 基线或导线 点,木桩标定并编号。测点可间隔数点固定一个木桩,或树立其他明显标志。6.2 规那么测网 仪器综合法 仪器综合法主要适宜竽1 : 1 0001 : 50 000比例尺的重力、磁法、地震、放射性、电法、化探等详查的面积测网及剖面工作。 基线应附合物控或连测级点间,或沿基线方向布设导线点。基线或导线 闭合差应予配赋。物化探测网的起始点和起如方位视测区地形条件以及物化探荼要求由以下方法确定:a. 直接由测区中已有首级控制点或物控点引测;b. 通过天文观测方法测定起始方位角,或用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c. 无定向导线方法;d. 在大于工作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取坐标及方位 测线的起测和闭合视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下述方法:a. 起闭于两相应基线点或转站点之间;b. 起闭于控制导线点间;c. 起闭上述点的两测线互相闭合;d. 在上述点上,以极坐标法直接测定测点;e. 在地形平坦地区,也可采用罗盘仪或三杆定向,测绳量距定点。 对地形条件困难,或面积较大的大比例尺测区,测线应采取平差措施,按实际点位成图。假设采用单基线起测测线时,相邻测线间相互闭合,测线闭合差一般可不进行配赋。 基测线转站间的距离测定:用普通经纬仪测量时,应以直反觇观测取其平均值。以电磁波测距仪测量时,可单程一测回测定。由转站点上测量测点时,效劳费纬仪视距单向二次测定或电磁波测距仪一测回测定。 基线水平角按方向观测法一个测回测定,2c值互差不大于6方位角闭合差不得大于2 测线水平角按方向观测法半测回测定。当基、测线按直线布设时,可使用“一次倒镜法,但须盘左盘右交替使用。 经纬仪视距布设测网基测线技术要求及限差。a. 视距长度及视距精度,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 10 工程 要求测量比例尺最大视距长度(m)直反觇较差1 : 1 0001701/2501 : 2 0003001/2001 : 5 0004001/1501 : 10 0004501/100 b.长度及闭合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 11工程技术要求比例尺图上1.0mm图上1.25mm基线测线基线测线最大长度(km)闭合差(m)最大长度(km)闭合差(m)最大长度(km)闭合差(m)最大长度(km)闭合差(m)1:1 0000.71.70.51.71.02.20.72.21:2 0001.23.51.03.51.64.32.14.31:5 0004.08.62.78.66.010.83.410.81:10 0008.017.34.817.311.521.66.121.66.2.1.8 使用电磁波测距方法布设较高精度的1 : 25 0001 : 50 000比例尺重、磁、地震勘探测网时,起闭于两控制点或物控二级点;布设控制导线,由导线点上施测线。控制导线及测线角度,坐标闭合差进行平差计算,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2的规定。 当配合高精度重力测量,高程中误差要求在0.10.5m时,可利用不小于1 : 40 000航片布设测点,空三加密其平面和高程。 表 12工程限差类别控制导线测线点1 : 25 000最大边长(km)23.5导线长度(km)2238方位闭合差()11.5坐标闭舍差(m)11261 : 50 000最大边长(km)34.5导线长度(km)4268方位闭合差()11.5坐标闭舍差(m)2252 布设地震勘探测线或测网的根本要求为:a. 根据勘探设计,实地布设地震测线方向及检波点震源点并计算出平面坐标及高程。b. 地震勘探测线应布置成直线,如遇不可超越障碍物时,可折线过,但转折角不得超过来 8,平面位置不得偏离500m。测线转折点必须设置炮点或检波点。c. 如在规定的位置上不易设置爆炸点、检波点时,可将爆炸点沿测线方向10m移动;爆炸点垂直测线方向50m内移动;检波点垂直测线方向20m内移动;移动的爆炸点、检波点应作记录并及时通知地震仪器站。 航测法布设测网略 地形图敷设测网 用于敷设物化探测网的地形图应是国家正式出幅员。其用图比例尺必须大于物化探工作比例尺。平地、丘陵地的1 : 10 000工作比例尺物化探测网可用同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图敷设测网步骤 a. 根据物化探设计提供的面积和起点坐标、测线方位、测网密度等计算测区边界坐标,并展绘到地形图上。 b. 在边界点之间大工区可根据图幅计算边界点,按点、线距进行准确计算,注明点、线号。 c. 根据地形、地物等特征点进行实地布点布点必须由另一人检查。打桩注记号、线号。无特征点可判时,那么借助于半仪器法或经纬仪音乐会以法及极坐标法进行实地布点。 d. 需图解坐标或高程的点,应由二人独立进行。二人图解坐标误差应小于0.5mm,高程误差应小于1/3根本等高距。 大面积草原、戈壁、沙漠等无明显地物地带,不宜使用地形图布设测网。 利用地形图布设测网,需进行测点质量检查。点位误差应满足同比例尺物化探测点定位精度要求。检查方法如下: a. 利用图幅内点作为起闭点,按导线或极坐标法对测点进行连测检查。 b. 无点时,可选择明显地物点作为测站点和方向点,按极坐标法对测点进行检查。6.3 非规那么网 非规那么测网主要适用于区域重力调查,其测点密度,精度要求应符合表16的规定。 其他物化探方法,可视各方法对测点精度要求在技术设计中另行规定。 非规那么测网编号一般采用四位数,前两位为横坐标公里数的末两位,后两位为纵坐标公里数的末两位。当采用坐标编号不方便时,也可以采用自然顺序编号。 电磁波测距极坐标定位测量,一般适用于工作比例尺大于1 : 100 000的测点的施测。作业中应遵循以下几点: a. 测区内首级控制点均可作为测站点,当首级控制点缺乏时,可在三角点间布设一、二级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导线精度按5.2规定执行。 b. 测点距测站的边长一般不应超过3.5km。当高程精度要求较高时,边长应控制在2.5km以内。 c. 测点间的距离测量应不少于半测回即两次读数,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垂直角中丝法观测一测回。 d. 仪器高、觇标高均应量至毫米。表 16要 工程求比例尺测点密度km2/点剖面点距(km)平面精度(m)高 程(m)平 丘山 区1:100 000120.51.01001.01.51:200 000481.02.01003.04.01:500 00020402.05.02507.09.01:1 000 000801605.01.002507.09.0 航空象片定位测量略 地形图定点 用作判定测点平面位置及在图上直接读取高程的地形图,其比例尺应符合表20的规定。 表 20地形图 项 目比例尺工作比例尺平面定位直读高程1 : 50 0001 : 10 0001 : 5 0001 : 100 0001 : 50 0001 : 10 0001 : 200 0001 : 50 0001 : 50 0001 : 500 0001 : 100 0001 : 50 0001 : 1 000 0001 : 100 0001 : 50 000 测点点位应尽量选取图上高程注记点或明显地物点,以便于量取平面坐标与读取图面高程。假设测点选在非明显地段时,可用图解法交会确定点位、内插等高线读取高程。 当采用气压高程测量方法配合地形图定点测定测点高程时,应在技术设计予以规定。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程测量方法适用于平坦丘陵开阔地区,且比例尺小于1 : 200 000的重力测量及其他物化探相应比例尺方法作业。 GPS定点 采用GPS定位测量方法测定物化探测点两维或三维坐标,主要适用于滩涂、戈壁、沙漠、草原、高山等特殊困难地区开展小于1 : 50 000工作比例尺物化探测点定位。对于只要求两维定位物化探工作,在无SA政策影响下可采用导航型GPS仪器进行单点定位;如有SA政策影响时可采用差分GPS定位事后改正方法。对于要求三维定位的物化探工作,须采用测地型GPS仪器单频或双频,以静态载波相位测量方法进行作业。在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沿线周围障碍物高度不易遮挡GPS卫星信号的地区,点距小于或等于500m的物化探测点三维定维,亦可采用动态载波相位测量方法进行作业。 静态定位载波相位测量,每个测点有效观测时间为510min;固定站点距流动站待测点最远边长,单频机不得超过100km,双频机不得超过200km。其作业方法技术及要求,均按5.3节中有关规定执行。 动态定位测量 a. 动态定位作业前的初始化,需采用天线交换法、基线法及静态定位法中的某一方法确定其整周模糊度。天线交换法:其固定站天线与流动站天线须相距510m,同时采集至少4个历元观测值之后进行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必须保持跟踪4颗卫星;基线法:基线长度不宜超过10km,且基线三个分量的精度应在5cm之内。静态观测时段约为1小时,且一个测站为点。静态定位法:根据基线长短不同,观测时间为3060min,为能有最正确时机解算出整周模糊度的整周数值,基线长度一般在1015km范围之内。 b. 在制定观测方案时,星历预报必须采用周期为一个月以内的星历数据。 c. 在点或参考点上的接收机必须连续观测;待测点上的接收机必须采集4个历元以上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在迁站过程中,卫星必须连续跟踪即不能失锁,否那么须应返回前一测点重新观测。 d. 动态定位作业结束后,将数据传送到配套微机,形成星历、信息与数据三种文件,应用配套软件以自动方式和手工方式处理数据,并根据预先测定的坐标转换参数,将WGS-84坐标及椭球面高程转换成1954北京坐标系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并作出精度统计与评价。6.4 剖面测量 典型剖面测量 为了了解异常特性,以定性解释为主或作概略定量推断解释时可布设典型剖面。 a. 典型剖面上各物化探观测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相对于最近首级控制点为测图比例尺图上1.0mm。相对高程中误差为剖面工作比例尺图上0.6mm。 b. 典型剖面一般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或经纬仪视距导线等方法施测。但对要求较高,地势又较平坦的特殊剖面,其高程可用等外水准施测。当已有地形图比例尺大于或等于所作剖面图的横比例尺时,可用图解法在地形图上横切剖面。当地形剖面的精度要求不高时,还可采用小于剖面图横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c. 用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与经纬仪视距导线法施测时,路线长度、最大视距长度、距离直反觇较差、最大长度闭合差等于相同比例尺的测线测量的要求相同。 d. 典型剖面可起闭于首级控制点、物控点或导线点上,也可以起闭于物探基线点上。 e. 剖面高程一般均不闭合,此时应利用直反觇高差的较差计算测站最弱点相对高程中误差计算时应参加垂直度偏心差之改正,其值不得大于剖面工作比例尺图上0.424mm。 f. 各种剖面观测,测站间直反觇高差不符合表21要求。表 21 视距直反视距每百米 觇较差高并不符值cm地面倾角25020015010046681189111420121215202916151925382018233046252227365430以上25304060当距离小于100m时,按100m要求当剖面较长或垂直角较大时,按表21的要求达不到最弱点相对高程中误差0.424mm图上的总要求时,应提高测角、测距精度,在设计时另行制定高差不符值的限值。 精制剖面测量 为了详细研究已发现的物化探异常,进行定量推断解释或确定勘探工程位置时布设精测剖面。 a. 精测剖面上各物化探观测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相对于最近首级控制点为剖面工作比例尺图上0.6mm。相对高程中误差为剖面工作比例尺图上0.6mm。 b. 精测剖面一般都采用电磁波测距高程或经纬仪视距高程导线施测,当经度要求较高、经形条件又允许时,剖面点高程可采用等外水准施测。 c. 用视距导线法施测时其路线长度、最大视距长度、距离直反觇较差、最大长度闭合差等应与相同比例尺的基线测量的要求相同。 d. 高程测量的精度及方法与典型剖面测量的要求相同。 进行剖面测量时除测定各剖面点的高程外,尚应加测剖面点间的地形突变点。 剖面可采用绝对高程或假定高程。当采用绝对高程时,应以三角高程或视距高程导线进行连测。当采用假定高程时,其起测点的概略高程,可以从地形图上量取或假设,组成面积性剖面网时网中的高程系统应统一。6.5 固定标志埋设 为了固定测网和异常位置,便于恢复、寻找异常及进一步布置地质探矿工程和物化探工作,每个工区均应埋设固定标志,其规格可参照附录G中有关规定执行。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利用天然岩石作为固定标志。 当物化探测网与控制点进行了必要的连测,固定标志可不再埋设。当测区内埋设的标志的控制点较少时,应在基线上增埋一定数量的固定标志。 独立工区物化探测网的基线及有重要意义的精测剖面的端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 对面积较大的地区,测网基线上固定标志的埋设应分布均匀,其间隔最大不应超过规定的基线最大闭合长度;面积较小时,测网只在基线端点上埋设。需要埋设固定标志的物化探特殊点如重力基点等按各种物化探方法标准或规定的要求执行。 在居民地较多的地区,重要的固定标志应绘制点之记参照附录G。根据国务院的规定,通知当地有关行政机关办理托管手续。固定标志托管书采用全国统一格式。7 观测资料整理7.1 记录 一切原始记观测值和记事工程,必须在现场用铅笔或钢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字要清楚、正确、整齐、美观、不得涂改、转抄,不同测区、不同方法、不同内容的观测资料不得混记在同一记录本上,不同日期不得记在同一页上,外业手簿应进行编号,不得撕毁。 记录本内盛装中应将当天工作开始页和结束页的工程填写齐全。 外业手簿中记录和计算的修改及观测值的淘汰,不得涂改及刮补,应用横线整齐划去,把正确数据记在被划去的数据上方。凡划去的数字和超限划去的成果应在备注栏内说明原因和重测成果所在页数。同一测站不能同时划改两个相关数据。 水平方向观测,抄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现场改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 各方法的线路闭合差应在该线末端所在页次绘出线路闭合示意图,注明方位、距离和闭合差。7.1.6 采用电子手簿记录时,打印输出的主要工程应与手记相同,各项限差打印后应附在专用记录本内。 物化探GPS定位测量记录 a. 测量手簿记录必须在现场按作业顺序完成,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 b.数据文件应及时拷贝成一式两份分别保存在专人保管的防水、防静电的资料箱内。 c. 数据软盘应帖制标签,注明文件名、网区名、点名、时段号、采集日期、测量手簿编号。7.2 内业计算略 精度评定略7.3 资料整理8. 质量检查与验收9 成果报告编写 测区工作结束后,应对物化探工程测量工作单独编写成果报告,或作为物化探报告的章节。成果报告必须以正式验收资料为依据由物化探工程测量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9.1 概述 说明物化探工程测量工作的目的任务与要求,野外采用的工作方法及工作起止日期,任务完成情况及未完成的原因,并简述人员仪器的配备情况。9.2 测区情况 表达测区的行政位置、地理坐标、地理特点、交通情况、水系分布、森林覆盖及其分布情况、气候特点、雨季、雾季时间等影响野外作业的有关因素。 对资料大地控制点、航摄资料、水准点成果、地形图、钻孔、探槽的坐标成果等的收集情况。说明资料的精度及利用程度。9.3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常规布设的物化探测网包括剖面及非常规布设物化探测网的新技术方法的应用过程,说明这些工作方法实际到达的各项技术指标及劳动组合经济效益情况。 各级控制加密包括平面和高程的布设方法和实际到达的精度,物化探测网的连测及地形地质图的扣合情况。 各项工作是否按规定和设计要求执行,修改的原因及理由。 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测区固定标志的埋设托管情况。 室内工作应说明成果计算整理的方法、步骤及成果资料的完整洁成度。 物化探工程测量工作质量及评价,要用具体数字加以说明,对取得的成果要通过分析研究作出评价。9.4 工作经验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对新技术的应用加以详细的表达。对于在特殊困难情况下进行物化探工程测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其取得的效果,应详细总结,最后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对改良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