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结构动态模型分析与预测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7275149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经济、结构动态模型分析与预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经济、结构动态模型分析与预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经济、结构动态模型分析与预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经济、结构动态模型分析与预测 编者按: 本文是课题组历时一年多的研究结果。该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库存结构、进口结构、出口结构、调入调出结构的全面分析,对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相对平衡分析,对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都是在占有大量原始数据并运用国际上先进的多部门动态模型技术的基础上得出的。该文以翔实的数据证明:江苏经济增加值率下降幅度大,其中一半是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必然结果,不能全部归于经营效益差;江苏产品九十年代内外销是三七开而不是四六开等。这些结论为正确认识江苏经济形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素材。尽管篇幅长了一些,但值得关心我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同志们认真一读。 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结构的调整。国内外经济理论界的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结构变化升迁的体现。东西方各国工业化进程,都证明了这种看法。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并且都通过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江苏的实践也表明,生产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两个转变是加速江苏现代化步伐的关键。 根据现代经济理论,按照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使用国际上较先进的多部门宏观经济动态模型技术,我们对江苏经济结构进行了动态分析与预测。 一、产业结构、增加值率以及经济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依次走过了:农业轻纺工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别为主导产业的各个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经济发展阶段更迭的核心内容。模型数据分析表明,江苏经济目前处在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必然提高经济循环的中间投入率,降低总产值中的增加值率。 1、中间投入率上升。中间投入率是总产值中物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消耗)所占的比重。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经济循环的中间投入率,都呈上升趋势。 1987年至1995年,江苏经济中间投入率从63提高到72(按当年价计算,下同),上升了9个百分点。同期,全国经济中间投入率上升了8个百分点左右。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中前期,中间投入率也都经历过类似的上升过程。分析其原因:第一,农业结构优化、升级。19871995年,我省农业中间投入率由35上升到50,全国农业中间投入率从27上升到42,都提高了15个百分点,它表明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用量增加,水利设施增多,它还表明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育种、植物保护等生产环节社会化程度上升,增加了农业中间投入的比重。这些,恰恰是我省农业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的标志。正因为如此,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稳定性逐步加强,农业内部结构改善,粮棉油单产稳步上升。第二,工业结构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发展阶段。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制造业比重逐步上升,一方面基建时它需要投入更多资本,另一方面它的产品结构日趋复杂,需要先进技术装备,采用许多优质零部件,代替初级原材料,故而中间投入上升。第三,高通胀、高物价的滞后恶果。高物价一方面吸引较多的资源流向江苏,另一方面提高成本,增加中间投入,降低价格竞争优势和产品的产销率。第四,结构性矛盾和企业经营不善,使得资源浪费严重,能耗物耗高,投入多产出少,中间投入比重上升。上述分析表明,除效益因素外,产业结构转变、升级,是中间投入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这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初中期的共同经济现象。 2、江苏产出中增加值率下降,其中一半是中间投入率上升的后果,是重化工发展阶段的特征。增加值等于总产值减去中间投入。后者上升必然导致增加值率下降。有人认为经济效益下滑是江苏经济发展中增加值率下降的唯一主要原因。对此,应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的分析。19801995年,江苏工业经济的增加值率下降了13.7。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对统计年鉴数据加工、分析的结论是:在上述13.7个百分点中有8个百分点是产业结构变化、中间投入率上升而引起的,是江苏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产物。其余5.7个百分点是企业经营不善,经济效益下降的后果。 展望未来,在比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江苏经济的中间投入率仍将上升,增加值率则相应下降。以钢铁产业为例,我们的一吨钢售价300美元左右,国外一吨钢卖500美元,原因是质量、技术含量相差悬殊。为了缩小差距,就要不懈地改善产品质量与结构,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逐步提高资金、科技等中间投入的比重。这些正是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转变、升级的过程,也是经济进步及发展阶段跃迁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间投入率的上升,全省经济增加值率,还会继续有所下降。 二、全省需求结构动态分析 1、投资需求快速增长 “八五”期间,投资需求(90年可比价)年递增24.9,高于GDP18.2的增长速度,投资关于GDP的弹性系数为1.36,该值落在1.01.4的正常区间之内,它标志着江苏经济处在工业化中期的高速发展阶段。投资(包括库存增加)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从41.5上升到49.1,增加7.6个百分点。近年来,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农业投资增长幅度较大,交通、邮电等基础实施的投入上升。在总投资中,技术改造的投资增长速度偏低,年均增长20左右,技改投资比重偏小,只有25,远低于5060的合理界限。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情况还比较严重。 2、省内消费总需求增势平缓 19901995年,全省消费总额从708.5亿元上升到1171.4亿元(90价,下同),年递增10.6,低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18.2),总消费关于GDP的弹性系数小于1,只有0.58,消费增势平缓的现象比较明显。同期,全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2和4。在全省总消费中,农村居民消费额年平均增长5.98,城镇居民消费额年平均增长13.5。上述数据表明,以控制社会需求总量及其增长速度,进而控制物价的宏观调控目标已经实现。 总消费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城乡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33.5)偏低,而且五年中下降9.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的年均增长速度快(19.7),在GDP中的比重(8.6)偏高,五年上升1个百分点,总额达到444.2亿元。上述数据表明,那种认为江苏乃至全国居民消费增长过快,超过GDP速度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所谓“国民收入超额分配”的说法,也没有确凿证据。至少江苏省不是这样。导致以上误解的原因可能在于:GDP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居民消费收入速度按当年价计算,计算口径不一致所致。 3、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市场化趋势逐步增强 人均消费结构。“八五”期间江苏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收入从1463.8元上升到4209元,年递增23.5,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8.2。年人均消费支出从1338.7元上升到3772.3元,年递增22.1,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6.9。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镇居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人均消费结构变化较大,恩格尔系数从55.5,下降到51.9,下降3.6个百分点,住房与交通、通讯的支出分别上升5和2个百分点。 总量消费结构。19871995年,全省城镇居民消费总额从169.5亿元上升到386.2亿元,年递增10.8。在消费总额中,对农产品的消费比重从24.6下降到16.7,减少7.9。对工业制成品的消费比重从56.5上升到58.1,增加1.6;交通、通讯和文化、教育消费比重分别增加0.15和1.11;金融、保险支出增加0.57个百分点。综合看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市场化倾向逐步增强,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已经越过温饱界限,正在小康阶段上稳步前进。全省城镇居民消费总额净增216.8亿元,额度相当大,其原因:一是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二是全省城镇特别是小城镇发展速度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节奏加快,城镇人口增长幅度比较大。这是各国现代化过程的共同趋势。 4、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处在温饱为主的发展阶段 人均消费结构。“八五”期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883.8元上升到2456.9元,年递增22.7,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4,1996年实际增长1112。19901995年,人均消费支出由787元上升至1938元,年递增19.8,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2左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结构中,恩格尔系数从52.3上升到54.8,教育、文化和交通、通讯支出分别上升2.8和1.4个百分点。 总量消费结构。19871995年,全省农村居民消费总额从381.7亿元,上升到538.6亿元,年递增4.4。在消费总额中,对农产品的消费比重只下降0.84,维持在45左右;对交通、通讯和教育、文化的消费比重分别上升1.2和2.1。从整体上看,全省农村居民生活逐步改善,但是,目前仍然是衣食为主的消费结构,处于温饱阶段。 全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多元化、均衡化趋势比较明显。改革烫平、化解、分散了消费需求,消费商品相对集中、消费热点突出的现象显著缓解。今后,难以再现往昔“三大件”那样的消费浪潮。城乡居民消费心理也逐步趋向稳定、成熟。 5、外贸、外经结构日益改善 在“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引导下,全省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结构日益改善的对外开放格局。“八五”期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479亿美元,比“七五”增长2.2倍。“九五”第一年全省进出口贸易195亿美元左右,接近200亿美元,又上了一个台阶。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程度稳步上升。 出口结构逐步高级化。1995年,全省出口597.6亿元,其中农产品只占2.1,制造业产品比重高达90.8。19901995年,制造业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升级,其主要变化:一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量上升,电子产品与通信设备出口金额,比重上升了1个百分点,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出口比重上升2.5,二是重化工产品出口上升,其中机械制造业出口比重上升5.1,化工、医学、化学纤维出口比重上升3.8;三是轻纺工业品出口比重下降15.2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出口比重下降18.2,缝纫服装出口比重上升7.2。概括起来,江苏出口结构变化趋势是,轻工产品出口比重下降,但加工深度逐步提高;重化工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并将逐步取得主导地位;高技术商品出口有了良好开端。上述出口结构的分析,在更深的层次上表明,江苏经济正处在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进口结构变化明显。19901995年,农牧业产品进口比重上升6.29,总额达到了32亿元。制造业产品进口比重大,占83左右,但是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五年间比重下降了11.4个百分点。1995年,大宗进口项目有:机械设备112亿元,约占进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其次为化学、化纤88亿元和电子及通讯设备23亿元,石油、纺织进口额度也比较大。 外经结构逐步升级。八十年代,江苏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主要是劳务输出,承包工程。“八五”期间,我省在外国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截止1996年,全省共兴办境外企业550家左右,总投资2.7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1.4亿美元,占总投资的51.4。欧、亚、美、非等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我省兴办的企业。投资涉及的领域有工业、商业、运输、种植、医疗、捕捞、资源开发等,其中主要是工业企业。境外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好,19921994年,全省境外企业营业额1.4亿美元,我方税后利润总额1千多万美元。 6、库存及其结构变化 随着全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适度增加库存。但是,近十年来库存增长过快,积压严重,挤占巨额流动资金,影响经济正常循环。“七五”期间,库存总额年平均增长22.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递增率为11.1。“八五”期间,库存总额年平均增长29.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递增16.8,比“七五”高出5.7个百分点,1996年,总库存又增加到1000亿元左右,主要工业部门的库存大都呈上升趋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库存中除能源、原料和农产品外,大部分为不良产品和滞销产品。1996年,江苏工业品产销率略有回升,达到95左右,但仍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 在全省库存总额中,制造业所占的比重最大,1995年高达82.2,比1990年上升了4.2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的纺织、皮革、皮毛、家俱、文体用品和非金属矿制品等库存的比重为30.8,比1990年增加1.4;重工业的化学、黑色金属、机械制造和金属制品等库存的比重为29.7,比1990年增加4.03。此外,塑料制品、造纸、印刷品的库存额也比较大。 三、全省生产供给结构动态分析 全省生产供给结构逐步改善,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物价涨幅稳定回落。短缺性的卖方市场变为平衡有余的买方市场。在总量平衡的背后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供需结构矛盾。企业开工不足,经济效益深受影响。 1、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瓶颈”现象开始缓解。农业、能源等基础产业的投入增加,低产田改造面积较大,水利工程建设顺利,抗旱、防灾成效显著,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价格涨幅回落,粮食丰收的基础比较坚实,猪禽、肉蛋产量年递增611。贸工农一体化企业及其规模持续发展,耕地规模经营面积扩大,农副产品供给总量、质量、效益逐步上升。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内部的生产结构改善。城市道路、水电、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快,宁沪高速公路、宁通宁连一级公路建成通车,省、市、县自动程控交换电话网已经形成,民航机场和江河港口建设速度快,一个高等级的公路、民航、航运网络雏形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瓶颈”现象明显缓解。日益加强的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为全省经济集约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环境。 2、三次产业结构逐步改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开始高于工业增长速度,1996年高出2个百分点。这种现象经历可能出现的反复之后,将长期稳定下来。“九五”期间,第二产业比重长期持续上升的趋势,将渐渐停止,而且在越过峰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趋势将逐步加强,三次产业结构优化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6.1:51.1:32.8,三产比重上升2.7个百分点。“八五”期间,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较协调,主要能源、原材料及几种主要支农产品都发展较快,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裕,大多数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普遍出现降价促销现象。买方市场形成,并且日臻巩固与完善,市场有序竞争更为普及,不断深入。 3、规模经济发展较快,技术结构继续改善。近两年相继组建了熊猫、华晶、春兰等20个省级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有的已逐步成为全国性大集团,正稳步走向世界市场。发展规模经济、盘活资产存量、改善存量结构的效果已经显露出来。全省一、二期技术改造工程相继实施,主要工业装备的技术水平上升,其中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占50左右,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南京和苏锡常高新技术开发区、沿江火炬带、苏州工业园、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建设速度加快,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建成投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收到一定成效,连云港港口设施不断完善,徐州至连云港经济带建设,加强了徐州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的作用。沿海经济带建设、海上“苏东工程”已经起步,滩涂开发、捕捞养殖和临海工业不断发展。苏中发展势头强劲,苏北资源开发速度加快。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收到初步成效。 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及余缺平衡状况 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扣除省内投资与消费,加上出口减去进口,再计算国内省际之间的调进与调出,便能计算出我省一、二、三产业的产品与劳务在国内省际之间的净调出和净调入的情况。以此为基础,结合进出口贸易,可以比较切合实际地深入研究江苏经济在国际、国内市场交换中,供应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匹配、余缺互补状况。 1、江苏商品与国际、国内市场交换结构分析 江苏地产商品外销70,内销30。简单地说,内外销三七开。1995年,全省各经济部门实现的增加值中,出口和调往外省约占GDP的70。其中,54个产业累计调往外省市占GDP的59.1。剔除出口和调往外省市的部分,省内销售地产品30。19901995年,调出调进相抵后,江苏累计净调出1022.2亿元(90价),比“七五”时期增长1.7倍。 “八五”期间,江苏商品市场交换结构变化比较大,1990年内外销四六开,1995年为三七开,其中,出口比重从13.1上升到21.98,增加8.9个百分点;调往外省市的比重从36.7上升到59.1,增加22.4个百分点。上述研究结论,否定了江苏商品八十年代内外销三七开,九十年代四六开的看法。 省内商品销售的构成是倒三七。70商品从外省调入,30商品为省内自产。1995年,江苏进口与从外省调入商品总额占GDP总值的72.3,其中从外省调入商品占GDP的56.4,1995年与1990年相比,进口比重从7.5上升到15.9,增长1.12倍,从省外调入商品比重从33.4上升到56.4,增加了23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全省初步形成大进大出的市场交换结构和经济循环体系。江苏经济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由于商品调出、调入的比重和绝对量都很大,因此,江苏货运量以及相应的客流量,五年猛增5倍多。 2、外销商品结构动态分析 调出商品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显著。“八五”期间江苏轻工、重工产品调出数量都大幅度上升。但是,重工业商品调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1.2,比轻工产品调出的递增率,高9.9个百分点。19901995年,重工业产品在调出总额中的比重从39.8上升到47.4,增加7.6个百分点,轻工商品所占的比重从31.2下降至25.1,下降了6.1个百分点,调出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相当显著。 调出重工商品的内部结构。1995年,主要是六大类:机械设备占全省调出总额的14.3,电气机械器材占13.1,交通运输设备占7.1,金属制品、电子通讯设备、水泥等非金属制品比重分别为5.7、3.7和3.4。按当年价格计算,上述六大行业调出额都在100亿元以上,其中电气机械和机械设备分别调出358亿元和390.4亿元。江苏工业结构在重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关键在于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和科技含量。 调出轻工商品的内部结构。1995年主要是五大类:缝纫服装和文体艺术用品调出各占全省调出总额的5.3和6.2,比重分别上升3.3和5.1个百分点,纺织业占6.6,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食品加工和塑料制品分别占3.8和3.3。 第三产业调出的增加值1995年为159.8亿元,其中商业82.7亿元,金融、保险业77.1亿元。这是全省经济市场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3、调入商品结构及其动态分析 “八五”期间,江苏调入商品结构变化不大,主要是农产品、烟草、能源和原材料。1995年调入煤炭、石油占调入商品总额10,钢、铁占25.7,有色金属和化学工业品分别占有比重10.2和7.4。 4、1997年市场主要商品供求与余缺状况 根据19901995各年江苏国民经济54个产业部门产品调进调出和供求余缺分析,结合1996年底国内贸易部和各省市商业厅对全国市场609种主要商品供求状况的调查,作出如下分析: 1997年,供过于求的主要商品大类:家用电器、摄像机、小汽车、普通机床,通用变压器、电动机、化纤布与成衣、真丝人造丝织品、染料、助剂、墙纸、塑料地板、硝酸铵、碳酸氢氨、尿素、甲胺磷、甲基1605、久效磷等等。供过于求的商品品种,约占调查商品品种的6左右。 1997年,供不应求的主要商品大类:大豆、毛竹、兽皮革、猪肠衣、氯化钾、硫酸钾、硫酸二铵、井岗霉素、特种金属材料、杂铜、废钢铁、废旧棉纤维、废轮胎等等。供不应求的商品品种约占调查品种数的6左右。 总的看来,1997年85以上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的商品品种各占6左右,市场余缺平衡状况良好。 五、江苏生产供给结构的主要矛盾分析 在江苏省情与诸多历史条件的约束下,全省逐步形成以加工工业为主、中小企业为主、集体公有企业为主、中低技术大路货为主、劳动资金密集为主的生产供给结构。这种结构在推动全省经济进步,铸就江苏经济优势,发挥了巨大历史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经济快速发展,江苏经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各种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买方市场形成,短缺经济结束,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暴露出来。当前,主要结构性矛盾有: 1、基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优质高产的内在稳定性不够,支撑工业快速发展的力量薄弱。农产品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程度比较低,全省发电供电能力和苏北公路、航运等基础设施不足。第三产业中的传统部分比重大,新兴、高技术部分比重小,信息不灵不准现象比较普遍,物资流与资金流不畅,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村第三产业薄弱。 2、企业规模、组织结构层次低。江苏经济及其支柱产业总量都很大,1995年,机械、化学、电子电器、纺织四大行业增加值(当年价)已超过千亿元。但是,企业规模小、组织程度低。汽车、摩托车企业数十家,没有一家达到50万辆的最小有效经济规模。化工大企业不少,但是集聚不起来,难以形成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家电行业也只有23家企业在国内规模、质量榜上有名。社会化分工协作程度不够,“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尚未解决。组织结构分散,集中度不高。 3、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水平低。中低档技术的大路货多,比重高达70左右,优质、名牌产品少。省内传统工业品当中一般纺织、食品、普通机电设备多,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少。生产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低,在859种主要设备中,只有95种(11.1)达到国际水平,以技术改造投资比较多的纺织行业为例,应当淘汰的纱锭,仍有25。省内机床中数控部份的比重只有0.7(发达国家为80左右)。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不高,初高中文化以上的只占50左右。 4、投资结构不合理,新一轮结构趋同现象比较严重。长期以来,地区、部门分割,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许多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家电生产设施闲置率高达3050。过度竞争,削价竞销,使得许多企业付出了沉重代价。1994年开始,家电行业又兴起新一轮大规模引进、投资高潮,40多家(江苏6家)企业与国外公司签订60多个家电合资项目,协议投资2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在汽车、摩托车、医药、石化等行业的重复建设现象也突出起来,从而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结构趋同现象出现了。倘若脱离合理的调控与引导,将导致更为严重的资源浪费。 此外,人口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劳动者素质结构、进出口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方面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矛盾,制约着经济发展。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 六、结构矛盾的成因分析 形成结构矛盾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有: 1、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升级,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矛盾。经济发展到小康阶段,城乡居民收入上升,消费水平提高,人们讲究商品质量与性能,购买更新更好商品,消费热点转移,市场呼唤着新产品、新企业的诞生,而前期消费高潮下形成的企业、生产能力,很快出现开工不足和剩余。如此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结构矛盾和结构调整,它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2、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矛盾形成、演变的主导因素,是产业结构更新、优化的动力。科技进步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制造新装备,创造新产品。同时新产品收入弹性高,税利丰厚,引导资金流向,大量新企业新产品应运而生,因此形成新老产品的结构矛盾,老产品被迫逐步衰退与消亡。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能够产生超额利润,吸引大量生产要素,因而新产业迅猛发展,而传统产业与产品的收入弹性不断下降,逐步走上“夕阳”之路。江苏传统纺织工业、食品工业,正在面临上述矛盾。科技进步总是伴随着结构矛盾的阵痛,将产业结构不断地推向更高的层次与阶段。这也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3、政企不分与部门分割是加剧产业结构矛盾的主要原因,而且使结构呈现出很难调整的刚性。第一,企业没有成为投资主体。政府掌管企业,操作国有企业运行,企业在竞争中缺乏自我约束,很难适应市场变化,跟不上产业结构转换、优化的步伐。第二,行政配置生产要素。部门与地方政府通过权力配置当地社会资源。投资者不承担硬的风险约束。所以投资结构往往脱离产业结构调整,很难使用投资增量,带动资产存量调整。第三,地区封锁,部门分割,权力又过分集中。部门与地方是宏观经济的调控主体,一方面政府要约束自己,控制通胀,调整结构,另一方面地方间的激烈竞争,迫使它们力求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籍以加大投资力度。其客观效果,恰恰推动了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与冲突。这种极为奇特的矛盾、异化现象,正是江苏和全中国结构矛盾的特点,也是调整的难点。这是经济体制不合理的后果。唯有改革,彻底分离政企,才能化解体制性结构矛盾。 4、国际资本的渗透,加剧了产业结构矛盾。国内企业为谋求竞争的胜利,引进外资的热情日益高涨,巨大的消费市场对外资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国际资本大量涌向江苏等沿海省市,跨国公司不惜巨金,抢占我国市场。在家电行业方面,生产能力成倍增长,产量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到1996年底,全国家电企业普遍开工不足,设备、厂房利用率只有3044,其中江苏为35.846.6。在家电行业重复建设已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在外资参与推动下,跨行业扩大家电生产能力的风潮又涌动起来,“熊猫”上洗衣机、“小天鹅”建设50万台冰箱生产线,“春兰”打算上100万台冰箱项目,“长虹”、“康佳”等都在建设百万台的大型冰箱生产企业。重复建设,结构雷同,在更大的规模上展开。新一轮家电“大战”,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财团、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争斗与厮杀。不仅家电行业如此,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医药等不少产业部门,也都有类似情况。在上述剧烈竞争中,有市场经济的合理因素,但也确实带来了更多的结构矛盾与冲突。可见,加强引资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此外,国企负担沉重,技改资金有限,科技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等许多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与加深产业结构矛盾。 七、经济、结构发展预测 根据全省经济与结构发展状态的分析,我们对未来经济、结构发展的趋势展开了定量研究。19972010年是预测重点,采用多部门动态模型进行详细分析。20102020年为远期预测,采用弹性系数法作轮廓性勾画,帮助人们从未来的角度反瞻近期全省经济状态,形成远虑,防范近忧。对两种预测方法提出的数据,进行深入相关检验,进行必要调整,而后提出以下预测结果。 1、经济现代化。2020年全省GDP将达到3.15万亿元(90价),相当于英国或加拿大目前的经济规模,按海关汇率与购买力折算率的平均值(即1:5.65)计算,人均GDP6785美元,接近目前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上限数字,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国际化、集约化程度,将大幅度提高。同时,基本实现社会信息化。 2、结构高度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2000年为13.7:49.6:36.7,2010年为9.5:44.8:45.7,2020年为5.5:40:54.5。预测期内,全省产业结构的主要变化:一是三次产业排序在2010年前后,将从二、三、一变为三、二、一,与此同时,第二产业比重越过马鞍形的峰值,持续、稳定下降。二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持续上升,并将于2015年前后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届时江苏基本完成工业化历程,并逐步迈向信息化社会。 3、经营集约化。今后1020年,全省经济将从粗放经营逐步转向集约经营。农业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都将大幅度上升。农业人口转移比重上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明显提高。传统工业经过改造与重组,技术结构显著改善。2010年,四大支柱产业电、机、汽、化的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将从1996年的34.3上升到54。高新技术产业将有长足进步,它的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2010年将达到50左右,逐步成为全省主导产业。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都将稳步上升。科技密集型第三产业将快速发展,到2010年,它们的增加值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将从现在的20左右,上升到29.5。综合上述一、二、三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期末,全省经济将基本实现集约化经营。 4、市场国际化。全省进出口贸易将持续增长,“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7.74,2000年占GDP的比重将达43.4,其中出口占GDP的22.3。2010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将占GDP比重的53.7,其中出口占GDP的27.1。我省市场供给与消费的国际化趋势逐步加深。在进出口贸易大幅度上升的基础上,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起来,财政金融核算体系、市场规则将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省内、国内、世界市场将逐步互相融合,市场逐步国际化,江苏将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参与国际的分工与合作。届时,我省市场国际化目标基本实现。与此同时,国际市场波动,金融市场风险,将直接影响中国,影响江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新问题。 外贸高级化。出口中加工制成品比重稳步上升,2010年其比重将超过90,机、电、汽、化四大支柱产业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将在1996年32.6的基础上持续上升,2000年达到40.7,2010年达到50.8。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比重,有可能达到3040。省内成熟产业到国外办厂数量日益增多,技术与资本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国外资本也更多地流入江苏,形成和谐有序的双向资本流动结构。到2020年,物质性商品出口将逐步转变为次要方式,而资本、技术输出,逐步上升至重要地位。 5、投资理性化。随着经济调节经验的积累,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全社会投资规模、投资增长速度和投资结构将走向理性化阶段。投资关于GDP的弹性系数,19952000年为1.136,20002010年为1.0,20102020年为0.9,预测中确认上述弹性系数是理性数值的原因:一是真实地反映了积累能力的制约。投资占当年GDP的比重(均按可比价计算),19961997年为4649.9,19972000年为49.1,20002010年为49.1。倘若投资比重再上升,将超越国民经济承受能力。二是2010以后,投资驱动型经济将逐步让位于科技进步型经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贡献份额都将明显下降,进一步提高投资比重的效果不佳。 6、社会信息化。未来2030年是世界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剧增的时代。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社会信息化则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必须全力以赴,加速社会信息化进程。实际上,江苏正处在信息化过程之中,首先,全省电子、电气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迅猛发展,“八五”期间,它们的年递增率高达24.84。其次,程控电话、微电子产品等有关信息化的产业迅速发展。第三,快速传递信息的网络正在快速形成,金桥、金卡、金关、金税等信息化工程进展顺利,教育科研网、公用信息网的建设方兴未艾。在信息化的激烈竞争中,我们能否快速获得俏销产品的生产技术,能否尽快形成江苏自主开发创新能力,能否持续、快速了解国内外商品市场行情,关系到江苏经济的前途与命运。 预测前景十分光明,为了实现美好的目标,需要加倍努力,实干苦干,实施科学合理的政策与措施。 八、调整产业结构的有关政策与措施的建议 加快结构调整,是推进两个转变,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是我省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是江苏加快发展,再创优势的第三次机遇。为了更好完成这个重大任务,本文就结构调整的有关主要政策与措施,作如下探讨。 1、深化投资结构与体制改革,管好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源头。明确投资主体,让企业成为真正的投资法人,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而政府则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结构调整法规,发布投资调节政策,在宏观经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建立投资监督体制,围绕投资项目建立方案论证、决策、施工、竣工审计等一整套规章。落实投资风险责任,建立投资责任法规。正确处理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增强,要尽量减少行政性直接操作,杜绝权力侵蚀市场规则,更多地使用经济杠杆,借助经济规律的巨大力量,调整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解决供需之间的结构矛盾。 2、增强农业基础,加强电力、交通、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一,发展多种经营和优质高效农业,推进规模经营,加速农业商品化进程,加快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社会化步伐,不断增强农业抗御灾害、稳产、高产的内在力量。第二,在持续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加速各类电站建设,力争实现电能增长速度与GDP速度为1:1的目标,逐步将坑口电站和原子能电站转为全省能源建设的主攻方向。第三,加强交通特别是苏北公路、航道建设,加快苏北铁路,通榆运河建设,提高苏北发展后劲。第四,加强城乡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提高支柱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平。“机、电、汽、化”已经逐步成为江苏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支柱产业集中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对经济的带动力量不足。为此一要相对集中省内投资,大力发展高、精、尖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形成新的产业优势。二要提高支柱产业技术开发能力,发展企业科研机构,鼓励“产学研”联合,制定技术转让、交易法规,培育技术市场,支持技术引进、消化与吸收。三要按照市场需求,选择质量好,知名度大的产品及知名企业或集团,予以重点扶持,力争在“九五”期间形成510个千亿元以上支柱产业集团,使它们成为全国大公司,进而发展为跨国公司,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4、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形成拳头的原则,根据我省实际情况,选择四大产业:电子及通讯设备,现代机电成套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作为主项目标,争取“九五”期末,将高新技术的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从现在的11,提高到30左右。为此一要加速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苏、锡、常、南京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使之尽快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二要加快人才开发,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三要实施标志工程,培育与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第四,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将现有工业贴息基金主要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试制和生产。第五,加强现有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建设,在资金上重点扶持,使之完善、壮大、上规模,发挥带头作用。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效应,不断提高全省支柱产业水平,推动全省结构的优化和集约型经济的发展。 5、革新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重组江苏传统产业。一要以市场为导向,名牌为龙头,资产为纽带,优势企业为核心,大跨度重组传统产业的资产存量,多方位,多层次组织传统产业的企业集团,在联合中创造新优势。二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使技改资金在投资中的比重在2000年达到5060。三要腾笼换鸟,淘汰一批过剩的生产能力,关闭一批落后的企业,将它们的土地、厂房等资产,转向新的产业。四要按照贴近市场、原料产地原则,向苏北、内地转移传统企业,结合对陕西,三峡、西藏的支援,转移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向国外转移我省名优传统商品的生产能力,到拉美、非洲、独联体设点办厂。通过产业革新,将我省传统产业推向“高、新、优、专”的较高发展阶段。 6、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九五”期间,建议将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定位为:切实增强第三产业力量,使之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消费者服务,避免急于求成和轻视第三产业两种倾向,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为此,一要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递增率与GDP增长速度的比例,作为考核与调节三产发展的指标,按照各地区经济水平,上述比例各有不同,根据定量分析,苏南定为1.2:1,苏中1.1:1,苏北1:1。执行中将上述弹性比例的调控幅度控制在510的范围内。这样既能保证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又能避免三产发展比重36或者38的硬指标可能带来的被动。二要加速第三产业的市场化进程,特别是要加快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三要加强政府调控力度,着重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第三产业,扩大智力密集型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传统第三产业的素质。 7、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工程。改变产品面孔老,更新换代慢,开发能力弱,竞争能力差的状况,改变产品结构调整滞后局面。一要深入分析市场,选准产品开发方向,建立开发引进体系,加强“产学研”联合,采用国际标准,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二要扩大已有名牌生产规模,建立多渠道投资、融资体系,加大投入,提高名牌的科技含量。三要建立优质名牌商品评议制度,构造名优商品的激励机制,开展创建名牌的精神文明活动,不断扩大名优商品队伍。四要发挥各类开发区的优势,使之成为名优商品的摇篮。五要淘汰失去市场,高物耗、高污染的产品与企业,推动资产存量流动。 8、调整组织结构,发展规模经济。组建多层次的企业集团,开展广泛的协作联合,实现一个共同目标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为此,一要巩固与提高已有20个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它们提高技术开发能力,鼓励他们通过控股、兼并等方式扩大规模。二要破除部门、地区分割,在全省开展强强、强弱、大小企业的纵横联合与协作。三要制定鼓励专业化、社会化协作政策,建议在23年内,将企业联合而产生的新的利润,按5070提成,用于完善联合体的技术工艺改造,以期取得更大的联合效益。四要通过宣传,形成良好联合协作的社会风范,鞭策那些不顾大局,顽固坚持地方割据的倾向。五要跟踪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联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六要规范规模经营的行为,防止垄断的消极影响。 9、增强结构调整的综合能力。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第二,计划、财税等综合部门要利用经济杠杆,主动为结构调整服务。第三,筹措结构调整所必须的资金,加大向社会直接融资力度,充分利用股票,债券在国内外融资能力。提高银行贷款利用效率。盘活呆滞贷款与资产存量。用足用好新财务制度下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第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强三资企业的管理,在审批过程中控制外资引进结构,防范它们恶化产业结构的消极作用。第五,加强市场开拓,组织各行业、各地区,开展大规模营销活动,加强工商联合,组织各种展销活动,通过营销掌握市场商品需求结构动态,准确无误地调整生产供应结构。 10、研究市场,建立准确、快速的市场信息网络。为了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第一,要开展国内外商品市场的经常性调查与分析,研究需求结构变化规律,力争把握我省主要产品市场销售的变化趋势。第二,要开展国内外投资市场的经常性调查,分析技术、资金的流量、流向与结构及其运动规律,主动正确引导投资需求,在源头上调节好资本增量的结构。第三,建设市场信息网。在组织上为市场研究与开拓提供保障,组建行业协会,研究市场,指导企业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第四,鼓励企业建立市场分析与营销机构,调查本企业主要产品在市场中销售的份额,弄清同行竞争对手在市场中的地位,分析本厂产品销售的寿命周期及其更新换代的走势,研究本企业优势、劣势及今后主攻方向。 11、改革是解决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出路。现阶段,体制矛盾是产业结构矛盾的深处根源。要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总结已有改革经验,采取综合措施,继续推广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要勇于实践,广泛开展公有经济体制的创新活动,要像农村改革那样,从制度上调动广大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群众在生产、分配、管理方面的创新活动,特别是对经济体制方面的创新活动,不要急于下定论。通过反复实践与总结,使体制创新活动不断深入,逐步完善,直至取得丰硕成果。 12、狠抓落实,是完成结构调整任务的关键。江苏早就提出“科技兴省,优化结构”的战略。但目前供需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问题在于落实不力。要扎扎实实工作,才能将结构调整落到实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推诿,只会阻碍产业政策的落实。落实是克服困难、障碍的复杂过程。坐而论道不行,上传下达,照搬照抄,于事无补。要动脑筋,深入调查,创造性地探索。在实践中实施政策,研究问题,又在实践中能动地充实、完善各项政策。这样,我们才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素质,推动两个根本转变,加快江苏现代化步伐。 课题组成员:夏日,汪皓,刘伟良,王寅初,张祖明 1997年4月附录一:多部门动态模型简介 经济数学模型是以一定理论为基础,采用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对经济系统的基本属性进行简洁模仿、分析与预测的工具。多部门动态模型以投入产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对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54个行业(部门),构造行为方程,又对每一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消费、投资、出口、进口、库存等诸环节构造行为方程,形成横向(行)与纵向(列)方程体系,构筑起各种矩阵及其相关方程: 其中,产品产出列向量,投入系数矩阵,最终需求列向量,桥矩阵,它将需求的类别转移为产品,价格行向量,每种产品单位产出的增加值的行向量。 模型由三个象限、三个模块组成:生产模块、价格收入模块和核算模块。诸象限、模块互相关联,组成有机整体。模型以1987、1991两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桥矩阵和行为方程,计算出从1987至1995年各年动态投入产出系数,进而编制出各年的投入产出表系列。多部门动态模型实际上是系统化、动态化的投入产出模型。先进的电脑硬件与软件,为模型复杂、浩繁的计算,提供有力支持,并且使模型有了实际使用价值。 模型矩阵、方程体系,描述54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收入、消费、需求、进出口贸易等整个经济过程。在模型中,每一个部门均以一致的方式和相应的方程式与其它53个部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经济系统。在每一个部门的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汇总为宏观经济的综合分析与预测。该模型的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经济系统各要素之间衔接有序,结构清晰。模型准确反映生产供应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依存关系。在模型中,供需结构性矛盾,从一般的宏观概念,转变为三次产业54个行业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矛盾及余缺平衡状况。因此,该模型特别适用于国民经济的结构分析与预测。这也是本研究报告选用多部门动态模型的缘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