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224224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外阅读。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使人:叫人。必:总是。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请:要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上下文解释句子。(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2)廪食以数百人:_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_2. 课外阅读。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y)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 j)。(注释)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名士、文学家。诣:到。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仆:谦称。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师资: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奇:认为他特殊、不寻常。1根据文意,可以知道“小时了了”的意思是( )。A.小的时候很聪明B.小的时候很迷糊C.小的时候不怎么样2孔融真的是李元礼的亲戚吗?请把他的解释改写成现代汉语。_3“大踧踖”是形容非常局促不安的样子。陈韪为什么会“大踧踖”呢?_4读了这个故事,你怎样评价十岁的孔融呢?_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欲:履:度:遂:2下列对“至之市,而忘操之”这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集市,忘记了操练B.到了集市,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C.到了集市,把尺码丢在集市了D.到了集市,才发现尺码3下列对“何不试之以足”这句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这是郑人自言自语,说为何不试试鞋呢?B.这是郑人自言自语,说为何不拿脚试试呢?C.这是别人对郑人说为何不拿脚试试呢?4从“宁信度,无自信也”中可以看出郑人_。4. 将下面的古诗文改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精彩、幽默。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5. 课内阅读。子曰:“温_而知_,可以为师矣。”子曰:“见_思齐焉,见不贤而内_也。”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解释所填的词语,把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 _:_:_ _:_3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_6. 阅读理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4第一句名言启发我们读书要_,由此,我想到了许多名人读书的故事,例如:孔子“韦编三绝”、_、_。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一两点来。_7.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其舍近墓”的意思是“他住的房子靠近墓地”。 (_)(2)“复徙居学宫旁”中的“复”的意思是“重复”。 (_)(3)“此可以处吾子矣”的意思是“这个地方我儿子可以住了”。(_)2孟子幼时原来住在_,后来搬到了_,最后又搬到了_。3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说“此可以处吾子矣”?_4这个故事主要说明了。A.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生活得更好屡次搬家B.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C.一个人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链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注释:贯:穿透。然后:这样之后。劈:切开。盈: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羽尝为流矢所中_(2)后创虽愈_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_3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刮骨疗毒是需要极其精湛的技术才能完成的,所以本文主要赞扬了医生高超的医术。B.本文主要揭露了古代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箭镞荼毒行为的鄙夷之情。C.本文主要赞美了关羽与诸爱将关系融洽,亲如一家。D.本文主要赞扬了关羽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9. 阅读与表达。(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余尝谓读书有三到,_。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_。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古人谈读书二1在横线上补充原文内容。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请写出你积累作者的一首古诗。_3作者的读书观点对吗,为什么?_10.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的练习。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1将原文补充完整。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诣:_ 乃:_ 示:_3本文选自_。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_11.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匡衡苦学汉刘歆匡衡字稚圭(gu),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逮,及达到。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邑人:同县的人。大姓:大户人家。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佣:做工。资给:资助,供给。遂:于是,就。大学:大学问家。1下列词语中的“逮”与“邻居有烛而不逮”中的“逮”意思相同的是( )A.私逮刑讯B.狗逮老鼠C.逮捕犯人D.力有不逮2“主人怪问衡”主人“怪”的原因是( )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B.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C.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D.(匡衡)勒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3结合上下文和注释翻译下列句子。(1)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4在匡衡身上,你发现了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_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刘向新序杂事五1“叶公好龙”中的“好”应读作“_”,意思是“_”。2叶公是怎么“好龙”的?请用“”画出相关语句。3从“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_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5这个故事讽刺了。A.像叶公这样喜欢像“龙”而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西的人B.像叶公这样胆小如鼠的人C.像叶公这样心口不一,嘴上说喜欢某事物,但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13. 课内阅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甚:_惠:_诣:_ 乃:_为:_设:_示:_未闻:_家禽:_2用/ 给短文划分节奏。3用四字词语夸一夸杨氏之子:_、_、_、_。4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_5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_6我也会说: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_。”龙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_。”1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连同。 有的人。想要。因为、由于。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A_B_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来说明。(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1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鹬(y)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蚌方出曝( )AboBp(2)强秦之为渔夫也( )AwiBwi(3)两者不肯相舍( )AshBsh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句中的“雨”作动词用,是下雨的意思。( )(2)“渔者得而并禽之”句中的“禽”同“擒”,是捕捉、抓住的意思。( )(3)“以弊大众”中的“弊”意思是问题、毛病。( )(4)“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句中的“恐”意思为害怕、恐慌。()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_(2)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_4结合短文内容,仿句填写。例:鹬蚌相争,渔翁并擒。_相_,_并_。5苏代对赵惠王讲“鹬蚌相争”的故事,目的是什么?这样讲有什么好处?_16. 文言文阅读。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注解)鄙,边境。发政举事:施政办事。侍御:侍从妃子。谄谀:奉承拍马。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宋昭公出亡(_)(2)吾知所以亡矣(_)(3)被服以立(_)(4)卒得反国(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_(2)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_3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是什么?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