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

上传人:夜人****瑕 文档编号:17098376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1学生经历由天平上的详细操作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能用等式的性质天平平衡的道理列出方程,对于解比拟简单的方程,学生并不生疏。比方:x4=7学生可以很快说出x=3,但是就方程的书写标准来说,有必要一开场就强化训练,老师标准的板书,以发挥首次感知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对于稍复杂的方程要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不难看出,学生经历了把运算符号看错成了,又自行改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紧张、焦急、期待,成功的感觉,这时的数学学习已进入了学生的内心,并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真正落实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制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的目的,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和发现错误又自己解决问题的时机。老师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也表达在耐心的等待,热切的期待的教学行为上,老师的教学行为充满了人文关心的气息,微笑的脸庞、期待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无时无刻不使学生感到这不仅是数学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生命交往的过程,学生有了很平安的心理空间,不然,他怎么会对老师说老师,我太紧张了,这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自己不安的复杂情绪的表现。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假如在课堂中多一些耐心和期待,就会有更多的爱洒向更多的学生,学生的人生历程中就会多一份信心,多一份勇气,多一份灵气。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2阿尔法兴趣数学网今天带来的是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关键是什么。列方程解应用题为学生解容许用题开拓了一个新的途径,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进步了学生解容许用题的才能。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好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根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这局部知识时的一点做法:一、由旧引新,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展分析p 考虑的才能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建立在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根底上得,由算术方法解题到列方程解题是一个过渡。为了使学生在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不受算术方法的干扰,教学时,我便在数量关系的训练上帮助学生找浸透点,使教学活动循序渐进的展开学习,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感到新颖而不生疏,以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一般做法是用与例题数量关系相似的根底题铺垫,引导学生分析p 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尤其注意解题步骤,注意搭桥铺路,分析p 难度,在此根底上在教学例题。比方:“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以下两道铺垫题:题1:商店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卖出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饺子粉?题2:商店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卖出5袋,每袋7千克,还剩多少千克饺子粉?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给出数量关系式: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原有的重量-每袋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出示这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旧入新、由浅入深,把铺垫题与例题相比拟,找出它们的联络点与区别。这样,弄清了铺垫题与数量关系,再教学例1,学生旧容易承受了。二、运用线段图进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p 、观察才能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才能的开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展。应用题的分析p 解答,大都遵循审题分析p 解答这样的顺序,而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p 数量关系。因此,运用线段图分析p 比拟数量关系,可以变抽象为详细,变繁为简,是数量关系明确,为学生理解题意加起桥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培养学生分析p 、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良好的数学思维才能,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清算理。最终,学生对这局部知识掌握的还可以,都能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容许用题。阿尔法兴趣数学小课堂: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关键是什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宜的未知数,一般为问题所要求的量,不过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p .写出:设为x,为y,将未知数当做量,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等式.即,列出方程式3.求解方程中的未知数。列议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等量关系。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3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表达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展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展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老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是利用加减乘除各局部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这些关系式,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方程都可以用这些关系式去解。而我们新教材却完全不是这种方法,它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得到等式的根本性质,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不变进展解方程的 新教材假如能把天平的规律教学得到位,这样就能把等式性质掌握好,等式性质掌握的好理解起方程来也有规律可循了。于是,我在教学时充分地利用天平实物以及课件让学生深化地理解天平的平衡规律,从而顺利地提醒出了等式的性质。这样在解简易方程时学生很容易掌握方法。知道未知数加或减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或加同一个数,未知数乘或除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或乘同一个数即可。一般不会出现运算符号弄错的现象了。为新课奠定了根底。在打破重难点时,我设计借助天平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当学生根据例1图意列出方程X+3=9时,我把皮球换成方格出如今大屏幕上时,问学生:“要得出X的值,在天平上应如何操作?”由于问题提的不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学生一时不知如何答复。我连忙纠正问道:“天平左边有一个X和一个3,怎么让方程左边就剩下X呢?”学生马上答复:“减去3。”师:“天平右边也应该怎么办?”生:“也减去3.”师:“为什么?”生:“天平的两边同时减去一样的数,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我因势利导地使学生学习解方程的方法及书写格式。课堂练习时间也不充裕,致使扩展思维题学生没时间去考虑,没有到达料想的课堂效果。一节课虽然完毕了,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它将永远警示着我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4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的根底上,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经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后,我发现大局部学生对于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地还不错,只有个别同学会在“解:设为X。”X的后面会忘记加单位名称;还有个别同学会在求出的结果X=,得数的后面反而又加了单位名称。我想格式上问题经过老师的几次提醒,个别同学会有所改正的。格式上的问题是比拟好纠正的,然而理解上的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难点是:根据实际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但是有些理解才能较弱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来找等量关系式。所以我在设计第二课时练习课的时候,我想先学生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式的本领和方法。 我小结出平时做的练习题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等量关系,如下:1、根据常用的数量关系确定等量关系。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82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130千米,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时?等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由此可以列出方程:解:设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X小时。X130=1820X=182013X=14答: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14小时。2、根据几何公式确定等量关系。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1.2平方米,底是5.6米,它的高是多少米?等量关系式: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这个公式列出方程。解:设平行四边形的高是X米。5.6X=11.2X=11.25.6X=2答:平行四边形的高是2米。3、根据题目中有比拟意义的关键句确定等量关系。类似于这样的找等量关系的题目,是同学错的最多的题目,我让学生分两步做:第一,找出题目中有比拟意义的关键句;第二,按照关键句中,文字表述的顺序列出等量关系式。例1:钢琴的黑键有36个,比白键少16个,白键有多少个?第一,找出有比拟意义的关键句“比白键少16个”,第二,按照关键句中文字描绘的顺序,“比白键少”,“ 少”就是“减”,用“白键的个数16个=黑键的个数”,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解:设白键有x个。x16=36x=36+16x=52答:白键有52个。例2:一只大象的体重是6吨,正好是一头牛体重的15倍。一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吨?第一,找出找出有比拟意义关键句,“正好是一头牛体重的15倍”,第二,按照关键句中文字描绘的顺序,“是一头牛体重的15倍”,看到“的几倍”,应该用乘法,“一头牛体重15=一只大象的体重”, 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解:设一头牛的体重是X吨。15X=6X=615X=0.4答:一头牛的体重是0.4吨。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其实每道题目都可以列出三个等量关系式,要提醒学生注意,根据这三个等量关系式,可以列出三个方程,但是,其中有一种方程是X单独在“=”的左边或者单独在“=”的右边,这种情形要防止,因为,假如这样列方程就和算术解法差不多了,方程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总之,列方程解实际问题只要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式就可以了,等量关系式变化很多,因此方法较多,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我觉得对于理解程度较弱的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用方程做出了这道题就可以了,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用方程解题的优势,选择合适自己的一种方法就可以了,并且要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5一、复习导入,激趣揭题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识有间接联络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铺垫搭桥,以旧引新,方程是表达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是在学生熟悉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根底上教学的,因此开课伊始我结合与学生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出示了一组题,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这些题的出现即能让学生复习稳固以前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用式子表示出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开课很实际,很干脆,也很有用。二、理论操作,建立方程模型1.用天平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有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等式是一个数学概念。假如分开现实背景出现都是数组成的等式,虽然可以通过计算体会相等,但枯躁乏味,学生不会感兴趣。假如分开现实情境出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生很难体会等式的详细含义。天平是计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但它也可以通过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天平图创设情境,利用鲜明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2、自主操作,进步才能,激发兴趣在探究方程的意义时我特意给学生提供操作天平平衡的不同材料,让学生分组理论,通过操作、观察天平的状态得到许多不同的式子,由于材料不同,每个组所得的式子也不同,有的全是数的式子,有的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多种多样的式子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三、实际运用,升华进步在练习设计中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开展,使学生对于方程意义的理解更为深化,特别使让学生自由创作方程这一练习题,既让学生应用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课时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学习方式,利用课本的静态资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数学情景动态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表达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独立考虑,不断归纳,把学生从被动地承受知识转为自己探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才能等方面都得到开展。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方对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突出得不够,读学生“说”的训练不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表述的时机。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6如今的小学数学教材非常注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严密联络。内容的呈现注意表达儿童的已有经历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0页,关于戒备水位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解简易方程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络,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条件看是否符合;在解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p 、综合、比拟的才能;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才能及养成独立考虑的良好习惯。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利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上完后,感觉有不少问题存在。教学例3时,我首先从例题上引导学生读题观察,理解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分析p 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时问题产生了,由于这里学生的认知局限性,学生对于什么是湖、大坝,甚至水库,堤坝都不知道是什么,给审题带来比拟大的困难,又要重新向学生介绍有关湖泊、水库、堤坝等知识,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还结合学生常见的鱼塘、塘堤等学生熟悉的.情境进展说明,学生才恍然大悟,(教学反思 )由此可见,我们提供应学生的情境必须是学生真正熟悉的生活情境,要结合当地学生的认识程度,这才是有效的情境。其次备课一定要深化,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教法、学法,还要深化分析p 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这样才能备好一节课,要汲取教训。在交流汇报时,学生说出了如下数量关系:戒备水位+超出局部=今日水位今日水位戒备水位=超出局部今日水位超出局部=戒备水位然后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这时学生发现例题与之前所学的方程有所不同,之前列方程时题目中未知数已经有了,直接看出x表示那个量,而例题中并没有x,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到:要列方程必须把其中的未知量假设为x,从实际中让学生发现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有“设为x”的必要性,不至于出如今列方程时不写“解:设”的情况。但是,在列方程的时候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教材只要求掌握“未知数不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解法,在例题教学中,有的学生列出了这样的方程:14.4x=0.64,从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方程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应该怎样解呢?是否该向学生讲解方法?假如讲解方法,又该用什么方法来解?或是让学生把此方程改成教材要求的那样的方程?假如要改成教材要求的方程,那就是在向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这样的列法是不被认可的,那么以后在学习“未知数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时,学生的思维不就和如今冲突了吗?迷惑!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7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其实,这不仅是学生,就包括我们成人在内,在遇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时都要认真考虑如何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所以在这一环节,我有必要帮助学生一步步打破这种用方程解答含两个未知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的难点。而在这一环节,我觉得我做得非常到位,我设计了一个“这道题中应该把谁设为未知数,试着列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这样一个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重难点,缺乏的地方老师补充。因为他们知道怎样正确设未知数,就能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和倍差倍实际问题。可以说他涵盖了此种类型应用题的全部正确过程。因为难点打破的比拟实在可行,学生印象扎实,学生当然消化吸收得好。我想:就是学困生虽然一时理解不上来,但他课后一定会渐渐回忆起老师一步步引导的过程,从而解决问题。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8本节课的探究交流主要表达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的这一概念获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平“平衡现象不平衡到平衡不确定现象”三个直观活动,抽象出相关的数学式子,再通过观察这些数学式子的特征,抽象出方程的概念,即由“式子等式方程”的抽象过程,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稳固加深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考虑、分类、归纳打破本课的重难点。在这几个环节中有这样几个特点:1.用天平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有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等式是一个数学概念。假如分开现实背景出现都是数组成的等式,虽然可以通过计算体会相等,但枯躁乏味,学生不会感兴趣。假如分开现实情境出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生很难体会等式的详细含义。天平是计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但它也可以通过平衡或者不平衡判断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天平图创设情境,利用鲜明的直观形象写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也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2、对方程的认识从外表趋向本质1在分类比拟中认识方程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然后让学生把写出的式子进展分类。先让学生独立考虑,再在组内交流,讨论考虑发现式子的不同,分类概括。有人可能先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类,再把等式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种情况;有人可能先分成不含未知数和含有未知数两类,再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两种情况。尽管分的过程不完全一致,但最后都分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经过探究和交流,认识方程的特征,归纳出方程的意义。 2要体会方程是一种数学模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描绘了方程的外部特征,并不是本质特征。方程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它由数和未知数共同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要让学生体会方程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天平的相等关系如左盘中是100克的杯子和x克水右盘中是250克砝码,天平平衡,解释方程的详细含义,感受方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络,体会方程用数学符号抽象地表达了等量关系,对方程的认识从外表趋向本质。3在“看”“说”和“写”中体会式子当方程的意义建立后,我让学生观察一组式子判断它们是不是方程,通过判断说明这些式子为什么是“方程”,为什么“不是方程”,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再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展示自己写的方法。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9本课是以天平为形象支撑,结合了详细的问题情境,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p 、写出式子,再通过分类,比拟式子的异同,在讨论和交流活动中,由详细到抽象,逐步感受,理解方程的含义。概念的构建过程,并不是由老师机械地传授甚至告诉学生,而是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特定关系的过程。由于认识程度的局限性,小学生往往把运算中的等号看作是做什么的标志。如在算式3 + 2的后面写上等号,往往被理解是执行加法运算的标志。他们通常把等号解释为答案是。而实际上,应把等号看作是相等和平衡的符号,这个符号表示一种关系,即等号两边的数量是相等的,也就是在3 + 2与5之间建立了相等的关系。本课设计,首先着力帮助学生构建对相等关系和等式的理解,而不是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从而为后续认识方程,体会列方程是表示现实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建立良好的根底。方程,对小学生来说,不仅是形式上的认识,也是感受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建立模型的过程。全课教学过程,老师在出示图的根底上,都是引导学生先用语言描绘,即把日常语言抽象成数学语言,进而转换成符号语言。如试一试第二幅图,学生很容易列出形如20 - 12 x的式子,这样的式子反映的是学生仍然停留于算术思路。让学生先用语言描绘图意,从直观的图中抽象出文字语言表述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让学生进一步用数学式子表示。在屡次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络,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根本过程,顺利实现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渡。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10这节课是在五年级学生刚刚经历了等式的性质的学习和解简单的方程的根底上进展的,本节的重点是:如何分析p 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综合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找到题目中未知量与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等量关系,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我校的五年级学生根底知识非常扎实,不仅能纯熟地解决已学的一步计算的简单方程,而且,根据课堂上练习时的观察,一半的学生在新授之前已经掌握了ax+b=c,ax-b=c的解法。从课堂发言看,这些学生并不是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有的班级学生学会了移项的方法解题,有的是根据等式中各个量间的关系来解方程,比方2x-22=64,局部学生把2x看作被减数,运用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式得出2x=64+22后,轻松解答方程。可见不少班级老师已经在教学时拓展了更复杂的方程的解法。再经过共同学习后学生已经纯熟地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但找到题目中未知量与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等量关系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许多学生能顺利列出方程但是对等量关系式却表达不清,这种现象在历年的教学中均有表达。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能正确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掌握了数量关系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对如何分析p 数量关系没有一定的根底和经历。在例1教学时,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时候还是比拟困难,究其原因,大多是直接把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高度比拟,而没有和小雁塔高度的2倍去比拟。等量关系犹如解题的拐杖,一定要让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分析p 。这就需要老师恰当地引导。一、抓住关键句进步学生的分析p 才能。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p 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句,根据关键句找出题目中的直接的相等关系,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列出方程,解答问题。如:例1中的关键句: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根据这句话学生的思维就会直觉的写出这样的相等关系: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 222。学生的表现也验证了这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再引导学生找出量与未知量,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通过学习和考虑,学生就会很快掌握类似这样的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直觉考虑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几这种相等关系。因此学生假如学会抓住关键句分析p 与考虑, 能很快进步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效率,进步学生的解题才能,对学生的直觉顿悟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二、重视互动交流,进步学生表达才能。在分析p 关键句的同时,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会解答实际问题的层面上,要通过找出关键句、分析p 关键句、交流关键句等手段,进步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别人的方法和过程,理解别人的思维方法,通过交流与学习互相补充和进步。因此,在教学这局部知识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通过互帮互学,在交流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组织与考虑,便于学生很好的组织自己的语言,理清自己的思维,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教学本课后,我还有一个想法:在例2的教学中将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理解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那能否在例1教学中也灵敏运用这样的方法呢?我想一定能促进对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p 。今后将在教学理论中试行。总之,教学此单元内容时在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分析p 上还要多花时间,多帮助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要始终把数量关系式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11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24页例7。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敏性。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一说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其中哪一步最重要?2解方程458+10x=820 10x-458=1008x+33x=820 (x+45)8=820(二)新课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用方程解应用题。解题时根据题意,先把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找出来,再列方程。这一步非常重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惯用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板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师:出例如7。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0筐梨,一共重820千克。每筐苹果重45千克,每筐梨重多少千克?师:边看题边想想。这道题的意思是什么?有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按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你准备做哪件事?生:题中告诉我们商店运来两种水果,一种是苹果,一种是梨。条件是运来8筐苹果和10筐梨,两种水果一共重820千克,每筐苹果重45千克。要求的问题是每筐梨重多少千克?我第一步准备设每筐梨重x千克。这样把问题变成了条件。师:真能干。其他同学都会这样想吗?板书:设每筐梨重x千克当我们用x表示题里的未知数以后,就把问题转化成了条件。下面请同学们把“每筐梨重x千克”当作条件和题中原有的条件放在一起,找一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大家可以议论议论。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根据题意,找出了哪两个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生:我找的是8筐苹果的重量加上10筐梨的重量正好等于两种水果的总重量820千克。师:还找出了其他相等关系吗?生:我找的相等关系是从两种水果的总量里减去10筐梨的重量就刚好是8筐苹果的重量。生:我想的是从两种水果的总重量820千克里减去8筐苹果的重量就等于10筐梨的重量了。师:好了。刚刚已有三位同学代表大家找出了题中数量间不同的相等关系。这些关系不仅找得正确,而且都注意了先用这个“每筐梨重x千克”指板书去和题里原有的条件合在一起,再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这样考虑问题的方法很好。可以怎样列方程?这样好不好,因为要想发言的同学太多。所以请一位同学代表大家的意见列出一个方程后,再请另一位同学简要地说出所列方程是不是正确,为什么?谁先说?生:可以这样列方程458+10x=820。板书师:有多少同学会列出这个指板书方程?全班都会太好了。这个方程对吗?为什么?可别把手放下去了。生:这个方程是正确的。因为方程的左边这个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方程右边的820千克也是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所以,根据总重量等于总重量的关系列出的这个方程是正确的。师:说得真不错。谁能再说说,为什么方程的左边这个含字母的式子是表示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有意请一位差生作答生:因为45千克是每筐苹果的重量,8是苹果的筐数。老师用教鞭指458458是表示苹果的总重量。x表示每筐梨的重量,10表示梨的筐数。10x表示梨的总重量。458+10x这个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苹果和梨一共的重量。师:真能干,请坐。请全班同学在作业本上用方程解答这道题。解答后请翻开课本第24页和书上的解答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解答与书上的解答是不是一样。巡视并有意请一位差生在黑板上解答师:怎么,都解答完了。检查过了吗?和解答一样的有哪些同学?学生举手示意谁来说说你是如何检查的?生: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左边,360+460等于820,方程的右边也等于820,所以x=46是原方程的解。师:检查的过程虽然不要求写出来,但我们要养成检查的习惯,检查后再写出答案。师:还有不同意见吗?因有学生举手生:我列的方程和书上的不一样。我根据苹果的重量等于苹果的重量的相等关系列的。820-10x=458,方程的解还是46。板书这个方程师:非常好。能根据不同的相等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但方程的解却是一样的。很会动脑筋。还可以怎样列方程?生:我列的方程是820-458=10x。相等关系是梨的重量同梨的重量相等。师:这个方程对吗?生:我觉得不完全对。解方程不好写。生:这个方程是对的。因为相等关系找对了。师:举手同学多还想发表意见这样,老师说说看法。应该说这个方程是正确的。因为它是根据梨的重量等于梨的重量的相等关系列出的方程。只不过我们习惯的写法是把含字母的式子写在等式的左边。假如列出了这样的方程只需要把等式左右两边调换一下,就便于我们解方程了。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根据大家在解题中的考虑过程,再来总结一下解题的思路。想想看,在解题过程中你自己先怎样,再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谁能结合自己刚刚解题中的考虑过程一步接一步地说出来。生:第一步是读题后把问题转化成条件;第二步是把转化来的条件拿来和题中原有的条件放在一起;第三步找数量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第四步是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第五步是解方程;最后一步是检查和写出答案。师:谁能把同学总结的思路再说一遍?有意请中差生答复生:第一步老师边引导说边板书如下师: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列方程解稍复杂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也就是我们的考虑过程。另外,同学们在学习中肯动脑筋,会动脑筋,同一道题列出了不同的几个方程。它们的解都一样。这是因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不只一个。根据不同的相等关系就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来。但要注意,方程是不是列正确了不是看方程的“样子”,而是要看相等关系找对没有。只要按照这样的思路指板书正确地去列方程都可以。(三)稳固练习师:请拿出作业本。我们作几道练习题。只设未知数,列方程,不解方程。第一题是把例7中的“一共重820千克”改成“苹果比梨少100千克”擦去“一共重820千克”,再写上“苹果比梨少100千克”列出方程。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设未知数和列方程的?有意请中差生生:设每筐梨重x千克,方程是10x-458=100。师:你是根据哪两个数量的相等关系列出这个方程的?能说出来吗?生:苹果比梨少的重量等于苹果比梨少的重量。师:正确吗?生齐:正确。师: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先说相等关系,再说方程。生:用苹果的重量加上苹果比梨少的重量就等于梨的重量。10x=458+100师:有多少同学根据找出的相等关系,列出的方程跟他一样?学生举手师:这两位同学的想法都不错,列出的方程也正确。请全班同学都注意,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只要根据你自己能理解的又比拟容易找到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就可以了。下面三道题请把方程写在作业本上。1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8筐,一共重724千克。每筐梨重46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2学校买回4个排球和5个篮球,共用476元。每个篮球56元,每个排球多少元?3学校买篮球比买排球多花84元。买回篮球5个,每个56元,买回的排球每个49元。学校买回多少个排球?老师行间巡视,进展个别指导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12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例1。练习十二的第13题。教学目的: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根本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才能,开展学生思维灵敏性,进一步进步学生的分析p 才能。3.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与标准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教学难点: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解方程。x2.5=10 0. 4x=12 3.2+x=402根据以下句子说出其数量间相等的关系。1女生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0人。2这个月比上个月水电费的2倍多200元。二、情景导入:同学们见过足球吧?(出示1个足球)(出例如1)一起观察挂图,问:图中的哪些信息是解决“共有多少块黑色皮?”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三、探究新知:1师:要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块,就必须理解黑色皮的块数和白色皮的块数有什么等量关系?老师可以用线路图表示帮助学生分析p 题中的等量关系。2请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还有另外的学生找到另外的等量关系式,列方程。3师:大家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较复杂的方程,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板书课题4探究求解过程。1生:我们可以用“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这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可以怎么解呢?2强调:把2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3最后求出 x=12,还要检验12是不是这个方程的解。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骤42x-20=4 这样的方程能转化成我们原来学过的简单的方程再解答吗?在黑板上展示方程的解法步骤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几个同学解答较复杂的方程都是先转化成简单的方程,然后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最后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5大家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步骤是什么呢?生答完特点后,师生共同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分析p 、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解方程; 检验并写答语。四、稳固拓展:1p66 第1题 解以下方程 3x+6=18 2x-7.5=8.5 16+8x=40 4x-3x9=292p66第2题五、全课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p66 3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例1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黑色皮块数x2-4=白色皮块数2x-4=202x-4+4=20+42x=242x2=242x=12答:共有12块黑色皮。课后小记:这节课由于有了前面的几节课对等量关系的训练,在根据老师出示的线段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方程的求解过程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反复的请学生说,到达都会的结果。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1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会运用天平平衡的道理解简单的方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为打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我进展了大胆的尝试,在讲解方程的解时,新课程解方程教学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是利用加减乘除各局部间的关系来解,而是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等式的根本性质解方程。教学中我先利用演示了天平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一样倍数,天平任然保持平衡,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天平保持平衡原理,为学生迁移类推到方程中打根底。然后出例如1,让学生列出方程x+3=9,用演示x+3个方块=9个方块,提问:“假如要称出x有多少块,改怎么办?”,引导学生考虑,只要将天平两端同时减去3个方块,天平仍平衡,得到一个x相当于6个方块,从而得到x=6。你能把称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大局部学生快速的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x+3-3=9-3,于是我问: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其它数呢?学生沉默,终于有两双小手举起来了,“为了得到一个x得多少”,我又强调了一遍,我们的目的是求一个x的多少,所以要把多余的3减去。在此根底上我引导学生总结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得到等式的根本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样的数,除以或乘上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 另外我还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在做练习时我发现大局部的学生在解方程的时候,还是运用了加、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只有个别学生懂得运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在讲授“解方程”定义概念时,我主要从教材思想出发,通过让学生说出采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求解方程的过程叫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14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表达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展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展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但是也让我感到了许多困惑1、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45-X=23等类型的题目。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较纯熟地利用等式的方法来解方程,但用这样的方法来解方程之后,书本不再出现X前面是减号或除号的方程题了,学生在列方程解实际应用时,我们并不能刻意地强调学生不会列出X在后面的方程,我们更头痛于学生的实际解答才能。在实际的方程应用中,这种情况是不可防止的。很显然这存在着目前的局限性了。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承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二边减一个数,真有点费事了。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2、 内容看似少实际教得多。难度下降后,看起来老师要教的内容变得少了,可以实际上反而是多了。老师要给他们补充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解法。要教他们列方程时怎么防止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出现等等。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15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能正确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掌握了数量关系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问题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对如何分析p 数量关系没有一定的根底和经历,这给教学此内容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教者在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分析p 上还要多花时间,多帮助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教者始终把数量关系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在复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出示了“看图列方程并解答”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根底,很容易根据图中表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但这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学生解答师生共同评价,在此我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关系来列方程的?”此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量关系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那么,我们怎样写出数量关系式?”出示第2题复习题“根据条件,写出数量关系式。”学生通过这次的练习后,对解方程的已有了足够的经历储藏,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出例如题,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便自然地想到了数量关系,那列方程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第 36 页 共 3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