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不断发展

上传人:桂梅 文档编号:17060653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不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不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不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不断发展f中小学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教育结构体系的发展是和经济、科技、政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解放前,我国 教育结构体系明显带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烙印,教育发展水平很低,到 1949年,全国 小学在校生仅2400万,初中95.2 万,高中31.5 万,高校11.7 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仅 20%左右,人口当中 80%是文盲。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 结构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主要的特点是:中小学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大体上经历了从数量增长到普及提高的发展过程。从解 放后到 1978年以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规模一直在迅速发展,在1977年前后,小学、初 中阶段在校生数曾经分别达到1.51亿、4995万的最高点,分别是1949年的 6.2、52.5倍。 1978 年后,我国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已经表现出受适龄人口变化而波动的特点,从1980 年到 1999年,小学在校生从1.46 亿下降为1.35 亿,而同期适龄儿童净入学率从93%提高 到 99.1%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也从 1990 年的 66.6%上升为 1999 年的 88.6%。到 1999 年, 全国94%左右人口所在地区普及了小学阶段义务教育, 80%以上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 教育。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前三十年也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增长,到 1977 年,在校生数已经 达到 1868.9万人,是1949年的近60 倍。由于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不高、普教与职教结 构不合理等原因,从1978 年开始,对高中阶段教育的规模和结构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到 1982 年,在校生数曾一度减少到802 万,此后其规模逐步回升,到1999 年达到了2190 万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基础教育薄弱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劳 动者文化素质,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小学、初中人数单位为万人,高中、高校为千人;初中包括普通初中、职业 初中和工读学校;高中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技校;高校包括普通高校本、专 科生。f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基本形成。解放初,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小,各级教育在校生仅11.7 万人,其中在学研究生仅600 余人,而且主要以研究生班的方式培养。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到1980年,我国普通高 校本专科生规模已经达到114.4 万,全国在学研究生达2.16 万。1980 年国家颁布学位条 例,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促进了我国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的形成。到 1999 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408.6 万,全国在学研究生数 增加到23.4 万。除普通高等学校外,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发展了函授、夜大学等高等教 育形式,八十年代后,高等教育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出现了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农民 高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函授学院等多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这些高等教育形式 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到1999年,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达310.3 万,占当年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的43.1%。除成人高等学校外,还通过我国军队院 校、党校、宗教院校等高等教育机构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文凭考试等形式为社会培 养了大批人才,仅以自学考试为例,从八十年代至今,在档考生人数累计已达3000 万人, 其中近800 万人取得一门以上单科合格证书,200 万人获得专科毕业证书,12.3 万人获得本 科毕业证书。从1953 年至 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1380万,而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也达到1105 万。表 2-1 我国若干年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万人)年份19801985199019951999在学研究生2.168.739.3114.5423.36其中:高等学校1.777.558.4213.4421.87高等学校本专科164.1342.8372.9547.6718.9普通高等学校114.4170.3206.3290.6408.6其中专科比例24.6%34.1%36.0%43.6%33.3%成人高等学校49.8172.5166.7257.0310.3其中专科比例87.3%90.2%84.4%-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高等教育在曲折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高等教育在曲折中发展,教育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逐步得到改 善。五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几起几伏。解放初,我国对当时存在的少数实 业学校和职业培训进行了改造,并用“中等专业学校”来涵括技术、师范、医药等职业性 学校,职业中学基本消失;1958 年和 1963 年,农业中学和城市职业中学分别出现并迅速 发展;文化期间,中专、技校和职业中学都几乎全部停办;八十年代后稳步发展。专科层 次教育的发展也有类似的经历,1953 年院系调整后,大多数专科学校被扩充为专门学院, 到 1957 年,专科已经接近消亡; 1958 年“大跃进”后,专科学校作为“多快好省”办教 育的一种途径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60 年在校生达到 18.7 万;1961 年后专科教育又成为 调整的对象,到 1964年在校生被裁减到2.3万人,文革中更是一度停止招生。到八十年代 以后,专科教育一直得到了持续的发展。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高等教育在我国 教育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已经确立,这两类教育的发展有效地改变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类型结 构。在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的比例1980年为 18.9%,1995年达到56.8%,1999 年尽管下降到 52.1%,但在校生规模却达到了1140 万人的最高水平。从表2-1 可以看出, 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在校生比例由1980年的 24.6%上升到 1995 年的43.6%,在成人高校 专科层次在校生的比例更是高达85%以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 扩大了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的规模,也提高了相应层次教育在教育结构体系中的相对比例 高校、高中、初中在校生比例1950年为 1.1:3.1:100,1980 年该比例提高3.6:24.7: 100,到 1999 年更是达到12.4:37.7:100。注:中职包括中专、技校、职高;本、专科均包括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f非学历非正规教育不断发展非学历非正规教育不断发展,继续教育网络初步形成。在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中,成人教育和各种非正规非学历教育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在 1951 年的学制中,就已经将幼儿园、工农速成初等学校、工农速成中学、业余初中、业 余高中等都纳入了学制体系之中。改革开放以来,除成人中学、成人中专、成人高校各种 形式的学历教育外,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短期进修、 执业(职业)资格教育都先后出现。目前,我国由政府、地方、行业以及社会力量举办的 各种学前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机构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网络教育 更是飞速发展,其影响范围已经覆盖教育结构体系的各个方面。从1980 年到 1999年,全 国儿童在园人数由1151万上升为2326 万,翻了一番多,适龄儿童毛入园率接近50%;通 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青壮年文盲率已经从1978年的18.5%下降到了1999年的 5.5%以 下。由于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我国成人中学规模已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重点 已经由文化补习教育转移为职业技术培训,1985年,成人中学在校生为412 万,到 1999 年已经下降为65 万,而接受各种技能培训的人数则由1990 年的 1282 万上升为1999 年的 7137 万。1990 年以来,2 亿职工和近4 亿的农民接受了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文化技术教 育。f进行了多种学制改革实践进行了多种学制改革实践,为教育结构体系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国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都或多或少地进行过不同的学制改革实践。在中小 学方面,我国 1951 年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中小学实行“五三三制”,即小学五年, 不分段,初中、高中各三年。由于师资和教材等条件还不具备,1953 年又将小学恢复为四 二分段的六年制。此后我国曾先后进行过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小学“五二二制”、“五三 二制”、小学和初中“五四制”、“九年一贯制”等教育实践。目前高中阶段学制基本上 为三年,小学和初中学制则呈现出以“六三制”为主、“五三制”、“五四制”、“九年 一贯制”等多种学制并存的局面。按1999 年的统计,全国实行“五四制”的学校占5%, 实行“五三制”的学校仍有约 31%。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解放初,我国中专和技校兼招初中和小学毕业生,学 制 2-6 年不等,1963 年开始,部分中专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2.5 年。目前,我国中等 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招生对象不同大体上分三类:少数职业初中招收小学毕业生,学制三年; 大部分职业中学和中专、技校均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4 年不等,其中以3 年者为主; 也有少数中专和技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1-3 年。1999 年,我国有职业初中在校生90 万,约为职业中学在校生总数的16.9%;在中专招生中,招收高中毕业生11.4 万,占当年 招生数的 7%。此外,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都有多种旨在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学制 如“3+1”、“2+1”、“2.5+0.5”、“3+0.5”等。在高等教育阶段,目前我国专科教育基本上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3 年,也有部分专科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 年;本科教育基本上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4-5年,也 有部分学校招收专科毕业生,学制2 年,还有部分学校实行专科、本科“2+2”制;在研究 生教育层次,通常为硕士2-3 年,博士3-4年,也有部分学校和专业实行硕、博连读,学 制 5-6 年。我国历史上和当前正在进行的各种学制改革实践,不论其是否成功,对于我国 教育结构体系改革都是一笔宝贵财富。我国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我国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教育结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然而, 当前我国教育结构体系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影响着教育整体效益的发挥。这些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方面:教育结构体系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沟通。长期以来,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 育之间一直缺乏双向的沟通,普通教育毕业生可以进入高一级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毕业 生则几乎不可能再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在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初等职业教育与高 中层次教育之间、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也都缺乏必要的衔接。尽管我国有关 文件规定,中专、技校、专科毕业生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可以对口报考高一级学校,实际上 由于受教学内容、高考制度、高考内容等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基本上没有能力升学。教育 结构体系的封闭性,制约了教育的协调发展,限制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渠道,尤其是严重 地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当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经 开始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在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中就已经规定,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中可以有3%左右直接升学,同时还提出 要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由于改革刚刚起步,上述教育结构体系缺乏衔接沟通的状 况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有关对策措施也还仅仅处于研究探讨之中。部分类型学校功能定位不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曾在1951 年正式 颁布过学制,此后,近50 年来,我国学制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很大变化,许多类型学校的培 养目标、招生对象、修业年限都发生了多次调整,但政府部门对学制一直缺乏系统的总结 和明确的阐述。尽管如此,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相关的文件、决议和规定,我国各级各 类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的去向都是比较清楚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逐步建立,毕业生按指令性计划就业的政策被逐步取消,教育机构的自主性不断增强,新 的办学形式、办学机构也大量出现,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 变化。在此情况下,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定,我国许多类型学校功能定位都不甚清晰,例如 从初中招生的四年制中专、五年制专科和从高中招生的两年制中专、技校和三年制专科之 间的关系;均为招收大学毕业生、学制二年的“双学位”和研究生班的层次定位;“成人 教育”的覆盖范围和培养对象;高等职业教育与专科、大学教育的关系,等等。这种状况 不仅影响教育行政部门的统计、管理及与国际教育的交流和比较,也影响学生对相关学校 的选择和用人部门对毕业生待遇的规定。由于功能定位不清楚,也导致了部分学校盲目拔 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范围,出现了许多中专学校办专科、专科学校办本科、本科学校办 专科的状况,直接影响相关学校根据自己的目标办出特色,影响教育整体效益的发挥。受 现行劳动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也存在各种非正规教育普遍追求学历教育 的倾向,不仅影响了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发展,也导致社会上各种学历文凭鱼目混珠,甚至 影响人们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积极性。教育结构体系缺乏面向社会自动调节的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 行政性计划在我国教育结构体系调整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由于对社会和教育的现状及未 来发展缺乏准确的认识,政府对教育的宏观调节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从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是否应该举办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 育的比例、中专和专科学校的招生对象和学制年限、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重点等方面, 我国许多政策的制定都缺乏科学研究基础,致使相关教育发展缺乏应有的稳定性。目前,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一方面,市场经济 体制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还不成熟,另一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没有完成。由于政 府还难以有效地对教育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各级各类学校也难以自主地根据劳动力市场供 求状况对培养目标、规模和发展速度等进行合理的调整,我国教育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自动 调节机制还没有形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供求结构性失衡现象还十分严重,与 此不无关系。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改革面临新的形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劳动力结 构,进影响教育结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改革面临新的形势:当今时代,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 极大地影响着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变革。1990 年以来,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 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中,政府调节价格所占比例显著下降,而由市场调节价格 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1996 年政府调节价格的比例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见下表),商品价 格形成已基本由供求关系决定。 国家计划控制的生产资料商品,从1980年的800多种减 少到1998年的 5 种,国家定价的商品比重已经降到5%以下,标志着经济发展由市场主动 调节的主导机制正在形成。近 20年来,我国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劳动力流动 择业、用人单位聘用人员及决定工资的自主性越来越大,劳动力市场化的综合程度从1979 年的 3.24%增加到 1997 年的 70%左右。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价格的比重谓节价恪方式.社会碍 零售总额” 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科梢售收人由政府调节47%-牺.袖&空弘由市场调节5務51.36, 4K-由政府迴节7.5%-菊*is.弘由市场迴节”92. 5%El. 1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