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963945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8.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风管道的 设计计算 第六章 通风管道是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设计计算 的 目的是,在保证要求的 风量分配前提下,合理确定风管布置和尺 寸,使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最优。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通风空调 系统的使用效果和技术经济性能。 目 录 6.1 6.2 6.3 6.4 6.5 通风空调施工图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风道压力分布 风道的水力计算 风道阻力 6.1 风道阻力 根据流体力学可知,空气在管道内流动,必然要克服阻力 产生能量损失。 空气在管道内流动有两种形式的阻力,即摩擦 阻力 和 局部阻力。 6.1.1摩擦阻力 由于空气本身的粘滞性和管壁的粗糙度所引起的空气与管 壁间的摩擦而产生的阻力称为摩擦阻力。 克服摩擦阻力而引 起的能量损失称为摩擦阻力损失,简称沿程损失。 空气在横断面不变的管道内流动时,沿程损失可按下式计 算 ( 6.1) s m RP 4 1 lv 2 2 式中 风道的沿程损失, Pa; 摩擦阻力系数; 风道内空气的平均流速, m/s; 空气的密度, kg/m3; 风道的长度, m; 风道的水力半径, m; = ( 6.2) 管道中充满流体部分的横断面积, m2; 湿周,在通风系统中即为风管周长, m。 mP v l sR sR P F F P Pa/m ( 6.3) ( 1)圆形风管的沿程损失 对于圆形风管 = = 式中 风管直径。 则圆形风管的沿程损失和单位长度沿程损失即比摩阻分别为 Pa Pa/m ( 6.5) s m RR 4 1 2 2v sR P F 4 4 2 D D D D DPm 1 lv 2 2 DRm 2 2v 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也称比摩阻,为 ( 6.4) 摩擦阻力系数 与风管管壁的粗糙度和管内空气的流动 状态有关,在通风和空调系统中,薄钢板风管的空气流动状 态大多数属于紊流光滑区到粗糙区之间的过渡区。通常,高 速风管的流动状态也处于过渡区。只有流速很高,表面粗糙 的砖、混凝土风管流动状态才属于粗糙区。因此,对于通风 和空调系统中,空气流动状态多处于紊流过度区。在这一区 域中 用下式计算 ( 6.6) 式中 风管内壁的粗糙度, mm; 雷诺数。 = ( 6.7) 式中 风管内流体(空气)的运动粘度, m2/s。 )Re 51.27 1 D.3 K(2 lg1 K Re Re vD 在通风管道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可根据公式( 6.5)和 式( 6.6)绘制的各种形式的线算图或计算表进行计算。 图 6.1 为风管单位长度沿程损失线算图。只要知道风量、管径、比 摩阻、流速四个参数中的任意两个,即可求出其余的两个参 数。表 6.1的编制条件是:大气压力为 101.3 kPa,温度为 20 ,空气密度为 1.204 kg/m3,运动粘度为 15.06 10-6 m2/s,管壁粗糙度 k=0.15 mm,当实际使用条件与上述条件 不同时,应进行修正。 大气温度和大气压力的修正 Pa/m ( 6.8) 式中 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单位长度沿程损失, Pa/m; 温度修正系数; 大气压力修正系数; 线算图或表中查出的单位长度沿程损失, Pa/m。 mBtm RR mR t B mR 图 6.1 风管单位长度沿程损失线算图 = ( 6.9) = ( 6.10) 式中 实际的空气温度, ; 实际的大气压力, kPa。 和 也可直接 由图 6.2查得。 密度和粘度的修正 ( 6.11) 实际的空气密度, ; 实际的空气运动粘度, kPa。 t B 0 .8 2 52 7 3 2 0 273 t 0.9 101.3 B t B t B 0 .0 1 0 .1 00 mmRR 绝对粗糙度的修正 通风空调工程中常采用不同材料制成风管,各种材料的 绝对粗糙度见 表 6.1. (6.12) 式中 粗糙度修正系数。 = ( 6.13) 管内空气流速, m/s。 mkm RR k k 0.25Kv v 管道材料 K( mm) 管道材料 K( mm) 薄钢板和镀锌钢 板 0.150.18 胶合板 1.0 塑料板 0.010.05 砖管道 36 矿渣石膏板 1.0 混凝土管道 13 矿渣混凝土板 1.5 木版 0.21.0 表 6.1 各种材料的粗糙度 【 例 6.1】 已知太原市某厂已通风系统采用钢板制圆形风道, 风量 L=1000 m3/h,管内空气流速 v=10 m/s,空气温度 t=80 ,求风管的管径和单位长度的沿程损失。 解 由附录 6.1查得: D=200mm =6.8 Pa/m,太原市大 气压力: B=91.9 kPa 由图 6.1查得: =0.86, =0.92 所以, = =0.86 0.92 6.8=5.38 Pa/m mR t B mR t B mR ( 2)矩形风管的沿程损失 风管阻力损失的计算图表是根据圆形风管绘制的。当风 管截面为矩形时,需首先把矩形风管断面尺寸折算成相当于 圆形风管的当量直径,再由此求出矩形风管的单位长度摩擦 阻力损失。 当量直径就是与矩形风管有相同单位长度沿程损失的圆 形风管直径,它分为 流速当量直径 和 流量当量直径 两种。 流速当量直径 假设某一圆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速与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 速相等,且两风管的单位长度沿程损失相等,此时圆形风管 的直径就称为该矩形风管的流速当量直径,以 Dv表示,所以, 圆形风管和矩形风管的水力半径必须相等。 圆形风管水力半径 ( 6.14) 矩形风管水力半径 ( 6.15) 式中 矩形风管的长度和宽度。 4 DR s )( ba ab P FR s 2 ba、 根据式( 6.3),当流速与比摩阻均相同时,水力半径必相 等 则有 流量当量直径 假设某一圆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量与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 量相等,且两风管的单位长度沿程损失也相等,此时圆形风 管的直径就称为该矩形风管的流量当量直径,以 DL表示: 圆形风管流量 ss RR 42 D ab ab ( ) 2 v abDD ab vDL 24 ( 6.17) ( 6.16) ( 6.18) 矩形风管流量 令 ,则 2 4Lv D 2 2 4 2m L L DR D ( ) vabL Lv ab 2 2 1 4 2)( )( ab L ba ab R m mmRR 33 51 .2 6 5 L abD ab ( 6.19) ( 6.20) ( 6.21) ( 6.22) 必须说明,利用当量直径求矩形风管的沿程损失,要注 意其对应关系;当采用 流速当量直径 时,必须采用矩形风管 内的 空气流速 去查沿程损失;当采用 流量当量直径 时,必须 用矩形风管中的 空气流量 去查单位管长沿程损失。这两种方 法得出的 矩形风管比摩阻是相等的 。 【 例 6.2】 有一钢板制矩形风道, K=0.15 mm,断面尺寸 为 500 250 mm,流量为 2700 m3/h,空气温度为 50 , 求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解一 矩形风管内空气流速 = m/s 流速当量直径 = = m 由 =6 m/s, =330 mm,查附录 6.1得 =1.2 Pa/m 由图 6.1查得 t=50 时, =0.92 所以 = =0.92 1.2=1.1 Pa/m v 6 25.05.03600 2700 3600 F L vD ba ab 2 33.025.05.0 25.05.02 v vD mR t mR t mR 解二 流量当量直径 =1.265 =1.265 m 由 L=2700 m3/h, =384 mm查附录 6.1得 =1.2 Pa/m 所以 = =0.92 1.2=1.1 Pa/m LD 5 33 ba ba 3 8 4.025.05.0 25.05.05 33 LD mR mR t mR 6.1.2局部阻力 风道中流动的空气,当其方向和断面的大小发生变化或 通过管件设备时,由于在边界急剧改变的区域出现旋涡区和 流速的重新分布而产生的阻力称为局部阻力,克服局部阻力 而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简称局部损失。 局部损失按下式计算 Pa ( 6.23) 式中 局部损失, Pa; 局部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通常用实验方法确定。在计算局部阻力时, 一定要注意 值所对应的空气流速。 2 2j vP jP 在通风系统中,局部阻力所造成的能量损失占有很大的 比例,甚至是主要的能量损失,为减小局部阻力,以利于节 能,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小局部阻力。通常采用以下措施: ( 1)布置管道时,应力求管线短直,减少弯头。圆形风管弯 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应大于( 12)倍管径, 见图 6.3。矩形风 管弯头的长宽比愈大,阻力愈小,应优先采用, 见图 6.5。必 要时可在弯头内部设置导流叶片, 见图 6.4,以减小阻力。应 尽量采用转角小的弯头,用弧弯代替直角弯, 如图 6.6所示。 ( 2)避免风管断面的突然变化,管道变径时,尽量利用渐扩、 渐缩代替突扩、突缩。其中心角最好在 810 ,不超过 45 , 如图 6.7。 ( 3)管道和风机的连接要尽量避免在接管处产生局部涡流, 如图 6.8所示。 ( 4)三通的局部阻力大小与断面形状、两支管夹角、支管与 总管的截面比有关。为减小三通的局部阻力,应尽量使支管 与干管连接的夹角不超过 30 , 如图 6.9所示。当合流三通内 直管的气流速度大于支管的气流速度时,会发生直管气流 引 射 支管气流的作用,有时支管的局部阻力出现负值,同样直 管的局部阻力也会出现负值,但不可能同时出现负值。为避 免引射时的能量损失,减小局部阻力,应使 ,即 F1+ F2 =F3,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1v 2v 3v 6.1.3总阻力 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之和称为总阻力,克服摩擦阻力 和局部阻力而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总阻力损失。 ( 6.24) 式中 管段总阻力损失, Pa。 mjP P P P 6.2 风道压力分布 空气在风道中流动时,由于风道内阻力和流速的变化,空 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下面通 过图 6.11所示的单风机 通风系统风道内的压力分布图来定性分析风道内空气的压力分 布。 压力分布图的绘制方法是取一坐标轴,将大气压力作为零 点,标出各断面的全压和静压值,将各点的全压、静压分别连 接起来,即可得出。图中全压和静压的差值即为动压。 系统停止工作时,通风机不运行,风道内空气处于静止状 态,其中任一点的压力均等于大气压力,此时,整个系统的静 压、动压和全压都等于零。 系统工作时,通风机投入运行,空气以一定的速度开始流 动,此时,空气在风道中流动时所产生的能量损失由通风机的 动力来克服。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吸风口处的全压和静压均比大气压力 低 ,入口外和入口处的一部分静压降转化为动压,另一部分用于 克服入口处产生的局部阻力。 在断面不变的风道中,能量的损失时由摩擦阻力引起的, 此时全压和静压的损失时相等的 ,如管段 1 2、 3 4、 5 6、 6 6和 8 9。 在收缩段 2 3,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全压值和静压值都 减小了,减小值也不相等,但动压值相应增加了。 在扩张段 6 8和突扩点 6处,动压和全压都减小了,而静 压则有所增加,即会产生所说的静压复得现象。 在出风口点 9处,全压的损失与出风口形状和流动特性有 关,由于出风口的局部阻力系数可大于 1、等于 1或小于 1,所 以全压和静压变化也会不一样。 在风机段 4 5处可看出,风机的风压即是风机入口和出口 处的全压值,等于风道的总阻力损失。 6.3.1 风道水力计算方法 风管水力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 1)等压损法 该方法是以单位长度风道有相等的压力损失为前提条件, 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将总压力值按干管长度平均分 配给各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确定风管断面尺寸,该法 适用于风机压头已定及进行分支管路阻力平衡等场合。 ( 2)假定流速法 该方法是以技术经济要求的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再 根据风量来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目前常用此法 进行水力计算。 6.3 风道的水力计算 ( 3)静压复得法 该方法是利用风管分支处复得的静压来克服该管段的阻 力,根据这一原则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此法适用于高速风 道的水力计算。 6.3.2 假定流速法 计算方法和步骤 ( 1)绘制系统轴测示意图,并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 长度和风量。通常把流量和断面尺寸不变的管段划为一个 计算管段。 ( 2)确定合理的气流速度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流速低,阻力 小,动力消耗少,运行费用低,但是风管断面尺寸大,消耗 材料多,建造费用大。反之,流速高,风管段面尺寸小,建 造费用低,但阻力大,运行费用会增加,另外还会加剧管道 与设备的磨损。因此,必须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合理的 流速 ,表 6.2、表 6.3列出了不同情况下风管内空气流速范围。 ( 3)由风量和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风管断面尺寸, 计算沿程损失、局部损失及总损失。计算时应首先从最不利 环路开始,即从阻力最大的环路开始。确定风管断面尺寸时, 应尽量采用通风管道的统一规格。 ( 4)并联环路的计算 为保证系统能按要求的流量进行分配,并联环路的阻力必 须平衡。因受到风管断面尺寸的限制,对除尘系统各并联环路 间的压损差值不宜超过 10%,其他通风系统不宜超过 15%。若 超过时可通过 调整管径 或 采用阀门 来进行调节。调整后的管径 可按下式确定 mm ( 6.25) 式中 调整后的管径, mm; 原设计的管径, mm; 原设计的支管阻力, Pa; 要求达到的支管阻力, Pa。 0 .2 2 5PDD P ( ) D D P P 需要指出的是,在设计阶段不把阻力平衡的问题解决, 而一味的依靠阀门开度的调节,对多支管的系统平衡来说是 很困难的,需反复调整测试。有时甚至无法达到预期风量分 配,或出现再生噪声等问题。因此,我们一方面加强风管布 置方案的合理性,减少阻力平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要重视 在设计阶段阻力平衡问题的解决。 ( 5)计算系统的总阻力。 ( 6)选择风机 根据输送气体性质、系统的风量和阻力确定风机的类型。 考虑到设备、风管的漏风和阻力损失计算的不精确,选择 风机的风量,风压应按下式考虑 m3/h ( 6.26) Pa ( 6.27) 式中 风机的风量, m3/h; 系统总风量, m3/h; 风机的风压, Pa; 系统总阻力, Pa; 风量附加系数,除尘系统 =1.11.5;一般送排风 系统 =1.1; 风压附加系数,除尘系统 =1.151.20;一般送排 风系统 =1.11.15。 LKL Lf fpP K P fL L fP P LK LK pK pK 当风机在非标准状态下工作时,应按公式( 6.28)、( 6.29) 对风机性能进行换算,再以此参数从风机样本上选择风机。 ( 6.28) ( 6.29) 【 例 6.3】 如图 6.12所示的机械排风系统,全部采用钢板制 作的圆形风管,输送含有有害气体的空气 ( =1.2 m3/kg), 气体温度味常温,圆形伞形罩的扩张角为 60 ,合流三通分 支管夹角为 30 ,带扩压管的伞形风帽 h/D0=0.5,当地大气 压力为 92 kPa,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 ff LL 2.1 ff PP 解 1对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如图示。 2确定各管段气流速度,查表 6.2有:工业建筑机械通风对 于干管 =614 m/s;对于支管 =28 m/s。 3确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 为最不利环路。 4根据各管段风量及流速,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及比摩阻,计 算沿程损失,应首先计算最不利环路,然后计算其余分支环 路。 如管段 ,根据 =1200 m3/h, =614 m/s 查附录 6.2 可得出管径 =220 mm, =9 m/s, =4.5 Pa/m 查图 6.1有 =0.91,则有 =0.91 4.5=4.1 Pa/m = =4.1 13=53.3 Pa 也可查附录 6.2 确定管径后,利用内插法求出: 、 。 同理可查出其余管段的管径、实际流速、比磨阻,计算出沿 程损失,具体结果见表 6-4。 v v L v D v mR B mR mP lRm v mR 5计算各管段局部损失 如管段,查附录 6.4有:圆形伞形罩扩张角 60 , =0.09, 90 弯头 2个, =0.15 2=0.3,合流三通直管段,见图 6.12。 + =30 ,查得 =0.66, =0.09+0.3+0.66=1.15 43.02100900 3 2 L L 51.02 8 02 0 0 2 3 2 )( F F 038.022.04 21 )(F 031.02.04 22 )(F 062.028.04 23 )(F 1F 2F 3F 其余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见表 6.5。 = =1.15 =55.89 Pa 同理可得出其余管段的局部损失,具体结果 见表 6.4。 6计算各管段的总损失,结果 见表 6.4。 jP 2 2v 2 92.1 2 L l D v mR t mR mP jP P 流量 管段 长度 管径 流速 比摩阻 比摩阻 修正 系数 实际比摩阻 局部阻力 系数 沿程 损失 局部损失 管段总 损失 管段 编号 (m3/ h) (m) (mm) (m/s) (Pa/m) (Pa/m) 动压 Pd (Pa) (Pa) (Pa) (Pa) 备注 最不利环路 1 1200 13 220 9 4.5 0.91 4.1 48.6 1.15 53.3 55.89 109.2 2 2100 6 280 9.6 3.9 0.91 3.55 55.3 0.81 21.3 44.69 66.1 3 3400 6 360 9.4 2.6 0.91 2.46 53 1.08 14.66 56.24 62.0 4 4900 11 400 10.6 3 0.91 2.63 66.4 0.3 30.03 20.22 50.3 5 4900 15 400 10.6 3 0.91 2.63 66.4 0.6 40.95 40.44 81.4 分支环路 6 900 9 200 8 4.1 0.91 3.63 38.4 0.03 33.56 1.2 35.1 与平衡 6 1300 9 200 11.9 9.5 0.91 8.6 85 0.64 68.3 54.4 132.6 与 +平衡 8 1500 10 200 13.0 11 0.91 10 101.4 1.26 100 126.8 226.8 与 + + 平衡 9 900 9 160 12.3 13 0.91 11.83 90.8 0.03 106.4 2.6 109.1 阻力平衡 表 6.4 管道水力计算表 6检查并联管路阻力损失的不平衡率 ( 1)管段和管段 不平衡率为 调整管径 取 =160 mm 查附录 6.2 ,得 =160 mm, =12.3 m/s, =13 Pa/m = =0.91 13=11.83 Pa/m + =0.058 m2 =0.062 m2 + %9.67%1002.109 1.352.109%100 1 61 P PP %15 15 52.10 9 1.3520 0 2 2 5.02 2 5.0 )()( PPDD mm D D v mR mR B mR 1F 2F 3F 1F 2F 3F 查附录 6.4 ,合流三通分支管阻力系数为 -0.21, 。 阻力计算结果见表 6.5, =109.1 Pa 不平衡率为 满足要求。 ( 2)管段与管段 + 不平衡率为 若将管段调至 =180 mm,不平衡率仍然超过 , 因此采用 =200 mm,用阀门调节。 03.0 P %1.02.1 0 9 1.1 0 92.1 0 9 1 61 P PP %15 %4.243.175 7.1323.175 21 721 P PPP )( %15 7D %15 7D ( 3)管段与管段 + + 不平衡率 满足要求。 8计算系统总阻力 =369 Pa 9选择风机 风机风量 =1.1 4900=5390 m3/h 风机风压 Pa,可根据 、 查风机 样本选择风机,电动机。 %9.73.2 4 7 8.2 2 73.2 4 7 321 8321 )( )( PPP PPPP %15 51 )( jm PPP Lf KL L 1 .1 5 3 7 9 4 3 6fpP K P fL fP 6.4.1 风道布置设计原则 风管布置直接影响通风、空调系统的总体布置,与工艺、 土建、电气、给排水、消防等专业关系密切,应相互配合、 协调一致。 ( 1)布置中应使风管少占建筑空间并不妨碍生产操作,常沿 着墙、柱、楼板屋梁或屋架敷设,安装在支架或吊架上; ( 2)除尘风管应尽可能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时与水平面夹 角最好大于 45 。如必须水平敷设或倾角小于 30 时,应采 取措施,如加大流速、设清洁口等。 ( 3)当输送含有蒸汽、雾滴的气体时,应有不小于 0.005的 坡度,并在风管的最低点和风机底部设水封泄液管,注意水 封高度应满足各种运行情况的要求。 6.4 风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 4)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排风管道及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风 管,不应穿越防火墙,其他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不燃性楼板 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在防火 阀两侧 2m范围内的风管及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风管 穿过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 5)可燃气体管道、可燃液体管道和电线、排水管道等,不 得穿越风管的内腔,也不得沿风管的外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和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风机室。 ( 6)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前后各 800mm范围内 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间的风管及保温材料均应 采用不燃材料。 ( 7)风管上应设必需的调节和测量装置(如阀门、压力表、 温度计、测定孔和采样孔等)或预留安装测量装置的接口, 且应设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 ( 8)风管的布置应力求顺直,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弯头、 三通等管件要安排得当,与风管的连接要合理,以减少阻力 和噪声。 ( 9)对于排除有害气体和含有粉尘的通风系统,其风管的排 风口宜采用锥形风帽或防雨风帽 。 6.4.2 系统划分 由于建筑物内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送排风要求,或面积 较大、送排风点较多,为了运行管理,常需分设多个系统, 通常一台风机与其联系在一起的管道及设备构成一个系统。 系统的划分应当本着运行维护方便,经济可靠为主要原则。 系统划分的原则是: ( 1)空气处理要求相同或接近、同一生产流程且运行班次和 时间相同的,可划为一个系统。 ( 2)以下情况需单设排风系统;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爆炸,或 形成毒害更大、腐蚀性的混合物或化合物; 两种有害物质混合后易使蒸气凝结并积聚粉尘; 放散剧毒的房间和设备。 ( 3)对除尘系统还应考虑扬尘点的距离,粉尘是否回收, 不同种粉尘是否可以混合回收,混合后的含尘气体是否有结 露可能等因素来确定系统划分。 ( 4)排风量大的排风点位于风机附近,不宜和远处排风量 小的排风点合为同一系统。 6.4.3 风道材料、形状、规格及设计 ( 1)材料 风管材料要求坚固耐用、表面光滑、防腐蚀性好、易于制 造和安装,且不产生表面脱落等特点。常用主要有以下两大 类: 金属薄板 普通薄钢板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结构强度,其表面易生 锈,应刷油漆进行防腐。 镀锌钢板 由普通钢板镀锌而成,由于表面镀锌,可起防锈 作用,一般用来制作不受酸雾作用的潮湿环境中的风管。 铝及铝合金板 加工性能好,耐腐蚀。摩擦时不宜产生火花, 常用于通风工程的防爆系统。 不锈钢板 具有耐锈耐酸能力,常用于化工环境中需耐酸耐 腐蚀的通风系统。 塑料复合钢板 在普通薄钢板表面喷上一层 0.2 0.4mm厚 的塑料层,常用于防尘要求较高的空调系统和 -10 60 温度 下耐腐蚀系统的风管。 通风工程中常用的钢板厚度是 0.5 4mm 非金属材料 硬聚氯乙烯塑料板 适用于有酸性腐蚀作用的通风系统,具 有表面光滑、制作方便等优点。但不耐高温、不耐寒,只适 用于 0 60 的空气环境,在太阳辐射作用下,易脆裂。 玻璃钢 无机玻璃钢管是以中碱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用 十余种无机材料科学地配成粘结剂作为基体,通过一定的成 型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质轻、高强、不燃、耐腐蚀、耐高温、 抗冷融等特性。 玻璃钢风管与配件的壁厚应符 合表 6.6的规定。 ( 2)形状、规格及设计 风管常用断面形状有 矩形 和 圆形 两种。 两者相比,在相同断面积时 圆形 风管强度大、阻力小、 节省材料,圆形风管直径较小时比较容易制造,保温亦方便, 但圆形风管管件的放样、构件制作较矩形风管困难,布置时 不易与建筑、结构配合,明装时不易布置得美观。 矩形 风管在民用建筑、低速风管系统方面应用更多些。 矩形风管的宽高比最高可达 8: 1,但自 1 : 1到 8 : 1表面积 要增加 60%。因此设计风管时,除特殊情况外,宽高比愈接 近 1愈好,可以节省动力及制造和安装费用,适宜的宽高比在 3.0以下。 考虑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板材,加强建筑安装的工厂化生 产,在设计、施工中应尽量选用国家统一规格。 6.4.4 风道阀门 通风空调系统中的阀门主要用于关闭风道、风口,调节 管道内空气量,平衡阻力以及在防排烟中控制火灾烟气等使 用。风阀安装于风机出口的风道上、主干风道上、分支风道 上或空气分布器之前等位置。常用的阀门有蝶阀、多叶调节 阀、插板阀、止回阀、防火阀、排烟防火阀。 ( 1)蝶阀如 图 6.13所示,多用于风道分支处或空气分布器前 端。转动阀板的角度即可改变空气流量。蝶阀使用较为方便, 但严密性较差。 图 6.13 蝶阀构造示意图 ( 3)插板阀如 图 6.15所示,多用于风机出口或主干风道处 作开关。通过拉动手柄来调整插板的位置即可改变风道的空 气流量,其调节效果好,但占用空间大。 图 6.15 插板阀 ( 4)止回阀如 图 6.16所示,安装在空调、通风系统风道内, 保证在风机停止运行时,防止气流倒流。使用止回阀时风 道内的风速应大于 8m/s。 图 6.16 止回阀 ( 5)防火阀如 图 6.17所示,是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安全装置, 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立即关闭,切断气流,避免火灾从风 道中传播蔓延。防火阀其关闭方式采用温感易熔件,易熔 件熔断点 60 。当火灾发生时,气温升高,达到熔点,易 熔片熔化断开,阀板自行关闭,将系统气流切断。 图 6.17 防火阀 ( 6)排烟防火阀如 图 6.18所示,由阀体、排烟阀操作器、 280 温感装置、开启弹簧和关闭弹簧等部分组成。一般安装 在排烟管道上,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手动开启或接到消防中心 信号依靠开启弹簧阀门开启进行排烟,一旦排烟管中温度达到 280 时, 280 温感装置动作,依靠关闭弹簧将阀门关闭起 防火作用。 图 6.18 排烟防火阀 6.4.5 风道保温 在通风空调系统中,为提高冷、热量的利用率,避免不 必要的冷、热损失,保证通风空调系统运行参数,应对通风 空调风道进行保温。此外,当风道送冷风时,其表面温度可 能低于或等于周围空气的露点温度,使其表面结露,加速传 热,同时也对风道造成一定腐蚀,基于此也应对风道进行保 温。 保温材料主要有软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通常为阻燃 型)、超细玻璃棉、玻璃纤维保温板、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石 板等,导热系数大都在 0.12W/(m) 以内,保温风管的传热 系数一般控制在 1.84 W/(m) 以内。 通常保温结构有四层: ( 1)防腐层:涂防腐漆或沥青; ( 2)保温层:粘贴、捆扎、用保温钉固定; ( 3)防潮层:包塑料布、油毛毡、铝箔或刷沥青,以防潮 湿空气或水分进入保温层内,破坏保温层或在其内部结露, 降低保温效果; ( 4)保护层:室内可用玻璃布、塑料布、木版、聚合板等 作保护,室外管道应用镀锌铁皮或铁丝网水泥作保护。 6.4.6 通风系统的防火防爆 ( 1)通风系统防火 通风空调系统发生火灾时,风道是极易传播烟气,使烟 气从着火区蔓延到非着火区,甚至到安全疏散通道,因此在 工程设计时要采取以下可靠的防火措施。 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如厨房、浴室和厕 所的排风管与竖井风道连接时,可在支管上安装止回阀; 必要部位设置防火阀。如风道穿越防火分区的隔板或楼板、 穿越通风空调机房及重要的房间隔墙处、穿越变形缝处风管 的两侧; 严格选取设备及风管材料。通风系统的设备及风管应采用 不燃材料制成,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胶黏剂 应为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风道内设有电加热器时,风机应 与电加热器联锁,电加热器应设无风断电保护装置; 合理布置通风系统。尽量使风道不穿越防火分区,通风空 调系统竖向不宜超过五层。 ( 2)通风系统防爆 通风系统发生爆炸是因为空气中的可燃物含量达到了爆炸 浓度极限,同时遇到电火花、金属碰撞引起的火花或其他火 源而造成的。因此,在设计有爆炸危险的通风系统时,应注 意以下几点: 空气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为了防止风机停机后, 易燃、易爆物质从风管倒流,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其送、排 风系统采用相应得防爆型通风设备,风管应考虑到除静电的 接地措施; 当风机设在单独隔离开的通风机房内,且在送风干管上设 有防火阀及止回阀时,由于可以防止危险物质倒流到风机内, 此时可采用普通型通风设备;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且应独立的通风系统; 系统风量除满足通风空调需求外,还应校核可燃物浓度, 若处于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时,则应加大风量。 在爆炸危险的通风系统,应设防爆门。当系统内压力急剧 升高时,靠防爆门自动开启泄压。 6.5 通风空调施工图 6.5.1通风空调施工图的组成 通风空调系统施工图包括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平 面图、剖面图、系统图、详图及主要设备材料表等。 为了查阅方便,施工图中应有图纸目录。图纸目录包括 图纸的组成、名称、张数、图纸顺序等。 ( 1)设计施工说明 设计主要参数、主要设计气象资料和通风空调房间的设计 条件; 通风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组成; 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 风管、风阀与防火阀安装使用说明; 管道、设备的防腐及保温做法; 设备的调试与试运行。 ( 2)平面图 平面图表示通风空调设备、管道的平面布置及与建筑物的 尺寸关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 风机、电动机等设备的位置、形状轮廓及设备型号; 空调机组、风管、风口、调节阀等设备与部件的定位尺寸、 风管尺寸,用符号注明送、回风口的空气流动方向; 剖面图的剖面位置及其编号。 ( 3)剖面图 剖面图主要反映管道及设备在垂直方向的布置及尺寸关系, 横纵向管道的连接,管道、附件和设备的标高等。 ( 4)系统图 系统图主要表示管道在空间的布置及交叉情况,它可以直 观地反映管道之间的上下、前后、左右关系。图中应注有通风 空调系统的编号、管道断面尺寸、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等; ( 5)详图 详图主要表示管道、构件的加工制作及设备安装要求等, 如通风空调管件的展开下料,管道吊、托、支架制作,管道的 保温,风机减振基础等设备的安装。常可选用国家标准图。 设备材料表应明确设备、附件的型号规格、主要性能参数 及数量以及材料的性能要求、数量等。 6.5.2通风空调施工图的绘制要求 绘制施工图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它直接体现 设计者成果,也 是 施工的主要依据。施工图的图幅、标题栏、 线条、符号、尺寸标注、文字、比例、系统与设备的表达方式 等要严格符合有关规定、统一技术条例及制图规定,图面表达 与计算要一致,施工图的深度应能保证通风空调系统施工质量。 ( 1)平面图 管道和设备布置平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按假想除 去上层楼板后俯视规则绘制,否则应在相应垂直剖面图中表示 平剖面的剖切符号,剖视的剖切符号应由剖切位置线,投射方 向线及编号组成,剖切位置线和投射方向线均应以粗实线绘制。 用于通风空调系统设计的建筑平面图,应用细实线绘出 建筑轮廓线和与通风空调有关的门、窗、梁、柱、平台等建 筑物配件,并标明相应定位轴线编号、房间名称、平面标高。 常采用绘图比例为 1: 100。 ( 2)剖面图 剖面图应在平面图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反映系统全貌的部 位垂直剖切后绘制。断面的剖切符号用剖切位置线和编号表 示。管道不宜用单线绘制,并注明管道、设备标高。常采用 绘图比例为 1: 100。 ( 3)系统图 系统图是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宜采用与相应的平面图一 致的比例,按正等轴测或正面斜二测按投影规则绘制。管道 系统图的基本要素应与平、剖面图相对应。系统图可用单线 绘制,图中的管线重叠、密集处,可采用断开画法,断开处 宜以相同的小写拉丁字母表示,也可用细虚线连接。常采用 绘图比例为 1: 100。 ( 4)详图 当详图表示某些设备或管道系统复杂连接点的详细构造 及安装要求时,应在平、剖面图上标注索引符号。常采用绘 图比例为 1: 20或 1: 50。 需要指出的是 : 所表示的详图如果采用标准图集中的统 一做法时可不必绘出,只需指出标准图号,供施工人员从标 准图中查阅。 6.6.3通风空调施工图示例 现以一仪表车间的空调施工图举例介绍通风空调施工图 的组成。 ( 1)设计说明书 ( 2)设备表 33 00 68 00 24 20 60 00 25 00 18 80 14 28 10 0010 72 30 00 25 00 10 50 11 04 30 00 900 图 6.19 空调平面图(单位: mm) 320 1720 3550 6800 2500 1040 4300 100 320 375 图 6.20 - 剖面图(单位: mm) 680 35003500 2435 320 100 3000 1065 3000 1040 500550 190 图 6.21 - 剖面图(单位: mm) 图 6.22 空调系统图(单位: m) 由图可见,该空调系统设在一层,空调机房设在仪表室 北面独立小室。新风进口由建筑北墙外 3.5m标高处引入。仪 表室的送、回风管均设在机房和仪表室的隔墙上,送风管标 高为 3.55m,回风管标高为 1.04m。回风进入立柜式空调机组。 新风通过单层百叶风口、初效过滤器进入立柜式空调机 组,和进入的回风一起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后的空气由送风 管道并通过设在仪表室标高为 3.2m的两个散流器均匀送入室 内。 平面图上可以看出两个剖面图的剖切位置, 剖面 位于建筑 4#轴线西侧,由东向西可以看出送风管、回风口、 新风管和送风口的设置情况、管道标高等; 剖面位于 机房和仪表室隔墙北侧,由南向北可以看出送风管、新风管 设置情况、管道标高等。 空调系统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空调管道、设备和附件的设 置情况及全貌。为降低系统噪声,新风管道、回风管道和送风 管道与空调机箱均采用硅玻钛金不燃软接头。 为监测空调系统的工作状况,系统送风、回风和新风管道 上还设有温度和风量测量孔,空调自控装置可以根据监测数据 及用户需要不断进行即时调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