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6949037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江苏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江苏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空坐标 主要 线索 1.十月革命胜利后 , 苏俄实行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 国内战争胜利后 ,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 2.20世纪 30年代 , 苏联确立了 “ 斯大林模式 ” , 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 生了重要影响 。 3.二战后 , “ 斯大林模式 ” 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 赫鲁晓夫和 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 , 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 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 , 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 最终导致苏联 解体 。 第 20课 从 “ 战时共产主义 ” 到 “ 斯大林模式 ” 测试内容及要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 斯大林模式 ”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2.理解新经济政策 。 3.了解 “ 斯大林模式 ” 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 4.认识 “ 斯大林模式 ” 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一 、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 , 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 。 (2)1918年夏 , 苏俄进入 时期 。 2.目的: 为了集中全国的 、 , 支持红军 、 战胜敌人 。 3.内容 (1)实行 。 (2)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 。 (3)取消 。 (4)实行普遍 。 国内战争 物力 财力 余粮收集制 国有化 义务劳动制 自由贸易 4.特色: 兼有 “ ” 和 “ ” 两种特色 。 5.评价 (1)积极: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 取得了 的胜利 。 (2)消极: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 战时 概念阐释 图解识记 共产主义 国内战争 二 、 新经济政策 1.原因: “ ” 政策在战后继续实施 , 引发了严重的 。 2.内容 (1)农业:以 代替余粮收集制 。 (2)工业: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 经营矿 产 、 森林 、 油田等 。 (3)流通:恢复 流通和 交换 。 (4)分配:废除 。 战时共产主义 粮食税 外国资本家 实物分配制 经济和政治危机 货币 商品 3.实质: 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 允许私有制的发展 。 4.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 促进了 的迅速恢复 。 (2)有利于稳定 。 思维点拨 经济 政治形势 三 、 “ 斯大林模式 ” 1.背景 (1)1922年底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 简称 “ 苏联 ” 。 (2)列宁逝世后 , 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 (3) 被逐渐取消 。 2.实践 (1)优先发展 , 其资金来源是农业和轻工业 。 (2)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 , 实行高度集中的 , 建立 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 (3)推行 运动 , 以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 斯大林 新经济政策 计划经济 农业集体化 重工业 公有制 3.评价 (1)功绩 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 体制和新型的 模式 。 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 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 (2)弊端 片面发展 ,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 。 向农民索取太多 , 压制了他们的生产 。 计划经济 反法西斯 重工业 积极性 工业化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 , 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 , 成为以后 的重要原因 之一 。 苏联解体 思维点拨 概念阐释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主题一 从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1.“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材料 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 , 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 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 。 王斯德 史料解读 从划线部分信息 “ 离开了历史的分析 ” 归纳其方法 。 根据这一方法从积 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评价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 问题思考 材料主张用什么方法评价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 请运用这一方法评 价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 提示 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历史的评价 );进行全面的 评价 (辩证的评价 )。 评价:积极:集中了全国的物力 、 财力 , 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 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引发了 严重的政治 、 经济危机 。 提示 2.新经济政策 材料 这一政策允许 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 , 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 农民们在 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 12%的实物税 之后 , 被 准许在公开市 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 农民和新商人 即当时所称的 “ 耐泼曼 ” , 都能雇佣劳力 , 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 的利润 。 不过 , 列宁设法 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 , 控制了他所称的 “ 制高点 ” (银行业 、 对外贸易 、 重工业和运输业 )。 对列宁来说 , 新经 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 , 而是暂时的退却 , “ 后退一 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 。 全球通史 史料解读 材料中划线句子说明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 , 以缓解政府和农民之 间的矛盾 , 稳定政治形势 。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 , 指出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什么 ? 并指出 “ 后退一 步 ” 和 “ 前进两步 ” 的含义 。 提示 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 含义: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 。 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 ,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并最终过渡到 社会主义 。 提示 史论总结 比较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不同点 政策 项目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国内战争、物资 匮乏 内战结束、社会政治和 经济危机 主 要 内 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 工业 工业国有化 公有制为主体,公私并 存 商业 国家垄断贸易 市场自由贸易 分配 平均主义 , 实物 配给制 按劳分配 特 点 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单一公有制 利用商品和货币关 系 (市场 )发展经济 部分恢复私有制, 公私并存 经 验 教 训 对战争胜利起重要作 用,但超越了生产力 发展水平,不是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径 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是符合俄国国情的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 途径 (2)相同点 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 。 都涉及农业 、 工业 、 商业等方面 。 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主题二 “ 斯大林模式 ” 1.特点 材料 “ 斯大林模式 ” 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 、 计划 管理体制 , 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 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 作用 , 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 , 把一切经济生活臵于指 令性计划之下 。 史料解读 注意 中信息 “ 用行政命令 管理经济 ” , 中信息 “ 指令性计划 ” 归纳概括 “ 斯大林模式 ” 的特点 。 问题思考 材料反映出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特点 ? 提示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 实行计划经济 。 提示 2.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在苏联 , 1928年的 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 35米印花布 、 75公斤 砂糖 , 到 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 1.5米印花布 、 0.9公斤砂糖; 1953年 , 谷 物的 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 10%。 中学历史教学 史料解读 注意不同行业之间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 注意 “ 备注 ” 通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 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强制剥削 。 问题思考 材料一 、 二反映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存在什么问题 ? 提示 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 ,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 严重失调 。 材料二反映斯大林时期牺牲农民利益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特点 。 提示 史论总结 “ 斯大林模式 ” 的形成原因 、 特征及教训 (1)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苏联的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 , 经济文化落后 。 客观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 ,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 帝国主义 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 。 主观原因:斯大林迫切要求实现社会主义 , 建成工业强国 。 历史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 。 (2)特征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 。 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 。 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 。 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 。 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体制 。 (3)教训 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农 、 轻 、 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 制定农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 。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必须结合起来。 重视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1.(2016江苏学业水平 )1921年 , 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 意的 , 并且 “ 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 ” , 他说: “ (这 )首先而且主要是一 个政治问题 , 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 。 ” 列 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1 2 3 4 5 6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2.(2017江苏镇江学业水平模拟 )“ 农民被准许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他们的 农产品 。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 不过 , 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 了土地所有权 , 控制了他所称的 制高点 (银行业 、 对外贸易 、 重工 业和运输业 )。 ” 列宁的这一政策 A.在战争状态下推行 B.全面恢复了资本主义 C.在苏联被长期贯彻 D.利用了商品市场手段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3.斯大林曾强调: “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 , 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 化方法根本不同 。 在资本主义国家 , 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 始 。 而 (我国 )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 ” 这种思想给苏联经 济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A.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B.国内农业生产停滞 C.货币和商品贸易消失 D.重工业发展缓慢 1 2 3 4 5 6 4.(2017江苏连云港学业水平模拟 )学者莫斯统计 , (苏联 )从 1927到 1933 年间 , 高等教育招生 (往往是技术学院 )增加了 3倍 , 其中工人阶级家庭 出身的学生人数从总数 1/4增加到了 1/2。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农业集体化的推动 B.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与美争夺世界霸权 D.经济危机趋于缓解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 根据材料 “ 1927到 1933年 ”“ 技术学院 ” 可知 , 斯大林执政期 间 , 片面发展重工业 , 培养工业技术人才 , 故 B项正确 。 5.(2016云南学业水平测试 )“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 , 都要由中央调 配 ”“ 计划就是法令 ” , 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多种所有制并存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 , 都要由中央调配 ” “ 计划就是法令 ” 可知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 , 故 D项正确 。 6.(2017江苏高考模拟二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列宁在晚年概括总结十月革命时说: “ 遇到第一次帝国主义战 争时所造成的那种革命形势的人民 ,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 , “ 挺身起 来斗争 ” , “ 这种斗争至少会使他们有一些机会为进一步发展文明争得 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 ” , “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 , 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基本条 件 ” 。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1 2 3 4 5 6 材料二 1920年 11月 , 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 , 允许外国资本家 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 。 列宁强调要通 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 , 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 术和生产管理方法 。 徐天新 、 许平 、 王红生 世界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 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 , 成功地把 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 走完了西方几乎花二百 年才走完的路程 。 1929 1933年期间 , 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 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 , 派遣 2 000多人出国考察 、 学习和留学 。 苏联兴亡史 1 2 3 4 5 6 (1)材料一中 “ 挺身起来斗争 ” 指的是什么 ? 据材料一概括其历史意义 。 答案 答案 斗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意义:增强了工农的力量 , 发展社会主义文明 。 1 2 3 4 5 6 (2)依据材料二 , 归纳 “ 租让制 ” 的含义 , 据材料归纳苏俄这一举措的 目的 。 答案 含义:租让或租赁国家不能经营的企业 。 目的:改善工人生活;学习外国技术 。 答案 1 2 3 4 5 6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 指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为苏联工 业化的开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 答案 条件: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设备 、 技术 、 资金和人才保证;证 明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可行性 , 有利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强化 。 (4)综合上述材料 , 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 答案 启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改革完善;需要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大力引进 别国的先进技术;必须处理好民生问题 , 让经济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 人民群众 。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