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精讲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68600421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182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精讲2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精讲2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精讲2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精讲班第十一章 防烟排烟系统一、系统构成(一)防烟系统1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当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而前室不送风时,楼梯间与前室的隔墙上还可能设有余压阀。(2)加压送风口。分为常开式、常闭式和自垂百叶式。其中常闭式常用于前室或合用前室;自垂百叶式常用于防烟楼梯间。第一节 系统构成(二)排烟系统1机械排烟设施 包括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防火阀、排烟口、挡烟垂壁等。(1)排烟风机。排烟风机与加压送风机的不同在于: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2)排烟管道。排烟管道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厚度按高压系统要求,并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第一节 系统构成(3)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排烟管道内温度达到28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4)排烟口。平时呈关闭状态并满足允许漏风量要求,火灾或需要排烟时手动或电动打开,起排烟作用。第一节 系统构成(5)挡烟垂壁。挡烟垂壁是用于分隔防烟分区的装置或设施,可分为固定式或活动式。固定式挡烟垂壁可采用隔墙、楼板下不小于500mm的梁或吊顶下凸出不小于500mm的不燃烧体。第一节 系统构成第一节 系统构成第二节 系统组件(设备)安装前检查(略)第二节 系统组件(设备)安装前检查一、系统的安装与技术检测1金属风管的制作和连接1)板材应采用咬口连接或铆接,除镀锌钢板及含有复合保护层的钢板外,板厚大于1.5mm的可采用焊接。2)风管应以板材连接的密封为主,密封面宜设在风管的正压侧。3)排烟风管的隔热层采用厚度不小于40mm的不燃绝热材料。第三节 系统的安装检测与调试第三节 系统的安装检测与调试2风管的安装与检测1)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垫片厚度不应小于3mm,不应凸入管内和法兰外;排烟风管法兰垫片应为不燃材料,薄钢板法兰风管应采用螺栓连接。3)风管与风机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或采用不燃材料的柔性短管连接。如风机仅用于防烟、排烟时,不宜采用柔性连接。4)风管与风机连接若有转弯处宜加装导流叶片,保证气流顺畅。8)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第三节 系统的安装检测与调试(二)部件的安装与检测1防火阀、排烟防火阀1)安装的方向、位置应正确,阀门顺气流方向关闭,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端面不应大于200mm。2)应设独立的支吊架,当风管采用不燃材料防火隔热时,阀门安装处应有明显标识。2送风口、排烟阀(口)1)排烟口距可燃物或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m。2)常闭送风口、排烟阀(口)的手动驱动装置应固定安装在明显可见、距楼地面1.31.5m之间。第三节 系统的安装检测与调试3挡烟垂壁1)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2)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钮应固定安装在便于操作、明显可见处距楼地面1.31.5m之间。(排烟窗)(三)风机的安装与检测1安装与检测要求1)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600mm。2)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并不设减振装置;若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共用需要设置减振装置时,不应使用橡胶减振装置。第三节 系统的安装检测与调试二、系统的调试(一)单机调试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调试 根据设计模式,开启送风机,分别在系统的不同位置打开送风口,测试送风口处的风速,以及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的余压值,分别达到设计要求。2机械排烟系统的调试 根据设计模式,开启排烟风机和相应的排烟阀(口),测试风机排烟量和排烟阀(口)处的风速达到设计要求;测试机械排烟系统,还要开启补风机和相应的补风口,测试送风口处的风量值和风速应到设计要求。第三节 系统的安装检测与调试验收内容主要包括资料查验、观感质量检查、现场抽样检查及功能性测试和验收结果判定等。一、现场抽样检查及功能性测试(一)自然通风及自然排烟验收(尺量)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的面积。2)内走道可开启外窗的面积。3)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的面积。4)中庭可开启的顶窗和侧窗的面积。5)避难层(间)可开启外窗或百叶窗的面积。第四节 系统验收(二)机械防烟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验收1)模拟火灾,启动加压送风机,当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封闭避难层(间)门全闭时,测试该层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封闭避难层(间)的余压。从走廊到前室再到楼梯间的余压值应依次呈递增分布;与走道间压差应符合要求。第四节 系统验收(二)机械排烟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验收 对下列部位的排烟量、排烟口风速进行检查测试,符合设计要求。1)内走道排烟量。2)需要排烟的房间排烟量。3)中庭的排烟量。4)地下车库的排烟量。(三)补风设施的验收测试补风量、补风口的风速并符合设计要求。第四节 系统验收二、系统周期性检查维护(一)每月检查内容及要求1防烟、排烟风机:手动或自动启动试运转2挡烟垂壁:手动或自动启动、复位试验3排烟窗:手动或自动启动、复位试验,(二)半年检查内容及要求1防火阀:手动或自动启动、复位试验2排烟防火阀3送风阀(口)4排烟阀(口)(三)每年检查要求检查内容及要求:每年对所安装全部防烟排烟系统进行1次联动试验和性能检测,其联第五节 系统维护管理第十二章 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与电气防火一、供配电系统的设置 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系统应作为独立系统进行设置。(一)配电装置检查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装置,应设置在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或配变电所处,应急电源配电装置要与主电源配电装置分开设置。如果受地域限制,无法分开设置而需要并列布置时,其分界处要设置防火隔断。第一节 消防用电设备供配电系统二、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线路的敷设1)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时,可直接采用明敷设或在吊顶内敷设。2)采用难燃性电缆或有机绝缘耐火电缆时,在电气竖井内或电缆沟内敷设可不穿导管保护(隔离)。3)采用明敷设、吊顶内敷设或架空地板内敷设,要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涂防火涂料)保护。4)当线路暗敷设时,要对所穿金属导管或难燃性刚性塑料导管进行保护,并要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内,保护层厚度不要小于30mm。第一节 消防用电设备供配电系统三、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线路的防火封堵措施(一)防火封堵的部位检查在下列情况下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1)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2)沿竖井垂直敷设穿越楼板处。3)管线进出竖井处。4)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间的隔墙处。5)穿越建筑物的外墙处。6)至建筑物的入口处,配电间、控制室的沟道入口处。7)电缆引至配电箱、柜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第一节 消防用电设备供配电系统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易燃易爆物质和环境,其次有引燃条件(电弧、火花和危险的高温)。一、防火的检查内容(一)平面布置 室外变、配电装置距堆场、可燃液体储罐和甲、乙类厂房库房不应小于25m;距其他建筑物不应小于10m;距液化石油气罐不应小于35m。第二节 电气防火要求及技术措施 户内电压为10kV以上、总油量为60kg以下的充油设备,可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总油量为60600kg者,应安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总油量为600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防爆间隔内。10kV及其以下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变电室与各级爆炸危险环境毗连,最多只能有两面相连的墙与危险环境共用。二、防火措施的检查(一)变、配电装置防火措施的检查1变压器保护2防止雷击措施第二节 电气防火要求及技术措施3接地措施 在中性点有良好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应该采用保护接零方式。所有农村配电网络,一律不得实行保护接零,而应采用保护接地方式。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配电网络中,采用保护接地。高压电气设备,一般实行保护接地。4过电流保护措施5短路防护措施6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第二节 电气防火要求及技术措施(三)电气线路防火措施的检查1预防电气线路短路的措施2预防电气线路过负荷的措施3预防电气线路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4屋内布线的设置要求三、电气装置和设备的维护方法1温度检测2绝缘电阻3接地电阻4谐波分量及中性线过载电流5火花放电第二节 电气防火要求及技术措施第十三章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分为以下4种形式:1)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2)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3)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4)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第一节 系统分类与构成(二)系统主要组件安装1消防应急标志灯具的安装1)在顶部安装时,尽量不要吸顶安装,灯具上边与顶棚距离宜大于200mm;吊装时,应采用金属吊杆或吊链。2)安装在地面上时,标志灯具表面应与地面平行,与地面高度差不宜大于3mm。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2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安装2)在侧面墙上顶部安装时,其底部距地面距离不得低于2m,在距地面1m以下侧面墙上安装时,应采用嵌入式安装。3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分配电装置的安装1)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分配电装置落地安装时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4应急照明控制器的安装1)在墙上安装时,应急照明控制器的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为1.31.5m,靠近门或侧墙安装时应保证应急照明控制器门的正常开关,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坪0.10.2m。2)应急照明控制器的主电源要有明显标志,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应急照明控制器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接地应牢固,并应有明显标志。3)应急照明控制器的控制线路要单独穿管。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两根;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导线应绑扎成束;导线穿管后,应将管口封堵。二、系统调试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一、系统检测(一)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及照明灯具检测项目1)状态指示灯指示应正常。2)连续3次操作试验机构,能自动应急转换。3)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于其本身标称的应急工作时间。4)安装区域的最低照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二)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检测项目1)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于其本身标称的应急工作时间。2)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显示主电电压、电池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并应设主电、充电、故障和应急状态指示灯,主电状态用绿色,故障状态用黄色,充电状态和应急状态用红色。3)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每个输出支路均应单独保护,且任一支路故障不应影响其他支路的正常工作。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三)应急照明控制器检测项目1)应急照明控制器能控制并显示与其相连的所有消防应急灯具的工作状态,并显示应急启动时间。2)应急照明控制器在与其相连的消防应急灯具之间的连接线开路、短路(短路时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状态除外)时,发出声、光故障信号,并指示故障部位。(控制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时)3)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有主、备用电源的工作状态指示,并能实现主、备用电源的自动转换。4)当某一支路的消防应急灯具与应急照明控制器连接线开路、短路或接地时,不应影响其他支路的消防应急灯具和应急电源的工作。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三)系统供配电检查1平面疏散区域供电1)非人员密集场所可在多个防火分区设置一个共用应急照明配电箱,但每个防火分区宜采用单独的应急照明供电回路。3)大于2000m2的防火分区应单独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或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小于2000m2的防火分区可采用专用应急照明回路。4)应急照明回路沿电缆管井垂直敷设时,公共建筑应急照明配电箱供电范围不宜超过8层,住宅建筑不宜超过16层。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6)检查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设置是否符合下列要求:两者在同一平面层时,应急照明电源应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两者不在同一平面层,且配电分支干线沿同一电缆管井敷设时,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可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供电方式。2垂直疏散区域及其扩展区域的供电1)每个垂直疏散通道及其扩展区可按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考虑,并应采用垂直配灯方式。2)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每个垂直疏散通道及扩展区,宜单独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或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6应急照明配电箱及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输出1)输出回路不应超过8路。2)采用安全电压时的每个回路输出电流不应大于5A。3)采用非安全电压时的每个回路输出电流不应大于16A。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二、系统维护管理 每月检查消防应急灯具,如果发出故障信号或不能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应及时检查电池电压。每月检查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应急照明控制器的状态。每季度检查和试验系统的下列功能:1)检查消防应急灯具、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应急照明控制器的指示状态。2)检查应急工作时间。3)检查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的控制功能。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 常见的故障及其检查方法:1)主电源故障:检查输入电源是否完好,熔丝有无烧断,接触是否不良等。2)备用电源故障:检查充电装置,电池有否损坏,连线有无断裂。3)灯具故障:检测灯具控制器、光源、电池是否完好。4)回路通信故障:检查该回路从主机至灯具的接线是否完好,灯具控制器有无损坏。5)其他故障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第十四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消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疏散诱导系统、防排烟系统以及防火分隔系统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一节 系统构成一、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三、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四、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第一节 系统构成一、布线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单独布线,系统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布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2)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控制设备、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金属软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3)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时。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1个弯曲时。管子长度每超过10m,有2个弯曲时。管子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时。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4)金属管子入盒,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5)线槽敷设时,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线槽始端、终端及接头处。距接线盒0.2m处。线槽转角或分支处。直线段不大于3m处。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二、系统主要组件安装(一)控制器类设备的安装要求1)控制器类设备在消防控制室内的布置要求: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2)控制器类设备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4)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的安装要求: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电缆芯线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并应绑扎成束。5)控制器的主电源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控制器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二)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1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确实需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2分布式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感温光纤严禁打结,光纤弯曲时,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分布式感温光纤穿越相邻的报警区域时应设置光缆余量段,隔断两侧应各留不小于8m的余量段;每个光通道始端及末端光纤应各留不小于8m的余量段。(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要求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四)消防应急广播扬声器和火灾警报器的安装要求1)火灾光警报装置应安装在安全出口附近明显处,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在2.2m以上。2)光警报器与消防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不宜在同一面墙上,安装在同一面墙上时,距离应大于1m。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四、系统调试要求(一)火灾报警控制器1)控制器与探测器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短路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除外);在故障状态下,使任一非故障部位的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控制器应在1min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并应记录火灾报警时间;再使其他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控制器的再次报警功能。(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断路和短路)2)使任一总线回路上不少于10只的火灾探测器同时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检查控制器的负载功能。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二)消防联动控制器2调试要求(功能检查)自检功能和操作级别。当消防联动控制器与各模块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当消防联动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检查消音、复位功能。检查屏蔽功能。使总线隔离器保护范围内的任一点短路,检查总线隔离器的隔离保护功能。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使至少50个输入输出模块同时处于动作状态(模块总数少于50个时,使所有模块动作),检查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最大负载功能。检查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并在备电工作状态下重复第项检查。(三)火灾声光警报器 采用仪表测量其声压级,非住宅内使用室内型和室外型火灾声警报器的声信号至少在一个方向上3m处的声压级(A计权)应不小于75dB,且在任意方向上3m处的声压级(A计权)应不大于120dB。火灾光警报器的光信号在1005001x环境光线下,25m处应清晰可见。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四)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1)使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与声光警报器、驱动部件、现场启动和停止按键(按钮)之间的连接线断路、短路,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2)使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线断路、短路,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应能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4)输入启动模拟反馈信号,控制器应在10s内接收并显示。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五)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1)控制器与探测器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2)在故障状态下,使任一非故障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控制器应在1min内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记录报警时间;再使其他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检查控制器的再次报警功能。3)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时,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4)控制器最大负载功能,使至少4只可燃气体探测器同时处于报警状态(探测器总数少于4只时,使所有探测器均处于报警状态)。第二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一、系统检测(一)系统设备检测数量要求2)火灾报警控制器(含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和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应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功能检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其他各种用电设备、区域显示器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功能检验:实际安装数量在5台以下者,全部检验。实际安装数量在610台者,抽验5台。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台者,按实际安装数量3050的比例抽验,但抽验总数不应少于5台。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3)火灾探测器(含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模拟火灾响应(可燃气体报警、电气故障报警)和故障信号检验:实际安装数量在100只以下者,抽验20只(每个回路都应抽验)。实际安装数量超过100只者,每个回路按实际安装数量1020的比例抽验,但抽验总数不应少于20只。4)室内消火栓的功能检测应在出水压力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条件下,抽验下列控制功能:在消火栓处操作消火栓启动按钮,按实际安装数量510的比例抽验。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抽验下列控制功能:水流指示器、信号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3050的比例抽验。压力开关、电动阀、电磁阀等按实际安装数量全部进行检验。6)气体、泡沫、干粉等灭火系统,按实际安装数量2030的比例抽验控制功能。7)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5樘以下全部检验,超过5樘的应按实际安装数量20的比例抽验,但抽验总数不应小于5樘,并抽验联动控制功能。8)防排烟风机应全部检验,通风空调和防排烟设备的阀门,应按实际安装数量1020的比例抽验,并抽验联动功能。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应进行13次使系统转入应急状态的检验,系统中各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均应能转入应急状态。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二)系统工程质量检测判定标准 系统检测合格判定应为:A=0且B2,且B+C检查项的5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三、系统现场功能性检测 系统功能性的现场检测包括布线检查、设备设计符合性检查、设备安装检查、设备功能检查等内容。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四、系统维护管理(一)系统使用与检查 每日均应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1系统季度检查要求1)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分期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动作及确认灯显示。2)试验火灾警报装置的声光显示。3)试验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的报警功能、信号显示。4)对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进行13次自动切换试验。5)用自动或手动检查下列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显示功能: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泡沫、气体、干粉等灭火系统的控制设备。抽验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数量不小于总数的25。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选层试验消防应急广播设备。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送风机、排烟机和自动挡烟垂壁的控制设备。检查消防电梯迫降功能。应抽取不小于总数25的消防电话和电话插孔在消防控制室进行对讲通话试验。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2系统年度检查要求1)应用专用检测仪器对所安装的全部探测器和手动报警装置试验至少1次。2)自动和手动打开排烟阀,关闭电动防火阀和空调系统。3)对全部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试验至少进行一次。4)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试验。5)对其他有关的消防控制装置进行功能试验。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一)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火灾探测器常见故障(2)故障原因。探测器与底座脱落、接触不良;报警总线与底座接触不良;报警总线开路或接地性能不良造成短路;探测器本身损坏;探测器接口板故障。(3)排除方法。重新拧紧探测器或增大底座与探测器卡簧的接触面积;重新压接总线,使之与底座有良好接触;查出有故障的总线位置,予以更换;更换探测器;维修或更换接口板。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的原因1产品质量2设备选择和布置不当1)探测器选型不合理2)使用场所性质变化后未及时更换相适应的探测器3环境因素4其他原因第三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第十五章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由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报警传输网络、监控中心以及火警信息终端等几部分组成。第一节 系统构成二、系统布线检查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相连接的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布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线路,当采用金属软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第二节 系统安装前的检查一、组件安装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应设置在联网用户的消防控制室内,联网用户未设置消防控制室时,则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该装置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2m。第三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 引入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2)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退色。3)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4)电缆芯线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5)导线应绑扎成束。6)导线穿管、线槽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第三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四、系统调试 系统在各项功能调试后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时间不少于1个月。各部分的系统调试:(联网用户端、监控中心端、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端)联网用户端的系统调试主要指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调试,监控中心端的系统调试主要指通信服务器、报警受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用户服务系统等组件的调试,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端进行火警信息终端调试。第三节 系统安装与调试(二)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测试1)连接3个联网用户,测试监控中心同时接收火灾报警信息的情况。2)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获取火灾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接收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于10s。3)监控中心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转发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的时间不大于3s。4)监控中心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之间能够动态设置巡检方式和时间,要求通信巡检周期不大于2h。5)测试系统各设备的统一时钟管理情况,要求时钟累计误差不超过5s。2)每日应对低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运行情况、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并记录。第四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二、系统使用与日常检查(一)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使用与检查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定期检测与测试:1)每日进行1次功能自检。2)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模拟生成火警,进行火灾报警信息发送试验,每个月试验次数不应少于2次。四、年度检查与维护保养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按下述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1)对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进行切换试验,每半年的试验次数不少于1次。2)每年检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PE)的电气连续性,若发现连接处松动或断路,则应及时修复。2)每日应对低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运行情况、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并记录。第四节 系统检测与维护第四篇 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第四篇 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主要内容:第一章 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要求第二章 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与评估要求第三章 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与技术要求第一章 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 与技术要求一、评估原则(一)系统性原则(二)实用性原则(三)可操作性原则二、评估内容(1)分析区域范围内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合理划分评估单元,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2)对评估单元进行定性及定量分级,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权重体系。(3)对区域的火灾风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4)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对策及规划建议。第一节 评估方法三、评估流程(一)信息采集(二)风险识别火灾风险源一般分为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1客观因素(1)气象因素引起火灾。火灾的次数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影响火灾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大风、降水、高温以及雷击等。(2)电气引起火灾。(3)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灾。第一节 评估方法2人为因素(1)用火不慎引起火灾。(2)不安全吸烟引起火灾。(3)人为纵火。(三)评估指标体系建立1一级指标 包括火灾危险源、区域基础信息、消防能力和社会面防控能力等。2二级指标 包括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灭火救援能力、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灾害抵御能力等。第一节 评估方法3三级指标 包括易燃易爆危险品、燃气管网密度、加油加气站密度、电气火灾、用火不慎、放火致灾、吸烟不慎、温度、湿度、风力、雷电、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路网密度、重点保护单位密度、消防车通行能力、消防站建设水平、消防车道、消防供水能力、消防装备配置水平、消防员万人比、消防通信指挥调度能力、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应急预案完善情况、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社会消防宣传力度、消防培训普及程度、临时避难区域设置、医疗机构分布及水平等相关内容等。第一节 评估方法(四)风险分析与计算 风险分级第一节 评估方法一、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一)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某市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分为火灾危险源评估系统、城市基础信息评估系统、消防力量评估系统、火灾预警防控评估系统和社会面防控能力评估系统五部分。二、火灾风险因素识别及选择(三)城市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评估单元包括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路网密度、轨道交通和重点保护单位密度六个方面。第二节 评估范例(五)火灾预警1火灾防控水平1)万人火灾发生率。2)十万人火灾死亡率。3)亿元GDP火灾损失率。2火灾预警能力1)消防远程监测覆盖率。2)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运行完好率。3公众消防安全满意度(六)社会面防控能力 社会面防控能力评估单元分为消防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和保障协作三个方面。第二节 评估范例四、结论及建议(1)高层建筑。2)控制措施建议。严格高层建筑消防工程审核、验收;合理规划建筑物布局,设置防火分隔,阻止火灾沿管道空间蔓延;提高建筑本身的耐火性能,以降低火灾发生率;完善建筑自身的消防设施,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严格监督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第二节 评估范例加强消防监督检查,加强对高层建筑消防控制室人员、消防保卫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督促高层建筑的使用、管理单位,明确消防工作管理部门,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级消防管理责任。建立防火档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开展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建立城市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远程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防范手段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等级,加强对高层超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的监控,加快建设航空消防队。第二节 评估范例(2)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储存仓库。1)风险级别。风险级别为高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生产、储存、销售、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设置位置要符合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对于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不得混存、混放,危险品存放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在仓库或堆场处设立表明化学危险物品性能及灭火方法的说明牌。在仓库或储藏室设置相应的通风、降温、防汛、避雷、消防、防护等安全措施。第二节 评估范例在禁火区域和安全区域设立明显标志,严禁吸烟、动用明火,进入库区、储罐区、禁火区域内的机动车辆,采取消除火花、电气防爆措施。配备相应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保管人员要经专项培训并取得证书后方可上岗。(3)电气火灾。1)风险级别。风险级别为中风险。2)控制措施建议。建立健全国家级电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督促电气设备使用、管理单位,明确消防工作管理部门,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级消防管理责任。第二节 评估范例做好电气防火检测工作。加强对电气防火常识的宣传。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对重点工种、重点岗位的人员及义务消防队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第二节 评估范例第二章 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 与评估要求一、评估原则1)科学性。2)系统性。3)综合性。4)适用性。二、评估内容1)分析建筑内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源,合理划分评估单元,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2)对评估单元进行定性及定量分级,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权重系统。3)对建筑的火灾风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4)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安全对策及规划建议。第一节 评估方法三、评估流程(一)信息采集(二)风险识别1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 可燃物、助燃剂(主要是氧气)和火源是物质燃烧的三个要素,简称燃烧三要素。火灾是指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不希望出现的燃烧。因此,可以说可燃物、助燃剂、火源、时间和空间是火灾的五个要素。第一节 评估方法2措施有效性分析 消防安全措施有效性分析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防止火灾发生。(2)防止火灾扩散。包括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防火分隔设施等是否满足设计、使用要求。(3)初期火灾扑救。(4)专业队伍扑救。(5)紧急疏散逃生。(6)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节 评估方法(三)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四)风险分析与计算(五)风险等级判断(六)风险控制措施 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消除、风险减少及风险转移。第一节 评估方法二、指标体系构建1一级指标 包括火灾危险源、建筑防火特性、内部消防管理和消防保卫力量。2二级指标 包括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建筑特性、被动防火措施、主动防火措施、支援力量和消防团队。第二节 某体育中心火灾风险评估范例3三级指标 包括电气火灾、易燃易爆危险品、周边环境、气象因素、用火不慎、防火致灾、吸烟不慎、建筑高度、建筑用途、建筑面积、防火间距、防火分隔、防火分区、疏散通道、耐火等级、消防给水、灭火器材配置、防排烟系统、疏散诱导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防设施维护、消防车配备等相关内容。第二节 某体育中心火灾风险评估范例三、评估标准制定 风险等级划分:第二节 某体育中心火灾风险评估范例四、火灾风险因素识别1电气火灾2易燃易爆危险品3周边环境4气象因素(高温、大风、降水以及雷击)5用火不慎6放火致灾7吸烟不慎第二节 某体育中心火灾风险评估范例五、措施有效性分析(一)建筑防火性能 建筑防火性能评估单元包括建筑特性、被动防火措施和主动防火措施三个方面。1建筑特性 建筑特性在建筑状况评估单元中所占比例为0.26,包括公共区火灾荷载、建筑用途、建筑层数、建筑面积、人员荷载和内部装修六部分。第二节 某体育中心火灾风险评估范例2被动防火措施 被动防火措施在建筑状况评估单元中所占比例为0.32,包括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扑救条件、防火分隔和疏散通道六部分。3主动防火措施 主动防火措施在建筑状况评估单元中所占比例为0.42,包括消防给水、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器材配置和疏散诱导系统六部分。(二)内部消防管理 内部消防管理包括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应急预案、消防培训与演练、隐患整改落实和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六部分。第二节 某体育中心火灾风险评估范例六、结论及建议 对策、措施及建议:2临时设施火灾风险的控制1)责任单位严格落实逐级责任制,做到定岗定人,并定时对岗位情况进行检查。2)责任单位制订完善的用火用电管理操作规程,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3)消防监督人员加强巡查,及时督促责任单位消除各种隐患。灭火救援人员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第二节 某体育中心火灾风险评估范例第三章 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 与技术要求一、设计范围 不能以消防性能化设计为由任意突破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必须确保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不低于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进行防火设计的消防安全水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程项目,可对其全部或部分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1)超出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适用范围的。第一节 消防性能化设计的适应范围2)下列情况不应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1)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的。2)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3)居住建筑。4)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建筑、歌舞娱乐游艺场所。5)室内净高小于8.0m的丙、丁、戊类厂房和丙、丁、戊类仓库。6)甲、乙类厂房,甲、乙类仓库,可燃液体、气体储存设施及其他易燃易爆工程或场所。第一节 消防性能化设计的适应范围一、基本程序 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基本程序如下:1)确定建筑的使用功能、用途和建筑设计的适用标准。2)确定需要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3)确定建筑的消防安全总体目标。4)进行消防性能化试设计和评估验证。5)修改、完善设计,并进一步评估验证,确定性能是否满足既定的消防安全目标。6)编制设计说明与分析报告,提交审查和批准。第二节 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基本程序 与设计步骤 性能判定标准常见的性能判定标准如下:1)生命安全标准。包括热效应、毒性和能见度等。2)非生命安全标准。包括热效应、火灾蔓延、烟气损害、防火分隔物受损、结构的完整性和对暴露于火灾中的财产所造成的危害等。设定火灾场景 在建立火灾场景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建筑的平面布局,火灾荷载及分布状态,火灾可能发生的位置,室内人员的分布与状态,火灾可能发生时的环境因素等。第二节 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基本程序 与设计步骤 建筑的防火设计可分解为三部分,即建筑被动防火系统、建筑主动防火系统和安全疏散系统。一、设定安全目标 建筑被动防火系统包括建筑结构、防火分隔、防火间距、管线和管道(井)、建筑装修等;建筑主动防火系统包括自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安全疏散系统包括疏散楼梯、安全出口、疏散出口、避难逃生设施、应急照明与标识等。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安全目标设定(一)被动防火系统1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性能化设计的设计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要求如下:(1)设计目标。在火灾作用下,建筑结构应能在合理的消防投入基础上,保持足够的完整性能、隔热性能或承载力,或同时保持其中两个或三个性能。(3)性能要求。1)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应与构件的功能、建筑的功能与用途、建筑内的预计火灾荷载、火灾强度及其持续时间、建筑高度与体量以及建筑内外的消防设施相适应。2)建筑承重构件在火灾作用下,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安全目标设定3)建筑分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在设计所需时间内应能防止火灾和烟气的蔓延。4)建筑物中各构件的耐火性能应具有合理的关系。5)建筑构件在火灾作用下的变形不应超过允许变形值。6)建筑结构所提供的安全水平应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等效。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安全目标设定2防火分隔 火灾的蔓延方式有火焰接触、延烧、热传导、热辐射等。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时,一般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得到火源所在防火区域之外的其他防火区域的烟气层最高温度。如果烟气层温度高于设定的极限温度,则认为火灾将通过热辐射在防火区域间进行蔓延;如果烟气层温度小于设定的极限温度,可认为火灾不会通过热辐射在防火区域间进行蔓延。(极限温度:360)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安全目标设定(3)性能要求。1)防火分隔构件的燃烧性能具有足够的耐火极限,并满足控制火灾的要求。2)着火空间内不会发生轰燃。3)火灾可以控制在设定的防火区域内。4)火灾不会发生连续蔓延。5)火灾的可能过火面积与满足规范要求的防火分区的过火面积基本相同。6)灭火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有效控制火灾蔓延。7)排烟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有效排除烟气和热量。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安全目标设定(二)主动防火系统1自动灭火系统 建筑内自动灭火系统设计的原则是对建筑重点部位、重点场所进行重点防护。重点场所一般包括:火灾荷载大的场所、火灾危险性高的场所、可能因火灾而导致人员疏散困难的场所和可能因火灾导致重大损失的场所。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安全目标设定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性能要求。1)建筑应根据其实际用途、预期的火灾特性和建筑空间特性,以及发生火灾后的危害等因素设置合适的报警设施。2)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应与保护对象的火灾危险性、火灾特性和空间高度、大小及环境条件相适应。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警报应能使人员清楚地识别火灾信号,并采取相应的行动。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可靠、准确地识别火灾信号并联动相应的消防设施。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安全目标设定(三)安全疏散系统(3)性能要求。1)应有足够的安全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每个房间均应有与该房间使用人数相适应的疏散出口。2)安全出口宽度应与建筑内使用人数相适应,并考虑不同用途建筑中疏散人流的宽度和疏散速度,避免人员的疏散过程中在安全出口发生拥挤、堵塞。3)建筑内的疏散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均应与其所在场所相适应。4)安全疏散距离应与建筑内的人员行动能力相适应,确保人员疏散所用时间满足安全疏散所允许的限度。5)疏散设施应满足相应的防火要求,不会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受到火灾烟气或辐射热的危害。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安全目标设定二、疏散模拟(一)概述 评价指标包括建筑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的宽度、疏散距离是否满足建筑内使用人员的疏散需要,人员疏散所需的时间是否大于火灾条件下的可用疏散时间。安全疏散时间判据,主要按照火灾发展与人员疏散时间为同时沿一条不可逆的时间线进行,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完毕所需时间必须小于火灾发展到危险状态的时间。人员疏散时间为火灾探测报警时间、人员预动时间与人员疏散运动时间之和。在计算疏散运动时间时,通常采用1.52的安全系数来考虑设计计算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第四节 软件选取(二)软件选用 当建筑的结构简单、布局规则、疏散路径容易辨别、建筑的功能较为单一且人员密度较大时,适合水力疏散模型进行人员疏散的计算,而其他情况则适于采用人员行为模型。原因:前一种情况发生火灾,人员可以较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关键信息并采取疏散行动,人员疏散通常很快由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行为,符合水力疏散模型的适用条件。其他情况下,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从接到报警信号到识别火灾以及疏散过程中寻找合适的疏散路径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判断。因此,人员疏散由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行为的时间非常长,有时候可能自始至终都是个体行为,这种情况下选用人员行为模型显然更合适。第四节 软件选取 火灾场景的建立应包括概率因素和确定性因素。一、火灾场景确定的原则 火灾场景的确定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选择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作为设定火灾场景。在设计火灾时,应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以下基本情况:1)建筑物内的可燃物。2)建筑的结构、布局。3)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第五节 火灾场景和疏散场景设定 在进行建筑物内可燃物的分析时,应着重分析以下因素:1)潜在的引火源。2)可燃物的种类及其燃烧性能。3)可燃物的分布情况。4)可燃物的火灾荷载密度。第五节 火灾场景和疏散场景设定 二、确定火灾场景的方法1事件树 事件树表现为火灾特征、系统及特征的状态、人员的响应、火灾最终结果和影响后果的其他方面的变化。2发生的概率3火灾后果的考虑4风险评定 风险可通过后果的概率和场景的发生概率相乘进行估算。5最终的选择 对于每一个消防安全目标,应选用风险级别最高的火灾场景进行定量分析。所选的场景应该代表主要的累加风险,即所有场景的风险总和。第五节 火灾场景和疏散场景设定 三、火灾场景设计(一)火灾危险源辨识 设计火灾场景时,首先应进行火灾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建筑物里可能面临的火灾风险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分析可燃物的种类、火灾荷载的密度、可燃物的燃烧特征等。(二)火灾增长 火灾的增长规律可用下面的方程描述:Q=at2式中Q热释放速率(kW);a火灾增长系数(kWs2);t时间(s)。第五节 火灾场景和疏散场景设定 “t平方”特征火灾的增长速度一般分为慢速、中速、快速、超快速四种类型。第五节 火灾场景和疏散场景设定 (二)安全疏散标准 如果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所需的时间小于通过判断火场人员疏散耐受条件得出的危险来临时间,并且考虑到一定的安全余量,则可认为人员疏散是安全的,疏散设计合理;第五节 火灾场景和疏散场景设定 (三)疏散相关参数1火灾探测时间 在计算火灾探测时间时可以通过计算火灾中烟气的减光度、温度或火焰长度等特性参数来预测火灾探测时间。(六)流动系数 人员密度与对应的人员行进速度的乘积,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宽度的人流数量称为流动系数(specific flow)。流动系数反映了单位宽度的通行能力。第五节 火灾场景和疏散场景设定 一、用于分析计算结果的判定准则(一)人员生命安全判定准则 火灾对人员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火灾产生的烟气,主要表现在烟气的热作用和毒性方面,另外对于疏散而言,烟气的能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二、计算结果分析1烟气模拟分析 烟气模拟分析需要首先在软件中输入计算参数,包括:模型场景物理模型、边界条件、定义火源、定义消防系统。烟气模拟分析可以得到烟气运动规律和模拟空间的环境参数指标,经常用到的参数包括:烟气的温度、烟气的能见度、烟气的毒性、气体流速、辐射强度。第六节 计算分析及结果运用2疏散模拟分析 疏散模拟分析需要首先在软件中输入计算参数,包括:人员疏散空间模型、人员特性、流出系数、边界层宽度。人员疏散分析可以得到人员疏散的状态,可得到的结果包括:人员疏散行动时间、最小行走路径、疏散出口拥堵情况、出口利用的有效性。保证安全疏散的判定准则为 RSET+TSASET式中RSET疏散时间;ASET开始出现人体不可忍受情况的时间,也称可用疏散时间或危险来临时间;(常常以烟气下降一定高度或浓度超标的时间作为危险来临时间)TS安全裕度,即防火设计为疏散人员所提供的安全余量。第六节 计算分析及结果运用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及其所基于的假设2疏散设计分析主要参数确定(1)有效流出系数和人员行进速度。(2)疏散路径有效宽度确定。(3)人数确定方法。分析所使用的疏散人数应根据不同建筑场所功能不同,分别按密度或座位数进行计算。第七节 性能化防火设计文件编制第五篇 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内容:第一章 消防安全管理概述第二章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第三章 社会单位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第四章 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第五章 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第六章 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第五篇 消防安全管理第一章 消防安全管理概述 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包括主体、对象、依据、原理、方法、目标等六大方面。一、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 从消防法确定的我国消防工作的原则,即“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这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是消防安全管理活动的主体。二、消防安全管理的对象 人、财、物、信息、时间、事务,即消防安全管理资源。三、消防安全管理的依据 法律政策依据和规章制度依据。第三节 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四、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二)依靠群众的原则(三)依法管理的原则(四)科学管理的原则(五)综合治理的原则第三节 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五、消防安全管理的方法(一)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行为激励方法、咨询顾问方法、经济奖励方法、宣传教育方法及舆论监督方法等。(二)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方法及消防安全状况评估方法等。六、消防安全管理的目标 在使用功能、运转时间等方面都正常的条件下,只要是火灾发生的频率和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或社会公众所能容许的限度。第三节 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第二章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界定标准(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1)建筑面积在1000m2(含本数,下同)以上且经营可燃商品的商场(商店、市场)。2)客房数在50间以上的(旅馆、饭店)。3)公共的体育场(馆)、会堂。4)建筑面积在200m2以上的公共娱乐场所。(二)医院、养老院和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三)国家机关(四)广播、电视和邮政、通信枢纽第一节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五)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 候车厅、候船厅的建筑面积在500m2以上的客运车站和客运码头。(六)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面积在2000m2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展览馆。(七)发电厂(站)和电网经营企业(八)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1)生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2)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灌装站、调压站。3)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仓库(堆场、储罐场所)。4)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业运输单位。第一节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5)营业性汽车加油站、加气站,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换瓶站)。6)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化工商店(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九)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 生产车间员工在100人以上的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十)重要的科研单位 界定标准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十一)高层公共建筑、地下铁道、地下观光隧道,粮、棉、木材、百货等物资仓库和堆场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界定程序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界定程序包括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