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地区民俗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6838835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治地区民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长治地区民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长治地区民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治地区民俗长治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于1945年10月建市。曾当选2004年度中国十大 魅力城市。长治市,地处北纬35 503708,东经11301-11340,东倚太行山, 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 界。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境 内山地、丘陵、盆地纵横交错,海拔大都在800-1500米之间,最高的太岳山北台顶,海拔 2453 米。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长治人民特殊的风俗习惯。民性上党地区古为冀州之域,尧舜禹时地近都畿。史称“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 有唐尧遗风”。一说上党地区是“山川高险,人俗颈悍”,“节财而俭啬,地险而民悍,物 饶而俗强”。从地域上分,中南部之民较为强悍,既重农桑,又重采炼等手工业;中北部之 民则较为质朴,且闭塞保守,重耕读而少远服商贾之谋。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逐渐有所改变。旧时,上党地区“奢靡”与“尚巫信鬼”的风气颇重。上党地区解 放后,“尚巫信鬼”之风渐减,而“奢靡”之风则近反盛。居住习俗境内居民以四合院或三合院(无南房)式为主,也有只有北房和北、西房或东房、南房 的,房屋结构,产煤产石灰的地方,砖瓦木结构为多;不产煤和石灰的地方,则以土墙瓦顶 为多。山地或丘陵区农户,有的住砖木瓦房,有的住窑洞。窑洞有依崖钻洞的土窑,有砖砌 的砖窑,有石窑。石窑胡用料石砌成的工石窑,也有用印石和石板垒成的乱石窑。近年来, 水泥砖结构的小洋楼和单元式住宅也开始在部分农村出现。睡床方面,不少农村仍以土炕为主。北中部多为炕面下筑有烟道的暖炕。泽州等县则炕 下不走火,而于屋的中间另筑火台,冬秀客人到家有“请上火台”跨火之俗。现今多数人家 改用铁炉或土暖气取暖,改睡木床、铁床的也屡见不鲜。 农村家具摆设讲究坚固、实用。多数人家的当间都有二斗或三斗柜桌和大开口箱柜。比较讲 究的人家,正屋要摆放条几、方桌和太师椅。现今有不少人家改为摆放沙发和电视柜等。农村盖房是仅次于娶嫁的大事。病房时亲邻都要帮忙。尤其是上梁之日,不但要贴写有 “上梁大吉”之类吉祥话的红纸,还要鸣放鞭炮,以求吉利,并以示祝贺。服饰民俗 旧时的上党人,有钱有地位的人多穿绸缎、长衫,平民百姓多穿粗布短衣。棉衣、夹衣除马 褂外,均为偏襟,女性则单衣也穿偏襟。随着社会的变化,衣饰鞋帽也不断演变。现今不少 农民的服饰也与城市人相差不大,少数地方保留的传统服饰也只有单兜肚、大兜肚、裹肚、 腰带及虎头童娃等少数几种。饮食习俗1949 年以前,本地百姓所食以玉米面、玉米圪糁和小米为主。农民和城镇贫民,一般早饭 以玉米面糊饭、玉米面窝窝头为主,午饭以小米饭小米焖饭配杂面为主,晚饭以和子饭为主。10 天半月吃一顿三和面(用小粉、豆面、少许白面制成),改善生活。只有过年或端阳、 中秋、元宵等大节日,才吃肉、白面(或烙饼、水饺)。贫穷农民多数是湿食干存,四委不 断。职员、店员、小业主、富裕农民,也以一米一面(即一日中午吃白面,一日中午吃小米) 为好伙食。新中国建立后,人民生活逐渐好转,但吃野菜的习惯农民还保留着。除了 19591961 年的 3 年困难时期农村食用红薯干等代食品外,其余时间多数人家解决了温 饱问题。到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白面、大米成了家常便饭。进入 80 年代,城镇人民很少吃杂粮。早饭为油条、方便面、小米饭等,中午以白面、大米为主,晚 饭以汤面、蒸馍为主。农村早饭以小米饭、玉米面窝窝头为主,中午饭以面条、大米为主。 无论城镇、乡村,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团聚,都要做十几道菜的酒席,鸡、鱼、木耳等海味 山珍,屡见不鲜。其特色有潞城的甩饼、襄垣的拉面、沁县的小米和干馍、壶关的羊汤、长 子的炒饼和猪头肉、武乡的枣糕等等。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上党腊驴肉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对于脾胃虚弱 和贫血症患者有极好的滋补保养作用。长治南街黄家的腊驴肉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制作工艺 独特,肉质鲜嫩细腻,味美可口,是上党腊驴肉中的代表。潞城甩饼已有 100 余年的历史,原料配有精面粉、驴油、葱花、椒盐、腊肉片等。将饧好的 面揪一个面剂,放在案板上用两头尖擀杖擀开撒上葱花、椒盐叠起来,盘成圆形。再用擀杖 推擀成圆饼,将饼片搭在擀杖上多半片甩至成圆形,放在鏊上,在饼面上抹上驴油,翻转饼 面,再抹一下油,烙2 分钟即熟。吃的时候卷上薄腊肉片,蘸蒜泥就食,浓香可口,不酥不 烂,不软不硬,越嚼越香,令人回味无穷。“三和面”是长治郊区、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壶关县百姓最喜欢吃的一种面条。因 为是用白面、豆面、小粉面混合做成的,也称“三合面”、“杂面”。“和子饭” 是上党 地区,甚至三晋各地男女老少皆喜食的一种晚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战士和 人民政府的干部,进村下乡吃派饭,就常吃“和子饭”。婚姻习俗旧时男女结婚除了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外,还要经过问名、对八字、纳彩、请期等过 程。稍有地位的大户人家则讲究更多。新社会提倡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过程省去不少,一 般只搞一次订婚甚至不经订婚即可直接登记结婚。但“彩礼”之重,花费之大却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而渐涨。除衣被之外,不同时期的“几大件”以至“三金”之类不可或缺。部 分农村仍有索要“彩礼”之习,且女方家里愈穷索要数额愈大。陪嫁之物也不断渐增、渐涨。 特别是近年来,富有人家之女出嫁,陪存款以至陪汽车的也屡见不鲜。迎亲方式,过去多坐轿、骑马。现在城市里多坐轿车,多数农村则坐大车或拖拉机,骑 马的也有。长治地区旧时另有一俗,即迎亲时男方不但要去伴娘、随员,还要有同新郎一样 穿着一新、一样骑高头大马的“伴婿”同住,近年已不多见,高平一带也有一俗,新娘要等 到傍晚才起身,到夫家时已是夜晚,称为夜娶。育子风俗 旧时,妇女分娩后百日内尤其是满月前忌讳颇多。产妇住房门上及巾帽上都要以红布作 标志,禁止生人及男士进入。产妇也不能随便出门。在产后一个月内只能吃稀不能吃干,特 别是前 3 日内只喝米汤水。接生也用旧法,新中国建立后逐渐有所改变。近年来,不论城乡, 产妇分娩多到医院。同时,小孩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习俗。孩子从出生到满周岁要过许多“节日”,包 括三日、十二日(或半个月)、满月、百日,亲朋分别致贺。第一胎满月时(满 30 天或另 行择定日期)多数要大会新朋。百日或 1 周岁、3周岁生日时也较为隆重。到满 12岁或 15 岁时要举行“开锁”礼,众多亲朋都要亲往祝贺。丧葬习俗 上党地区旧时很重视丧礼,致有“送死多厚于奉养”之说。不但“俗尚侈靡”,且“多 泥阴说之说,淹柩不葬”,自含殓以到入葬,“品物刍灵,穷极华炫”。民间初丧,鼓乐有 延至六七日不绝者,有的还要请僧人诵经超度。历史上,潞、泽、沁3 州吏但倡导改革丧葬 习俗之议,但其效甚微。近年丧葬习俗,除城市推广火葬外,农村仍多为土葬,且殡葬仪式 有新旧叠加之势。单就纸扎而言,旧时的金童、玉女、纸马无减,却新增了花圈及纸糊电视 机、纸糊汽车等新品,以致规模愈大,花费更多。晋城一带的“灵棚”尤为讲究,不但要用 大量色布搭成,灵棚还分有前厅、后厅,如同套间房一般。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少 地方还出现了专门为丧葬服务的音乐棚户。祭祖习俗 上党地区的祭祖方式有家祭、坟祭两种,以坟祭为主。家祭是逢年过节时在家里向族谱 和祖辈的木(纸)牌位烧香祭奠。坟祭除春节与周年忌日之外,主要在三次,即清明节、中 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和下元节(农历十月初一日)。每次祭扫方式也有不同。清明祭扫 要给坟墓添上,压纸条,在墓堆撒豆芽、滚馒头。中元祭扫要献面羊,下元祭扫要送寒衣。 三节之中,中北部地区偏重清明节和下元节,中南部地区则尤重中元节。少数县也有特殊, 如陵川县的部分地方,一年只能上一次坟,而且扫墓人要同去同归。一些人已烧祭过了,别 的亲友就不能再进坟墓。节日习俗 春节习俗:上党地区同全国一样,把春节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从农历十二月下旬 甚至中旬起,就开始为新年做准备。长治有童谣说:“二十三,灶王上天去;二十四,家家 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或蒸团子);二十六,买好肉;二十七,剁馅则;二十八,冼邋遢 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红绿对联贴挂起。”正月大年初一日,除了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外,不少地方还有点年火的习俗,有的 桑柴和柏树枝,有的用谷草,于五更时分点燃,以求一年平安。其它如敬神祭祖,拜年等与 别处大同小异。元宵节习俗:上党地区过元宵节除举行看灯、放焰火等活动外,在泽州、高平、长治等 县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在大门外垒一炉膛,点燃炭火,名曰“人火”。其形状为人物,中空 吐焰,光彩腾灼,既十分好看,又增加了热气,使得大街小巷都温暖如春。腊八初五的“五豆节”,家家要吃用小米同红豆、黄豆、绿豆、豌豆、豇豆混合煮成的 “五豆粥”。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家家要吃用江米或糯米同大枣、栗子、杏仁、核桃仁,桂圆等 多种干果仁及花生米、食糖混合煮成或蒸制的“八宝粥”。晋城市有些地方 还有在“八宝 饭”中放面条、成元宝和暗色铜钱的圆形面片,名曰“金丝元宝腊八饭”。吃出暗色铜钱的 人,意为要交好运。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节”,多数人家要吃糖瓜、放鞭炮,有些农村仍保留着绘灶君画 像,献供品、饶香等习俗。特殊习俗 在上党各县中,黎城县和襄垣城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就是黎城人和襄垣人互称“亲家”。不管是黎城人见襄垣人,还是襄垣人见黎城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生人、熟人,都是开口 便骂,并动手打闹。黎城人开口就叫襄垣人是“小舅子”、“小妻侄”襄垣人则叫黎城人是 “小外甥”,但从来都是骂不翻脸,“打”不记仇。一提“亲家”二字,马上和好,甚至互 相间可以吃饭不算账,住宿不付钱,就如一家人一样,如遇与其他地方的人争斗,还可一致 对外,互相袒护。这种习俗至今仍有保留。屯留县不产茶,但屯留人特爱喝茶,而且是专喝很浓的大叶茶。许多屯留人几乎是嗜茶 成癖,买茶叶时一般是论斤买,用篓装。屯留人还很讲究茶道。沏茶时要先用大铁壶把水烧开,再把大把茶叶装入瓷壶内,用沸 水冲沏,壶满水停,滴水不漏。倒茶时,第一次冲好的茶水只倒至茶杯的三分之一;冲第二 遍、第三遍时再逐次加至满杯。这样沏的茶初尝苦涩,但茶味香甜清爽。屯留人以茶待客的方式尤为特殊。客人饮茶时,主人要不断为客人添加,客人端起茶杯 哪怕是只呷了一小口,茶杯一放下,主人就会马上给你添满杯。即使是客人一再表示不喝了, 主人也会认为你是在讲客气,还会不断地给你添加,使你总是一杯茶喝不完。如果你懂得那 里的“规矩”,只要将杯中剩的茶水往地下稍稍泼一点,主人就以为你真喝够了,不再继续 给你清茶,叫做“倒了茶羹不再喝”。长治民俗文化庙会说到庙会,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寺庙里供奉的大大小小的泥胎和偶像,联想到无数信徒 那种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笃信与虔诚,并由此而得出迷信的结论。其实并非如此简单。神 是在人类的童年形成的,是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时,这些力量以人格化 的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反映。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神几乎无处不在,渗透于人们 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进门有门神,囤粮有仓神,做饭有灶神,上山有山神,过河有河神, 种地有小土地神,在天有玉皇,入地有阎王大至开山破土、婚丧嫁娶,小至出门访友、 更衣沐浴,甚至夫妇之私,几乎都要选时日、择方位,迎福避凶。因为神的队伍巨大而又庞 杂,为了便于识别和操作,便产生了寺庙,进一步将神形象化和具体化;在寺庙的节日或神 的纪念日举行祭祀活动,于是就又产生了庙会。然而,人们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进程而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经过一次次的实验,人们终 于发现,原来所有的神都是人类自己造出来的,神灵的一切本领都是人类赋予的,是人类在 现实中痛感本身不具有才在幻想中安到神灵身上的。于是,神的尊严便日渐衰落,人的尊严 日渐恢复。而寺庙因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而被保存了下来,成为人们旅游观光和研 究探讨的对象,庙会则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演变为物资交流会。庙会中,尽管仍然有人 焚香礼拜,但其含义已远离了迷信,而靠近了民俗,成为融商品交易、庙会从唐代开始兴起,历时数千年而经久不衰,自然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庙会都有固 定的地点、名称和日期。一般一会一年只举行一次,但就一个大的区域来说,庙会的次数是 相当可观的。笔者对上党地区的庙会(古会)进行了粗略研究。仅长治市的 245 个乡镇、3500 多个行政村来说,几乎每个乡镇、每个村都有庙会,一年四季会不断。有些历史悠久、规模 宏大的名会,不仅轰动本市城乡,而且波及周边数省,有的甚至在全国都很有影响。会期少 则一天、数天,多则数月,其商品成交额相当可观。即使在商品流通已相当活跃的今天,这 些庙会仍然为城乡的商品交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庙会是农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农民的节日。因此, 志书往往把它与传统节日一并记入“岁时”之中。我国的传统集市贸易基本上是因庙兴会。境内以“关帝庙会”为名的庙会最多,分布最 广,并且往往一庙数会。其它名称的庙会,还有因祈雨酬神而形成的玉皇庙会、昭泽王庙会, 因祈拜城隍而形成的城隍庙会、因祈祷圣母保佑子女而形成的圣母庙会,北境和南境的煤铁 生产区则流行老君庙会,等等。少数村镇还有节令会,如清明会、立冬会等。庙会的盛衰随着社会的变迁有很大的变化。明清之际,境内规模最大的庙会是四月十九 五龙山会,其次是五月十三的新街关帝庙会。清代初期,七月初一迎神赛会产生,其规模逐 渐扩大,至 19 世纪末,成为境内最盛大的庙会。解放后,七月初一迎神赛会演变为一年一 届的物资交流大会,发展为上党地区规模最大的农历古会。民国年间,境内庙会具有鲜明传统色彩和地方特色。会期一般不长,多数只有一日或半 日,大型庙会也不过三天,交易活动充分体现了小生产的特点,普遍以牲畜、农具及农副产 品的交易为主。同时,还有一些专门交易土特产的庙会。如荫城一带有交易铁货的庙会,市 西郊有交易皮麻的庙会。进香祈神的香火活动是庙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庙会举办的社戏、社 火本来都属于酬神活动,后来,实际上却成为劳动人民的主要娱乐。解放后,庙会风貌大为改观,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庙会成为人民群众发展生产、 促进流通的重要形式。多数庙会废除了香火迷信活动,同时保留了积极有益的传统娱乐,真 正成为劳动人民休息愉悦的节日。鲍店药材会我国曾有四大药会,其中之一就是鲍店古镇药材会。这个古会 500 多年前已声扬华北, 名驰九州。鲍店是一个古老的集镇,地处长子、屯留县交界,太洛公路穿镇而过。药材会从每年农 历九月十三始,至腊月二十三止,历时百天。明末已驰名全国,尤其是在川、广、闽、贵等 省享有盛名。最多的一年有西藏、青海、广东、云南等十三个省的药材客商前来赶会做买卖。 他们贩来了藏红花、骡马牛羊、“广南壮物”、“淮货”等各省名货,换走了上党产的名贵 中药材和土特产品。鲍店成了大型的药材集散地,每会官府收税达万两白银。药材市场的繁荣,也带来粮食交易的兴盛。鲍店粮市始于秦汉,由于它西、北面紧靠盛 产粮食的农业区,又地处交通要道,所以粮食购销两旺现在鲍店药材会改为九月十三至十九,历时 7 天。粮市每逢农历三、六、九日为集日。 上党第一会上党古城一年一度的农历七月初一传统古庙会,历史悠久,名播四方,早在明清时就闻 名于晋、冀、鲁、豫四省。该庙会起源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 年),到明后期由到玉皇庙祈雨的方式逐渐演 变成迎玉皇大帝回长治朝贺、求雨的祭拜仪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府县衙门亲自组织, 将玉皇神像送回玉皇庙。“朝玉皇”后,还要举行酬谢关帝神和二郎神两位“保驾大臣”的 活动。先在二郎庙前搭台唱戏,把新街的关帝神请来看戏;从七月初一始,又在新街关帝庙 搭台唱戏,回请二郎神。最初的交易会就这样产生了。到清初,七月初一古庙会发展成了全 城性规模,开始出现了由商人组成的专事庙会的组织“西府社”和“供盏社”。七月初一上 午,社火、鼓乐、歌舞、香客、迎神队伍浩浩荡荡,成千上万的观众前来观看。庙会中“赛 戏”一项特别引人注目,商家为了借此招揽生意,分别东西南北四街搭起工艺十分考究的装 檐戏台,请来上党地区最著名的戏班演出,各戏班也将此作为显露头脸的好机会,选用最好 的头角,购置全新的行头登台献艺。庙会期间,长治周围数百里内的人们,甚至华北各省的 商人也都慕名而来。白天四街鼓乐声声,车水马龙;夜晚店铺张灯结彩,唱戏说书通宵营业, 成了一座空前繁荣的不夜商城。如今,古庙会变发展成了物资交流大会。会期由三天改为七天,甚至十天半月。参加交 易活动的商家越来越多,除华北各省市外,江浙两湖及两广云贵的商家也来助兴,天下奇货 珍品集于一城,使四方游客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柳林骡马大会长治县柳林村的农历九月十七庙会,是上党地区较有影响的骡马大会。据传,柳林古庙会原名五龙宫小香火会,因村中修着一座五龙宫而得名。到了清光绪年 间,长子县张店村一陈姓商贾,因在冀鲁交界的一个村庄恋着一出好戏而耽误了回家。夜里 梦见一老翁给他点拨说:“要看好戏,到山西柳林。”他醒来后发现床头放着一个写有“金 龙四大王”五字的牌位。于是便急忙赶回柳林,正值柳林唱戏,他便把牌位放在台前香案上, 香案上顿时出现一条尺余小金龙。此事惊动了村民和知县,人们纷纷解囊捐款在柳林村北建 造了一座大王庙,并塑了金像。从此,柳林由原来的五龙宫小香火会变成了大王庙盛会。传说归传说。其实柳林骡马会是在民国20 年(1931 年)左右才兴盛起来的。那时,柳 林村还是一片沼泽荒地,杂草丛生,村里家家都饲养牲畜,为搞活牲畜交易,便借助烧香还 愿的人群兴起了骡马大会,越发展越大。府城隍庙会长治市东街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举办传统的城隍庙会。城隍庙会是长治一次规模较大的集 市贸易和民间娱乐盛会。潞安府城隍庙,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距今已有 700 余年的历史。修城隍庙自然是 为了敬奉那位守护城池的城隍神。城隍庙建成后,受苦受难的百姓为了求得城隍神的保佑, 便在农历四月十五这一天虔诚地带上供品、香火去城隍庙祭祀城隍。与此同时,人们还要搭 台唱戏,好让城隍老爷高兴。人多了,商人自然就被吸引来了。于是从多客商届时也到城隍 庙设摊叫卖,这样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古庙会。古城十月初一会十月初一是古城长治一个较大的传统集会,此会以交易破旧衣物为主,故名“破烂会”。现在破烂会演变为大型集市贸易活动,英雄街、东街、西街、南街同时起会。大会基本 保留了传统特色。会上,城市居民将积存的陈旧衣物及其他杂物摊设街头,低价出售,购主 大部分是农民。他们选购一些适用衣物,回去修修补补,于劳动时穿着。这种交易最初仅一 天,从早上开始,至黄昏结束,后延长至一到三天。近几年,破烂交易虽然继续进行,但由于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购买人数大大减少了。 外省、市一些单位将库存滞销商品也运来出售,使会的规模不断扩大。黄碾古庙会黄碾镇每年农历五月初一的物资交流大会,远近驰名。南北三里长街,两厢货棚林立,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不仅四邻各县在此摆摊设点,而且河南的新乡、安阳,河北的涉县、 邯郸等各地商贾也要远道而来。五月初一古会是贺龙王庙会。说也有趣,往往在农历五月初一前后,或大或小,总要降 雨,于是便在五月初一大贺龙王,也叫龙王夸官。全镇三社各出社火,扛妆、跑旱船、舞狮 子,尽情同贺。并有三台戏,落子、梆子、秧歌,三足鼎立,热闹非凡。历代大贺龙王,商贾自是不甘寂寞,于是买卖也就红火起来,五月初一便顺理成章地融 进了物资交流在内涵,会期常常达半月之久。五月初一前五天称为前会。这时各地的生意人 就在街上搭棚售货,俗称“京货棚”。京货棚里布匹绸缎、日用杂货,种类齐全,目不暇接。 京货棚前还有“银楼”,挂满了银首饰、银戒指一类的银活儿,银光闪烁之处,吸引着姑娘、 媳妇们的目光。街道本不宽,两侧货棚遮天蔽日,卖枣糕、粽子、馒头的流动小贩,在人群 中挤来挤去,扯着嗓门叫卖。这时前来赶会的人,大都是平民百姓,主要是扯一两块布,回 去做件新衣,也好穿戴整齐再来赶正会。初一至初五叫正会,赶会主要是看夸官、社火和戏。新中国成立后,五月初一大会摒弃了贺龙王的旧习,变革成物资交流大会。几十年风风 雨雨,大会经久不衰,每逢过会仍是红红火火,一派喜庆。凉楼祝寿会襄垣县城南 7 公里处的西里村,有座古刹叫凉楼寺,是襄垣古八景之一。每年农历三月 二十八,是凉楼寺一年一度的祝寿会。此会素以“暮春神会冠五省,妇姑童叟进香灵”而闻 名于晋、冀、鲁、豫、陕广大地区,是襄垣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古庙会之一。凉楼寺,传说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手下的护法将军三月僧,生前为了赎罪,免 下地狱,讨好执掌幽冥地府大权的黄飞虎,而为黄飞虎三月二十八生辰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 的祝寿圣地。时至今日,这里乃至冀、鲁、豫、陕广大地区仍流传着“生前赶了凉楼会,死 后不受阎王罪”的民谚。据考证,凉楼祝寿会始于宋元年间。该寺现存残碑记载:在元代,身为朝太师、官拜河 南王的察哈那延久慕凉楼寺胜观盛名,专程到襄垣凉楼寺进香,并捐款维修了凉楼寺东厢房 13 间。由此可见,寺院兴建早于元代。寺院建成之时,即为开光庆典之日,庙会由此而起。 二仙庙会屯留县有悠久的历史,建于春秋,古称留吁。战国属赵,并徐唔,称纯留。秦朝属上党 郡,设屯留县至今。城内历代庙宇比比皆是。会因庙生,迄今古庙会仍有九个。庙会中尤以 北关农历三月初八的二仙庙会最为出名。很早以前,北关有母女 3 人,母新老实厚道,姐妹美丽善良。冬天母亲不幸患了重病, 多方医治无效,水米难进。一日母亲忽然提出想喝口鲜党参汤,这可难坏了姐妹俩。可是为 了满足母亲的心愿,她俩决定顶风冒雪上太行山为母亲寻找鲜党参。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几 天几夜,鞋磨破了,手脚冻肿了,干粮吃光了,还是没找到。姐妹俩在冻饿中想到了垂危的 老母,禁不住抱头痛哭。这时忽见迎面数十丈高的悬崖上闪出道道金光,金光中罩着一株鲜 嫩的党参。她俩喜出望外,赶快攀一悬崖,正待伸手拔参时,脚下一滑,掉下悬崖。她俩的 贤慧、善良和孝道感动了玉皇大帝,便派小神将她俩接上天庭,并治好了她们老母的病。人 们为了弘扬人间孝敬父母的美德,纪念诚孝成仙的姐妹俩,便在县城北关修了一座二仙庙, 农历三月初八落成这天,远近几十里的乡民纷纷来庙烧香,庙会也因此而兴,规模年胜一年。 微子镇古会微子镇是潞城市东部的第一大镇,也是上党地区通向冀、鲁、豫三省的一大门户。邯长 铁路和邯长、甘林两条公路在这里交叉相会,穿境而过,机动车日流量达上万车次。这里自 古以来就是商家必经的集散中心。特别是每年的“添仓会”和比干岭庙会,更是客商看好的 贸易机会,被誉为“太行第一会”。添仓会于每年的正月二十四为正会。此会因祭祀用“添仓”拯救当地灾民的三峻神而得 名。当地人有句顺口溜:“微子镇,靠山强,不闹十五闹添仓”。比干岭庙会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九正式举行,会址原以镇旁的比干岭比干庙为中心,比干 庙又叫“三仁祠”,是当地人为敬奉商代的忠臣微子(此地商代为微子国)、比干和箕子“三 仁”而建的祠堂。除此而外,镇上还有农历四月二十四的“四月赛”传统庙会和十月初一的物资交流大 会。由于四个会期都在农闲委节,又是备春播、备夏种、备冬衣的关健时节,所以历数千年, 经久不衰。会期,来自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的客商纷纷云集于此,故而成为太行东西 两侧广大地区物资交流的极好场所。荫城铁业山西有句民谚:“万里荫城,日进斗金。”说的是长治县荫城镇铁货远销万里,利润丰 厚。荫城坐落在长治县城南 10 公里处的雄山脚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冶铁, 东汉时被称为“天然铁府”。千百年来这里生产的手工制铁锅、铁钉等铁器,以其质高价廉 赢得市场,招徕八方客商。明清两代,产品内销全国各地,外销朝鲜、不丹、尼泊尔、波斯、 俄国等 10 多个国家,交易兴隆时期日成交额达三千多两白银。铁货以荫城著称,荫城铁货会以铁货出名。铁货会自农历五月十三开始,历时半个月。 说起这个铁货会,还有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关羽过五关跑到荫城,由于连斩数将,刀已经 钝了,眼看蔡阳就要追上来,他不禁对天长叹:“皇天不助我,吾命休矣!”话音刚落,只 见天上顿生乌云,顷刻间下起大雨。关羽大喜,就雨磨刀。不一会儿,蔡阳追来,交锋只数 个回合,就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后来,外地商贾为了祈求关老爷保佑他们生意兴隆,来往 平安,便自动捐资,在关羽磨刀的五月十三这一吉日设会建庙,拜神唱戏,兴起了对关公的 祭祀活动。斗转星移,庙会和铁货贸易自然融为一体,会越办越大,生意越做越红火。长治潞城民俗晃杠用高 2尺、宽 2 尺、长 3 尺一木箱,内装石块或铁等沉重物,外用彩纸或布包裹,正中 竖插木杆,杆上用彩绸扎成某种造型,上缀金色星,挂水银镜,最上端插鸡尾掸子。木箱前 后横插一杠,用绸子包裹,由两青年面对面抬着,左右有人牵着绳子护装,表演时缓慢行进, 杠上下起伏,八音会伴奏。扎装形式有玉米、谷子等形状,表示农业丰收。崇道、贾村、羌 城等村的晃杠最为壮观。长子县民俗文化风俗长子响铜乐器的制作是一种古老的手工技艺,距今已有600 多年的历史,在北方许多地 区,许多专业剧团和民间社火表演使用的响铜乐器都来自于长治市长子县的西南呈村。这里 生产的铜乐器定音准确,清脆洪亮,结实耐用,已入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子响铜乐器的制作,不仅传承了古老而独特的技艺,还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闪烁异彩, 彰显出新一代年轻艺人比父辈更为可贵的创新精神和经营意识.不甘因循守旧,不断推陈出 新,这也许正是古老的工艺得以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奥秘所在.长治潞城民俗扛妆一成年男子肩负铁架,架上安一根四五尺长的铁棍,棍端横悬一化妆戏剧角色的幼童, 头戴花冠,花冠左右插两翎,身披斗篷,腰系裙子,脚穿绣花鞋,手拿扇子、花束等。表演 时八音会伴奏,上下两人动作协调,配合默契。微子镇、东邑、合室、垂阳、石窟等村的扛 妆颇有名声。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是流传于长治、晋城一带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它起始于夏商,形成于春秋,汉唐 时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形式,流传至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 说“八音会”,首先要 说何为“八音”。中国古代的人们发现能发出声音的材料非常多,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逐 渐将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做出了各式各样的乐器,并用这些乐器来进行简单的音乐演奏。在当 时,能制作乐器的材料大约有八种:“金、石、土、木、匏、革、丝、竹”,后来,人们就 将各种乐器通称为“八音”;“会”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形式、一个平台,将各种乐器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演奏音乐,就叫做“八音会”。八音会的主要功能是服务社会、服务民众,娱神、娱鬼,以及人自娱。如:宫庭官府的 礼仪祭祀,迎来送往,喜庆宴乐;军队中的出征助威,班师凯旋;还有民间的迎神赛社、婚 丧嫁娶、生儿育女、满月开锁、开业典礼等。古人认定音乐具有娱神、娱鬼和娱人的作用,但凡驱傩、祭祖、祀神等社会上的重大活 动都离不开音乐。孔子的徒弟公孙尼在乐记中是这样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 乐之,及干戚羽旌谓之乐。”这就是音乐,这就是音乐的主要作用。北宋时期的音乐家陈 在乐书中说:“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用”。说 的也是一首很好的诗赋配上好的曲调,再加上各种乐器的伴奏,便有了裁云缝雾之妙思、敲 金碎玉之奇声,人的灵魂也便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八音会”也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精神 需求而得以生存和延续下来的。其实,“上党八音会”这个称谓的历史并不太长。十八世纪末,一些民间的音乐爱好者 为了和“乐户、龟家、行道、吹鼓手”等职业乐人相区别,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音乐活动形 式取名为“八音会”。在音乐这个行道里他们这个群体是“俗家弟子”,非嫡传身授,所能 演奏的曲目也大都是些乡野小调、地方戏曲等。他们没有乐户人家那样多的各种套曲,程序、 仪式也不太讲究;每年活动的次数有限,像长治县北张,南张一带的民间吹打乐(当地人叫 “细家伙”)就是典型的“八音会”。村民们闲时相聚在一起演练、交流,自娱自乐。到了 春祈、秋谢和庙会等场合,都要和邻村的八音会设台摆擂,猛吹、猛打一番,吸引来十里八 村的乡亲们驻足观看,在人们的喝彩、助威声中,用尽吃奶的力气尽情展示平时练就的各种 技能和技巧。劲使足了,汗出透了,也就心满意足了。那些吹打好了的班子,人人都有一种 成就感,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别人相中而前往助兴。他们不办白事(葬),一般也不办红事(迎 亲),专司上香祷告迎神驱傩和正月十五闹红火等。有事时聚,无事时散;农闲时聚,农忙 时散是他们的一大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为民间音乐的“八音会”和专业的乐户们,他们之间的交流增多了、 禁忌减少了,今天有事我叫你,明天有事你叫我。“八音会”融进了乐户的好多东西,乐户们也从八音会学到了很多地方性很强的东西。以致于交融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全新概念的“ l 4 ”“八音会”。说“上党八音会”不能不提“上党乐户”,两者无论从职能、形式和服务目的来讲,都 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仅是称谓的变化而已。称谓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割断。文化的传袭 就是这样的神奇,影子是影子,骨子里的东西总是抹不掉的。“上党八音会”发展到今天, 已全部承接了“上党乐户”的衣钵,无论从形式上、内容上讲,它都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延续 和发展。“上党八音会”正是“上党乐户”的历史再现。上党梆子长治人看戏必看上党梆子。上党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因其产生和主要流布 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而得名。当地人称“大戏”,晋南人称 “东府戏”,河北邯郸一 带称“西府调”、“泽州调”,也曾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全省首届戏曲观摩会 演时定下“上党梆子”这个名字。上党梆子过去的班社,除梆子外还兼演上党昆戏、上党 罗罗腔,上党卷戏和上党 皮黄,共五种声腔 。合称“昆梆罗卷黄” 。近年来 ,昆、罗、卷已绝迹舞台 ,只是以 梆子为主,有 些剧团或唱些皮黄。上党梆子的唱 腔以板腔体为主,间亦用曲牌体。上党梆子的 基础功叫“三把”。它运 用起来稳健大 方,雄壮有力;不足之处是足沉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观 。表现手法 是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强烈明 快。行当方面须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净角 、 青衣和 武小生。 上党梆子具有粗 犷、健康的艺 术特色。台步 、身段都有淳 朴古老的 特点,唱腔 、音乐高亢、委婉 、活泼,曲牌丰富,每 种唱腔各有各的乐器和上演剧目 。 上党梆子的音 乐绝大多数是从民间音乐(如八音会曲 牌)直接吸收而来。在上党梆子 原有的200余个曲牌中,绝大部分是民歌音乐、民间小调、乐户吹奏的曲牌。有些曲 牌如靠山吼、小开门、一串铃、葡萄架 、四六等,至今剧团和八音会同 谱演奏,像慢跺 板,在农村少数 巫婆上香时仍 哼的是这曲调 。 据统计 ,上党梆 子的传统剧目 有七百多个,其中梆子戏近六 百个,皮黄戏九十多个,昆 曲十多个,罗 罗腔戏和卷戏 各数个,代表性剧目有三关排宴 、天波楼、雁门关 、闯幽州、 董家岭 、巧缘案 、夺秋魁 、甘泉宫、东门会、徐公案 等,其中一些剧 目完全为上党 梆子所独有。上党梆子的脚 色行当主要有生、 旦、净、丑四种,各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名为“三把” , 运用时演员挺 胸昂头,稳健有力。其表演风格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简练明快 , 后在发展过程 中逐渐受到京剧影响,有所 变化。上党梆子的舞台装置 有“设大朝”的 讲究,脸谱图案也十分独特。 旦角还有一种名为“破面”的化 装,带有元杂剧的遗风 , 即用白粉在剧 中品行不端者右眼睑上横划一笔 ,或在角色右颧骨处画 上一朵小小的兰 花或菊花。 长治特产 长治的党参最为有名,党参以其故乡在上党盆地而得名。上党人参灭绝后,人们用党参代用, 因而党参药用历史不长。党参之名首载于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丛新。该书刊行于乾隆二十 二年(1757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编修潞安府志,在“物产卷”部分列到“党 参”时,特别注明“古有人参今所出惟党参”,并说“党参甘平,补中益气,止渴生津”,党参含糖多,味醇质优,以补中益气的特有药用价值闻名于世。长治市 党参品种很 多,分布在平顺、壶关、长子、潞城、黎城、武乡等县,不仅在全国销量很大,而且在亚洲 各国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外还有潞 绸 、潞 麻 、大风丸 、上党三宝 、潞 酒 、上党铜 器 、潞城草帽辫 、沁州黄 、长治堆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