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与健康

上传人:muw****50 文档编号:16755619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与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际关系与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际关系与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概念: 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和往来,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实质上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过程,是人们感情和信息互交流的过程,是人们社会交往的联结点。 人际交往六大要素:主体、对象、环境、手段、内容、目的、相互制约、不可分离。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在人际交往基础上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它主要表现在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如亲近、友好,或疏远、敌对等。 人际关系及其互相作用水平 羞怯:腼腆、动作忸怩、脸色绯红、不自然、说话颤抖 原因:粘液质、抑郁质的人;青春期自我意识敏感;自我形象保护;缺乏自信;患得患失;人际交往挫折。 调节:丢下包袱;树立自信;勇敢面对;主动交往 自卑:自我情绪泛化、敏感性、虚荣性掩饰性 产生原因:自我评价过低、消极的自我暗示、学习上的失败挫折、不当归因潜意识中的自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冲突 调节: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客观评价自我;修正理想自我;改变不合理观念;积极自我暗示;学习自信行为。 多疑:主观猜测产生的不信任的心理。 多疑产生的原因:对自己缺乏信心;思维偏差产生的不健康心理习惯;挫折引起防卫心理蒙 调节:善用理智克制情绪冲动;学会自我安慰法;培养自信心;正确认识人;正确对待别人的怀疑 自我中心:只关心自我的需要、兴趣、利益得失,自吹自擂,固执己见,盛气凌人 很少关心他人,固执己见;自尊心过强 调节:平等相处,尊重他人;接受批评,转变态度;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4、人际关系的心理调适 (1)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原则 有较广泛的人际交往面,同时又有少数较深厚的友谊; 人际交往的动机正确,内容健康,气氛友好,态度真诚; 人际交往的结果有助于自己和他们的健康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2)健康人际关系表现 善于与人交往(广泛,又有知己的朋友) 是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能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 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 *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 * * *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 * *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 * 第六讲 人际关系理论与健康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二、人际关系理论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误区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与调适 一、人际关系概述 1、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概念 2、人际关系的特点 3、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4、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5、人际关系的功能 2、人际关系的特点 (1)个体性特点 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2)直接性特点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3)情感性特点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彼此接近和互相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 3、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 四个阶段: (1)定向注意阶段 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2)情感探索阶段 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同的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 (3)情感交流阶段 双方关系的兴致发生重要变化。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 (4)稳定交往阶段 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5、人际关系的功能 (1)合力功能 “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2)互补功能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人际交往中互相可以取长补短; (3)激励作用 在交往中通过相互了解和相互影响会产生一种鼓舞激励的作用; (4)沟通感情 人的感情需要宣泄,也需要交流,这样才能维持心身的健康。 二、人际关系理论 1、场合交往理论 2、 社会交换理论 3、自我表露理论 4、人际特质理论 5、交往分析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指出, 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 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 交换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自己和他人在贡献和收益两方面的相对大小 2、自我表露理论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 简单的来说 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Briggs认为:自我表露对他人的益处包括: 一是他们知道彼此相似和不同点在何处,还能了解相似和不同的程度; 二是准确地向他人表露自我,是健康人格的体现; 三是自我表露的能力; 四是分享体验帮助个体发现这不是他们唯一存在的问题;五是自我表露可以从他人获得反馈减少不必要的行为。 3、交往分析理论(一) 交往分析力路又叫PAC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伯恩(BerneT.A)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中包括三个成分,就好像一个人身上的三个小我:父母、成人、与孩童。 父母身份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成人身份表现了客观与理智。孩童身份象婴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喜怒无常,感情用事,一会儿天真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 在P、A、C三种成分中,P、C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和两面性。 根据PAC理论,不同的心态可以构成或不同的交往组合。 3、交往分析理论(二) 当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构成一种平行关系时,交往就是可持续的。对话可无限制的继续下去。 这种交往有6种具体形式:P-P、A-P、C-A,均属于互补性的交往,我期望对方的,刚好是对方回应的。这种交往因为互补,所以能够持续,但却潜藏着不平等与依赖,长期以往,也不利于交往双方的发展。只有A-A交往是最健康的,大家都本着负责和尊重的原则,力求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因此,A-A交往是最成功的。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3、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 大学生渴望友谊,希望有丰富的人际交往,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大学生生理心理的反映。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10个特点 (1)需求迫切,但主动不够; (2)与同龄人交往为主,尤其是同室、同班、同乡的学 ; (3)交往的内容多围绕学习、娱乐、思想交流、感情沟通; (4)交往动机中功利性少,而情感性多; (5)交往的层次差异较大,有一般交往密切交往之分; (6)对交往的满意程度不同,有满意程度较高、一般、较低; (7)多数人能正常交往,但少数人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 (8)渴望真诚、深厚的友谊,但多数人感到缺少知心朋友; (9)两性交往愿望强烈,但实际交往不尽人意; (10)影响大学生正常交往的原因:主要是交往的心理障碍,思想因素、能力因素等次之。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误区 (一)交往中的自卑羞怯 (二)交往中的自卑自卑从 (三)交往中的多疑 (四)交往中的自我中心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与调适 1、人际关系失调的不良影响 2、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因素 3、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4、人际关系的心理调适 5、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6、增进人际交往的基本途径 1、人际关系失调的不良影响 (情绪、行为) 由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不适、 障碍给学习、生活、情绪、健康带 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变调 属于你的心,无论多远,心中都有你 2、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因素 (1)缺少知心朋友:但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不错 (2)与个别人难以交往(影响情绪,成为心病) (3)与他人交往平淡,与人交往质量不高,大多为点头之交,没有值得他牵挂的人,也没有人会想念他; (4)感到交往有困难,交往成功较少的体验所致; (5)社交恐惧症; (6)不想交往。 3、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1)认知因素 对自己的认知影响自我表现,自卑、自大;对他人的认知(心理效应、首因效应.ppt、刻板效应等);对交往本身的认知,需要与满足。 (2)情绪因素 情绪表现应是适度的,与引起情绪的情境相称,反应过强或过弱均属不正常情绪反应; (3)人格因素 为人虚伪、自私自利、不尊重、报复、嫉妒、猜疑、苛求、过分自卑、孤独、骄傲自满等; (4)能力因素 能力欠缺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