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6691401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征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第一节 绪论1、简述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分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又涉及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人格又称为个性,涉及人格的倾向性,即需要、动机等;人格的特性,即能力,气质和性格。2、简述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综上,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才干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取向是什么?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特点是什么?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家应当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故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足发挥人的潜能。5、认知心理学的重要观点是什么?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提醒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同时,计算机科学也运专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改善计算机的设计。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简述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我们把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2、简述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根据自主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限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3、简述大脑的重要结构。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的。4、简述脑干网状结构的作用。脑干网状结构由许多散在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其神经纤维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5、简述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与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辨认能力等。左利手的人,有的和右利手的人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的现象。左右手的分工形成以后,右利手的人假如左半球受损伤,言语功能便会发生障碍,并且难以在右半球再建立起言语的中枢。6、简述布洛卡的发现。1860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性失语症,即患者虽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患者仍保存了听懂别人说话,以及写字和阅读的能力。布洛卡的发现已经证明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为纪念布洛卡的发现,人们把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叫做布洛卡区。7、简述Spery,R.W的割裂脑实验。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Spery,R.W)做了“割裂脑”的实验。割裂脑手术就是切断病人联结左右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胼胝体,把两个半球分裂开来。做割裂脑手术的两个病人是右利手,他们在手术前都能用左手和右手写字和画画,但在手术后,他们只保存了右手写字,左手画画的能力;右手不再会画画,左手不再会写字了。由于这时右手只受左半球支配,左手只受右半球支配,所以这一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8、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几个基本规律是什么?(一)条件反射的克制。条件反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出现的,有时条件反射也会受到克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克制,叫超限克制或保护性克制;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克制,叫消退克制。(二)扩散和集中。神通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三)互相诱导。兴奋和克制两种神通过程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当一种神通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通过程的出现,这叫互相诱导。(四)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映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1、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我们把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觉性高,阈限值高感觉性低。2、简述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本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达,就是I/I=K(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差别阈限,K为常数,又称为韦伯率)。3、简述费希纳定律。是以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创始人G.T.费希纳名字命名的用于揭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定律。费希纳定律是一个表达简朴的定律,其公式为SKlgR,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简朴来说,这个定律说明了人的一切感觉,涉及视觉、听觉、肤觉(含痛、痒、触、温度)、味觉、嗅觉、电击觉等等,都遵从感觉不是与相应物理量的强度成正比,而是与相应物理量的的强度的常用对数成正比的。4、简述视觉的适应。在外界刺激连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视觉的适应分明适应和暗适应。当人们从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环境,最初任何物体都看不清楚,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才干逐渐看清暗处的物体,这一过程称为暗适应。相反,人们从黑暗处初来到强光下时,起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不能看清物体,稍待半晌后才恢复视觉,这一过程称为明适应。明适应的过程大约在1分钟内即可完毕。5、简述色觉异常及其成因。按照色觉异常的限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弱者能分辨颜色,但其感受性差。部分色盲又分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红绿色盲的人看不见光谱上的红和绿,但能看见黄和蓝。光谱上红和绿的地方他们看到的是不同明度的灰;黄蓝色盲的人相反,能看到光谱上的红和绿却看不到黄和蓝。光谱上的黄和蓝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不同明度的灰。全色盲的人什么颜色都看不见,他们看世界只能看到明度不同的灰。就象正常视觉的人看黑白电视同样。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因素导致的。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外祖父是色盲,妈妈仅仅是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她自己能分辨颜色,是隐性的色盲而不是色盲,好能分辨颜色。假如外祖父是色盲,并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才会是色盲。所以,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6、简述人类听觉感受性的特点。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2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提高;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减少。但老年人听觉感受性的减少的特点是,他一方面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的范围时就影响了言语的听觉。7、简述生理零度的含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8、简述内脏感觉的重要内容。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它涉及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秘,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在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的感觉。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9、简述痛觉的生物学意义。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痛觉的产生告诉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了伤害,发生了病变,给我们一个信号,让我们加以保护。所以,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个因素,痛觉最难于适应。有人没有痛觉,这是很危险的。10、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它已经把对这一物体的各种感觉结合在一起了。2)选择性:在每一时刻人们知觉外部物体的范围是有限的,但每一时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物体又是很多的,人不也许把作用于他感觉器官的所有物体都纳入自己的意识范围,注意到它们。这样,人们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楚,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知觉得比较模糊,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3)恒常性:当我们在不同距离看同一个人时,他在我们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象的大小是不同的,离我们近时视像大,远时视像小。但是,我们都会把他知觉为同样的高矮。4)理解性:在我们知觉某个物体的时候,总想知道它是什么,事实上就是想用一个词把这个物体标示出来。 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11、简述双眼视差的概念。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12、简述似动现象的概念。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现象。13、简述错觉的种类。通常,我们既可以按照感觉通道来进行划分,如视错觉、听错觉等,也可以按照按知觉对象划分为平面几何、空间、时间、运动等错觉现象。巴赫(Bach,2023)等人将错觉重要分为六大类:(1)亮度和对比度错觉;(2)运动和时间错觉;(3)几何或角度错觉;(4)空间、大小恒常性和不也许图形错觉;(5)认知和格式塔效应错觉,如大家熟知的主观轮廓效应;(6)颜色错觉。第四节 记忆1、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不也许实现。2、简述遗忘进程的规律。对识记过的鞋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遗忘就是记忆的反面。在识忆后的最初阶段里遗忘的速度不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一两天后保存量的变化就不大了。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从遗忘进程的规律我们应当得到启示,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做到及时的复习。3、简述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一)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即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保存的时间很短;假如说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这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记忆广度。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多为听觉编码,且容量有限,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短时记忆通过复述,也许转入长时以及系统。三)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假如不是故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只有当人们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时,长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再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干被人们意识到;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导致。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1、简述思维及其特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重要的特性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它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结识。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结识。2、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语言是以语音或者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干实现,离开了语言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只能通过表情、动作,而这种方式的交际所能交流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于语言才干实现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语言是在人们互相交际的社会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也只有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功能才有存在的价值,才是活的语言,离开了人们的交际活动,语言业就变成了死的语言,它将被社会淘汰。所以,语言也离不开言语。3、简述言语中枢及各言语中枢的功能。言语活动是大脑皮质各个部位共同活动的结果,但皮质的不同部位又有相对的机能分工。言语活动涉及说、听、写、读等几种不同形式。一)言语运动中枢受到损伤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并且病人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还能结识字,这种语言缺陷叫表达性失语症。二)言语听觉中枢,位于顶、枕、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受到损伤,患者能听到声音,他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这一中枢叫言语听觉中枢,因是威尔尼克发现的,也称为威尔尼克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三)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是主观阅读的,叫视觉言语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失语症叫失读整。四)书写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叫书写性言语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了,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4、简述想象及其与表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和表象有了本质上的差别。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它并没有发明出新的形象,是一种形象记忆的过程,因此属于记忆的范畴,想象则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它发明出来了新的形象,具有发明性,属于思维的范畴。想像以表象为素材,所以想像出来的事物来源于现实。想像又具有发明性,因而它发明出来的新形象又不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1、意识的定义是什么?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涉及择外界事物的觉知;也涉及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2、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特点是什么?这一阶段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大约连续510分钟。3、注意的特性是什么?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能使所选择的对象处在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中心,并加以维持,从而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这说明注意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积极的、积极的意义,是人进行心理活动的一个必要的条件。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到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即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集中于某些对象的这种特点或状态。4、注意转移和注意分散的区别是什么?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规定,注意的分散则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1、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的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动机和行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动机引起。一个人的活动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动机起着主导的作用;有些动机则处在从属的地位。2、简述定势的概念。所谓定势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它对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和态度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3、简述缺失性需要和生长需要的特点。需要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缺失性需要的特点:出现的早,属低层次的,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生长需要的特点:出现的晚,高层次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1、表情的性质是什么?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2、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从这一点来说,情绪这一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所以只有人类才具有情感,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映过程。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离开了情绪,情感也就无法表达了。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3、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的要点是什么?汤姆金斯和伊扎德20世纪60年代提出,情绪并不是随着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独特的机制,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适应环境的独特作用。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他认为,内驱力的信号需要通过一种放大的媒介,才干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而情绪正是起着这种放大作用的心理过程。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用行动的动机力量。4、简述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一)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二)激动度有激动和安静的两极。(三)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四)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5、简述情绪状态的分类。按情绪状态,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连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薄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连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映和外部行为表现。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碰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6、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是什么?(一)准备阶段。在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里,需要在思想上确立行为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并要作出决策。确立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但在确立目的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动机的冲突。(二)执行决定阶段。执行所采用的决定阶段是意志行为的第二个阶段,即执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既要坚定地执行既定的计划,又要克制那些妨碍达成既定目的的动机和行为。7、动机冲突的重要形式是什么?动机冲突一般有四种形式:1)双趋式冲突:两上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的,两个动机同样强烈,但不能同时获得所碰到的冲突叫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两个目的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的的时候,人们只好选择对自己损失小的,避开损失大的目的,这种冲突叫双避式冲突。3)趋避式冲突:想获得一个目的,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时所碰到的矛盾心情就是趋避式冲突。4)双重趋避式冲突:假如有多个目的,每个目的对自己都有利又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就是双重趋避式冲突。8、简述意志的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坚韧性;4)意志的自制性。第九节 人格1、简述人格及其特性。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别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具有如下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人格的结构是什么?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着各种成分。重要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心理特性涉及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3、简述能力及其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毕某种活动所必须具有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性;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毕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没有某种能力难于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限度和所能达成的水平。也不能简朴地用知识技能当作标准来比较人们的能力高低。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4、个体能力发展差异的表现是什么?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重要表现在智力有高中低之分,智力水平是一个人创导致就的基本条件,但是,除智力水平这一条件之外,机遇和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也是极为重要的条件。2)能力类型的差异,不同的人在能力的不同方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这涉及感知觉能力、想像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明显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有的人很小就表现出非常的聪明,能作曲,能写诗,有极高的运算能力,人们常把这种儿童叫“神童”;有的人则大器晚成,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才发明出成果。5、简述影响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1)遗传的因素。遗传因素重要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即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涉及他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及神经系统构造和机能的特点。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英国学者高尔顿在关于遗传因素对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中,得出结论,遗传是能力发展的决定因素。这种研究是有漏洞的,运用双生子所进行的研究比较有说服力,由于同卵双生子的遗传素质相同,他们能力上的差异可以看作是环境因素导致的。2)环境和教育的因素。运用养子养女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能力发展的关系,来研究环境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是一种较好的办法。由于养子进入收养家庭就等于换了一个环境,长大后的养子与生父母、养父母,及其在本来家庭长大的兄弟姐妹之间能力发展上的相关与差别,说明了环境因素对能力发展的作用。环境涉及儿童正常发育的条件,儿童的家庭、儿童所在的学校,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是能力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能力发展的基石,而教育则是能力发展的关键。6、气质类型的学说重要有哪些?1)体液说;2)体型说;3)血型说;4)激素说7、简述性格及其结构。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性。性格的结构,可以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从组成性格的各个方面来分析,可以把性格分解为态度特性、意志特性、情绪特性和理智特性四个组成成分。这几方面的特性并不是互相分离的,而是彼此关联,互相制约的,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一般来说,性格的态度特性是性格的核心,并且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态度,同进也决定了性格的其他特性。8、简述荣格的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瑞士新精神分析学家容格在心理类型论一书中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容格认为,一个人的爱好和关注可以指向内部,也可以指向外部,指向内部叫内向;指向外部叫外向,并且每个人都有内向和外向两种特性。内向型的人格特点是心理活动常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较窄,有时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向型的人格特点是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不拘小节,善交际,情感外露,独立、果断,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极端内向或外向的人很少,多为中间型的。9、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特质,它代表着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个人特质因其在生活中表现的范围不同,奥尔波特又将其分为三类,即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影响个体各方面行为的特质,它表现了一个人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倾向,个人的每个行为都受它的影响。因此,它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它在人格结构中处在支配的地位,但其数量不多。中心特质是决定一个人的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可以代表一个人的重要行为倾向的特质,表现出这些特质的情景要比表现出首要特质的情景有限,即它所起的作用比首要特质要小一些。次要特质是只在特殊场合下才表现出来的,人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它所起的作用比中心特质更小。10、简述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是英国心理学家,他把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要素,提出了一个基于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卡特尔认为,在构成人格的特质中涉及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共同特质是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的成员所具有的特质;个别特质是某个人所具有的特质。卡特尔还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可以观测得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即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表面特质是从根源特质中派生出来的,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一种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表面特质,所以根源特质使人的行为看似不同,却具有共同的因素。卡特尔还提出,有些特质是关于人格的动力的,它们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目的去行动的动力特质,这些特质是人格中的动力因素。通过数年研究,卡特尔找出了16种互相独立的根源特质,并据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卡特尔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16种人格特质,只是表现的限度上有差异。11、简述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归结到几个基本的维度或类型上。即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缩写为PEN,表达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度模型。在内外倾这一维度上,具有典型外倾人格的人好交际、喜欢聚会,他们有许多朋友,需要与人交谈,不喜欢独自看书和学习。典型的内倾的人则是安静的、不与人交往,只有少数知音。在神经质这一维度上,不稳定的人常对微小的挫折和问题产生强烈的情绪反映,并且事后又需要长时间才干安静下来,他们更容易激动、发怒和沮丧。稳定的人在情感上很少有动摇不定的时候,他们也更容易从困境中摆脱出来。精神质独立于神经质,但不是指的精神病。在精神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是自我中心的、袭击性的、冷酷的、缺少同情的、冲动的、对别人不关心的,并且经常不关心别人的权力和福利。得分低的人则相反,表现为温柔、善良等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