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6383552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第一节 产业结构及分类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第五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定义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的构成比例及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 一般分类 产业性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生产要素(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定义 一般分类 产业发展周期(新兴产业、兴旺产业、停滞产业、衰退产业) 资源拥有和开发程度(资源型、资源加工型、加工型) 产业关系(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标准产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包含20个门类,97个大类,300多个种类和更多的小类。),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定义 一般分类 功能分类 依据各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来分类 主导产业指区域中一个或几个在经济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产业。其功能: 专业化生产能力强 是区域经济系统的主体和核心,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定义 一般分类 功能分类 依据各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来分类 关联产业围绕和配合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产业部门。也称配套产业。该类产业与主导产业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完全为主导产业服务。,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定义 一般分类 功能分类 依据各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来分类 基础产业除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以外的其他部门都称之为基础产业。包括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三大类。,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优势的适应性 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完整性和分工性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的适应性 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强 保证取得最佳的结构性效益,一评价标准,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 依据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指数计算与比较,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二、评价分析方法,资源供给性指标这种资源泛指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F-k资源供给弹性。 Skk资源供给能力增量。 Sk-k资源供给能力基础量。 Rk全部产业对k资源需求总增长量。Rk=Dj*Akj Dj第j产业最终产品的国内需求增量。 Akj-第j产业最终产品对k资源的完全消耗系数。 Rk需求基础。,二、评价分析方法,资源供给性指标这种资源泛指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当Fk=1时,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相适应 当Fk1时,说明K资源供给不足,应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Fk1时,说明K资源供给过剩,也应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Bi =0,生产能力与社会需求完全适应 Bi 0,生产能力大于社会需求 Bi 0,生产能力小于社会需求,二、评价分析方法,需求生产收入弹性指标,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Ci=0,为调整的目标 Ci0,表明该产业为瓶颈产业 Ci0,应压缩生产 注意:只要di 0,表明该产业出现衰落,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结构效果指标 总产出增长量,当Er0时,说明新的投入结构所代表的产业结构,在同样的投入条件下,获得更多的产出。Er越大,结构效果越好,G为产出;T为投入;O表示基年;t表示研究年,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结构效果指标,投入要素节约额,Es0说明新的产业结构比原结构消耗下降。Es越大,结构效果越好,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产业结构效益指标,Se值上升,结构效益提高,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产业结构效益指标,结构影响指数指标,G大于1,结构效益高与对比区域,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 (Shift-share Method SSM) 基本原理:该方法把区域或城市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所在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或城市的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 (Shift-share Method SSM) 基本原理 数学模型 Gi=Ni+Pi+Di Gi表示i区域(或城市)总的经济增量,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份额分量 Ni=( )et- et 其中:E表示全国的经济总量 e表示该区域(或城市)的经济总量 t代表基年 t+1表示研究年份,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 份额分量N表示在一定时期内,该区域或城市的全国总量按比例分配的份额。计算结果如果与全国一致,则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是区域或城市的发展与全国的发展速度完全一致,没有偏离; 是区域或城市个部门的发展速度不同步,同时存在着正偏离和负偏离,正好相互抵消而已。所以需要进一步通过偏离分析,查明偏离量的大小和原因。,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j表示第j部门,j=1,2,n,结构偏离分量 Pi=,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 结构偏离分量P(产业结构效应)是指区域(或城市)部门结构比重与全国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经济增长相对与全国标准所产生的偏差。 如果产业结构中发展速度快的兴旺部门所占比重高于全国水平,则区域或城市总的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则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 如果产业结构中发展缓慢的衰退部门所占比重高于全国水平,则区域或城市总的发展速度慢于全国,则结构偏离分量为负值。,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 Di=e(t+1)-,二、评价分析方法,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偏离-份额分析法 竞争力偏离分量D (区域份额效果)。假定区域所有部门与全国相同部门均按相同的比例增长,如果区域应该达到的增长量与区域实际达到的增长量偏离,那就是竞争力的差异造成的。,举例: 依据2000年与2008年全国与i和k区域的生产增长状况,编制出偏离-份额分析表,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i、 k区域各部门竞争力偏离分析表,上述分析结果: i区域在20002008年内,经济增长量G小于全国份额分量(168,178),也就是说i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各区域的平均水平,未达到应该有的经济总量,而k区域情况相反,GkNk; i区域产业结构比k区域优越,因为i区域的结构偏离量为正42,而k区域为-12,也就是说i区域兴旺产业部门比重大,而k区域兴旺产业部门比重小;,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3.在20002008年期间, i区域的竞争力不强,k区域的竞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i区域重点应加强管理,更新设备,调整政策。K区域重点在于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5.在应用SSM法分析时,如果产业部门划分的越细,结果就越可靠,对存在的问题诊断的越清楚。,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具有较高的区内增加值比重 Wij=(Gij/Gi)*100% Wij 15%,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较高的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 RIij=Rij / Ri=(Gij / Lij)/(Gi / Li) RIij2,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较高的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 VIij=Vij / Vi=(Gij / Kij)/(Gi / Ki) VIij 2,*综合经济效率指标 Eij= Rij * Vij =(Gij / Lij)* (Gij / Kij) 区内比较经济效率 EIij=Eij / Ei =(Rij * Vij)/ (Rj* Vi) EIij 2,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qij1,该产业是区域专门化产业 qij1,该产业不是区域专门化产业 专门化部门指的是一个地区内,直接或间接为外地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qij2为主导产业选择标准 注意:1、产品的产销平衡状况 2、消费结构状况 3、劳动生产率水平,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由经济技术决定的各产业彼此之间的中间需求构成产业关联关系。 产业关联方式(赫希曼观点) 前向关联关系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系。,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产业关联方式(赫希曼观点) 后向关联关系通过需求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系。,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产业关联方式(赫希曼观点) 环向关联关系经济活动中的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产业链。,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产业关联方式 产业关联关系表示方法 利用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分析,钱纳里和渡边经彦根据连锁效果对产业部门的分类,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关联度(产业感应度系数和产业影响力系数) 产业感应度系数 Ei1 Fj1,产业关联系数计算 LB(j) 1 LB(j) 1,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我国33个部门的直接关联效应系数和影响力、感应度系数表,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四)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符合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发展阶段、收入弹性大、市场占有率高),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区内相对比较优势明显 (二)具有较高的区位商 (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四)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五)主导产业选择时的基本准则,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五)主导产业选择时的基本准则 必须以本地区发展目标为根本依据 必须充分考虑全国整体目标 区域内相对比较优势是最主要的依据 尽可能使地区限制性因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非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 类型(1qij2) 前期退下来的地区主导产业 形成中的潜在主导产业 一般性地区专门化产业 标准 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但地区优势不够强的产业 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不具有较大的地区优势 具有区域内中等水平优势的产业 能充分利用区域内某种闲置资源的产业,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非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 关联产业的选择 (前向、后向、侧向、特殊部门),汽车工业,环境改良,城市建设,服务革命和产业革命,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橡胶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制造业,郊区化,公路建设,服务业,汽车工业产业关联分析图,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非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 关联产业的选择 基础产业 消费趋向性强的产业 “广布”产业 产品不能储存,又不能进行空间转移的产业,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一、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非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般专门化产业的选择 关联产业的选择 基础产业 注意的问题 规模要适度 避免盲目追求自给 特色产业的作用不可忽视,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的演进:指区域产业结构依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顺序演变,不断达到更新阶段和更高层次的过程。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或高度化过程。,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材料为基础的重化工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主导产业转换规律示意图,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一代主导产业,第二代主导产业,第三代主导产业,第四代主导产业,GDP,时间,产值,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 二、产业结构演变(高级化)的原因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 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 五、我国产业演进以及存在的问题 六、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配第克拉克定理 库茨涅茨(Simon Kuznets)法则 雁行形态学说 动态比较费用论 产品循环说 非平衡增长论 霍夫曼定律,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配第克拉克定理: 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配弟(Willian petty)的观点 克拉克的观点 定理: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产业之间的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进劳动向能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转移。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之间的分布是:第一产业将会逐步减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会逐步增加。,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库茨涅茨 (Simon Kuznets)法则: 1、随着现代经济增长,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是,农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都趋于下降 工业部门在产值份额持续上升的同时,劳动力份额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服务业部门在产值份额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同时,劳动力份额上升幅度较大,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2、相对国民收入=(Gij / Gi )/( Lij / Li),第一产业相对国民收入大多数国家小于1 第二、三产业相对国民收入大多数国家大于1 3、多年资料纵向比较 农业相对国民收入下降 第二产业相对国民收入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相对国民收入比重下降,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库茨涅茨 (Simon Kuznets)法则:,中国三次产业贡献率 单位:%,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库茨涅茨 (Simon Kuznets)法则:,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库茨涅茨 (Simon Kuznets)法则:,日本、美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库茨涅茨 (Simon Kuznets)法则:,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雁行形态学说,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雁行形态学说,进口,国内生产,出口,市场,时间,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雁行形态学说,中国汽车产业提升的路径?,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核心:在重点发展传统的具有相对优势但技术层次较低的产业的同时,必须扶持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使之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理论依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和李斯特“扶植幼小产业”说,动态比较费用论,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产品循环说,循环过程: 推出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要素出口 开发新产品,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产品循环说,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产品循环说,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产品循环说,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化过程中,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 霍夫曼比例=消费品部门的净产值/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霍夫曼定律,工业化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64,消费资料工业占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3.51.5,资本资料工业上升很快 第三阶段:1.50.5,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规模大致相当,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 第四阶段:霍夫曼比例小于1,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霍夫曼定律,随着深加工化和技术集约化的出现,结合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各国工业化过程可归纳为: 第一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 第二阶段:重工业化阶段 第三阶段:深加工化阶段 第四阶段:技术集约化阶段,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二、产业结构演变(高级化)的原因,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带动产业结构演变 理性消费阶段 追求便利与功能阶段 追求个性时尚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中国2000年恩格尔系数的地区差异,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二、产业结构演变(高级化)的原因,科技发展推动产业结构演变 提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导致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导致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率上升的差异 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导致产业结构的演变 其他原因,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二、产业结构演变(高级化)的原因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市场机制 作为主要机制,其缺陷: 不利于企业创新 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滞后性 价格信号不能预示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变动的摩擦难以消除,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二、产业结构演变(高级化)的原因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计划机制 不足是: 计划难以真实地反映客观需求 计划难以彻底贯彻 决策层之间存在利益摩擦 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二、产业结构演变(高级化)的原因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 农业社会阶段: 起飞前准备阶段: 起飞阶段: 成熟阶段: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二、产业结构演变(高级化)的原因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 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序列不可随意改变,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一、产业变动规律的理论与学说二、产业结构演变(高级化)的原因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 钱纳里的“标准值”,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钱纳里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值模型(1970年) %,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钱纳里劳动力结构为指标的标准值模型(1970年) %,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钱纳里劳动力结构为指标的标准值模型(1989年) %,钱纳里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值模型(1989年) %,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钱纳里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值模型 (1986年) %,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就业人口构成,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践 上海20世纪90年代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1992年上海市明确产业顺序从“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 19931994年确定了主导产业的具体标准为 市场广,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规模大,超过或接近达到200亿元的销售水平; 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具有较大的影响; 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发展速度 六大主导产业:汽车工业;通讯设备工业;电站成套设备工业;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工业;钢铁工业;家用电子电器工业。,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上海市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发展一揽,单位 :亿元,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战后日本主导产业的变迁图,光明带,阴沉带,未知带,火力发电,石油、石化、钢铁、造船,汽车、家电,减速经济,电子工业、机电工业、生命科学产业、新材料产业、航天和海洋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时间,增长,四、主导产业更替的实证分析,第五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演进现状,第五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演进现状,2005年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GDP),第五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演进现状,中国三大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单位:%),第五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演进现状 演进特点 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 二元产业结构突出 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中国工业总产值结构的变化 %,五、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及存在的问题,五、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中国工业总产值结构变化,五、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五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演进现状 演进特点 产业结构转换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重视不够 在重工业过程中,忽视轻工业的发展 在深加工化的过程中,对包括农业在内的基础产业重视不够 在沿海地区的技术集约化过程中,重工业的技术进步不够快,第五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演进现状 演进特点 产业结构转换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1、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2、振兴装备制造业 3、优化发展能源工业 4、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 5、提升轻纺工业水平 6、积极推进信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