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高成长的平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383061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高成长的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高成长的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高成长的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教师高成长的平台 上海市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 屠晓敏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学方式的革命,而又由此种种的变革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成了极其紧迫的任务。在这几年中,我校的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事实,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以教育科研为主要途径,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课堂为主阵地开展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地成长,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并确保发展后劲的重要保证,教育科研是一个教师高成长的平台。回顾近几年的教科研工作,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工作:一、建立科研体制,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教育科学研究是一项要求不断探索、积极创新的工作,学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有切切实实的机制做保障。我校领导除了注重以教科研为先导,强调向教科研要质量,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外,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1、强学校教科室建设学校教科室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机构,是实现学校教科研目标的保证。2003年以前,我校仅有教研组而没有教科室。2004年我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建立教科室,配备主任和各学科教科员,学校为教科室配备电脑并接入因特网,并订购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和科研刊物,学校单列一定的经费用于教科研,保证了全校科研工作有序有效开展。2、加强教研组建设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加强教研组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组长由教学效果较好、科研水平较高、组织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威信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组长认真落实教科室的工作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组内之间取长补短,推动了全校教科研工作共同发展。二、加强制度建设,为科研保驾护航在学校三年规划工作纲要中,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大力做好教科研的普及工作,积极主动地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实施“现代化工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为了保证教育科研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使教科研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突出抓好这样几项工作:1、网络化。逐步形成了有教科室、教研组、课题组组成的三级科研网络。校科室负责全校科研工作和市区级课题;学科组负责课题的实施和督促,研究课的组织、评议;校级课题按照研究计划完成课题,定期交流。为了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同时科研与教研工作相交叉,做到科研中有教研,教研中有科研领路,使科研工作落实到实处。2、制度化。我们建立健全了学习、例会、活动。学习制。规定各课题组每两周集中学习一次,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主持,并认真作好记录。例会制。全校教科研工作会议每学期两次,学校教科室例会每月一次,课题组每二周一次例会。活动制。每个课题每学期必须开展研讨活动不少于二次并按月向学校教科室汇报工作一次。3、规范化。为使科研工作有序、高效,我们制定了立项课题研究阶段情况报告制度,要求课题承担者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做好数据采集、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确保在预定的时间内拿出研究成果。这方面,我们的主要经验是:抓好开题论证,明确研究思路;点、线、面结合层层推进;规范检查验收,及时总结体验,滚动式推进研究。结合研究开展主题学习,借助理论提升研究水平。 如2003年4月29日,我校市级课题“小学探究性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行动研究”进行了开题论证工作。出席本次开题论证工作的领导有:上海师范大学的杨庆余教授,区教研室的邱汛主任、周龙兴副主任和王天蓉、蔡维静。专家们听了开题论证报告后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进一步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内容、研究方法、成果形式等。会后,承担子课题的组长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专门请教了杨庆余教授,杨教授一一解答,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研究任务与要求。三、初步形成科研骨干队伍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此,我校实施了以下措施。1、出台了“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星级教师评选制”、“骨干教师奖励制”,打破“一碗水端平”的传统做法,全面革新教师管理机制,重奖取得突出成果的课题实验教师,帮助名教师树品牌,为名教师拓宽训练、成长的渠道。2、革新科研小组的活动形式,实验教师进行行动研究,每月在课堂研讨的基础上,开展“科研沙龙”活动,教师交流个人读书心得,质疑某种现象,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聚焦热点问题,探讨教学方法的革新。通过沙龙活动交流,教师获取信息的渠道宽了,信息更新快了。3、邀请市区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如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怎样撰写教科研论文”、“如何开展案例研究”、“多煤体知识介绍”等专题讲座,及时把国内外教科研动态、信息传递给全体教师。教师通过学习、研究和整理,撰写5000字论文并进行组内、校内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和推广自己的教科研究成果和经验。通过研讨,教师们明确了树立了新型课程观,体会到树立全新教育质量观的重要性,全面进行评价改革。 几年来培养出“陈蓓、周珏、杨勤文、张秋静、陆斌”等一大批市、区级名师,他们对开展群众性的科研活动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四、强化实践,教科研工作初见成效在校领导的重视和引导下,通过教科室的认真组织实施,经过全校教师的全员参与、协调配合,这几年我校教科研工作已初见成效。 1、实践活动。2001年至今,我校开展了爱晖公共绿地调查研究、白色污染形成原因及预防对策的研究、探究课版面展示、我们的东方绿舟、东方绿舟游图的设计与新课程同行等市、区级展示活动,得到了市区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在“我们的东方绿舟”的大型展示中,每个班都制作了主题性的探究绿板。周珏老师还上了一堂市级展示课,将他们研究的“东方绿洲最佳游程图的设计”带给了周慕尧市长,获得了好评。2、课题研究。2001年至今,我校开展的课题研究有: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教授、香港数学教育学会主席黄毅英博士与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庆余先生负责的小学数学学习中Hands-on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是沪方参与课题研习的主要成员与机构;市教研室主任孙元清主持的在课改背景下资优儿童的教育课题研究,我校重点进行了“在美术领域中开展对资优儿童培养的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研究项目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研究课题组子课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课题组子课题研究;区科研市周龙兴负责的全国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研究;钱慧萍校长市级课题小学探究性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行动研究;还有日常作业“推荐-自选模式研究等3项区级重点课题、行为不良综合症小学生教育转化的个案研究等11项区级一般课题。3、获奖情况。2001年至今,我校共有十二项科研课题获区科研成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两次获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承担全国级教学实践课1节、市级教学实践课11节、区级教学实践课45节;撰写的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其中首届实验基地创新创造教育交流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小学实施“探究型课程”的思考获全国一等奖、论文创设自由写作空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论文比赛一等奖,谈拼音与识字教学的互相渗透获上海市低年级语文“识写流”课题实验论文一等奖、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识字潜能、识字教学之我见、识字教学浅谈、获低年级语文“识写流”课题实验论文二等奖,唐文英老师撰写的多角度的尝试识字教学 ,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潜能一文在市小学语文二期课改新教材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小结交流会上作书面交流,另外还有14篇论文获市、区级等地奖。学校教育科研不仅取得了大量的文本成果,更重要的是一批青年教师在科研的平台上迅速成长。陈蓓、周珏、杨勤文老师在上海市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中获语文学科、思品学科一等奖;马丽、张燕萍、陈英婷老师在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分获语文、英语、思品一等奖;另有十多位教师在市、区的各类教学大奖赛上获等第奖。如今,学校有区“学科带头人”3名、“教学能手”4名。2003年,语文教研组、探究教研组获区“优秀教研组”称号。五、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经验与认识一)与课改实践相结合(语文组) 我们学校是99学年度就命名为宝山区的首批第二期课改的基地,我们抓住了探究型课程的这一新型的课程,迈出了我们实践新教材的第一步,2000学年开始我们在起始年级开设了语文新教材实验。当二期课改随着时代的发展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也曾茫然过,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为了学生终身的发展,我们必须去做这件伟大的事,用一位校长的话就是我们在做一件,“把幸福送给孩子们,把孩子们明天的幸福今天就送给他们”的事,所以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共同的努力。1、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课程解放了学校,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新教材的目标非常明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新课程有是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的功能,以过去的偏重知识转移到育人教育的范畴,在实施中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2、专题讲座的开设为了把这些新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师,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只要外面一有报告或实践课、展示课就组织相关老师外出听课,另外,我们还请许多专家来校作报告,有上师大的教授,市教研室的教研员、区教研室主任及教研员,同时我们还挖掘了校内的资源,请我们学校的骨干教师分主题进行专题讲座,他们讲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观,学习方式,新教材的运用等,层层开花,层层深入。一系列的讲座如倾盆大雨灌注到每一位教师身上,但是,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就是说做一个传言者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做一个实践者是不容易的,从传言者到实践中间是每一位教师用心的体验和感悟。3、决战课堂,探索方法教学方式的转变:a.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考虑到二期课改得三个维度,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b.在教学方法上,要求做到三个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创新。c.在教材的运用上:我们把教材看作是一种凭借、一种发展学生智慧和情感的凭借。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材的处理上具体做到六个字:重组: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进行重新组合。参照:把教材作为一种参考可以补充拓展。超越:根据学生的特点,超越课本内容和知识要求。d.在师生关系上,要求做到人格上的平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一般有两种;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转变学生学习的方法并不是否定接受学习,所有的都用发现法。而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的认识活动突显出来,是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强调五个性,即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是学习规程更富有个性的过程)和问题性。.管理制度的转变: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响应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在本学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做了改变:改变了备课的要求:在备课中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既要备教师的活动,更要备学生的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分数的绝对化,继续采用借分制、免考制。完善教研组长的考核制度,发挥教研组的真正功能。真正使教研活动成为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梯。4、上实践课跟踪课,探讨教学新方法为了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将探究深入到学科,更有效地贯彻二期课改精神,由屠晓敏老师率先上了实践跟踪课黄山怪石,第二次上课在吸收了专家及其他教师的意见,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及对“研究”一词的合理渗透,上得非常成功。在此基础上,下半学期,屠晓敏老师和陈蓓老师又相继上了实践跟踪课苏武牧羊,虽然两人都以感悟、体验为主题,却采取了不同的教法,引导学生完成了体验,真正感悟了苏武宁死不屈,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高贵品格。与此同时,全体语文教师在听课、评课的过程,提出了教学的困惑,初步领悟了二期课改的要求,使几次实践课收到从所未有的效果。本教研组将继续总结积累课改的经验与得失,也为面上学校下学期的全面铺开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可以是优秀的教案、新旧教法的对比与分析、个案的分析、经验的总结等。5、加强教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切优秀教师的成长都有一条共同的规律:注重学习,好学深思。新课标下达以后,每位教师都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了切实可行研究课题,每周三定时开展教研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互相听课评课,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理论学习。做到有计划,定时定点,内容丰富,追求实效。为了使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真正是科学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点。改变以往教研组的活动模式,教研活动引入工作坊模式:某人主讲请每个人说问题(问题分享)共同讨论(方法分享)行动实践分析成因。教研活动也不忘落实教学常规,细小到统一簿本、统一批改格式。其次,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组内教师为了把好质量观,放弃休息时间辅优补差,经常可以看到老师在教室里或办公室里给孩子补习,特别是六年级组的三位老师,她们抓紧分秒在作最后的冲刺,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我校实行教考分离,既教师不监考本班学生、不批改本班教养,每一次考试批改完之后,教师认真填写好质量分析表,并在教研活动中交流,同时其他教师们也会指出在批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再其次,利用教研活动,我们会听一听收集到的教学新信息,议一议一些较难的练习题,以便筛选一些用于教学中。当然,在教研活动中开展最多的是结合学校研究课和展示课的活动,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博采众长,互相学习,教研活动常常出现各抒已见,出谋划策的浓烈的讨论气氛,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各年级教研组内坚持人人上好实践课,然后在此基础上由教研组集体备课推出研究课,在下半学期举行展示课活动,推出最成熟、最优秀的公开课。每一次上实践课、研究课和展示课等,我们都坚持说课评课,确实从现实水平(自身水平、学生水平、学校实际、社会实际)出发说出自己对教材的认识,不能人云亦云。说教学设计必须要有理论基础,不能就事论事。评要评出自己的观点,还能及时对症下药,提出自己的建议。学校领导也常常参加我组说课评课活动,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同时也要求教研组每一位组员必须发言并逐一记录。尽管要求是高的,但效果是显著的。许多青年教师都说正因为这样“逼一逼”,自己的理论水平、教研水平都提高很快,收益匪浅。6、好学深思,做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来越要学,越学越快乐。”读以致用,看以致用,学以致用是我教研组取得成绩的一条捷径。我们每一个组员都非常好学,只要从书上看到,或从讲座中听到,或从他人的课上看到的好方法都会马上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同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勤作教学经验、理论学习方面的笔记,保证每学期至少五篇摘抄,五篇教学随笔,校内听课不少于节。我教研组成员都已取得大专文凭,但并不满足于此,许多人正自费深造学习大学本科。经过我们教研组教师的不懈努力,我校的语文教学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有效,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二)在改革中研究,研究中促改革(探究组)在二期课改刚刚起步之时,我校钱慧萍校长关于新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前瞻性思考,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及课程建设吹来了一股时代的新风。还课程于学生,还课堂于学生,和学生本位的思想在三中心校园内萌动。而它的直接有形载体,既是我们全校即将开发与实践的新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学校探究教研组从开始时的蹒跚学步到现在的羽翼渐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出来的是一条有成绩有反思,在探索中研究,在研究中探索的探究之路。1、科研为支柱,总领教研活动的展开指导探究组进行探究型课程实践的重要课题是钱校长的小学探究型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行动研究这一市级重点课题。本课题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探究型课程的校本化设计的目标框架,课程类型或呈现形式的选择及探究型课程校本化设计中的资源开发问题。在市区专家的多次莅临指导,论证调整下,课题已日趋完善。探究组的各项实践活动都以此为开展工作的统领思路。在探究型课程的实践中,结合教研活动,丰富科研课题的内涵,并进而逐步解决本课题所研究的问题。2、化整为零,分担子课题的研究校长的总课题,分化为若干相关的子课题的研究,这就使研究的内容更为具体化。探究组的老师随即根据这些子课题,自发组织成为一个个研究小组,推立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即子课题的组长。3、建立探究性学习资源库课题组。分担子课题的老师都对课题的研究投以莫大的关注,在理解了自己所要承担的研究内容之后纷纷行动起来。A课题研究的老师,认真寻找探究活动的内容,积极上好每堂探究课,为主题模块,内容结构和学习项目的丰富积累第一手资料-学会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修正液与环保、“神奇”的种子一堂堂丰富多彩的探究课,为此课题提供了厚实的研究资料。B课题研究的老师对在实践操作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讨论,尝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上学期的关于东方绿舟的主题活动探究中,活动结果的展示充分显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各个班级的主题展示版块获得了市区各级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C课题研究的老师为探究活动的进行提供强有利的后援,各种探究学习的资源提供,组合成我校特色的探究性学习资源库。4、相互整合,在教研中渗透科研我们始终认为,教研与科研如同一对联体姐妹,教研组的实践活动为科研提供了丰富而具有说服力的资料,而科研则为继续做好教研组工作提供了科学与理论的依据。因此,在探究组的探究型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将教研与科研有机整合,相互渗透。我组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配的教研活动组织管理方式:其一,建立定期汇报交流制度。将每一阶段的教研实践活动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丰富总结经验。其二,由校的科研室协调管理,总体规划、检查探究型课程实践的各个方面;实行子课题组长负责制,由子课题组长对各自负责的版块进行内容和经验的总结。其三,利用好每次的探究教研活动,反馈交流实践的过程,讨论解决研究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和落实研究。其四,不定期的结合研究需要,聘请专家做相关的指导讲座。5、做反思型的探究课教师探究组的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活动,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课程理念:课程不仅仅是一种中介物,它本身应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应当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在一起,具有充分的可参与性,其内容系统应是开放性生成的。而我们所努力想达到的也是这样一种课程建设的境界:充满生活情趣,回归儿童世界,展示儿童个性,师生协商共建,体现学生意志,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学校特色。为了达成上述的理念与境界,组内老师付之以辛勤地实践,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并非盲目的实践,而是在实践中思索,在思索中实践,在不断地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中,逐步完善我们的探究型课程的开发研究,而我组的教师也逐步成长为反思型的探究课教师。1)对课程目标的反思探究型课程的课程目标应当怎样定位?这在我们实施探究实践的初始阶段就一直在考虑的问题。经过教研组的反复交流探讨,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我们制定出了纵向二级目标及横向三级梯度式目标,分别从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锻炼这两个方面,结合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课程培养目标。2)对课程内容的反思在探究型课程的初始实践阶段,我组的探究教学内容较为零散,由老师自编的教学内容虽然丰富,但是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内容与内容之间缺乏整体性和有序性;对这些内容的探究要让学生获得些什么,也缺乏整体性考虑。经过一阶段的实践和调整反思,我组的教学内容渐成体系。3)对教学模式的反思探究型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空前突出,而我们老师的教学模式的合理有效则关系到整个探究过程的顺利实施和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初期尝试阶段,我们的课堂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过模式中,限制了学生的探究灵活性和广泛性,学生的思维仍要跟着老师预设的步骤进行,体现不出探究课的活力。在老师们认识到必须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后,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并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形成了我们现行的教学模式:老师生提供背景学生提出问题问题归类筛选提炼重要问题分组认领问题指导进行探究阶段反馈小结探究成果展示。4)对评价体制的反思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必然带来评价体制的变革。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应当就那些方面作评价,怎样评价?探究型课程的评价应当怎样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探究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思索,修正。从总体性的简单评价到对学生起始阶段感悟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质量的评价再到对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再把之细分为学术性方面的评价、社会性方面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作品的评价。评价体制的每一次修改与完善,都凝集了组内老师的集体思辨精神。在这短短的几年中,三中心小学能够在强校林立的上海小学教育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教育科研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平台。事实明确地昭示我们: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是一种战略。我们将继续高举科研的大旗,筑高科研的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成才,提升学校教育品味,铸造自己的教育品牌,为教育事业增添一抹异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