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别了,“不列颠尼亚”,了解文体,新闻的文体特征,新闻是目前世界上发表量最大,受众最多的文体,它通过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对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进行报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了解文体,新闻的文体特征,新闻的基本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客观; 2、报道迅速及时; 3、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了解文体,新闻的文体特征,新闻的结构: 1、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大标题,也可以有引题和副题。 2、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3、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了解文体,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作新闻速写、新闻素描,主要是运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使某些精彩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本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背景,香港问题的由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英国占领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的土地。 1898年,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租用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土地及附近岛屿,租期99年。,了解背景,香港的回归,1982年,中英领导人北京会谈,中方正式通知英方,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收回整个香港地区,同时阐明中国收回香港后将采取的一系列特殊政策。 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了解背景,香港的回归,1997年6月30日夜至7月1日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及特区政府官员、香港立法会议员分别宣誓就职。香港从此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了解背景,香港的回归,了解背景,香港的回归,了解背景,香港的回归,了解背景,香港的回归,“这是一个崇高而庄严的时刻:1 9 9 7 年7 月1 日。香港,经历了一百五十六年的漫漫长路,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我们在这里用自己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告: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 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讲话,了解背景,香港的回归,“中华民族近代历史的荣辱兴衰,值得我们铭记: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可贵的是,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为了疆土完整,前仆后继,奋发图强。正是由于他们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努力,国家出现了百年未曾有过的繁荣和良好机遇,国际上确立了我们的尊严,香港得以顺利回归。” 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上的讲话,了解背景,“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Britannia)是罗马帝国对大不列颠岛的拉丁文称呼。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称不列颠女神,后来演变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成为英国的别称、敬称。“不列颠尼亚”这一称谓在英国人心目中庄严神圣,就像“中华”之于中国。,了解背景,“不列颠尼亚”,18世纪,统治吧,不列颠尼亚成为英国海军军歌。当年正是唱着它,英国击败对手,称霸海上,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正是唱着它,英国进攻大清王朝,占领了香港等地。如今这首歌以及这首歌所表达的意境仍为英国人所钟情怀恋,每逢重大活动庆典,英国人都会摇动旌旗,齐声歌唱。,了解背景,“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号1953年至1997年间服役,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选为世界上最大的游艇,英国王室多次使用它。它作过696次外访及272次英英国水域内探访。1997年7月1日参加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回国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同年11月退役。,整体感知,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本文从英方撤离这一独特的角度反映中英香港政权交接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依托,通过一系列耐人寻味的现实场景,真实而形象地宣告了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突出了新闻事件的伟大历史意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层次,把握行文思路,一、导语(第1段) 概述新闻主景:“不列颠尼亚”号离港。,二、主体(第210段) 报道新闻经过:英国告别仪式从序幕到尾声。,三、结语(第11段) 总括新闻意义: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终结。,整体感知,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哪几个现实场景?,1、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离府降旗仪式;,2、晚上6点15分,添马舰广场“日落仪式”;,3、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易帜仪式;,4、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整体感知,对于“最为世人瞩目的”中英交接仪式,文章为什么反面着笔不多?,这则新闻的报道重点是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所以用主要篇幅反映英国人离开港岛的状况;,作者要全面反映英国离港前后的具体情形,交接仪式只是这其中的一部分;,众多新闻都把交接仪式作为报道主体,本文独辟蹊径,别开生面,这正是它的独特价值之所在。,整体感知,文章分别穿插了哪些历史内容?,1、有关港督府的史实: 于1885年建成;在港岛半山上,掩映在绿树丛中,古典风格。居住过25任港督;许多港督进行过改建;末代港督为彭定康,在任5年。,2、有关英国人占领香港的史实: 1841年1月26日英军占领港岛;占港英军首领为舰长爱德华贝尔彻;英人对港殖民统治156年5个月零4天。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整体感知,本文对现实场景的描述与对历史的回顾有机融合在一起,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文章以描述现实场景为纲,对历史的回顾靠现实的场景串联起来,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表达极大地拓展了新闻的容量,使现实的场景增加了的历史纵深感,从而更能使人体会到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探究,文章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为题有何用意?,形象化地概括了新闻的基本内容。中英交接仪式结束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不列颠尼亚”是大英帝国的全称,它的离开正好象征了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跟旧时代告别,同时迎接中国人管治香港、行使主权的新时代。,整体感知,作者为什么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英国的告别仪式是在日落时分举行的,称之为“日落仪式”切合现实情景。,大英帝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而这次的告别仪式意味着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殒落了。所以作者把英国的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十分恰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整体感知,结尾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有着怎样的深刻内涵?,“从海上来”,当年的英国凭坚船利炮从海上侵犯中国,掠走香港;“从海上去”,今天则是乘“不列颠尼亚”号从海上永远离去。,从哪里来,又从哪里去,霸权主义终将失败,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香港回归祖国这一事件又一次证明了这一必然的历史规律。,作者用语看似平淡,像在客观地陈述事实,但一“来”一“去”,前后映照,却能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抒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