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实践报告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16346797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高校志愿活动管理模式的探讨青年志愿者协会北京实践团摘要: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志愿风潮也是当代社会的主旋律,而对于志愿活动的管理和规范这一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使得志愿热情虽然高涨,但是同学们的能量和作用得不到良好的发挥。所以作为高校志愿活动的管理者,我们要通过制定一套完整的高校志愿活动管理模式来稳定我们的志愿事业并与其他高校共享,一起努力渲染好校园内的志愿风气,为更多同学提供锻炼机会,教会当代学生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更多的保留住同学们的互助友爱的志愿热情。关键词:管理 稳定 规范 基地 宣传 联合 志愿者们的热情随着奥运会一波掀起,所有的荣誉光环仿佛都系于一身,报名志愿者的同学们乐意不觉,学校需要通过层层的面试筛选完成对志愿者们的人数限制。现在奥运会已经过去一年,但是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志愿活动,也愿意把它当做一个锻炼自我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我们作为学校内志愿者的管理者将如何建立好项目来维持我们的志愿活动,又如何管理好志愿队伍来实现大家的志愿愿望,如何为志愿事业规范化长远事业做出贡献,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讨。一研究对象及方法介绍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入到海淀区团委、海淀区五所高校和三大社区当中,这三种类型的调查对象分别代表的志愿活动的管理者、服务方和被服务方。我们对其志愿活动负责部门分别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各个代表方的需求,综合了以上三方的建议我们整理出了一套既适应区团委的统一领导,又满足广大社区的需求,同时还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这样的志愿活动管理方法比较全面,获得区团委领导和很多社区的肯定,有普遍意义,可试用于海淀区的大多数高校,为高校志愿活动的管理起到了模范和指导作用。(注:五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三大社区:青龙桥社区、东升乡社区、地质大院第一社区)二调查结果及分析我们根据到各个到访地区的访谈记录以及采访人员的反馈进行总结,得出以下数字: 1. 当探讨到认为志愿活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所有的被采访组织都提到了志愿活动的稳定性和志愿者固定性不够,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稳定活动、固定志愿者寻求解决方案。此问题的背景存在于北京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各种各样的活动接踵而来,所以留给志愿的活动时间不能保障,而且活动由于各种因素志愿者在参加几次之后不能很好的坚持,活动中志愿者不够或是频繁变化,这导致志愿者管理人员的工作繁琐、志愿服务质量下降等多方面影响。2. 我们针对稳定性这一问题又深入探讨从哪些方面可以进行调整,以致解决类似的问题,调查中显示从对志愿者服务认证、激励方面解决稳定性问题的占有55.56%。3. 调查中显示从高校自身组织机构管理上解决稳定性问题的占有80%。(此问题只针对高校)4. 除去活动的稳定性,提到更多的是校园内活动宣传难度较大,一次宣传工作必须经历大约一周的时间,绝大多数学校还沿用食堂附近放置宣传板现场报名的方式招募新志愿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致很难承受高频率的招募活动。所以在本次探讨过程中提到宣传存在问题的组织有60%。(此问题只针对高校)三管理模式对策分析针对要解决志愿活动稳定性、志愿者固定性、宣传招募等相关问题,我们总结提出了一套通过稳定基地、认证激励、管理方法、注重宣传、进行联合、结合特长等六个方面进行实现的志愿活动管理模式。(一) 项目对接,维护基地1. 资源积累目前海淀区志愿服务中心确立117个志愿服务实验基地,主要分为温馨家园、爱心家园、敬老院、社区服务站四大类,即区团委经过与残联,妇联,教育机构,社区等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士协商共同确立的服务站。高校通过与基地直接对接,完成志愿项目。区团委帮助整合服务项目,为高校提供志愿服务平台,而项目的具体实施,经费的解决方式,则由高校与实验基地共同商讨决定。基于此模式,高校应与固定服务基地建立长期稳固关系,加强与基地的交流,了解基地的需求,以基地为切入点,探寻服务模式,寻求经费支持。我们要在珍惜以上现有资源的前提下来开发更多的项目并寻求更深入的合作,但这同时也需要我们高校长期积累高质量的服务,才会有机会承办更大、更有影响力的活动。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夯实现有资源,建立长期有效的志愿服务基地,维护好自身的志愿平台。2. 志愿组织发展稳定基地的建立可以体现出志愿组织的稳定发展和固化志愿者这两重优势。由于奥运过后,志愿者情绪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活动的不固定性更加导致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匆忙性与形式化,因此必须要在校园外建立多个志愿项目服务基地,以此来加固我们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使得青年志愿者协会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3. 志愿者队伍发展稳定志愿者在刚接触到志愿活动时,热情都比较高,但是经过几次活动后,很多同学觉得志愿活动没有意义或占用时间过多,导致之后的工作懈怠甚至是无故不参加,而有些责任感很强的同学虽然依旧坚持过来,但是明显是把活动当任务,使得工作效果参差不齐,无法给社区的居民一个满意的服务。建立基地这一措施,不仅使我们会对志愿活动本身有很好的经验积累,还可以让同一志愿活动中的新老志愿者得到充分的交流,并在物质保障问题上更容易与被服务方进行沟通,最重要的是确保了一个规律性的工作和宽松的志愿氛围。在加强志愿者自身责任感的同时,使得志愿者的流动性减小,实现了志愿者的“固化”,保障了志愿活动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对志愿者进行认证管理。(二) 认证统一,正确引导志愿活动必须制定完善的认证激励政策,促进志愿活动健康发展。想要引导、激发、保护好广大青少年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热情,培养志愿服务的胜利军和突击队,认证和激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我们的热情才能不止的燃烧下去。志愿者的认证由实验基地完成,主要方式是通过在一个记录簿上记录服务时间,随后由实验基地盖章证明,即按时间累积由少到多为志愿者评定等级,年终评定并给予奖励。志愿者参加了基地的服务后会有海淀区志愿者协会的认证,这种荣誉是对志愿者最大的认可,会更加激励大家继续努力服务。除与社会多方交流,促进社会范畴内志愿者认证趋于正规完善,学校内部也可模仿这种机制,建立一套校级的志愿者认证、奖励体系,针对学校内的一些小型志愿活动进行认证和奖励。因此,在外我们要多选择区团委提供的基地项目,这样可以便于我们进行统一认证,同时学校里的任何志愿活动也要与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进行沟通,便于校青协提供认证服务以推动校内志愿活动的正规化。志愿者需要认可需要正确的引导,我们要做的是激发同学们的服务热情,不管是给予良好的物质保障,还是精神上的肯定,这都是志愿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志愿管理者也需要正确的认识和更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引导并保护好广大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三)打造平台,重在管理1. 改变工作重点,重建管理平台校青协现在是一个开发项目、分配项目、实践项目的三合一的综合组织。工作重点铺重于项目的实践,而管理项目这部分时间紧任务重,很多重要的细节问题常容易被忽略,导致被服务方满意度不高,有时甚至导致项目的流失。现在活动多而且很琐碎,所以要想把开发、分配、实践与管理志愿者结合在一起,对于现在的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还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应该把青协的工作重点放在整合志愿服务项目,为院系提供志愿服务平台,让院系负责项目管理志愿者调配等工作。志愿者就是出自本学院的一只志愿队伍,校青协只负责项目的开发、监督与认证激励,实际的招募与实践工作就都分配给各个院系。这也是考虑到院系对于志愿者招募和管理比校级组织会更直接更有效,同时也能带动院内活动,各个班级的团日活动也可以结合其中,这样志愿活动才能大规模的开展,有效的深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中。2. 固化志愿活动管理模式志愿活动的管理总共分为五大步骤:项目开发、公开各院系“招标”、交接、开展活动、监督。此模式的优势在于院系无需亲自开发志愿项目,由校级组织进行联系,这样项目的大小和活动质量更加理想。院青协的外联工作可以把重点转化为与其他院系联系合作,这样更有助于我们自己品牌的宣传和对志愿者精神更广泛的传播。3. 志愿者的管理办法(1)初期:开学之初各个院系在本院内招募志愿者,招募周期为一个星期,连续的宣传方式对于活动的宣传最是有效,各院青协可以通过邮箱注册或是校内加为好友,成立注册平台,对志愿者进行管理,由此同学们成为青协的注册志愿者,可以在平台上看到我们的活动信息和工作安排。(2)中期:招募新项目的志愿者,我们可以通过各自的联络员进行宣传工作,在志愿者中招募相关项目的专业志愿者,并经行岗前培训。这样省去了以往食堂前摆摊的招募方式,大家有时间可以多做些其他活动,重点放在培训与项目管理上。(3)后期:期末可参考服务时间,被服务方的评价等多重标准,进行综合评比并给予奖励。还可以开展交流大会,对好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和志愿者进行展示。(尤其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评选)通过志愿者库的建立,我们每次的宣传和活动对象由全校师生变为这些志愿者库中的志愿者,这样有针对性的宣传,会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把最前沿的活动信息传达给最需要的人。(四)宣传为主,重中之重1. 注重志愿氛围的宣传(1)志愿精神是独特的人文奥运遗产奥运会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志愿者氛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奥运期间发扬光大。志愿服务及其蕴涵的崇高精神,与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应该留下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用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2)营造氛围用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项目进行志愿精神的宣传,将其作为志愿意识的传播媒介。将工作重点放在志愿理念的传播上,开展的活动要处处凸显这一特点。因为宣传志愿精神并且在高校中营造志愿氛围是我们最需要做的,更是为整个社会志愿服务意识的逐步建立打下基础。2. 注重志愿活动的宣传,侧重学校内部的品牌打造(1)新颖有效的网络宣传方式目前宣传方式过于单一并且十分低效,导致不仅是广大同学甚至是青协内部成员对志愿者的活动一无所知,这无疑是扩展服务规模的致命伤。 校内网校内网在全校学生中广泛普及,利用它为青年志愿者协会做宣传是最有效并且最廉价的方式。只需两个管理人员,借用日志和状态更新等功能定期发布招募新闻、活动新闻、活动成果等即时信息,这样的宣传效果比简报甚至宣传单更加有效,并且节约了一定的人力资源。同时对于出色的志愿者,我们也可以利用校内网对他进行表彰。 BBS资源中心北地风情的入站图是活动很好的宣传方式,其中的影视资源中心更是值得利用的平台。青协可以将自己的成果做成各种形式的材料如电子书、视频等,将其上传至资源中心。将大家的成果用音乐、图片,而非简单的新闻文字,以便传达给更多的同学们。 广播台 在茶余饭后往往不经意之间听到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新闻报道,同学们会更加熟悉和了解我们的活动,了解到周围同学的积极参与,了解到当下志愿服务的动态,使得校园内整体的志愿意识得到提高。所以广播台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2)在校园里打造自己的品牌作为学生组织,我们不仅要把我们的精力放在校外的服务活动中,更要懂得要活跃校园内的气氛,为地质大学多元化的学生活动作出贡。同时也要宣扬好志愿服务精神,做好“播种者”的工作。所以为了增加影响力,我们要在校内创建品牌,让大家认识我们的活动认识我们的志愿者。 品牌活动品牌活动并不完全是在校内进行志愿服务,更可以是专门对青协的注册志愿者进行茶话会、小型球类比赛、表彰大会之类有意思的交流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志愿者的福利,激发他们的热情,更能增加志愿服务对校内其他同学的吸引力。 统一制服在活动中统一制服,不仅让被服务方觉得我们更加专业,也给校内的同学留下更深的印象,同时使得我们自身也更加相互信赖,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3)注重交流扩大影响力要想扩大青协在校内甚至是社会的知名度,扩大志愿服务的规模,与其他组织联合是必不可少且十分有效的方式。 结合院青协志愿资源要求院青协上报每月志愿活动的材料,帮助院青协宣传的同时扩大自己在学校的影响力。同时院内同学之间的交流会更畅通,所以活动消息一旦在院系内发布,会使得宣传效果广泛和深入。所以院系组织与校级组织应紧密联系,互相帮助。 联合各大学生组织 联合各大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和社联及各个社团,参与到他们的一些品牌项目活动中去,增加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里的出场率,以致志愿活动可以无处不在深入人心,同时志愿者们还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校园内诸多的文艺活动,这也是校内志愿活动的一大亮点,相信会吸引很多同学的参与。 加强与团委的沟通平时应该注意收集活动的图文资料,向团委申请媒体资源,以扩大影响力。当我们困惑时也不妨听听老师们的意见,相信会有很多的启发,同时会有更多的资源可作为突破口以度过难关。3宣传工作需打持久战宣传工作的周期要进行的持久,只有持久了才能深入人心。志愿工作的宣传不是仅通过几个活动就可以推广的,经过奥运会的影响之后,我们还需要持续性的宣传才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推广志愿工作,慢慢的渗透我们的志愿精神,让同学们增强志愿服务意识。(五)联合作战、资源共享1. 经费解决,多重来源青协作为一个志愿者的管理组织,它有无偿服务的属性,在外边拉取赞助似乎是我们一向比较抵触的,因此大家可能对青年志愿者协会产生误解,而把我们最真实、最无私的奉献给曲解掉。但一个组织的活动确实需要资金的保障,而从团委批钱的周期和上限数额也限制住了我们活动的规模和活动的周期。我们虽不方便直接获取赞助,但通过跟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等这些可以拉到赞助的学生组织多多合作,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同时与老年活动中心、社区联合,解决活动场地和一些经费问题,与北京市、海淀志愿者协会联合(可以联系到媒体资源),多多交流,相信会有广大的组织支持我们。联合参与不光参加了其他的活动,也宣传了自身,毕竟志愿活动要立足于各个主题性的活动,志愿活动也必须靠其他活动而承载才能开展,同时任何活动都可以有志愿者的参与。2. 高校之间相联合,服务平台共分享海淀区志愿者协会的团体会员制度正在完善之中,在此制度中我们有机会与更多的高校坐在一起,在会员的交流会上我们一起探讨,一些建议可以通过团委窗口快速的实现,这有助于区团委、高校和社区三方互动,进行有效地沟通,确保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学校之间也可以互换志愿者,定期交流相互体验不同类型的项目,为志愿者们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组织也有更多的新鲜和尝试在里边,会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加,大家的服务热情也会不断的提升,同时也可以根据志愿者的反馈加强双方的活动质量,更为拓展自身活动项目打下了基础,我们可以在其中不断的尝试,找到我们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更适于我们自己特色的项目。(六)增强特色,凸显特长志愿者工作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中,为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体制、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形成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多元投入渠道,大力扶助志愿服务工作。由于志愿者招募的范围比较广,而且没有特殊的要求,所以报名的志愿者的水平就会参差不齐。再加上在很多志愿服务项目的特殊性,需要专业的技能,所以有时志愿者进行服务时不规范。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做志愿活动时要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特长,这样才能适应特殊的服务活动,给予了社会有效地服务。同时志愿者们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可以学以致用,会非常的感兴趣。所以特色和特长是解决提高志愿者与被服务方长期合作的最好突破口。以团委志愿者协会为代表的志愿者管理层在伴随志愿事业一齐发展,与社会各界一齐探讨科学合理高效的志愿管理模式,同时我们高校自身也在不断的自我思考,积极响应,珍惜好一切资源,在服务的同时,在校园里也发挥我们的积极作用,大力宣扬我们的志愿精神。相信志愿者事业一定会走向更加辉煌,更加灿烂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