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有效十讲笔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160371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的有效十讲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的有效十讲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的有效十讲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 教学的有效性 (刘刚) 第一节 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习上。学习有有效性可用三个指标来考量:一、学习速度。 二、学习结果。 三、学习体验。学习速度:(学习效率):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同样的学习内容,达到同样效果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越高。学习结果:指经过学习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我们希望每节课,或者每次课之后,学生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主要表现在:从不知知、从知之较少知之较多、从不会会、从不能能,等等。这是考察有效性的一个核心指标。(传统的指标主要表现为学业成绩上)。学习体验:(1)学习中伴随着的状态(过程兴趣)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愁眉苦脸、冷漠呆滞。(2)结果兴趣 随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越多,那么你对学习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效率: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学习结果:传统的学习结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学业成绩考试的题目中有两类题目,(一)知识型题目:靠时间、记忆、机械操练、复制即可获得成绩的题目。(二)能力型题目:靠思考、创造性思维、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自由学习及个性化的知识而等而获得成绩的题目。学习体验:学习中的感情、感悟、思考。如果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一定是主动与幸福的,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能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学习变成习惯、变成生活、变成品质。无效的教学分析:无效的教是阻碍学生学习的。无效的教也分为两种,一种显性阻碍,一种是隐性阻碍。“显性阻碍”,有的教师讲课条理不清楚,课堂毫无情趣、死气沉沉,这种教就是很直接地阻碍学生学学生越学越没劲。“隐性阻碍”,教师讲的都是学生懂的东西,或者说都是学生看书都能看懂的东西,这个教也是阻碍学的,它阻碍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有效教学意味着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这是新课程对教的有效性的定位。一、发展的内涵二、发展的层次(人的发展水平有两层次:现在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水平)三、发展的机制 四、发展的时间五、发展的主体(发展的落脚点)有效教学: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第二节 新课程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哪里新课程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变了学生变得爱学习了。综合素质提高了。二、教师变了教师的观念变了。教师的角色变了。三、课堂教学变了课堂教学目标变了。课堂教学活起来了。第三节 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和低效化的问题。无效和低效的一些主要表现:一、三维目标的割裂 教学中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二、教学内容的泛化 学科味不浓。学生连教材都没有搞清楚,教师却盲目的找其它材料进行补充、拓展延伸,甚至和其他学科进行渗透关联,而把材料抛在了一边。各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价值,教学应通过挖掘学科自身的特点、价值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过多的联系生活实际、牵强的联系,还有过多的情境创设,花架子搞得过多,实质的内容却很少,造成低效或无效。三、教学活动的外化有的课堂变活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主动性,但是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形式化倾向。或者表面上看很热闹,实质上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被真正激活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主变成自流,没有目的性的自主。 第二、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第三、探究有形无实。第四、教学层次低下。 第五、预设跟生成的冲突。 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这些低效和无效的现象?第一、针对三维目标的割裂或模糊,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第二、注重学科特色。根据学科特点,结合课程资源,确定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中心、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不能泛化,要帮助学生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经过本节课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第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维和深度的交流讨论,要强调深度,不是外在的形式。 第四、提高教学的层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针对学生不懂的来教学,即针对最近发展区,这种教学就是高水平的。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发展、带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就是有效的。 第五、预设与生成要统一。纯粹的预设,或者绝对的生成都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都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预设的内容,没有被学生体验到、感悟到、领悟到、思考到;没有被学会、掌握;仍不会学习,知识依然是老师讲解、仍是被动的学习,被迫掌握)。 第四节 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我们对高效课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其追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教材也变得活起来,让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程序开放起来。二、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每节课都要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三、不断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高境界。 第二讲 教学的生成性第一节新课程为什么凸显教学的生成性 一、把部分讲解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二、把部分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三、把部分评价权交给学生。第二节 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第四节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对于课堂教学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课标、教材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为些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三、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预设与生成有反向性的。所以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三讲 三维目标第一节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 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目标,三个维度的融合,才能形成一种目标(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是在学习过程、方法中实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出来的,是弥漫、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的,三者的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要让学生经历一定过程,掌握一定的方法,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第二节 强调三给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部分一致。三维目标并不否定“双基”,“双基”是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和依托。过程方法不能离开学科知识体系;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能孤立于这个学科知识体系之外。第三节怎样处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结论和过程的关系;与一关有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接受与发现;掌握与感悟;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潜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知识与技能是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会学。第四节怎样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它的实质是关注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宗旨,核心是对你的关注、对人的尊重及对人的关爱。第四讲 教学情境第一节 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有什么意义情境对于知识,犹如汤对盐,10克盐对于一个人难于下咽,但入在美味可口的汤中,在享用美味的汤中,不知不觉就把汤全部吸收了。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内化为个性化的东西)。这就是情境的价值。 第二节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一、 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二、借助动作或者活动来创设的教学情境三、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听者的脑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四、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与矛盾创设教学情境五、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六、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第六讲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第一条铁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 先学之学具有以下三个特性:一、超前性。二、独立性。三、异步性。第八讲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创新性等八大特性。主动性: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独立性:是新课学习方式的核心特性。表现为“我能学”。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的教学逐步实现从“从教到学”“从依赖到独立”。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独特性也意味差异性。意义性: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身体的、心理的、认知的、情感的、逻辑的、直觉的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是认识和能的发展、情感和人格的完善。所以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发展人的学习。交往性: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勇和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体验性: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生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经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 问题性: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要重视问题的作用。创新性:创新表现为突破和超越。传统学习过分强调继承与掌握,又由于应该的强化作用,造成了学生创新素质极度缺乏。上述八个特性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它们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把握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