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的生产工艺》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6146937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谷氨酸的生产工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谷氨酸的生产工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谷氨酸的生产工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谷氨酸生产工艺,第2页,共69页,主要内容,简介(性质、用途); 发酵机制; 发酵流程; 菌种;,培养基(淀粉制糖);,发酵过程和方法(包括工艺控制等); 提取纯化;,谷氨酸,学名:-氨基戊二酸;其单钠盐:谷氨酸钠,商品名称味精,是重要的调味品。 早期生产谷氨酸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取法:甜菜厂付产物糖蜜中含有焦谷氨酸,用强碱处理可得到谷氨酸;二是蛋白质水解法:将面筋加酸水解,再分离提纯。1957年发酵法生产谷氨酸在日本协和发酵公司投产。 日本在谷氨酸发酵生产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味之素、协和等均是其中代表。我国发展也比较快,如河南的莲花味精公司,目前味精产量已从1983年的400吨上升到2010年的62万吨,单厂味精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3%;(广西的荷花味精)等。,一、谷氨酸简介,第3页,共69页,性质 溶解性: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乙醚、丙酮及冷醋酸中,也不溶于乙醇和甲醇,溶于盐酸溶液。等电点:3.22;,用途 1、食品业 谷氨酸钠俗称味精,是重要的鲜味剂,对香味具有增强作用。谷氨酸钠广泛用于食品调味剂,既可单独使用,又能与其它氨基酸等并用。用于食品内,有增香作用。在食品中浓度为0.2%-0.5%,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ADl)为0120微克/千克(以谷氨酸计)。在食品加工中一般用量为0.21.5克/公斤。,2、日用化妆品等 谷氨酸为世界上氨基酸产量最大的品种,作为营养药物可用于皮肤和毛发。用于生发剂,能被头皮吸收,预防脱发并使头发新生,对毛乳头、毛母细胞有营养功能,并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有生发防脱发功效。用于皮肤,对治疗皱纹有疗效。,3、下游产品开发 谷氨酸可生产许多重要下游产品如L谷氨酸钠、聚谷氨酸等。新型的聚合氨基酸,含有氨基的药物或靶向基因,可以方便的接入聚谷氨酸的分子中,形成大分子前药或靶向大分子载体,接入特异性的基因,可进行特殊的分离或提纯,这一聚合物在医药领域会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4、医药行业 谷氨酸还可以用于医药中,因为谷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虽然它不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但它可作为碳氮营养与机体代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谷氨酸被人体吸收后,易与血氨形成谷酰氨,能解除代谢过程中氨的毒害作用,因而能预防和治疗肝昏迷,保护肝脏,是肝脏疾病患者的辅助药物。脑组织只能氧化谷氨酸,而不能氧化其它氨基酸,故谷酰胺可作为脑组织的能量物质,改进维持大脑机能。谷氨酸作为神经中枢及大脑皮质的补剂,对于治疗脑震荡或神经损伤、癫痫以及对弱智儿童均有一定疗效。用谷氨酸制成的成药有药用谷氨酸内服片,谷氨酸钠(钾)注射液,谷氨酸钙注射液,乙酰谷氨酸注射液 等。,二 发酵机制 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大致是:葡萄糖经EMP途 径或HMP途经生成丙酮酸,再氧化成乙酰辅酶 A,然后进入TCA,再通过乙醛酸循环、CO2固 定作用,生成a-酮戊二酸,a-酮戊二酸在谷氨酸 脱氢酶的催化及有NH4+存在的条件下生成谷氨酸,第4页,共69页,第6页,共69页,谷氨酸生产菌能够在体外积累菌体最大生长 需要量300多倍的谷氨酸,研究发现:大量 积累并非是当初设想的由于特异代谢途径导 致,而是:,代谢调节控制;,细胞膜通透性的特异调节; 发酵条件的适合。,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NADPH2,乙酰辅酶A,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酸,5-磷酸核糖,3-磷酸甘油醛,果糖-1,6-二磷酸,苹果酸,丙酮酸,CO2,异柠檬酸,CO2,草酰乙酸,顺乌头酸,CO2,乳酸,NAD+ NADH2,柠檬酸,NADP+,CO2,NADH2,NAD+,草酰琥珀酸,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谷氨酸,NADPH2,NADP+,NADP+,NADPH2,乙醛酸,乙酰辅酶A,CO2,CO2,葡萄糖生物合成谷氨酸的代谢途径,EMP 途径,HMP 途径,TCA循环,乙醛酸循环,天冬氨酸,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羧化酶,第7页,共69页,在微生物的代谢中,谷氨酸比天冬氨酸优 先合成。谷氨酸合成过量时,谷氨酸抑制 谷氨酸脱氢酶的合成,使代谢转向合成天 冬氨酸;天冬氨酸合成过量后,反馈抑制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的活力,停止草酰 乙酸的合成。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谷氨 酸并不积累。见图327。,乙醛酸循环,GA生物合成的内在因素 从上图可以看出,GA产生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KGA脱氢酶酶活性微弱或丧失 这是菌体生成并积累KGA的关键,从上图可以看出,KGA是菌体进行TCA循环的中间性产物,很快在KGA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酸辅酶A,在正常的微生物体内他的浓度很低,也就是说,由KGA进行还原氨基化生成GA的可能性很少。只有当体内KGA脱氢酶活性很低时,TCA循环才能够停止,KGA才得以积累。,2.GA产生菌体内的NADPH的在氧化能力欠缺或丧 失 (1)如上图所示,NADPH是KGA还原氨基化生成GA必须物质,而且该还原氨基化所需要的NADPH是与柠檬酸氧化脱羧相偶联 的。 (2)由于NADPH的再氧化能力欠缺或丧失,使得体内的NADPH有一定的积累,NADPH对于抑制KGA的脱羧氧化有一定的意义。 3.产生菌体内必须有乙醛酸循环(DCA)的关键酶异柠檬酸裂解酶。 该酶是一种调节酶,或称为别构酶,其活性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调节,通过该酶酶活性的调节来实现DCA循环的封闭,DCA 循环的封闭是实现GA 发酵的首要条件。,4.菌体有强烈的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 L谷氨酸脱氢酶,实质上GA产生菌体内该酶的酶活性都很强,该反应的关键是与异柠檬酸脱羧氧化相偶联。,谷氨酸产生菌大多为生物素缺陷型,谷氨酸发酵时通过控 制生物素亚适量,使最后一代细菌细胞变形、拉长,改变 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代谢失调,使谷氨酸得以积累。 谷氨酸高产菌株丧失或仅有微弱的a-酮戊二酸脱氢酶活,力,使a-酮戊二酸不能继续氧化;CO2固定反应的能力 强,使四碳二羧酸全部是由CO2固定反应提供,而不走乙,醛酸循环,以提高对糖的利用率;谷氨酸脱氢酶的活力很 强,并丧失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同时NADPH2再氧化能力弱,这样就使a-酮戊二酸到,琥珀酸的过程受阻,在有过量铵离子存在的条件下,a-酮 戊二酸经氧化还原共遏氨基化反应而生成谷氨酸,生成的 谷氨酸不形成蛋白质,而分泌泄漏于菌体外,谷氨酸产生 菌不利用体外的谷氨酸,谷氨酸成为最终产物。,生物素亚适量的原因(2ug/L5ug/L) :,当生物素缺乏时,菌种生长十分缓慢; 当生物素过量时,则转为乳酸发酵。,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影响菌种代谢途径的 因素见下表。,GA发酵的外在因素 GA发酵是一个典型的代谢控制发酵,固然有其内在的菌体特性,但是正如任何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样,外在因素仍然有重要的作用,对于GA的发酵也是一样。 1.供氧浓度 过量:NADPH的再氧化能力会加强,使KGA的还原氨基化受到影响,不利于GA 的生成。 供氧不足:积累大量的乳酸,使发酵液的pH值下降,不利于GA的产生,同时,一部分葡萄糖转成了乳酸,影响了糖酸转化率,降低了产物的提出率。,2. NH4+浓度 (1)影响到发酵液的pH值 (2)与产物的形成有关: 过低,不利于KGA的还原氨基化 过高,产生固安酰胺 NH4+的供给方式: (1)液氨 (2)流加尿素,3.磷酸盐 过量:(1)促进EMP途径,打破EMP与TCA之间的平衡,积累丙酮酸,产生乳酸等 (2)产生并积累Val, 途径如下: Glucose 丙酮酸 + 丙酮酸 (焦磷酸硫胺素,TPP) 活性乙醛 乙酰乳酸 Val,Val(1)可以抑制葡萄糖 丙酮酸,使GA的生物合成受到阻止 (2)消耗了丙酮酸,降低了糖酸转化率 (3)发酵液中的Val存在,严重的影响GA 的结晶、提出。,谷氨酸产生菌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引起的发酵转换,乳酸和琥珀酸,酮戊二酸,(通气不足),(适中),(通风过量,转速过快),NH4+,酮戊二酸,谷氨酸,谷氨酰胺,(适量),(缺乏),(过量),pH值,谷氨酰胺,N-乙酰谷酰胺,谷氨酸,(pH值58,NH4+过多),(中性或微碱性),磷酸,缬 氨 酸,谷氨酸,(高浓度磷酸盐),(磷酸盐适中),生物素,乳酸或琥珀酸,谷氨酸,(过量),(限量),第13页,共69页,三、菌种,日前用于谷氨酸发酵的菌种有谷氨酸棒杆菌、乳糖 发酵短杆菌、黄色短杆菌、嗜氨小杆菌、球形节杆 菌。我国常使用的生产菌株是北京棒杆菌AS1.299、 北京棒杆菌D110、钝齿棒杆菌A51.542、棒杆菌S- 914和黄色短杆菌T6T13等。,在己报道的谷氨酸生产菌中,除芽孢杆菌外,虽然 它们在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的属种,但都有一些共同 的特点,如菌体为球形、短秆至棒状、无鞭毛、不 运动、不形成芽孢、呈革兰氏阳性、需要生物素做 生长因子、在通气条件下培养产生谷氨酸。,第14页,共69页,菌种的定向选育,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生物素(乙酰CoA羧化酶的辅酶)营养缺陷型株 丧失脂肪酸合成酶的油酸缺陷型; 丧失a-磷酸甘油酶的甘油缺陷型。,选育温度敏感突变株:,例:使用典型的温度敏感突变株TS-88生产谷氨 酸时,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在生长适当阶段将发 酵温度由30提高到40 ,可在生物素含量为 33ug/L,含糖3.6%的甜菜糖蜜发酵培养基中, 产生20g/L谷氨酸,对糖转化率55%。,第15页,共69页,四、培养基,碳源; 氮源;,碳氮比; 磷酸盐;,金属离子和无机盐。,第16页,共69页,碳源,碳源一般都是淀粉原料,如玉米、小麦、甘 薯、大米等,其中甘薯和淀粉最为常用; 淀粉原料要先通过制糖工艺水解成微生物可 直接利用的葡萄糖,然后经过中和、脱色再 投放到发酵罐;,糖蜜原料作为碳源,如甘蔗糖蜜、甜菜糖蜜。 糖蜜因富含生物素,在发酵前需要经活性炭、 树脂吸附和亚硝酸法吸附或破坏生物素。,第17页,共69页,淀粉制糖,原因; 方法:,水解酶水解成糊精或低聚糖,糖化酶糖化成葡萄 糖。,酸解法; 酸酶法; 酶酸法; 双酶法。,国内多采用酸水解工艺。,第18页,共69页,淀粉酸水解工艺,调浆(液化):1011波美,盐酸调pH 1.5; 糖化:直接蒸汽加热25min; 冷却:80以下;,中和:一般中和中点的pH 4.05.0,使蛋白 质和其它胶体物质析出;,脱色:活性炭法或树脂法(注意条件方法); 过滤:过滤温度45 50 。,第19页,共69页,氮源,作用:合成菌体蛋白质、核酸及谷氨酸的原料; 氮源比碳源对谷氨酸发酵影响更大,约85 (30%80%)的氮源被用于合成谷氨酸,另外 15(3%5%)用于合成菌体;,大多数氨基酸产生菌都不能分泌胞外水解蛋白 酶,因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玉米浆、豆饼、毛发、 棉籽饼、麸皮等蛋白质原料的水解液;,有机氮源也是氨基酸发酵中重要的生长因子来 源,对氨基酸合成途经具有调控作用。,第20页,共69页,谷氨酸发酵的碳氮比为100:(1521),当碳氮 比为100:11时才开始积累Glu。目前生产L- Glu多采用尿素作为氮源,进行分批流加,流加 时温度不易过高(不超过45),否则游离氨 过多,使初始pH值过高,抑制菌体生长;,适量的NH4+可减少a-酮戊二酸的积累,促进,Glu的合成;,过量的NH4+会使生成的谷氨酸受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作用转化为谷氨酰胺。,第21页,共69页,无机盐,磷酸盐在谷氨酸发酵中非常重要,它是谷氨酸发 酵过程中必需的,但浓度要适中。,浓度过高,抑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菌 体生长好,Glu产量低,代谢转向Val发酵; 浓度低,糖代谢受抑制,糖耗慢。,K+:多时利于产酸,少时利于长菌; Mn2+:草酰琥珀酸脱羧生成a-酮戊二酸是在,Mn2+存在下完成的(MnSO44H2O 2ppm);,Fe3+:促进Glu产生; Cu2+:毒害作用。,第22页,共69页,生长因子,“亚适量”的生物素(2ug/L5ug/L);,实际生产中常通过筋加玉米桨、麸皮水解液、 糖蜜等作为生长因子的来源,来满足谷氨酸 生产菌必需的生长出子。,第23页,共69页,生物素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生物素作为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最初反应的关键 酶乙酰CoA羧化酶的辅酶,参与了脂肪酸的生 物合成,进而影响磷脂的合成。当控制生物素在亚 适量时,脂肪酸合成就不完全,导致磷脂合成不完 全。而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当磷脂含 量减少到正常时的一半左右时,细胞发生变形,谷 氨酸能够从胞内渗出、积累于发酵液中。如果生物 素过量,则发酵过程菌体大量繁殖,不产或少产谷 氨酸,代谢产物中乳酸和琥珀酸明显增多。,五,发酵过程和控制,谷氨酸生产菌经活化、一级种子、 二级种 子扩大培养,接入发酵罐中,在3238、 pH 7.0左右的条件下,好氧发酵30h左右; 第24页,共69页,第25页,共69页,接种龄和接种量,一般情况,一级种子种龄控制在11h12h, 二级种子种龄控制在7h8h 。 一般接种量为0.6%1.7%。,第26页,共69页,温度,前期(菌体生长)30 32; 后期(Glu合成)3437;,前期:如果温度过高、菌种易衰老,严重影响菌 体生长繁殖。如遇此情况,除维持最适生长温度 外还需适当减少风量,并采取少量多次流加尿素 等措施;,在发酵后期,菌体生长基本结束,为了满足大量 生成谷氨酸,可适当提高温度,控制在 3437。,第27页,共69页,发酵前期pH值,发酵前期:,由于幼龄细胞对pH较敏感,如果控制pH过 低,菌体生长旺盛,营养成分消耗大,转入 正常发酵慢,长菌不产酸;如果pH值过高, 虽然有利于抑制杂菌生长,但对菌体生长不 利,糖代谢缓慢,发酵时间延长。,发酵前期,菌体生长的适宜pH值为7.5左右。,第28页,共69页,发酵后期pH值,发酵后期:,由于谷氨酸脱氢酶最适pH为7.07.2,转氨酶最 适pH7.27.4,所以在发酵中后期,为了促进谷 氨酸的生成,应尽可能保持发酵液pH7.2左右。 pH过高(pH7.58.0):谷氨酸就有可能转变成 谷氨酰胺,且易使菌体自溶;,pH过低(pH7.0以下):NH4+供应不足,a-酮戊 二酸不能还原氨基化产生谷氨酸,这样就会使 发酵液a-酮戊二酸量增加,谷氨酸产量降低。,第30页,共69页,pH值控制,尿素流加法; 氨水流加法;,流加尿素数量和时间的依据:pH值变化、菌体生 长、糖耗、发酵阶段。 发酵前期:,菌体生长和糖耗均快时:多流加尿素pH值 高抑制生长;,菌体生长和糖耗均慢时:少流加尿素。,第31页,共69页,pH值控制,发酵后期:,残糖少,接近放罐时,尽量少加或不加尿素,以免 浪费和增加提取的困难;,发酵后期,一般少量多次地流加尿素,使pH值较 稳定。,菌种不同所具有的脲酶活力和耐尿能力不同,尿 素流加方法就有所不同。,例如ASl299菌的脲酶活力比较弱,耐尿能力 强,初尿用量可高些,流加尿的次数少,流加量 多些。T613菌的脲酶活力强,初尿用量要少, 流加尿素以少量多次为好。,供氧过多,菌体呼吸加快,细胞代谢处在过分激烈状,供氧不足,糖酵解至丙酮酸时;难于进入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积累量增加,或还原成乳酸; 供氧过量,影响还原氨基化反应,致使大量积累a-酮戊 二酸;而谷氨酸产量很低。 第32页,共69页,供氧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与控制 供氧不足,培养基处于缺氧状 态,菌体生长受抑制; 菌体,生长,阶段 态,抑 制菌体生长,而且容易衰老;,产 酸 阶 段,第33页,共69页,谷氨酸发酵过程,长菌与产酸要求供氧不同。,长菌阶段所需溶氧系数为,Kd4610-7molO2,(ml-1min-1大气压-1);,产酸阶段所需溶氧系数,Kd1.4610-7molO2,(ml-1 min-1 大气压-1) 。,第34页,共69页,通气与搅拌,溶氧大小的控制:通气与搅拌来完成。,通风比是指对1m3发酵液每分钟通入无菌空气的量 (m3)。发酵处于不同阶段,通风比也不相同,前期通 风量小,主期通风量大,后期通风量小。,搅拌是使溶氧效果更好,搅拌比通气对溶氧的影响 更大。搅拌效果与搅拌器的类型,搅拌器曲直径大 小,搅拌转速、搅拌器在发酵罐内的相对位置等有 关。,第35页,共69页,通风量,前期:如果通风量过大,而生物素缺乏,会抑制菌 体生长,表现出耗糖慢、pH高、长菌不快的现象, 所以前期通风量不宜过大;,中后期:在发酵产酸阶段,需要大量供氧,如通气 量不足,往往表现出pH低,耗糖快,长菌不产酸, 而积累乳酸和琥珀酸。但通气量过大,也不利于a-酮 戊二酸进一步还原氨基化,所以大量积累a-酮戊二酸。 因此,只有在适量通气条件下,才有可能大量积累 谷氨酸。中后期以高通风量为宜。,第36页,共69页,防止噬菌体和杂菌的污染,谷氨酸生产菌一 般都是生物素缺陷型,而在发 酵培养基中又大多是控制生物素亚适量,所以 谷氨酸生产菌对噬菌体和杂菌的抵抗能力较弱。 最怕污染噬菌体,轻则出现谷氨酸收率低、难 提取,重则倒罐,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 以,杂菌和噬菌体的防治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定要从空气过滤、培养基、设备、环境等环 节严格把关。,第37页,共69页,斜面培养基组成:,葡萄糖 0.1 蛋白胨 1.0 牛肉膏 1.0 氯化钠 0.5,琼脂 2.02.5 pH 7.07.2(传,代和保藏斜面不加葡萄糖,为了利于菌体生长而不产酸),培养条件:,7338、B9类菌种3032,培养1824h; T613类菌种3334,培养1824h。,检查:培养完成后,要仔细观察菌苔生长情况,菌苔 的颜色和边缘等特征是否正常,有无感染杂菌和噬菌体 的征象。,菌种斜面培养,第38页,共69页,培养基:葡萄糖 2.5 ,尿素 0.5, 硫酸镁 0.04, 磷酸氢二钾 0.1,玉米 浆 2535(按质增减) 硫酸亚铁、硫酸,锰各2ppm,PH 6.56.8 (培养基成分可因菌,种不同酌情增减)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7338和B9类菌30一32、 T613类菌种3334,摇床上振荡培养12小时。,一级种子培养,一级种子 质量要求,种龄:12h pH值:6.401 光密度:净增OD值0.5以上,残糖:0.5以下 无菌检查: (一) 噬菌体检查:无 镜检: 菌体生长均匀粗壮,排列 和整齐 革兰氏染色:阳性 第39页,共69页,第40页,共69页,根据菌体生长情况,酌情增减生物素等用量,随时调 整培养基组成。,二级种子培养,接种量,O810,培养温度 32(T613菌为3334) 培养条件,培养时间,78h,通风量,50L种子罐,1:0.5,搅拌转速 250L种子罐 搅拌转速300 500L种子罐 搅拌转速,340 rmin 1 : 0.3 rmin 1:0.25 230 rmin 第41页,共69页,二级种子的质量要求,种龄:78h pH :72左右 OD值:净增0.5左右,无菌检查: (一) 噬菌体检查:无 残糖:消耗1% 左右 镜检:生长旺盛,排列整齐 革兰氏染色:阳性 第42页,共69页,第44页,共69页,Glu发酵的四个阶段,适应期;,对数生长期; 转化期; 产酸期。,第45页,共69页,适应期,细胞利用贮存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和所需能,量,菌体个体长大但没有分裂;,糖等基质基本不耗或很少消耗,pH值稍为上,升是由于尿素分解放出氨所致;,适应期的长短取决于菌种活力、种子量、发 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等一般为2h左右。但采用 高生物素、大种量、添加青霉素工艺时适应期 非常短。,第46页,共69页,对数生长期,长菌阶段,极少产谷氨酸,一般发酵38h或410h; 菌浓度:菌体大量繁殖,OD(光密度)直线增长;,菌体形态:与二级种子相同,绝大多数为“V”形分裂; 基质变化:耗糖速度逐渐加快,尿素被脲酶分解放出氨 使pH上升,氨被菌体利用又使PH下降,这时必须及时流 加尿素,补充氮源和调节PH值;,温度:由于菌体代谢活动,放出热,温度开始上升,一 般发酵5h左右温度开始上升,应该注意降温;,通风:排气中CO2浓度显著增加,耗氧量很快增加,培 养液中的溶解氧下降,提高通风量;,但在对数末期要加大风量供给充足氧和及时施加尿素供 给充分氮源促进增殖型菌体向生产型转化。,第47页,共69页,菌体由增殖型向生产型转化的时期,时间约为814h,或1018h;,部分菌体体内生物素含量由“丰富转向贫乏”,此部分 菌就停止繁殖,在条件适宜时,开始伸长,膨肥形成生 产型细胞,开始积累谷氮酸。,菌体数量:达到最大值;,菌体形态: “v”字形和伸长、膨大菌形同时存在,且,伸长菌体不断增加;,代谢最旺盛阶段,耗糖加快,谷氨酸生成迅速增加, 耗氧速率加快,并接近最大值,放热也达最大值 。,转化期,第48页,共69页,发酵控制:必须充分供氧,通风量达最大值,充分 供给氮源,应注意降温冷却,泡沫显著增加。对发 酵控制来说,此时期以前的控制是发酵成败之关键。 此时期的变化受生物素和风量的明显影响。,当生物素过量时,没有明显的转化期,长菌不产酸, 耗糖快,耗尿快。,若生物素太少,菌的数量不足,产酸低,周期长; 如果通风不足,菌体的代谢转积累乳酸。,谷氨酸发酵中生物素用量与供氧能否巧妙地配合好 在一阶段中明显地反映出来。,第49页,共69页,菌体完成由增殖型向生产型转化后,菌形几乎都,变长、膨大,边缘不完整,像花生形;,大量累积谷氨酸,耗糖与产酸相适应,产酸达最,大值,对糖转化率达50 65;,应继续流加尿素,保证有充足的氮源;,pH值维持7.07.2;,适当提高温度,一般为363 7;,在发酵后期耗氧量减少,可适当降低风量。流加 尿素以少量为好,控制pH值6.87.0。当残糖降到1 ,根据发酵情况可将风量降到最低,促进中间 产物转化成谷氨酸。,产酸期,第50页,共69页,六、谷氨酸的提取,发酵醪液的组成:溶解的谷氨酸、菌体、残糖、色 素、胶体物质及其他发酵副产物。,提取原理:通常利用两性电解质性质、溶解度、分 子大小、吸附剂的作用、以及谷氨酸的成盐作用等。 常用方法:等电点法、离子交换法、锌盐法等。 为了提高提取收率,有的工厂还采用等电点钾盐 法,等电点离子交换提取工艺。,新技术:电渗析和反渗透法、浓缩等电点法、离子 硅藻土过滤等电点法等。,第51页,共69页,等电点法,等电点法是提取谷氨酸方法中最简单的一 种,它具有操作简便、设备简单等优点,是 日前谷氨酸生产中多采用的方法。 原理:,谷氨酸的等电点3.22;将溶液的pH值调至 3.22,使谷氨酸析出,然后通过过滤和离心 等操作获得Glu。,第52页,共69页,谷氨酸晶体有两种,分别是a-型和-型。 前者的晶轴长短接近,晶体粗壮,颗粒 大,易沉淀分离,是理想晶体;后者晶轴 长短不一,针状或鳞片状,晶粒微细。不 易沉淀析出。所以在操作中,需控制条件 以利于形成a-型。,结晶的工艺流程,第55页,共69页,提取工艺控制,控制点:谷氨酸含量、结晶温度及降温速度、加酸、 投晶种与育晶、搅拌、离心分离;,谷氨酸含量:用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时,要求谷氨 酸含量在4%以上,否则可以先浓缩或加晶种后,再 提取;,结晶温度及降温速度:谷氨酸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为了利于形成a-型晶体,温度要低于 30,且降温速度要慢;,加酸:调节溶液pH至等电点,在操作时前期(晶核) 形成前要缓,后期加酸要慢,直至降至等电点。,第56页,共69页,投晶种与育晶:加入一定量晶种,有利于提高谷氨 酸收率。通常谷氨酸含量在5,pH在4.04.5时, 加人晶种;谷氨酸含量在3.54.0,pH在 3.54.0时投放晶种,投放量约为发酵液的0.20.3 。 搅拌:在结晶过程中,搅拌有利于晶体的长大,但 也不易过强,否则还会使晶体破碎,一般以 20r/min30r/min为宜。 离心分离:谷氨酸发酵液经等电搅拌后,静置 4h6h,谷氨酸晶体大多沉淀在设备底部,上清波 (母液)再回收利用,而底部的固形物通过离心的方法,得到谷氨酸粗品。,第57页,共69页,其它提取方法,离子交换法: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732#) 氢型吸附谷氨酸形成阳离子后,4的NaOH 洗脱,收集相应流分,再加盐酸结晶。,锌盐法:利用谷氨酸锌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低的原理,将发酵液中的谷氨酸一次性进行 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