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藤野先生》专练

上传人:xia****ian 文档编号:16077832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专练一、在东京1、给加点的字注音:绯红( )发髻( )2、解词:油光可鉴: 标致:3、首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A、“清国留学生”热爱大自然、注重仪表。B、“清国留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C、东京的樱花开得烂漫的时节,确实让人流连忘。D、“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不学无术、思想腐朽。(赏樱花、盘辫子的丑态、丑行)4、“清国留学生”加引号的作用是:( )A、引用B强调C特定称谓D讽刺和否定5、“有时还值得一转”的原因是( )A、中国留学生会馆里有几本书买。B、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还可以坐坐。C、那里有精通时事的人。D、那里有人在学跳舞,可以提高跳舞水平。6、首段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什么特征( )A、清国留学生的帽子。B清国留学生的丑态。C、清国留学生的辫子。D清国留学生的外貌。7、对这部分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夸张、反语B、比喻、夸张、对比C、拟人、夸张、对比D比喻、夸张、反语8、对本部分的内容理解得全面、正确的一项是( )A、嘲讽“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露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从侧面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B、嘲讽“清国留学生”思想空虚、庸俗无聊。C、叙述“清国留学生”在东京的所作所为。D表现出对东京的不满、不得不离开东京。9、下面是对本段内容的分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句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失望的感情。B、二句写出了作者在东京的所感。C、三句写出了作者在东京的所见。D、四句紧承二三句,嘲讽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10、选文内容与藤野先生的内在联系是( )A、写出了藤野先生生活的社会背景。B、写出了作者为什么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而遇见藤野先生的缘由。C、衬托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D、引人入胜,生动活泼。11、首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影响?变成肯定句。对东京的失望之情。为去别的地方看看打下伏笔。东京也是这样。12、“无非”一词的意思是什么?有何作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首句)“只不过”。引起下文的描写,为离开东京埋下伏笔。表露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13、“成群结队”形容什么?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清国留学生数量之多。人虽多,却只会逛公园、看樱花、会馆里学跳舞、不务正业,进一步写出对其失望、厌恶之情。14、作者为什么离开了东京?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这个原因?对东京的失望。首句。15、说说“形成一座富士山”“实在”的表达效果。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更形象地描绘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实在”一词强调“标致”增强了句子的讽刺力量,更强烈的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鄙视。16、首段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对“清国留学生”的辛辣的嘲讽。17、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描写。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的反感。18、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作者看不惯东京“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学医救国救民)19、“问问精通时事的人”这里的“时事”意指什么?一些无聊的事情,这是一种讽刺的说法。20、首段中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 盘辫子 的细节,以(漫画)式的笔法,刻画了他们的丑态。21、文章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首句)22、“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交代了什么?有何用意?时间、地点、环境;对下文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起到了反衬的作用。说明他们虚度了美好的时光。23、对“除下帽来”中“除”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顺手拿下帽来,“除”同“拿”。B、随手摘下帽来,“除”同“摘”。C、郑重脱下帽来,“除”同“脱”。D、慢慢摘下帽来,“除”同“端”。24、从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语例,填在横线上(1)、运用成语,表示不学无术者之多(成群结队)(2)、运用动词,勾勒“留学生”之丑态。(盘、顶、耸、扭)(3)、妙用比喻,活画“留学生”之丑形。(形成一座富士山)(4)、巧用反语,表示作者厌恶、嘲讽之情。(实在标致极了)25、这个语段主要是写( )A、东京樱花烂漫的景象。B、“清国留学生”的种种表现。C、我对“清国留学生”的反感。D、作者对东京的失望和对“清国留学生”的愤懑。二、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1、“后面有几个中国早。”段写了几件事?各自的作用是怎样的?三件。第一句从侧面写出了藤野先生平易近人。第二句写出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第三句写出了藤野先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中国的尊重。2、选段对藤野先生进行了哪些描写?有什么作用?肖像、语言、动作、作用:(1)表现藤野先生为人俭朴诚恳、(2)表现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3、将肖像描写的句子写下来,并说说揭示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4、藤野先生一出场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治学严谨,生活俭朴的学者。5、文中两次写到“大大小小的书”用意是什么?突出藤野先生有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6、作者在刻画藤野先生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请将侧面描写的部分指出来,并说说表现他的什么品质?那坐在后面没有带领结。生活俭朴的学者。7、选段共写了几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件事的内容,并指出这些事件的选材特点是什么?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品质?事件: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选材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表现的品质: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热情诚恳、具有求实精神8、选段记叙采用了什么顺序?时间顺序9、如何理解作者的“吃了一惊”“不安”和“感激”?因为看到“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精心添改过了。(藤野先生亲自为“我”这个外国学生改讲义。);“不安”是讲义的疏漏让先生费神;“感激”是由于先生的热情关心。10、经过二十年的“我”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样清楚,原因是( )A我对藤野先生没带领结的印象很深。B、藤野先生对我这个外国留学生的印象很深。C、我对藤野先生给我修改讲义的印象深刻。D、藤野先生对我画错解剖图的印象深刻。11、找出第一、二两件事例之间的过渡句写在下面: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12、对“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是记得的 ”理解正确的是( )A、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画的图不正确时,我自责的心情。B、写“我”接受先生的教诲并非心悦诚服,表明那时的我有时很任性。(口头答应,心里却不服气)C、写“我”自以为画法很高明,超过先生。D、写“我”画法很高明,善于变通,而先生则有些迂腐。13、“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任性”能否删去?如果不能请说明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不能,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14、“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我吃了一惊”是因为( )A、“我”交出讲义,他“第二、三天便还我”。B、叫“我”以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讲义。C、看到“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精心添改过了”。(藤野先生亲自为“我”这个外国学生改讲义)D、交讲义要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15、“第二三天便还我”一句中为什么用“便”而不用“才”?(用“便”表明批阅得很快,用“才”表明批阅得很慢,所以本义用“便”)(“便”字强调归还之快,突出了藤野先生工作勤奋、认真负责的精神。)16、“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强调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强调这一内容?(强调“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因为这些错误作为教医生的老师藤野先生是完全可以不管的,他却这样认真,更突出地表现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17、“这样一直继续到”“这样”指代什么内容?表现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指代“原来也都一一订正”,表现添改讲义在继续进行,表现藤野先生对工作、对学生的认真负责的精神。“一直”强调“没有间断”,意在强调藤野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18、“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为难”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裹脚是陋习,鲁迅先生想说又不愿说。B、“为难”更能衬托出藤野先生注重事实的治学品质。C、鲁迅觉得应该说又难以启齿。D、鲁迅先生不知道应不应该说。19、如果用另一种标点符号代替最后“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一句中的冒号可用(破折号)20、选文中作者写藤野先生的言行主要是为了写出 ( )A、藤野先生钻研骨学、学术水平很高。B、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工作认真负责。C、藤野先生正直善良、致力于中日友谊。D、藤野先生关心学生,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21、“后面有几个中国早”段写了几件事?各自的作用是怎样的?(三件。第一句话从侧面写出了藤野先生平易近人。第二句话写出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第三句话写出了藤野先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中国的尊重。)2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如何?“我”对藤野的感情如何?(藤野先生对“我”热情诚恳、认真负责、尊重关心我,对“我”寄予希望。“我”对先生充满感激和崇敬。)23、当时,面对藤野先生的批评,“我”的态度是什么?而在写本文时,“我”内心的情感又如何?三、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1、“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句中冒号的作用是什么?(议论、反语、强有力地表达作者对荒谬论调的痛斥和满腔义愤。总括上文。段中另一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2、为什么说“日本的爱国青年暗地里却早受了托老的影响了”?(匿名信中用了托尔斯泰曾用过的话)3、“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冒号后说了几类中国人?“偏”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给俄国人当侦探的中国人;围观的中国人;我(爱国的中国人)、痛苦、失望同时受到极大触动/恨中国人的麻木、不觉醒、怒其不争。)4、“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一句中“这一声”指什么?为什么特别刺耳?(日本人欢呼“万岁”。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之情受到伤害。思想受到极大震动。)5、“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一句中“他们指谁?“呜呼,无法可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某些处于麻木状态的中国人/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失望、愤慨;对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人们的麻木不忍仁,既予以批判,又寄以同情/对本国同胞精神麻木的痛恨。)6、“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恨中国人的麻木不觉醒)7、“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那时那地”指(留学日本之时、在仙台)“我”的意见是(学医救国)变化后的意见是(用笔救国)变化的原因是(通过看电影事件使作者认识到:要救国,首先应该改变国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首推文艺,所以弃医从文)/(仙台原来的教室里放映时事影片的时候、医学救国、弃医从文、医学只能拯救身体,不能拯救灵魂,必须用笔才能医治中国人民的心灵创伤、唤起觉醒。)8、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9、“影”的意思是(放映)、“疑惑”的意思是:心里不明白、不相信。10、“意见却变化了”指作者的什么想法?(决定弃医从文)11、对“我”的60分以上的成绩日本爱国青年是怎样诬蔑的?(不是自己的能力,是预先从先生那里得知了题目。)12、促使作者决定不再跟与藤野先生学医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人考试分数在60分以上,却遭到某些日本学生怀疑,作者被迫也和围看的中国人一起成了参观枪毙中国人的观众,听到日本学生“万岁”欢呼声,刺痛了作者民族自尊心。)四、后两段阅读1、结合全文内容,“使我感激”是指什么?“给我鼓励”是什么?给我订正讲义,纠正解剖图;临别时先生的叮嘱。2、藤野先生对“我”的热心的“希望”是什么?中国有新的医学和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3、“小而言之”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大而言之”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国家、学术)4、作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是(用文中的两个字回答)伟大5、你对“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一个”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因为他胸怀宽广,正直无私,毫无民族偏见。6、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思念和感激7、我丢失讲义、感到“不幸”的原因是什么?讲义凝聚先生的心血与对我的深厚感情。8、“良心发现”和“正人君子”分别指什么人?“深恶痛疾”的意思是什么?爱国思想,斗争精神受到出动。为反动派粉饰的帮闲文人。厌恶痛恨到极点。9、概括末段的主要内容(段意),并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每层的层意: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从先生品格中受到鼓励和鼓舞。(1)收藏讲义(2)将先生的照片挂在桌旁(3)劳累时受先生品格的鼓励,鼓起勇气继续战斗。10、“正人君子”加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表示否定、讽刺11、“增加勇气的”原因是什么? 不能辜负藤野先生对自己的期望。12、作者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相就“良心发现”就“增加勇气”在这里,文章采用了由此及彼的(联想)手法。13、藤野先生热爱教育鲁迅,从文中看,主要原因是什么?一、是他没有民族偏见;二是他对弱国的留学生能够一视同仁;三是他十分忠于职守。14、作者对先生表示纪念的三种方式是:(1)收藏讲义(2)挂照相(3)写文章15、结尾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对作者的良好影响,表达了作者与反动文人坚决斗争的精神和勇气。16、“讲义”指的是什么?指 听课笔记17、语段两节之间的关系是(因果)18、藤野先生对“我的热心的希望”是什么?(中国有新医学和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例题精选】:例1.“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文中划线的两个“他们”各指代什么?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那时那地”到底指何时何地?“我的意见”指什么?“变化”指什么?记叙文中代词指代的对象要顺着作者行文的脉络去找。“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句话前面有这么一句:“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因而有的同学就误以为拍掌欢呼的“他们”指的是“围着看”的“一群中国人”,实际上是指讲堂里看时事影片的日本“爱国青年”。因为他们没有注意“万岁”前边一句话:“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言外之意是,讲堂里除了“我”一个中国人外,其余都是日本“爱国青年”。再看看下文:“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可见,拍掌欢呼的不是来自影片上“围着看”枪毙的“一群中国人”,而是来自讲堂里看影片的人。“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他们”指代“围着看”枪毙的“一群中国人”,指麻木的中国人。“那时那地”到底指何时何地?有的同学认为是指在中国“闲看枪毙犯人”的时候,实际是指在仙台讲堂里看时事影片时。为什么会出错呢?因为他们没有注意“那时那地”的“那”字是远指代词。如果指在中国闲看枪毙犯人时,应该用“这”字,懂得这一点,就会从前文找到正确答案。“我的意见”指学习医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变化”指的是弃医从文。【专项训练】:1、为加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油光可鉴()A镜子B照C审察D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2)深恶痛疾()A很坏的行为B凶恶C憎恨,讨厌D恶劣(3)不逊( ) A谦虚、谦恭B让出C比不上,差2、结合句意解释加线的词。(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2)实在标致极了。标致:(3)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正人君子:(4)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落第:(5)仰面在灯光下瞥见他黑瘦的面貌。瞥见:3、分析下文,回答问题。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无非”是 的意思,“这样”是指 。这句话表达作者的感情。(2)这两段写作者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在,。(3)第句用的修辞方法是,它的作用是。(4)第句用的修辞方法是,它的作用是。(5)第一段中有四个“也”字,其中有一句中的“也”与另三句用法不同,这个句子是,不同的理由是文中三个“顶”字,其中一个与另两个不同;是,理由。(6)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正反映了他到东京的目的是。4、文章记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各是什么?每件事各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1),表现了藤野先生。(2) ,表现了藤野先生。(3) ,表现了藤野先生。(4),表现了藤野先生。5、记叙上述四件事时详写的是,略写的是。描写藤野先生的主要方法是。6、阅读语段,回答问题。(一)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二)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摘自呐喊自序(1)(一)段中第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答:。(2)指出(一)段中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的部分。叙述从到,议论从到抒情(3)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A B (4)(一)段中的第句“那时那地”指的是,“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5)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B对噪音特别反感。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6)“何尝”是哪类词?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答:。(7)“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答:。(8)(二)段中“那一回”指的是(9)从(二)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10)从表达方式看(一)段以为主,(二)段以为主。7、阅读并回答问题。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1)“小而言之”的意思是。(2)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是。(3)这段文字共3句话,第句表现了,第句表现了 ,第句表现了。(4)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8 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绯红( ) 宛如( ) 驿站( ) 解 剖( ) 油光可鉴( ) 畸形( ) 不逊( ) 匿名( ) 杳无消息( ) 深恶痛疾( )诘责( ) 凄然( ) 教诲( ) 瞥 见( ) 抑扬顿挫( ) 9、口语交际(10分)鲁宝元先生做过一项调查,曾问过一些学汉语的日本留学生,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日本人是谁。有人回答说,是为恢复日中邦交作出贡献的前首相田中角荣,有人说,是电视剧阿信主角的扮演者中野良子。鲁宝元先生说,你们的回答都不够准确,最为中国人所熟知,又为中国人所尊敬的是一位叫作藤野严九郎的人。同学们听了都惊奇地问,藤野严九郎是谁,如果你是鲁宝元先生,应该怎样来向同学们介绍藤野先生?如果你应邀到藤野先生的故乡去访问,你又应该怎么说?精彩链接我的老师冰心我永远忘不掉的,是T女士,我的老师。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机会进小学,所以只在家塾里读书,国文读得很多,历史地理也还将就得过,吟诗作文都学会了,且还能写一两千字的文章。只是算术很落后,翻来覆去,只做到加减乘除,因为塾师自己的算学程度,也只到此为止。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因为考试的时候,校长只出一个“学而后知不足”的论说题目。这题目是我在家里做过的,当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校长先生大为惊奇赞赏,一下子便让我和中学一年级学生同班上课。上课两星期以后,别的功课我都能应付自如,作文还升了一班,只是算术把我难坏了。中学的算术是从代数做起的,我的算学底子太坏,脚跟站不牢,昏头眩脑,踏着云雾似的上课,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她是我们的代数和历史教员,那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罢。“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的可以形容她。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体很窈窕,又很容易红脸,难为情或是生气,就立刻连耳带颈都红了起来。我最怕是她红脸的时候。同学中敬爱她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又清晰。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的牢记了原理。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了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她温和地问我道:“你为什么哭?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知道了我的家塾教育以后,她就恳切地对我说:“这不能怪你。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我看你还聪明,补习一定不难;以后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替你补习算术罢。”这当然是她对我格外的爱护,因为算术不合格,很有留级的可能;而且她很忙,每天抽出一个钟头给我,是额外的恩惠。我当时连忙答允,又再三地道谢。回家去同母亲一说,母亲尤其感激,又仔细地询问T女士的一切,她觉得T女士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从此我每天下课后,就到她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把高小三年的课本,在半年以内赶完了。T女士逢人便称道我的神速聪明。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用功直到半夜,因着习题的烦难,我曾流过许多焦急的眼泪,在眼泪模糊之中,灯影下往往涌现着T女士美丽慈和的脸,我就仿佛得了灵感似的。擦去眼泪,又赶紧往下做。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冬天的夜里,烧热了砖炕,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直到现在,每逢看见孩子做算术。我就会看见T女士的笑脸,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算术补习完毕,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代数同几何,我全是不费工夫地做着;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来请教我。因着T女士的关系,我对于算学真是心神贯注,竟有几个困难的习题,是在夜中苦想,梦里做出来的。我补完数学以后,母亲觉得对于T女士应有一点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买了一件很贵重的衣料,叫我送去。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说:“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酬。我因为觉得令郎别样功课都很好,只有数学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他这样的赶,没有赶出毛病来,我已经是很高兴的了。”母亲不敢勉强她,只得作罢。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碰见T女士也在那里买东西。看见摊上挂着的挖空的红萝卜里面种着新麦秧,她不住地夸赞那东西的巧雅,颜色的鲜明,可是因为手里东西太多,不能再拿,割爱了。等她走后,我不曾还价,赶紧买了一只萝卜,挑在手里回家。第二天一早又挑着那只红萝卜,按着狂跳的心,到她办公室去叩门。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灯上,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跑到教室里,嘴角不自觉地唱着歌,那一整天我颇觉得有些飘飘然之感。因为补习算术,我和她面对坐的时候很多,我做着算题,她也低头改卷子。在我抬头凝思的时候,往往注意到她的如云的头发,雪白的脖子,很长的低垂的睫毛,和穿在她身上匀称大方的灰布衫,青裙子,心里渐渐生了说不出的敬慕和爱恋。在我偷看她的时候,有时她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出神地露着润白的牙齿向我一笑,我就要红起脸,低下头,心里乱半天,又喜欢,又难过,自己莫名其妙。我从中学毕业的那一年,T女士也离开了那学校,到别地方作事去了,但我们仍常有见面的机会。每次看见我,她总有勉励安慰的话,也常有些事要我帮忙,如翻译些短篇文字之类,我总是谨慎从事,宁可将大学里功课挪后,不肯耽误她的事情。她做着很好的事业,很大的事业,至死未结婚。六年以前,以牙疾死于上海,追悼哀殓她的,有几万人。我是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得到了这个消息,车窗外飞掠过去的一大片的枫林秋叶,尽消失了艳红的颜色。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的流泪。藤野先生专项训练 答案:1、C2、(1)B(2)C(3)A3、(1)只不过(2)本义漂亮,这里是反语,意思是丑恶。(3)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的人。(4)本义为科举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5)很快地看一眼。4、(1)只不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表达作者对留学生的失望之情。(2)在上野赏樱花。不中不洋的打扮。学跳舞。(3)既是比喻又是夸张,辛辣地嘲讽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丑态。(4)反语,讽刺清国留学生丑样。(5)也有解散辫子的,这个“也”字起连接作用。 顶得学生制帽,这个“顶”是动词。(6)寻求救国真理,志趣在有几本书买。5、(1)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2)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3)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4)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6、前两件,后两件。7、(1)不是因果关系,这是在匿名信事件后,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歧视中国人的行为表现出愤激的感情。(2)第二年添教霉菌学 到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第句 呜呼,无法可想。(3)A在课中的日本学生 B闲看枪毙犯人的人(4)“那”是指示代词,指的是日本仙台讲堂里看影片时。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弃医学文。(5)A(6)副词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和“不”连用,表示看枪毙犯人的人无一 例外地喝采,表现这些人精神麻木,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状况的悲哀。(7)这些中国人精神上愚昧麻木,毫不觉悟,作者感到万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8)指的是在仙台医学院讲堂里看电影,电影中日本人枪毙中国人,周围还有许多中国人围观。(9)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 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 然是文艺了,所以弃医学文。(10)叙述议论8、(1)从小的方面看。(2)议论、抒情(3)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对先生高尚品格的高度评价。 对先生品格的热情赞颂。(4)使我们对藤野先生高尚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有力的表现了主题,作者热情的发自内心的赞颂也增强了对读者感染的力量。10、写作练习(20分)鲁迅先生写人,很善于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如写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就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又如写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衣着“模胡”,一个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出现在人们面前。你能不能用白描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