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6026941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念刘和珍君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画线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容(cng)不惮(dn)桀骜(ji)菲薄(fi)B赁(ln)屋 诧异(ch)立仆(p)殒身不恤(x)C攒(cun)射 寥落(lio)下劣(li)长歌当哭(dng)D惩创(chng) 尸骸(hi)喋血(xi)浸渍(z)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于死者毫不相干,在生者,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现在,只能如此而已。A假使 但 却 倘若 但是 就B即使 但 也 如果 那么 就C虽然 但 却 倘使 但是 却D虽然 但 也 如果 可是 而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l)他的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_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2)我作为这位大作家的弟子,就将拙作作为祭品,_在他的灵前吧!(3)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_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A暴发呈献微弱B爆发呈献微漠C爆发奉献微漠D暴发奉献微弱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说话向来口无遮拦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日前发表声明,就辱骂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事道歉,并称双方已商定会面日期延后。B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牢不可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C黄金、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D伴随着古典优雅的音乐,大幕缓缓拉开,两名名长袖善舞、身姿曼妙的舞蹈演员身着古装,为大家表演了经典的舞蹈梁祝。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真正的强者并不一定体现在表面,能否忍受一时的屈辱,才是气度博大、胸襟开阔的表现,才是成就大业必备的品质。B由宋仲基、宋慧乔主演的韩国电视剧太阳的后裔,受到了全国各高校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C要达到反腐的最终目标,不仅仅需要知难而上的勇气,还需要不为“杂声”所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的定力。D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处理、存储、采集、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6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为入选的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要求: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四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六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七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7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一连使用了“居然”“竟”“不料”“不信”“何至于”等词,这些词表现了什么?8第六部分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潜在意义?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9第七部分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从六、七两部分看,作者是如何看待学生请愿的?三、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凝望那道横眉卞毓方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围剿鲁迅曾是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鲁迅生前曾想出一本围剿集,展览一下“阴面的战法的五花八门”,供读者和他的文章对照了看。但由于精力不济或形势变化,始终没能完成。鲁迅生前的热望变成了遗愿,而这遗愿又一直拖到近年,拖到当事诸君大多魂归道山、化作乔木,才得以实现。出一本汇编要等一个花甲,那么五千年历史之长之久,又能编出几多拷贝真实、剪辑世象的奇书?如今才得以对照了看。也正由于当事人纷纷仙去,我们才能平心静气,不带一丝感情色彩。然而,我左看,右看,正看,反看,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最具时代光彩。这是因为我武断地认为他们,至少是他们中的多数,既没有像鲁迅那样,从异域盗来火种煮自己的肉,也没有像鲁迅那样,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既没有鲁迅那种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因此,就难以接受鲁迅的歌、哭、怒、骂,更无法吃透他那充满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复仇。这就自然分出了高下轩轾。我们说,元气就是元气,虚火就是虚火,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倒是因此而引发的鲁迅的驳诘,却如同刻刀于石,任怎么刮也去不掉。镜头闪跃。复兴门外大街,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的客厅。对面墙上是一幅油画肖像:鲁迅一手夹烟,一边眯眼盯着前方出神;他的视线的尽头,是那首“灵台无计逃神矢”的小诗。油画下方,搁着许广平和海婴的照片;海婴的那道横眉,看上去,和鲁迅的一模一样。往事如海,涌动着岁月的波浪,倏忽在我的心头弥漫开一片片烟波。我突然想到:在这世界上,谁最了解鲁迅?学#科网海婴吗?许广平吗?周作人吗?瞿秋白吗?毛泽东吗?不是,统统不是。“对于某些超凡卓绝的人物,真正了解他的,不是他的门生,不是他的亲友,也不是他的追随者、崇拜者,而是他的对手。”凝望着对面墙上鲁迅先生的画像,我想到了十年前写下的这段札记。而谁又是鲁迅先生的真正对手呢?鲁迅直接的有形的对手,固然包括上述论敌,进而言之,还包括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右派。在角斗场上血战过的,当能体会,常常是对手有多强大,逼得你也有多强大。鲁迅卓荦的文化品格和人格力量,正是在与对手的搏杀中脱颖而出的。但人们一般还是误读,或者片面理解了鲁迅。鲁迅毕生仇恨最烈、用力最专、下手最辣的,却是绵亘数千年的黑暗;是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是麻木怯懦的“看客”心理;是在黑暗中疯狂滋生的,仇“新”戮“异”的全社会排他力量;是混沌一团的国民性假若“黑暗”会说话,当会告诉你,它非常非常地痛恨鲁迅,比那些有形对手的痛恨要强过百倍、千倍!那些有形的对手,莫不祈祷鲁迅的文章速朽,以为那样一来,旧账全部勾销,怨鬼销声匿迹,世事从此归于太平。他们毕竟还算懵懂的。唯“黑暗”心知肚明,天下最希望鲁迅文章速朽的,不是别人,正是鲁迅自己。因为鲁迅文章速朽的前提,必定是“光明”遍布尘寰,“黑暗”遁入地狱,万劫不复。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有删改)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鲁迅生前曾想针对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别人对自己的围剿写一本围剿集,但由于种种原因,等了一个花甲他才将其汇编出来。B在作者看来,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之所以不如鲁迅的文章有光彩,是因为他们没有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也没有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C“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内容肤浅,不具备时代光彩。D鲁迅的论敌以及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民党右派等,所有这些便是鲁迅的全部对手。E鲁迅的论敌希望鲁迅文章速朽,而鲁迅本人也同样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但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12第2段中画线的“他们”指的是谁?作者在本段中着重写“他们”有何用意?1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3段的作用。14文章的结尾说:“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1.B2.C3.B4.A5.C6.示例: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奋然而前行”!7.说明了惨案的发生出乎作者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人之常情。8.作者把“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比喻为“煤的形成”,说明“请愿”的方式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的方式。运用比喻修辞,能更形象地揭示“请愿”的意义,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9.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凶残及其走狗文人的卑劣的愤怒和抨击,对中国女性从容不迫、勇于牺牲的赞扬。10.学生徒手请愿的教训是深刻的,斗争者应改变斗争的方式;请愿能让“苟活者”看到希望,能鼓励革命者更加奋勇前进。11.AD12.“他们”是指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围剿鲁迅”的人。着重写“他们”,意在以“他们”文章的肤浅来反衬鲁迅文章的深刻和永恒。13.首先,这段话通过一幅油画刻画了鲁迅的外貌,虽寥寥数笔,却十分传神地展现了鲁迅的精神特质。其次,在外貌描写时,重点强调了鲁迅的“横眉”这一特点,照应了文章题目。最后,引出下文对“谁最了解鲁迅”的论述。14.作者是运用了反语的手法来评价鲁迅。这里的“毒”字,更加突出了鲁迅对社会的认识之深,对“黑暗”剖析的力度之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