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元化动机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6003906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多元化动机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企业多元化动机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企业多元化动机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多元化的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西方理论和中国企业认识的异同研究贾良定/张君君/钱海燕/崔荣军/陈永霞原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 8 期【标题注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70202007。作者感谢南京大学商学院 2002级和2003级春季和秋季班的MBA学员,感谢汕头大学林丹明教授提供多元化文献目 录,尤其感谢第一作者的导师徐淑英(Anne Tsui)教授在研究方法上所给予的指导。文责 作者完全自负。【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内容提要】本文选择了 19812000年间140篇西方一流学术期刊上有关企业多元化的论 文、114位MBA学员的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开放式问卷,以及当今中国30位著名CEO 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公开言论为研究样本。首先,分别对3个样本的文本资料进行定性的 开放式编码和定性的因子分析,试图开发适用于中国情景的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 初步量表。其次,运用相似分析,比较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对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 选择认识的异同。第一,虽然两者都比较着重从资源和资产组合角度来考虑企业多元化动机, 但是西方理论界更强调资源、交易费用和代理因素,中国企业界更强调资产组合、政府政策 和制度因素。第二,西方理论界比较强调当企业面临威胁时进行多元化,而中国企业界比较 强调当企业有实力时进行多元化。第三,西方理论界非常强调所选产业的关联性,而中国企 业界比较平衡地考虑关联性和吸引力。【关 键 词】多元化/动机/时机/产业选择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多元化战略成为风靡全球的经营战略。20 世纪 90 年 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的成长壮大,很多中国企业也把多元化经营作 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虽然西方文献汗牛充栋,但针对中国企 业多元化的实证研究还刚刚起步,在综述了大量多元化文献基础上,Hoskisson & Hitt(1990, p.498)给出了 “多元化动机一多元化战略一企业绩效”的研究范式。如果在 中国情景下研究该范式所描述的关系,一些受文化、制度影响较大的概念,如多元化动 机以及多元化时机、产业选择(多元化战略),必须要在中国情景下检验其量表的效度 和信度。本文选择了 3个研究样本:一是19812000年间140篇西方一流学术期刊上 有关企业多元化的论文;二是114位MBA学员的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开放式问卷;三 是当今中国企业界中30位著名CEO有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公开评论和言论。研究目的 有二:一是基于演绎(样本1)和归纳(样本2、3)得到测量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 选择的量表条目,以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二是运用定性因子分析法,就多元化动机、 时机和产业选择的3个概念,分别对3个样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西方理论界和中 国企业界对此 3 个概念的认识之间的异同。一、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一)多元化动机 企业为什么要多元化?现有文献给出 6 个主要方面的理论解释。(1)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 是在一个管理框架组织下的生产性资源集合体(Penrose,1959, p. 24),企业成长(如多元化、购并)都应该寻求现有资源的利用与新资源开发之间的平衡(Wernerfelt,1984, p.172、178)。能力理论是资源论的发展,意欲成为能力领导者的企业倾向于围 绕核心能力进行水平多元化,而非垂直一体化(Hamel, 1994,p.30)。在实证研究中, 资源被分为有形资源(厂房、设备、技术等)、无形资源(经验与诀窍等)与资金资源 (流动性最强的资源)。有形资源的共享能导致多元化,无形资源同样也促进多元化 (Hoskisson&Hitt,1990;Chatterjee&Wernerfelt,1991;Farjoun,1998;Kochhar& Hitt,1998)。(2)交易成本理论。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认为,企业多元化的理 由是利用内部资本市场。由于高交易成本而存在不确定性和市场失败,企业往往内部化 使用其资产,而非外部化使用其资产或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获得某些服务。对那些高专用 性的资产和服务,企业尤其如此。其结果是,企业建立用于有效地分配资本的多分部结 构的内部资本市场。但是,可能由于操作性困难,关于市场失败对企业多元化的影响的 实证研究很少。(3)资产组合理论。组合理论认为,企业多元化投资能够平衡风险和稳定收 益。Markham(1973)认为,只要多业务公司的各业务现金流不完全相关,公司总体的 现金流的变动性,即总的风险,就由于多元化而降低。 Lubatkin&Chatterjee (1994) 研究发现,公司多元化与股票收益风险间是U型关系,因此,公司最小化经营风险的方 法是相关多元化而非专业化或无关多元化。(4)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代理人会采取与委托人利益不一致的行为(Jensen & Meckling,1976)。Amihud & Lev ( 1981) 是这方面实证研究的开创者。管理者进行多元化也许并不从资源、市场失败、政府政策 或资产组合等方面出发,而考虑降低自身就业风险和提高自身报酬水平(Hoskisson & Hitt, 1990;Lane, Cannella&Lubatkin, 1998;Amihud&Lev, 1999;Rose&Shepard, 1997)。(5)政府政策论。政府政策对企业多元化的影响主要是反托拉斯法和税法。Ravenscraf & Scherer (1987) 、 Markides (1995)等研究表明,在美国,直到20世 纪60年代,限制水平和垂直购并的反托拉斯法导致6070年代混合多元化的盛行;但 是到80年代,这些限制放松时,企业又盛行回归主业的购并。Auerbach & Reishus( 1988), Turk &Baysinger (1989)等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及早期美国股利税、公司税政 策与企业多元化之间的关系(转引自Hoskisson & Hitt,1990,pp. 472473)。(6)制度学派论。在研究转型经济或新兴经济的国家或地区企业多元化时, 普遍采取制度理论解释(Guthrie,1997; Khanna & Palepu, 1997; Li & Wong, 2003; 姚俊、吕源、蓝海林,2004)。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中,虽然市场机制发挥一定作用,但 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市场机制获取资源。这可能说明在解释中国企业多元化 动机和战略时,要考虑制度因素。(二)多元化时机 企业进行多元化战略时,总要进行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的分析,以判断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特征以及企业所拥有的实力情况。这便是“长处一短处一机会一威胁(SWOT)” 分析(Anthony, 1965; Ansoff, 1965; Andrews, 1971)。企业经营者对环境和实力的 判断,以确定多元化战略,这种时机的认识和选择是企业多元化战略分析和选择的一个 重要内容。这也是战略分析过程的基本范式。(三)多元化的产业选择多元化是通过“企业所经营的行业数目的增加”(Gor t,1962 )来实现企业成 长或扩张的一种经营方式。所以产业选择是多元比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大多数的多 元化文献中,产业选择都是从产业间的相关性来考虑的,如Rumelt (1974)根据各业务对总收入的贡献比例,将多元化类型分为单一业务、主导业务、相关业务和不相关业务 四大类,其中主导业务细分为纵向主导、控制主导、联系主导和无关联主导4种,相关 业务细分为控制性相关和联系性相关两种,不相关业务细分为多业务型和不相关资产组 合型两类。还有一种判断相关性的方法是,根据产业分类标准(SIC)的位数。波特明确给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双重指导原则(Por ter,1985, p.376): 是新产业与原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interrelationship),二是新产业的吸引力(attractiveness)。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的产业选择时,仅仅考虑产业间的关联性是不 充分的,还应该考虑新产业的吸引力。关联性分为有形关联、无形关联和竞争对手关联。 有形关联源于所选择产业与现有产业间共享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有采购关联、技术关 联、基础设施关联、生产关联、市场关联(Por ter,1985, p.324)。无形关联源于所 选择产业与现有产业间价值活动的相似性,如相同的基本战略、相同的买方、相似的价 值链结构、相似的重要价值活动等,从而可以转移管理经验和诀窍(Porter,1985, p. 324)。竞争对手关联源于竞争对手进入了或准备进入自身所没有进入的产业(Porter, 1985, p.325)。吸引力是由潜在入侵者、替代品生产商、供方、买方和现有竞争对手 这5种力量所决定的产业竞争状况和利润水平(Porter,1980, p. 6),具体表现为产 业的利润空间、市场空间、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固定和库存成本、政府政策等因素。二、研究样本一)样本1我们从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等 10本管理学、经济学一流学术期刊,搜集了 19812000年期间有关企业多元化的论文, 共140篇(见附表1)。近80%的文献来源于SMJ和AMJ (见附表2)。对多元化研究 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并在19862000年期间研究非常活跃(见附表3)。 在JSTORE和EBSC0两个数据库中,我们获得了所有140篇文献的全文电子版本(pdf. 格式)。研究小组认真阅读每篇论文,摘录文中有关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论 述,共得到字号10.5,单倍行距的40页,共计18000英文单词的论述资料。这是下一 步编码的资料。附表1 140篇多元化文献的作者、年代和来源期刊(样本1)Christensen & Montgomery, 1981, SMJHall & St John, 1995, SMJBettis, 1981, SMJBuchko, 1994, AMJRumelt, 1982, SMJWiersema & Liebeskind, 1995, SMJMontgomery, 1982, AMJRobins & Wiersema, 1995, SMJBettis & Hall, 1982, AMJSMJMarkides, 1995, SMJMontgomery, 1985, AMJLi, 1995, SMJPalepu, 1985, SMJIto, 1995, SMJBettis & Mahajan, 1985, MSCampbell, Goold & Alexander, 1995, HBRSilhan & Thomas, 1986, SMJNayyar, 1990, SMJKeats, 1990, JMHoskisson & Turk, 1990, AMRHoskisson & Hitt, 1990, JMHitt, Hoskisson&Ireland, 1990,Ginsberg, 1990, AMRFryxell & Barton, 1990, JMFombrun & Ginsberg 1990, SMJDess, Ireland & Hitt, 1990,Reed & Luffman, 1986, SMJTallman & Li, 1996, AMJSMJMontgomery & Wil son, 1986, SMJSharma & Kesner, 1996, AMJMcGee & Thomas, 1986, SMJSambbarya, 1996, SMJFahey & Christensen, 1986, JMSMJChatterjee & Lubatkin, 1990,Schleifer & Vishny, 1991, SMJRusso, 1991, AMJLubatkin & Chatterjee, 1991,Markides &Williamson,1996, AMJPrahalad&Bettis, 1986, SMJ1991, SMJ Lubatkin & Lane, 1996, AMEPorter, 1987, HBRLei, Hitt & Bettis, 1996, JMNapter & Smith, 1987, SMJ1991, JMS Kim & Kogut, 1996, OSJohnson& Thomas, 1987, SMJSMJChen, 1996, JMSHopkins, 1987, JMChang, 1996, SMJHopkins, 1987, SMJCarroll, Seidel & Tsai, 1996, SMJDubotsky & Varadarajan, 1987, AMJBrush, 1996, SMJBuhner, 1987, SMJArgyres, 1996, SMJWilliams, Paez & Sanders, 1988, SMJAnslinger & Copeland, 1996, HBRSmith & Cooper, 1988, SMJStimpert & Duhaime, 1997, SMJKeats&Hitt, 1988, AMJStimpert & Duhaime, 1997, AMJJones & Hill, 1988, SMJRowe & Wright, 1997, SMJHoskisson & Hitt, 1988, SMJMerino & Rodriguez, 1997, SMJHill & Snell, 1988, SMJAMJMarkides, 1997, HBRGrinyer, McKieman & YasaiArdekani, 1988,Krishnan, Miller & Judge, 1997, SMJ Grant & Jammine, 1988, SMJHitt, Hoskisson & Kim, 1997, AMJGrant. Jammine & Thomas, 1988, AMJ Farjoun & Lai, 1997, SMJGrant, 1988, SMJHoskisson, Harrison& Dubofsky, Hill & Hansen, 1991, SMJ Datta, Rajagopalan & Rasheed, Chatterjee & Wernerfelt, 1991,Rumelt, 1991, SMJWiersema & Bantel, 1992, AMJRusso, 1992, SMJNayyar, 1992, SMJLundauist, 1992, HBRJudge & Zeithaml, 1992, AMJHoskisson& Johnson, 1992, SMJGomez-Mejia, 1992, SMJDavis & Duhaime, 1992, SMJChatterjee & Blocher, 1992,SMJ Amburgey & Miner, 1992, SMJSeth & Easterwood, 1993, SMJNayyar & Kazanjian, 1993, AMRNayyar, 1993, SMJChen, 1997, RJECapon, Hulbert, Farley & Martin, 1988, SMJ SMJBusija, O Neill & Zeithaml,Balakrishnan,1988, SMJ1993, SMJ Bergh & Holbein, 1997, SMJAmit & Livnat, 1988, SMJSMJBergh, 1997, SMJReed & Reed, 1989, JMS1993, SMJ Anand & Singh, 1997,Ramanujam & Varadarajan, 1989,JMLane, CannellaSMJSMJ& Lubatkin.Nayyar, McGee & Thomas, 1989, SMJ1993, AMJKochhar & Hitt, 1998, SMJLubatkin & Rogers, 1989, AMJFarjoun, 1998, SMJKim, Hwang & Burgers, 1989, SMJBethel & Liebeskind, 1998, 1989, JMSBergh & Lawless, 1998, OS Beamish & daCosta, 1989, AMJLanei, Cannella & Lubatkin,AMJ Ginsberg, 1994, AMJ Geringer, SMJChang & Thomas, 1989, SMJSMJAmihud & Lev, 1999, SMJBaysinger & Hoskisson, 1989, AMJGeringer, Tallman & Olsen, 2000, SMJ Varadarajan & Ramanujam, 1990, JMSPalichi, Cardinal & Miller, 2000, SMJSimmonds, 1990, SMJShaffer & Hillman, 2000, SMJSeth, 1990, SMJKim, Hoskisson and Wan, 2004, SMJNguyen, Seror &Devinney, 1990, SMJJMMiles, Snow & Sharfman, 1993,1997, SMJLubatkin, Merchant & Srinivasan,Kim, Hwang & Burgers, 1993,Hoskisson, Hitt,Johnson&Moesel,Hoskisson, Hill & Kim, 1993,1998, SMJHarrison, Hall & Nargundkar,Ollinger, 1994, SMJLubatkin & Chatterjee, 1994,OSLamont, Williams & Hoffman,Mitchell, Shaver & Yeung, 1994, 1999, SMJMarkides & Williamson, 1994,Koch & Cebula, 1994, JMSKashlak & Joshi, 1994, SMJIto & Rose, 1994, SMJIngham & Thompson, 1994, SMJHitt, Hoskisson&Ireland, 1994,注: S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AM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JM=Journal of Management;JM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HBR=Harvard Business Review;AM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OS=Organization Science; AME=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MS=Management Science;RJE=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附表2 140篇文献的来源期刊分布情况(样本1) 来源期刊(10 )个 SMJAMJJMJMSHBRAMROSAMEMSRJE文献篇数902196533111附表3 140篇文献的年代分布情况(样本1)年代1981-1985198619901991799519962000区间文献8494537篇数注:另外还有2004年SMJ上的1篇文献。(二)样本22003年和2004年,作者担任南京大学2002级MBA春季和秋季班、2003级MBA 春季和秋季班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讲授工作。两个年级MBA学员共260人。在授课 期间,作者以课程作业形式请学生完成一份开放式问卷。开放式问卷形式为:您可能亲身决定过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决策,或可能非常熟悉身边某企业一次多 元化经营决策的实例。请您具体到某一个多元化经营的实例,详细谈谈该例中企业实行 该项多元化经营决策的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我们收到了252份有效的回答问卷(每份问卷都有回答者的个人背景资料)。 研究小组认真阅读每份回收问卷,根据四个标准对问卷进行筛选:(1)所讲多元化是 实际事例而非虚构的;(2)不是从网上、现成资料、或书本上直接摘录而来;(3)对 所讲多元化案例进行一定的分析,这些分析不是直接摘录现成资料的;(4)从回答者 个人背景资料中,回答者是基层或以上的管理者。通过比较、讨论,最终确定114份问 卷作为研究样本。114位回答者分布于企业管理各层级、企业管理各职能,并且75以 上回答者的年龄在3145岁,在企业实践中,他们具有较好代表性。同时,企业分布 于各行业,也具有不同所有制形式(现在,不少这些国有企业都进行了改制),独立公 司和子公司数目差不多,企业平均规模较大(平均人数2500多人),平均成立时间较 长(将近16年,平均差不多于1988年成立),这些也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见 附表4)。附表4114位MBA学员及其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2)人数%企业数%性女2320.2企业性质国有企业6657.9别男9179.8私营企业2622.8小计114100.0中外合资1412.3年25-302219.3外商独资76.1龄31-356557.0其他10.936-452118.4小计114100.046以上65.3是否另外是6052.6小计114100.0一家公司否5447.4职高层3127.2的子公司小计114100.0位中层5144.7能源/公用事业1714.9基层3228.1制造业1714.9小计114100.0通讯/高科技1311.4职一般管理2219.3房地产/建筑1311.4能市场营销2118.4金融/保险1311.4项目管理1714.9咨询/服务119.6生产管理1311.4企业所属运输/分销119.6研究开发1210.5行业医药卫生43.5后勤119.6零售21.8信息管理43.5娱乐/传媒21.8人力资源管理32.6餐饮/酒店10.9财务/会计54.4外贸43.5其他65.3其他65.3小计114100.0小计114100.0续附表4114位MBA学员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2)企业数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企业成1120.178215.8815.7立年数企业职1145500002589.676634.9工总数整理1 1 4份开放式问卷,我们得到80页、1 0万余字的资料,用于下一步的编 码。(三)样本3我们选择了30位有影响的中国企业总经理,如海尔张瑞敏、联想柳传志、春 兰陶建幸、娃哈哈宗庆后、万向鲁冠球、华为任正非、步步高段永平等。这些企业家平 均年龄51岁,平均在1989年成为企业的总经理,其所经营的企业2004年的平均销售 额高于174亿人民币。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私营制造业、通讯高科技产 业(见附表5)。附表5 30位CEO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样本3)企业私营人数25%83.3企业广东企业数6%20性质集体310总部浙江620国有26.7所在北京516.7小计30100省/市上海310企业制造业1963.3江苏26.7所属通讯/高科技826.7山东26.7行业房地产/建筑业310陕西26.7小计30100其他413.2小计30100企业数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年龄(2005 年)30376850.978.985接管企业 时间(公元年)301969200119896.641销售额2551000173.79235.43(亿元)*只获得其中25家企业的售额,其中6家是2002年的销售额,3家是2003年 的销售额,16家是2004年的销售额。我们搜集了2000年以来这30位企业家有关企业多元化的公开观点和言论。这 些公开的观点和言论有两种形式:一是访谈的问答形式,二是以企业家名字发表的论文 和会议发言。我们整理得到了150页达21.85万字的资料,平均每位企业家的观点和言 论材料为7283字,其中最短的628字,最长的2万字。这是下一步编码的资料。三、研究方法和程序本研究按研究程序,对样本1 (140西方文献摘录资料)、样本2 (114份MBA 学员开放式问卷资料)和样本3(30位CEO的公开观点和言论)就多元化动机、时机和 产业选择分别进行定性开放式编码和定性因子分析。(一)定性开放式编码(quali tat ive open coding)编码是指将访谈、文件等数据分解、概念化并整合以形成理论的分析过程(Strauss & Corbin, 1998, p. 3)。定性编码(qualitative coding)无需将数据数 字化。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是指在数据中识别概念,并发现概念的性质和维度 的分析过程(St rauss & Corbin, 1998, p.101)。在本文中,我们采取的是定性的开 放编码方法,它有3个特征:(1)没有预先给定的概念和理论结构;(2)无需将数据 数字化;(3)在数据中去识别概念,并发现概念的性质及其具体解释维度。我们采取 了逐行分析和整句/段分析两种方法。其中3位作者采取双盲方式(double-blind)对样本1、样本2和样本3分别 就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同时进行定性开放式编码。编码的要求是:对于140篇 英文文献的资料,同一篇论文中相同作者提出的相同观点,只编码一次;对于114份开 放式问卷和30位CEO公开言论资料,同一问卷或同一人的相同观点仅编码一次。由研 究主持者整理每位编码者的编码。整理完成后,主持者和3位编码者就不完全3人一致 的条目进行讨论。讨论前,编码条目3人一致率、2人一致率见表1。由表1可知,除 西方文献的时机和产业选择编码的一致率较低外(3人一致率和2人一致率之和分别为 42和50),其他都超过60,其中西方文献的动机编码的3人一致率和2人一致 率之和高达83,所以编码信度总体来看较好。讨论后,对一致同意的条目进行修改, 并删去语意含糊、不明确的条目,得到各样本的多元化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条目, 具体数目见表2。表1分析过程中各步骤讨论前的一致率汇总样本1:西方理论界样本2:中国企业管理人员样本3:中国企业CEO3人一致率() 2人一致率()3人一致率() 2人一致率()3人一致率() 2人一致率()开放式动机552847312535编码时机93321452938产业选择311922393431定步动机642852363944性骤时机93499.50.598因一一产业选择1007327946子步动机463867295048分骤时机613948445143析二产业选择533063286435表2 3个样本在分析过程的各步骤中讨论后的条目数样本1:西方样本2:中国样本3 :中理论界企业管理人员国企业CEO开放式动机369326126编码时机4618395产业选择52126107定步动机345 (-24)267 (-59)126 (0)性骤时机45 (-1)186 (+3)91 (-4)因一产业选择50 (-2)112 (-14)107 (0)子步动机353 (+8)266 (-1)124 (-2)分骤时机46 (+1)186 (0)90 (-1)析二产业选择43 (-7)111 (-1)100 (-7)注:()中的数字是讨论后增加或删除的条目数。如动机的345(-24)表示369-24=345,即讨论前条目数为369条,经讨论删除意见不能统一或意思含糊的24个 条目,得到该步骤讨论后的345个条目。(二)定性的因子分析(quali tat ive fac tor analysis)这一过程类似于定量数据研究中的因子分析,它包括3个步骤(Eisenhardt,1989):第一步骤:在最初总体理论框架指引下,将编码所得的条目分成主要类别;第 二步骤:将每一主要类别下的条目进一步分成子类别;第三步骤:研究每一个子类别下 的条目,给每一个子类别定义或命名。其目的在于从大量的定性数据中提炼主题,即发 现概念的性质及其具体解释维度。步骤一:根据理论,将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的条目归类其中3位作者采取双盲方式,根据条目的意思,(1)将各样本的动机条目归为资源论、组合论、代理论、交易成本论、政策论、制度论6 大类别;(2)将各样本 的时机条目归为实力、不足、机会、威胁4 大类别;(3)将各样本的产业选择条目归 为关联性、吸引力两大类别。凡是不能归为给定类别的条目,都将归为其他。由研究主持者整理3 人归类结果。整理结束后,主持者和3 位编码者就不完全 3 人一致的条目进行讨论。讨论前,归类的 3 人一致率、2 人一致率见表 1。由表 1 可知, 归类的 3 人一致率和 2 人一致率之和最低为83,大多数为100,所以归类信度很高。 讨论后,对一致同意的条目进行修改,并删去语意含糊、不明确的条目。该步骤讨论后, 删除或增加的条目数请见表2。步骤二:将每一主要类别下的条目进一步分成子类别其中 3位作者采取双盲方式,根据条目的意思相近性,对上一步骤所得到的各 大类别下的条目进一步分成子类别。由研究主持者整理3 人归类结果。讨论前,归类的 3 人一致率、2人一致率见表1。整理结束后,由表1 可知,归类的3 人一致率和 2 人一 致率之和最低为83,大多数为 90以上,最高的达100,所以子类别归类信度很高。 讨论后,对一致同意的条目进行修改,并删去语意含糊、不明确的条目。该步骤讨论后, 删除或增加的条目数请见表2。步骤三:给每一个子类别命名 其中3位作者采取双盲方式,对各子类别进行命名。由研究主持者整理3 人命 名结果。整理结束后,主持者和3 位编码者对每个子类别的命名逐一讨论。命名的原则是:仔细审视每一子类别中的每一个条目,总结子类别所表达的含义。去掉仅被提及一 次的条目,表 3、表 4、表 5 给出了命名结果,以及开放式定性编码和定性因子分析的总体结果。表3样本1样本3西方理论界(345) 中国企业CEO (119)资源基础论(193)资源基础论(56)有效地利用有形资源,如分销系统、技 金、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对企业多元化动机的认识样本2中国企业管理人员(161)资源基础论(103)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形资源,如销售渠道、资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有形资源,如资金、人才、术、制造设备、过剩的现金流(38) 经营渠道等(16)有效地利用无形资源,如管理能力和经 誉、技术、土地、人才等(47)充分利用现有的无形资源,如客户关系、声充分刊用企业现有的无形资源,如品牌、管理验、控制系统、营销能力和经验(50) 经验等(12)实现规模经济(18)做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18) 实现范围经济,获取协同效应(35) 实现产业链的延伸(7)降低成本,如固定成本、工资成本、运 拓成知识产权、管理等(11)做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19)实现范围经济,获取协同效应(9)降低成本,如资金成本、生产成本、市场开 通过产业整合,获取行业内的优势资源(3)本等(11)输成本和资本成本(8)阻止潜在竞争者或降低竞争者竞争力量(通过诸如交叉补贴、掠夺性定价、买卖中的互惠性、进入壁垒等机制)(7)提高企业市场力量和竞争地位(26)树立形象塑造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6)获取并扩张企业资源(11)资产组合论(102)资产组合论(125)资产组合论(58)拓展并利用市场机会(13)拓展新的市场和发展机会,培育新的增长点(42)拓展新的市场和发展机会,培育新的增长点(13)降低风险(35)分散经营风险(47)分散经营风险(11)提高企业利润率(11)获取高额、稳定的利润(19)获取利润(8)克服弱点,使企业走出绩效差的困境(8)克服主业发展空间的不足(8) 克服主业发展困难,包括内部困境和外部环境的适应环境不确定性,如供给、需求、技 限制(8)术、资本市场、产业结构的变化(20) 实现行业的互补发展(9)降低企业收益不稳定性(15)优化产业布局,稳固企业地位(9) 委托代理论(17)增加管理者利益,如减少就业风险、 增加报酬和提高地位(17) 交易成本论(26)交易成本论(3)建立内部资本市场,有利于内部融资(9) 建立内部资本市场,为资本运作提供载体 克服市场失效,降低交易成本(10)(5)获得信息不对称的好处(4) 获取整合的经济性(3)政府政策论(7)获得税收好处(5)规避重要的政策限制(2)实现行业的互补发展(9)委托代理论(4)企业领导捞取政绩的需要(2) 稳定业务队伍(2) 交易成本论(7)建立内部资本市场,有利于内部融资(2) (3)节约市场交易成本,减少被其他企业的控制其他(2)使企业走向国际化(2)政府政策论(12)避税(2)应对政府政策或绕开政策壁垒(3) 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及其优惠政策(3) 服从政府的行政干预(4)制度学派论(8)转岗分流,开辟新的就业门路(8) 其他的(2)获取垄断利润(2)注:()里的数字是条目数,该句代表了这些条目所表达的意思。对于140篇英文文献的资料,同一篇论文中相同作者提出的相同观点,只编码一次;对于114 份开 放式问卷和30位CEO公开言论资料,同一问卷或同一人的相同观点仅编码一次。已经 删除了仅提及一次的条目。表4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对企业多元化时机的认识 样本1样本2样本3西方理论界(36)中国企业管理人员(183)中国企业CEO(88)实力(6)实力(99)实力(56)企业拥有过剩的有形资源,如设备、资金、企业拥有进入新行业的充足的有形资企业拥有进入新行业所需的有形资源,如技术(4)源,如资金、人才、市场网络等(54) 人才、资金实力、技术、行销网络等(27)企业适当的无形资源,如技术上经验、分权企业拥有进入新行业的充足的无形资企业拥有进入新行业所需的无形资源,如 化组织的经验(2)理经验、企业文化、品牌等(12)业充分做强做大,经营成功(14)业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3)不足(5)主业经营不成功,如品牌知名度不高、获利能力不强(3)主业经营遇到了困难(2)机遇(4)机遇(7)环境不确定性下降(2)行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4) 市场正在成长(2)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好的商机(3)威胁(26)威胁(20)主业市场的发展潜力有限(16)业已经饱和或衰退,缺乏足够的增长空源,如管理能力和经验、社会关系、管品牌形象、客户群等(15)主主业充分做强做大,经营成功(18)主主业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10)企业有低成本扩张的能力(2)不足(4)主业竞争优势消失(4)机遇(12)新产业增长迅速,发展空间大(3)新政府某些优惠政策或政策放开给了新 行业机会(4)政府管制产生了新的商机(5)威胁(68)主业已经饱和或衰退,缺乏足够的增主主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3)长空间(23)间(11)主业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且变得不确定(2)主业竞争激烈(22)主业竞争激烈,利润摊薄(5)主业市场的技术发生变化且变得不确定(3)主业经营面临困境,有高风险(8)主业有咼风险,不稳定(2)企业的核心产业被管制,如反垄断管制(2)主业利润空间狭小或萎缩(15)主业发展受到了外部客观环境的限制(2)注()里的数字是条目数,该句代表了这些条目所表达的意思。对于140 篇英文文献的资料,同一篇论文中相同作者提出的相同观点,只编码一次;对于114 份开放 式问卷和30位CEO公开言论资料,同一问卷或同一人的相同观点仅编码一次。已经删 除了仅提及一次的条目。表 5 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对企业多元化产业选择的认识样本1西方理论界(38) 关联性(36) 技术关联(10) 握(9) 无形关联(10) 市场关联(9) 基础设施关联(3) 的产业(3) 采购关联(2)(6)生产关联(2)吸引力(2)市场前景良好的产业(2) 前景良好的行业(22)(7)样本2中国企业管理人员(109) 关联性(66)技术关联(12)无形关联(15)市场关联(16)基础设施关联(2)资源共享(7)业务互补(6)业务相似或相关(8)吸引力(43)市场前景良好的产业(14)样本3中国企业CEO (97)关联性(37)技术关联、获取和掌无形关联(7)市场关联(6)能发挥企业核心优势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与主业相关的产业(6)吸引力(60)市场需求量大、发展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利润回报较高的产业(16)行业(3)国家产业政策允许或鼓励的产业(4)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4)进入门槛低、投入不大的新产业(3)进入门槛低的行业(6) 竞争不激烈的产业(2 )竞争不激烈的行业(6)投资回收期短的项目(2)技术在国际上领先的收益稳定、风险小的产业(2)风险小,收益稳定的产业(2)具有国家或地区地 缘比较优势的产业(5)能提高企业知名度, 具有巨大广告效应的产业(3)进入门槛比较高的 产业(2)注:()里的数字是条目数,该句代表了这些条目所表达的意思。对于140篇 英文文献的资料,同一篇论文中相同作者提出的相同观点,只编码一次;对于114份开 放式问卷和30位CEO公开言论资料,同一问卷或同一人的相同观点仅编码一次。已经 删除了仅提及一次的条目。四、三样本所得结果的比较分析(一)西方理论界与中国企业界对多元化动机的认识异同分析 根据表3计算出频数分布表6,再根据频数分布表计算出卡方相似性的表7, 并对样本和动机进行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绘制出两维空间中样本 和动机间的对应图(图1)。由表6、表7和图1,可以看出:表6 3个样本有关多元化动机的频数分布多元化动机资源论组合论代理论交易费用论政府政策论制度论其他小计样本1:西方19310217267345理论界55.90%29.60%4.90%7.50%2.00%100%样样本2:中国1031254712 82 261本企业管理人员39.50%47.90%1.50%2.70%4.60%3.10%0.80%100%样本3:中国565832119企业CEO47.10%48.70%2.50%1.70%100%小计3522852136198472548.60%39.30%2.90%5.00%2.60%1.10% 0.60%100%表7 3个样本的多元化动机频数分布的卡方相似性多元化动机资源论组合论代理论交易费用论政府政策论制度论其他样本1:西方理论界3.88-8.334.914.59-0.46-3.81-1.9样样本2:中国企业管理人员-4.444.89-1.68-2.743.899.10.22本样本3:中国企业CEO-0.052.69-3.45-1.43-3.12-1.312.75注:表中大的正相似值表示较大的相互关系,如西方理论界一行,3.88、4.91 和 4.59 分别表示资源论、代理论、交易费用论与样本1 西方理论界的认识有较强的关 系。这种关系在图1 上表现为,资源论、代理论、交易费用论和样本1 的4个点比较集 中。图 1 样本和动机间的对应分析图第一,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对多元比动机的认识共性是:着重从资源和资 产组合角度来考虑企业多元化的动机。这在图1 中表现非常明显,图1中,代表资源论 和组合论的两个点位于代表样本1、样本2、样本3的 3个点之间。第二,结合表3 给出的条目内涵,在资源和资产组合的两方面,认识共性很突 出,在资源方面,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都强调,多元化的动机是有效利用企业有形 和无形资源、实现规模和范围经济、降低成本、获取资源等。在资产组合方面,西方理 论界和中国企业界都强调,多元化的动机是拓展并利用市场机会、降低和分散经营风险、 获取利润、克服限制走出困境、调整结构适应变化、稳定收益。从表6、表7和图1 可以看出:样本1西方理论界比较强调资源论、交易费用 论和代理论方面的动机因素。样本 2 中国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比较强调组合论、政府政策 论和制度论方面的因素(卡方相似值分别为4.89、3.89 和 9.1),样本3中国企业 CEO 则比较强调组合论因素(卡方相似值为2.69)。在表7 中,虽然其他因素与样本3 的关 系比较强(卡方相似值为2.75),但是由于这两个的条目数量少(仅2 条),所以可以 不作重点比较。综合来看,西方理论界比较强调资源论、交易费用论和代理论方面的动 机因素,而中国企业界比较强调组合论、政府政策论和制度论方面的动机因素。并且总 体差异是显著的,卡方检验值为69.658 (p=.OOO),相关检验的Cramer s V值为0.219 (p=.000)。(二)西方理论界与中国企业界对多元化时机的认识异同分析计算频数分布表 8 和卡方相似性表9,以及绘制图 2,方法同上。在对多元化 时机的认识上,西方理论界和中国企业界差异比较大。如果说有相似的话,就是都比较强调当企业面临威胁时,企业进行多元化。另外,有关不足和机会考虑都较少。表8 3个样本有关多元化时机的频数分布多元化时机实力不足机会威胁小计样本1:西方6042636理论界16.7%0.0%11.1%72.2%100.0%样样本2:中国9941268183本企业管理人54.1 %2.2%6.6%37.2%100.0%员样本3:中国56572088企业CEO63.6%5.7%8.0%22.7%100.0%小计16192311430752.4%2.9%7.5%37.1 %100.0%注:X2=32.380 (p=0.000), Cramer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