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道长说打坐前守一及庄子心斋听息法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5964556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真道长说打坐前守一及庄子心斋听息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真道长说打坐前守一及庄子心斋听息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真道长说打坐前守一及庄子心斋听息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下内容是学生整理的,语音转文字。诸位参学或者复习 打坐环境1、 要做到坐垫上,或者枕头上,高1寸左右。2、 松衣服,冷热要适中.3、 环境在山村、有泉水、石头、风景好,卧室也可,不让人打扰,喧闹之处不太好4、 不能有脑后风,吵闹,神仙都怕脑后风。5、 光亮太亮了,不宜入静;光线太暗,易昏沉。6、 在早4-6点,晚9-11点打坐。中午也可打坐。吵闹之处,不盘坐,可以坐,不盘腿,闭目养神,练定力。声音大,易受惊吓,生病,惊恐伤肾心。7、 空气好的地方,防风处,天气冷时,膝盖、腰腿要盖住。夏天就不要盖了。8、 饮食上不能太甜、酸、辣、咸,要淡薄些。每天8杯水是错误的,要适量,适度。口干喝一点粥好。9、 烟酒。烟一定要戒掉。酒可少喝或不喝,补气养血的酒可以少喝一点,可以喝一点粮食酒(加入补齐养血的中药),水果酒。道门不能喝醉酒,不能贪杯。10、 打坐前零碎食物不要吃,七分饱就可以。吃饭要细嚼慢咽。打坐调息呼吸法门呼吸法门,调息法是命功,是筑基功夫。是为了入静,所有法门都是为了入静。1、不能用嘴巴呼吸,现代环境不好了2、呼吸分类:一种在喉,浅短的呼吸:一种在胸中,胸口位置;一种在腹部,需要打坐时间长,腹部自然呼吸;一种是八万四千毫毛呼吸,也叫体呼吸,功夫就很深了。3、打坐前,要吐故纳新。鼻吸口吐,慢慢做3到5次。4、太乙金华宗旨,有回光守中,回光调息,凝神入气穴。回光调息,息有四相,风相、喘相、气相、息相。调息的好处,可呼吸平正、心里沉静。沉,气定息住。息,从自从心。心上的自己,妄念。金华宗旨说,非聪明人行不得,非沉静人做不到。现在我们做的功夫是做聪明沉静功夫。5、按照金华宗旨上来守天心,眉间,难受。不舒服。金华宗旨适合极少数的上根器人做,聪明沉静人做。不适合我们绝大多数中下根器人做。6、调息,先要数息,随息,听息,忘息,止息,心息相依,凝神入气穴。数息,呼吸与意念相结合。鼻中一呼一吸为一息,数出息,不数入息,要修舍法,空法。要从一数到十,在从一数到十。数息要诀:两眼看一下鼻端后,稍微轻轻闭上。勿忘勿助。大多数人数出息入静,有个别人数入息易入静,就数入息入静。随息自然,师爷说,一呼一吸为之一息,随着一呼一吸,心里动正念,念太乙天尊,或者太乙,随息时念太乙,会入静。随息圣号法,净土法合一。太乙法门,生者,健康,无灾;死时,仗天尊救拔,好的去十方净土,差的仗天尊力救拔。常生善念毕生善道。心随息出入,心息合一,共进退。但这是太极境界的法门,是后天法门。听息听息,听其无声,总之,万千法门,只为一静。数、随、听、忘,止,也就入定了。要用心去听去感觉。到一定时候,感觉到呼吸停止,身心两定,两静,空了。止息法门,止息之前有忘息境界,忘呼吸或忘身体,止息久了,就是体呼吸,也就叫真息。在静中,身体健康,止息易出现,止息止于好的境界。止息后还要还息(从无呼吸到有呼吸),正常,人不可能长时间止息。7、太乙金华宗旨,从两目下功夫的人,需要是性功高的,或天生聪明沉静的人。是上等根器的人。我们中下根器的人,可从呼吸法门入手,从后天,命功入手。当命功出现了气定息住,才能去观守祖窍,泥丸宫。8、回光守中不行的,外要行善积德,内要练呼吸法门。一真道人(605259078)下午10:48:41庄子心斋听息法第一步:当起首做工夫的时候,心中思想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打搅,杂念如果不扫除干净,工夫很难做得好。第二步:念头归一了,就开始做工夫,用“听”字诀。普通所谓听,本是用两个耳朵听各种声音;此处所谓听,决不是听声音。人们就要发生疑问了:既说是听,必有所听的对象,不听声音,又听什么?这个问题,在各家注解上都找不到明确的回答。今日特为指出,初下手就是听鼻中呼吸之气。凡呼吸系统正常而不发生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没有声音,所以说“勿用耳听”;虽是没有声音,但自己却能够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细,纵然是聋子,也会有这个感觉,所以说“听之以心。第三步:听息的工夫做得时间长久,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神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尚未达到混沌境界,还稍为有点知觉,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很多时间,自然就完全无知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段暂时的过程中,与其说以心听气,使心和气相对立,不如说以气听气,使心和气二者之间泯去裂痕,所以说“听之以气”。此处虽仍旧“听”,实际上就是不要再着意于“听”,成语所谓“听其自然”、“听之而已”、“听他去罢”,这几个“听”字是此处最好的解释。第四步:初下手做工夫,注重在“一”字诀;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注重“听”字诀;假使长久的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也嫌过于执着,再后就要用“止”字诀了,所谓“听止于耳”,就是教人不要再着意于听。此时,功夫已渐渐的入于混沌境界,身中是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即是符合之义)。这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无觉的,外表上看来和睡着了一样,但内部的情况是不相同的。第五步:以前由浅而深的境界,一步一步的都经过了,最后到了“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工夫时候,心里常常想着要虚,反而不能虚了。全部工夫原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工夫,应该就先天境界去体会。若问如何叫作先天,这件事已越出疗养法范围之外,此处不必深谈。普通用静功疗病;只要做到身中神气合一的境界(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总结: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静功要求自然呼吸。听息的方法,就是两耳内听,即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注意:所谓“听息”,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入,本来要求无声。所言“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的去做,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的境界。一真道人(605259078)下午10:48:55记住这个心斋听息法一真道人(605259078)下午10:49:07结合之前所学好好运用一真道人(605259078)下午10:49:25好了上做安眠去一真道人(605259078)下午10:49:30上坐安眠去了明忠(573928712)下午10:50:03明忠(573928712)下午10:50:18老师晚安自然(3127523879)下午10:52:04感恩师父!师父晚安!打坐调心 观守1、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修行人要学一门技术,养身家。为道日损,修行人要减少自己的欲望,杂念。日间杂念多,心猿意马,心中杂念,要去掉,知杂念亦是进步。杂念最麻烦的,念多怎么办?要修忏悔或修导引。身体不好的,修导引,先修7分命,3分性;身体好的,先修7分性,再修3分命。对杂念,要不迎不拒。要用断念法。断念法,看我念头来源,去掉。2、守窍有前提,要入静后守。守窍法,心念放在腹部,肚脐后,命门前,一片区域。守中黄庭。肚脐下是下黄庭,肚脐上是上黄庭。田,一片片,庭,亭子,立体。人的黄庭位置有变化,有的人的黄庭在肚脐上。很少有人守胸中膻中入静的。3、脑袋,头,乾元宫,天宫,初学守上窍,危险。腹部,脾胃,中宫土,坤卦。生金。守上窍,要气定息住时才可以。但真到气定息住时,就不用守上窍了。4、打坐时,先放松,松静后,两眼看一下鼻端,8-10秒,守中黄庭,正丹田。前方肚脐,后方命门。两肾之间起玉炉,坤土生乾金,似有似无。静坐要松静。5、听息法,心意放在呼吸上,耳朵听呼吸的出入声,数、随、听、忘,止,心息相依,守窍。6、除杂念法。贪嗔痴要慢慢消除。贪,要少私寡欲,去贪重在修舍心,布施;嗔要修慈悲法门;痴要修因果承负观。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子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