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secret#(精选.)

上传人:桂梅 文档编号:15949263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secret#(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secret#(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_secret#(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值门市11亘集有眼公吕XIAMEN JIANAN GROUP COLTD晶尚名苑口标段厦门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8月28日晶尚名苑U标段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地上10#楼、11#楼十二层、12#- 18#楼十三层及 幼儿园三层,短肢剪力墙结构,静压预应力管桩基础。为了保证建构 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 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 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 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 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需对建筑物 进行沉降变形观测。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932、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 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 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 水准仪(DSZ2),水准尺采 用铟合金尺。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 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 具体情况采用不 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 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观测时间的要求 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 况必须定时进行, 不得漏测或补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 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 (如:次/30 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 (或数层 )为一观测周 期。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 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 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 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 1530 米为宜,均匀地分 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 特别要考虑到 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不能连续观 测而失去观测意义。沉降观测点布置如下:zhulong. corn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 五定”原则所谓 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 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 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 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 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5、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 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 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 细,做到步步有校核。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 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 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h=E-Eb 1.0 n表示测站数。(或 h=EEb 1.0 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前后视距: 30m(3) 前后视距差: 1.0m(4) 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5) 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 1.0mm(6) 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 N2 级别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 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 依 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1 、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 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 由建 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 (或城市精密导线点 )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 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1) 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 于 100 米。(2) 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 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 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大于 1.5 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 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 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 降观测点布点图, 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 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 保 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3、沉降观测 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 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 (基础局边 ) 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 (临 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 其精度要求高,施测时用 DSZ2 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 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 临时观测点 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 0.00 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 (为便于观 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 竣工,竣工后一年内,每月观测一次。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 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5、统计表汇总(1) 、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2) 、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 横坐标为时间坐标, 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 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 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 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 连 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3) 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 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 正确地指导施 工。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q= | Cm-ACn | /Lmn,A Cm,A Cn分别为 m, n点的总沉降量,Lmn 为 m, n 点的距离。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1) 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2) 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3) 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4) 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5) 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 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 气阿成。(7) 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8) 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 1mm 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7、曲线形状注意问题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问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 线,而是起伏状现象。这就分析原因,进行修正。 第二次观测出现回升,而以后各次观测又逐渐下降。可能是首次 观测精过低,若回升超过5mm时,第一次观测作废,若回升5mm内, 第二次与第一次调整标高一致。 曲线在某点突然回升。 原因: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致且水准点碰动后标高低于碰前标 高,观测点碰后高于碰前。处理措施:取相邻另一观测点的相同期间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之沉 降量。 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原因:一般是水准点下沉所致。 措施:确定水准点下沉值,与高级水准点符合测量,确定下沉重。五、各项工程投入:1、主要机具及材料使用计划序号 名称 数量 型号1 水准仪 1 台 DSZ22 钢尺 1 把 50m3 铟合金钢尺2 根2m2、劳动力使用计划 人员 测量工工程师 技工 人数(人) 3 5六、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2、作业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测量人员负责沉降观测的全部过 程,并进行司镜。 记录人员负责观测数据记录及资料的整理。跑尺人 员负责立水准尺。3、作业环境应具备的条件:天气晴朗,通视良好,风力小于二级。4、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标的准确线,在沉降观测点安装完后,沉降观 测标上安装专门的保护筒。七、观测频率1、建筑物出正负零后观测一次,后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均应进行观 测。3、从竣工后一年内,每月观测一次。八、安全保证措施1、在进行观测作业时,经常要进入交叉作业的危险区域,所以在每 次作业前测量人员必须了解现场观测线路及作业点周围的安全情况, 然后对记录及跑尺人员进行交底。2、所有观此人员在进行施工现场时必须带好安全帽,并密切配合, 争取快速、准确地完成观测任务。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 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