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温控技术研发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

上传人:蕉*** 文档编号:15858506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66 大小:13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温控技术研发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天津温控技术研发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天津温控技术研发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天津温控技术研发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绪论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7二、 项目建设地点7三、 建设背景7四、 项目建设进度8五、 建设投资估算8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9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10第二章 发展规划12一、 公司发展规划12二、 保障措施16第三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19一、 新能源车热管理19二、 年度计划控制19三、 温控在风电领域应用22四、 风冷技术趋势25五、 目标市场战略25六、 温控行业细分赛道32七、 储能温控市场33八、 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实施34九、 储能温控市场格局38十、 顾客忠诚38十一、 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39十二、 市场的细分标准43十三、 客户发展计划与客户发现途径49第四章 经营战略52一、 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方式选择52二、 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55三、 融合战略的分类57四、 企业战略目标的含义与作用60五、 差异化战略的适用条件61第五章 公司治理分析63一、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容63二、 债权人治理机制74三、 经理人市场77四、 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82五、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85六、 组织架构89七、 激励机制95第六章 SWOT分析102一、 优势分析(S)102二、 劣势分析(W)104三、 机会分析(O)104四、 威胁分析(T)106第七章 人力资源方案114一、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114二、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114三、 薪酬体系115四、 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119五、 培训教学设计程序与形成方案120六、 确立绩效评审与申诉系统的内容和意义125第八章 选址分析128一、 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131二、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132第九章 项目投资分析133一、 建设投资估算133建设投资估算表134二、 建设期利息13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5三、 流动资金136流动资金估算表136四、 项目总投资13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7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3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8第十章 项目经济效益140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4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3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4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5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47四、 偿债能力分析14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48五、 经济评价结论149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150一、 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150二、 财务管理的内容151三、 财务可行性要素的特征154四、 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155五、 现金的日常管理157六、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161七、 筹资管理的原则163第十二章 总结说明165报告说明随着风电机组规模增大,风电机组的功耗突破自然通风技术的冷却极限,在此背景下散热能力更强的强迫风冷技术应运而生。强迫风冷技术主要是通过引入风机方式来增强机舱内部的气流循环,提高对流换热能力。因而,强迫风冷技术除了关键部件风机外,其它与自然通风冷却并无区别。目前国内外风电机组风冷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机舱内部主要部件的布局优化以及机舱内部风道设计优化,其中海上风电机组由于所处的特殊海水环境,其机舱通常采用密闭设计。机舱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需要通过换热器来实现,从而导致换热效率有所下降。为强化海上风电的强迫风冷对流换热,因而引入了机舱内部空气射流系统,风电机组的齿轮箱和发电机通过自身的冷却系统与机舱尾侧的进风实现热交换,而机舱内部的其它部件(如控制柜,变频器和变压器等)则通过远程空气射流系统进行对流换热循环。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973.8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18.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3.56%;建设期利息7.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7%;流动资金347.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5.67%。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325.85万元,净利润567.8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7.10%,财务净现值1588.4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00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天津温控技术研发项目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建设背景风电机组的热管理是风电机组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碳减排的重要支撑力量,其中风电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风电机组正朝着单机功率大型化、装机总量规模化、运维管理智慧化以及来源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在风电发展过程中,时常出现由于风电机组大功耗部件(如发电机、齿轮箱、变频器及控制柜)过热导致故障停机甚至引发火灾等重大事故的案例。目前风冷和液冷技术作为常用的热管理方法,在现有风电机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单机功率和机组装机总容量的不断提升,风冷和液冷技术已经逐渐达到其冷却能力的极限,亟需发展新型高效冷却技术以保障未来风电机组长期可靠安全地运行。风冷技术:风电机组最早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冷却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将风电机组产生的热量带走;根据供风的主被动性,风冷技术可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风冷。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将风电机组产生的热量通过发电舱体配置的风道内空气携带流向外部大气环境,这种冷却技术在风电发展初期阶段最为常见,因为此时的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小,相应的热耗散也不大,仅通过自然通风就可以解决风电机组的冷却散热需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没有任何动力来源,自然通风冷却方式只能通过风电机组的布局优化和风道设计来进行强化。最常见的自然通风方式是利用“烟筒效应”和添加导流装置。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973.8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18.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3.56%;建设期利息7.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7%;流动资金347.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5.67%。(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618.9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431.4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3.74万元,预备费13.82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325.85万元,纳税总额348.50万元,净利润567.8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7.10%,财务净现值1588.4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00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973.811.1建设投资万元618.961.1.1工程费用万元431.401.1.2其他费用万元173.741.1.3预备费万元13.821.2建设期利息万元7.491.3流动资金万元347.362资金筹措万元973.812.1自筹资金万元668.112.2银行贷款万元305.703营业收入万元31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2325.855利润总额万元757.096净利润万元567.827所得税万元189.278增值税万元142.179税金及附加万元17.0610纳税总额万元348.5011盈亏平衡点万元848.87产值12回收期年4.0013内部收益率47.10%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1588.46所得税后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前瞻性;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成熟,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且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是推广型产品;项目产品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项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经评价分析是可行的;根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好,在财务方面是充分可行的。第二章 发展规划一、 公司发展规划(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公司秉承“不断超越、追求完美、诚信为本、创新为魂”的经营理念,贯彻“安全、现代、可靠、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发展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供应商。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将紧密契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类别,加大研发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实力以及市场地位。(二)扩产计划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相关领域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优势,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年增长,产能瓶颈日益显现。因此,产能提升计划是实现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公司将以全球行业持续发展及逐渐向中国转移为依托,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巩固并扩大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影响力。在产品拓展方面,公司计划在扩宽现有产品应用领域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保持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三)技术研发计划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在现有技术研发资源的基础上完善技术中心功能,规范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流程,引进先进的设计、测试等软硬件设备,提高公司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产品开发效率,提升公司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竞争实力,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公司将本着中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前瞻性技术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研发中心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从人、财、物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确保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公司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持续开发。(四)技术研发计划公司将以新建研发中心为契机,在对现有产品的技术和工艺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公司的研发设计能力、满足客户对产品差异化需求的同时,顺应行业技术发展,不断研发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自动化程度,在充分满足下游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强化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公司技术的行业先进地位,强化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是公司今后持续发展的关键。自主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保障,公司未来三年将重点关注专利的保护,依靠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提高盈利水平。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大量引进或培养技术研发、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以培养技术骨干为重点建设内容,建立一支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搭配的人才队伍,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公司将采用各种形式吸引优秀的科技人员。包括:提高技术人才的待遇;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实行对口培训等形式,强化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行就地取才、内部挖掘和面向社会广揽人才相结合。确保公司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司将加强与高等院校、研发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整合产、学、研资源优势,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并举的方式,持续提升公司技术研发水平,提升公司对重大项目的攻克能力,提高自身研发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五)市场开发规划公司根据自身技术特点与销售经验,制定了如下市场开发规划:首先,公司将以现有客户为基础,在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以求充分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不断增加现有客户订单;其次,公司将在稳定与现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同时,凭借公司成熟的业务能力及优质的产品质量逐步向新的客户群体拓展,挖掘新的销售市场;最后,公司将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提升公司售后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公司整体服务水平,实现整体业务的协同及平衡发展。(六)人才发展规划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资源,为了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公司将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培训、薪酬、绩效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潜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公司将立足于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引进。通过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和评估机制,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公司将根据不同部门职能,有针对性的招聘专业化人才:管理方面,公司将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需要招聘行业内专业的管理人才,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技术方面,公司将引进行业内优秀人才,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公司核心技术储备,并加速成果转化,确保公司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公司将建立人才梯队,以培养管理和技术骨干为重点,有计划地吸纳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公司,形成高、中、初级人才的塔式人才结构,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未来公司将强化现有培训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并根据公司的发展要求及员工的发展意愿,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公司将采用内部交流课程、外聘专家授课及先进企业考察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员工技能。人才培训的强化将大幅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队伍进一步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步伐。公司将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结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潜力挖掘的激励政策。根据员工的服务年限及贡献,逐步提高员工待遇,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力打造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敬业爱岗、开拓创新的员工队伍,从而有效提高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二、 保障措施(一)加大科研力度,推动产业配套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技术研发推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列入各级科技专项计划,优先给予成果奖励。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二)明确任务分工,协调部门配合健全协商机制,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产业建设项目立项、投资安排等相关工作,加快推动规划的实施。落实规划实施的各项责任制度。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各负其责,加强联动,协同推进,制定完善促进产业改革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形成推动产业改革发展的合力。(三)开展试点示范以建设综合创新试点为契机,开展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一批知名产业园区、知名企业品牌、优势特色产品和新型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多种媒介,重点宣传各地的产业发展经验和做法,宣传一批在产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单位(组织)、优秀企业家及先进个人。(四)加大扶持力度一是研究推动产业项目的激励政策,采用补贴、落实相关税费政策等手段,激励产业项目建设;二是产业示范项目激励,采用补贴、优先评优等方式鼓励建设单位积极申报产业评价标识、产业示范项目。(五)切实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有意识、有计划地做好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建设等工作;以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营造人才施展才能的环境。特别重视对顶尖人才培养和引进,逐步形成以顶尖人才引领、具有开发能力的人才为骨干、具有专业技能人才为基础的“宝塔”型人才结构队伍;建立奖惩分明、优胜劣汰的机制,保持科技队伍的战斗力和活力;对已有的专业人员,要结合工作实际做好知识更新工作。(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产业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应用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与国外产业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及时准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趋势。鼓励企业与国外产业先进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鼓励企业创造条件到境外设立产业研发机构,努力掌握产业核心技术。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本地设立产业研发机构、人才培训中心,争取更多高端产业项目落户本地。第三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一、 新能源车热管理早期的汽车研究中其实并没有热管理这个细分领域,然而随着汽车消费者对空调的舒适度要求以及对节能降费的要求逐步提高,以及国家对油耗排放等要求逐步提高,汽车热管理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汽车电动智能化浪潮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2021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更是分别达到355万辆和352万辆,同比增速均超过155%;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达到266万辆和260万辆。与传统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相比,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也更为复杂,在系统效率、控温精度方面也有更高要求。传统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基本是围绕其动力系统展开,而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更多的是需要依靠PTC和热泵,同时电池的工作特性也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控温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和安全等问题也尤为重要,观研天下表示由此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汽车热管理需求的确定性较高。二、 年度计划控制主要用于检查营销效果是否达到年度计划预期,对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费用等指标进行控制,确保年度计划所规定的销售、利润和其他目标能够实现。(一)销售分析销售分析衡量并评估实际销售额与计划销售额的差距。具体有两种方法:1、销售差距分析主要用来衡量造成销售差距的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当中既有售价下降的原因,也有销量减少的原因。没有完成计划销售量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企业还要进一步分析销售量减少的原因。2、地区销售量分析用来衡量导致销售差距的具体产品和地区。有必要进一步查明原因,加强该地区的营销管理。(二)市场占有率分析销售分析一般不反映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还要分析市场占有率或市场份额,揭示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比如一家企业销售额的增长,可能是它的绩效较竞争者有所提高,也可能是整个宏观环境得到改善,市场上所有的企业都从中受益,而这家企业和对手之间的相对关系并无实质变化。企业和营销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造成市场占有率波动的原因很多,需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1)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有可能出于企业战略的考虑。有时候企业调整其经营战略、营销战略,主动减少一些不能盈利的产品,导致总销售额下降,影响了市场占有率。如果利润反而有所增长,这种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就是可接受的。(2)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也可能是新竞争者的进入所致。通常新竞争者的加入,会引发其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一定程度下降。(3)外界环境因素对参与竞争的各个企业,影响方式和程度往往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同一行业各个企业都发生影响,但不一定所有企业及同类产品都受到同样程度的影响。有些企业推出创新的产品设计,在市场上争取到较多的客户,市场占有率反而可能上升。(4)分析市场占有率,要结合营销机会。机会好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一般应高于机会程度低的竞争者,否则其效率就有问题。正常情况下,市场占有率上升表示绩效提高,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反之,说明在竞争中不利。(三)营销费用率分析年度计划控制还要确保企业在完成计划指标时,费用没有超支。因此要分析各项费用率,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如果费用率变化不大,在安全范围内,可暂不采取任何的措施;如果变化幅度太大,上升速度过快,接近或超出上限,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年度计划控制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确定年度计划中的月份目标或季度目标;监督营销计划的实施;如果营销计划执行中出现不可接受的偏差,一定要找出原因;采取补救或调整措施,以缩小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计划指标,使之更切合实际;或调整营销战略,以利于计划指标实现。如果指标和战略、措施等没有问题,那就要从营销计划的实施查找原因。三、 温控在风电领域应用目前,温控设备广泛用于电力工业中的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各个环节,涉及直流输电、新能源发电、柔性交流输配电及大功率电气传动等领域。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目前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流器、发电机、光伏发电逆变器等新能源发电核心设备的冷却。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及动力传动系统功率的不断提升,兆瓦级机组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变流器和电机所使用的器件功率密度也相应越来越高;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是直流电源,而负载是交流,必须使用逆变器进行变流。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容量越来越大,要求并网的电压等级和转换效率逐渐提高,逆变器的功率也越来越大。逆变器功率越大,其使用的电气器件功率密度越高,采用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已无法解决其冷却需求,而水冷是目前最先进最可靠的解决方案,新能源变流器用纯水冷却设备应运而生。风电机组的热管理是风电机组长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碳减排的重要支撑力量,其中风电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风电机组正朝着单机功率大型化、装机总量规模化、运维管理智慧化以及来源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在风电发展过程中,时常出现由于风电机组大功耗部件(如发电机、齿轮箱、变频器及控制柜)过热导致故障停机甚至引发火灾等重大事故的案例。目前风冷和液冷技术作为常用的热管理方法,在现有风电机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单机功率和机组装机总容量的不断提升,风冷和液冷技术已经逐渐达到其冷却能力的极限,亟需发展新型高效冷却技术以保障未来风电机组长期可靠安全地运行。风冷技术:风电机组最早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冷却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将风电机组产生的热量带走;根据供风的主被动性,风冷技术可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风冷。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将风电机组产生的热量通过发电舱体配置的风道内空气携带流向外部大气环境,这种冷却技术在风电发展初期阶段最为常见,因为此时的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小,相应的热耗散也不大,仅通过自然通风就可以解决风电机组的冷却散热需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没有任何动力来源,自然通风冷却方式只能通过风电机组的布局优化和风道设计来进行强化。最常见的自然通风方式是利用“烟筒效应”和添加导流装置。随着风电机组规模增大,风电机组的功耗突破自然通风技术的冷却极限,在此背景下散热能力更强的强迫风冷技术应运而生。强迫风冷技术主要是通过引入风机方式来增强机舱内部的气流循环,提高对流换热能力。因而,强迫风冷技术除了关键部件风机外,其它与自然通风冷却并无区别。目前国内外风电机组风冷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机舱内部主要部件的布局优化以及机舱内部风道设计优化,其中海上风电机组由于所处的特殊海水环境,其机舱通常采用密闭设计。机舱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需要通过换热器来实现,从而导致换热效率有所下降。为强化海上风电的强迫风冷对流换热,因而引入了机舱内部空气射流系统,风电机组的齿轮箱和发电机通过自身的冷却系统与机舱尾侧的进风实现热交换,而机舱内部的其它部件(如控制柜,变频器和变压器等)则通过远程空气射流系统进行对流换热循环。风冷技术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易于集成以及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在风电机组热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风冷技术的传热媒介为空气,其冷却效果易于受到环境、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而且由于空气的比热容较小,温控响应速度慢,容易出现风电机组机舱内温度不断上升从而发生故障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由于风冷技术需要机舱提供进出口,使得灰尘、颗粒以及盐雾极易进入到机舱内部腐蚀电子器件,不利于风电机组(特别是海上风电机组)的长期可靠安全运行。四、 风冷技术趋势在相同的入口温度和极限风速及流速下,液冷电池包的温度在30-40摄氏度,而风冷电池包的温度要在37-45摄氏度;液冷的温度均有性更好。运行能耗:经试验研究,为了达到相同的电池平均温度,风冷需要比液冷高2-3倍的能耗;相同功耗下电池包的最高温度,风冷比液冷要高3-5摄氏度;液冷的功耗更低。电池热失控风险:由于空气比热容、对流换热系数小等因素,电池风冷技术换热效率低,电池发热量增大,会导致电池温度过高,存在热失控风险;液冷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电池的热失控风险。五、 目标市场战略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种需求的顾客群体,对市场进行细分之后,企业面对许多不同的子市场,就要进行恰当的评价,结合自身的资源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战略(一)目标市场战略的类型1、无差异性营销战略指企业把整体市场看作一个大目标市场,不进行细分,用一种产品、统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对待整体市场实行此战略的企业基于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一种是从传统的产品观念出发,强调需求的共性,漠视需求的差异,因此企业为整体市场生产标准化产品,并实行无差异的市场营销战略。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福特公司仅靠着T型车款车型和一种颜色(黑色)占领了美国市场,至1914年时,福特汽车已经占有了美国一半的市场份额和较大的海外市场在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产品导向时代,企业多数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经营,实行无差异战略的另一种思想是企业经过市场调查,认为某些特定产品的需求大致相同或较少差异,比如食盐,因此可以采用大致相同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符合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成本的经济性。大批量的生产、销售,必然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无差异的广告宣传可以减少促销费用;不进行市场细分,相应减少了市场调研、产品研制与开发以及制定多种市场营销战略、战术方案等带来的成本开支。但是,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对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是不适宜的,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具有极其复杂的层次,某种产品或品牌受到市场普遍欢迎的情况很少,即便一时能赢得某市场,如果竞争企业都如此仿照,就会造成市场上某个局部竞争非常激烈,而其他部分的需求却未得到满足,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一大汽车公司都坚信美国人喜欢大型豪华的轿车,共同追求这一大的目标市场,采用无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之后,需求发生了变化,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小型、轻便、省油的小型轿车,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更没有适当地调整营销战略,致使大轿车市场竞争“白热化”,而小型轿车市场却被忽略,日本汽车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乘虚而入。2、差异性营销战略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需求与愿望大致相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分别为各个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或者说,企业多个营销组合共同发展,不同的营销组合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采用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有针对性地满足具有不同特征的顾客群,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以保洁公司为例,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其在中国市场根据不同目标市场及诉求推出了相应品牌。但是,这种战略也会由于产品品种、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的扩大化与多样化,致使市场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所以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优势,基本上也是差异性市场战略的劣势,只有能在总量上扩大销售才有意义。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有时需要“反细分”或“扩大顾客的基数”,作为对差异性营销战略的补充和完善。3、集中性市场战略集中性市场战略是将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细分市场后,只选择其中一个或少数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开发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实行集中营销。其指导思想是把人、财、物集中于某一个细分市场,或几个性质相似的小型市场归并的细分市场。不求在较多的细分市场组成的目标市场上占有较小的份额,而要在少数或较小的目标市场上得到较大的市场份额。集中性市场战略也称“弥隙”战略,即弥补市场空隙的意思。它适合资源较少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与大企业硬性抗衡,往往弊多于利,因而必须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微观生存环境。借用“生态学”的理论解释,生物的发展必须找到一个其他生物不会占领、不会与之竞争,而自己却有适应本能的微观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如果小企业能避开大企业竞争激烈的市场,选择一两个能够发挥自己技术、资源优势的小市场,往往容易成功。由于目标集中,可以大大节省营销费用和增加盈利;又由于生产、销售渠道和促销的专业化,也能更好地满足这部分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易于取得优越的市场地位。这一战略的不足是经营者承担风险较大。如果目标市场的需求突然发生变化,目标消费者的兴趣突然转移(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时髦商品),或是市场上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企业就可能陷入困境。(二)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1、企业能力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和资金等方面力量的总和。如果企业力量雄厚,且市场营销管理能力较强,即可选择差异性营销战略或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如果企业能力有限,则宜选择集中性营销战略。2、产品同质性同质性产品主要表现在一些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上,如水力、电力、石油等,虽然产品在品质上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但用户一般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因此,同质性产品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和提供的服务水平上。该类产品适于采用无差异战略。而对服装、家用电器、食品等异质性需求产品,可根据企业资源力量,采用差异性营销战略或集中性营销战略。3、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新产品上市往往以较单一的产品探测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和销售渠道基本上单一化,因此新产品在引入阶段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产品进入成长或成熟阶段,竞争加剧,同类产品增加,再用无差异经营就难以奏效,所以改为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略效果更好。4、市场的类同性如果顾客的需求、偏好较为接近,对市场营销刺激的反应差异不大,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否则,应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略。5、竞争者战略如果竞争对手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企业选择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略有利于开拓市场,提高竞争能力。如果竞争者已采用差异性战略,则不应采取无差异战略与其竞争,可以选择对等的或更深层次的市场细分战略或集中化营销战略。(三)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应注意的问题1、细分市场之间的联合与归并当企业实施差异性市场战略,选择若干数目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时,应密切关注各细分市场之间的关联性。根据某些单一的细分市场之间在原材料采购、制造设备以及销售渠道方面有较多的共同性,可重新设计组合归并为新的细分市场,其销售场所的装饰、仓储等成本会随着产品品种或数量的增多而降低。2、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入各细分市场当某个企业已确定将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时,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逐个进入每一个细分市场,进入的时间顺序企业应该做到严格保密,特别是不能让竞争者了解到企业进入各细分市场的计划方案。当然,逐个进入的步骤和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大程度上应视竞争对手的策略而定。这对企业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减少竞争,发挥企业的优势,集中力量进入竞争者尚未进入或本企业具有优势的细分市场,大大增强获胜的可能性,获得对单一细分市场进行集中营销的好处。二是可以减少风险。企业在第一个细分市场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地采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或选择专业化的战略进入第二个细分市场,如此逐步推进,使企业获得稳步成长。例如中国的中成药在进行国际化时,就是采取逐步推进的进入战略,首先从最容易的东南亚市场进入,推行中成药、中药材出口并举的策略,接着通过产品注册的方式进入日韩市场,最后通过保健食品、非处方药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如果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封闭型市场,显然,其市场进入计划会遇到许多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在此情况下,企业要运用大市场营销中权力与公共关系这两个特殊手段,开展“大市场营销”,找出进入该市场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常规的市场营销。3、目标市场的社会责任目标市场的选择有时会引起公众责任,营销者经常容易从弱势群体(如儿童及贫困人群)处获得不公平的利益,或促销有潜在危害的产品。例如,麦当劳也被指责向低收入的城市居民推出高脂肪、多盐的食品。在目标市场上,不仅要考虑公司的利益,还要考虑目标顾客的利益,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内容推销,往往可以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更多地得到来自社会的认可。例如,高露洁公司的儿童高露洁牙膏的广告使得孩子们刷牙的时间更长和更经常,这在获得家长认可和青昧的同时也达到了稳定客户群体的作用。六、 温控行业细分赛道温控行业下游应用场景众多,近年来伴随传统工业温控、储能温控、新能源车热管理、IDC机房温控等下游市场稳步增长,带动温控行业需求保持较快增长:传统工业温控:传统的工业温控场景,包括电力、化学、食饮冷链、加油站及油气回收、制药工厂等场景对温控设备均有一定需求。以电力温控设备为例:电力温控场景中,在发电、输电和配电等电力产业链主要环节,温控设备被广泛使用,且几乎是属于刚需。发电环节,通常是采用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满液式冷水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等温控设备系统实现发电机组冷却,以此保障发电机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输电环节,输电设备多采用封闭式结构,散热性差,因此需要采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等温控系统设备为输电设备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配电环节,需要温控设备系统来保障变压器、高压电器等配电设备运行稳定,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近些年来,我国火力发电(我国发电方式中历史最久,占比最大的一种发电方式)的发电量均不断增长。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我国火力发电量约为577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9%。随着国内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增长,我国发电、输电、配电环节的温控设备也随之增长。七、 储能温控市场储能应用场景涉及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及分布式微型电网等多种电力场景,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决定了储能技术的多元化。其中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应用规模已经从兆瓦级别的示范应用迈向吉瓦级别的规模化应用。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2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预计约为65GWh,至2030年可达1160GWh,其中来自发电侧的需求高达七成,是最主要支持电化学储能装机的动力来源。2025年储能温控市场空间有望达165亿元:按照2020年披露的数据,储能温控部分价值量约占到整个储能系统价值量的3%-5%,根据国家政策对储能系统降本的要求,多元化储能系统将得到有力推动,储能温控环节的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根据GGII统计,2021年电力储能系统出货量为29GWh,同比增长341%,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高增长正带动储能温控快速发展,根据GGII测算2022-2025年中国储能温控市场规模将从46.6亿元增长至164.6亿元,CAGR为52.3%。液冷作为中长期技术方案,市场渗透率或将逐步提升,GGII预测2025年液冷市场占比将达到45%左右。八、 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实施(一)绿色营销的兴起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人类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毁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大自然的报复促使人类猛醒,绿色需求便逐步由潜在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的满足,转向物质、精神、生态等多种需求与价值并重。有支付能力的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赖以形成的推动力,并决定了绿色市场规模的形成与发展。1968年,在意大利成立的罗马俱乐部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不等于GDP的上升。1972年6月,联合国首次召开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全球性环保行动计划和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纷纷推出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计划”。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我国粮油食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受阻,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开始有紧迫感。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食品开发,1984年在广州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绿色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已扩展到其他领域。1990年研制成功了高容量,胶体电池;1994年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苦参烟碱乳剂,获得日内瓦博览会金奖。1994年,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采用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的绿色食品标志。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1995年年初,全国已有28种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除食品外,其他绿色产品也不断研制成功。随着绿色产品的开发,绿色商店已在一些大城市相继建立。从绿色意识的觉醒、绿色需求的发展、绿色产业的形成、绿色体制的建立到绿色理论的创建,中国21世纪议程在行动中。(二)绿色营销的实施绿色营销实施的步骤,一般包括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收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和绿色营销组合。下面主要简述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1、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在全球绿色浪潮兴起的时代,企业应基于环境和社会利益考虑,在搜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能够体现绿色营销内涵的战略计划,以便有利于长期发展。绿色营销战略应明确企业研制绿色产品的计划及必要的资源投入,具体说明环保的努力方向及措施。绿色营销战略应以满足绿色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既要满足现有与潜在绿色需求,还要促进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需求的发展。绿色营销战略要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争取获得绿色标识,制定绿色企业形象战略。绿色营销将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实现合理的“绿色盈利”,从长远看这是绿色营销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2、制定绿色营销组合绿色营销强调营销组合中的“绿色”因素,首先要重视绿色消费需求的调查与引导,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不仅对社会发展或环境改善有所贡献,而且能有效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冲破人为设置的“绿色壁垒”,适应“环保回归”热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主要考虑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产品与包装对环境所造成的干预和影响,力求在生产、消费及废弃物回收过程中降低公害,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正确有效的绿色渠道是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慎选绿色信誉好的中间商,而且要选择和改善能避免污染、减少损耗和降低费用的储运条件。绿色价格应反映生态环境成本,包括产品消耗及环境改善支出,确立环境与生态有价的基本观点,贯彻“污染者付款”原则,促进生态化、低污低耗的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绿色促销要利用传媒和社会活动,传播绿色企业及产品的信息,为企业的绿色表现作宣传。通过赞助、捐赠等对有关环保的组织及活动,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广告要突出绿色产品的特点,突出环保靠全社会的力量,靠每个人的贡献。广告投入和广告频率要适度,防止因广告而造成资源浪费和声、光等感官污染。绿色管理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营销活动过程中的管理方式,通过全员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地实施绿色营销,切实做好环保工作。九、 储能温控市场格局当前储能温控市场参与者主要由具备技术相似性的行业参与者跨行业切入:目前国内储能温控主要由数据中心温控企业、工业冷却设备企业、以及汽车温控企业布局。从技术上来看集装箱储能温控和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温控在技术上最相似,汽车用热管理的相似性则来自于温控对象都是电化学电池,均需应对户外工况变化。不同行业的企业相继切入储能温控赛道,抢占初期储能温控市场,储能温控市场格局初显。英维克是国内最早涉足电化学储能温控的厂商,加之自身的技术积累,目前占据储能温控绝对优势地位,其2021年储能温控业务收入已达约3.37亿元。十、 顾客忠诚高度满意是达到顾客忠诚的重要条件。不过,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竞争环境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会有差异。所有市场的共同点是,随着满意度的提高,忠诚度也在提高。但是,在高度竞争市场(如汽车和个人电脑市场),满意的顾客和完全满意的顾客之间的忠诚度有巨大差异;而在非竞争市场(如管制下的垄断市场本地电话市场),无论顾客满意与否都保持高度忠诚。尽管在某些场合,顾客不满意并不妨碍顾客忠诚,但企业最终仍会为顾客的不满付出高昂代价。企业如果没有赢得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是难以留住顾客和得到顾客忠诚的。除了简单地吸引和保留住顾客,许多公司还希望不断提高其顾客占有率。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赢得大量顾客的部分业务,而是争取现有顾客的全部业务。例如,通过成为顾客购买产品的独家供应商,或说服顾客购买更多的本公司产品,或向现有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交叉销售别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所属产品类别中更大的顾客购买量。十一、 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营销决策所需的信息一般来源于企业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和营销调研系统,再经过营销分析系统。它们共同构成营销信息系统。(一)内部报告系统内部报告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向市场营销管理者及时提供有关交易的信息,包括订货数量、销售额、价格、成本、库存状况、现金流程等各种反映企业营销状况的信息。内部报告系统的核心是从订单到收款整个周期,同时辅之以销售报告系统。订单一收款周期涉及企业的销售、财务等不同的部门和环节的业务流程。订货部门接到销售代理、经销商和顾客发来的订货单后,根据订单内容开具多联发票并送交有关部门。储运部门首先查询该种货物的库存,存货不足则回复销售部缺货,如果仓库有货,则向仓库和运输单位发出发货和入账指令。财务部门得到付款通知后,做出收款账务,定期向主管部门递交报告。在激烈的竞争中,所有企业都希望能迅速而准确地完成这一周期的各个环节。销售报告系统应向企业决策制定者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生产经营信息,以利于掌握时机,更好地处理进、销、存、运等环节的问题。新型的销售报告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使用者的需要,力求及时、准确,做到简单化、格式化,实用性、目的性很强,真正有助于营销决策。(二)营销情报系统内部报告系统的信息是企业内部已经发生的交易信息,主要用于向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运营的“结果资料”,市场营销情报系统所要承担的任务则是及时捕捉、反馈、加工、分析市场上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信息,用于提供外部环境的“变化资料”,帮助营销主管人员了解市场动态并指明未来的新机会及问题。市场营销情报信息不仅来源于市场与销售人员,也可能来自于企业中所有与外部有接触的其他员工。收集外部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下面四种。(1)无目的的观察。无既定目标,在和外界接触时留心收集有关信息。(2)有条件的观察。并非主动探寻,但有一定目的性,对既定范围的信息做任意性接触。(3)非正式的探索。为取得特定信息进行有限的和无组织的探索。(4)有计划的收集。按预定的计划、程序或方法,采取审慎严密的行动来获取某一特定信息。营销情报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企业营销决策的灵活性和科学性,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为扩大信息的来源和提高信息的质量,企业通常采取以下措施改进信息收集工作。(1)提高营销人员的信息观念并加强其信息收集、传递职能。(2)鼓励与企业有业务关系的经销商、零售商和中间商收集和提供营销信息。(3)积极购买特定的市场营销信息。(4)多渠道、多形式地了解竞争对手的营销活动情况,包括参加有关展销会、协会、学会,阅读竞争者的宣传品和广告,购买竞争品,雇用竞争者的前职工。(5)建立内部营销信息中心,改进信息处理、传递工作。(三)营销调研系统市场营销调研系统也可称为专题调查系统,它的任务是系统地、客观地收集和传递有关市场营销活动的信息,提出与企业所面临的特定的营销问题有关的调研报告,以帮助管理者制定有效的营销决策。市场营销调研系统和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在目标和定义上大同小异,研究程序和方法具有共性。(四)营销分析系统营销分析系统是企业用一些先进技术分析市场营销数据和问题的营销信息子系统。完善的营销分析系统,通常由资料库、统计库和模型库三部分组成。1、资料库有组织地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料,营销管理人员可随时取得所需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内部资料包括销售、订货、存货、推销访问和财务信用资料等;外部资料包括政府资料、行业资料、市场研究资料等。2、统计库统计库指一组随时可用于汇总分析的特定资料统计程序。其必要性在于:实施一个规模庞大的营销研究方案,不仅需要大量原始资料,而且需要统计库提供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测量,以便进行交叉分析。营销管理人员为测量各变数之间的关系,需要运用各种多变数分析技术,如回归、相关、判别、变异分析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统计库分析结果将作为模型的重要投入资料。3、模型库模型库是由高级营销管理人员运用科学方法,针对特定营销决策问题建立的,包括描述性模型和决策模型的一组数学模型。描述性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实体分配、品牌转换、排队等候等营销问题;决策模型主要用于解决产品设计、厂址选择、产品定价、广告预算、营销组合决策等问题。十二、 市场的细分标准(一)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消费者市场细分标准可归纳为四大类,其因素有些相对稳定,多数则处于动态变化中。1、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标准即按照消费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细分市场,具体变量包括国家、地区、城市规模、不同地区的气候及人口密度等。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环境下的消费者,对同一类产品往往会呈现出差别较大的需求特征,对企业营销组合的反应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希尔顿酒店会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设计个性化的房间:美国东北部酒店更雅致和全球化,而西南部的酒店更乡村化;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凯马特都允许他们的区域经理储存货物以适应当地需求。地理细分对不同区域的识别和划分也有意义,企业可以根据产品在该区域上市的时间,将市场分为引人期或发育期市场(15年),成长期市场(611年),成熟期市场(11年以上)。显然,这样的划分有利于识别不同阶段市场的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就总体而言,地理环境中的大多数因素是一种相对静态的变量,企业营销必须研究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的消费者和用户对某一类产品的需求或偏好所存在的差异,而且必须同时依据其他因素进行市场细分。2、人口因素人口因素指各种人口统计变量,包括年龄、婚姻、职业、性别、收入、教育程度、家庭生命周期、国籍、民族、宗教、社会阶层等。比如,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消费者在价值观念、生活情趣、审美观念和消费方式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异。以年龄、家庭人口和收入为例,看其对某产品需求的制约。某家具公司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与家具销售关联最密切的人口变量有以下三项: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和收入状况。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可以根据本企业的营销目标及其预期利润,分别考虑各个细分市场的家庭数目、平均购买率、产品的竞争程度等因素。经过分析研究和预测,即可比较准确地评估出每个细分市场的潜在价值。对于全球企业来说,这些人口统计变量的相关信息从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公布的统计资料中可以查到。各个国家人口的预期寿命、年龄结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