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隧道地表锚杆预加固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方法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5774911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埋隧道地表锚杆预加固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埋隧道地表锚杆预加固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埋隧道地表锚杆预加固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埋隧道地表锚杆预加固 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方法80年代后期以来,采用岩土锚固技术,对地层软弱、稳定性差的 浅埋山岭隧道(主要是洞口地段)地表预先进行加固,然后再进洞施工 的方法,已在铁路和公路隧道的建造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它与传统的 隧道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增强围岩整体稳定,抑制因隧道开挖产生的地 层下沉,简化施工工序,减少明洞的长度和植被的破坏,降低工程造价 等优点,特别是大跨度浅埋隧道洞口段采用此技术时,取得的工程经济 效果是比较明显的NF。因此,它作为一项新的施工技术,己在新建的 山岭隧道施工中加以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在日本又被称为“垂直缝地工 法” J尽管地表锚杆加固的作用效果与隧道洞内支护中使用的锚杆类 似,但地表锚杆是在隧道开挖前打入的,因而,锚杆的受力状态、锚杆 与周围地层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地层在预加固前后的某些力学性能的变 化均与后者有较大的差别。为了全面了解锚杆预加固浅埋隧道地表的综 合效应和有关设计参数,文献1对枫林1号、2号铁路隧道等若干 工程应用实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现场量测;文献2则以单线铁路隧 道中的II类围岩为对象,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手段(1 : 10),重点研究 了在不同锚固间距条件下,锚杆与地层共同作用的效果。本文在这两方 而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分析了锚杆预加固的作用机理,并提出 了相应计算分析方法。1浅埋隧道地表锚杆预加固的效果 1.1现场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简介文献】1、2的研究成果均表明,浅埋隧道洞口段开挖后,洞室 上方岩体因原有平衡被破坏和临空面的形成,大多会产生向洞室内的翌 向下沉和向洞口端的纵向滑坍。如果仅仅依靠开挖后洞室内的支护,往 往难以使这两种位移得到及时抑制,即使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支护,也需 要一定时间才能形成支护的强度和刚度。而洞口段埋深一般只有几米, 其岩性大多比较软弱破碎,有的甚至就是松散土体,按目前铁路和公路隧 道围岩分类法,绝大多数为II III类围岩;因此,在洞室开挖前将山体用 锚杆进行预加固,可起到4个方面的效果:(1) 减少地表沉陷值和沉陷槽宽度(亦可归结为沉陷槽体积的减少);而 且,它不仅能减少沉陷的绝对值,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沉陷的速度。(2) 减少地表最大沉陷值与洞内收敛值之比。减少地表的纵向滑移,即具有一定的抗滑功能。减少洞室顶部的压力,即岩体的“拱效应”加大,山体的自承能力 得到提高。文献1关于枫林1号、2号隧道、九里山隧道洞口软岩浅埋地段加 设地表锚杆前后沉陷槽的对比试验情况表明,对于地质条件相同,埋置 深度相当,施工方法也类似的单线铁路隧道(跨度7 m,埋深4 8 m),采用 地表砂浆锚杆预加固后,最大沉陷值一般可控制在20 mm以内。反 之,地表产生的沉陷值可达30 mm以上,即采用地表锚杆加固后,地而 沉陷可减少30% 50%。沉陷槽宽度减少15% 20%。而且,量测结果 还表明,在施工过程中,加设地表锚杆的隧道上方地层均未出现向洞口 端临空而的坍滑,而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说明地表砂浆锚杆发挥了良好 的“缝地”效果,有效地控制了隧道洞口地层的纵向滑移,从而保证了 隧道洞口的施工安全。图1和图2是由室内模型试验得到的不同锚固间距$条件下,地 表 沉陷值Wmax.沉陷槽半宽氏随不同埋置深度h的变化规律(按相似关系 1 : 10进行回归分析和反算后的结果,h表示地表距隧道顶部的埋深)O0 ?图1 Wmax随h变化的试验曲线0圮拘i咨图2 B、随h变化的试验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锚杆的确起到了加强山体的整体坚固性,减少山 体整体滑动趋势,提高山体自承能力的作用。同时也说明,这些加固效 果会随锚杆的加固范围、间距、深度、安设锚杆时砂浆锚固孔大小等 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合理选择好这些施工技术参数对保证加固 效果至关重要。1. 2地表沉陷与锚杆加固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地表横截而为水平状况时,隧道开挖后引起的地 表沉陷呈正态分布(图3),其沉陷曲线可表述为图3地表沉陷示意图Wa)=Wa-a2(!)式中,为地表最大沉陷值,X为曲线上任一点的横坐标,为经验参数,B,为沉陷槽的半宽。根据文献2的试验结果,和与隧道埋深h, 和锚固间距S,的关系为W 二 24. 302-4. 577 C +0. 759 7 2-0. 044 匚 3a=3. 361-0. 033 g式中,沉陷槽的半宽B句按下式求得包(札九7 _ T + Mtan/% = tan% +y tan$? tanAfgn 谚 1) .式中,比为洞室两侧岩土体的破裂角;Bt为隧道开挖跨度;h为隧道开 挖高度;U又为围岩等效摩擦角(计算方法见下面的分析);0为横断 而摩擦角,I【类围岩可取0.6 4) ., III类围岩取0. 8 e ,。2锚杆预加固的作用机理及分析方法地表锚杆一般采用全长砂浆锚杆,锚杆与砂浆共同组成锚固体,即 它的锚固作用是通过锚杆与砂浆之间,砂浆与岩土体之间的摩擦阻力来 实现的,这可以从加固时的施工过程和施工完成后锚杆与砂浆共 同发挥 作用两个阶段来认识,其中前者的主要功能在于提高岩土体的整体强度 和刚度(c、e值),后者的主要功能则在于增强岩土体的摩擦阻力T和 抑制岩土体的沉陷滑移,进而达到减少山体压力的效果。2.1提高岩土体整体强度和刚度的作用机理与量化分析首先是在往锚杆孔中灌注砂浆时,由于灌浆压力,会使部分浆液以 一定的扩散半径工,顺着岩土体的裂隙或孔隙渗透扩散,当锚杆孔间距 布置合理时,会使各孔的注浆扩散范围相互搭接,形成网状胶质结构体(图4),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岩土体的强度和刚度,使岩土体的&、C、值有明显提高。由此也可以认为,为保证较为理想的加固效果,锚杆的布置间距&应保证在注浆扩散半径范围的两倍之内。图4锚杆预加固效果平而示意图设岩土加固前后的凝聚力分别为C。和6内摩擦角分别为叽和4) 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为Roo和悬;并令创、氐分别表示等效凝聚力和单轴 抗压强度的增大系数,于是有CoRbo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内、岂可按下式计算ax=(l+2efn3q4)(1+nV nV J)a2=(l+e2fn4) 1+( n )/(4) HT H i+( H 2-H 1)2( 121) ( 8 )式中,f为围岩类别。其中dm为锚杆直径,D为锚固孔直径侦为锚杆锚固有效作用长度,根据现场测 试 结果,一般为锚杆全长的0. 6 0. 8倍;R】为锚杆抗拉强度;Rc为水泥 砂浆抗压强度,其余符号同前。而等效内摩擦角和等效剪切强度则为T i=Rbitan 4) i+Ci(10)计算实例:一座公路隧道的毛洞跨度Bt=11.8 m,高度入二7.5m;对洞口浅埋地段采用间距S R.0 m进行加固,锚杆直径d尸18 mm, 抗 拉强度Ri=210 MPa,砂浆孔的直径D二0. 08 m,采用15号水泥砂浆; 将这些数据代入以上各式可求得距洞室顶部为6.0m处,采用地表锚杆 加固前后的力学参数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岩土体的抗剪强度的提高最为显著,增加了近两倍。表1地表锚杆加固前后岩体力学指标变化比较比较项C/MP ae/( )R./MPaT/MPa加固前0. 30040.01. 301. 38加固后0.40654.42. 533. 95增量/%35. 336. 196. 7185. 92. 2抑制岩土体沉陷和减少压力的作用机理与计算方法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锚杆通过砂浆对它的握裹力,以及砂浆与周围孔壁的粘结力,使锚杆产生串挂固结作用,形成一个以锚杆为中心的 加固区,使得锚杆周围岩土内的抗剪强度大为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锚 杆的弹性模量远比岩土体高,因而锚固体还可以约束岩土体内由于剪切 引起的剪涨作用,从而使岩土体与锚固体之间的摩阻力提高。正是由地 表锚杆群组成的这种整体串挂固结效应,才有效地抑制和阻碍了地层的 下沉滑移作用,使地层整体性和稳定性得到加强。2.2.1加固作用的力学分析模型仍取图3所示的坐标系,假定在隧道开挖后某个横断面的一点A(x, y)处,产生的位移为W(x, y),沿该点垂直方向y设置的锚杆发挥作用 后,产生受拉变形,其沿杆长方向的应变为J(y),所受拉应力为。,y),锚 固砂浆孔与周围岩土体产生的摩擦剪应力分布用T=(y)和T i(y)表示,并 认为锚杆的应变与位移W(x, y)沿y方向的变化梯度成正比,即式中,h为锚固孔与周围岩土体的剪移刚度系数,可用水泥砂浆的剪 切刚度与岩体的剪切刚度之比来表示,即kAGr/Gco图5锚固微段受力图又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可以假定锚杆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其弹性模量为阮,截取图5的微段dy进行静力平衡分析,则有(12)式中,丫为岩体容重。再取锚固孔周边的剪应力J与位移成正比,即T i(y) =-k2W(x, y)式中,且可定义为锚固作用系数,按吩莎 护计算(E为岩体的弹性D(13)模量);负号表示剪应力与位移方向相反。令“y免杏代入上式便得到微分方程求此微分方程的通解,然后引入边界条件:可得到V(r- Ay) = IV, (JC 0 ) cos (ay +总兀1 -cos (ay)(15)式中,此匕(x,0)为采用间距为S,的锚杆加固后地表沉陷值,可由式计算。式仃5)便是采用地表锚杆加固后洞室上方岩体任意一点的位移表达 式,当y=0即为相应地表沉陷值。2.2.2围岩压力减少的计算由式(15)可求得锚固周边的剪应力分布为百 3y) = k,Q)eos(Ay)十 1 (16)对式(16)沿杆长积分,可求得单根锚杆产生的剪力为QQr) = ttdr- (ydyJ 4-7cDjfe2(u ;r-+式(17)也即为单根锚杆抑制地层下沉的摩擦阻力,若水平截面的锚杆布置数量为将式(1 )代入上式,求出水平距离为x处的任一根锚杆的 Q,(x),于是整个截而的摩阻力为仃8)设浅埋隧道开挖后 洞室顶部围岩的竖向松动 压力为q。,由目前的隧道设计手册可知,其值采用下式计算(19)_ 1tan/?; tanA式中,A=S 1 + ta专入3吆-阳+伽肿n妩采用地表锚杆加固后,洞室顶部竖向松动压力为qlb其减少值为q12,则有Qi 乐1 =知9歧=q就步厅E rZ 山QM)(20)现应用以上几式计算出隧道顶部压力,并与模型试验量测结果进行比较,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见其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图6锚固加固前后洞顶压力变化至于锚杆的所受拉力,可由式(11)和式(15)求得,在此从略。3工程实例简介319国道湖南境内某二级公路隧道,进口端属于大偏压地段,按 以往的设计惯例,需在进口接长约80 m明洞,今在设计中对沿进口方 向的左侧和隧道洞口段上方采用大面积的地表锚杆加固,加固面积为3 000主要设计技术参数为:锚杆直径18 mm,锚杆长度4 6 m,锚固孔径8 cm,采用15号水泥砂浆作为锚固材料,锚固间距1. 0 mo按 100元/m?计,其造价为30万元;如采用明洞方案,按2. 5万元/延 米 计,共需投资200万元,共节省投资170万元,可见其经济效果是比 较显著的。(1)地表砂浆锚杆预加固的主要作用效果是通过砂浆对锚杆的握裹 力,以及砂浆与周围孔壁之间的粘结力实现的,因此,孔内砂浆灌注 的饱满程度至关重要。(2 )从试验结果和本文分析讨论可以看出,地表锚杆的加固范围与 深度的合理选择是保证加固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3 )锚杆直径的合理选择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现场施工经验, 一般以18 mm 22 mm为宜,直径过粗,浪费材料;太细,因钢筋柔 度大,达不到加固目的和效果。(4 )根据己有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于软弱松散地层,为保证锚固 孔的形成,可利用其孔隙比较大的特性,采用一种空心的钻杆,将钻杆 的下半段改成带孔的滤管,施工注浆时加一定的压力,使砂浆在加压 的情况下,渗入松散的地层中,以确保能形成图4所示的扩散半径, 从而提高岩土的自稳程度。此外,由于锚固孔的直径并不大(一般仅为 6 cm 8 cm),故锚固孔在形成过程中,孔身岩土的一部分己被挤向孔周 地层,剩余需排出的岩土量并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