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3章.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665615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第3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第3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第3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生态自然观,一、基本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它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思想理论前提。 2,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二、讲解方法: 结合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以生态科学基础,论述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三、基本内容: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 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 其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和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2、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3、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4、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自然主义”,就是遵循自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 “人道主义”,是指所有的人都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实施人道主义,不但对人,而且对人以外的生命,给予必要的关怀。 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然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存在方式”统一起来。,第二节 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和确立,一、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 1、“生态危机”的概念 “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1)人口激增 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60亿。,(2)资源短缺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通常将其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不可更新资源二类。“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非再生性资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可再生性资源的锐减、退化、濒危。其中,土壤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问题尤为突出。 (3)环境污染 酸雨。是大气污染后产生的酸性沉降物。 臭氧(O3)层破坏。 “温室效应”。,3、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 (1)“生态危机”,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危机。 (2)“生态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 (3)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4)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传统的发展观所致。,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 1、作为人类“生存之科学”的生态学 第一,人在生态系统中是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的。 第二、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2、生态观念 整体的观念。 循环的观念。 平衡的观念。 多样性的观念。,3,生态规律 (1)“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的规律。自然界任何生物物种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这是生态系统维持其动态平衡的动力之网。 (2)“能流物复”和“协调稳定”的规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把生态系统进而把生物圈联成一个整体, (3)“负载定额”规律。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它由生物物种(包括人类)自身的特点及可供它利用的资源和能量决定。 (4)“时空有宜”规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特征,使人类在构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规划人的生产、消费理念和行为时,能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因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第三节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 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 1981年,美国著名学者R布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给出“可持续发展“定义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4年3月,中国政府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中国21世纪议程是全球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其后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被确定为国家战略,从绿色GDP政绩考核到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从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的科学、理性发展理念在中国已体现为一项项具体行动,这不仅对中国本身发展极具指导意义,对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发展也是非常好的榜样,将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发展原则。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可持续性原则。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3、共同性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4、公平性原则 一是代际公平 二是代内公平,三、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采集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 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但它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包含着下述三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层面: 一是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 二是社会制度层面。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制度。 三是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三、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列,并且不断有创新,最大的创新就是中共十六大之后,中国领导人将可持续发展升华为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目标。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出人类未来发展的两个最基本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它对人类文明进程步入健康、理性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三、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科学发展观有三项指标:一是寻求发展的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寻求发展的质量,相应的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统筹发展;三是寻求发展的公平,即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机会不平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