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探讨.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5663934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探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探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探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探讨,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课改,改不改在局长,动不动在校长,好不好在教师。” 新课程正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教师反映,新课程所阐释的基本理念确实很先进,自己也能够接受,但就是到了课堂上不知道如何落实。许多教师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由于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在实施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外部推动与课改条件差距大 1.从总体上看,工作进展不平衡,校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也有科研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上的差距。 2.与新课程相配套的优秀课程资源不足,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效果。 3.有效的教学评价,还没有形成,特别是在评价的全面性,发展性方面,缺乏可借鉴、可操作的范式。,4.校本课程有待进一步开发,在思想认识上、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形成较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5.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利用率有待提高,由于客观原因,学校现有的学习场所、活动场所,没能全部对学生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中学生在校生活质量。 6.校本教研、培训制度不落实,说课、听课、评课和教学反思没有形成制度。,(二)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1、教师素质全面性的挑战 2、领导者素质的挑战 3、课程资源多样性的挑战 4、课堂教学挑战,1、教师素质全面性的挑战,一是思想观念落后。部分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实施新课程是年轻人的事,与己无关。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二是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基础。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校本培训停留在低水平的集中学习材料上,开展有效的研讨式、互动式、参与式、反思式等多种校本培训有很大难度。校本培训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不能满足工作所需,不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三是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四是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2、领导者素质的挑战,学校校长对新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实施新课程是教师的事,组织管理是主任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无需对新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了解。不能把新课程实施纳入校长行为,使新课程实施缺乏有效的领导和组织管理。其次,校长不是“业务型”校长,而是“事务型”校长,擅长和热衷于事务管理,不擅长抓业务管理。面对新课程,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缺乏细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了解和掌握的也多是理论层次和观念层次的内容,而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参与不够、研究不够,不能与教师一道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发挥有效指导和引领作用。教师实施新课程多数属于“自由”状态。,3、课程资源多样性的挑战,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部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优越条件网络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的不足,给农村学校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带来了难度,限制了农村学校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使他们为课程资源不足而发愁,教师只教教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问题一: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问题二:教学只求“表面热闹” 问题三:对教材的理解出现偏差部分问题四:教师不能驾驭课堂 问题五:部分教师课堂不张口讲话,4、课堂教学的挑战,问题一: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就会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没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学生的研究探索将一事无成。如果教师设计的合作问题没有一定的难度,讨论就没有意义,就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二:教学只求“表面热闹”,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但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就是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那么,这个“动”就会是“乱”,就会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而实质上并没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问题三:对教材的理解出现偏差,如何准确理解与把握教材编写思路、对学生进行指导阅读;正确理解阅读建议与单元建议;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适当引入课程资源;结合具体实例,创设教材的生活情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在实践培养学习兴趣。,问题三: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学生一放开,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甚至感到无所适从。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问题四:不及时介入学习活动,现在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了。但听课中也发现,学生活动时,教师只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或看看教案、或摆弄摆弄教具、或四处张望,就是不肯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好像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彻底“解放”了。,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也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者。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教师的任务是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小组讨论的时侯,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教师应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同时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问题五:课堂上不敢张口讲话,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就一味地迁怒于“讲”,好像不与之“划清界限”就“不革命”似的,教学理念就不先进似的。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比如“+”怎么写,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就行了。也就是说,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把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面对,教师要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因为有反思才会知不足,有反思才会明差距,有反思才会有超越,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二、加快课程改革实验步伐,各校要在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拓思路,明确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把课程改革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教学评价、考试制度等课程改革重要环节的改革力度。加快课程改革实验步伐,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一)强化培训工作,在整体性培训的同时,要关注个体性培训。要根据教师自身发展的目标要求,向教师提出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让教师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学校按规定进行考查和奖励。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师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学校要对培训的质量进行有效地调控、监督和保障。,(二)加强校本教研,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和领导好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积极研究校本教研的有效机制。要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为对象,加强行动研究。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总结和提升经验,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培训融为一体,使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反思中促进专业发展。,(三)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应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资源,根据学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原有的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凡能体现校本课程基本理念的,应纳入校本课程的管理,通过改造、补充、规范、发展,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四)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倡导自主探究,实验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和态度,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应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五)教师应树立的五种意识,自我反思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意识 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动态生成意识 质量效率意识,自我反思意识,对照新的课程理念来看待传统的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这些课堂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教定学;2、以本为本;3、教路单一;4、学法单一;5、目标单一;6、问题单一;7、评价单一。,综上所述,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多 几少: 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 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 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 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 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 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 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 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以学生为本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对学生“学”的方面的探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也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积极转变角色,为学生搭建自主 学习的舞台。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 满足学生的需要。,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 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备感亲切、生动、真实,也容易激发兴趣。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二)静态知识动态化,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即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教学内容弹性化,一般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当然,这些调整与变动是建立在对教材的研究与对学生的了解基础之上的。,在处理教材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2、找出教材的不足,主动驾驭教材。 3、正确区分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 4、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5、客观分析教材,把握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6、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7、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动态生成意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质量效率意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用“纲要”的话说就是:“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过程、教师素养、教学效果五个方面。,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标要求。 (2)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要求恰如其分。 教材处理 (1)准确把握教材,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无知识性错误。 (2)教材处理有新意、不落俗套。 (3)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过程 (1)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 (3)教学环节紧凑,教学过程思路清晰。 (4)学生的学习活动生动活泼,讲求实效。 (5)对学生学习能够给予适时适度的评价,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6)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具、学具和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教师素养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生动,师生关系和谐。(2)板书工整、有条理,教具演示和计算机使用规范熟练。(3)能够较好地驾驭课堂,应变能力强。(4)教学有个性,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教学效果 (1)学生思维活跃,提问面广,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感态度得到充分发展。,(六)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的关系,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广大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已经有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等新理念,但实际课堂教学却还是非常陈旧。这种理念一套套,课堂上“涛声依旧”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这种理念和行为相脱节的原因是什么?关键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被内化。每个人的理念是个体的认识、经验、行为在其头脑中的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来自自身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识。只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师的实际感受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构建起属于自身的新的理念。理念通过行为来体现,理念更是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和发展起来的。,“学为主体”主要表现为:学生自学生疑探索质疑合作释疑拓展创新。 “教为主导”主要表现为:教师激发引导信息反馈点拨指导启迪创造。 “生生合作”“师生和谐”体现民主教学观 建构学习理论是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石,1、教学方式改革的立足点,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体现自主探究精神; 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丰富实践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2、建构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能力发展 创设情景自启导入完成知识准备发展联想的思维能力 适时点拨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感知与理解能力 组织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合作创新能力 指导小结思考发言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概括能力 拓思导迁拓展应用培养应用知识和能力,“生生合作”既包括学生之间的行为互动,也包括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交流与合作,它是合作表现形式。“师生和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达到协调,它是合作的实质。此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能给予正确引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培养。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充分体现了以民主、平等、合作、信赖、情谊为基础的现代民主教学观。,3、开展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建立起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制定较为详细的教师评价方案。方案的制定要有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有助于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评价成为促使教师更为主动参与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探索多种考试形式,倡导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连、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倡导给学生多次考试机会,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方法应灵活多样。应对考试的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的发展。,4、强化校本教研与培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就越来越多,学校推进课改实验也就越来越艰难,一些原先估计不到或估计不足的困难也随之浮出水面与日俱增。仅靠举办几次培训和专业人员的下校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光靠教师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就要把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解决发生在学校身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5、教学方式实现新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它的缺陷越越来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按照上述五步进行教学,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实践+反思”的教师行动研究模式。一般的研究多着眼于理论层面,而教师行动研究则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疑问出发,研究的主人翁是第一线的教师。行动研究的结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的新做法。教师通过有系统地搜集证据,寻找出哪些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断改进自已的教学,精益求精。用先进理念对照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教学,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新的教学实践,找出理念与行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改善教学行为。实践证明:“实践+反思”是理念和行为相连接的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三、2005年教育工作思路,教育的主要任务将从“全面普及、全面合格”走向“全面优质,全面满足”。启动实施这一发展计划,教育将步入一个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教育格局。 强化推进向内涵发展、推进校本建设、着重抓师资队伍,造就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一)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要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机遇。而要紧紧抓住这个新的历史机遇,我们教育系统的全体同志一定要学习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按照全党全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主动地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推动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二)深刻认识大好发展形势,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过世纪之交的历史性跨越,教育事业已经站在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空前提高。构建德化教育的特色,基础教育发展均衡,发展中的难题得到初步解决,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改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提高质量,坚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三是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体制的生机活力;四是从严治教、强化管理,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四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解决好进城务工的群众子女就学、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等事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城镇教育优质化、城镇教育均衡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形成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内涵丰富和特色鲜明的教育新格局。德化的教育进步十分突出,教育发展的势头十分良好。,(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地引导和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独生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使教育成为关系群众利益的头等大事。一方面,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看作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学上、有好学上就是最大的满意,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是有限的,满意也只能是相对的。教育的发展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脱离客观现实。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现实的情况,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群众更好地认识教育的国情和社会的现实需求,把群众的需要与教育的实际供给能力有机统一起来。,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中央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公平问题就更加重要,更为人民群众所关注。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要始终作为我们努力和奋斗的方向。当前比较突出的,是要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教育问题。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关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都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出发,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五)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提高质量成为了工作的重心。这个工作重心的转移,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工作重点的转移不是否定前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前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正确的,如果没有过去几年跨越式的规模发展,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形势,也没有今后良好的发展基础。,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艰巨的巩固提高任务。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坚决,对改造薄弱学校决心不够、力度不大,影响到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前几年,普通高中的规模扩张很快,现在更要集中精力来抓质量、抓管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是职业学校要坚决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庭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质量的最终标准。,(六)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要着力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等薄弱环节,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视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不断完善和加强国民教育体系。同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更多终身学习的机会。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七)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普及义务教育初期,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学校,有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现在,工作重点要有一个转移,就是要大力改造薄弱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明年开始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也有利于逐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区域特别是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今后应当成为衡量教育工作成效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八)把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好,要始终把维护教育稳定摆在重要位置。稳定压倒一切,教育系统稳定工作的任务尤其繁重。随着改革的深化,会更多地触及到各方利益结构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关系。,教育领域仍然潜伏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认真关注、及时化解。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抓,要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应对突出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把教育稳定工作做好,让党和人民放心。,(三)培养读书人口,提倡教师学生学习,把每一个学校办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建设书香校园的意义之一,便是拯救孩子和拯救民族的创造力。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一个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有一个从书香校园到书香社会的梦想。建设书香校园,倡导教师读书并带动学生阅读。,1、培育学校文化 把“学校文化”定义为:学校的师生员工的公共人生。既然是公共人生,就必然存在着共享的行为准则、行为模式、基本假定和核心价值观,它往往以不成文的规则体系,强有力地规范着学校成员在多数情况下的行为;既然是公共人生,就存在着被多数人奉行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人们的大脑中已经建立起了相应规矩图式、概念图式以备随时应对;既然是公共人生,就必然有相近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既然是公共人生,就必然留下各类人工创造物。,“每天课外阅读十分钟”活动的宗旨是:提倡从小培养每天课外阅读的习惯,喜欢和好的书、报、刊做朋友,引起全社会都来重视少年儿童的阅读。提倡亲子阅读,推动家长、学校、社会重视指导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倡写阅读好处,阅读对思想、学习、生活的帮助以及阅读中的故事,报刊社组织开展读书报告会、“阅读一得”演讲或读书论坛等。,2、铸就办学特色的品牌 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办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理念能具体化,办学理念能够被教师所认同并变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学校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是精神汇聚之所,是人与人直接交流的地方,有自己的特色是顺理成章的事。学校怎么会没有自己的特色呢?但特色的形成不是几个人想要搞一个特色,然后坐下来议论“搞一个什么特色吧”,就成了特色的。特色需要细心的观察,长期的探索,多方面的互动,用心的栽培。,3、农村完善寄宿制小学 继续对农村教育给予倾斜,在部分农村地区完善寄宿制小学办学条件,对寄宿生给予增加生活补助费。 继续实施振兴初中行动计划,创建省级示范初中1所和规划建设一批优质中小学校。扩大九年一贯制办规模。,4、提高高中办学质量 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的布局结构,提高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效益。积极推进初高中分设;支持优质高中做强做大。继续开展星级高中创建工作。加强职业学校示范专业建设。继续做好高中阶段入学高峰化解工作,确保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保持在60以上。 按照计划,提高达标高中办学水平。 进行高中阶段的资源整合。 提高大城关办学规模和质量。,5、高中推行学分管理 巩固和扩大小学、初中课程改革成果,南京将于2005年秋季全面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好初中生素质发展记录册的使用工作,着手研制小学生、高中生成长记录册,以施行“高中绩效评估方案”,加快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制。在普通高中推行学分管理;在职业学校推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质量考核管理办法。,6、积极推进农村小学小班化 新增小班化教育试点小学17所,使小班化教育试点校达60%。 7、关爱教育弱势群体 实施“教育长效温暖工程”。继续向低保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对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实行免费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资助困难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切实解决进城务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推行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加强教育经费管理。,8、加强平安校园建设 与公安部门加强合作,加强校舍安全管理、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活动。加强法制教育,努力预防和减少在校生违法犯罪,确保在校生犯罪率低于省控指标。 9、开发本土特色教材 校本课程是各学校自身的特色所在。大力推进校本建设,建立起学校高效“自转”的机制,让各级各类学校点燃自身的“发动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今年推进校本建设将着重从4个方面着手:一是校本管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现代学校制度;二是抓好校本课程,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在抓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学校创造性地落实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打造“活力课堂”,通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加强校本教材建设,组织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社区共同组织参与,开发出体现育人理念、具有本土特色的教材;三是抓好校本培训;四是抓好校本教研,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校长要亲历研究,影响并带动教师走进研究、学会研究。,10、完善教育评价体制 完善教育评价体制目前依旧是“世界级难题”。学校的绩效责任归根结底是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是不顾教育规律、不顾学生的承受能力,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代价获取的升学率、就业率等指标。继续本着“精要”、“管用”、“可测”的原则,逐步探索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绩效的评价体系。教育部门还将通过加强监督视导、改进教师考评办法、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提高教育绩效,反对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代价提高升学率。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不是简单孤立地考察学科教学质量抽测、中考和高考、就业率等指标,还要关注学校接受的生源基础和毕业学生的发展情况,真正做到不仅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还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11、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所有教师都要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 坚持实施“三级备课网络”:每个月集体备课一次,中心小学半个月集体备课一次,学校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制定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县课改指导组对部分基层学校进行重点帮扶,直到达到合格要求为止。,12、坚持和完善制度、教育、监督以及加大教育投入、规范合理收费、治理乱收费两个“三管齐下”的惩治和预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 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的收费办法,进一步规范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让招生录取工作全程公开、信息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加强对学校基本建设和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教材及教辅材料编写、征订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制止和纠正挪用、截留、侵占教育经费的行为,认真清理教育领域的各种不正之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