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dja****22 文档编号:156613082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1。1适用于常规工程项目平面、高程首级控制测量.1。2精密工程测量、轨道交通、变形监测等有特定用途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相应规范先进行技术设计,后施测。13委托项目有详细技术要求的,应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技术设计。2。技术引用文件GB/T 18214-0 全球定位系统(PS)测量规范GB 206207 工程测量规范C/ 20-200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GBT2898-2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CH/T 102210 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 102101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术语和定义3。卫星定位测量利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接收多颗定位卫星信号,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方法,也被称为GPS静态定位。2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测量控制网。.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简称时段.3。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5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3。异步观测环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3.7水准路线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8区段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9测段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基本规定4.1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4.2平面控制测量,根据测区条件和精度要求,可采取卫星定位控制测量或导线测量。4.3测区通视条件差,卫星观测条件满足规范要求的,采用卫星定位控制测量网;测区通视条件满足要求,卫星观测条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可采用导线测量方式施测。44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45精度等级划分采用工程测量规范(GB 202620)标准.平面控制网: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高程控制测量依次为二、三、四、五等.。6各等级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四等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也可采用GP拟合高程测量。5.卫星定位测量5。1精度要求5。1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要求.表5.1。1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m)固定误差(m)比例误差B(mm/km)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91021/0011000三4.5101/1500001/70000四1/00000/4000一级0204000/20000二级0510401/20001/100005。12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按式5.1。计算:式中:-基线长度中误差(m); 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mm); d平均边长(m)。5。13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应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并符合m。m的计算按工程测量规范(G 2002607)3.公式计算.5。2选点及埋石5。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每个控制点应至少有一个通视方向。5。2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高度角15范围内应无障碍物.5。2.3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5。2。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既有控制点。.5P控制点标石埋设参照相关规范执行,项目规模小要求不高的,可设简易标石。53观测要求5.。GPS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3。1的要求。表5. PS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等 级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接收机类型双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仪器标称精度10mm+2ppm10mm+pm10mm+5pp1m+5pm10m+5pm观测量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卫星高度角()静态55151515快速静态-1515有效观测卫星数静态55444快速静态-55观测时段长度(in)静态309206054530030快速静态-1011015数据采样间隔(s)静态1301301001030130快速静态5515点位几何图形轻度因子P666885.2观测时段超过2个时段的,应根据交通情况、采用的GP观测方法设计的基线的最短观测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观测调度计划。同时依照实际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53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测前、测后各量取一次天线高;天线高量测应精确到m,互差小于3mm。5。3。4观测期间,不应在天线附近50以内使用电台,0m以内使用对讲机。5.35观测同时,应做好测站记录,包括控制点点名、接收机序列号、仪器高、开关机时间、天线类型、作业员等相关测站信息。5.3.6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应进行以下操作:1)接收机重新启动;2)自测试;3)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4)改变数据采样间隔;5)改变天线位置;6)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54数据处理5.4。PS控制测量外业观测的全部数据应经同步环、异步环和复测基线检核,并满足下列要求:1.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n同步环中基线边的个数; 同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n-异步环中基线边的个数; 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3。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下式要求:54。2PS测量控制网的无约束平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并提供各观测点在WS84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三个坐标差观测值的改正数、基线长度、方位角及相关的精度信息。2)无约束平差的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相应等级基线长度中误差的倍。5。.3S测量控制网的约束平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大连城建坐标系下进行二维或三维约束平差。)对于已知坐标、距离或方位角,可以强制约束,也可加权约束。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应满足表.要求。3)平差结果,应输出观测点在大连城建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基线向量的改正数、基线长度、方位角等,以及相关的精度信息.4)控制网约束平差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应满足表5。1。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6.导线测量1导线选点6。11点位应选择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61。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易小于。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影响为原则。61.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61。4相邻点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充分利用旧点.。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各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满足表6。2.1的要求。表6.2。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级仪器级仪器级仪器三等31。821/15万61-。6/5000四等9152。181万4-51/35000一级0.5551/3万24101/1000二级.40.285/。万-1316/1三级1.111510。7万2241/506.3水平角观测6。3。1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1)方向观测法的计算要求,应满足表6.3。1的要求。表6。1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等级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四等及以上级仪器6962级仪器89一级及以下2级仪器12112级仪器1842)当方向不多余个时,可不归零.3)当观测方向多余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有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终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4)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结果。6.3.2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应在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以偶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角.左右角的测回数为总测回数的一半。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也可用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加上左角的概值在前进方向配置度盘。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0之差,不应大于表6。21相应等级导线测角中误差的2倍。6。距离测量.4.1测距仪的标称精度,按下式计算:式中:-测距中误差(m); 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 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m); -测距长度(k).64.2各等级控制网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4.2的要求。表.4。2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m)单程各测回较差()往返测距较差(mm)往返三等mm级仪器335(abD)1m级仪器440四等mm级仪器257mm级仪器15一级0mm级仪器21015二、三级0mm级仪器1-10156.5导线平差计算6。51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或附合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 n-计算时的相应测站数; N闭合环及附合导线的总数。6。5。2测距边的精度评定,按下式计算.1)单位权中误差:式中:d各边往、返测的距离较差(mm); n-测距边数; 各边的先验权,其值为,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计算。2)任意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式中:第i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m); 第边的距离测量先验权。6。5。3一级以上等级的导线网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法;二、三级导线网,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当采用简化方法平差时,成果表中的方位角和边长应采用坐标反算值。65.4平差后的精度评定,应包含有单位权中误差、点位误差椭圆参数或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参数、边长相对中误差或点位中误差等.6。.当采用简化平差时,平差后的精度评定,可作相应简化.7。水准测量。1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7。1.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m)山地(mm)二等2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三等650S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D3双面往返各一次四等6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五等-S3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备注:1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n为测站数。2.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相同。72观测要求7.2.1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各等级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的规定.表7。21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二等DS10130。50。50.7三等DS10030。1.01.5DS35203四等DS31005100。2。05。0五等DS3100近似相等-备注:1。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3m.2.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3数字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的限值。7.2.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对二等水准应选取两次异向观测的合格结果,其它等级则应将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进行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73数据处理7.3。1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每条水准路线分测段实施时,应按下式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程偶然中误差,其绝对值不应超过表7.1.1中相应等级每千米高程全中误差的1/2。式中:高差偶然中误差(mm);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测段长度(k); N测段数。2)水准测量结束后,应按下式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其绝对值不应超过表71。1中相应等级的要求.式中:高差全中误差(m);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 L计算各W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 附合路线和闭合环的总个数.7。3。2各等级水准网,应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并计算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8。三角高程测量8.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