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压力容器研发项目申请报告

上传人:芭蕉 文档编号:155341491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142 大小:14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江压力容器研发项目申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九江压力容器研发项目申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九江压力容器研发项目申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九江压力容器研发项目申请报告九江压力容器研发项目申请报告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8一、 项目概述8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9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2四、 资金筹措方案12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2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13七、 环境影响13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13九、 研究范围14十、 研究结论15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18一、 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18二、 影响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9三、 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主要进入壁垒22四、 积极推动外贸出口25五、 加快打造十大千亿产业集群26第三章 市场预测29一、 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29二、 行业特有经营模式30三、 主要下游行业市场需求分析31第四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4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3二、 建设方案43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4第五章 选址方案分析46一、 项目选址原则4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46三、 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48四、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51第六章 运营模式52一、 公司经营宗旨52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3四、 财务会计制度56第七章 SWOT分析60一、 优势分析(S)60二、 劣势分析(W)61三、 机会分析(O)62四、 威胁分析(T)63第八章 法人治理67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67二、 董事69三、 高级管理人员73四、 监事75第九章 发展规划分析77一、 公司发展规划77二、 保障措施78第十章 人力资源配置81一、 人力资源配置81劳动定员一览表81二、 员工技能培训81第十一章 项目规划进度84一、 项目进度安排8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84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85第十二章 项目节能说明86一、 项目节能概述86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87能耗分析一览表88三、 项目节能措施88四、 节能综合评价90第十三章 安全生产91一、 编制依据91二、 防范措施93三、 预期效果评价96第十四章 环保方案分析97一、 编制依据97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97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97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7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98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98七、 环境管理分析99八、 结论及建议101第十五章 投资方案分析103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103二、 建设投资估算103建设投资估算表105三、 建设期利息10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5四、 流动资金106流动资金估算表107五、 项目总投资10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9第十六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111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1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5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8三、 偿债能力分析11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0第十七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122一、 项目招标依据122二、 项目招标范围122三、 招标要求122四、 招标组织方式124五、 招标信息发布125第十八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126第十九章 附表12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8建设投资估算表12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3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31流动资金估算表13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3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3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3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3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3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3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9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40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41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41能耗分析一览表142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九江压力容器研发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技术改造4、项目建设地点: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5、项目联系人:郭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3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xx套压力容器研发/年。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中国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种体制、类型的生产企业并存的格局,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中的相关企业原来主要从事低端产品建造、分包工作,而近年来迅速发展,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十三五”时期,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振兴江西北大门,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灾的严重冲击,即将如期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GDP年均增长8%,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0年总量达到3280亿元,三次产业比由“十二五”期末的7.0:52.0:41.0调整为2020年的6.9:47.1:46.0。产业体系初步成型,石油化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新材料、钢铁有色、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数字经济、航运物流、文化旅游等十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千亿产业总数达到5个。创新发展步伐加快,“一南一北”“一东一西”“一县一园”科创平台作用显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40%,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十二五”期末提高2.4个百分点。改革攻坚实现突破,成功设立庐山市、成功撤九江县设柴桑区、成功创立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庐山、庐山西海、八里湖新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成功创建5A级景区,武宁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了长江最美岸线、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等一批改革品牌。开放优势更加凸显,九江综合保税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航运交易中心等平台相继建成运营,红光国际港顺利开港。生态环保成效显著,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格局加快形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五大组团”协调推进,中心城区加快由八里湖时代迈向赛城湖时代,县城和集镇功能不断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镇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城镇化率达到58.3%,五年提高7.7个百分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义务教育发展提前两年实现基本均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考核评估。民生福祉大幅提升,修水(国贫县)、都昌(省贫县)顺利脱贫“摘帽”,34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8%、8.7%,2020年达到40170元和16876元;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就业服务等实现全覆盖。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依法治市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救形势持续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目标总体将如期实现,九江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0616.5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463.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72%;建设期利息235.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1%;流动资金1918.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07%。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10616.5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819.02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4797.56万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201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5294.29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3521.62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6.13%。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42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6515.42万元(产值)。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七、 环境影响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如能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治理,保证治理资金落实到位,保证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且加强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则本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国制造2025;2、“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3、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4、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6、关于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8、相关产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公开信息。(二)编制原则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报告确定按如下原则编制: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主管部门制定的环保、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设计规定、规范及标准。3、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力求节能降耗。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九、 研究范围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分析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十、 研究结论此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及便利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投资省、见效快;此项目贯彻“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优质”的原则,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保证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2667.00约34.00亩1.1总建筑面积34775.641.2基底面积13826.871.3投资强度万元/亩235.952总投资万元10616.582.1建设投资万元8463.222.1.1工程费用万元7076.802.1.2其他费用万元1191.542.1.3预备费万元194.882.2建设期利息万元235.082.3流动资金万元1918.283资金筹措万元10616.583.1自筹资金万元5819.023.2银行贷款万元4797.564营业收入万元201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5294.296利润总额万元4695.497净利润万元3521.628所得税万元1173.879增值税万元918.5010税金及附加万元110.2211纳税总额万元2202.5912工业增加值万元7317.3013盈亏平衡点万元6515.42产值14回收期年5.4215内部收益率26.1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5014.83所得税后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1、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技术水平我国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积累,相关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臻于成熟,但同时,我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技术水平整体而言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关键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自主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技术特点(1)技术复合性、安全性要求高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焊接、成型以及检验技术,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复合集成度较高。生产企业需要全面掌握多种技术才能够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同时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多在高温、高压、腐蚀等环境下长期运行,涉及介质常为易燃、易爆、剧毒、有害物质,客户对于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及运行有效性要求较高。(2)研发与设计能力要求高金属压力容器产品通常是非标准化的,需要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合适的产品。客户通常只提供相关技术参数,由制造厂商负责产品的设计,因此在进行合格供应商审核时,对于研发与设计能力十分看重。金属压力容器企业的前端研发能力和设计水平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二、 影响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推动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发展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属于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视,近年来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扶持政策。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加快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未来发展。(2)下游行业结构调整为优质企业带来发展机遇随着我国对于能源、化工等金属压力容器产品下游企业环保节能、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上述行业近年来均呈现出边缘企业逐步淘汰、核心企业竞争加剧的态势,行业结构面临调整与整合,淘汰落后的技术设备、严把设备的质量关、摒弃高能耗、污染的生产方式以及装备先进的节能环保设备已经成为了下游行业的发展共识,为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内优质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过程中,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对于技术、工艺的要求势必将越来越高,而落后产能将被淘汰,整个行业集中度将有效提升,竞争环境得到优化。(3)清洁能源的发展拓宽金属压力容器应用领域近年来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气候反常引发世界各国对环保与清洁能源的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已经逐步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目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和工业化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核电、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安全策略中,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战略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三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作为能源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清洁能源行业景气程度的提高将会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而带动金属压力容器需求的增长。(4)全球产业链推动金属压力容器产业转移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不断加快,中国制造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全球范围内装备制造业的整合以及产业链向新兴市场转移的趋势日益显现。我国装备制造业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及配套体系、人工成本优势以及在生产工艺方面与国外制造商的差距逐步缩小等因素,都赋予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许多国际企业集团纷纷削减资本开支,压缩经营成本,加速将供应链往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中国转移,这为国内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窗口。2、不利因素(1)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升虽然近年来我国金属压力容器产品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但国内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部分设备仍来自于国外技术和产品的引进、吸收和消化,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欠缺,特别是在大型化、成套化、高端产品方面,国内研发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制约了国内金属压力容器企业在国际高端市场的竞争力。(2)专业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不足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非标压力容器设备制造业对工人的工艺水平、经验和综合素质都要求较高,行业内亟需大量的专业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电焊、冷作、探伤、检验等高级技术工人,专业化培训有待加强。三、 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主要进入壁垒1、前置生产许可金属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我国在该领域制定了前置生产许可制度,制造企业必须申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方可进行设计和生产。企业必须拥有相应的生产、检测、安全条件以及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通过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的验收和认证。因此,取得相关特殊资质和许可使得进入本行业的门槛较高。2、国际质量认证为保障金属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标准的一致性以及降低该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全球各主要市场的权威机构对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建立了质量认证体系。取得这些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是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在全球市场进行销售的重要条件。前述质量认证主要是从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设计标准、生产和检验设备配套以及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对金属压力容器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对金属压力容器生产企业设置了较高的认证标准,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通行的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国际质量认证包括: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Engineers)ASME认证、美国国家锅炉与压力容器检验委员会(TheNationalBoardofBoilerandPressureVesselInspectors)有关生产制造的NB认证及维修与改造的R认证等。以ASME认证为例,ASME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出版机构之一,制定了众多的工业和制造业行业标准。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已成为国际市场接受、应用最广泛的锅炉压力容器标准。要通过ASME认证,制造厂家需要具有相应的技术力量和人员素质,ASME的取(换)证工作是一项复杂且耗时较长的工作。除通行的质量认证外,应用于下游特定行业的金属压力容器也需要严格的质量认证,例如:应用于船舶行业的金属压力容器需要获得船级社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包括:法国BV船级社、英国LR船级社、挪威及德国DNVGL船级社等国际著名船级社的资质认证。作为下游领域为船舶行业的金属压力容器设备商,需取得与造船厂及船用设备提供商相一致的船级社制造许可证。3、技术与工艺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综合了冶金、焊接、锻压、热处理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等,技术集成度高、开发难度大、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门槛较高。同时,由于金属压力容器多数为非标准化产品,在生产之前需要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情况设计定制,因此,对于该行业企业的研发设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多在高温、高压、腐蚀等环境下长期运行,介质常为易燃、易爆、剧毒、有害物质,产品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在材料和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都需要遵循强制性的标准和规范,生产企业需要在技术、工艺上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4、固定资产投资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生产需要装备大型的制造设备和检测设备,前期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较大;此外,该类设备的生产对配套流动资金的需求也相对较高。因此,企业要想进入该行业除了较大的初始投资外,还要能够负担后续运营资金。目前国内外金属压力容器设备的生产均由大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普遍资金实力雄厚,在生产过程中拥有充足的周转资金。5、合格供应商资格金属压力容器是关系到生产及人身安全的重大设备,除必须获得相关资质认证、取得生产许可外,还存在由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项目管理水平、相关业绩等因素构成的品牌认知度壁垒。大多数的国内外大型客户在采购金属压力容器产品时均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对供应商有着严格的筛选程序,制定了合格供应商资格认定制度。这些客户通常在企业规模、企业信誉、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售后服务等诸多领域对金属压力容器供应商进行数轮考核,通过考核的供应商才能取得合格供应商资格。客户在进行采购时,只选择取得资格的供应商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进入该行业的其他企业的发展。四、 积极推动外贸出口推动电子电器、机电、纺织服装等传统出口企业增强竞争力,巩固拓展国际市场;支持星火有机硅、铅锌冶炼等优势出口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国际市场规模;扶持医疗物资等新兴出口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申报国家级、省级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基地。推动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国际标准认证,不断提升品牌国际认可度。支持企业设立海外原材料保供基地、海外仓,布局营销网络,努力进入国际产业分工关键环节。五、 加快打造十大千亿产业集群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十大千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聚焦“短、断、散、弱”等突出问题,实施全产业链打造工程,增强本地产业协同配套能力,力争35年十大重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全部过千亿元。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着力补齐有机硅新材料、高端聚烯烃、玻纤机织等关键领域基础部件短板。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产业链条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独角兽”“瞪羚”企业,打造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和税收过亿骨干企业,力争百亿级企业和产业园突破10家,税收过亿元工业企业突破30家。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新增10家主板上市企业。(二)再造九江工业新辉煌坚持集群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加快工业强市建设步伐。聚焦石油化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五大制造业,做大产业规模,壮大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石油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打造芳烃产业链,建成千万吨级炼化一体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完善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到设计、创意、展示、交易等服装家纺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以船舶制造、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无人汽车、汽车零部件等为主导,招大引强、补链壮链,打造一批特色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打造拉丝、电子布、覆铜板、线路板、电子电器、LED等产业基地,积极融入万亿级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新材料产业,着力培育放大化工新材料、纺织新材料、有机硅新材料、玻纤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等产业特色优势,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打造全国新材料发展示范区。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关停并转搬”,提升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效能,创建一批省级、国家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先进制造”示范项目,打造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前沿领域,谋划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培育未来发展新引擎。(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绿色化转型。积极培育数字金融、数字文创、数字贸易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互联网和现代农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为主战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倍增行动,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数字产业化集聚区、产业数字化示范区和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VR和物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丰富数字应用场景。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培育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服务新业态。建设高水平直播和短视频基地,积极培育“微经济”。第三章 市场预测一、 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1、国际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竞争格局目前,全球非标压力容器市场较为分散,竞争主要表现为美国、韩国、日本、印度、中国以及欧洲主要企业之间的竞争。其中,美国、欧洲、日本的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起步较早,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及工艺水平优势明显,较少涉及中、低档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印度、中国也开始大力发展本国的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凭借本国人力成本上的优势,包括锡装股份在内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逐步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2、国内金属压力容器竞争格局中国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种体制、类型的生产企业并存的格局,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中的相关企业原来主要从事低端产品建造、分包工作,而近年来迅速发展,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从全球ASME持证厂商分布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持证厂商数量大幅提升,由2003年的115家上升至2018年的939家,行业整体竞争随着持证厂商数量大幅增加也日趋加剧。虽然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ASME持证厂商及证书数量不断增加,且逐步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但更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现阶段具备国际竞争力、能将高质量的产品销往海外优质客户的国内企业依旧较少,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整体偏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较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等问题仍然存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目标到2025年,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能够得到大幅的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重点投向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 行业特有经营模式1、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经营模式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产品主要为非标准化产品,针对不同下游行业的工作环境、工况特点,产品设计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类型产品,也需要根据客户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的变化等单独设计。因此,金属压力容器产品生产企业大多是以销定产,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搜集市场信息,与客户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通过竞标、议标获得订单,并根据客户订单组织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2、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长期以来,金属压力容器的下游传统行业以炼油及石油化工、基础化工为主,这些行业受到国民经济和宏观调控的影响,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会有一定的周期性,间接影响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的生产与销售。然而近年来,金属压力容器涉及的下游行业逐渐增多,通过积极拓展包括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太阳能、核电等多个下游领域的相关市场渠道,可以有效分散某一个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对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在生产与销售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我国的金属压力容器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良好、相关配套完善、交通便利等多方面因素。三、 主要下游行业市场需求分析金属压力容器主要应用于炼油及石油化工、基础化工、核电与太阳能发电、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市场对于金属压力容器产品的需求与能源业发展息息相关。1、石油化工应用领域市场需求(1)国内外石油需求稳步增长,整体炼能进一步提高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近年来,全球石油需求持续增加,主要的增量需求来源于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到2024年,中国和印度的石油消费增量将占全球710万桶/日增量的44%,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将从发达经济体和交通运输燃料转向亚洲和石化产品。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日均增加110万桶,达9,900万桶/天;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2年2月份的预测,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平均为1.006亿桶/天。国际市场对于石油需求的增长将带动石化设备制造业的长期发展。原油加工量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有效地衡量炼油及石油化工应用领域市场的需求。根据Wind资讯数据,过去二十年间全球炼油能力稳步提升,2019年已经增至101.36百万桶/日,为近二十年最高,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炼油日均产能小幅下降,但仍有101.10百万桶/日。从国内市场分析,目前我国稳居全球第二大炼油国。根据2020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十三五”以来,我国炼化领域的发展呈现“量增质升”的特征,炼油能力从7.9亿吨/年升至8.9亿吨/年,增长12.7%;乙烯产能从2,200万吨/年增至3,518万吨/年,增长59.9%。按目前在建、已批准建设和规划的项目测算,我国2025年炼油能力将升至10.2亿吨/年,乙烯能力将破5,000万吨/年,双超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位。(2)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国内炼油及石化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炼油及石油化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石油天然气勘探、钻采等重大项目的实施,都为炼油及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会。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研制、开发及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炼油及石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已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制造体系。2015年由发改委制定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和江苏连云港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预计到2025年,七大石化基地的炼油产能将占全国总产能的40%。“炼化一体化”是指炼油和石脑油裂解生产化学品相结合的一体化生产模式,是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该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石油资源,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多种产成品可以丰富产品结构,“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增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根据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十三五”的规划,以炼化一体化开启产业升级,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主导方向。2、基础化工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基础化工主要细分子行业包括化纤相关子行业、无机化工相关子行业、以农药为主的农化相关子行业以及塑料、橡胶制品和日用化学品等,广泛应用于房地产、汽车、电子、冶金、纺织、医药和造纸等各个领域。基础化工行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会大量使用到反应、分离和换热压力容器。从2015年第三季度至今,基础化工多个子行业供需格局改善以及产品价格进入上行通道等多重因素,驱动着原本处于底部整固阶段的我国基础化工行业整体盈利恢复增长。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基础化工行业自2016年开始整体景气度提升,收入和净利润延续同比增长的趋势。2019年基础化工行业(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产销规模稳中有升,实现营业收入13,801.90亿元,同比增长5.7%,但下游需求转差带动行业产品价格走弱;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基础化工行业(中信基础化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812.60亿元,同比下滑8.8%,然而行业整体毛利率仍显著高于2015年和2016年。随着国内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企业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行,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回升,基础化工行业在2020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93.56亿元,同比增长9.82%,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252.20亿元,同比增长33.64%。基础化工行业在2020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731.58亿元,同比增长4.17%。然而行业整体毛利率仍显著高于2015年和2016年。2021年上半年,基础化工行业(中信基础化工板块)营业收入8,815亿元,同比增长25%;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155%。基础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有利于上游行业企业的订单数量保持稳定。3、核电应用领域市场需求根据2020年世界核工业状况报告,2019年全球核电机组产生了2,657太瓦时(TWh)的电力,自2012年以来全球核能发电量连续第七年保持增长趋势。2018年11月,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40年全球核电量将增长约46%,其中净增长的93%将来自中国和印度。据世界核能协会估算,2015-2030年间海外新建核电站在160座左右,新增投资达15,000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据世界核协会统计,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球32个国家拥有核能发电,共443台在运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39,428.2万千瓦,约占全球总电力装机容量的5.3%;全球共有56台在建机组,总装机容量约6,239.4万千瓦。全球核能总发电量25,530亿千瓦时,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约为10%。2018年底,全球首台AP1000机组正式投入商运,证明我国AP1000的三代核电技术已经成熟。2019年起,国内核电审批重新启动,2019年内通过审批的机组为4台,分别为漳州核电站1&2号机组、太平岭核电站1&2号机组,其中漳州一号和太平岭一号机组已于2019年内开工建设。截至2021年末,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为53台,额定装机容量为54,646.95MWe。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在第四代核能系统液态金属冷却快堆革新型动力转换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中国核能年度发展与展望,到2035年我国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有望达到2亿千瓦。近两年,我国对于核电的政策逐年放宽,核电发展方针从2017年的“安全发展核电”调整为2018年的“稳妥推进核电发展”。根据中广核统计,“一带一路”沿线中,有28个国家计划发展核电,规划机组126台,总规模约为1.5亿千瓦。以三代机组平均造价1.6万元/千瓦预估,市场总量约2.4万亿元。受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影响,中国核电企业在“一带一路”所占的市场份额尚难以估计,但核电出海已成为未来我国核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主要核电集团均参与了核电“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19年4月1日,国家核安全局代表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电,并明确2019年年内将有新建核电项目获批,已批核电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核岛作为核电站的核心部位,其主要部件包括金属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设备,随着国内核电项目进入快速建设期以及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核电压力容器制造厂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4、太阳能发电领域市场需求在过去三年的BP世界能源展望中,对太阳能前景的预估大幅上调,2018年对2035年全球太阳能的预测比2015年能源展望的预测高出150%,这意味着太阳能成本比预期下降更快,目前预计太阳能在2020年代中期具有普遍竞争力,比之前的预测提前了十年。我国近期提出在2060年前争取实现“碳中和”,这势必将带动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太阳能发电可以分为太阳能光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发电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最主流的方式是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则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电能,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1)太阳能热发电2019年度,全球光热发电建成装机容量新增381.6MW,累计装机容量增至约6,451MW,增幅为6.29%。其中,中国光热发电市场新增装机200MW,占全球总新增装机量的52.41%。油盐换热器是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储热系统中最为关键的装备之一。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确定了国内第一批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名单,2017年4月,示范项目中最大的槽式光热发电项目中船重工乌拉特中旗100MW光热电厂开工,公司中标成为该项目油盐换热器的合格供应商,该项目油盐换热器已于2020年上半年完成交付。根据CSPPLAZA统计,2021年全球光热发电建成装机容量新增110MW(以实现并网为统计口径),总装机增至约6,692MW。2021年,我国首批光热示范项目收官,在建项目中的玉门鑫能50MW光热项目聚光集热储热系统已全面投运,目前已进入试运行期并获得了并网发电的相关合规许可文件。同时,2021年10月以来,在青海、甘肃和吉林,一批包含超1GW光热装机的风光热互补新能源项目已经陆续启动建设。2021年,受疫情影响,海外光热发电项目推进速度放缓,仅装机110MW的智利CerroDominador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投运(拉丁美洲首个光热发电项目)。2022年,目前在建的迪拜700MW光热+250MW光伏太阳能电站中的光热部分将陆续投运,将为全球光热装机量带来显著增长。此外,智利、沙特、纳米比亚、博茨瓦纳、伊朗等新兴市场正在积极规划或筹建新的商业化光热项目,老牌光热大国西班牙已确定将于2022年4月份启动包含200MW光热发电项目在内的一批新能源项目的招标工作。在关键产品上具备的核心技术优势使得公司已收到国内外多个筹建的重大光热发电项目业主方的技术交流和招标邀请。(2)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维持稳定上升趋势,2020年为760.4GW,较2019年增长31.4%,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据CPIA预测,2021年我国新增装机在55GW-65GW之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将达150GW-170GW。目前全球光伏行业前景明朗,具有清晰的发展驱动力:一方面,依托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光伏拥有陡峭的降本曲线;另一方面,能源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目标: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碳中和”席卷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成为全球性共识。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19年12月,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GreenDeal),明确2030年碳减排目标从40%提高到50%-55%,将2050年的80%-90%减排目标上调为碳中和;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也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以光伏为代表的绿色能源有望得到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作为光伏产业的最上游,多晶硅是主流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的核心物料。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多晶硅产业正在持续向国内转移,且疫情加速了这一过程:2020年,全球多晶硅产能为60.8万吨,同比降低9.9%;产量52.1万吨,同比增加2.6%;同期,我国多晶硅产能45.7万吨,同比下降1.9%,产量约39.6万吨,同比增加15.8%。多晶硅的生产需要大量使用金属压力容器产品,而且对设备的质量以及可靠性要求极高。这为高端压力容器制造厂家创造了较多的市场机会。5、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应用领域市场需求(1)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发展速度迅猛2021年以来,世界船舶行业逐渐从疫情影响下复苏,新船订单激增:2021年全球范围内新接订单约1.2亿DWT(载重吨位),同比增长117%;中国新接订单0.6亿DWT,同比增长115%;2021年船舶行业世界范围手持订单量2.0亿DWT,同比增长27%;中国手持订单约1.0亿DWT,同比增长36%。同时,世界造船重心仍在继续向中国转移,2021年中国造船完工量约占全球的50%;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分类中,中国有10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从钻井平台的数量来看,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全球钻井平台数量达到1,640个,较2020年末增长40.17%。(2)我国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地位的提升带动金属压力容器行业需求增长在我国产业政策方面,国家强调要提高海洋资源开采能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7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海洋局等八个部门印发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自“十二五”以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已进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制造第一梯队;目标到2020年,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专用化、系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产品结构迈向中高端,力争步入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制造先进国家行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数据,预计2018-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15%,2022年将达到12.85万亿元。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2020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稳步恢复,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船舶工业等海洋产业快速复苏。2021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海洋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3)海洋工程装备集成化趋势带动海洋油气装置模块需求由于海上平台具有施工空间狭小,地理、气候及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的集成化程度成了海上油气开采工程的客观需要。模块化集成设计与建造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方法,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模块化最大的特点是独立功能,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节约空间、提高场地利用率和制造效率、加强建造过程的安全性。海洋油气装置模块通过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计算机软件等方法对各种工艺设备进行打包,使其拥有独立的功能,可以整体搬迁、运移和吊装,降低现场作业成本。随着近年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市场从欧美向亚洲国家的转移,装备集成化建造市场也逐渐被亚洲企业占领。韩国和新加坡公司在功能模块设计建造、总装设计建造领域快速发展,占据领先地位。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部分骨干企业正在初步形成功能模块设计建造的能力,国际认可度提升,我国海洋油气装置模块市场空间前景可观,将带动上游行业企业的订单数量增长。第四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1、建筑结构设计力求贯彻“经济、实用和兼顾美观”的原则,根据工艺需要,结合当地地质条件及地需条件综合考虑。2、为满足工艺生产的需要,方便操作、检修和管理,尽量采取厂房一体化,充分考虑竖向组合,立求缩短管线,降低能耗,节约用地,减少投资。3、为加快建设速度并为今后的技术改造留下发展空间,主厂房设计成轻钢结构,各层主要设备的悬挂、支撑均采用钢结构,实现轻型化,并满足防腐防爆规范及有关规定。二、 建设方案主要厂房在满足工艺使用要求,满足防火、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布置紧凑、节省用地。车间立面造型简洁明快,体现现代化企业的建筑特色。屋面防水、保温尽可能采用质量较高、性能可靠的新型建筑材料。本项目中主要生产车间及仓库均为钢结构,次建筑为砖混结构。考虑当地地震带的分布,工程设计中将加强建筑物抗震结构措施,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本期项目建筑面积34775.64,其中:生产工程22204.57,仓储工程6902.3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283.56,公共工程2385.1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工程类别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金额备注1生产工程7328.2422204.572727.631.11#生产车间2198.476661.37818.291.22#生产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