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孙恒吉.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489255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听那冷雨》孙恒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听听那冷雨》孙恒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听听那冷雨》孙恒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教学目标,体味文中蕴涵的深挚的感情 鉴赏文中的优美的语言, 品味其意境之美,走近作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整体感知 把握文意,1、阅读全文,思考这篇散文的主线索。 2、围绕听雨,本文写了在哪几个地方听雨,分别有怎样的感受?(结合本文语句回答) 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 体味雨 串起人生感悟 在美国:难睹中国诗词里雨的意趣 在大陆听雨:凄凉 凄清 凄楚 凄迷 (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凄迷?) 日式的古屋里听雨 黄梅雨 霏霏不绝 湿黏黏 台风雨 浪涛翻滚 铺天盖地 雷雨 滂滂沛沛 秋雨 雨打芭蕉 秋意弥漫 是单调而耐听的音乐 是回忆的音乐(江南 四川) 在台北公寓内听雨 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思考、探究】,1、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 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请分别将它们写出来。,2、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虞美人 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思考、探究】,(1)“少年听雨”:“少年听雨”的画面,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着力渲染的正是 “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而又枯槁的身心 (2)“壮年听雨”: “壮年听雨”的画面,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 心境。(3)“而今听雨”: “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 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想到了大陆与台湾的分离,那种摧心折骨家与国,几回回梦里回大陆的内心苦楚自不待言。,【思考、探究】,1、2、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 答:作者处境与蒋捷相识都是“饱经风霜”,都是面对萧萧秋雨,想到自己的一生,自然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感慨。,3、作者说:“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那么听着那霏霏冷雨他想到了什么? 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 ,字里行间,阐发的是对中国文字、中国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与引以为豪。 想到了江南的“杏花春雨” ,想到了太初有字,中国方块字的诗情画意。(结合文中一些叠词感受词语的音韵之美) 透过迷蒙烟雨,想起了宋代米芾父子的山水画的韵味、王禹偁的听雨楼上的韵律。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从“十年前”、“二十多年前”到 “公寓时代” ,作者由雨想到了自己人生与祖国的一部情缘史。 在七十年代台北没有音韵的雨季里作者想到了诗经,4、作者通过雨要传达怎样的感情呢? 思乡之情,思念故土 5、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找出文中蕴涵这种乡思乡愁感情的句子。 (1)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2)第五段用美国的落矶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找出美国和中国山的特点、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感觉,分析一下这种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月是故乡明”这种情感。 (3)第6节 “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4)第10节“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5)第12节“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雨的声音可听,那雨的冷暖也是可听的吗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 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背景介绍,余光中先生于2002年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他说:“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我当年离开内地: 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这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从1949年到1974年,几十年间,作者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文化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剪不断的,跨越时空而来的,无尽的乡愁。,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对于个人只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但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渗透在你的精神里,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的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余光中,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 ,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 , 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的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情感线索,听听那冷雨的主题意蕴:,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文章脉络,时间 空间 所做 所思所想,今(惊蛰),台北,走入霏霏,杏花、春雨、江南,品雨,汉字寄情,嗅雨,情潮涌动,昔,美国,怀念,难睹中国的雨意云情,今,台湾,观雨,忆及历史的烟雨,昔,大陆、台湾,听雨,今,台北街巷,思索,家国之痛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