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4713568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一、单选题1. “明朝日趋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这里论述的是()A.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B. 明朝灭亡的结果C. 清朝统一全国的背景D. 清朝建立的原因2. 如图是流民图的一部分,造成明朝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是()A. 朝政混乱B. 土地兼并严重C. 宦官擅权D. 地方势力混战3. “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五百二十万。崇祯三年,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拾了。”由此可推断( )A. 明朝末年经济发展缓慢B. 明朝末年朝廷赋税沉重C. 明朝末年军事实力增强D. 农民大力支持朝廷剿匪4.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加深,其主要表现有( )皇帝昏庸奸臣把持朝政“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宦官专权土地兼并严重A. B. C. D. 5. 据史书记载,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部交给宦官魏忠贤。这说明( )A. 明朝皇帝疏于朝政B. 皇室内部勾心斗角C. 明朝大臣结党营私D. 明朝机构瘫痪6. 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是()A. 政治腐败B. 宦官专权C. 陕西连年大旱D. 土地兼并严重7. 关于下面两幅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图一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图二明流民图A. 图一反映了明朝国力的强盛B. 图二反映了农民起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C. 两幅图都反映了明朝灭亡的原因D. 两幅图反映了明朝丰富的社会生活8. 下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列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英勇善战,人称“李闯王”B. 提出“杀富济贫”的口号C. 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D. 攻入北京,推翻大明王朝9. 李自成的策略中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A. 规定严明军纪B.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C. 严禁侵占民房D. 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10. 某同学在阅读课本时对“均田免赋、1644年、大顺政权、明朝灭亡”进行了圈画,通过上述重点内容的提示,可以判断该同学阅读的章节是()A. 大泽乡起义B. 黄巾起义C. 李自成起义D. 黄巢起义11. 明朝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针对的是明朝()A. 皇帝疏于朝政B. 土地兼并、赋税沉重C. 大臣结党营私D. 中央机构基本上瘫痪12. “左图右史”这一传统说法,说明了历史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A.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B. 清军入关推翻明朝C. 明末农民起义的进军路线D. 张献忠农民军推翻明朝13. 明朝灭亡以后,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白成军队的将领是()A. 吴三桂B. 努尔哈赤C. 皇太极D. 郑成功14.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时间和第一位皇帝是()A. 1616年、努尔哈赤B. 1271年、忽必烈C. 1636年、皇太极D. 1644年、李白成15.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明朝灭亡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A. B. C. D. 16. 他是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他二十五岁时起兵,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他戎马倥偬数十载,多次大败明军,严重威胁明朝北部,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A. 铁木真B. 阿骨打C. 努尔哈赤D. 皇太极二、材料解析题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明季北略材料二明朝引南宋讲和之非发天下兵迎战,前后千余员,凡出关者非死即降,靡有孓遗,财赋因之已竭,人心随而思乱,百万雄兵尽没东海,亿兆穷民罹于边戍。元气尽伤于关东,闯贼蜂起陇西,贼至京师,文武逃散,无一死难者取其殷鉴不远之诫,自警自戒去尔。康熙(1)材料一反映了哪朝什么样的社会背景?(2)材料一中“闯王”指的是谁?他进入中原后,提出什么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3)材料二中康熙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从材料二中,康熙帝探讨明亡原因的目的何在?(4)你认为明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8. 材料一: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材料二: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最终推翻明朝明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腐朽势力和清军的嚣张气焰。200万农民革命大军在黄河南北、厂家上下十几个省的辽阔地区 材料三:如图。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一说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2)材料二中的“李自成”提出什么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他是何时何地建立了什么政权?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取得了什么成果? (3)材料三中图一人物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图二人物在继位后对族名和国号作了什么调整?19. 材料一: 明神宗时,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明僖宗时, 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 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时, 云南木氏占地万顷以上, 占云南耕地的1/3。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材料三: (明末民谣) “杀牛羊, 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答案和解析1.AA.根据题干“明朝日趋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和所学可知,这里论述的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增加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统治。在各个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成为起义的主力军,故A正确。B.题干反映的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而不是明朝灭亡的结果,故B错误。CD.题干反映的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与清朝无关,故CD错误。故选A。2.BB.根据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是皇室贵族、官僚等大量侵占民田,土地兼并严重。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故B正确。ACD.三项均不是直接原因,故排除。故选B。3.BB.根据“共增赋五百二十万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谓之辽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可以看出,明朝后期(从万历皇帝到崇祯帝)朝廷赋税沉重,特别是崇祯皇帝时期的辽饷、练饷和剿饷。故B正确。ACD.均与本题主旨无关。故选B。4.C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奸臣把持朝政,宦官专权,朝政混乱。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故正确。“八股取士”是明代科举的标准模式,不属于政治的腐败。故选C。5.AA.明熹宗喜欢木工活,宦官魏忠贤总是趁他全神贯注做木工活时,拿出重要的奏章请他批阅,熹宗往往都会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这样的皇帝疏于朝政,导致魏忠贤欺上瞒下,专擅朝政。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选A。6.A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再加上当时土地兼并严重,陕西连年大旱,最终导致李自成起义的爆发。故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是政治腐败。 故选:A。本题考查李自成起义,知道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是政治腐败。本题考查李自成起义,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7.C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描绘了朱见深正月十五在皇宫里庆赏元宵节游玩的各种情景,体现了统治者腐败奢侈的生活。明朝流民图反映了农民的贫苦的生活。由于明朝的腐朽统治,加上民众被迫流离失所,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最终爆发农民起义,明朝灭亡。故选C。8.BB.结合图片可以判断图中人物是李自成,他曾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来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故 B不符合史实。ABD.三项均符合史实。故选B。9.BB.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李自成的策略中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提出“均田免赋”。故B正确。ACD.均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无关,故排除ACD。故选B。10.CC.结合所学和题干,李自成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并于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故C正确。A.大泽乡起义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A。B.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爆发的农民起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B。D.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爆发的农民起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D。故选C。11.BB.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针对的是兼并土地,赋税沉重。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土地兼并严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针对兼并土地,赋税沉重的状况,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故B正确。A.题干没有体现涉及皇帝疏于朝政 ,故排除A。C.大臣结党营私与“均田免赋”的口号无关,故排除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故选B。12.CC.地图中,主要有李自成的起义军和张献忠的起义军两支队伍,均属于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李自成起义军进入河南后力量壮大,接着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挥师北上,最终占领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两湖,进入四川后建立大西政权。故C正确。A.地图上无体现。BD.推翻明朝的不是清军和张献忠的起义军,而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故BD错误。故选C。13.AA.结合所学,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故A正确。BC.两个选项人物是后金和清朝皇帝,与题干无关,故排除BC。D.郑成功于1662年解放中华台北,与题干无关,故排除D。故选A。14.CC.清朝,又称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封建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9年统一女真各部。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故B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故选C。15.A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1635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4月,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故是正确的排序。故选A。16.C据“他是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他二十五岁时起兵,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他戎马倥偬数十载,多次大败明军,严重威胁明朝北部,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及所学知识可知,他是努尔哈赤。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努尔哈赤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努尔哈赤的相关史实。17.(1)明末。农民起义。(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口号。(3)原因:用兵致使国家财力、兵力衰竭;赋税繁重,民心离散;李自成借机发展壮大。目的:吸取明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4)根本原因是明朝腐朽的专制统治。18.(1)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农民只得吃蓬草、树皮、石块充饥,甚至人吃人;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催征如故。(2)均田免赋;1644年,西安,大顺;沉重打击了封建腐朽势力和清军的嚣张气焰。(3)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满洲,清19.(1)明末土地兼并严重。(2)针对土地兼并严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3)闯王受到人民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