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课堂 (2)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53601269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课堂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绿色课堂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绿色课堂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归本色语文,创建绿色课堂冷集镇小学 许波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阵地,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放眼现今的语文课堂,老师非常重视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形式的追求,这无疑为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开拓了更好的途径,但同时也给语文课堂带来一些思考。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举手如云,应答如流,答案面面俱到,活动的面也很广。再加上有趣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整个流程可以说是“行云流水”,整堂课也是热热闹闹。但是,这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吗?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需要好好推敲的是:学生在课上得到了多少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了怎样的思维训练,学到了学生怎样的学习方法?太注重形式,盲目跟风,过于花俏的课我们不提倡;对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否定,一味地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感悟、体验、合作的课我们不欣赏。在社会各个领域崇尚绿色、追求绿色的时代里,我们认为:语文课堂也应该是一个充满本色的绿色课堂。一、扎扎实实地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感。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特别重视朗读,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正确的方式朗读。如果不教给方法,不明确目标,一味地倡导发挥学生的个性,恐怕学生的语感很难有所提高。比如在教学陶罐与铁罐这一课时,我最有特色的设计是以“读”为主线,领悟并贯通全课: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陶罐和铁罐的表情;接着让他们自读,再次体会;然后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陶罐和铁罐”放声自读,反复品读,逐步深入,并用合适的表情与动作表演读这样下来,课文好像烂熟于心,全班学生几乎全能出口成诵。最后,课文中出现的“奚落、轻蔑、懦弱、相提并论”等词语,不用我说,学生在读中已经自然而然地领悟了。学生也很容易地感受到陶罐的自以为是、蛮横无理、怒不可遏,铁罐的谦让宽容。总之,读,让学生感知了词汇,领略了情境,品悟了生活;读,使课文散发魅力,课堂灵动,孩子愉悦,“细雨润无声”,这样的教学安排突出了语文味,回到了语文课堂的根本上。 二、轻轻松松地教书,教会学生自我学习。 如今小学的语文老师是最苦的,每天要批阅大量的作业,教学任务也很重,教学压力也大。可是在这么多“孺子牛”式的教师的呕心沥血之下,为何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却总是不如人意呢?这其中的大部分责任还是要由我们老师自己来承担。 “是教会孩子钓鱼吃,还是给孩子买鱼吃?”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具体做法,简单概括为: 首先,教师角色要重新定位。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必须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 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最后、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 三、简单朴实的教学手段,让绿色课堂充满自然之气老子曾说:“真水无香”,意思是说,真正的水是没有香味的,这就是一种自然的美。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追求这种自然和谐的、不加雕饰的美。平平淡淡才是真,用心跟文本作平等的对话,用情与学生作真诚的交流,让课堂上多一些自然的流露,少一点刻意的安排,多一些自然的表达,少一些刻意的做作。1、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形式多样。自从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挖空心思,发掘各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质疑导入激发兴趣、互评朗读加强指导、合作表演深化理解可谓应有尽有。确实,对语文这种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应该着力探寻有效的、适宜的教学方式,但是,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走进文本,都必须恰如其分才能焕发其本身的魅力。否则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好看、热闹、时髦,只是“绣花枕头”,起不到实际的效果。语言优美的散文,可以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生动感人的记叙文,可以联系生活,产生情感共鸣;通俗易懂的说明文,可以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学习说明方法;琅琅上口的诗歌,可以让学生诵读积累,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新课标重视对学生的独特感悟,于是,一时间,感悟成风。课上,总是让学生谈感悟,谈自己独特的体验。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感悟到的又有多少呢?何况是独特的体验。再者,这样的课提升了语文的人文性,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也缺失了。所以,符合课文内容的,适应学生发展特点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哪怕是一枝粉笔、一块黑板,同样能有“事半功倍”之效。2、锦上添花的多媒体手段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如同一股锐不可挡的巨潮席卷世界,波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也为语文教学拓展了更大的空间。确实,多媒体课件是融文字、图像、动画、音像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的刺激,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但是,不少老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于是,上课成了图片、音乐的展示,而老师则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者,对文本的学习往往只是匆匆地组织学生走过场,忽视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这些形象的感官刺激也许能让人耳目一新,也许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但是它代替不了语言文字本身的可想象性,代替不了教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代替不了学生之间潜移默化的激励感染。而且以画面为主要手段的多媒体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课文,如果我们在所有的语文课堂中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也不免会使课堂教学流于呆板,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思维,妨碍师生交流。所以,切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必要手段;它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让教学为其服务;它应该是为课堂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绿色的课堂充满真实自然,充满清新健康,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在求真务实的教学目的指引下,在简单朴实的教学手段、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下,实实在在地进行着语文学习活动。它让语文课堂清新自然、绿意盎然,它是学生生命发展的平台,是学生心灵成长的绿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