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1895****949 文档编号:153217054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北京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北京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北京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北京昌平区九上期末化学试卷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Al D Fe 3.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 2O B 2O2 C O2 D O2- 4. 【 2022 东城一模 13 】能闻到酒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5. 钛被称为航空金属,国产 C919 大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到 9.3%。已知一种钛原子核内有 22 个质子和 26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4 B 22 C 26 D 48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过滤C取用粉末药品D倾倒液体7. 2022 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问世 150 周年。国际权威机构 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中国科学家姜雪峰作为“硫元素代表”。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 16 B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6 D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g 8.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D倒入澄清石灰水9.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仪器;熄灭酒精灯;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D10.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点燃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P+O2=点燃P2O5 B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D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 1 处,证明空气中 O2 含量约为 15 体积11. 完全电解 18g 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A 2g B 4g C 16g D 32g 12. 用小苏打(NaHCO3)、柠檬酸(C6H8O7)、蔗糖(C12H22O11)和纯净水自制碳酸饮料。已知: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的反应为 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HCO3 由 4 种元素组成B C6H8O7 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9:1 C C12H22O11 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D自制碳酸饮料是由 3 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13. 补齐连线。请从 13-A 或 13-B 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 13-A 计分14.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等。(2)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序号)。A. 潮汐能B. 太阳能C. 风能(3)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i 该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ii 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A.原子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种类15. 开放性实践活动中,A 、 B 、 C 三组同学,将葵花籽放入食盐水中浸泡 12 小时,捞出葵花籽,沥干水分后,用烤炉烤熟,制得咸瓜子。已知:室温为 20C,在此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为 36g。咸瓜子配方表 组号葵花籽用量/g食盐用量/g水用量/gA2525100B2540100C2550100 (1) “捞出葵花籽,沥干水分”应用的实验操作是 。(2) A 组同学配制的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 B 、 C 两组同学炒制的瓜子咸度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 。1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史实在线水的组成的发现历程)。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不可再分。 1766 年,英国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将金属锌加入到硫酸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他将这种气体叫做“可燃空气”。同一时期,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在研究这种“可燃空气”。这种气体密度只有空气的 111。普利斯特里多次将这种猛烈的爆炸当作魔术在当时的欧洲贵族聚会上进行表演,直到某一次爆炸表演结束后,他发现玻璃容器的内壁有白雾。随后通过多次反复实验,确认这种白雾就是水 1775 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不是一种元素,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氧气约占 15。 1776 年,瑞典科学家舍勒加热硝酸钾获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 1781 年,卡文迪许改进了原来的实验方案,他用纯净的氧气代替空气,发现“可燃空气”在纯氧中可以安静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他还发现 1 体积氧气和 2 体积“可燃空气”怡好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水,没有别的物质。但卡文迪许未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错误地用两种气体里都含有水这种“元素”,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782 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 1000 多摄氏度高温金属铁管,获得了“可燃空气”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变化可以表示为:铁 + 水 高温 黑色固体 +“可燃空气”。由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可燃空气”和氧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1787 年,拉瓦锡命名这种“可燃空气”为“氢气”,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 1800 年,英国科学家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进行了水的电解实验,获得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拉瓦锡的结论。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可燃空气”的物理性质有 。(2) “可燃空气”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3) 已知 1782 年拉瓦锡实验中产生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Fe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上述史实,你认为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的实验有 (填序号)。A.普利斯特里爆炸实验B. 1781 年卡文迪许实验C. 1782 年拉瓦锡实验D. 1800 年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实验(5) 获得的启示:化学上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17. 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H2 、 CO 、 CO2 、 N2 和水蒸气。工业上用半水煤气合成氨(NH3)的过程如下所示。(1) 过程 I 中,反应为 CO+H2O=高温H2+CO2,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2) 过程 III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18. 甲醇(CH3OH)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甲醇裂解制氢气是用甲醇和水在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裂解转化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主要流程如下。(1) 原料汽化的目的是 。(2) 转化器中,主要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吸附塔的作用是 。19.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气密性已检验)。(1) 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0. 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称得总质量为 m1,将小试管中的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充分反应后,称得总质量为 m2。m1 m2(填“”、“=”或“;CaCO3+2HCl=CaCl2+H2O+CO2【解析】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不是在密闭体系内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到空气中,反应后没有称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反应后质量降低,m1m2,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21. 【答案】(1) 隔绝氧气,使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2) 处白磷燃烧、处白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或处白磷燃烧、处红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解析】(1) 热水能够隔绝白磷与氧气接触,并为白磷提供能够达到着火点的温度。(2) 对比,处白磷燃烧、处白磷不燃烧,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对比,处白磷燃烧、处红磷不燃烧,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2. 【答案】(1) 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 BC 中纸花不变红,D 中纸花变红【解析】(1) 蜡烛熄灭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 BC 中纸花不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或水均不能使石蕊变红,而 D 中纸花变红,就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使石蕊变红的酸性物质。23. 【答案】(1) i 其他条件不变,钴元素的浸出率会随着硫酸用量的增加而增加ii 3 、 4 、 5 iii 硫酸用量、 Na2SO3 用量、温度(2) 4 【解析】(1) i 对比实验 1 和 2,自变量为硫酸用量,因变量为钴元素的浸出率,所以得出的结论为:其他条件不变,钴元素的浸出率会随着硫酸用量的增加而增加。ii Na2SO3 用量为自变量,钴元素的浸出率为因变量,需要对比的是其他条件不变,只有 Na2SO3 用量改变的实验,也就是实验 3 、 4 、 5。iii 综合表中数据,影响影响钴元素浸出率的因素有硫酸用量、 Na2SO3 用量和温度。(2) 实验 4 中钴元素浸出率较高,且加入 Na2SO3 用量较低,最为经济实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