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化的特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52520198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文化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先秦文化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先秦文化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先秦时期社会的哲学 奴隶社会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哲学。始自商周时期,至秦统一中国之前。 历史背景 公元前 21世纪的夏代,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殷商和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中国奴隶社会保留了公社共同体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土地属奴隶主国家所有,强迫奴 隶集体耕作,春秋至战国初,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产生了用个体生产代替集体耕作、用 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公有制的经济条件,宗族奴隶制在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中 逐渐瓦解。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了反复的斗争和较量,封 建制终于战胜了奴隶制,先后建立了魏、赵、韩、齐、楚、燕、秦7 个封建国家。秦国实行 封建化改革最晚,也最为彻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一跃而为战国后期的强国,奠定了后 来统一中国的基础。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科学技术 的发展。先秦哲学随之产生和发展。发展过程 先秦哲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中国哲学的萌芽、诸子前哲学和诸子哲学 3 个阶段: 萌芽时期。哲学的萌芽是同原始宗教相联系的,主要表现为相信灵魂不死和崇拜自然物的 自发观念。在殷商奴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上帝神权观念,周灭殷后发展为天命主宰一 切的观念,周公提出“敬德保民” 、“以德配天”的思想 。以易经和洪范为代表 的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尚未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表现了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 幻想的一种联系。诸子前哲学。西周末至春秋时期,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天命 神权也发生了动摇。在诗经中出现了疑天、责天的思想。出现了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 对自然界的变化作了某些唯物主义的解释,表现出无神论的倾向,同时发展了朴素辩证法的 思想。伯阳父、史伯、管仲、医和、子产、晏婴、史墨等人,可以称为先秦诸子前哲学思想 的主要代表。诸子哲学。春秋末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是中国哲学进入诸子百家之学的 开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中,先后出现儒、墨、道、法、名、阴阳等重要学派, 围绕着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以及名实、礼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哲学论辩,学派之间既互相 斗争又互相吸取,每个学派内部也不断分化和发展,使这个时期的思想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 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哲学的繁荣。主要派别 先秦诸子哲学的主要派别有儒家。这是创立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孔子 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 年的墨子,他的哲学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后,“墨离为三”。战国后 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迷信成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 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道家。传统认为老子是其创始人。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 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 哲学思想,通过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稷下道家则提出“精气”说,对老子的“道” 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战国时期道家的一派还和名家、法家相结合,发展成为黄老之学,为 后来的汉初统治者所推崇。法家。其先驱为管仲、子产,真正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 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 的法治理论,他继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名家。 是战国时期专门讨论名实关系和概念同异、离合问题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 他们对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问题作了探讨,对古代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阴阳 家。以邹衍为代表,他把阴阳五行说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克的顺序来说明王朝的更替,提 出“五德终始”说,为新兴封建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除上述派别外,先秦诸子百家之 学还有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学派。历史地位 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它广 泛地探讨了宇宙本原和自然规律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人性善恶问题、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 等,把哲学研究伸展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已包含着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各 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 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开始形成,武王伐纣时说“牡鸡无晨,牡鸡之臣, 唯家之索。” ,伯夷、叔齐事件,都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体现。然而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尚未 成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现实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军事兼并的 不断发生,各国寻求治国之法,使得在东周时期各地各国学者们持有大相径庭的各种思想。 交相辩难,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代。就中国的实际政治文 化发展而言,百家之中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1)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仁义孝悌,一方面,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维护礼制进而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 忠” ,提出了君主的义务和责任;又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 ,强调作为民众的独立人格。孔子之后的孟子更将民众提到了高于君和社稷的地位,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一方面,儒家维护等级制度和君权,另一方面,他们主张君臣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权利, 任何一方都不该要求对方无条件的服从和妥协。孔子主张以“仁政”治国,反对过分剥削压 迫,提出了富民、惠民的主张。先秦儒家并不主张禁欲,而是推己及人。“礼”是儒家思想 推行的工具。儒家思想强调维护内部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竞争角逐激烈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不能得以 特别的任用。但是人们如果因此就认为儒家在先秦至秦代地位尚低,确是有失公允的。儒家 在战国时代,已经遍布七雄诸国。到了秦朝,秦始皇要坑杀方士、术士时,公子扶苏就以其 中有些人毕竟是儒生为理由,为他们辩护;而秦朝朝堂之上也有儒生为臣。这些都说明秦朝 是并不特别排斥儒生的。所谓“坑儒”,其实是坑杀包括一些儒生在内的方士、术士。一旦 统一,维护政权统一就成了当务之急,儒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统治者的思想骨干之一。 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外部政治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儒家思想对国家制度和社会的稳定作用是 显著的、惊人的。2)道家的政治文化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并不像其他学派一样奔走诸侯之间,寻求任用。因为他们的政 治思想本身就是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 化”。道家的自然哲学是其治国之道的理论基础。“道”即“自然”是永恒常在的、无所为的, 天地万物都因“道”而生成,那么 “道”又是“无不为”的。作为国家统治者,如果能够 谨守“道”而勿失,百姓就可以自生自化,安宁质朴地生活。与老子同为道家代表人物的杨 朱认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人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 治矣”。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然而“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怠慢而无所作为。道家学派 的思想,对后世一些新朝代建立时顺应人民的普遍政策期望,制定百废待兴、休养生息的政 策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家对战争等剧烈的社会动荡,十分反感。 他们进而认为,好的政府,是人民安居乐业,而不知管理者之管理的政府。使人们处处能感 觉到管理者的痕迹,进而认为高质量的生活是拜管理者所赐的看法道家并不认同。在西汉初 年,统治者大都以道家思想作为主要管理思想,我们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对一个饱经战乱的国 家所能起到巨大积极作用。3)法家政治文化理论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等人。他们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法律统 一,不分亲疏。但事实上法家这种“法治”与现在的法治大相径庭。因为在战国时代,由于 各国以贵族世袭,贵族拥有特权,并把持国家政治,这造成了君权旁落和政治腐败。法家在 这种环境下通过提高君权,反对贵族特权而被君主所赏用。在法家理论中,君主同时具有立 法和司法权力。而君主制定的法律为民众遵守的同时,统治者也使用一些手段来对属下进行 考核和考验,甚至动用一些 “术”,目的是使权力显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测,使人畏君,从 而战战兢兢。这也是后世君权被一再抬高的理论源头之一。而且统治者虽然是法律的制定者, 但并不受到法律的约束。先秦法家也受到儒家的影响,比如吴起就主张国之安危“在德不在险”。法家和儒家,对后 世影响很深。有人说“阳儒暗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比如隋文帝虽然尊崇儒教,却曾经派 自己的手下以一些物品为诱饵贿赂官员,然后对这些不知是计的官员予以重罚,这其实是对 “术”的一种使用。儒家是维护旧有的君权与贵族制度,法家则是抬高君权,压抑贵族的权 力。4)先秦其他学派思想 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还有阴阳家、名家等其学派。如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提出 的五德思想,是后世帝王统治国家的重要理由理论根据。每个朝代,都会宣扬五行中的一 “德”,以五德相克相生之理,确定其统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 名家研究名辩之学,启迪各派围绕“名”和 “实”的问题反复辩难讨论,成为中国政治文 化的源流之一。应该说,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虽成为后世政治文化发展的基座,但后人并不再像先秦这样竞 相创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为基础,杂糅其他外来思想,或者相互融会贯通,进一步发 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与理论,阐述自己观点。2 先秦平民政治与士风的形成 先秦时代,失势贵族、布衣平民通过游说宣传自己政治观点和主张这个办法来影响政治的例 子很多。君主通过采纳这些人的意见和政治理论,或提高君权的实力以更好地控制国家,或 提高国家的实力以称霸。而一些贵族也迎合这个潮流,大量收养门客,增强自己的实力,以 便更容易地操纵政局,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参与政治的形态,我们可以称为“门客政治”。平民百姓大肆议论政治,而一跃成为官 僚乃至贵族的门客政治形态,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没落贵族、平民百姓均用 这种方式以图任用。这种风气在战国时代最为盛行。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等级制度变得并不森严。个人的尊严和自由人格得到时人重 视,“士风”盛行于人际交往、政治活动之中。士风具体体现在:一、重视个人尊严;二、 个人尊严要靠个人道德来承托和维持;三、个人道德要靠他人的认同来达到。 西方人普遍认为个人尊严是神所赋予,而中国人的个人尊严,则是通过众人的认可来取得的。 春秋战国之士人,为了“士”的精神,可以抛弃生命,去做必死之事。“士为知己者死”,“士 可杀不可辱”等成为了士人的信条,以“忠”、“信”作为个人准则。士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延续千年而不变。人们相对于对自我人格的认同,更倾向于使他人认同自我。表现在政治文 化上,经常会倾向于忽略事件的过程与结果,不惜损失利益和退让或者进而以过激手段以求 得到对方的尊重。士风传承千年,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极重要的一部分,在各个时代,它的内 涵,也有很大变化,但都不会离开以严守个人道德与价值观的方式,维护个人尊严、个人意 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