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说课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2011706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氧气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氧气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法分析教法分析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氧气的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间的转变,从而为学习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知识打下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氧气的制法的迫切愿望,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在以认识“物质”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一、教材分析 教具的准备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分析四、学法指导以教法引导学法,以学法促进教法。环节环节1、猜谜语,导入新课、猜谜语,导入新课环节环节2、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此环节在此环节 中,首先我将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关于中,首先我将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关于“物质的性质概念物质的性质概念”,提问学生,提问学生“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么是化学性质”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在学生回答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继续提问,的基础上,继续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物质的物理性我们已经知道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等,在我们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和氧气打交道,你能尽可能多地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和氧气打交道,你能尽可能多地根据生活经验告诉我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吗根据生活经验告诉我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吗?”学生学生不难总结出不难总结出“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我接着设问是否在,我接着设问是否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呢?从而引出氧气的三任何条件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呢?从而引出氧气的三态变化,并展示蓝色的液态氧气钢瓶,强化学生的认识。态变化,并展示蓝色的液态氧气钢瓶,强化学生的认识。对于氧气密度的教学则通过提供标况下的空气、氧气等对于氧气密度的教学则通过提供标况下的空气、氧气等气体的密度表,让学生通过比较获得氧气的密度比空气气体的密度表,让学生通过比较获得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大的结论。对于溶解性的教学仍然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 发,让学生思考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生活?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学生通过分析得出氧气能够溶于水但溶解得较少。在物理性质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日常生活经验,并适时提供一些数据信息,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对氧气的物理性质的认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在对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简要的归纳小结后,我顺势一转,同学们知道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那么氧气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呢?从而过渡到环节3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环节环节3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此部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我主要采用实验归纳的方法此部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我主要采用实验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分别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分别演示实验1-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从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从而得出检验氧气的方法。接着演示实验而得出检验氧气的方法。接着演示实验2-木炭分别在空气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加热,实验和氧气中加热,实验3-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点燃,实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点燃,实验4-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点燃。在演示实验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点燃。在演示实验时我注意引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导学生去观察去观察这些物质这些物质在反应前的色态,在反应前的色态,点燃后再观察它点燃后再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在空气中能否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继而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是生成物的们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最后是生成物的性状性状。在教学中。在教学中我我还会注意引导这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如,在实验还会注意引导这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如,在实验4、实验实验5中为什么会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实验中为什么会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实验5中的铁中的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等,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等,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并有程序地教给学生操作实验的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技巧、注意事项、燃烧现象的语言描述及文字表达式,从,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对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过程中,我提出问题在对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过程中,我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为什么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为剧烈气中燃烧更为剧烈”,通过分析得出物质在空,通过分析得出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就是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气中燃烧实质上就是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氧气的含量越高,反应越剧烈。并且自然归纳氧气的含量越高,反应越剧烈。并且自然归纳出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支持燃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支持燃烧,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烧,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应”。这时,我让学生继续观察这这时,我让学生继续观察这4个反应的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引导他们这文字表达式,引导他们这4个反应有什么共同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特征和不同之处,将学生的思维继续引向深入,将学生的思维继续引向深入,过渡到环节过渡到环节4: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学习当: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学习当中。中。环节环节4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容易得出这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容易得出这4个反应都是物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这时即可顺势归纳出物质与氧发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这时即可顺势归纳出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即为氧化反应,并且强调概念中是与生的反应即为氧化反应,并且强调概念中是与“氧氧”而而非非“氧气氧气”,为后面深入学习氧化反应埋下伏笔。进一,为后面深入学习氧化反应埋下伏笔。进一步比较又会发现除了蜡烛与氧气的反应,其它步比较又会发现除了蜡烛与氧气的反应,其它3个反应个反应都是两种生成一种,那么这一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都是两种生成一种,那么这一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称为化合反应。因为学生还处于初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称为化合反应。因为学生还处于初学化学阶段,头脑中还缺乏足够的化学反应例子去支撑学化学阶段,头脑中还缺乏足够的化学反应例子去支撑理解,两种反应容易打架。所以,我适时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两种反应容易打架。所以,我适时引导学生分析两种反应的区别在于分类标准不一样,一是根据反应物两种反应的区别在于分类标准不一样,一是根据反应物中是否有氧气,另一种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中是否有氧气,另一种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是多变一的反应,是看一个反应的不同视角。并提供多是多变一的反应,是看一个反应的不同视角。并提供多个化学反应的例子让学生去判断。这样就从本质上区别个化学反应的例子让学生去判断。这样就从本质上区别了两种反应,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了两种反应,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在4个演示实验中,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都比较剧烈,但是否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比较剧烈呢,这时我展示日常生活中食物腐败、钢铁生锈以及呼吸作用都是氧化反应,但进行得较缓慢,不易察觉,称之为缓慢氧化。让学生认识到氧化反应有不同的形式,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所体现的性质为氧化性。环节环节5 首尾呼应,强化观念首尾呼应,强化观念 至此,学生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认识逐步至此,学生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认识逐步清晰,我重新展示氧气的用途,回到课的清晰,我重新展示氧气的用途,回到课的开始所提出的问题开始所提出的问题“氧气的这些用途是由氧气的这些用途是由它的哪些性质所决定的呢?它的哪些性质所决定的呢?”学生不难得学生不难得出氧气的用途都是由出氧气的用途都是由“氧气能供给呼吸,氧气能供给呼吸,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仅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仅形成了首尾响应,形成了首尾响应,也强化了物质物质也强化了物质物质 的性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学科观念。质的化学性质的学科观念。六、教学特色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遵循学生的思维发我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知规律设展规律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充分利用实验提供实验事实,充计教学,充分利用实验提供实验事实,充分联系生活补充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充分分联系生活补充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对氧气性质的认识,不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对氧气性质的认识,不仅重视知识教学,也充分利用了实验、观仅重视知识教学,也充分利用了实验、观察以及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还渗透了察以及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还渗透了学科观念,做到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融合。学科观念,做到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融合。课题2 氧气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物理性质 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有三态变化 氧气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学而不思则罔!本课题有丰富的联系实际的内容,应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并提出问题。只有肯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开阔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