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23576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一上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甲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乙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乞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 , 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丙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1) 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猝然B . 余暇C . 乞求D . 坚忍(2)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B . 乙C . 丙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方言作为一种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各种方言版的影视,比如四川方言版猫和老鼠,可谓是小孩子的最爱,电视剧武林外传里面更包含了陕西、天津、东北等多个地方的语言。由于各个地方的语言文化特色,也产生了很多笑话。无论是从情感还是文化传承方面讲,说方言,学方言,懂方言,都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方言是历史留给每个人的珍贵遗产,是本土文化积累之后注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信息。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乡音的基本信息永远丢不了。由于方言众多,就难免会产生一些笑话。这些笑话逐渐成为人们忙碌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小插曲,并被人收集。一天,两个四川人去北京打工,两人下了火车,不知道路,咋办呢?走路又不知道路,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打的,上车后,都不敢说话,一个就对另一个说:你开腔我不开腔。另一个也对他说:你开腔我不开腔。司机想,“你开枪,我不开枪”,遇到抢劫的了,于是把他们送到了派出所。方言笑话牵起了方言生命的脉搏,很多人爱方言,因而编制方言笑话。方言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方言笑话给人们带来了愉悦身心的好处,更多的是方言作为一类独特的语言使人类的语言趋于多样化和丰富化,但是方言也存在着危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认为,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方言作为一个地方的特色,理所当然应该使其发扬光大。如果方言消失,很多地方戏曲,如浙江的越剧、上海的沪剧、广东的粤剧等都可能会消失,那将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在方言文化陷入如此的尴尬局面时,一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方言歌曲,比如湖北的“龙船调”、“山路十八弯”等,已被冷落一旁,为流行的英文歌曲和标准的普通话歌曲所替代。现代的年轻人必须因为工作或者家庭的原因而不得不使用普通话,很难想象多年以后,当其他地区的人来询问关于自己家乡的方言时,自己一概不知,那又会是如何一种尴尬的场面。方言与俗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俗文学产生的基础,民歌、传说、民间故事、地方戏曲、曲艺等是方言性最强的文学样式。方言本身属于地域文化,而方言又是厚重的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文化生存的根基,与地域文化具有一种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五花八门的方言存在,也就没有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地方文化。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方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种多元文化的消失,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在方言笑话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乐趣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正视方言的促进一国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必须看到方言文化现阶段所处的不良地位,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请先保护好方言,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更有生命力。(1) 下列关于方言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方言是由各个地方不同特色的语言文化形成的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B . 方言使人类的语言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并能促进一国文化的多元化。C . 方言比普通话更加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它在文艺表达里广受欢迎。D . 方言与地域文化关系密切,它既属于地域文化,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2) 下列对要保护好方言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方言是乡土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历史遗留给人类的一项宝贵的遗产。B . 方言受到了很多人喜爱,方言笑话带给了人们很多乐趣,没有方言就没有笑话。C . 方言是地域文化生存的根基,方言消失带来多元文化的消失,其损失无法估量。D . 方言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五花八门的方言成就了五彩缤纷的地方文化。(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电视剧武林外传里面因为包含了陕西、天津、东北等多个地方的语言要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B . 方言是本土文化积累之后注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信息,这种牵起方言生命的脉搏的信息永远不会丢失。C . 方言作为一个地方的特色,应该发扬光大。方言一旦消失,地方戏曲如越剧、沪剧、粤剧等都将随之消失。D . 方言具有促进文化多元化的作用,使我们的民族更有生命力,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应该首先保护好方言。3. (9分) (2019高三上西城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锐敏(如黛玉、龄官),或性格刚烈(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实践。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材料二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材料三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说宝钗“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她常常给人送东西,有时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善行。但我们应看到,她的动机是复杂的。首先是求得美名,目的是邀时誉,笼络人心”。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奸”,并无铁证。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下划线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偏不倚”中的“倚”,读音为y。B . “班姑蔡女”中的“班姑”,指后汉书作者班固。C . “戕害”中的“戕”,最后一笔是“、”(点)。D . “不矜不伐”中的“矜”,意为“自夸”。(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女子之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各美其美B . 美得适度C . 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D . 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3) 材料二中,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下列说法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 A . 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B . 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C . 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D . 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4) 根据材料二,下列与“冷香丸”有关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曹雪芹创造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B . “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之一是追求功名,之二是为人端庄C . 有人认为,“冷香丸”有治疗内热外冷分裂性格的意义,对宝钗有益D . 有人认为,“冷香丸”是压制生命活力扭曲真实心性的,对宝钗有害(5) 根据材料三,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 . 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B . 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C . 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D . 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6) 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 4. (12分) (2017高二上宜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最后一位顾客郑成南漫天飞雪,茫茫世界。不过屋里却暖和,炉子的火烧得正旺。今天是大年三十,他们本打算早点关店门,却从早上起就客人陆续不断,他们也一直忙到现在。半年前,他们在这里开了这家杂货店,专卖生活日用品,生意不错,每天忙忙碌碌的,赚头当然不少。这一顿饭,女人准备得很丰盛,也很讲究。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能办到的东西,全齐了。第一次,他们在外面过年,也是两口子单独过年。几天前,男人给家里写信,说过年不回家了,和女人在外面过了,省了来回的路费。出来一年了,男人没告诉家里自己开了杂货店,也没给家里汇钱。女人说,把门关了吧,忙了一年,也该好好吃一顿饭。男人说,再等等吧,还会有人来呢。其实,此刻男人心里有那么一丝惆怅,往年都是赶回家跟父母一起过年的。父亲年纪大了,长年有病,吃年夜饭时,却无比兴奋,跟他碰好几回杯。男人想,今晚,这样的场面就没了。女人说,没人了,都什么时候了,谁不在家里吃团圆饭呀?再说,饭菜都做了那么长时间了,该凉了。女人看着满桌子的饭菜,有些激动。在老家,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哪里见过这么丰盛的饭菜啊。男人还在迟疑,女人从里屋走出来,说,关了吧,不会有人了。她顺手拿起火钳,捅了捅炉子,微弱的炉火立刻又火星点点,屋内似乎更暖和了。男人缓缓站起来,正准备关门时,看到远处茫茫的世界里,有个人朝这边走来。那人一身黑色装束,手里提着篮子,走得很慢。男人又把手停住了,他说,又来了一个。下雪的天,地上很滑,那人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移动缓慢。男人耐心地等起来,他不会放过一笔生意,虽然今天是大年三十。他说,做完这最后的一笔生意,就关门,就等做明年的生意了。女人又进去了,把酒盖子启开,倒满了两只杯子。白色的酒沫星子在杯子内冉冉升起,今晚,对女人来说,是兴奋和期待的。越来越近了,那人越来越清晰了,走近了,男人才看出,原来是个跛子,即使走小步,仍很艰难。终于来到了店门口,身上落满一层洁白的雪。那人抬起头,摘下帽子,男人突然呆住了。男人喊,爹!爹抖抖帽子,雪花纷纷落下。爹!男人准备接过爹的帽子,爹没给他,重新戴回头上。您怎么来哩?!女人在里屋听到声音,忙赶出来,喊。多远的路。男人说。爹站在屋里,缓缓移动身体,好像一位将军在检阅士兵,左右打量了一番,然后满意地点点头。爹说,还不错哩!女人抢着说,爹,你咋无声无息就跑来哩?女人兴奋的脸立刻消失了。爹说,你娘怕你们在外面受苦,听说现在很多工地老板没良心,昧着工人的钱今天是大年三十,你娘说你们不回家过年了,一大早包了饺子,叫我给你们送来。一路上,怕是早凉了吧。爹把篮子递给女人,女人接去了,却不敢动。男人说,爹,你从早上走到现在?爹只顾自己说,你们过得好就好,我还得赶回去哩,你娘还等着我回去下饺子哩。爹准备出来,男人扑上去,顺势跪下了,男人喊,爹!歇斯底里。爹忙扶起男人,说,你这是做啥?男人抱住爹的大腿,说,爹,您留下,我对不住您。这一年,不知爹是怎么过来的,脚跛了,怕是没钱吃药,耽误了吧爹说,说傻子话哩,你们在外过的好,就是孝顺爹哩。男人站起来,转身对傻站着的女人说,收拾一下,跟爹回去。女人和男人都哭了,而爹却笑了。外面,雪下得更紧了。(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大年夜的晚上,女人反复催促男人把店门关了,好好吃一顿年夜饭,但男人始终不愿意关门,只是因为他认为还会有客人来,想多挣些钱。B . 爹来到店里,“像一位将军在枪阅士兵”,流露出对儿子没有回家过年的不满,然后又“满意地点点头”,表现父亲看到儿子过得好后的满意和放心。C . “今晚,对女人来说,是兴奋和期待的”,这句话体现出女人脱离了公婆之后第一次和丈夫单独吃年夜饭的激动心理,可见,女人过去的生活是灰暗的。D . “男人扑上去,顺势跪下了,男人喊,爹!歇斯底里”,此处的语言、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儿子的悔恨心理。E . 小说结尾女人和男人的哭有感动有内疚,悔恨自己没有尽到对父母的关照,爹的笑,是既为儿子在外过得好而高兴,也表达了他对儿子儿媳理解自己的无比欣慰之情。(2) 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 小说中的男人是怎样一个形象,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4) 小说中的父亲并不是真正的顾客,而小说却用了“最后一位顾客”这样一个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三下金华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梓人传唐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元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阛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注寻引:此指量尺。寻,八尺。引,十丈。居:积储。砻:磨光。斫:砍削。宫:房屋。乡师:古代的一乡之长。里胥:古代的一里之长。连率:古代十国为连,连设帅。啬夫:汉代小的乡置啬夫一职。版尹:古代掌户籍的官吏。(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床阙足而不能理阙:通“缺”B . 皆视其色 , 俟其言色:脸色C . 画宫于堵堵:墙壁D . 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法:法则(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愿佣隙宇而处焉焉用亡郑以陪邻B . 计其毫厘而构大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 . 专其心智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D . 以就役焉挟飞仙以邀游(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梓人指木工,建筑工匠。本文开篇讲述了关于一个木匠虽无才艺却“善度材”“善用众工”的故事。B . 此文结构颇有规矩绳墨。前幅叙事,后幅议论,宕开复合,曲折尽意,既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又形成了对比的关系。C . 柳宗元写作此文,实则借梓人之事来指斥时世、议论朝政,表现了他的高度自信心和政治责任感,又或是柳宗元以相才自许、自励也未不可。D . 梓人的“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与宰相的“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奠敢愠”有异曲同工之妙。(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高三上南通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惜余春贺铸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注】西曛:斜阳。(1) 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 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3) 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表达效果。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6高三上安徽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得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乙:君子生非异也,_。(荀子劝学)_,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离骚)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闻道有先后,_。(韩愈师说)东船西舫悄无言,_。(白居易琵琶行)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 (5分) 今天是某校学生李小飞的父母结婚20周年的纪念日,她要通过电台为父母点播一首歌曲以表祝福。她拨通了电台的热线电话,礼貌而简洁地对主持人说:主持人答应了她的要求,随即李小飞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神秘而深情地对妈妈说:9. (1分) (2016高一上日喀则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1个字。莫言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 ,君不见,他扎根高密乡几十年,致力于打造乡土题材的作品;君不见,他将自己的切身体会融入字里行间;君不见,他写下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传世佳作。如果莫言的作品 , 毫无根据地高谈阔论,它们还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吗?俗话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8高一上辽源月考) 英雄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一群人的精神。烛之武,舍身赴敌营;蔺相如,孤身拒强秦;荆轲,捐躯赴国难;刘和珍、杨德群,真的猛士、奋勇前行,殒身不恤;毛泽东、周恩来,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杨利伟,甘愿冒着风险,助力我国航天事业的探索与发,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默默的奉献着。可是有人说这个时代不需要英雄了,有人又说英雄的精神需要代代传承,你有怎样的联想和看法、感受?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自主审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小说、诗歌不允许)。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1、1-2、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1、2-2、2-3、3-1、3-2、3-3、3-4、3-5、3-6、4-1、4-2、4-3、4-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5-3、5-4、5-5、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6-3、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1、9-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