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传质与曝气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4710120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液传质与曝气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气液传质与曝气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气液传质与曝气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一液传质与曝气污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以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命 活动需要。向水中充入氧气通过曝气工艺实现。曝气工艺属于越过两相(气相和液相) 界面的相间传质现象。传质是自然界中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是这一术语却只是在近三十 多年来才被普遍地使用。传质是质量传递(mass transfer)的简称。凡是由于某种推动力 (driving force)所引起的物质分子或流体微元的运动都称为传质1。传质包括了分子扩 散,也包括了由于对流现象甚至简单的混合作用所产生的物质迁移(transport),但它不 同于物质的输送,如用管道输送流体,则不能称为传质。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中,氧气吸收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好氧生物处理可分为 悬浮培养体和生物膜两大类方法。前者可用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为代表, 曝气池中吹入空气(或氧气)泡,氧气分子先从气泡内传递进水内,在从水内传递进生 物絮体内,才能发生生物氧化作用。滴滤池(trickling filter)是生物膜法的典型代表。氧 气从空气中传递到水膜内,在从水膜内传递到水膜与生物膜的表面及内部,才能发生生 物氧化作用。1.菲克(Fick)第一扩散定律2物质通过它们的分子活动而互相渗透的现象称为分子扩散。分子扩散可以藉四种推 动力而产生:浓度梯度、压力梯度、作用力差及温度梯度。它们分别称为常扩散、压力 扩散、强制扩散及温度扩散。菲克(Fick)第一扩散定律是关于稳定状态下的分子扩散的定律。所谓稳定状态下的 分子扩散,是指浓度梯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分子扩散过程,且所有气液传质简化模型, 都只考虑垂直于界面方向的单向传质,即一维扩散模型。假定由A和B两组分组成的流体中,流体是静止的(即无主体流动),在整个垂 直扩散方向(先考虑一个方向,z方向)的平面上其浓度是均一的。实验表明分子扩散 速率与扩散方向上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即dc式中,气一组分A在B中的分子扩散速率,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 位截面积的组分A的摩尔数;Dab 一组分A在B中的扩散系数。对于理想气体或稀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与压 力下,Dab的值几乎于浓度无关;但对于非理想气体或浓溶液,则Dab值是浓度的函数;虹一在给定的时间上,组分A沿z轴方向的浓度梯度;dz“一”一式中负号表示扩散是沿浓度梯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式(1)是菲克(Fick)第一扩散定律的数学表达式。2.亨利(Henry)定律在一般物理化学教科书中,亨利定律写成下面的形式:P=以式中PA气体A在气相总压力P中所占得分压,atm(1atm=101.325kPa);xA气体A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kA亨利定律常数,atm;yA气体A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当P小于0.1MPa时,k不随P的大小而变化。当P大于0.1MPa时,k的值与P的AAAAAA大小有关,因此需要按P的大小选用相应的k值。对水处理所遇到的情况,P 一般小AAA于0.1MPa,kA只是温度的函数。对水溶液来说,式(2)可以进行下列转换。因为溶质气体A的摩尔分数应表示为:(4)x =CaA CA + CB + CC +. + CH式中,CA气体A在溶液中的浓度,mol/L;CB、CC分别为溶质B和C在溶液中的浓度,mol/L; . H O在溶液中的浓度,mol/L。在(4)式的分母中,比起Cho来,CA等其他各项均可忽略,分母的值实际为 CH20 =1000/18.02=55,因此得疽好49 代入式(2)后可写成下面亨利定律 的另一种形式:(5)CA = HAPA式中Ha为亨利常数的另一种形式,单位为mol/LPa,其表达式为:HA =55.49/kA。水处理中可能遇到的气体的kA和HA值见表1。表1亨利常数1温度(C)051015202530354045506070空k X10-44.324.885.496.076.647.207.718.238.709.119.4610.110.5气H X10412.811.410.19.148.367.717.26.746.386.095.875.495.28CO2k X10-40.728 0.876 1.041.221.421.641.862.092.332.572.833.41 一H X10476.263.353.445.539.133.829.826.623.821.619.616.3H2Sk X10-42.683.153.674.234.835.456.096.767.458.148.8410.311.9H X10420.717.615.113.111.510.29.118.217.456.826.285.394.66CH4k X10-42.242.592.973.373.764.134.494.865.205.515.776.266.66H X10424.821.418.716.514.813.412.411.410.710.19.618.868.33O2k X10-42.552.913.273.644.014.384.755.075.355.635.886.296.63H X10421.819.117.015.213.812.711.710.910.49.869.448.828.37O3k X10-41.942.182.482.883.764.575.988.1812.027.43H X10428.625.522.419.314.812.19.286.784.622.03注:k和H的单位分别为atm和mol/L atm当污染物在水中溶解所产生的焓变化不受温度的影响时,亨利常数kA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近似表示:,-AH。/lg k =- + K(6)a RT式中AH。A溶解在水中所产生的焓变,J/mol;R 气体常数,8.314J/(molK);T绝对温度,K;K常数。3. 气-液传质模型气体通过气液界面传递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计算通过界面所受阻力的问题。阻力知道 了,传质的通量也就能计算出来。但由于气液界面附近区域难于进行观察与做试验,因 此藉助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传质过程。1904年Nernst首先提出传质的单膜模型。后来 的发展也是以这一模型为基础的,常用的有下列三种模型:1926年由Whitman提出的 双膜理论、1935年由Higbie提出的浅渗理论(penetration theory)及1951年由Danckwerts 提出的表面更新理论(surfacerenewal theory)。浅渗理论和表面更新理论对于理解气一液 传质现象虽然比双膜理论更为深刻,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采用双膜理论的公式。因为 双膜理论的公式不只是便于应用,更重要的是它把气膜阻力与液膜阻力的相对大小表示 出来,这更有利于对气一液传质具体过程的主次因素的了解。3.1单膜模型如图1所示,假定气体沿水表面流过,水汽蒸发进入气流内,在气液两相的交界面 处,流速应接近于零。这相当于两项的界面是一个固定表面,而在这个表面附近的厚度内,可以假定是一层静止的膜。界面处水汽的浓度为c.,膜边界处水汽的浓度为cb, 由于膜是静止的,膜内只能靠分子扩散来传递物质。这层膜内所存在的浓度差c.- cb即 传质阻力形成的。这就是Nernst提出的膜的概念。因为膜很薄,膜内浓度变化可以视 为线性的。膜外浓度cb是不变的,称为主体浓度(bulk concentration)。主体浓度也就是 实际能够量测出来的浓度。膜内浓度变化是假设存在的,同时也是无法量测的。膜的厚 度也只能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出。动量及热量在两相界面间的传递理论也都建立了类似 膜的概念,计算这些膜厚度的公式形式虽然相似,但是计算所得的数值是不等的。在图1所示的液体主体内,浓度是均匀的,不存在传质的问题,所以也就不存在传 质所受的阻力问题。在膜内,由于有浓度差,物质由界面的浓度c.传递到主体浓度cb, 这就出现了阻力问题。传质的阻力可类比于电阻来理解。按欧姆定律,电流的大小与电 势差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相当于传质通量,浓度差相当于电势差,所以膜的厚 度反映了阻力的大小。在浓度差相等的情况下,膜越薄阻力也就越大。图2双膜理论图1传质的膜示意3.2双膜理论1气体向液体传递的双膜理论概念如图2所示,气体和液体分别用氧气和水作例子。 氧气在气相内的分压为b,在界面上的分压为P。在界面的气相一侧有一层厚度为5 g 的气膜。界面上氧气浓度为c,相应于pb的氧气浓度为c*( c*=Hpb)。在界面的另一侧存 在一层厚度为5 t的水膜。水内的氧气的主体浓度为c,相应的氧气压力为p*(c =Hp*)。 因为膜很薄,膜内浓度及压力的变化都按直线关系表示。b双膜理论做了下述假定:(a) 在气液相交界面上,气体在液相中的浓度与其在气相中的浓度瞬间即达平衡;(b) 容质通过界面时无阻力;(c) 气液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气膜和液膜,传质阻力完全集中于膜内;(d) 通过气膜的容质都通过液膜,膜内无积累;(e) 膜内流体可视为静止;膜外气体和液体被充分搅拌,浓度均一;(g)气体通过的液面不更新。由气膜一侧来表示氧的通量N0为N = k (p - p )(7)0 g b i式中k表示推动力(p -p )与通量N0间的比例常数,即气膜的传质系数,量纲为摩尔/ gb i0面积时间大气压。式(4)可写成下列形式:(8)H (Pb - p )H/k 式中,H为亨利常数。由亨利定律,可知式(8)中的Hpb=c*, Hp =,,即分子项代表 了一个浓度差,因此分母H/k相当于一个阻力,称为气膜的阻力。在水膜内,氧的通量仍然为N0,但用水膜的参数可表示为N0 = % (c - cb)(9)式中,ki表示水膜的比例常数,即水膜内的传质系数,量纲为长度/时间。同样得知1/ki 表示液膜的阻力。当N0用mol/cm2 s表示时,匕的单位为cm/s。由于界面上的值p,及c,均无法测定,所以还需进一步对上面两公式进行变换。以亨利定律关系式代入式(8),并由式(9)得c *_ cN = k (卜)=k (c - c )0 g H i , b由上式解c,得Hc +k c*七-成+ k(10)(11)(12)以上式c代入式(9)经整理得式中k kL Hk: + kKl称为总传质系数,量纲为长度/时间。由式(11)得1 Hk + kH 1K k kk k式中,1/、代表总阻力,H气及1/ki分别代表气膜及水膜的阻力,即总阻力为两者之和,这是双膜理论的基本点。同样按分压差写通量可得N = k (Hp -Hp*) = k (p -p )0 l ig b i由上式得k p + k Hp * pi kH + k以月代入式(7 )可整理成N0 = Kgpb - p*)式中Hk kHki +k(13)(14)Kg也称总传质系数,单位摩尔/面积时间大气压,与k的单位一样。比较式(14 )与式(11)可得K = Ll H因此,由式(14 )同样可以导出式(12),得出总阻力为气膜及水膜阻力之和的结论。(15)从式(12)可看出,当k很大,使式(12)中气膜的阻力项H/k可以忽略时,式(10) 的右边变成孔(c* -七),即水膜的阻力控制了整个传递过程,氧气在水中的传递即属于 这种情形。8 G 0 z 8 L 图3双膜理论示意图若在液膜内的任一处取单位截面积的微层,如图3所示,就吸收组分A作物料衡 算,则-D 空a + D (c +Adz) = (-r )dz(16)LA dz LA dz A dz A或 DLAddzA = (-r?(17)式中,D函一是A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rA 反应速度。对于物理吸收过程,-rA =0,故d 2 c一DAdzA = (-rA)= 0(18)如边界条件为:z = 0 , c = c ; z =6 , c = c A AiL A AL则式(18)之解为c = c . (c . c ) z /6(19)于是吸收速度Na为:N =- D EI = dla (c - c )(20)A LA dz z=06 Ai ALL另一方面,因Na = k LA(c A cAL)(21)故知传质系数kA= DA/ 6疽类似可以写出气膜中A的分压表示的速度式为:N =-ga (p - p ) = k (p - p )(22)A 6 a Ai GA A Ai而 kA = DA / 6 g。可见,双膜理论中的传质系数是与扩散系数成正比的。3.3水膜阻力与气膜阻力由式(12)可看出,总阻力1/K为气膜阻力H/k及水膜阻力1/k两部分组成的。kLglg和左的值可以视作基本不变。例如,在海洋与大气间,低溶解度的污染物的蒸发过程中, l蒸气相与水相的传质系数k和k的代表值约为3000cm/h和20cm/h。这样,气膜阻力 H/k与水膜阻力1/匕的相对大小,就完全由气体的亨利常数H的大小来决定。对于溶 解度很小的气体(如氧气)或挥发性液体(如三氯乙烯),其亨利常数H数值小,气 膜阻力可以忽略,传质阻力完全由水膜阻力1/k来定。反之,对于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如 l二氧化硫或氨)或者低挥发性的液体(如五氯酚),其亨利常数H数值很大时,气膜 阻力H/kg就可能变成传质的控制因素。4. 曝气设备的充氧能力污水处理所用的曝气设备实际是为了充氧,因此也可称充氧设备(oxygenator)。曝 气设备应该满足下列三种功能:(a) 产生并维持有效的气水接触作用,并且在水中由于生物氧化作用不断消耗氧气 的情况下,所供给的氧气量足以保持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不变;(b) 在曝气区内产生足够的混合作用和水的循环流动;(c) 维持液体的足够速度以使水中生物固体处于悬浮状态。在上述功能中,第一条是最主要的,由曝气设备的总传质系数来反映。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氧气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只是水膜的阻力,传质系 数Kl实际上也就是水膜的传质系数匕。Kl虽然控制了传氧的速率,但为了计算在单位 容积水中所传递氧的绝对量,首先还要知道下列另一个重要参数:单位容积水中所含有 的接触面积,即单位容积中,起传递氧气作用的实际总面积。面积以不同的方式体现 出来。在鼓泡曝气中,a等于1cm3水中所含有的全部空气泡的表面积之和。在表面曝 气的情况下,虽然难以得到这样清楚的概念,仍然存在一个代表类似含义的a值。但是,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要具体测定a值都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把、与a的 乘积Ka值作为一个传质的总参数来处理,称为总传质系数,量纲为时间-1。由式(10) 可得M0 = N0a = K a(c * -c?(23)式中,M0为传氧速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容积水中所传递的氧气量,单位为摩尔/ 体积时间;c *为氧气在水中的饱和浓度,c为水中氧的残余浓度。由式(23)可以导出通过试验求总传质系数的公式。先假定在时刻,水中的氧气浓 度为c,单位时间传递进单位体积水中的氧气为M0,则在时间dt内,由于传质所增加 的氧量为M0dt,这个扩散的氧量使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增加了 dc,即dc二M0dt,因此得dc = K a(c * c)dt令C0及c分别代表t = 0及t = t时水中溶解氧的浓度,由上式得f c dch七*广f Kl讪(24)c0 c c0 L进行积分并整理得lg = Mt(25)c * c2.303式(25)可绘成图4的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K a值。但是,同一曝气设备的K a值是随水质及温度而变化的,饱和的溶解氧浓度c *也 是随水温、水中溶解固体含量和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书中所查到的氧在水中的 饱和浓度是指纯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与含有21%氧气的十空气(蒸气压力为0)平 衡时的数值。为了便于比较各种设备的传氧能力并便于进行试验,一般规定在1个标准 大气压下,用溶解氧浓度为0的自来水,并在20C温度下进行试验,所求得的Ka值称为标准传氧速率,这种试验的条件称为标准状态。为了使自来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为零, 一般加入亚硫酸钠以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测定K a值的方法与步骤如下囹:图4 Ka的计算(a) 向受试清水中投加亚硫酸钠(Na2SO3)和 CoCl2以脱除水中的氧。每脱除1mg/L的氧,在 理论上需7.9mg/L Na2SO3,但实际投药量要高出 理论值的1020%。CoCl2的投加量则以保持Co2+ 粒子浓度不低于1.5mg/L。(b) 水中溶解氧完全脱除后,开始曝气充氧, 每隔10分钟取样一次,取6次,测定水样中的溶 解氧浓度。(c) 计算C 值,绘制lgC 与 t 之间 c * cc * c的关系曲线,直线的斜率即为Ka /2.303。5. 氧转移速率的影响因素5.1标准氧转移速率与实际氧转移速率脱氧清水在20C和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测得的氧转移速率为标准氧转移速率,以乌 表示,单位为kgO2/h。以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为对象,按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测定,所得到的实际氧转移速 率,以R表示,单位为kgO2/h。同样的曝气设备用于实际污水后,必然因为水质、水温以及饱和溶解氧浓度等差异 而得到不同的Ka值。设计曝气系统时,为选取曝气设备,需将实际氧转移速率换算成 为标准氧转移速率。为此,引入某些修正系数。5.2氧转移的影响因素影响氧转移的主要因素有:(1) 水质对Ka值的影响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将增加氧分子转移的阻力,使Ka值降低,为此引入系数a,对Ka进行修正:(K a) =a (Ka)(26)式中,下标w及t分别表示污水及自来水,a表示的Ka水质修正系数:a=日 V 1(K a)L ta值通过试验确定,一般a =0.80.85。原生生活污水的a值约为0.40.55。Lister和Boon于1973年对处理城市污水的推流式曝气池进行了测定,得出:池首 端的修正系数a为0.3,末端为0.86。(2) 水质对饱和溶解氧浓度c *的影响污水中含有的盐分将使其饱和溶解氧浓度降低,对此,以系数P加以修正:(c*) = p (c*)(27)式中,下标w及t分别表示污水及自来水,p表示溶解氧浓度c *的修正系数:p=也 V1(c*)tp值一般介于0.90.97之间。表2所列举的是Stukenbeng等于1977年对处理城市污水的完全混合曝气池进行测定所得的a及p值。表2完全混合曝气池修正系数a及p值5好氧速度(mg/L h)温度(C)aP c * (mg/L)4019.80.897.94119.80.867.93619.80.857.94019.70.788.24319.00.908.24819.40.898.15619.00.938.05019.50.938.06420.50.907.95920.60.947.95219.30.848.05320.00.997.9(3)水温对Ka值的影响水温升高,液体的粘滞度降低,有利于氧分子的转移,Ka值将提高。水温降低则相反。温度对Ka值的影响以下式表示:(K a) = (K a)-1.02(t-20)(28)L tL 20式中,t代表摄氏温度;该式为Eckenfelder的公式。温度修正还有其它形式。(4)水温对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c *的影响水温升高,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c *下降,其关系式为:475 - 2.65Sc *=(29)(760)33.5 +1式中,c*(760)-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的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S 水中溶解固体含量,mg/L;t 水温,C。表3所列举的是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蒸馏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表3蒸馏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3水温t (C)饱和度c *(mg/L)水温t (C)饱和度c *(mg/L)水温t (C)饱和度c *(mg/L)014.621111.08228.83114.231210.83238.63213.841310.60248.53313.481410.37258.38413.131510.15268.22512.80169.95278.07612.48179.74287.92712.17189.54297.77811.87199.35307.63911.59209.171011.33218.99由上述可知,水温升高,C *值降低,液相中氧的浓度梯度有所降低。但水温升高, Ka值增大。因此,水温对氧转移有两种相反的影响,但并不能两相抵消。总的来说,水温降低有利于氧的转移。在运转正常的曝气池内,当混合液在1530C范围内时,混合液溶解氧浓度能够保 持在1.52.0mg/L左右。最不利的情况将出现在温度为3035C的盛夏。(5)压力对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c *的影响压力增高,c *值提高,c *与压力p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c* = c *一p P _(30)(760)101325 - p式中,p 一所在地区的大气压力,Pa;c*(760) 一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的水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p 一水的饱和蒸气压力,参见表4, Pa。表4水的饱和蒸气压力1温度(C)02468101214蒸气压力(Pa)6127058119311064122413971596续表4温度(C)1618202224262830蒸气压力(Pa)18092062232826332979335237644230由表4可以看出,与大气压相比,p值可以忽略不计,则得:(31)c* - c * P =p * p(760) 101325(760)式中p为压力修正系数,p=点5。对鼓风曝气池,曝气装置(空气扩散装置)安装在水面以下,其c*值以扩散装置 出口和混合液表面两处饱和溶解氧浓度平均值c二计算,计算公式为:(32)f0+p42 2.026 X105)式中,0,一从曝气池逸出气体中含氧的百分率,。0,按下式计算:(33)0 = 21(1 - 气),79 + 21(1 - Ea )其中,Ea为氧利用率,单位为;pb -安装曝气装置处的绝对压力,按下式计算:(34)pb = p + 9.8 x 103 H式中,p 一曝气池水面的大气压力,Pa;H 一曝气装置距水面的距离,m。氧转移还与气泡的大小、液体的紊流程度和气泡与液体的接触时间有关。气泡粒径 大小由空气扩散器的性能所决定。气泡尺寸小,则接触面较大,将提高K建值,有利于 氧的转移;但气泡小却不利于紊流,对氧的转移也有不利的影响。问刘程度大,接触充 分,Ka值增高,氧转移速率也将有所提高。综上所述,氧的转移速度取决于下列各项因素:气相中氧分压梯度;液相中氧的浓 度梯度;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水温;污水的性质以及水流的紊流程度等。6. 氧转移速率与供气量的计算6.1氧转移速率的计算标准氧转移速率按下式计算:dc否=SC L (20)-C = K 建(20)c *m (20)式中,c 水中含有的溶解氧浓度,mg/L,脱氧清水的c =0。在标准条件下,转移到曝气池混合液的总氧量为:R0 = Ka c *V(36)式中,R一在标准条件下,转移到曝气池混合液的总氧量,kg/h;V 一曝气池容积,m3。而在温度为,的实际条件下,转移到曝气池混合液的总氧量R为:R =aKa -1.024(t-20) (Ppc*) V(37)式中,R 一在实际条件下,转移到曝气池混合液的总氧量,kg/h;V 一曝气池容积,m3。R0与R之比为:Rc *i =呻 (38)R a1.024(t-2o) (ppc *-c )m(20) L 般,*0 = 1.33 1.61R而R =Rc *m (20) (39)0 a1.024(t-20) (ppc *-c )m(20)L式中,cL 一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一般按2mg/L考虑,因为过低的溶解氧浓度损害了 需氧细菌的增殖活力。一般认为,异养细菌的溶解氧临界浓度为0.10.7mg/L,但自养 硝化细菌在溶解氧浓度低于1.5mg/L时,活力便受到损害。另外,当溶解氧浓度很低时, 会发生硝酸盐的缺氧利用(anoxic utilization)想象,产生的氮气使生物絮体上浮。6.2氧转移效率与供气量的计算(1)氧转移效率Ea = O X100(40)c式中,eA一氧转移效率,%;O 一供氧量,kg/h;O = G x 21% X1.43 = 0.3G(41)21%-氧在空气中所占百分比;1.43 氧的容重,kg/m3 ;G 供气量,m3/h。(2)供气量将式(41)代入式(40)得:G = x 100A(42)对鼓风曝气系统各种曝气装置的Ea值是制造厂家通过清水试验测出的,随产品向用户提供。对机械曝气系统按式(39)计算出R0值,并据此值选配所需的机械曝气装置。(3)需氧量活性污泥系统供氧速率与好氧速率应保持平衡,因此,曝气池混合液的需氧量应等 于供氧量。对此,在实际条件下,转移到曝气池混合液的总氧量应按下式计算:(43)O2 = aQ(S - S ) + bVXv式中,O2 一曝气池混合液的需氧量,kgO2/d;a,一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即活性污泥微生物每 代谢IkgBOD所需要的氧量,以kg计。生活污水的a值为0.420.53;Q 污水流量,m3/d;S 一曝气池进水的BOD5浓度,mg/L;S 一要求处理水的BOD5浓度,mg/L;b,一活性污泥微生物通过内源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的需氧率,即每kg活性污泥 每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氧量,以kg计。生活污水的b值为0.1880.11;V 一曝气池容积,m3。Xv 一单位曝气池容积内的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量,kg/m3。主要参考文献1许保玖,龙腾锐.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第二版,第四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李国建.反应工程讲义,第四章.上海:同济大学,20013 许保玖.给水处理理论,第七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 张自杰等.环境工程手册一水污染防治卷.第三篇,第十七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高廷耀,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一下册,第二版.第十四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张自杰等.排水工程一下册,第四版.第四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