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类课程思政设计探索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4648339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类课程思政设计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类课程思政设计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类课程思政设计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类课程思政设计探索作者:孙蓉丽,李云晖,刘冉,梁戈玉,张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44期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中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 程的知识传递及教学活动都能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全体教师都肩负起道德引领的职责,实现 “三全”育人。本科生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激 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环境类通识课程为例,分析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课程思 政改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案例设计思路、改革目标和实施方案等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在 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态观。关键词环境;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20年度东南大学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项目,基于人类命运 共同体理念进行人类与环境的教学案例设计”(2020-126)作者简介孙蓉丽(1985一),女,甘肃酒泉人,博士,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环境卫生与劳动卫生、环境毒理学研究;张娟(1974一),女,山西大同人,博士,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与职业有害因素、环境基因组学与血液毒理学研 究。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44-0106-04 收稿日期 2021-07-08一、引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 发展的前提。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生态 环境建设的关注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 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守护生态文明,共建 美丽中国,不仅需要头脑清醒的政府、称职的领导、有责任感的企业,更需要每一个具有现代 文明意识的公民积极参与。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人才,是未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栋 梁之材,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素养,对于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新时代发展背 景下,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能够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对其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明确学生未来的发展方 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 教育存在割裂,并未能有机结合。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的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学生缺乏兴趣;另一方面,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教育多侧重培养学 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其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1,2。通过把日常课堂教学打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趣味 性和影响力,让学生日寺时刻刻都能接受到高尚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洗礼,可以使每个人 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 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 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 效应”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此外,习近平总书 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二、环境类课程思政的意义与探索思路“人类与环境”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大学生的通识课程,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 过设计经典案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程,可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在知识传授中 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4-5。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类是如何与环境相 互影响的、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及相应对策、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如何影响环境行为,以 及人类如何能够实现环境上可持续的社会。本次教学探索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思想政治教育主线,将其融入“人类与环境”的教 育教学,针对课程内容中的环境污染专题学习,设计典型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案例 展开反思,进而分析污染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污染问题 就是人类过度活动导致污染超过自然自净能力的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问题。通过虚拟环境污染 治理、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案例,学生意识到自身对环境和子孙后代的责任感,从自己 做起,主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城市建设、可持续性等案例,学生理解了“绿色发 展”“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改 革,引导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在课程 中挖掘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为积极主动地构建隐性教育体系,体现润物无声的潜移默 化效果6,以实现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三、“人类与环境”课程思政的具体改革内容(一)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人类与环境”课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角度具有课程思政的基本条件和先夭优势。在课 程思政教学中,宜寓教于无形,而不是简单地讲授专业知识。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学习 能力,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改革为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并用,加强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 运用,可使学生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体,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混合式教学以及微课教学等新兴教学方式进行专业和课程 思政的教学。如采用视频方式展示典型的环境污染案例,提出问题,同时将量变引起质 变”“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相关的课程思政点紧密联系,以更 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知识,接受课程思政教育。(二)课程思政案例的设计思路1. 课前:引入课程思政。课前准备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常见的环境问题入 手,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理解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如何从自身做起建设美丽中 国,指出实现“美丽中国”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逻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态 观。2. 课中:课程思政贯穿授课过程。本课采用“问题牵引法”贯穿教学全程。在课程导入阶 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挥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在人类与可持续性发展、大气 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具体课程内容的学习中,通过具体案例和专业知识,深刻理 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体会环境被破坏后的灾难性后果,理解建立美丽中国对子孙后代的重要 意义。3. 课后:课程思政得到深化。课后拓展阶段,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自我 践行环保节约行为,同时影响身边的大学生,珍惜美好环境,保护生态和谐,为建设美丽中国 而奋斗。本次课程思政的改革目标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要思想,同时辅以“量变引起质 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共同融入“人类 与环境”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升教与学的实效 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全面发展”的认知逻辑及其 方法论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态观,养成环保的习惯,践行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深刻认识环境污染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理解 “量变引起质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态 观。2. 引导学生理解“美丽中国,对当代、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培养学生养成环保的习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观。3. 引导学生面对环境问题,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寻求更具可持续性的解决办法,贯 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保护生态和谐,践行建 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四)实施方案1. 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1)让学生了解全球环境现状,理解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为 进一步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使学生掌握全球所面临的严峻环境污染问题以及 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做出推测;(3)使学生充分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到“量变引起质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促进人舆自然和谐 共生”,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怀揣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4)注重培养 学生的生态环境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对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做出批判性思考,深入考虑如何 战胜挑战、应对全球环境污染,实现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2. 教学内容及案例设计。(1)人类与环境:以“环境问题与人类古文明的消失”为案例,学习什么是环境、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古代人类文明的消失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的关联,引导学生理解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人与环境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2) 人类与可持续性:设计“2065年更具可持续性世界”虚拟案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愿景,由案例 出发,使学生掌握可持续性的环境发展观,了解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生态 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自然资本,激发学生探究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引导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 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为当代,更是为子孙后代谋幸福。(3) 生物多样性与进化:以“温带落叶林”为案例,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人类活动造成物 种的灭绝进行反思,理解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是如何与可持续性的科学原则联系的,认识 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4 )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以“为什么人类要关注珊瑚 礁”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进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改变,如何减 缓气候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分子,我们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5)空气污染:以“南亚褐云”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大气污染,学习大气污染的成因、主要 的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认识“打赢蓝天计划”需 要每个人的努力。(6)水污染:以“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水污染的起 因、河流湖泊地下水等不同水体的主要污染问题、人类应当如何应对水污染,融入“青山绿水 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结合新时代思想内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激发学 生的专业思考与情感共鸣。(7)固体废弃物污染:以“电子垃圾爆发式地增加”为案例,引导 学生了解固体废物、有害废物为什么会造成污染,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人类应当怎样实现向更 具可持续性、低浪费社会的转变,结合我国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现状,激发学生的家国情 怀、职业素养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从垃圾分类等小事做起,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化与可持续性:以“可持续城市建设”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城市区域都有哪些主要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输系统会如何左右城市的环境影响,怎么才能令城市变得更具可持续性、更为宜居,理解“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美丽中国”。3. 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1)教师授课: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文字、图片、音 频、视频等形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专业知 识与课程思政结合,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注重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案例讨论:教师在每节课时提出1 2个人类与环境关 系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结合实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小组讨论,以头 脑风暴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自己置身其中,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3)学 生自学:要求学生根据“人类与环境”课程的所学内容,再结合自身兴趣,课下通过网络或者查 阅文献的方法,围绕某一感兴趣的话题查阅相关资料,为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做好充分的准 备。(4)课堂展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PPT展示的方式,将人类环境问题中涉及的案例、 已查阅到的有关资料以及小组成员讨论的最后意见或建议进行汇报。通过课堂展示,教师引导 学生树立大健康观的理念与全球健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做美丽中国”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课程思政案例的设计思路1. 课前:引入课程思政。课前准备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常见的环境问题入 手,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理解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如何从自身做起建设美丽中 国,指出实现“美丽中国”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逻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态 观。2. 课中:课程思政贯穿授课过程。本课采用“问题牵引法”贯穿教学全程。在课程导入阶 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挥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在人类与可持续性发展、大气 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具体课程内容的学习中,通过具体案例和专业知识,深刻理 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体会环境被破坏后的灾难性后果,理解建立美丽中国对子孙后代的重要 意义。3. 课后:课程思政得到深化。课后拓展阶段,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自我 践行环保节约行为,同时影响身边的大学生,珍惜美好环境,保护生态和谐,为建设美丽中国 而奋斗。本次课程思政的改革目标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要思想,同时辅以“量变引起质 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共同融入“人类 与环境”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升教与学的实效 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全面发展”的认知逻辑及其 方法论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态观,养成环保的习惯,践行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深刻认识环境污染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理解 “量变引起质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生态 观。2. 引导学生理解“美丽中国,对当代、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培养学生养成环保的习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观。3. 引导学生面对环境问题,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寻求更具可持续性的解决办法,贯 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保护生态和谐,践行建 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四)实施方案1. 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1)让学生了解全球环境现状,理解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为 进一步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使学生掌握全球所面临的严峻环境污染问题以及 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做出推测;(3)使学生充分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到“量变引起质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怀揣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4)注重培养 学生的生态环境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对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做出批判性思考,深入考虑如何 战胜挑战、应对全球环境污染,实现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2. 教学内容及案例设计。(1)人类与环境:以“环境问题与人类古文明的消失”为案例,学习什么是环境、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古代人类文明的消失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 的关联,引导学生理解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人与环境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2) 人类与可持续性:设计“2065年更具可持续性世界”虚拟案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愿景,由案例 出发,使学生掌握可持续性的环境发展观,了解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生态 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自然资本,激发学生探究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引导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 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为当代,更是为子孙后代谋幸福。(3) 生物多样性与进化:以“温带落叶林”为案例,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人类活动造成物 种的灭绝进行反思,理解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是如何与可持续性的科学原则联系的,认识 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4)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以“为什么人类要关注珊瑚 礁”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进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改变,如何减 缓气候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分子,我们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5)空气污染:以“南亚褐云”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大气污染,学习大气污染的成因、主要 的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认识“打赢蓝天计划”需 要每个人的努力。(6)水污染:以“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水污染的起 因、河流湖泊地下水等不同水体的主要污染问题、人类应当如何应对水污染,融入“青山绿水 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结合新时代思想内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激发学 生的专业思考与情感共鸣。(7)固体废弃物污染:以“电子垃圾爆发式地增加”为案例,引导 学生了解固体废物、有害废物为什么会造成污染,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人类应当怎样实现向更 具可持续性、低浪费社会的转变,结合我国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现状,激发学生的家国情 怀、职业素养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从垃圾分类等小事做起,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化与可持续性:以“可持续城市建设”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城市区域都有哪些主要 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输系统会如何左右城市的环境影响,怎么才能令城市燮得更具可持 续性、更为宜居,理解“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美丽中国”。3. 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1)教师授课: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文字、图片、音 频、视频等形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专业知 识与课程思政结合,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注重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案例讨论:教师在每节课时提出1 2个人类与环境关 系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结合实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小组讨论,以头 脑风暴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自己置身其中,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3)学 生自学:要求学生根据“人类与环境”课程的所学内容,再结合自身兴趣,课下通过网络或者查 阅文献的方法,围绕某一感兴趣的话题查阅相关资料,为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做好充分的准 备。(4)课堂展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PPT展示的方式,将人类环境问题中涉及的案例、 已查阅到的有关资料以及小组成员讨论的最后意见或建议进行汇报。通过课堂展示,教师引导 学生树立大健康观的理念与全球健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做美丽中国”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