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46128673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4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一、信息的含义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4. 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简单的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1. 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2. 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3. 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4. 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型的外延所指,是转化过程的递进链,是加工组织程度的等级链,是价值量的等级链。三、信息的特征1. 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这种普遍存在的信息还具有绝对性和客观性。绝对性表现在,客观的物质世界先于人类主体而存在,因此信息的存在不依主体而转移。客观性表现在,信息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的存在可以被人感知、获取、存贮、处理、传递和利用。2.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宇宙时空中的事物是无限丰富的,因而信息的产生是无限的,分布也是无限的。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段中,事物也是无限多样的,信息自然也是无限的。3. 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信息产生于事物的存在和运动,但信息可以独立于其发生源而相对独立,可以由其他物质载体携载在时间或空间中传递。在时间上的传递是信息的存贮,在空间中的传递就是通信。它不仅使人类社会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而且能够进行知识和信息的积累与传播。4.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信息表征事物的存在和运动,但信息不是事物本身。离开这些物质载体,信息便无法存在。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但载荷信息的物质载体的转换并不改变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信息对物质载体也具有独立性。信息的这一性质使得人们有可能对信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和变换。5.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目的不同,他们从同一事物中所获得的信息量也各不相同。信息量的获得量是因人而异的。6. 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由于信息可以脱离其发生源或独立于其物质载体,并且在利用中不被消耗,因而可以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提供给众多的用户利用,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共享性是信息的一种天然属性(本质特性)。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7. 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信息一旦产生,就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它不是包含在信息中的各种要素的简单算术和,因而不可能将这些要素以任意的顺序排列和以不同的组合加以归并而不损害信息的含义。同样,构成信息的要素也是不能任意分割的。8. 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从信息的利用的角度看,信息仅在特定的时刻才能发挥其效用,信息的时效性并不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信息越早利用越好,这中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利用者要善于把握时机,只有时机适宜,信息才能充分发挥效用。四、 信息的分类:1. 按信息描述的对象: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社会信息2. 按观察者的角度和过程: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实得信息3. 按信息的传递方向:纵向信息、横向信息、网状信息4. 按信息的作用: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干扰信息5. 按信息的运行状态: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常规性信息、突发性信息6. 按信息的来源:内部信息、外部信息7. 按信息的性质: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8. 信息的内容: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娱乐信息9. 按信息的流通渠道:正式信息、非正式信息10. 按信息的记录方式: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字信息、计算信息11. 分类目的:为了认识信息的性质和特征,以便描述信息和处理信息。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进行划分,不同种类的信息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彼此之间互有交叉重叠。尤其是我们从内容角度对信息的划分更是如此。五、 信息、物质和能量信息、物质、能量是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个要素始终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这三种要素分别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信息、物质、能量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为基本的资源和要素,它们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们有着完全相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信息流与物质能量流一样,在其运动过程中要经历相同的阶段和过程。信息流反映物质能量流的运动,社会借助信息来控制物质能量流的运动,左右它们的运动方向,进行科学分配,实行有效管理。物质、能量与反映它们存在和运动的信息是一一对应的,有多少种物质和能量及其在各不同方向的运动,就有多少种信息与之对应。信息的积累和加工水平都会影响到物质和能源的生产、加工手段和发展水平。六、 信息化1. 定义:由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2. 信息化概念的内涵:(1)信息资源,信息本身作为一种资源在量的积累上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比较普遍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2)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利用程度不断提高;(3)信息观念,人们对信息的重要性及其价值认识得到加强,人们教育水平和信息素养提升;(4)资源共享,通过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充分共享,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我国于1993年,确定“三金”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工程。“金桥”对建设国家公用信息通信网工程进行了部署。“金卡”也称电子货币工程,是金融电子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关”是我国实现对外贸易无纸化的信息网工程。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人类社会的新形态。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社会的特征:(1)信息、知识和智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3)信息劳动者、知识阶层将发挥更大的作用(4)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七、 信息管理1. 定义:信息管理的实质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非正规渠道(是信息由信息生产者直接流向信息利用者)和正规渠道中的信息流(是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流向信息利用者)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2. 信息管理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领域,其理论方法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众多的学科。围绕信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学科领域,如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系统、信息用户、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法学等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研究和解决社会信息流的控制问题,形成了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学科群。3. 对信息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角度(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贮,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从经济角度(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从行政和法律角度(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的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来研究。4. 信息管理的目标:信息管理的目标的确定需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最终受到各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1) 总目标:保证社会信息流在不同渠道中有序流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效能,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中充分发挥作用。2) 分目标: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合理组织、规划信息的生产和开发,确保相关的潜在信息能及时地、经济地转化为现实的信息资源供人们使用。信息利用分目标: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原则合理组织信息的流通和分配,确保信息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信息管理机制分目标:按照社会信息过程的特征和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机制,完善信息开发利用的保障体系。5. 信息管理的任务宏观任务:(1) 制定信息开发战略、策略、规划、方针、政策 ,使信息的开发活动在国家的统一指导和管理下有条不紊的进行,使信息的成本不仅成本低、价格廉,而且能很好的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2) 制定信息管理的法律、规章、条例,建立信息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使信息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生产和开发的信息能得到充分及时和有效的利用。(3)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信息开发利用机构的责、权、利界限,使信息的开发利用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4) 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使信息的生产、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良好的硬件环境支持。微观任务:(1)调查和了解组织或机构内部各类人员的信息需求,制定一个满足不同需求的折中方案,以最大限度满足信息需求。(2)搞清组织或机构内外信息来源和信息获取渠道,以便在需要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或向外输出信息。(3)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建设组织内部信息系统和网络,确定信息加工处理、存贮、检索和传递方法,建立组织或机构内部高效的信息保障体系(4)对信息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为改善信息管理提供依据。6.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 的对象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两大方面。(1)信息资源。狭义的信息资源概念是把信息资源等同于知识、资料和消息,即是信息本身的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人员的有机结合。它是一个涉及信息生产、处理、传播、利用等整个信息劳动过程的多要素概念。其中包括信息劳动的对象信息(数据),信息劳动的工具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劳动者信息专业人员。(2)信息活动。信息从产生、传播到收集、加工再到吸收、利用的过程,即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层次:个人的信息活动、组织的信息活动、社会的信息活动(信息产业)。八、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美国著名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霍顿在1985年提出,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其生命周期由一系列逻辑上相关联的阶段或步骤组成,体现了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信息管理模型,对信息进行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创建到使用到归档和处理,它是一种针对信息主动管理的过程策略,其宗旨在于保证信息传播的连续性。(1) 信息创建阶段。创建阶段是信息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是进行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起点。要求在信息产品的创建阶段对信息资源的后续利用进行充分考虑,使得最终信息能够被轻松的开发、利用和保存,因而在信息创建阶段需要保持文档格式、规范以及元数据描述的一致性。(2) 信息采集阶段。采集是信息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起点。没有这个环节,开发利用就成了“无米之炊”。面对增长速度快、多载体、多格式、多渠道的信息内容,首先需要制定信息的采集政策,明确信息采集的内容和范围;之后采用相应的采集方法。关于信息采集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手工收集和自动获取。(3) 信息组织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为信息集合提供有序化的结构,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于对信息的存取和利用。(4) 信息存储阶段。信息存储是实现信息价值的基础,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依托相关存储应用技术,将存储在相应载体和介质上的信息从不可得状态变为可得状态,可得变为可用状态,低水平的状态变为高水平的使用状态,使得信息的管理、共享、保护、备份、恢复、复制等功能用自动化的方式实现。(5) 信息利用阶段。信息利用是生命周期管理的宗旨,信息利用是用户对所提供的信息有效的运用的过程,主要方式包括:建立专业的数据库;提供专业信息导航;开展信息增值服务。(6) 信息清理阶段。随着信息的老化失去价值,许多信息总会在一段时期后,没有再继续保留的价值。这时,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对没有保留或保存必要的信息进行清理或销毁。对一些不能轻率的进行销毁操作的信息,需要对其进行迁移。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科学明确的数据回收的规则。九、 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1. 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产生和长期存在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早期的图书和档案的社会机构是“同源”的。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文献记录的类型大量增加,图书馆作为最初的文献收藏机构,逐渐与档案馆分流,成为知识和文献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的社会信息交流中心机构,即形成了独立意义的图书馆。标志:图书馆的存在和管理图书馆对文献的收藏以文献的利用为目的。强调为“用”而“藏”。但要有效地解决“用”和“藏”之间的相当困难的,图书馆并不知此时此地之“藏”何时何地才能被“用”。同时,在这一阶段,在科技领域出现了一类新兴的专职信息服务机构科技信息机构。这类机构的任务就是对科技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存贮、检索和提供利用。由于科技信息主要以文献为载体,所以这类信息机构所从事的实质上仍然是文献管理工作,只不过偏重于图书之外的文献。这类机构主要进行二次文献加工,旨在克服传统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利用方面的滞后现象以及过分重“藏”的缺点,在文献加工方面,既重视文献的外部特征,更重视内容特征,提供服务的方式主要是文献信息的多向主动传递。从本质上看,科技信息机构与图书馆之间并无特殊差别。它们都是或主要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机构,在国家财政拨款和公民税收支持下,从事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的搜集、加工、存贮、检索和提供,着眼于“文献信息源”的管理。2. 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计算机具有科学计算功能和信息(数据)处理功能。计算机发明研制不到10年就被应用于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加工和管理,目的是要提高文献信息加工处理和查找效率,实现对文献信息流的控制。技术管理阶段着眼于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并对信息流进行控制,技术因素占主导地位,技术专家唱主角。人们希望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克服由“信息爆炸”带来的利用方面的困难,以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利用。当信息技术无能为力,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时,他们误以为是技术还不够先进,于是拼命追求最先进技术的应用,完全忽略了信息管理中其他因素的作用。3.资源管理阶段(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两个背景:一方面,是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另一方面,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技术与经济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信息资源管理(IRM)还涉及人文因素信息政策和法规(信息混乱、安全防卫) IRM是一种综合性、全方位的集成管理。1) 网络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1)网络资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基本格式、网络资源开发与服务中的权益保障等。(2)图书馆。图书馆一直是数字资源以及信息资源收集组织和利用的中心。(3)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无论是对网络信息资源还是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4)信息检索。信息检索一直是信息管理领域的前沿课题,是信息资源应用和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5)信息组织。数字网络信息资源无论是在网络环境下还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都是建立在完整可靠基础上的。(6)元数据。元数据是信息组织的基础,也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提。(7)用户服务。用户服务类别反映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层面。(8)评价。信息爆炸引起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急剧增多,大量的信息给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及用户利用带来不便,因此对资源本身以及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绩效评价适时而生。(9)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网络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前提和关键所在。(10)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的建设过程。(11)信息环境。从社会的层次上将信息理解为一种商品和基本社会力量时,信息环境就是一个由人、信息及其活动构成的总体。2)信息资源管理的局限性:A. 仅关注显在知识尤其是记录性信息的管理而忽略了对另一类十分重要的知识隐性知识的管理,从而大大限制了其管理范围和信息管理效能的发挥B. 仅仅关注人类智力劳动的最终成果记录型信息,对获得这一成果的学习与创新过程却视而不见,因而无法将信息的吸收与创造(生产)过程纳入管理范畴,不能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管理。C. 仅仅关注将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对利用者其需求信息的根本原因重视不够,致使它难以将信息升华为知识,从而限制了信息效用价值的实现。D. 仅仅关注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免费流动,未能将信息看做一种资产,以资产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和运作信息,从而忽视了信息的增值问题,影响了组织对信息的评价。3)高速信息网的危害:A. 信息量急剧增长,网络无序扩大,网上信息陷入严重混乱,使人们难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B. 信息污染。由于没有质量控制标准,致使一些质量低劣、粗制滥造的网络联入,使得互联网通信混乱,加之淫秽信息泛滥和病毒感染,网上信息污染严重。C. 信息侵权和安全问题。由于高速信息网存在着巨大开放性,进出方便,存取自由,任何个人或团体均可以把自己的计算机和局域网联入,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系数大大降低,信息产权保护变得十分。D. 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更大。4. 知识管理阶段(Knowledge Management):在组织中构建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并回馈到知识系统内;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积累,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思考,这将成为系统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因应市场的变迁。知识管理是一种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理活动,其实质是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系起来。知识管理重视学习、知识资产、竞争优势和创新,知识管理意味着独创性、创新能力、灵活性、适应性,重视智力的作用,并试图增强组织在这些方面的能力。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组织或机构获取、共享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如果对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如何使每一个员工都最大限度的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是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就是企业进行信息,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企业能够对外部要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十、 信息交流1. 信息交流的分类信息交流自然信息交流非生物-非生物的信息交流生物-生物的信息交流人-自然的信息交流人-非生物的信息交流人-生物的信息交流人-人的信息交流其中,自然信息交流完全因循自然规律和法则,与人类的主观意识不相关联。是纯自然的信息交流,亦即本体位论层次的信息交流。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半自然,半社会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半意识化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方式除了遵循自然的规则外,也随人的认识而发生改变。科技研究是自然物信息到人类主观意识的一种流动,是一种改造世界的过程。人与人的社会信息交流过程,是人的主观意识的相互作用。这种交流方式是最复杂、最高级的信息交流形式,它依赖于交流者双方的意识及双方的行为,而交流行为即既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又因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同时与社会的其他方面相联系,构成整个社会运行的一个大系统。2. 信息交流的含义: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3. 信息交流分为共时信息交流(通过一定的方式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空间传递)和历时信息交流(通过一定的载体存储使信息随时间的流逝而传递下去的时间传递)。共时信息交流或横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是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达到及时的信息共享;而历时信息交流或纵向信息交流的主要功能在于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填补过去和现在的鸿沟,将古代与现代联系起来,为继承和发展提供条件。共时交流和历时交流的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例如口头语)当代信息技术不仅迅速地消除了信息交流的空间障碍,而且也在有效地克服其时间障碍,使得共时交流与历时交流更是难分彼此。4. 信息交流的特征: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信息交流过程,必须有一个信息传递者,他是信息的初始来源,实际上是信息生产者;一个信息接收者,他实际上是信息的最终利用者;无论在哪种条件下,交流的对象都是认知主体所拥有的信息。信息交流过程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对于间接交流,至少应该有一个“人参与”的环节,我们将这种信息传递称为信息链。信息链的节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由人生成、传递的文献或其他形式,还可以是几种形式的混合。信息交流实质上是一种单向传递。当我们分析交流过程时会发现,信息的流动永远是从生产者流向接收者,是一种时间不可逆过程。信息交流既然规定交流双方都是具有认知能力的人,那么,信息的来源必须是他人头脑所提供的信息,而不是直接从自然或社会观察而获得信息。如果将本体论层次的信息称为客观信息,那么信息交流的信息就全部都是从客观信息转换生成而来,生成转换器就是大脑,它是信息生产者认识的结果,属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我们称其为主观信息,它是一种间接信息。另外,信息交流还必须是交流双方的目的行为,即信息传递者和接收者都是故意要传递和接收信息。5. 信息交流的行为:信息交流过程涉及的都是人的主观信息,对于信息发送者S和接受者R而言,都有一个主观信息客观化、客观信息主观化的过程。对S而言,首先是认知过程,这是信息获取和生成的前提,任何人都是通过客观信息来认识世界的,其主观信息是客观信息的映射或反映。其次,任何人都存在着信息输出过程,即人脑内部的信息通过人的行为转化成外部信息。根据人的行为目的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将人的行为分为目的行为和非目的行为(潜意识状态下的行为),目的行为又可依其与信息交流的相关性分为信息行为和非信息行为。信息行为包括言语、书写、身势等,非信息行为包括如体力劳动、机器操作等。信息交流的交流依赖于交流双方的信息行为。一方面,S必须是为传递信息而传递信息,是一种目的行为。另一方面,R也必须是为获取信息而产生的信息行为。而对R而言,其行为同样也包括目的行为和非目的行为两种。目的行为也可分为信息行为(听、读、尝、嗅)和非信息行为(体力劳动、机器操作)6. 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1) 信息发送者:也称信息传递者或信息生产者。它是信息的初始来源,是信息传递链上的初始环节。2) 信息接收者:或称受信者。它是信息的最后接受者或利用者。3) 交流通道:即信息达到受信者所经过的渠道。对于S和R而言,他们发送和接受信息的基本通道仍是交流双方的感官系统。4) 符号体系:它是信息传递交流时依附的载体。同时还包括这些符号体系内部各符号元素之间互相联系与组织的方式及规则。5) 知识信息库:它是人脑知识信息的总称,包括人所创造的各种知识或信息,是信息交流的最根本来源和最终极的归宿。6) 支持条件:它是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保障。包括: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十一、 信息交流的模式模式是用简明、具体、科学、明晰的方式来展示或描述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描述、模仿、映像或抽象。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1)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著名命题: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5个问题:分别是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2)这个模式建立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3)该模式有两点不足: 一是直线性,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没能注意到反馈这个要素,忽视了传播的双向性。 二是孤立性,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2.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1)申农,维弗1949年在贝尔电话实验室提出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包括了信息源、编码器、信道、译码器、信息接受者以及噪声六个因素。申农-维弗模式侧重于语法层面信息的传递,也是一个著名的线性模式,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却没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3. 施拉姆模型1)在施拉姆提出的传播的循环模式中,不仅设置有反馈并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表明任何传播活动都应具有的双向性2)两个要点:一是: 模式中没有固定的传播者和受者,每个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其身分是不同的,可以在编码者、释码者和译码者之间转换。二是: 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出现了互动。 3) 缺陷:一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其次,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交流)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 4)施拉姆模型-大众传播模式该模式认为: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播与受众,二者之间存在着传播与反馈关系4. 维克利的S-C-R模式S代表信息源,c代表信息交流渠道,R代表信息接收方。S-C-R模式强调的是人本社会传播,与信息源和信息接收方一样,信息渠道也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对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考察是放置在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同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应是双向性的 5. 门泽尔的社会学模式1)正式交流:依法组织,具有正轨渠道,受法律保护 2)非正式交流:自由自愿的交流6. 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模式1)前苏联学者米哈依洛夫将科学信息正式纳入门泽尔的信息交流理论,把科学信息的出版、发行、搜集、保存、加工、服务等过程纳入 “科学技术文献系统”和“科学信息和图书一书目工作”,形成了一个简化的科学信息交流体系模式。我们称之为米哈依洛夫模式。2)非正式的信息交流过程:信息创造者与信息接收者双方自己来完成的信息交流过程。3)主要方式:面对面的直接对话、社交活动、会议交流、内部集会、参观访问、演讲会、信息发布会等。4)优点:具有时间间隔短、交流速度快、交流者选择性强、信息反馈迅速、感情色彩浓郁等。5)缺点:交流范围有限、不易积累、缺乏评价机制、信息准确性差、交流随意性强等。6)正式信息交流是指借助科学文献信息系统或“第三方”的控制而进行的信息交流。优点:获得信息可靠程度高;能够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有关某一课题详细、全面的科学信息;不需要与信息生产者本人见面。缺点:信息传递不及时;通过文献查找科学信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十二、 社会信息流信息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信息交流是人类有目的的行为,因此信息一旦生产出来,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或接收者,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根据S和R的时空位置,信息的流动会有不同的过程和方式。但不论其过程多么复杂,在S和R之间总有一条信息的纽带联系着。我们把这种信息纽带称为信息链或社会信息流。社会信息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信息现象,是信息从生产者,经过或不经过其他社会环节,最终转移到利用者的流动过程。社会信息流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十三、 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的栈在社会信息流中,除了S和R之上,在S和R之间还有数量不等的中介环节的介入,这些中介环节构成了信息交流和传播必不可少的条件。从信息链来着,这些环节好比是信息链上的结点。由于这些节点可以进行信息的存贮、转换、处理、传递,如同商品流通中的货栈一样,我们就将这些节点称为“信息栈”。信息栈是信息从S向R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它必须是人或人工系统,其功能是接收、处理、存贮和传递信息。信息的传播除了S和R的直接交流外,其余均需要信息栈的参与,对于这种有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信息传播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栈交流”,而S与R的直接交流则可称为“零栈交流”。信息栈可分为时间栈和空间栈。时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时间传递,它们有: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献中心等。空间栈主要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递,它们有:新闻、报纸、互联网、邮政系统、广播电视等。不论是时间栈还是空间栈,它们都具有两方面的职能:从S或前栈获取信息,并加以处理、转换、存贮、积累和选择;对R或后栈传递信息。一般来说,信息栈是信息交流的中介,但对某些信息栈而言,它们一方面传递信息,一方面又使用这些信息,它们不同于邮局及其信使对信中的信息一无所知,而是一边吸收利用,一边进行传播。信息栈理论的特点之一是将常义上的用户所认为的信息源追溯到信息生产者,有利于于我们了解信息系统和信息机构的功能 ;特点之二是有助于我们突破不同学科的界限,在一般意义上理解信息交流传播的基本机制,为信息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支持。十四、 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1.定义:信息交流中的社会代理(中介)是指信息交流双方(S和R)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由于无法直接将信息传递给另一方,于是将信息交流行为转移到社会中的信息栈,由信息栈代理来传递交流信息,从而完成信息交流。信息栈被称为代理者,栈交流被称为社会代理交流。2. 直接交流和社会代理交流的区别:1) 直接交流是S-R的直接联系,它的媒介系统是纯自然的和客观的,没有社会因素的介入。而社会代理交流则是借助于社会系统的介入才完成的交流。直接交流生动、直接、反馈迅速、时间间隔短,而社会代理交流则没有这些特征。2) 直接交流中,源信息或需求信息是直接沟通的,是S或R的直接联系,其信息内容不会受到社会系统的干预和控制。而社会代理交流的源信息和需求信息均需由A代理,由于表述与转换因而常常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许多专职的社会代理信息机构(如出版社、编辑部等)对信息的传播具有监督和评价功能,比较严谨,直接交流则具有较大的随意性。3) S-R直接交流时,都是共时交流,而社会代理交流中,既有共时交流,也有历时交流,历时交流又有回溯式和未来式两种,其信息传递的时间范围及空间范围都比较大,且能有效地对S/R进行匹配,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4) 直接交流是S-R关系,社会代理是S-A-R关系,但是S-A-R关系可以转换成为S-R关系,因为A是代理者。对R而言,它代理S,而对S而言,它代理R.是一种直接联系。5) 当A出现多级代理时,根据其传递性特点,可以将与其直接联系的一次代理视为全部代理。十五、 信息传递模式1. 多向主动传递:这种方式是S或A针对整个社会的需要将自己生产或收集到的信息主动传递给事先未确定的接收者R。它已成为专业信息服务的基本形式。专业信息服务机构A通过对大量一次信息的加工整理,以浓缩后的二次信息向R提供,大大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2. 单向主动传递:这种方式是S或A将信息传递给事先确定的接收者R,这是专业信息服务中的高级阶段,所传递的信息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能充分发挥其效用。3. 多向被动传递:这种方式事先也没有确定的接收者,是A面向整个社会开展的信息服务,如图书馆、信息中心的书刊资料阅览和借阅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实质上是网站通过对大量信息进行选择、评价、整理之后存贮于相应的网站主页或栏目中,给用户提供导航、搜索等服务。4. 单向被动传递:由S或A开展的信息咨询服务。S或A往往不了解R是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而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和信息资源接受R的咨询。信息咨询服务的深入和发展,实质上就是信息分析研究与预测。5. 关系:上述四种信息传递模式是相互补充、互不取代、协调一致的关系。多向传递的目的是为进行单向传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信息交流的最后目的;单向传递的基础是多向传递,有了多向传递,才能使单向传递成为有源之流。多向主动传递是专业信息服务开展的各种信息传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它构成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工作诸环节的核心,以它为中心环节,形成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要进行多向主动传递,必然要同时完成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检索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以此为基础,其它几种类型的信息传递才得以进行。对于用户来说,有了信息机构的多向主动传递,才具有了解和获得各类信息的基础。多向传递一般较单向传递容易,因为单向传递具有特定的目标。与被动传递比较,主动传递较为容易,因为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准备。有向传递是信息服务的理想目标,只有定向,才能将信息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效用。其中有向主动传递是信息服务的高级形式,但不易做到。有向传递中最大量的是有向被动传递。十六、 网络信息交流1.网络信息交流的兴起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与传统载体相比,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网络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检索方便超文本和多媒体相结合,增加了网络的亲和度交互性强,这是网络媒体最独有的特征之一2网络信息交流的模式及特点1)该模式中信息用户分为四种:网络信息生产者、网络信息发布者、网络信息执行者、网络信息使用者2)网络信息交流可分为三个阶段:(1)信息产生阶段信息生产者生产的信息通过信息发布者发布到互联网上;信息生产者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生产、发布信息(2)信息交流阶段:信息生产者-网站-信息生产者信息生产者-网站-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网站-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网站-信息生产者(3)信息接收阶段信息使用者直接浏览网页或通过搜索引擎向网络发送请求,通过信息执行者得到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3) 网络环境下的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可以根据是否有专职信息人员的参与分为正式信息交流和非正式信息交流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相对于传统非正式交流,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网络非正式交流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交流的效率。网络非正式交流的间隔时间更短,交流更迅速、更快捷,可非常方便的以实时方式与同行进行切磋交流。网络非正式交流的成本更低4)网络信息交流中的栈根据中介对信息交流内容控制程度不同将其划分为纯技术型中介、内容选择控制型中介和内容完全控制型中介,与之对应信息交流分为零栈交流、准栈交流和有栈交流。5)Web2.0的含义及特点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t、Del.icio.us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RSS、Wiki、Tag、SNS、开放式AP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割理论、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特点:(1)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Web2.0最显著的特征。(2)开放与分享。Web2.0服务面向所有的草根用户,并通过鼓励使用者开放的讨论,创造出分享的文化,不断丰富使用者的经验与网站的信息资源。(3)共同参与创作。Web2.0采用的是一种用户参与和贡献的架构,改变了以往的“只读”的属性,将网站变成了可读写的服务。(4)自组织协同性。Web2.0发挥的是自组织的力量,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个人汇集的群体与群体之间都是通过Tag标签、RSS聚合自组织结合成为一个个有着共同特征的网络群体。(5)可再混合性。Web2.0提供了针对多种格式数据和工具的访问途径和集成方式,用户可以支持无缝访问所有数字内容资源、处理各种内容类型,并将所得内容进行新的组合和集成,形成新的服务和应用。6) Web2.0对信息交流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交流环境,web2.0对网络信息交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源主体的改变。传统网络条件下,信息源主要是基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信息源的主题任然是传统的、精英的。而维基百科在内容编辑方面汲取了开放的宗旨,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编写,使用门槛低,内容边界广,所有条目始终处于不断完善和丰富中。每个读者既是创作者也是信息共享者。第二、信道的多渠道和反馈机制的复杂化。传统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在网络的超文本链接中呈现的是树形结构,一个根节点的出现,其下的反馈如回帖等呈现的是叶节点叠加的方式,一个根成为聚集思想的最初动因。第三、信息交流中的信源由个体走向群体。随着网民个体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于网络群体的归属感成为新的网络情感需求,产生了与网络的依靠关系粘度。通过博客交流,博主与其他用户之间建立起来共同的关系和信任链接,个体之间的交互逐渐形成了扩大范围的社交群体。网络效应由此得以构建并充分发挥出来,使得用户体系呈现滚雪球式增长,形成社会网络形态的信息交流模式。7)移动信息交流移动信息交流是在移动网络兴起和发展下的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方式,移动网络是指从可连接到无线网络的移动设备上使用互联网连接的应用程序或基于浏览器访问互联网移动网络的特点:持续的网络连接性、位置感知、交互功能通过移动网络用户可实现的具体信息交流应用包括:E-mail、短信、语音通话、下载或在线体验音乐/视频、即时通讯、移动社交网络、移动。搜索等十七、 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1. 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在社会信息流的产生、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及相关因素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这就是信息产生和分布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因而被广泛地引申和应用。它真实的概括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惯性,描述了优势和劣势的积累过程:一经存在有优势,这种优势局面就会不断加强,反之若处于劣势,则这种不利条件也会继续加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息分布的“富集”和“贫集”现象呢?这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选择机制支配的结果。在选择作用下,当一系列同类对象被选择时,有的经常被选择,有的不经常被选择,这种频度不均匀的选择结果,实际上表征着对象之间个体特性方面的差异,其本身又可以反过来作为再次选择的依据。由马太效应引起的信息富集分布表现为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核心趋势如高产作者群体的形成等都是信息生产主体(行为者)的主动期望与采取实际步骤的结果。一般都是信息生产者努力造成的核心趋势,行为者的实践是主导因素。而集中取向则是社会选择和影响的结果。虽然与信息生产主体不能说无关,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信息生产者主动造成的,信息生产者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的效果是一致的,仅仅是累积的程度不一样。前者可能是相乘的累积,后者是相加的累积;前者是主动的选择,后者是被动的接受;前者为自增生过程,后者倾向大变量分布过程。2. 马太效应的影响1) 马太效应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突出重点,摒弃平均,为信息源的选择、获取、评价和利用提供依据,为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益提供指导和方法。在理论上,马太效应描述的优劣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信息集中和分散的特征、趋势和规律,发现信息管理学的基础性定律。2) 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A. 马太效应描述信息对象的优势和劣势过度积累,容易使信息工作者按简单的优劣进行信息的选择、评价、传播和利用,走入极端,使信息工作者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不求变革创新,按经验和简单的规则从事复杂多变的信息管理工作B. 马太效应所形成的信息分布富集有时仅仅是表面的、外在的。有的优势积累过程带有突发性和受统计学因素的影响,使得信息价值失真。C. 核心信息源是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的结果,由于其所含相关信息密度大,一直是信息服务机构选择和管理的重点对象。但如果过分注重核心信息源,就会忽略分布在其他信息源中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核心信息源如果不加以控制,任其在某一方面的优势过度积累,高度专门化,其所含的信息就会越来越单一,这对部分用户有利,但会失去更多的用户。D. 信息生产者的成长和数量无疑对信息的产生和分布具有较大影响,马太效应青睐名人、拒绝新人的习惯势力不利于新人的成长,限制了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的产生及传播。3) 因此,马太效应的积累要适度,不能任其发展,为保证信息的产生和分布比较科学合理,适当的干预是必需的。3. 马太效应的数学模拟马太效应描述的实质上是成功和失败机会的累积过程及效果,这一过程及效果可以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模拟。1) 普利亚分布:亦称单缸模型,在单缸模型中,红球和黑球的每一次出现,都将进一步增加这种出现的频率,成功的结果增大了进一步成功的机会,同样,失败也增加了再次失败的机会。2) 塔格分布:又称多缸模型,是对单缸模型的补充和修正。它能很好地模拟核心信息源的形成过程。3) 威布尔分布:在对失败的研究中,失败的次数常用失败的周期数来预测,所以一般用连续分布做失败分析。而随机变量具有离散性,故又称为离散的威布尔分布。二十二、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1. 洛特卡定律:在论文数X和作者数Yx之间,存在着下列一种关系:XnYx = C 此式中,Yx是发表了论文X篇的作者数,n和c是对应于这一典型数据集合而估计出来的两个常数,n的数值在2上下波动。指数n近似为2。则上式可改为:Yx = C / X2所有生产一篇论文的著者的比例刚刚超过60%, 生产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生产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 / n2 。洛特卡定律是对两组数据统计的推广,是对信息生产的一般理论估计,而不是一个精确的统计分布,因而有其局限性。2. 普赖斯定律:即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那些人”无疑是核心或高产作者。不能将普赖斯定律绝对化,它仅是在洛特卡定律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假说构思,洛特卡定律n2的情形同样影响着普赖斯定律。普赖斯定律对我们的价值在于,它简洁地描述了信息按生产者能力的分布。二十三、信息离散分布规律信息的离散分布是信息的重要属性,它表现为信息的内容单元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分布于各种载体中,信息的离散分布具有复杂的机理,本质上是由信息的生产和利用决定的。信息的离散分布是人类所有信息活动的基础,也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1. 布拉德福定律:某一学科领域中的相关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具有明显的集中与分散规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布拉德福定律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频次等级排序,形成主体来源(期刊)的有序目录;二是确定相关论文在主体来源中的分布规律。文献分散的原因是,在某一新的学科中,写第一批论文时,人们首先把它寄给最合适的杂志发表。这些杂志伴随着该学科的发展,刊载越来越多的这类文章。于是许多著者都希望把他们的文章发表在本专业的,以前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的这类杂志上。投稿数量大大增加,使杂志选择性增大,因而对文章的质量要求提高,杂志的威信也日益提高,这就产生了一些带核心性质的杂志,这种现象就是文献分布中的“堆加”效应。同时,有关这一学科的文章也在其他杂志上发表,这就产生了集中与分散的现象。布拉德福定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式繁多、立论各异、至今尚无统一的结论,理论与实际脱节等。这都说明该定律还不够成熟,经验色彩较浓。另外,布拉德福定律主要揭示的是宏观层次的信息(文献)离散分布,而对于微观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