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与区分度分析.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559636 上传时间:2020-07-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度与区分度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难度与区分度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难度与区分度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卷质量分析难度与区分度,采用统计方法分 析试题的品质, 主要包括难度、 区分度等分析 分析试题的内容 分析试题文字的 合适性等,质 量 分 析,一、难度的分析 (一)含义 (二)估算方法 1、得分率 2、失分率 3、极端分组法 4、卷面难度 5、难度的取值范围 (三)测验题目的适宜难度 (四)难度对测验分数分布形态的影响 (五)基于难度的题目分析,二、区分度的分析 (一)定义 1、概念 2、取值范围 3、鉴别指数的评价标准 (二)计算方法 1、极端分组法 2、内部一致性系数 (1)点二列相关系数 (2)二列相关系数 (3)积差相关系数 (三)标准参照测验题目区分度的其他研究方法 (四)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SPSS操作法,一、难度分析 (一)含义 测验的难易程度,即被试完成项目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难度系数用符号P表示。 (二)计算 1、以全体被试得分率为难度系数 (1)客观性试题:通过率 P=R/N 适用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等。,例题:在100个学生中,答对第一题的30人,答对第二题的60人,这两试题的难度值分别为: 难度值越小,试题越有难做;难度值越大,试题越容易。,校正难度: = k表示每个测题中可供选择的答案数目 例题:10名学生参加一个测验,有一道题是五选一的选择题,有6人答对,请计算这道题校正后的难度系数。 P=R/N=0.6,CP=(kP-1)/(k-1)=0.5,(2)主观性试题:得分率 P= 适用范围: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计算题、作文题等。 例题,2、以全体被试失分率为难度系数 q=1P 3、极端分组法 P=,具体计算步骤: 按被试的总分,将全体被试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从高分往下找,找出高分组;由低分往上找,找出低分组。两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7%; 分别计算高分组、低分组的被试在该题目上的平均得分; 代入以上公式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在同一题目上的难度系数; 把 和 代入以上公式,计算这个题目的难度系数。,例题:在100名学生中,高分组与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10人。这道试题的难度系数为:,4、卷面难度:试卷包含的所有试题难度的平均数 5、难度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在01之间,(三)测验题目的适宜难度 1、常模参照测验:整个测验所有题目的难度系数分布在0.300.70之间,并且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0.50左右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而且可以使测验分数接近正态分布。 2、如果测验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那么,测题难度指数的平均数,应由录取率而定。 3、标准参照测验:教师应该依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教学情况来命题或选题。,(四)难度对测验分数分布形态的影响 正偏态难度值越接近0,测验分数越集中于低分端; 负偏态难度值越接近1,测验分数越集中于高分端; 若测验的难度适当,则测验分数的分布 正态分布;,(五)基于难度的题目分析 1、难度过低与过高的题目,原则上要淘汰,但属于必考的知识点,需重新命题,提高命题的难度; 2、由于出现科学性错误而导致难度不符,需重新命题; 3、命题、内容均无大问题但难度不符的题目需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原因所在。,二、区分度分析 (一)定义 、测验题目对学业水平不同的考生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用符号D表示。 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学生应得高分,水平低的学生应得低分。 、取值范围介于-1至1 之间。 若D0时,则为积极区分; 若D=0时,则说明题目无区分能力; 若D0时,则为消极区分,、鉴别指数的评价标准,(二)计算方法 1、极端分组法 (1)适用范围:被试人数太多时测验的区分度的估计 (2)公式D= , (3)步骤: 排序 分组 分别计算两组的通过率 按以上公式计算试题区分度。,例题:高中物理测验的被试共18人,高分组和低分组若各取总人数的27%,则两组各为5人。第五题为是非题,高分组5个人全部答对,低分组5个人中有1个人答对,根据公式,该题的鉴别指数为: 0.40,2、内部一致性系数 区分度的实质是试题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因此,用相关系数表示区分度。 (1)点二列相关系数 条件:适用于一类变量属二分称名变量,另一类变量属连续变量。 .,对用点二列相关计算出的数值需进行显著性检验,才能确定其意义。 其一,可以用 和 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其二,可根据 值查“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临 界值表”; 其三,当N50时,若 , 在0.05水平上显著;若 , 在 0.01水平上显著。 适用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等(例题),(2)二列相关系数 适用条件:两个变量都是正态变量,一列是连续的,另一列是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例如,把学习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等)。 ,显著性检验: 当Z =1.96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当Z =1.96时,达到显著性水平。 求二列相关也可用费拉南根的项目分析表直接查得r值。其步骤为:分别计算高、低分组通过的比率,然后在 、 相应的交叉处查得r值。 例题,(3)积差相关系数 适用条件:非二分法记分的项目,题目分数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测验总分为连续变量。 ,显著性检验: 当N50时,采用正态分布检验, Z= 当N50时,采用t分布检验, t= 或者根据r值查“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临界值表”。 适用题型: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作文题等。,(三)标准参照测验题目区分度的其他研究方法 1、对同一组学生在教学前后的测验结果进行比较; 2、对接受教学与未接受教学的两组学生的测验结果进行比较; 3、对已掌握组与未掌握组的学生的测验结果进行比较。,(四)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 试题的难度适中,则区分度较高;难度系数过大或过小,试题的区分度都不会很好。当试题的难度为0.50时,试题的区分度达到了最大值。,打开数据“File”“Open” “Data”:,区分度SPSS操作程序,“Transform”“computer”,“Data”“Sort Cases”,计算高低分组的人数及其高低分组界限,“Transform”“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 将要转换的变量输入“Name”、“Label”“Change” “Old and New Values”,在“Old value”方框中,选择第五个“Range”,在“Lowest through”后的空格内输入低分组界限“83”(代表最低分至83),在右边的“New value”方框中,选择“value”,在后面的空格内输入“2”“Add”,(高分组用同样步骤) “Continue” “OK”,“Analyze”“Compare”“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选取变量到“Test variables”“Grouping Variable”选择“zf” “Define Variable” 输入组别代号“Continue”“O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