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研究论著与作者计量分析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547001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研究论著与作者计量分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研究论著与作者计量分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研究论著与作者计量分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研究论著与作者计量分析1侯海燕,杨虹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网络-信息-科学-经济计量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85)E-mail:htieshan摘要:1980 年以来,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以知识管理为关键词的文献已达到 12662 篇。 知识管理研究已经成为情报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至今热度不衰。本研究借助引文分析、 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与计量方法,展示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 最有影响的论著、作者及重点研究领域。根据高被引论文关键词的共现图谱,最有影响的知 识管理论著可分为三大类:1.对知识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发展 的研究;2.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3.知识管理应用研究。知识管理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并 且高产的作者有:邱均平、盛小平、顾新建、马海群、樊治平、祝智庭、王众托等七位作者, 这些作者从 1999 年以来一直活跃在知识管理领域。高被引但知识管理类论文产出较低的绝 大多数作者近几年均不再发表知识管理类研究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论著,作者,计量分析1引言1986 年,卡尔维格(Karl Wiig)在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首次提出知识管理一词以来1,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理论和实践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最早的介绍知识管理的文献出现于1982 年的图书情报工作,在“书刊介绍”栏目中推荐了一本英文书图书馆的人事政策(Personnel Policies in Libraries)2,从图书馆的角度提及了知识管理的内容。我国第一篇知 识管理译文为从数据管理到知识管理,李北星 1987 年译自 Computer,原文发表于 1986, 作者为 Charles Kellogg。这篇文章指出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可以产生能分 析和评价大型数据库的知识管理系统,并对其研究背景、逻辑原理、数据推理原理和 KM-1 知识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3。我国对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的关注较欧美国家晚了一些,但 1980 年至 2007 年,中国全 文期刊数据库中以知识管理为关键词的文献已经达到 12662 篇(数据下载时间为 2008 年 1 月 20 日)。1980-1989 年仅有 5 篇;1990-1999 年 779 篇;2000 年至 2007 年达到 11878 篇。 图 1 是我国知识管理类论文年发表总篇数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 2000 年开始,我国 知识管理研究开始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至 2002 年达到第一个研究高潮,2006 年达到第二个 小高潮,知识管理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情报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至今热度不衰4。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企业(组织)知识管理中的若干基础问题研 究 (项目编号 70431001,70620140115)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知识图 谱方法在知识管理前沿发展态势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 20070141059)的资助。- 10 -2500200015001000779 811107721761653 1706 17011848 1772500501980- 199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19891999图 1 我国知识管理类论文年发表篇数知识管理研究引入我国以来,出现了一批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论著颇丰又影响很大的专 家学者,如邱均平、盛小平、顾新建等,他们的论著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知识管理不同分支领 域的衍生与发展。研究这些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领域的论著及作者,将有助于借助计量的方 法和可视化的技术手段了解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重点研究领域,揭示知识管理领 域潜在的学科结构及其学术力量分布,以期为进一步揭示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发展规律 奠定基础。2数据来源与方法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引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输 入被引关键词“知识管理”,检索时间段为 1979-2007 年,得到被引一次以上的包括期刊类型 引文、学位论文类型引文、图书类型引文、会议论文类型引文、专利类型引文、标准类型引 文、科技成果的引文共计 2919 条,被引论著发表于 1994 至 2007 年,总被引频次 19880 次。 其中被引频次高于 15 次的论著 327 篇,被引频次高于 60 次的论著 23 篇(表 1)。分析的基 本数据单元包括作者、关键词、机构、来源期刊。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引文分析、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借助计量分析方法与 科学知识图谱展示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有影响的论著、作者及重点研究领域。所采用 的具体方法包括共词分析(Co-word analysis)、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5-7。表 1 被引频次高于 60 次的知识管理研究高被引文献序1234被引文献题名被引文献作者被引文献来源频次137136128124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丁蔚情报学报/2000/02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邱均平,段宇锋图书情报工作/2000/04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邱均平,段宇锋,岳亚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06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陈国权,马萌中国管理科学/2000/01论5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业知识链管理企刘冀生,吴金希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1206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邱均平,沙勇忠,刘焕成情报资料工作/2001/051017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王开明,万君康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968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常荔,邹珊刚科研管理/2000/0287排被引9论知识链与知识管理陈志祥,陈荣秋,马士华科研管理/2000/0185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10迪(上)黎加厚电化教育研究/2001/088511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邱晖,孙政顺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018312刍议知识管理及其体系框架朱祖平科研管理/2000/018213知识管理的维度与策略王润良,郭秀敏,郑晓齐中国软科学/2001/0680知识管理与知识领航:新世纪图书馆14学门的战略使命企业组织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机制及15知识管理顾敏图书情报工作/2001/0579张钢科研管理/1999/037516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邱均平,马海群图书情报工作/2000/106917知识管理的实现思路与实现技术陈锐图书情报知识/1999/0167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8知识的转移特性研究汪应洛,李勖66/2002/1019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陈菊红,王能民,杨彤科研管理/2002/016520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卢共平,汪善建图书情报工作/2000/0365文本挖掘、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21二十一世纪的智能信息处理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22设计原则知识管理系统下的知识仓库研究23概念与模型韩客松,王永成情报学报/2001/0164陈国权中国管理科学/2002/0462周军,苏新宁,孔敏,李情报学报/2002/0562勇,潘有能(数据来源:中国引文数据库,数据的更新时间为 2008 年 1 月 14 日)3分析与结果3.1知识管理领域最有影响的高被引文献借助共词分析,我们绘制了被引频次高于 50 次的 36 篇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 2)。 根据高被引论文的研究热点,我们把高被引论文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文章侧重于对知识管理领 域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发展的研究;第二类文章主要是知识管理理论与方 法研究;第三类主要涉及知识管理应用的内容。这三大类别的文献分别从各个角度对这一新兴 领域进行了诠释。图 2 知识管理研究高被引论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1)对知识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发展进行研究的高被引 论著知识管理领域最有影响的、被引频次居前三位的论著都是对知识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 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发展的研究类的综述性文献。虽然从关键词共现图谱来看,这一 领域所占的比重最少,但在整个知识管理类研究文献中的影响却是最大的。丁蔚撰写的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被引频次最高,达 137 次。这篇文章通过对信息、 信息管理、知识、知识管理几个概念的辨析,论述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与联系,阐 述了知识管理在管理的对象、管理的方式和技术以及管理的目标上的拓展、改进和深化。丁 蔚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管理是信息科学发展中 新的增长点8。邱均平和段宇锋的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被引频次高居第二位,也高达 136 次。该 文提出了狭义知识管理和广义知识管理的新概念,并从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概念入手,着 重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9。被引频次居第三位的是邱均平、段宇锋和岳亚的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该文阐述 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在产生背景、内涵、研究内容、知识与信息和研究者知识背景等方面 有不同,又指出二者的联系在于它们具有相同作用,都重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研究中是相 互促进的。两者的对比研究对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10。朱祖平的刍议知识管理及其体系框架论述了知识、知识管理的基本含义,分析了知 识管理的两个基本要素即: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手段,最后提出了 知识管理的体系框架11。顾敏的知识管理与知识领航:新世纪图书馆学门的战略使命,论述了知识管理的诞 生和近代知识管理的发展,认为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知识创新处理技术、知识组织的管 理方法和知识扩散的途径等12。邱均平和马海群的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基于对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之关系的几种典型论述的分析,重点阐述两者在范围、内涵、实施等方面的区别13。 卢共平,汪善建的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在论述信息管理的缺陷、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两者在内涵、产生背景、内容范围的差别的基础上,认为知识管理既是对信息管理的继 承和进一步发展,也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两者虽有一定区别,但联系更为重要14。(2)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高被引论著 从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侧重于知识转移与扩散的特性研究,尤其注重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转移与扩散过程中的不 同特性进行研究;知识管理方法研究的另一个侧重点是借助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知 识仓库体系来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王开明和万君康的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被引频次居第七位。文中指出隐性知识很难 转移,显性知识却能够借助编码来克服转移中的漏损和低效率。但知识转移能否实际发生, 关键在于接受者能否获得足够的动力和激励 15。邱晖和孙政顺的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对知识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 功能、构建原则和构建过程中的系统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和实用的模式和 方法,对于各种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16。陈锐的知识管理的实现思路与实现技术指出,实现知识管理的技术有两条路线,首 先在于 CKO 体制的建立、知识管理与企业业务的无缝结合及企业文化的改造;其次须在信 息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内部网、外联网、群件技术以及存贮结构、元数据等技术的开发 与应用17。汪应洛和李勖的知识的转移特性研究提出了知识转移过程存在着联结学习及语言调 制两种方式。前者是真隐性知识唯一的转移方式。对于伪隐性知识的转移,语言调制及联结 学习发生在知识转移的不同阶段 18。韩客松和王永成的文本挖掘、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二十一世纪的智能信息处理 介绍了数据挖掘、文本挖掘和知识管理等概念,从技术角度出发,将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库、 知识共享和知识发现三个阶段,分析了作为最高阶段的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和意义,最后指 出在文本中进行知识发现是新世纪智能信息处理的重要方向19。周军等的知识管理系统下的知识仓库研究概念与模型通过知识仓库及其相关概 念的辨析,讨论了这一概念及其在组织知识管理实施中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一个三层 的知识仓库体系结构模型20。(3)知识管理应用研究的高被引论著 知识管理应用研究类文献的被引频次排名总体靠前,在 23 篇被引频次高于 60 的文章里数量上占三分之一强,说明我国的知识管理研究者注重将其研究成果运用到具体的实践领域 中,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组织学习、企业核心竞争力、数字图书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被引频次高达 124 次、居第四位的陈国权和马萌的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对组织 学习的基本概念、组织学习的机理、组织学习的障碍以及促进组织学习的方法和工具等,进 行了系统分析和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评析,最后提出了我国今后在组 织学习方面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21。刘冀生和吴金希的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被引频次居第五 位。该文指出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殊途同归,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企业的核心能力的 关键是知识管理能力,提出了知识管理战略的概念;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企业知识链管理,提供了知识链的理论模型22。 邱均平等的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考察了数字图书馆引入知识管理的背景,重点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实现条件进行了探讨23。黎加厚的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上),讨论了电化教育在新时代的发 展,从过去主要着眼于运用媒体在教学中传递教育信息,发展到从知识管理的视野关注知识 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运行规律,从而科学地调整我们在教育中应用信息 技术的策略,促进知识的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24。陈志祥等的论知识链与知识管理对知识型企业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问题进行探 讨,提出知识型企业应围绕知识链进行知识管理,阐述了知识链这个概念的含义和在知识管 理中的作用。对三种管理模式:“人本主义”、“知本主义”、“资本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提 出了知识管理的内容和原则以及知识管理中的风险回避25。常荔和邹珊刚的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在分析知识管理内涵及特征的基 础上,阐明了知识体系的分类和企业知识库的构成,阐述了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 的关系,最后提出实施知识管理的战略对策26。王润良等的知识管理的维度与策略认为现代企业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创造和传播知 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企业知识管理策略就是要在人和技术这两个维度上做 出选择。基于此,提出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信息化、人性化和综合化三种策略27。张钢的企业组织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机制及知识管理借助于组织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 的揭示,分析了企业组织创新的内在过程,以及蕴涵在其中的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机制的模 式、特点,并作为例证考察了导向虚拟企业和事业部制的组织创新模式28。陈菊红等的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认为知识已经成为竞争的关键性要素之一,并成为 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共享与传播是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关键性内容,提高知识创新与运 用的效率是其直接目标。文章指出了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29。陈国权的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学习型组 织的过程模型,认为要使组织从整体上具有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行为能力,必须在组织的运作 中具备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反馈六个过程以及知识库。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 学习型组织 7 个方面的设计原则30。3.2 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高被引文献作者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用关键词“知识管理”进行检索,精确匹配,年份从 1911-2008, 得到 12662 条知识管理类论文(数据下载时间为 2008 年 1 月 20 日);输入作者名字,在结 果中进行二次检索,精确匹配,得到相关作者发表的知识管理类论文数目和发表年份信息(表2)。表中作者总被引频次是对被引频次高于 15 次的 327 篇论著进行统计的结果,是将该作 者在 327 篇高被引论著中的被引频次迭加得到的。被引频次最高的知识管理类论文也是从被 引频次高于 15 次的 327 篇论著中统计而得的。总被 排作者引频 序次表 2 被引频次最高的知识管理研究文献的作者被引频次最高的知识管理类论文(发表年份)发表知 识管理 类论文 篇数发表知识管 理类论文年 份1邱均平582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2000)261999-20072段宇锋375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2000)61999-20033盛小平249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综述(2002)301999-20074陈国权234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2000)72000-20045顾新建233知识集成初探(2000)361999-20076马海群215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2000)172000-20077丁蔚208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2000)62000-20028樊治平192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2004)412002-20079岳亚181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1999)2199910陈锐159知识管理的实现思路与实现技术(1999)31999-200011徐金发149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分析模型(2003)61999-200412沙勇忠133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2001)62001-200313张钢129企业组织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机制及知识管理(1999)51999-200714马萌124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2000)32000-200115祝智庭123知识管理技术与 e-Learning 资源库建设研究(2003)112002-200716刘冀生120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2002)42001-200517吴金希120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2002)52001-200318王众托117知识系统工程:知识管理的新学科(2000)101999-200719王润良116知识管理的维度与策略(2001)3200120郑晓齐116知识管理的维度与策略(2001)22001从表 2 可以统计出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高产(发表 10 篇以上知识管理类论文)并且高被引的作者有:邱均平、盛小平、顾新建、马海群、樊治平、祝智庭、王众托等七位作者, 从发表知识管理类论文的年份上看,这七位作者从 1999 年以来一直活跃在知识管理领域。 这七位作者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发表年份集中在 2000 到 2004 年,表 2 中二十位作者的被引 频次最高的论文发表年份集中在 1999 到 2004 年,说明我国知识管理在 1999-2004 年形成了 一个高峰期。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被引频次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邱均平,邱均平 1999 年以来发表了26 篇知识管理类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 2000 年发表的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 邱均平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情报知识杂志副主编;兼任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科学等 15 家杂志的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文 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与科学评价、网络计量学、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经济信息与竞争情 报31。被引频次居第三位的盛小平,1999 年以来发表了 30 篇知识管理类论文,被引频次最高 的文献是 2002 年发表的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综述。盛小平 2005 年 10 月进入北京大学“图 书馆学、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图书馆学基础 理论、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竞争情报、战略管理 32。被引频次居第五位的浙江大学机械系教授顾新建,1999 年以来发表了 36 篇知识管理类 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 2000 年发表的知识集成初探。顾新建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制造业信息化、计算机集成制造、成组技术、企业建模与诊断、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学、表面形貌识别,时间序列的理论和应用、预测理论和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等 33。2000 年以来发表了 17 篇知识管理类论文的马海群被引频次居第六位,现任教于黑龙江 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特别在知识产权与信息 管理、信息政策与法律、信息咨询等方面有较专深研究34。马海群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2000 年发表的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被引频次居第八位的樊治平 2002 年开始发表知识管理类论文,虽然进入这个领域比较 晚,但他却是最高产的,至今已经发表了 41 篇相关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 2004 年发 表的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樊治平任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管理决策分析,知识管理,信息管理35。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智庭,2002 年以来发表 11 篇知识管理 类论文,被引频次居第 15 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教育应用、教学与训练系统设计、知 识管理技术以及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36。其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 2003 年发表的知 识管理技术与 e-Learning 资源库建设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专家,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知识科学 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所倡导的知识系统工程研究与应用37。1999 年以来发表知 识管理类论文 10 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 2000 年发表的知识系统工程:知识管理的新学科。在高被引但知识管理类论文产出较低的作者中,总被引次数居第二位的段宇锋的名字几 乎是和邱均平的名字捆绑在一起出现在论文之中,他是邱均平的主要合作者。从发表年份上看,段宇锋目前在知识管理领域不再活跃。段宇锋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信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38。岳亚发表的 2 篇文章都是和邱均平、段宇 锋二人合作而成的。丁蔚的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被引频次达 137 次,居所有被引文献 之首。丁蔚虽然目前不再发表知识管理类论文,但他的学术影响仍然很高。丁蔚,曾在南京 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从 2000 年开始发表知识管理类的文章,到现在 共发表了 6 篇知识管理类研究论著,其中有 3 篇发表在影响力较大的图书情报工作上。 清华大学教授陈国权的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是国家 863 计划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 他曾在英国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进行过访问研究,他对组织学习、学习型 组织有着深刻的见解。从表 2 我们发现,高被引但知识管理类论文产出较低的作者中除了张 钢以外,近几年均不再发表知识管理类研究论文。4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在本研究中,借助引文分析、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展 示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有影响的论著、作者及重点研究领域。根据高被引论文的关 键词的共现图谱,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论文为三大类:1. 对知识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研 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发展的研究;2. 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3. 知识管理应用研究。 知识管理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并且高产的作者有:邱均平、盛小平、顾新建、马海群、樊治平、 祝智庭、王众托等七位作者,这些作者从 1999 年以来一直活跃在知识管理领域。高被引但 知识管理类论文产出较低的绝大多数作者近几年均不再发表知识管理类研究论文。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研究国际上知识管理领域的前沿进展情况。研究在不同时期内, 国外知识管理学家们所关注的不同主题,形成的学派,并追踪目前知识管理研究的国际前沿 热点及趋势。我们也希望有志者发掘更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共同推进对知识管理领域全方 位的研究,为推动知识管理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 卡尔弗拉保罗. 知识管理.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 韩平. 图书馆的人事政策. 图书情报工作,1982(1):47-483 李北星译,Charles Kellogg. 从数据管理到知识管理,计算机科学,1987(5):61-69 4 武夷山. 浅谈情报学的若干发展热点.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5(4):241-243,2575 H. Small. 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73,24(4):265-2696 K. W. McCain. Mapping economics through the journal literature: An experiment in journal cocit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1,42(4):290-2967 R. R. Braam,H. F. Moed,A. F. J. van Raan. Mapping of science by combined co-citation and word analysis. I. Structural aspec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1,42(4):233-2518 丁蔚.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情报学报, 2000, (2):124-1299 邱均平, 段宇锋. 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 图书情报工作, 2000, (4):11-1410 邱均平, 段宇锋,岳亚. 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9, 25(6):12-18 11 朱祖平. 刍议知识管理及其体系框架. 科研管理, 2000, 21(1):19-2512 顾敏. 知识管理与知识领航:新世纪图书馆学门的战略使命. 图书情报工作, 2001, (5):7-1213 邱均平, 马海群. 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 图书情报工作, 2000, (10):5-8 14 卢共平, 汪善建.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图书情报工作, 2000, (3):9-1115 王开明, 万君康. 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 (10):2-716 邱晖, 孙政顺. 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 (1):52-54 17 陈锐. 知识管理的实现思路与实现技术. 图书情报知识, 1999, (1):11-1418 汪应洛, 李勖. 知识的转移特性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10):8-1119 韩客松, 王永成. 文本挖掘、数据挖掘和知识管理二十一世纪的智能信息处理. 情报学报, 2001, (1):100-10420 周军, 苏新宁, 孔敏, 李勇, 潘有能. 知识管理系统下的知识仓库研究概念与模型. 情报学报, 2002,(5):542-54621 陈国权, 马萌. 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 中国管理科学, 2000, (1):66-7422 刘冀生, 吴金希. 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1):68-7223 邱均平, 沙勇忠, 刘焕成. 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情报资料工作, 2001, (5):5-8 24 黎加厚. 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上). 电化教育研究, 2001, (8):54-5725 陈志祥, 陈荣秋, 马士华. 论知识链与知识管理. 科研管理, 2000, (1):14-18 26 常荔, 邹珊刚. 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科研管理, 2000, (2):13-1927 王润良, 郭秀敏, 郑晓齐. 知识管理的维度与策略. 中国软科学, 2001, (6):43-47 28 张钢. 企业组织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机制及知识管理. 科研管理, 1999, (3):41-4629 陈菊红, 王能民, 杨彤. 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 科研管理, 2002, (1):98-10230 陈国权. 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 中国管理科学, 2002, (4):87-9531 http:/202.114.66.168/newsim/teacher/tea_detail.php?tc_id=38&dept=10 32 33 http:/www.amteam.org/column/128.html34 35 36 37 38 Scientometric Studies on the Most Influential Papers andAuthors in the Field of Knowledge ManagementHou Haiyan,Yang HongCenter for S&T Ethic and Management,WISE LAB,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Liaoning(116085)AbstractThe studies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China were late than foreign studies, but from 1980, the number of papers in the Chinese journal database are up to 12662, which indicates that knowledgemanage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field in information science. Using methodologies of citation analysis, co-word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authors showed the most influential papers,authors and key research fields in the field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China. Based on the map ofkeywords of top ranked cited papers, we identified three classifications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apers: 1. studies on basic concepts, objects, subject system,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3.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prolific authors are Qiu Junpin, Sheng Xiaoping, Gu Jianxin, Ma Haiqun, Fan Zhiping, Zhu Zhiting, Wang Zhongtuo. These authors have been active from 1999. but the most prolific authors who are not most cited never write papers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se years.Keywords:Knowledge Management;Papers;Authors;Scientometric Studies作者简介:侯海燕,女,1971 年生,博士,硕士生导师,讲师。主要研究领域:科学知识图谱、信息 可视化与知识管理;杨虹,女,1982 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